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暴力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字化网络视频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被各个群体、团体或者个人所认为的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各种技能等有关联的工具、实物、工艺产品以及文化产所等被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1]。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创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我国有着上下午千年的历史和56个民族文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有戏曲、古琴艺术、长调民歌、脸谱、云锦、陶瓷、宣纸等,目前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引产名录的有昆曲、古琴艺术、中医针灸、中国书法、中国剪纸、端午节等,还有羌年、黎族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活字印刷术等这些急需保护的已经被录入世界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问题
但是由于受到信息化技术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兴起了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严重破坏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亟不可待。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
(一)数字化多媒体技术
数字化多媒体是将视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媒体进行组合,把声音、图像、文字、数据、视频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一种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等特点,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具有数字化、全动态、全视频的播放、创作以及编辑等的信息功能和控制、传输等视频传输功能,把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充分的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多媒体技术中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功能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多媒体技术中的虚拟信息处理功能能够复活已经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像、声音、文字和数字等的信息转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平台和条件。
(二)录像拍摄
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囊括了声音、图像、文字、数据等各要素。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只限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照、采访、记录和收藏等层面上,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方面信息相互独立,照片和文字记录等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容易丢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完整和系统的保存下来。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录像拍摄技术,能够把物品的形态、结构、制作工艺步骤、文字信息等全程录入下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信息更具体生动的展现出来。
(三)网络视频技术
数字化多媒体网络视频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就是铜鼓先进的扫描和数字摄影录像等在网络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维模拟图,该项技术还可以对这些图像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网络视频技术除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品、制作工艺流程等通过视频技术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之外,网络视频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方面,还包括了数字化的虚拟博物馆技术、虚拟文物的修复技术、复原演变技术、物品的图案技术和工艺品技术的设计流程系统技术、数字化的故事编排技术以及讲述技术,以戏曲和民族舞等为代表的舞蹈编排技术和声音驱动技术。比如,某大学对楚文化编钟舞蹈的保护,该校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在网络视频技术的支撑下,通过舞蹈的编排和声音的驱动技术将编钟音频与日本的狮子舞中的动作视频相结合起来[3]。
青阳腔融合青阳县的民歌、九华山的佛俗说唱等民间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是现已受到严重的破坏急需保护。某校为了保护青阳腔,在学校建立了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集为一体的青阳腔吸取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在这个基地中,他们通过网络视频技术对青阳腔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录制,并通过网络视频技术将青阳腔的发源、青阳腔的资料、青阳腔的唱法以及青阳腔的开发利用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以网络视频技术为基础的青阳腔戏曲艺术陈列馆。通过网络视频技术将青阳腔这一戏曲艺术重现展现在陈列馆中,一方面,通过网络视频技术将青阳腔的所有有关资料记录了下来,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视频技术也能够推动青阳腔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网络视频技术将青阳腔保护起来。
网络视频技术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沟通、交流和传承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网络视频技术是创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和文化发展与演变的积淀,中国又是一直发展至今的著名文明古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通过网络视频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数据信息记录下来,并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推广和宣传,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04:2-3.
[2]王培喜.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传承问题探究——以湖北地方戏曲、曲艺等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0,04:8-9.
