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养结合的意义

医养结合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养结合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养结合的意义

医养结合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龄化;医养结合;日本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56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量13.26%,预计到2020年,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主要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立十分迫切,我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若干意见》(2013)、《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2015)等文件,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进程最快、高龄化率最高的国家,在养老服务方面起步较早,尤其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上可以为我国的医养结合模式提供借鉴意义

1日本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数据显示,1985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10.3%,而2013年数据显示该比例已经高达25%以上,日本的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在对待养老问题方面,日本早在1963年就设立了长期照护机构,在2000年开始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因此日本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起步较早,值得借鉴,其主要模式包括:第一,日间照顾中心。日间照顾中心的开设主要为一些需要日常生活照顾以及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老人提供,照顾中心责接送老人,由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的照护。第二,特别养护之家。主要由护士、介护士等人员组成,负责照顾老年痴呆老人以及一些失能老人。第三,老年福利中心。主要对属于本辖区的内的老年人提供体检、保健服务以及健康教育等服务。同时老人可以根据自理程度和患病严重情况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老年人全方位的需求。

此外,日本的养老机构还将内置的医疗机构外包给医院进行经营管理,可以集中两者的优势,为老年人提供“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老年环境。日本早在2000年就实施了介护保险,介护保险的推出既可以为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介护服务,同时还可以为处于40到64岁之间的疾病患者提供介护服务,日本介护士上岗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且在通过国家的资格考试后才能够正式从事介护这一行业,提高了日本介护服务的质量。

2我国医养结合的主要形式

2.1在养老机构中增加医疗机构

通过政府出资建设,在民间组织的帮助之下,将医疗机构引入到养老机构中或是将医院的资源与养老机构进行整合,可以为老年病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例如,天津泰康老年公寓、长沙第一福利院等。

2.2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

通过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医疗机构中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会定期到养老机构为老人进行治疗和护理,并且在老人突发疾病时可以直接与医院直接联系,减少了老年人路途上的奔波。例如河南郑州的第九医院与31家养老机构进行合作。

2.3医疗机构向医养结合机构转型

通过对现有的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对资源进行整合,对医院进行转型和调整,从以前的单纯提供医疗服务转为提供医疗和养老双重服务。通过对医院现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双重需求。例如,北京市化工医院通过转型变为老年护理医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加养老服务。

3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3.1政府多头管理,政策落实困难

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需要涉及到民政部、卫生部、社保部等多个部门,虽然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对各个部门都有分工,但是由于各个部门的性质差异,难免会存在部门“多头管理”或是“多头不管”的现象,导致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例如,民政部在进行审核时,需要涉及到对医护人员的审核,但这是卫生部的工作。同时政府为推进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而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容易出现不配合现象,政策落实困难。同时政府对于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没有采取公平对待的态度,往往更加偏向于养老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而对医院的转型却缺乏扶持力度。

3.2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因此在收费上比普通的养老机构费用要高,这与患病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等需要照护的老年人的收入状况不符,因此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逐步为转为富人设计的疗养机构。根据调查显示,各个地区的医养结合收费大约是当地人均收入的2到3倍。此外,由于我国医养结合处于起步阶段,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了解不全面,我国医养结合模式提供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无法契合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一些大型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忽视了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和日常体检等工作,而一些小型的医养结合机构只能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

3.3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积极性不足

传统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筹资机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由于刚刚起步,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筹资来源,社会力量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医养结合机构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较高,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工作人员的工资并不高,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而且医养结合中通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协议共同提供服务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老年人突发疾病时,不能保证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4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对策

4.1健全政府管理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措施

政府应该意识到多元主体的整合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医养结合的重要性,将之纳入到我国发展规划中。民政部、卫生部、社保部等多个部门应该加强联合,明确自己在医养结合中的地位,打破各机构之间的条块分割,共同参与到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中。此外,政府应该采取各项优惠措施,提高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从社保基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支付医养结合费用。政府部门还应积极进行审核,将优秀的医养结合机构设为医保定点。

