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容摘要:减量化和资源化是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原则。本文对贵州省贵阳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现状进行剖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由此提出了加强政府统一引导,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征收垃圾处理费由定额制向从量制转变;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市场,推进垃圾资源产业化;开展可持续填埋,实现填埋场向巨型中转站转变等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生活垃圾 减量化 资源化 分类 可持续填埋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废纸、废塑料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垃圾围城的局面在众多城市正日益显现,有效地应对生活垃圾危机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吕军和董斌(2007)通过模型从理论上证实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城市环境。孙晓杰(2009)等从社会进步和分工角度认为生活垃圾应先混合收集再分类。刘莉(2007)、周宏(2007)等分别就加拿大、日本等国生活垃圾的管理举措进行探讨,以期将其成功做法应用于国内实践。这些研究对于国内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但鉴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条件差异较大,有些做法在特定地区不具有普适性。而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规定,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是主导原则。为此,本文将以贵州省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开展的工作进行研究。
贵阳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现状分析
生活垃圾减量化是指尽可能减少流向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垃圾量,通常的措施有:生活垃圾产生之前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减量化;生活垃圾产生之后通过垃圾分类实现减量化。本文主要从垃圾分类角度对减量化问题展开研究。资源化指将生活垃圾中能回收的、可再利用的物质分离出来加以利用,使生活垃圾最终填埋量降至最低。近年来,贵阳生活垃圾清运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仅2009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1.02万吨,比2008年增加了17.86%,卫生填埋为主要处置方式。但是,贵阳目前营运的高雁和比例坝填埋场日处理能力仅为1530吨/日。显然,垃圾产生量已经远远超出现有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能力。为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需要,贵阳拟在花溪区、息烽县、开阳县和清镇市新建四个卫生填埋场。可是,填埋场兴建意味着巨大投资,同时因垃圾卫生填埋的技术处理、地点选择等因素影响,垃圾填埋可能会引发地下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减少生活垃圾填埋量,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是贵阳应对垃圾危机的重要举措。至此,贵阳市已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的进程
2009年12月,贵阳市委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调研后指出在2010年开始进行垃圾收集试点工作。为逐步形成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运行机制,贵阳市城管局在云岩区和南明区选定30多个社区和学校作为试点,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输。在这些试点区域分别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桶,并向居民和学生发放绿色和黑色两种垃圾袋,垃圾袋上印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种类。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而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普通生活垃圾、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计划从2010年开始,按照先试点推行、再逐步推广的方式,在贵阳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
(二)引入新式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都以混装为主,家庭通常是“一袋制”,垃圾箱是“一桶制”,贵阳也不例外。目前,云岩区、南明区的部分街道,仍然可以看到混装式垃圾箱或大型垃圾桶。近年来,贵阳在生活垃圾收集上逐步引入垃圾分类收集思想,如在中华路等主干道用三格式垃圾箱替换混装式垃圾箱,摒弃了“一桶制”,这种垃圾箱与混装式垃圾箱的不同在于,垃圾箱分为三格,分别存放不同类型的垃圾;箱外喷涂“可回收”、“不可回收”、“废旧电池回收”字样及标识,便于市民正确投放垃圾。除三格式垃圾箱外,在其他街道还有两格式垃圾箱,但这种垃圾箱仅包括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个格间。
(三)尝试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
根据垃圾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国内许多城市都开征了生活垃圾处理费。目前,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的途径有:第一,将垃圾费收缴附征于营业税和产品税等。第二,将垃圾处理费附征于水、电等公用事业收费。第三,直接向公众收取垃圾费。按计价方式不同,分为定额制和从量制。定额制以户或人头作单位,收取固定垃圾费;从量制按垃圾量收取费用。为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贵阳垃圾处理收费选择定额制。从2010年1月起,对产生城镇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户、城镇居民等开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其中城镇居民为2元/月•人,一般随水费代征。垃圾处理费的收取为贵阳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提供了资金保证,可以扭转因资金短缺而导致垃圾处理不力的局面,建立垃圾处理产业,同时提高了市民的垃圾付费意识,强化了环境卫生观念。
贵阳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贵阳在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一些深层次问题依旧制约这两方面工作的开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
生活垃圾分类有利于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但却未引起市民足够的重视。主要因为:第一,长期养成的垃圾混装习惯短期难于改变。因垃圾分类异于传统垃圾处理,客观上要求市民分类放置垃圾,这需要人们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个体工作量。第二,市民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保护。有些市民对垃圾进行了分类,但因贵阳生活垃圾多采用混合运输,使得市民垃圾分类的努力没有得到体现。第三,缺乏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和设备。目前,贵阳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垃圾分类收集装置,无论街道、社区还是企业用于装垃圾的垃圾箱和垃圾桶各种样式的都有,难以引导人们正确地投放垃圾。第四,缺乏相应监督机制和强制性惩罚措施。目前,生活垃圾分类都建立自愿基础上,垃圾分类与否、分类是否正确没有相关的组织和机构来监督和管理,使得倡导垃圾分类流于形式。第五,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很多市民对如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不了解,这客观阻碍了垃圾分类在社区和家庭的开展。
(二)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套不足
