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养结合的优势

医养结合的优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养结合的优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养结合的优势

医养结合的优势范文第1篇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在灵活思考问题、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增长,但是作为家中“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们,也多了许多不良的习气,道德礼仪现状堪忧。……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期恰好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所以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和合作的思想,缺乏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

1、社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道德建设,孩子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3、学校因素。素质教育虽然已提了多年,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仍难以彻底改变,对孩子的德育教育还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更是缺乏考虑,孩子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

1、优化教育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讲道德有礼仪的良好氛围。首先,丰富互动的物质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是幼儿道德礼仪学习的基本条件,我们努力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在幼儿园的教学楼外墙悬挂文明礼仪宣传标语,在楼道里设置温馨的提示话语、文明礼仪格言,在家长园地和宣传橱窗里展示幼儿园的道德礼仪主题活动和礼仪小标兵,等等。这种随处可见的道德礼仪文化宣传,可以使孩子、教师与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很多礼仪常识,并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其次,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是幼儿道德礼仪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去实践道德礼仪行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道德礼仪教育必须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作为经常与孩子接触的主要人群,在幼儿道德礼仪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为此,我们充分认识教师的这一作用,并利用这种作用对幼儿进行道德礼仪教育。这样以教师自身良好的道德礼仪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礼仪意识,并促使幼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践行道德礼仪规范。

3、组织教育活动,将道德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课程之中。首先,我们注重将道德礼仪教育与各领域活动有机结合,让道德礼仪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次,我们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道德礼仪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进行品德教育,更符合幼儿特点,更便于幼儿接受。

医养结合的优势范文第2篇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而其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正好迎合了现代人渴望回归自然、缓解压力的心理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茶文化逐渐与旅游业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文化的内涵,同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本文所要探讨的黑茶文化旅游,是将黑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一种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将茶园秀丽的自然风光、茶产品的生产制作、茶艺展示和茶文化品评等融为一体,其茶园及周边的山水风光是基本的地理环境,茶叶生产是人为的物质环境,产茶区遗留并保存完好的古文化遗址是良好的历史环境,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是活化的景观。笔者对这些环境和景观进行整合与科学研究,力求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与旅游方式,以期能为人们提供高雅的休闲场所、丰富的体验场所以及寓教于乐的求知场所。

一、安化黑茶文化起源及发展

安化黑茶是指用安化特定区域内生长的云台山大叶种鲜叶等为原料,以特定加工工艺生产的黑毛茶,以及用此黑毛茶为原料生产的品质独特的黑茶制品,特有的保健功效和独特的风味已经使其成为益阳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益阳黑茶最早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后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为广大茶客所知。20世纪50年代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在安化山区的奇珍得以重现,被视为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黑茶醇厚回甘的滋味不亚于当年大行其道的普洱,其淳朴的工艺和历久弥香的特性正好暗合中国人以和为贵的思想精髓,难怪被称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二、安化黑茶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益阳采用黑茶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方式,整合安化茶马古道和与黑茶种植基地、传统工艺、采茶品茶等资源,赋予旅游功能和要素,打包成黑茶文化旅游专项产品。益阳市已经规划设计了集山乡巨变第一村、桃花江竹海、安化茶马古道等景区于一体的“三点一线”重点旅游线路,近年来“弘扬黑茶文化,推动茶旅互动”已经成为推动益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着力打响“茶马古道”“安化黑茶”的旅游品牌,让黑茶成为安化及整个益阳地区的旅游名片,以茶为媒介推介当地的旅游景观,事实证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整个安化县的接待游客人次首次突破150万,旅游总收入约达到7亿元。

三、空间结构优化视角下的黑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对策

(一)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

1.开发生态茶园,吸引游客互动参与

益阳是湘中地区的旅游胜地,这里山清水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拥有雪峰湖地质公园、六步溪原始次森林、桃江竹海等自然景观;拥有清代陶澍墓、清代木孔土塔、清代梅城文庙武庙、茶马古道等历史文物古迹。其中,安化县生态环境良好,适宜黑茶的生长,所拥有的优良茶树品种也保证了该地能够出产优质黑茶。除了以上天然的优质环境资源,安化还是梅山文化(荆楚文化的重要支流)的发源地,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风情和黑茶文化一起构成了黑茶文化旅游的基础。