4.2多种模式并举,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

日本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医养结合体系,老人可以根据自理程度和患病严重情况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老年人全方位的需求。我国医养结合的三种主要形式分别适合于不同的老年人群,养老机构中增设医疗机构适合于身体较好或是患慢性病老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适合于健康程度较好老人;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适合于身体状况不好、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因此我国在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时应该多种模式并举,加强医疗和养老的联合,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4.3提高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完善服务方式

对于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可以鼓励养老机构参照医院的标准,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同时将医疗机构外包给医院进行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的规范性和效率。对于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可以加强养老机构与周边医院进行合作,解决老年人的治病问题。同时应该鼓励一些医院和符合条件的社区向长期护理、康复等方面转型,不断提高医养结合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完善服务方式,满足老年人对于养老和医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璐.“医养结合”之借鉴篇[J].四川劳动保障,2015,(8):2325.

医养结合的意义范文第2篇

合约卡不能解除,除非合约到期。一般来说合约机不能换卡,换卡后轻则锁机不返话费,重则还需交违约金。

合约类型如下:

1、买手机送话费:就是买运营商的合约机后,会送一定金额的话费,所送话费金额是根据客户所选合约档次按月返还送话费的方式,赠送话费部分用户是没有话费发票,通俗理解就是赠送部分无法开具发票,这样用户在涉及到手机售后方面可以直接出示手机发票找相应的厂家进行维修;

2、充话费送手机:只要客户预存一定的话费,就可以低价或免费获得手机。具体的手机型号和预存话费金额是

(来源:文章屋网 )

医养结合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型 空巢老人

1研究背景

伴随银色浪潮的到来,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牵制我国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在家庭功能弱化、社区服务严重不足的情势下,机构养老将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采用“医养分离”的方式,研究成果显示,医护能力不足,很多老年人的医护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养老机构的风险回避造成养老机构市场辐射人群出现结构性失衡,最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却被排斥在外。通过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以期对以上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定义就是“养老院+医院”,养老院与医疗机构结合,对于老年人出现的危机情况积极做出医疗救助的一种养老模式。该模式目前仅在我国个别试点地区运行,初步形成了养老院中增设医疗机构、养老和医疗机构共同合作、医疗结构内设养老院等发展方式,发展势头良好。就运行情况来看,群众反应普遍较好,对于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子女,更放心父母由医养结合型养老院照料。相比单纯的养老院并不能满足老人对于医疗的需求,医院又不能单纯作为护理的功能存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以“医养”为专注核心领域,充分考虑到老人身体机能的弱化,将躯体上的照料作为最关键的环节。

2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社会需求研究

2.1 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突出

随着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增加,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日益突显,迫切需要长期医疗护理服务,且需求程度逐渐增加,因而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正在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2.2空巢老人护理陷困境

我国家庭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日趋小型化,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家庭人口数少,女性广泛就业,家庭结构的转变造成家庭照料功能的弱化,另一方面社会医疗水平进步,老年人寿命延长,“空巢老人”家庭数量增多。老年人身边经常没有子女照料,其日常需求、医护需求、心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孤寡老人更甚。

2.3传统机构养老的医疗功能不足

机构养老无法全面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在长期护理中,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是密不可分的。失能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病,长期护理就更需要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在日常护理基础上结合医药治疗、饮食调理、康健护理等更全面的照例。而单一依靠无医疗资质的敬老院的日常护理或社区服务中心明显无法全面满足老人长期“医护+护理”的需求。

2.4社会医疗资源匮乏

大部分具有医疗资质的机构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一些疾病恢复期较长和慢性病老年患者需要长期的专业医疗护理,一些老年患者虽可回家修养却不愿出院,“押床”现象屡见不鲜,事实上老年人赖的不是床位,而是在医院可以获得的优质护理资源、享受医保报销。虽然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床位,对医疗设施的配备都给予支持,但对于社会养老问题的缓解来说力度还是不够。