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的缺乏,使得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很难推动。贵阳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垃圾容器配置不规范。市区街道配置的垃圾箱部分是混装式,部分是两格式,还有部分为三格式,且前两种垃圾箱所占比重较大,这种设施布局不利于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因为前两种垃圾箱无法阻止废电池、日光灯管、杀虫剂容器等危险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同时,许多居民小区也是混装式垃圾箱与分类垃圾箱并存,并建有垃圾池,而这些垃圾池实质上就是大型的混装式垃圾箱,这些均不利于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第二,运输设备配置不合理。目前,市区生活垃圾的运输工具主要有手板车、人力三轮车和垃圾车。当垃圾运输时,不论垃圾是否分类,都将垃圾直接倒在车上,垃圾分了又混、多种垃圾互混现象普遍,运输工具没有做到专车专运,专类专运,使得垃圾箱的分类效益无法体现。
(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不完善
没有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资源化工作难于开展。贵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第一,征收定额制垃圾处理费不能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将为贵阳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提供经济支持,但是定额制收取方式对减少生活垃圾产生起不到激励作用,可能还会产生负作用,排放更多生活垃圾。第二,混装运输降低了分类效率。贵阳生活垃圾运输一般先由手板车、三轮车将垃圾箱、垃圾桶的垃圾收集到垃圾转运站,再由大型垃圾车运至垃圾填埋场。这样常出现将已分类好的垃圾混装后拉到垃圾转运站,这客观上要求进行二次分类。但是,转运站的分类程度非常有限,价值较高的垃圾通常被分拣出来,而价值较小、分类难度大的垃圾往往得不到妥善处理,从而导致可回收垃圾不断涌入垃圾填埋场,缩短了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第三,生活垃圾处理尚未产业化。尽管生活垃圾可在不同层面开发利用,但是目前贵阳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对其开发利用还处于较低级阶段,并且贵阳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参与生活垃圾开发利用企业较少。
(四)生活垃圾资源化没有延伸到垃圾填埋场
卫生填埋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随着贵阳生活垃圾处理量的增加,填埋用地的需求也同步增加。目前,贵阳在拟增建四个垃圾填埋场,再次突显了贵阳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所面临的巨大用地压力和环境压力。垃圾填埋用地是有限的,但生活垃圾产生却是无限的。不断增建垃圾填埋场应对生活垃圾处理危机,从长远看不可持续。同时,出于垃圾焚烧厂可能带来环境危害的考虑,贵阳市取消原定在高雁垃圾填埋场二库区建设垃圾焚烧场的计划,这表明通过焚烧垃圾减少填埋用地的做法暂时在贵阳行不通。因此,当前唯一可行的是加大对填埋场生活垃圾的开发利用,提高填埋场的使用寿命,但在现实中对被填埋生活垃圾的开发利用关注较少。
促进贵阳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对策建议
生活垃圾减量化及资源化是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必要举措,是贵阳生活垃圾管理理念的一次变革,是贵阳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提升。
(一)加强政府统一引导,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为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工作,首先应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统一规划,避免垃圾分类收集流于形式。为此,贵阳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垃圾回收系统,如向市民下发“垃圾回收日历”,规定不同类型垃圾的回收时间(王子彦,2008),引导市民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源头分类的实施。其次,应该明确垃圾减量进度规划,制定长期的削减目标,并随时公布削减进度,让民众了解垃圾分类效果,有利于赢得到民众支持。最后,应该加大对垃圾分类配套设施的建设,如推广三箱式垃圾收集方法,即给每个家庭都免费配备红绿黑三个垃圾箱,其中红色的装普通生活垃圾,绿色的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黑色的装厨房垃圾。同时,在社区也配备红绿黑大垃圾桶,从而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另外,改变混装式运输,力求做到专类专运、专车专运。垃圾分类运输承接源头分类,客观上要求对现有垃圾清运车进行整改。
(二)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逐步实现垃圾收费由定额制向从量制转变
市民观念上的认同是实施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关键因素。市民应当成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主力军,使垃圾源头有效分类成为可能,这需要他们对生活垃圾分类有着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因此,应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多层次宣传,着力提高市民环保意识,争取做到人人管垃圾、处处管垃圾和时时管垃圾。广泛开展循环经济教育,使市民懂得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的积极意义。另外,垃圾处理费征收逐步由定额制向从量制转变,并提高费率。随着垃圾付费意识增强,特别当很多家庭按从量征收的垃圾处理费较低时,实行从量制将使垃圾排放量大大减少。
(三)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市场,推进垃圾资源产业化
贵阳是商务部确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建成再生资源社区绿色回收站500个,乡村绿色回收站119个。可以说,在生活垃圾减量化方面贵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生活垃圾资源化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以前,垃圾处理投资主要来源政府,这使得当地政府背负了很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应逐步开放、规范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与运营市场,引进具有较好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企业,鼓励兴办专业化的垃圾处理公司,将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使企业实现对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的同时得到发展壮大。另外,虽然价值较高的生活垃圾得到了回收利用,但有大量价值低的生活垃圾被填埋。基于此,本文建议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力求使可回收垃圾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在资金、市场、技术投入方面政府给予企业必要支持。
(四)推进可持续填埋,实现填埋场向巨型中转站转变
因土地、资源等紧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正朝着可持续填埋方向发展。可持续填埋使生活垃圾这种资源得到重复有效利用,同时填埋场的空间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重复使用(楼紫阳等,2007)。为达到此目标,一方面必须采取人为措施提高填埋场内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另一方面则需尽快导出并利用填埋场降解过程中的产物,尽可能减少垃圾在填埋场中的停留时间,即填埋场仅作为部分垃圾的最终归属。具体来讲,作为垃圾填埋场主体物质的生活垃圾,可从两方面加以利用:第一,原位利用,主要用作相关植物种植的苗圃;第二,异地利用,主要包括矿化垃圾的开采与利用。另外,除了对生活垃圾的实体进行开发利用外,还应加大对填埋场沼气的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填埋场作为部分垃圾的巨型中转站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EB/OL].中国环保网,2000-5-29
2.吕军,董斌.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及其政策效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5)
3.孙晓杰,王洪涛,陆文静.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分类方式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10)