从这些自然属性、文化风韵着手,可以开发具有观赏及体验与一体的绿色茶园。结合旅游路线,选择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段,以怡清源生态优质茶基地作为开发的示范点。茶园可以提供经典采茶工具,推出特色民族采茶服装。除了观赏茶园优美的景观,游客还可以参与采茶、品茶等互动环节。这样既可以让游客欣赏到不一样的自然景观,还可以增强对黑茶的了解,进一步产生对黑茶品质的信赖感,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黑茶的原生地。游客在生态茶园中不但能够品评茶文化,还可以了解梅山文化,这样生态茶园就成为了解当地文化的生态文化园。

2.黑茶文物古迹、史料众多,可开发茶馆、茶博物馆

由于黑茶生产历史悠久,安化有很多与茶有关的文物建筑,如茶亭、茶碑、百年茶行、茶马古道驿站等,也有很多茶钟、茶具等诉说黑茶历史的生活用品。

安化的黄沙坪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是历史上有名的茶埠,拥有功夫红茶车间和老商号“永泰福”的千两茶生产车间。安化茶厂位于资江河畔,至今保存着自1951年以来的历批茶样、黑茶全库、古老的木制茶机,还有不同时期黑茶加工工艺的相关研究资料。这些既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可以成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业所用。这里曾经创办了湖南的第一个茶校、第一个茶叶科研机构。另外,安化还遗存较多茶书、茶诗、茶联等,茶礼、茶俗、茶艺内涵丰富,这些文化史料均是黑茶文化的见证,也可以成为黑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例如,可以在优越的旅游资源背景下开发特色茶馆,让游客在品茶的同时欣赏到古香古色的陈设布局、清新典雅的建筑风格、艺术化的茶艺展示。在这种既古典又高雅的艺术环境中,顾客自然地会由眼前的一杯茶联想到茶文化,进而想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一探究竟,这就在茶文化与旅游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链接。还可以建立茶博物馆,依托已有且保存完好的茶厂房,在其原址上建立黑茶博物馆,使其首先具有贴合主题的建筑形式。再加上安化茶厂多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茶样,人们可以对其进行挖掘和整理,陈列历代茶样,展示茶叶制作工具以及手工制茶到机械加工的演变过程,配合图片与文字,甚至是现代化的声、光、电手段,来说明与介绍黑茶文化。这种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旅游开发模式,可以引导游客深度了解黑茶文化,了解越深入,旅游地的吸引力就越强。当黑茶不但成为一种旅游商品,更成为人们喜爱的生活方式时,黑茶商品和当地旅游景区就会自然得到人们的推崇。

(二)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早在2007年,益阳市已经出台了《益阳市2007-2016年茶叶产业发展十年规划》,明确了以“安化黑茶”为中心,制订了重点打造“安化茶”品牌的战略思路和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扶持重点企业、招商引资、以特色带动茶产业等战略决策。这些决策都体现了政府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决心。而安化县“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也要求扩建茶马古道景区、打造梅山文化生态园、修复洞市老街、改扩建黄沙坪老茶市、恢复茶马古道桃澍陵园,夯实了茶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政府的以上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关系的融合。

(三)茶产品优势与旅游优势的融合

从狭义上讲,茶产品是指各种以茶叶为龙头的包括茶食、茶画、茶具、茶书法、茶工艺品、茶旅游纪念品等茶文化相关的商品,从广义上讲是围绕茶的不同形态延伸出来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

为了实现茶产品的优势与旅游优势的融合,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整合各地的一般品牌,做成知名度更高的名牌。对于黑茶、绿茶、出口茶等主打品牌,益阳市要以白沙溪茶厂、黑美人茶业、益阳茶厂、香炉山茶厂等为重点企业,统一打造“安化黑茶”这一优势品牌,改变游客心中“品牌众多,真假难辨,无从选择”的现状.(2)延伸茶叶产业链,扶持茶叶深加工。与食品加工业合作生产有机茶味糕点、便携带茶包,推广奶茶饮品;与药产业合作生产药用茶、保健茶及饮料茶,以同样的功效加上独特香醇的茶叶口味来吸引消费者.(3)生产精美别致的茶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茶具既可以当作装饰品,也可以实际用来泡茶待客,如刻有茶园风景的精小的木雕、挂坠,喷印有茶俗风情的服饰,彩绘或者黑白手绘的茶园、茶艺明信片等。