3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对比分析

3.1与居家养老的对比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传统生活习惯,在自己家中进行日常活动,平时由医护人员上门为其进行提供饮食、清洁、医疗护理等服务的养老模式。社区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医护人员上门服务避免了失能老人行走不便,发生危险的情况。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照料,相比在养老院感情淡薄的感受居家养老更为温馨自在。其医疗服务相对滞后性恰恰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能够补充的。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下,老人在充足并且有服务人员照料的区域内活动,方便对紧急情况特别是老年人需要救护措施时迅速做出反应,这就弥补了由于无法监测老人在家中的情况,导致不能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影响救治效果这一缺陷。

3.2与社区养老的对比

社区养老是将机构养老的服务引入社区,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主要服务的养老模式,最佳集中点社区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有机结合。例如像社区老年大学这样的机构,还提供“老有所为”的机会,使老年人能够发挥所长,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这种享受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无法带给老年人的,但医养结合型在“医养”方面的特性是社区养老需要强化的,社区养老中的护理功能不及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全面、专业。

3.3与机构养老的对比

目前,投资一所养老机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设施配置、服务质量、医护人员水平、等方面更需要悉心构建,这就使得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较高。同时,由于老年人的收入主要靠退休金、养老金或子女亲属供养,多数老人经济上不很宽裕,即使其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却迫于经济压力而选择更廉价的养老方式,这就造成了养老机构入住率低问题。因此,机构养老具有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特别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医疗在内的各种设施配备能力上也相应减弱。而医养结合型养老则是注重医疗设施的配备,有重点地建设,医疗护理方便,让老人和儿女放心,其他方面也有专人照料,相比之下,机构养老服务宽泛却缺乏重点,容易因为资金影响而偏离重心,反而忽略了老年人真正需求。

4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运行研究

4.1 存在的问题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供求矛盾。身体状况较差的失能老人本是医养结合机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但调研发现,并非所有失能老人都倾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人偏好、经济能力、家庭条件等多因素导致失能老人的养老意愿无法全部转化为有效需求。

医疗服务层次有待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层次远高于传统养老机构,这一大优势是吸引投资、资源整合、拓宽市场的关键。医疗服务层次与发展前景和受众满意度密切相关,但实地考察中发现,现有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能达到较高医疗层次的较少,只有少数专业医院附属的养老机构或由医院直接转为养老院的才具有较高的医疗服务,大多数医养结合型养老仅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还达不到专业医准,医护水平偏低,在满足病患老人的需求时,稍显力不从心。

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短缺是当下养老机构面临的普遍难题,一方面,条件相对差的机构中,许多护理人员尚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尚未取得相关专业资质;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薪资福利较低,工作量大,即使有优秀的医护人员,养老机构也难以留住人才。这不仅关系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还影响着养老机构的信誉与发展。因此,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的短缺成为了机构发展的掣肘因素之一。

4.2发展对策

首先对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应当适当参与并提供政策支持,对于总量供需矛盾的调和,政府应给与政策扶持、物力扶持,增设养老床位、设施,并对于医养结合的机构进行补助。其次,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自身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水平,不同医疗层次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应当分布均衡,尤其应当加大医疗水平较高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这一群体中的比重。最后,在选拔医护人员时注重对其资质的检验,加强对医护人员岗前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福利待遇,增强其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何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策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2(5)

[2]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医养结合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发生于直肠与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中医将其纳入泄泻、腹痛、肠风等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表现

1.1 肠道症状 以慢性腹泻为主要症状,以粘液血便为多见;腹痛为阵发性痉挛痛,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症状呈慢性反复发作,迁延多年。

1.2 全身症状 急性发作期可表现为发热、厌食、乏力、体质量减轻,并可有肠道外表现。

2 临床护理

2.1 一般护理 饮食:在急性发作期应禁食或进流质饮食,也可给与胃肠外营养,以使肠道获得充分休息。一般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素、营养丰富的饮食。饮食要有规律,忌饮酒和牛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饮食少量多餐,菜肴尽量少油。活动期或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饮食应为柔软、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足够的热量。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做好心理护理,安定情绪,有利于病情恢复,精神过度紧张者,可用镇静剂。