关键词:手机 网络 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75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经济化普及,移动学习悄然成为流行趋势。手机因其随身、智能和小巧,特别是现在的手机平民化被大学生广泛用于移动学习。适度使用手机对大学生的移动学有好处。但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双重弱小,当前校园里出现了严重的“手机沉迷”现象,类似前些年大学生中出现的网络游戏沉迷,但唯一的区别是网络游戏的沉迷是学生沉溺于网吧,彻夜不归;而现在手机的沉迷更加夸张恐怖,可以随时随地,课堂、宿舍甚至食堂等。手机沉迷不但影响到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成效,关键的问题是学生利用智能手机用于学习的程度较少,用于玩耍或者说游戏的力度大,这些软件的存在令移动学习推动者因噎废食,影响移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手机沉迷还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等均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
1 智能手机的益处
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GPs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结合3G通信网络的支持,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势必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集通话、短信、网络接人、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智能手机的特点:第一,具备普通手机的全部功能,能够进行正常的通话,发短信等手机应用。第二,具备无线接人互联网的能力。第三,具备PDA的功能,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第四,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平台上,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从而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的扩充。第五,具有人性化的一面,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扩展机器的功能。第六,功能强大,扩展性能强,第三方软件支持多。
2 智能手机的弊端
当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手拿智能手机,成天上网、玩游戏、聊天,甚至在上课的时间也做这些,像大人一般也患上“低头族”综合症的时候,多数的孩子把手机的功能没能利用于正道上,而是上课游戏人生,考试作弊玩耍,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很大负面的影响。只是,控诉智能手机的“斑斑劣迹”是大部分家长的个人行为,但在大学,是一个不由家长所控制的小社会,在这里,学生为了攀比手机,有的甚至省吃俭用买智能,但是其价值取向则有待商榷。一者,智能手机与手机成瘾并不是一个概念。学生成瘾在高校并不属于小概率案例,并不能据此对所有手持智能手机的学生作有罪推定。这就像歹徒持菜刀抢劫之后,并不能据此就禁售所有菜刀一样。二者,这是一个法治理念勃兴的公民社会,从权利义务关系上看,“换机行动”恐怕效果堪忧。
3 手机网络的益处
在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用来购物。网上购物因其便捷、选择范围大、价格便宜、物流速度快,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不但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而且对于松弛、缓解的生活无疑也会非常重要。除了网上商城购物,不少网站还提供了二手商品的竞拍和跳蚤市场等服务。通过这些网站,常常能以十分低廉的价格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并且在经济上难以承担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而手机联络方式的便捷化,使好多同学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知音。除了网购,手机还给大学生提供的娱乐和休闲方式举不胜举。在工作当中,互联网大大缩短了地球上的距离,也为大家节省了不少时间,电子邮件、微信、QQ、微博等方式已经成了现代大学生展现自我和推销自我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寻找工作当中,电子简历的投递更加加速了就业双方的相互了解的速度,拉近了双方交流的距离。
4 手机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困惑
针对网络交流方式的大众化存在,网络语言的大力发展,严重妨碍大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网络交友是在虚拟情景下进行,并非面对面交往,这种人机方式的交往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交往方式,极易产生人际关系的冷漠,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从而阻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引发大学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及网络成瘾: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对于现在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学生无节制的沉溺痴迷于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即网络游戏成瘾)。而网络大量暴力游戏的存在,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情感和行为大大强化,形成暴力崇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也想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用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益处,特别是现在的手机网络使网络无处不在,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看到它的两面性,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必须要引起重视。许多不自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无节制的上网占去了他们相当多的学习时间,特别是上课时间,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网络带给我们好多便利,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迷惑,让我们沉溺其中,当今大学生应该注意的是利用好所有先进设备带给我们的益处,减少对我们的伤害。
智能手机是我们无法抗拒的世界。对于孩子来说,学会自制自理,就算智能手机揣在口袋里,也不至于成瘾成灾。对于教育者而言,理念建设永远重于硬件建设,教会学生适应社会,比代替孩子选择社会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承载了太多寄托与希望,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现状让我们忧心。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丧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同时,近年青少年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另据统计,我国吸毒人数超1000万,青少年占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的75%。同时,自杀、暴力事件、吸毒的青少年日趋呈现低龄化。与此同时,目前开设专门生命教育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专业从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媒体平台也屈指可数。因此,营造一个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环境,让青少年可以通过多渠道接受爱生活、爱生命的教育,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新媒体时代造成青少年生命观淡薄的原因