4.刘莉,李晓红.加拿大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管理[J].环境保护,2007(20)
5.周宏,涂晓玲.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J].城市问题,2007.7
关键词:生活垃圾;回收刹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48-02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也明显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攀升,也导致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09年年末浙江省城镇常住人口为5180万人,其中全市常住人口达810万人,若按全国平均水平――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0kg、日产垃圾1.2 kg来计算,2010年杭州市将至少产生活垃圾356.4万吨,平均日产垃圾9720吨。这一数字表明杭州市的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己日益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紧迫任务之一。
一、杭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低碳经济的观念开始形成,并被国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全国不少城市环卫部门在城市垃圾回收、运输和处理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城市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发展速度较慢、垃圾处理技术落后,尤其是运行经费的欠缺,垃圾包围城市、垃圾污染城市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杭州市老城区目前平均日产生活垃圾2800余吨,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场的承受力趋于饱和状态。杭州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加,纸包装将会增加,塑料包装袋将会减少,玻璃的比重将有所上升,金属的比重会有一定的增长。在环卫作业方面,根据杭州市环卫科研所的调查分析,由于受到行政管理条块的限制,承担垃圾收运处理的是政府部门下属的环卫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从属于不同级别、不同区域的行政主管部门,多个不同的管理主体,造成相互之间因利益的分配和管理界限的制约而难以协调,导致垃圾收集、储分、运输、处理及回收各个环节重叠与脱节并存,计划与市场交错。设施、设备资源配置失衡,设施、设备闲置与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垃圾收集工不能到最近的中转站倾卸垃圾,工作效率低、工作强度大、人力和物力不能有效调配和利用,直接导致成本抬高、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出现“卫生死角”和“城郊结合部垃圾问题”等顽症。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浙江省一直致力于妥善处理生活垃圾这一“错放资源”的研究,杭州市自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不断探索。但据我们课题小组的调查,马路、社区设立的分类垃圾回收桶形同虚设,遭遇尴尬境地。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发展情况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对于回收利用的效益认识有限。
杭州市目前实行垃圾分类的试点主要是在社区,我们课题小组对下沙的公寓和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知识的调查,大多数居民只知道垃圾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详细的分类基本不知,不足15%的居民会自觉将生活垃圾分类后投放垃圾箱,对回收利用垃圾产生的巨大效益更是知之甚少。
(2)生活垃圾回收不完全,实际清运量与产生量之间存在较大缺口。
(3)“垃圾普遍混装,不利于垃圾中废旧物质回收利用”。作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杭州市自2000年起就开始在部分地区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准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但全市仅有32.8%的社区参与其中,至今垃圾混装现象甚为普遍,分类垃圾箱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已建的垃圾处理设施相当部分是简易填埋,不能做到及时覆盖。不具备完善的渗滤液收集和有效处理的设施,填埋气体未加收集和利用,二次污染现象严重。
(5)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市场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杭州市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证的就有近800家,但近90%都是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垃圾再生利用率低,专业化水平低,平均产能达不到最小规模产量,经济效益较差。另外,市场上大量的个体回收经营者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只回收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生活垃圾,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则排放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造成了“二次污染”。
(6)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基础工作一生活垃圾分类环节的缺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相对落后。目前,杭州市采用的是中转式混合收集,即居民将生活垃圾袋装后放入垃圾收集设施中,环卫部门进行收集后只进行打包、压缩后便运往垃圾中转站,之后便直接送往垃圾处理厂,中间并未进行分类回收。政府部门管理体制的落后使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难以实现。
(7)管理思想相对落后,分类回收难以实现。近年来,杭州市对环卫部门进行了改革,实行政企分开,但政府在生产资料和设备上的垄断地位仍十分明显,而垄断带来竞争机制的缺乏,导致其他社会主体难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8)处理技术的落后阻碍了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国垃圾收集和处理的主要特点是:以混合收集为主,绝大多数未实施垃圾分类和分选;处理上主要以填埋法为主,其次是高温堆肥法,少数采用焚烧处理的,只有很少部分回收利用。这类方法基本遵循“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废物排放”的开放式流程。生活垃圾处理需要切实可行的配套设施作为保证,以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但目前在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还没有可靠的配套设施加以保障。
二、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处理,一方面,可以为这些企业带来可观的赢利空间,提高企业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城市政府部门可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于民众更迫切需要的公共事业建设。
2.社会效益
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强居民对生活垃圾经济价值的认识,逐步形成居民自觉分类收集垃圾,不混装、不乱丢垃圾的意识。同时,可以提供新的资源供给,为减少能源消耗开拓新的渠道;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城市再就业;对改善城市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形象、提升居民的道德修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环境效益
有效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可以大幅减少城市生活垃圾堆积量,降低城市污染程度,美化城市景观。同时,再生材料是原生材料的替代品,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对原生材料的开采和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有效保护环境。