(四)茶叶市场与旅游需求的融合

2009年首届黑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实现了推介益阳、推介安化黑茶的目的。2010年,安化黑茶作为全国黑茶类唯一入选产品,进入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展出,在国际市场引起强烈反响。随后,安化“千两茶”和“天尖茶”两款纪念版黑茶产品作为“神九”对接成功纪念产品,被中华航天博物馆永久珍藏。“安化黑茶”作为区域公用品牌,逐步成为益阳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名片,更多游客基于对黑茶品牌的信任和需求慕名而来,客观上扩大了茶文化旅游需求。

四、结语

医养结合的优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05-02

十二肠球部溃疡(DU)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目前临床研究已证明幽门螺杆菌(Hp)是十二肠球部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且与患者的发病具有密切相关性[2]。临床常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以治疗DU,可明显促进患者溃疡愈合,降低其溃疡复发率[3]。本研究对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诊断标准 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直径在0.3~2.8 cm,中医辨证依据《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及疗效标准》辨证为脾胃湿热型[4],且经14C呼气试验诊断为Hp阳性。

1.1.2 纳入对象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消化内科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18~71岁,平均(45.33±4.10)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89±0.58)年;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19~73岁,平均(46.12±3.86)岁,病程4个月~4.5年,平均(2.01±0.5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较性。

1.1.3 排除标准 严重肝肾功能等脏器病变患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严重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消化道肿瘤或复合性溃疡患者;药物过敏史患者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西药治疗,即:给予阿莫西林750 mg/次+甲硝唑400 mg/次,2次/d,早晚各1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奥美拉唑20 mg/次,8周为1个疗程,且患者青霉素皮试为阴性;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四黄调胃汤(黄芪、黄连、三七和厚朴等)加减治疗,8周为1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指标

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Hp检测(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记录患者溃疡面愈合情况(溃疡面消失或瘢痕期则为溃疡愈合)及Hp清除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显示溃疡消失或转为瘢痕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缩小50%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缩小50%以下[5]。临床总有效率 =(痊愈 + 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组指标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由临床结果可知,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分别为89.19%和97.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68%和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吞酸”、“痞满”及“嘈杂”等范畴,由于患者脾胃受外邪侵犯,致使气血不调引发胃脘疼痛,临床以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5-6]。相关研究表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幽门螺杆菌具有密切相关性,Hp与高胃酸共同作用,使患者产生活动性慢性炎症反应,导致十二指肠黏膜防御能力减弱,并形成溃疡面,临床治疗应以抑制胃酸和清除Hp为主,而中医中药用于清除Hp和促进溃疡愈合方面值得研究[7-8]。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Hp阳性的脾胃湿热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四黄调胃汤中黄芪补脾益气;厚朴清热化湿,行气止痛;黄连清热祛湿,抗菌消炎;三七活血化瘀等,诸药合用,具有不同程度的粘附抑制作用,可有效清除消化道内Hp,并促进溃疡愈合,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舌象由黄滑苔变成薄白苔,脉象趋于和缓,并可明显提高患者溃疡愈合率及Hp清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欧阳新华. 蒙脱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J]. 广东医学,2006,27(2):27.

[2] 张建忠,王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相关性[J].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5):837.

[3] 许丰,李小平.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10):40.

[4] 任玉英,王翠娥. 二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3):223.

[5] 黄松乐.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4例疗效观察[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3):389.

[6] 段惠芳. 自拟和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6, 14(11):31.

[7] 夏扣平,吕红. 雷贝拉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周与2周疗效观察[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2):227.

医养结合的优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养老 医养结合 老年服务

2015年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点任务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笔者认为,将医养结合融入社区养老,构建“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有效举措。在社区养老中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在政府主导下,以社区为依托,集中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以及社区自身优势,以老年人的意愿和身体健康状况为依据,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社区作为整合各项服务资源最有效率的综合性平台,在社区推行医养结合模式能削减成本、提升效率、增强效果。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应发挥包括政府、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各福利主体的作用,调动人、财、物等资源,建立协调统一的服务体系。

一、政府是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主导

1.政府是政策及法规的制定者。政府应完善相关的社会政策及法规,从政策上支持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国家应该根据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目标定位,出台促进社区医养结合发展的意见规划。各级政府在进行市政建设规划时,应把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模式作为社区养老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社区医养结合的构建。比如,对积极进行医养结合的社区给予并落实优惠政策;出台奖励政策,鼓励高校兴办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培养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社区服务与养老服务等。