2.2 对症护理

2.2.1 腹痛 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注意腹部体征的变化,以便及早发现肠穿孔等并发症。

2.2.2 腹泻 认真记录大便次数与性质,血便量多时,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防止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腹泻频繁及长期卧床营养不良者要特别注意臀部及的护理;认真留取粪便标本并定期做好粪便的各种检查,因为它是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依据。

2.2.3 支持疗法 重症或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常伴有贫血、失水、营养不良等,应注意改善其全身情况,输血、补液、补充多种维生素以纠正贫血、水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

2.2.4 灌肠疗法 病变主要局限在直肠或左侧结肠者,给予保留灌肠,每晚一次。灌肠前嘱患者先排便,灌肠时取左侧卧位,选择肛管要合适,药液温度要在37度左右,防止温度过高过低刺激肠道。每次灌入的药液量一般不超过200 ml,保留时间越长越好,以利于肠道黏膜的吸收。

2.2.5 加强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止感染,防止复发。

3 辨证施护

3.1 大肠湿热证 注意腹部保暖。饮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要清淡爽口,忌食辛辣、油腻、厚味食物,以防助湿生热。膳食中加入马齿苋煎水频服,也可食用马齿苋粥,空腹食。灼热明显可给黄柏、苍术煎水熏洗。有脱水现象者多饮糖盐水并及时补液。遵医嘱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

3.2 脾胃气虚证 注意腹部保暖。饮食宜清淡忌生冷肥腻、粘腻食物,可食黄芪粥或山药、大枣、扁豆、薏米煮粥,以健脾益气。中药汤剂要温服,注意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遵医嘱针刺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

3.3 脾肾阳虚型 饮食宜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肥腻,可常服黄芪粥。汤菜中加入肉桂粉、胡椒粉、干姜粉等有温熙脾肾的作用。用肉桂小茴香研粉、盐炒,布包放在脐部,有温肾止泻之功效。中药汤剂要热敷,注意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遵医嘱针刺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命门等穴位。

医养结合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多以“两个基础-一个桥梁-一个临床”的“A字型”模式,即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习。在此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中医内科学承担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等教学任务,占有主导地位,起关键性作用。诠释中医内科学在中西医临床学科的教学任务中包含了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双重教学工作即“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如果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不明确,甚至不注重处理好“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的相互关系,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在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其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并指导临床实践教学,从而将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管理,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教与学具有现实意义。

1 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计划是承接两个基础(中医、西医)课程率先进入临床教学,开始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因此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将中医基础理论融入中医临床实践诊治疾病,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会学生掌握中医内科课程的普遍规律(病因病机、基本证型、辨证规律)、各系统疾病的辨证规律(各系统常见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各病证的特点(各病证的特点及辨治的重点难点)、诊治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以中医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分析处理临床疾病,起到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视为临床课之首。此教学段用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完成,学生应具备一个中医师诊治疾病的能力,树立中医专业思想。中医内科学科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疾病能力的桥梁作用,学生掌握中医内科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在西医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西医诊断学,进入西医内科学的学习,中医、西医内科课程同步进行,正是引导学生进入中西医结合方法与手段认识、分析与诊治疾病的大好时机,逐渐学会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认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学与科学研究,理解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含义在于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科学研究手段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在此,中医内科学具有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更具深远意义,此教学任务是永恒的,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2 中医内科学在“一个临床”的重要任务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包含中医内科学课间见习、临床实习,占据学生的三年临床学习时间,近年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基础教学的实践见习随着教学模具研制的不断增多,模拟教学不断完善,多数院校的基础课程见习教学多在实验室完成,大多数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实质是空白的,学医两年“患者”概念是模糊的,临床见习实习中医、西医查体手法、顺序不规范、定位不准确、把脉手法错误以及汇报病史不流利等不在少数。所以,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见习课程首先是重复与强化中医诊断学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教会学生临床诊视病情、搜集病史及其查体、病历书写规范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入中医内科课程的见习教学任务,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认识、思考、分析临床上纷繁复杂的各种案例,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完成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任务,这是中医内科学需要完成的“一个临床”的一部分。其次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这部分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内科的教学任务占据主导地位,是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医内科学》课程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定位于本专业的桥梁课程,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传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纵观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进度,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实践课程,占据本专业教学近2年半时间,对学生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专业课程,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的结合方法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培养意义。