三、城市生活垃圾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意识居民的参与与配合是垃圾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应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通过社区向居民发放宣传单,进社区宣讲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赠送环保图片和小册子;充分利用学生资
源,针对学生相对较高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在各学校实行试点工作,将环保事业从下一代抓起。
2.落实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的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执政力度,落实和贯彻国家及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于回收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
3.倡导和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2010年以来,杭州已有32个社区的居民率先试点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作为回收利用的第一环节,有利于从一开始就界定了垃圾的回收利用。同时垃圾分类有利于对有害物质进行提前处理。从而减少垃圾回收利用的难度,简化后续进一步的分类工作。
4.应用经济杠杆推动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化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应用多种经济手段,从事垃圾回收和处理的企业、事业单位给予支持,鼓励不同的企业开展各种类型资源的回收,使得垃圾处理企业有自己的收益和积累;政府要配合垃圾回收企业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以与公示,从而规范垃圾回收和处理产业,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承担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和处理工作,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方式。降低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四、城市生活垃圾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建议
1.成立城市垃圾回收利用企业,实现产业化发展
(1)收编“拾荒者”。收编“拾荒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的收入。“拾荒者”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对垃圾的成分和分类技巧相对熟悉,这与企业雇佣其他劳动力相比,可减少培训实习时间;
“拾荒者”的劳动力成本也较低,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通过对“拾荒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进一步细化分工,实现规模生产。通过收编,“拾荒者”也可改善自身工作条件,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和社会福利保障,加强了其社会归属感;通过统一化的管理,还可避免过去“拾荒者”随意拣拾而带来的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二次污染。
(2)向学区、厂区、居民区免费分派清洁员。这种员工雇用模式实际上大大提高了局部的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合同双方的经营成本,体现了劳动力的有效整合。于此同时,向校区、厂区、居民区分派清洁员员可以有效控制清洁员对相对贵重垃圾废品的零散变卖,减少了交易的中间商,有利于从源头控制垃圾回收的效率与成本。
(3)上门收集生活垃圾。目前,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在绝大多数市民中缺乏普及性,人们普遍无法准确区分垃圾类型,导致分类垃圾桶等其它配套设施形同虚设。如果企业上门收集居民生活垃圾,则有利于对住户的垃圾分类收集、排放从源头上进行监督和指导。采取累进制收费对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征收处理费,按照科学的调查和核算制定出基础数量和金额;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遵守分类收集规定者,给予垃圾处理费优惠。
(4)企业内部运作。企业的内部运作基本与其他产业的运作方式相同,包括财务、管理等方面。企业内部过程的设计是为了帮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回收的物资和产品,并且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企业应该建立合适的管理系统来管理收回的生活垃圾;采用生活垃圾分拣流水线提高作业效率;关注国内外动态以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加强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根据市场及时调整价格;建立稳定的客户网,加强咨询服务,与居民、社区、垃圾处理厂和再生利用终端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
(5)战略联盟。下游垃圾处理企业日趋完备,有利于构建企业间的战略联盟,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杭州市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途径,拥有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和杭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余杭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以及滨江垃圾焚烧发电厂三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与这些已具有相当规模的垃圾处理下游企业的长期合作,一个垃圾回收一垃圾分拣一垃圾处理一条龙的综合性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产业才得以顺利运行。
2.建议政府征收垃圾处理费用
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立法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有效地调节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使垃圾分类回收所确立的奖励与处罚机制,得以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和实现。用法律来调节人们的垃圾管理行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杭州市乃至全省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费的征收,真正实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3.建立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链”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垃圾的数量和成分、废品回收市场的建设、技术的成本与可操作性、垃圾处置的土地资源、税收的支付能力等。故生活垃圾处理既要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鼓励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又必须通盘考虑、设计城市垃圾处理的整个“产业链”,包括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加工、交易、废品回收市场建设、检查与监控等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五、结 语
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垃圾分类过于笼统,北京住宅小区生活垃圾根据《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一般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3类;大厦一般分为可回收物和其他两类。目前的垃圾分类方法简单易懂,在操作上也更为可行,相比过去没有分类或者只按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分类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跟国外非常细化的分类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就是跟上海地区推广的“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为内容的黄、橙、蓝、绿四色垃圾分类标准也粗略了很多。分类的简单适用于目前的情况,却不利于初始的垃圾分类与后端的资源化处理的衔接。