1.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成长环境改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少年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变。近日一张图引起热议,图中北大学生参加消防演习前一片低头玩手机的画面。调查显示青少年近年来在QQ、网游、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娱乐方式中消耗的时间呈逐年增长趋势,当然这种趋势在成人中也呈同样态势。导致媒体调侃“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如此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与父母、老师、朋友的正常沟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亲近自然的时间减少。同时,新媒体中信息量大,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青少年在其中很难甄别信息。随着新媒体普及,青少年交友更多借助社交网络、贴吧等,而近年,利用网络交流自杀,相互鼓动集体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2015年4名互不相识的“90后”赴济南一出租屋自杀;无独有偶,渭城一宾馆,一21岁男子和一20岁女子,自杀死亡。同时,青少年热衷网游,但其中的暴力因子却在他们心理种下了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的种子,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某向室友投毒致其死亡,原因仅是琐事导致二人关系不和;2014年山西“四名女生殴打一女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再者,青少年热衷追星,近年多位明星因吸毒被捕事件令人震惊。诸如此类,都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树立了及其负面的榜样。
2.新媒体时代下家庭教育无法满足青少年成长需要。青少年成长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但随着生活压力增加,父辈为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选择他乡谋生,导致青少年成长中陪伴身边的不再是父母,而是爷爷、奶奶。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100万。一些留守儿童由于成长中缺少父母陪伴、教育,过早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流动人口。同时,随着新媒体发展,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悄然改变。近年颇受争议的低头族正是时代催生的产物。调查显示,青少年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少则2-3小时,多则8-10小时,长期缺少沟通与管束使这个群体里的孩子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相较于有父母陪伴成长的孩子更易孤僻、厌学、早恋、沉迷网络。2015年毕节市4名留守儿童集体自杀死亡。不得不让我们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行反思。家庭教育的长期缺位,使得在快速发展时代中成长的青少年极易迷失。
3.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青少年教育的冲击。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元化,这对青少年来说是有利有弊。首先,青少年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平台去接触外界。其次,在新媒体时代,学校,家长可与之互动交流的形式越发多样。学校、各大媒体作为教育,引导青少年的主角,应利用好新媒体给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所带来的便利。建立全方位的新媒体宣传体系,积极为开展教育活动搭建平台。过去青少年获取信息主要通过一些传统媒体。如今,大多数青少年早就开始接触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媒介。青少年借助它们去接触外界,但在青少年尚未健全的“三观”面前,过多的信息让他们很难甄别。成长的烦恼、困境,通过网络接触的外界极易让懵懂的青少年陷入迷茫。如果能及时为他们提供出口,补充正能量或许一个危机就此化解。
三、新媒体时代下借助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1.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传统文化中,儒家代表孟子说:“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兼,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也,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道家观点提倡“贵生”、“养生”。传统宗教佛教教义也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传统文化已教导我们要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同时,传统文化一直宣扬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是“子不教,父之过”。如今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但父母常认为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的爱。评判孩子成功的标准在时代浪潮中也变得功利,分数、排名、收入成了给孩子贴标签的标准。最终导致许多问题出现,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些现象给我们敲响警钟。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可否尝试借助新媒体来帮助我们破冰。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履行家庭教育,我们可挤出时间借助新媒体工具去关注孩子,与他们交流,让新媒体技术来打破物理距离上的障碍。首先,父母和孩子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相互关注,进而交流。其次,学校、家长间可借助新媒体,让家长可通过学校、老师去更多了解孩子。借助新媒体,让孩子有存在感,不再孤单。
2.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生命观念。教导青少年珍爱生命,首先要从观念上改造他们。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生命观。现在青少年都爱用社交工具,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其搭建宣传平台。传统文化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生”、“修身养性”等观点,我们可以结合近年一些青少年吸毒、斗殴、轻生、违法的案例去警示青少年。同时,借助新媒体去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珍爱生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琴棋书画都是不可多得的强生健体、修生养性的好东西。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来建立专门的网站、贴吧、办网络画展等,社区、学校可以借助自己的网络平台去宣传,吸引青少年,让他们产生兴趣,并实地组织活动,让他们参与进来,比如让太极拳融入课间操,开展比赛;组织画展,音乐节等。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传播传统文化精髓。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树立爱生活、爱生命的观念。