2.政府是资金的供给者。国家应在法规上保证每年有预算用于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构建,确保各级政府对社区医养结合的资金投入,提高推行医养结合模式的社区拨款额度,用于改善养老硬件设施、完备医疗设备及引进专业人才等。此外,政府可以自己牵头,打造“医养结合”社区的示范点,供其他社区参考的同时能够提升社会对该模式的信任。

3.政府是模式构建的统筹者。社区医养结合归根结底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服务提供过程中需要各环节不出差错,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承担统筹及监督的责任,不仅应推动政策及资金的落实,还应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引导“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推进。

二、社区是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支撑

1.社区是最优效率的资源整合平台。社区作为整合各项服务资源最有效率的综合性平台,是提供持续性、普惠的重要场所,是实现社区医养结合所依托的基础。社区应发挥自身的支撑作用,在政府引导下构建以社区为支撑的服务平台,以吸纳各种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利用政府、社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的小型养老机构等实现社区养老与医疗的融合。

2.社区是直接的服务供给方。社区可利用自身优势,直接提供服务。除了家庭以外,社区是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就地的、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服务。比如,社区可邀请老年健康专家开设讲座,给老人们讲授疾病预防及管理的知识;开展需求调研,开设社区老人兴趣小组,以丰富社区老人的晚年生活。

3.社区是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组织者。社区吸纳志愿者改善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志愿者队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学生志愿者,一类是社区居民志愿者。一方面,社区可以提供实习岗位,吸引一部分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区实习,还与高校建立实习基地吸纳大学生志愿者。另一方面,发挥社区本身的人力资源,在社区居民中招募志愿者。相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居民志愿者更了解本社区的情况,更能迎得老年人的信任。居民志愿者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了解老人们的情况,了解老年人生活与身体状态的同时,也有利于老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加深对社区的认同。

三、社区医疗与养老机构是社区医养结合的直接供给者

1.提升硬件条件,切实改善养老及医疗环境。对于社区养老机构而言,要将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切实运用到机构环境改善中来,社区养老机构应用提升适老人设计水平,购买适老化的病床、扶手,另外配备必要的基础医疗与保健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比较缺乏,许多医疗仪器、功能室不健全,因此要用来配备老人常用的医疗设备及检查仪器,补全缺失的功能室。

2.招聘专业人才,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医养结合的顺利发展关键在于提升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在政府的支持下,吸纳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进入机构。对于机构内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资格培训,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从而激励机构内全体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在引进专业人才上,对有意愿进入养老行业服务的大学生给予工资薪酬补贴以及深造的机会以吸引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

3.规范机构管理,保障服务质量。对于机构而言,专业化不仅指设施的专业化、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还包括了管理的专业化。首先,无论是社区养老机构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应制定明确的收费标准,公开透明。其次,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聘请社区工作、机构管理、心理咨询等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传授工作的知识、方法和技巧,使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最后,机构内应该制定各类规范,例如服务人员规范条例,用以约束服务人员的行为,确保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的利益。

4.理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的关系。社区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应形成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协议,实现转诊,明文规定双方的责任及义务,比如当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需要医疗服务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及时响应,确保能够实现养老与医疗资源的无缝对接。虽然在社区养老机构中设置门诊部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开辟养老病床都具有可行性,但在过渡阶段,这种资源的无缝对接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提高老人们的看病效率,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四、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重要辅助

1.引入社会组织,实现社区医养服务的专业化。政府应当加大对于社会组织的资助与扶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开展老年服务,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调动社会组织在社区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构建中发挥作用。社会组织能够提供高质量、专业性、灵活性、有针对性的服务,能够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为社区医养结合注入活力。

2.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区医养服务的产业化。在社区推行医养结合,应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引入市场化力量,鼓励企业参与社区“医养”项目。比如可以将一些社区服务项目的运营下放给企业,促进专业化社会服务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实现老年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但市场化可能会带来风险,因此在鼓励企业进入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之前,需要设立行业标准、完善招标制度、建立合理的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等以规范企业行为。

参考文献

[1]李钕玲,叶先宝.构建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J].行政与法,2016(4):45