缺乏垃圾分类意识,目前生活垃圾主要在居民住宅中产生,一部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垃圾被居民自己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剩下的经济价值小或者没有经济价值的垃圾被居民直接投放到垃圾箱中,大部分垃圾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分类,垃圾不分类的现象在居民家庭中普遍存在。
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北京市90年代初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十个试点城市之一,但直到现在,垃圾分类工作也是一直走走停停,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垃圾分类需要的是全员参与,而政府的宣传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跟国外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宣传相比,北京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力度还欠缺很多。
缺乏完备的垃圾回收体系。生活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和回收再利用,而目前北京市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垃圾运输、处理、资源化利用的体系,大部分有价值的垃圾都是由环卫工人或拾荒者进行进一步的回收利用,垃圾回收体系的缺乏也导致了居民垃圾分类热情的降低和垃圾分类的难度。
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经验
生活垃圾分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也反映了市民的文明程度。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推行生活垃圾的分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综合来看,其主要经验有:制定法律、管理严格、政府重视、细化分类、宣传到位。
制定法律
严格的法律是保证垃圾分类实现的关键。美国各个州和城市都订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或要求每个家庭将垃圾严格分类以便回收利用,而且垃圾分类回收做得好的居民可以享受减少交纳垃圾处理费的奖励。德国1991年实施了《包装条例法》,规定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运输包装、转换包装和销售包装的回收利用义务。欧共体则在1994年制定了统一的包装条例规定,要求其成员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对商品包装达到一定的回收利用率。
管理严格
垃圾分类最为重要的一环是政府的严格而有效的管理。日本的垃圾投放时间有严格的规定,不可燃垃圾一星期可以扔两次,而可燃性垃圾只能两个星期扔一次。韩国对分类垃圾混装的家庭有着极严厉的惩罚,如把含水垃圾与不含水垃圾混在一起,会被处以相当于50美元到290美元的罚款。纽约有专门的环保警察检查垃圾分类情况,不在指定的地方分类放置垃圾,会面临25美元到100美元的罚款。
政府重视
德国极为重视生活垃圾的分类,各城市每个居民生活小区都设有大型专用垃圾分类收集箱,用于回收各类垃圾,商店里设有废旧电池回收箱,各居民家庭也都有分类垃圾桶,用于分装废纸、金属等资源垃圾和普通垃圾。日本横滨政府为了帮助市民按照规定倾倒垃圾,向市民们发放了一本27页的关于如何给垃圾分类的手册,超市售出的每一样产品的外包装上都有十分详细的分类标记,会注明此类包装属于什么样的可回收资源,以指导普通市民在家中更便利地将垃圾分类。
细化分类
很多国家和地区对生活垃圾都有非常详细的分类。日本横滨将垃圾分为10种分类类别: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物质、纺织品、资源类、纸类、瓶罐、牛奶盒、大型废旧物、公共设施不负责处理的超大型废弃物。台北地区生活垃圾分一般类垃圾和资源类垃圾,一般类又分废纸类、旧衣类、塑料类、厨余类等;资源类包括铁罐、玻璃罐、电池、灯管等。德国居民住宅门前一般都有黄蓝黑绿四只色彩鲜明的垃圾桶,桶上都贴着简明易懂的垃圾分类图案,黄桶收集废弃金属、包装盒和塑料,蓝桶和黑桶分别“吞食”废纸和普通垃圾,绿桶则收集从普通垃圾中新分类出来的茶叶和蛋皮等生物垃圾。法国的垃圾分类包括纸箱、纸片处、废木头处、废金属处、废家居处等等。分类的细化充分保证了市民投放垃圾的准确性。
宣传到位
政府非常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日本政府很早就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将垃圾问题纳入课本,垃圾分类从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而不是一种麻烦。韩国把垃圾分类作为小学的必修课,使之从小养成好习惯,小学一年级学生就参与垃圾分类劳动,大量的垃圾分类培训和宣传使得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成为垃圾分类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
促进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生活垃圾的回收既是一种行为和习惯,也是一种约束和经济体系,不但需要居民的自觉行为,更需要政府的法律约束和有效监管。有着良好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的国家和地区大都制定了详细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生活垃圾的分类,北京也应循此惯例,着眼于垃圾的家庭分装、分类投放、垃圾收费和监督惩罚措施等几个层次,在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体体系和居民意识的基础上,循序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
细化分类标准
相比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令人炫目的垃圾分类细化程度,北京市现行的垃圾分类明显存在不够细化的问题,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北京市未来的垃圾处理越来越倾向于更为环保和经济的垃圾焚烧方法,那么可燃物和不可燃物的垃圾分类则应是顺应此趋势的分类方法。虽然过于细化的分类在目前的居民意识和条件下无法实现,但先进的垃圾分类方法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相关部门应制定生
活垃圾分类细化的标准和长远计划,分步骤推进,使生活垃圾的分类更为科学合理。
加大投资力度
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是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措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投资力度:一是加强对分类垃圾箱的布局投资。即便在现行简单的垃圾分类条件下,很多社区和街道也并未设置垃圾分类箱,直接导致居民无法分类投放垃圾:二是强化生活垃圾处理、运输等全过程的投资。生活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分类处理并资源化,生活垃圾的运输、处理、资源化等后续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源头的生活垃圾分类就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资和市场运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垃圾设施和分类宣传,比如在垃圾分类箱上设置广告,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等。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采用政府购买的形式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政府部门的资源化采购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由于政府部门的示范效应,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垃圾分类在全社会的推广和普及。克林顿政府就规定,政府用纸的60%必须是再生纸,这项措施很快扶植了美国的再生纸行业。北京市也有必要研究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比如规定所有政府部门采用政府统一定制的分类垃圾箱、政府用纸全部采用再生纸等,通过政府购买行为支持并促进垃圾分类产业体系的形成。
解决城市垃圾拾宝现象。垃圾拾宝现象不解决,居民的垃圾分类就毫无意义,后续的垃圾分类处理也会更为复杂。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需要居民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政府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建议一方面加强分类垃圾箱的管理,另一方面考虑将垃圾拾宝者纳入城市垃圾分类就业体系,统一管理和培训,既可以防止因拾宝者造成的垃圾满天飞的现象,又可以解决垃圾工人短缺的问题,从根本上杜绝中国独有的垃圾拾宝现象。
强化垃圾分类宣传