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称“逗比”,而不再是之前的“潘俊保这个趋势在最近两三年来愈发明显。相较“潘俊闭飧70后和80后略带苦情的标签,90后气质昂扬的“逗比”更轻快,更淡色,更视觉,更富介质化,更神经末梢。逗比正在统领新一代青年少年族群的文化调性,进而侵染到他们的消费决策甚至文化信仰。现在,我完全可以对你说,你朋友圈逗比的多少决定了你的社交年龄,你资产配置的逗比色彩薄浓决定了你离正在迅速兴起的90后消费市场有多远。
作为又一个通过网络入侵国民话语体系的北方流行语,“逗比”的意思非常简单,由“逗”所包含的有趣、好玩、神经质的律动和“比”这个不雅词汇在北京语境中所包含的抵死轻蔑所构成。原来90后更多地被人称作“逗逼”,这里面包含蔑视和欺凌的色彩,而之后90后接受了主流文化给与的“逗逼”定位,并将之改良为表彰自我的“逗比”。从“逗逼”到“逗比”,使用者从90后之外的主流人群/客体过渡为90后人群/主体,略带自嘲的“逗比”充满二次元的脑缺式欢快与热血式自信。
逗比属于青年族群文化的一部分,其诞生、风起与社会影响自有脉络可循。20世纪以后,青年文化逐渐从社会主流文化的母体中剥离出来,屡屡展现出弑父式的反制与激情,并最终融入主流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给养。
在我看来,在20世纪青年文化发展中,1975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青年文化充满暴力革命的色彩,在此之后青年文化越发倾向“无因”的反抗。暴力革命色彩来自独立的历史趋势。20世纪之前青少年是成人社会的附属品,20世纪之后青少年历史地位日渐崛起。青少年因长期是成人世界的战争武器,所以革命式的反战是青少年独立的第一步。二战加速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暴力反抗,从巴黎的“五月风暴”到遍及全美的“要不要作战”运动,愈演愈烈。直到1975年越战结束,规模战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结束,从总体上青少年群体获得了安全,暴力反抗逐渐隐去,消费社会的欢乐逐渐成为青少年文化的主流。从1950年代的摇滚乐、大麻及LSD,到1980年代以NBA运动为代表的体育运动、漫威漫画,再到1990年代瞬间爆发的IT文化浪潮,这是战后全球青少年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
中国的情况略有不同,战前基本与世界同步,二战后则进入了非常特速的文化革命时期,直到1976年之后开始建设市场经济及消费社会,青少年文化开始迅速补课,到目前基本已经实现同步化,逗比文化也在这样的背景中诞生。
一代人来一代人去。从革命到诗歌,从文学青年到从小清新,从潘康蕉罕龋消费文化已成主流、革命色彩减淡之后,作为新的亚文化片段,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特征
一、未成年人犯罪特征
(一)、14至16周岁低龄犯罪上升。
犯罪主体低龄化日趋严重,未成年犯罪的人数在大幅度增长,其中14至16周岁低龄犯罪,2004年为18人,2005年为23人,2006年为27人,2007年为29人,2008年为30人,2009年为52人。
(二)、被害人多系在校中小学生。
未成年犯罪案件中被害人多系未成年人,其中2004年为12人占30%,2005年为17人3占36%,2006年为23人占47%,2007年为31人占53%,2008年为34人占67%,2009年为57人占82%。
(三)、未成年犯出狱后重新犯罪人数增多。
未成年犯出狱后重新犯罪率出现上升趋势,2004年为9人占,2005年为11人,2006年为12人,2007年为13人,2008年为16人,2009年为20人。
(四)、网吧或学校周边成为主要犯罪地。
网吧或学校周边逐渐成为案发地或主要犯罪地。其中2004年为3起占23%,2005年为5起占33%,2006年为6起占37%,2007年为7起占49%,2008年为11起占51%,2009年为21起占67%。
(五)、抢劫犯罪所占比例高。
在未成年人所犯罪中犯占特别是既侵犯群众财产又危害人身安全的抢劫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2004年为5起占20%,2005年为7起占25%,2006年为9起占27%,2007年为27起33%,2008年为39起37.5%,2009年52起占45%。
(六)、网络游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诱因。
据统计,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游戏正逐渐成为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其中2004年为12起占5%,2005年为24起9%,2006年为26起11%,2007年为48起75%,2008年为52起占87%,2009年为62起占98%。
(七)、被判处非监禁刑罚的未成年人数呈不断增长趋势。
2004年判处未成年人206人,非监禁刑67人,占总数的32%;2005年判处未成年人为273人,非监禁刑93人,占总数的34%;2006年判处未成年人285人,非监禁刑105人,占总数的36%;2007年判处未成年人406人,非监禁刑160人,占总数的39%;2008年判处未成年人383人,非监禁刑164人,占总数的42.8%;2009年判处未成年人479 人,非监禁刑206人,占总数的43%。
二、未成年人犯罪增多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失已成关键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跟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失存在着直接关系,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学校注重升学率,重知识“输入”轻品德“塑造”,忽略对学生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不了解,学生自暴自弃犯罪时,老师才如梦方醒。有的学生为了不受其他学生欺侮,加入到不良少年团伙中寻求保护;有的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安心,经常旷课,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导致最终辍学失学。从犯罪统计情况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成为未成年人的犯罪规律,“不爱学习、控制力差、没有主见、不懂法”的未成年人认知上有偏差,自我控制能力弱,辍学失学后长期处于无业状态或暂时从事缺乏稳定性的服务行业,最易突破道德防线走上犯罪岐途。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力度不够。
全社会未形成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共同防范意识。网吧监管不到位,“黑网吧”大量存在,青少年长时间在网吧里沉溺于网络,对生理和心理容易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脾气容易失控;未成年人的性格正处于发展之中,不少网络游戏存在着暴力血腥画面,对未成年人性格塑造产生不良影响,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尚未成型,心理生理发育不成熟,易受不良网络游戏的影响,对事物缺乏是非判断力,遇事不懂得用道德、知识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部分学校或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监督不够和教育不及时,加之部分家庭因离婚等原因的影响,失学、辍学学生陷入网络游戏无法自拔,难以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更容易产生犯罪意识和犯罪动机。
(三)、网吧或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力度不够。
网吧或学校周边已逐渐成为主要犯罪地,由于这类案件的大部分被害人亦为未成年人,出于种种原因和考虑,他们一般不主动报案或指证,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只是已经侦破并被起诉的案件,实际发生的案件要远远多于法院受理的案件。从某个角度来讲,未成年犯罪气焰会更加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