医养结合的优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龄化 社区卫生 医养结合

宁波市在1992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早于全国平均水平7年。按照国际惯例, 老龄人口超两成意味着一个城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14年年末, 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125.5万, 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1.5%。据宁波市民政部门预测, 到2020年, 本市老年人口将突破160万, 约占户籍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高龄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意味着对养老机构和医疗的需求同时增加。虽然宁波市养老床位远远高于全国、全省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的平均水平,但这些养老机构大多以“养”为主,遇到老人生病,往往只能由家人送到医院,使老人和家人不断地奔波于养老院、家庭和医院之间。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为了获得优质的医疗护理资源、享受医保报销,“押床”现象屡见不鲜,这样就把急需住院的病人挡在了医院大门之外,使医疗资源更加紧张;或者大多数老年人在医院只能住十几天,就被动员出院,得不到很满意的治疗。

当前宁波“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是签约家庭医生,虽然签约率全省最高,但也不能满足患有比较严重的慢性病老人的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础医疗机构,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护理区对必须住院治疗的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

一、宁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医养护理区的现状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明显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和服务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但宁波市尚未出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医养结合护理区的相关政策,基层单位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宁波市江北区甬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于2012年年末,2013年初开始运行,建筑面积7千多平方米,按二级医院的标准建设,并配有康复治疗室等科室,设备齐全,一层病房30张床位没有充分利用。因为地处新区,人口密度不大,这为医养结合病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但因没有利润,又没有硬指标,所以病区也一直没有投入运行。

(二)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

因为主管部门尚未出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医养结合护理区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加大投入,基层单位比较迷茫,不知路在何方,工作激情不足,以观望为主。医养结合的服务重点在“医”,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充分利用上级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为社会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医疗联合体的帮扶作用。上级医院不仅仅派驻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指导医疗诊治工作,还需从长远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护理团队,使整个医疗联合体团队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宁波海曙区望春中心病房、南门中心骨科病房由市第二医院建设和管理;江厦中心病房为市第一医院康复病房;西门中心病房是我区唯一开放并自行管理的病房,共开放床位100张(其中50张属于医养结合);其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暂时未开设住院部。以宁波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病区为例,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患慢性病的老人、手术后留院的老人、大病恢复期的老人、残障老人及恶性肿瘤晚期老人。大部分医疗费用可以走医保,护工费自己负担,而且一个护工可以照护两个以上的老年人,护工费成本明显下降。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很受老年人的青睐, 现在是一床难求。一个医养结合病区50张床位,共6医6护,24小时值班,年人工支出约180万。床位收入(按天天满床算)35*50床*365天=638750元。每天做40人次理疗(最大极限),一年收入不到30万,加上出入院的检查(平均病人出院日超出一个月),加起来约120万的收入。医院要亏60万/年。还不包括设备、房屋、水电及其他费用。这样推算,一个50张床位的医养结合病区,政府每年至少要拨款60万,这些经费从哪里开支?

宁波市鄞州东钱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身为普益医院,创建于1928年,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区内唯一的一家县级综合性医院,与东钱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钱湖预防保健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一体化运营模式。该中心承担了区内基本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兼有妇儿保健、计划免疫任务。2011年4月18日,医院搬迁至新大楼,新落成的钱湖医院占地面积35亩土地,建筑面积2.3万O,业务用房面积1.363万O,医院现有职工270余人,其中中高级卫生人员40多人,医院开设内、外、妇产、儿、眼、耳鼻喉、口腔、皮肤、中医、妇保、儿保、防保、影像、检验、药剂、护理、急诊等业务科室。日门诊1600人次左右,年门诊量54万人;日门诊收入14万元,病床使用率40.8;对外开放病床数100张。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一直在计划申报成立医养结合护理区,市民政局等单位也去调研考察,因为怕亏损怕担责任,一直没有正式运行。

(三)由卫计委单一管理,政策扶持难以落实

民政部门审批和管理普通的养老机构,老龄办组织实施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卫计部门认定和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社保部门管理医保报销,由于制度原因、行业差异行政划分和财务分割等因素,民政、卫生、老龄和社保等部门都要介入到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各有职能分工,但仍存在职责交叉的问题,如民政部门进行年终考核时要审核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资质设备等项目,这就与卫生部门的职责存在交叉,导致管理部门和养老机构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同时,医养结合的普通养老机构有机会获得政府一次性建设财政补贴和运营补贴,但医养结合的医疗机构却得不到任何补贴,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归属卫计委单一管理,政策扶持难落实。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医养护理区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政府管理机制,推进各项优惠措施