垃圾分类的意识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既要靠政府的高效管理,也来源于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美国、日本等国家高效的生活垃圾分类也历经了很长的时间才得以形成,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此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媒介优势,在电视广播中投放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广告,传播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二是在中小学校普及宣传生活垃圾分类,使生活垃圾分类从小就深入人心,并带动整个家庭的参与。三是加强大众宣传,深入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印制生活垃圾分类手册、宣传资料等,在社区、机关、校园等地区张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画。组织市民参观垃圾分拣设施、垃圾处理厂,亲身感受生活垃圾分类的好处。
关键词 城市垃圾 环境问题 分类收集 提升 经济效益
一、我国的城市垃圾收集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正处于一个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急剧增加的过程当中。化学工业发展也在加快脚步,我国的城市垃圾所产生的清运量和堆积量都在迅猛增长。当下,我国的城市垃圾年产量已到了1.5亿吨,平均年增长率高到8%。这样快速的增长率,使得我国历年来垃圾的堆积量达到了50亿吨。城市的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公害问题之一,大量的垃圾在城市周围堆积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污染与潜在的危害。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受到了它的威胁,城市化脚步减缓,制约了当地的发展。总而言之,城市垃圾不仅带来了环境问题,同时它的分类收集整理过工作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经济负担。
长期以来,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方式都是混合收集、运输、笼统填埋或堆积。很多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处理设备并不齐全,时常会发现有运行管理缺失的问题。生活垃圾处理的比率仅仅达到了58%,无害化出率只停留在20%。这样一个比例说明,在生活化垃圾中还有很多垃圾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依然停留在我们的城市周围。垃圾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物质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试图用减少垃圾来抑制垃圾的增长量,但是这种方法从长久来看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我们必须加强垃圾的源头清理工作,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基础之上,回收利用成分,促使垃圾无害化,即实现垃圾的分类。
国内垃圾分类虽然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当下我国的垃圾分类收集仍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城市的混合收集处理效率不高。当下,我国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专业人员素质不高,不能满足垃圾复合分类的需求,资金来源不丰富、过于单一,垃圾分类收集的后续处理设施不完善等,这些都是当下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问题。
二、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完善建议
(一)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结合当下我国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强垃圾分类的教育,让垃圾分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对于不同的垃圾,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以此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针对垃圾管理,要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提升技术的研发效力,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完善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让垃圾在分类后得到合理的处置。
(二)统一市场化管理
在城市或国家层面,垃圾收集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彻底的分析,主要是因为国土面积辽阔,调查基数大,有进行垃圾分类积攒的居民,也有一些小型企业和专门回收资源的机构,以及实现资源再利用的企业。但是当下,我国的垃圾市场还没有统一、规范化的管理,这就严重地影响到垃圾收集工作的经济效益。我国需要出台进一步的政策,实现对垃圾的出售和再利用,推行标准化准则,完善市场管理,促进垃圾分类在我国积极进行。
(三)完善数据收集
我国大部分关于垃圾的管理数据库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垃圾清运量和处理上,对管理过程中的各个部分数据缺乏重视。例如,焚烧时的烟气排放量以及填埋渗透率等方面的数据,在处理有关垃圾的时候,没有充分地观察药剂使用量的变化以及垃圾的热值变化,这些都只停留在理论方面。在进行具体的方案输入时,只能根据理论来进行调整,不仅对效益评价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也严重影响了数据结果在垃圾管理方面的实用作用。所以,应该加强建立垃圾管理的数据收集系统,建立符合我国垃圾声明周期的数据评价库,切实拓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声明周期评价软件。
(四)加强生物处理技术开发
垃圾燃烧的发电量主要由垃圾热值决定,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主要由垃圾中的含水量以及纸类、纺织物类的含量有关。其中,垃圾中的含水率对垃圾热值的影响非常大,随着水分的增大,垃圾净热值线性减小。加强对生物技术的利用,对于现代城市垃圾管理来说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有效地促进生物技术的利用,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在保证城市垃圾管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确保生态性。加强生物技术的利用,可以促进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实现我国城市垃圾管理向高品质的转型。
(五)提升信息化运作能力
除了实现对生物技术的开发延用,还应进一步提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增强垃圾处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是降低信息化垃圾处理工作负面影响的有效对策。垃圾处理内容在不断增加,对于很多适应传统垃圾处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挑战。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管理部门应该逐步完善自身的软件功能。一些信息化的系统设计远远跟不上当下对软件系统的需求,不能满足城市垃圾管理部门内部信息处理工作的需求。在城市垃圾管理部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有些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加强对内部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的更新,保持与时俱进,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被时代淘汰。某些地区的城市垃圾处理部门为了更好地体现自身信息处理工作的时代性特征,不断加强对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的更新,以防止自身的信息处理工作落后于时代的脚步,阻碍城市垃圾管理的发展。
三、结语
实现对垃圾的分类收集,可以有效地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简化垃圾的处理工艺,提升垃圾的资源利用率。这个途径可以有效地提升垃圾的利用价值。应该在垃圾分类的理念下,尊重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与发展规律,开始新的治理模式,促进城市建设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为宜昌市市政环卫处)
参考文献
[1] 王树文,文学娜,秦龙.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公众参与管理与政府管制互动模型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 (04):142-148.