3 如何处理好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双重桥梁作用

3.1 强化中医内科理论教学 中医内科学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上好中医内科学课程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人才的前提,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涵盖七大系统,有60个专业示范病种,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如果就书讲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懂,抓不住重点、难点,更不会举一反三,真正学懂并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强调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的基本规律,如情志致病、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在内科各论中是最多见的,掌握其病因导致疾病的演变规律,基本的临床表现,结合疾病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举一反三,灵活变通。辨证论治强调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的重要性,结合伤寒、温病、金匮等经典著作条文讲述,治法方药注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基本点,强调方与证合一的内在联系规律,讲述共性;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特点,讲述其个性,譬如具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差,舌淡,脉细弱等症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归脾汤证的定义,即可用此方治疗,在中医内科疾病中,既有39个疾病选用本方(心悸、不寐、眩晕、郁证、血证、癫证、痴呆等),但在药物加减中则以各病症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药物,如郁证则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病因病机亦是如此,情志致病的病因与病机见于36个病症,同时又有郁证专篇讲述,但发生的病症却不一样,如不寐、癫证、狂证、郁证等都与情志致病有密切关系,而且女性为多,分析病因与先天禀赋(遗传基因)、性格暴躁有关,病机落实到气机郁滞,治疗除了解郁疏肝理气,还要注重移情易性,心理治疗。

3.2 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是保障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学科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是从疾病的病名定义开始讲述,由此展开其病因病机、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证型分类及治疗等的讨论;实践教学则是针对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资料齐备后再进行分析诊断,再确定治疗方案。因临床表现与书本知识存在偏差,且学生临床经历太少,出现只会按图索骥,刻舟求剑的现象,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譬如一次考试病案水肿病机分析,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但教材对水肿分型为脾阳虚、肾阳虚而无脾肾阳(气)虚,有不少学生就提出教材上没有此证型,应如何诊断,再如心脾两虚与气血亏虚二者的联系,心脾两虚是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属因果关系,治疗应补益心脾,健脾益气恢复气血生化之源以达治疗目的。如果学生临床实践见习机会多了,临床思维开阔了,则可逐渐适应临床诊治疾病的规律与特点,缩短临床与理论的差距。应对增加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机会可利用课外辅导、导师制管理、班科固定的带教、科技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实现多临床、早临床的目的,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见习、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 对巩固理论知识大有好处。

3.3 强化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教育 中西医结合学科以“诊断和疗效评价的规范化,医药并重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涉及临床医学各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沈自尹、吴咸中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陈竺教授等对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胡之璧教授中药生物工程研究、黎磊石教授治疗肾病研究、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中西医结合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纷纷成立中医学院及其各种团体,所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世界潮流。

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学术动态已经形成以流行病学的调查、“证”实质的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三方面;形成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与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同病异证异治、异病同证同治等的”病证结合”治疗模式。研究成果:(1)活血化瘀理论:活血化瘀疗法的基础、临床与药物实验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2)清热解毒学说:清热解毒药物具有解毒、抗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交感神经、肾上腺功能,保护实质器官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各科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3)补益药物的研究:注重脾虚-肾虚-脾肾两虚的研究,根据“肾主骨、藏精、生髓”、“血为精所化、精足则旺血,精亏则血亏”的理论,诊治各种虚弱性疾病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将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的民族医学。因此,中西医理论教学必须将这些成果灌输给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科学性、可行性,开设中西医结合内科课程,讲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典案例、科研成果、诊治特色优势,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技能、树立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专业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