政府要紧密联系本地实际,进行多元主体的整合,形成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供给链条和服务规划,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模式纳入医疗资源分布规划。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各项优惠政策,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发展专项基金,整合各职能部门的相应资金,形成统一的支付体系,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护理区给予整体的资金扶持,积极开展城市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试点。政府层面首先要破除医养结合政策行政分割的部门管理体制,在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的同时,也要转换资金的投入方式,不仅要补给供方,也要补给作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方的老年人群。另外,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如果病区是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的,运行资金基本要靠财政投入。最关键的是,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养结合病区的顺利运行。医养结合牵涉到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所以卫生和民政等部门要密切联系并加强投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定,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医养结合不仅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方式,还应是一种促进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途径。然而,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仍是采取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模式,因为相较于预防、保健而言,治疗在服务对象身上更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加强医护队伍的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短板在于缺少专业化的医护人员,以及现有医护人员的医疗与护理能力较弱。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既有专业技术又善于与老年人沟通的医疗护理人才。为了吸引专业人才服务基层,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医养结合服务队伍,必须满足日益增长的医养需求,而且要不断完善政策,制定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社区医生、护士的福利待遇,同时在编制、培训、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要建立有效的医护人员绩效评估机制。很多时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服务质量较差,对待老年人的服务态度有待改善,中心应该就此建立绩效评估、服务回访机制,有效监督中心医护人员实施医疗服务,并激励他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针对医护养专职人员缺乏这一难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培养养老和社区医疗的人才。符合条件的高校可增设老年护理、社区医学等相关专业,并制定出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方案,从而为社区医养结合人才的培养提供一条专业化的道路。

(三)开办营利性医养结合护理区的探索

在缺少政府投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探索以下两种模式:

1.做高端医养结合护理区

走精品路线,按市场经济自主收费,做营利性质的高端病区。假设每床每天收费70元,床位收入(按天天满床算)70*50床*365天=1277500元。这样,医院是可以营利了,事业编制退休的老年人也可以承担。医保每天承担35元床位费,个人每月床位费承担35*30=1050元,护工费2400元(两个人拼一个护工)。床位费和护工费每月合计是3450元(还未包括医疗及康复费用,如果是民营的话,医疗及康复费用不一定能进入医保。不过这些费用可以用个人购买除城镇或居民医疗保险以外的商业保险来支付),宁波居家半天钟点工收费是每月2500元。2015年宁波事业编制人员退休金平均每月4000元左右。一个人的退休金基本可以维持,如有老伴及子女的帮助那经费就更没问题了,所以,走高端路线是可行的,费用可以由自己、医保共同承担。事实上,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解决上述难题,在国际上已有成熟的经验。例如,目前德国强制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90%的德国人得到了这种保障。在我国,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来促进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并鼓励保险机构与护理机构相互合作。事实上,我国个别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建立相应的护理保险制度。如青岛于2012年建立了对失能老人“医养结合”的护理保险,人保寿险北京分公司与北京海淀区民政局合作推出长期护理保险,覆盖海淀区所有18岁以上的户籍居民,对重度失能老人,政府最高补贴50%的保费,享受最高每月2500元的上门护理服务。

2.开办具有康复功能的医养结合护理区

护理区由政府主导,具有非营利性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运营,实行具有康复功能的医养结合。建议医联体主导医院将术后需要康复的老年病人按辖区转到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的医疗队伍和医疗设备及时跟上三甲医院的康复需要。按平均每月床位费1050元、医疗费1000元、康复费3000元等由医保部门将其纳入医保,护工费2400元(自理,两个人拼一个护工)。这样在病人数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收支能保持持平。民政、卫生、医保、残联等部门应协同建立规范、统一的医养结合的医疗服务标准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在老年康复医疗机构的管理、老年人疾病预防、营养指导、用药安全、健康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和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1] 张翼. 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健康与照料安排――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1):76- 80.

[2] 郭斌. 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1):39- 41.

[3] 张旭.“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02- 105.

[4] 朱银波,曾益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服务模的实践与思考[J].常州实用医学,2014,30(5):322- 324.

[5] 王簧,曹勇,唐立岷. 青岛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J] .卫生软科学,2015,29(2):72- 73.

[6] 成秋娴,冯泽永. 美国PACE及其对我国社区医养结合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5,36(9A):78- 80.

[7] 赵艺, 马欣婷,曾玉娟.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运营问题研究[J]. 管理观察,2014(24):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