[2] 谭文柱.城市生活垃圾困境与制度创新――以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07):95-101.
[关键词]垃圾处理焚烧卫生填埋堆肥
中图分类号:X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29-02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每年新增垃圾100亿t,2003年,我国660个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5亿t,每年以约4%的速度增长。按各地上报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t,占用耕地5亿m2。全国660个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城市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对垃圾泛滥成灾的现实,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着手科学地处理、利用垃圾,将垃圾列为社会发展的可利用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处理的问题。
一、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现状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在处理方面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三种处理方式。
(一)垃圾焚烧处理
焚烧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燃烧过程。实质是碳、氢、硫等元素与氧的化学反应。垃圾焚烧后,释放出热能,同时产生烟气和固体残渣。热能要回收,烟气要净化,残渣要消化,这是焚烧处理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焚烧处理技术的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因此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
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都很高,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但对焚烧条件控制不当会存在烟气污染问题,且设备投资巨大。国外目前通过改进焚烧系统工艺及强化民气处理等手段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尾气污染问题,但投资也相应增加。如果引进国外技术进行垃圾焚烧发电,每处理100吨/日垃圾的建设成本通常在4干万元以上,我国的地方财政难以承受。焚烧是销毁垃圾利用热能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但是,只有对那些不能回收有价物,只能回收热能的垃圾,垃圾焚烧处理才是科学、合理的。
(二)卫生填埋处理
所谓卫生填埋,就是能对渗滤液和填埋气体进行控制的填埋方式。早期的垃圾填埋处理由于未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直到本世纪30年代,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才首次提出“卫生填埋”的概念。由于垃圾产量大增加,而且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也大增加,所以人们对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越来越重视,垃圾填埋场的操作运行管理越来越严格。
卫生填埋首先要防止从废物中挤压出的液体滤沥及雨水径流对地下水的污染。一般规范要求回填地最低处的标高要高出地下水位3.3m以上,并且回填地的下部应有不透水的岩石或粘土层。否则需另设粘土、沥青、塑料薄膜等不透水层。其次,填埋场应设置排气口,使厌氧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甲烷等气体能及时逸出,避免发生爆炸。回填后的场地,一般在20年内不宜在其上修建房屋,避免由于回填场不均匀下沉造成的结构破坏,但可作绿地、农田、牧场等使用。填埋处理用地,尽量选用天然的或人工挖出的洼地,开发资源后的废粘土坑、废采石场、废矿坑等。将垃圾填埋于坑中,有利于恢复地貌,维持生态平衡,但如果在大面积的洼地、港湾、山谷等回填,则需考虑是否会破坏生态平衡。
(三)堆肥处理
堆肥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有机成分的生物化学过程。在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机物、氧气和细菌相互作用,析出二氧化碳、水和热,同时生成腐殖质。堆肥的关键,在于提供一种使微生物活跃生长的环境,以加速其致菌分解过程,使之达到稳定。堆肥主要受废物中的养分、温度、湿度、pH等因素的控制。
根据堆肥原理,可分为厌氧分解与好氧分解两种。厌氧分解需在严格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微生物分解生长较慢,故不多用。好氧分解过程可同时产生高温,可以杀灭病虫卵、细菌等,我国主要采用好氧分解法。
现代堆肥技术是从30年代开始发展的,已经形成了各种完善的工艺系统和成套设备。由于堆肥产品的市场等原因,垃圾堆肥处理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处理在发达国家曾一度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状态。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以下几方面因素,堆肥处理又呈上升的发展趋势。欧美发达国家垃圾填埋场的标准和焚烧处理的排放标准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修订并进一步提高,焚烧处理和填埋处理成本也随之增加;垃圾分类收集的普遍推行,为垃圾的再生利用也包括堆肥处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垃圾再生利用得到广泛地重视。近几年来,欧美发达国家把垃圾堆肥也看作为可降解有机物的再生利用。垃圾的再生利用是垃圾减量和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途径。
堆肥技术的工艺也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的垃圾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但引进国外技术投资巨大,不适合我国国情。发达国家由于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大大低于我国的一般水平,因此靠堆肥只能处理15%左右的垃圾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堆肥技术的推广。但就我国垃圾的具体情况来看,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较高,采用堆肥技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
但堆肥技术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因此仅仅依靠堆肥处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垃圾问题。
二、对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思路调整
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通过选择较高层次的管理目标,达到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最优先方案是避免产生垃圾;如果必须产生,产出量要最小。其次是按实际情况最大可能地进行回用或回收。然后,处理的目标应当是能源回收和减少最终处置量。
(一)对生活垃圾特性的再认识
我国生活垃圾的主要特性不同于发达国家。第一,我国生活垃圾含水高,一般为55%-65%,一些南方城市在夏季高达70%,而西方国家一般为30%-35%。第二,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和餐饮等有机废物比例大,为45%-55%,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20%左右。第三,我国生活垃圾依然以混合收集为主,尽管近年来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但收效甚微。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处理的都是混合原生垃圾。而发达国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在60%以上,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超过80%。
我国生活垃圾的这些特性,使我们面临的问题比发达国家更加棘手。一是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沥液量大,污染物浓度高;二是生活垃圾发热量低,大部分不宜直接焚烧;三是混合垃圾具有“黏稠”性,难以进行机械化分选,资源回收率低,堆肥质量差。多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借鉴或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但是,实践表明,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在我国并不完全适用。当务之急,要进一步认识我国生活垃圾的特性和产生的影响,加强针对性研究和实践,开发适合国情的技术和设备。
(二)对技术路线的反思
多年来,我们的技术研究和资金投入着重在两方面,一是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必要改造和国产化,使之适用于中国垃圾处理;二是强化末端污染的治理,使之达到环境标准的要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填埋处理中,为了防止渗沥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我们采用了国际流行的人工防渗措施,就如三峡库区那些贫困地区,也普遍采用了土工布加高密度膜的防渗结构;为净化渗沥液,一些地区引进了昂贵的“反渗透”技术设备,处理每吨污水的投资近10万元,运行成本达数十元。在焚烧处理方面,我们多年研究低发热量垃圾的适应性问题,但不可能改变燃烧科学的一些基本规律,燃烧的效率低和费用高是难以避免的;由于混合生活垃圾成分复杂,焚烧污染严重,目前采取了国际先进的治理技术,烟气处理的投资几乎和焚烧主体相当。在生物堆肥方面,一些城市引进了美国、德国等机械设备,但依然解决不了生活垃圾的分选问题。
在调查研究、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调整技术路线的建议:首先,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适宜生物预处理,重点削减垃圾中的水分和有机物,改善垃圾特性,为后续处理和减少污染物创造条件;第二,强化垃圾的机械分选,提高混合垃圾分拣和分类效率;第三,合理选用分类处置技术,优势互补;第四,审慎发展混合垃圾焚烧技术,加强技术经济的综合评估;第五,限制混合垃圾直接填埋,源头控制污染,减少土地消耗。
(三)关于资源回收利用
一般认为,我国庞大的“拾荒大军”基本解决了垃圾中资源回收问题,在最终处理过程中,可直接回收的废物寥寥无几,主要通过焚烧发电进行资源利用。但是,调查表明,在生活垃圾最终处理环节,可以直接回收的废物超过20%,其中塑料和橡胶占6%-9%,纸类4%-6%,还包括一定量的织物、金属和玻璃等。这些可回收物资一烧了之,不仅利用效率低,还造成严重的烟气污染。实践证明,只要解决了机械分选和筛分技术,垃圾中的可用资源绝大部分能够直接回收,同时可生产约占垃圾总量8%的高质量基肥,可以首先用于城市绿化和林业。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应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垃圾资源的直接回收利用,着力把生活垃圾处理发展为资源再生产业。
三、结论与建议
1.加强垃圾预处理技术的科学研究。
通过生物预处理,实现水分和有机物的减量,改善生活垃圾特性,将对后续的焚烧、填埋等都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我们对北京顺义垃圾焚烧厂的初步测试,生活垃圾经过简单生物发酵和筛分后,减量近50%,发热量提高约2.5倍,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2.鼓励使用再生有机肥。
城市政府要制定政策,对于符合标准的垃圾堆肥,鼓励在城市绿化和林业方面优先使用,逐步减少化肥使用量。
3.在实践验证的基础上,调整并完善技术政策。
提倡对生活垃圾进行生物预处理,重点削减垃圾中的水分和有机物,为后续处理和减少污染创造条件;强化垃圾的机械分选,提高混合垃圾分拣和分类效率;合理选用分类处置技术,大力发展垃圾处理资源再生产业,逐步限制混合垃圾直接填埋,注重源头控制污染,减少土地资源消耗。
4.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利用合理的经济手段来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尽可能避免垃圾的产生,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大力推选垃圾的分类收集,促进废品的回收利用,提高垃圾的资源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永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评述及综合处理方法的设想,环境工程,1997,(2):52~54.
[2]李艳霞、王敏健、王菊思,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化处理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4):39~45.
[3]卢英方、田金信、孙向军,部分国家城市垃圾管理综述,建筑经济,2002,(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