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艺术作品的展示与传播
所谓艺术传播的方式,是指艺术活动的形态及运用的形式。对于艺术传播的方式和类型有很多不同的概括角度。从历史形态发展角度看,传播方式可分为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等;从横向逻辑角度看,本文由收集整理传播又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在传播学里,常将传播者称之为“控制分析”,这体现了传播者在艺术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艺术创作者既是艺术信息的组织者又是艺术信息的传播者。但传播者的外延又要大于此,它包括非创作性的传播参与者。他们共同构成艺术传播活动的主体,是传播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他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经验和社会需求等,创造和传送信息。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今天,艺术创作与传播之间的分工愈来愈明显,而且传播者不单是个体角色与个人行为,更包括群体化的组织与机构。在当代大众传播方式中,传播者呈显出社会组织模式,具有构成上的整体性、分工上的复杂性和技术上的专业性等主要特征。正是在艺术传播的视野中,非直接艺术创作者的传播才在艺术活动中的隐性存在及潜在作用下得以揭示。
传播手段的进步对艺术发展有着两个方面的影响。在积极方面,它拓宽了艺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催生出新的艺术符号诞生。艺术所达到的传播效果是使传播出去的信息受到关注、留下记忆,甚至影响,从而改变受众者的态度,达到公共化和社会化的目的。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艺术传播相对于其他信息的传播是有一定限制的,这主要表现在受众者是否是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然而随着传播手段的发展,如电视、网络的不断进步,艺术信息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传播媒体广泛的影响力使得艺术更加普及,艺术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引起艺术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它作为极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传播形式,不仅带来了艺术传播的模式,也加剧了艺术传播的扩张,使艺术信息的传播、理解、阅读呈现出全新的世界,为艺术的传播环境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在消极方面,网络作为大众传媒的当代领军人物,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艺术的传播与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居功至伟的媒介,艺术对网络的心态却是忧喜参半的。越发火热的网络速食文化将传统艺术理念大规模颠覆,这使得艺术的地位不断地在下降。传统理念与现代观念的冲击,使得艺术魅力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神秘光环,在大众像探照灯光一样的注视下不断“贬值”。
艺术作品为什么需要展示,因为艺术作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观众的参与和互动才有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某个很好的艺术灵感,如果不经过艺术家创作出来,那就只能是无意义的“空想”。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艺术作品的展示环境不理想或者是和艺术作品不相称,那么也会对观众在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上造成影响。所以艺术作品存在的价值首先应该表现在作品的有效展示上。艺术作品的传播架设了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使艺术作品得以与观众相见,从而使艺术活动完整顺畅地进行。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更是不仅仅在于艺术水平的高低,而且与传播状况息息相关。有效的传播方式能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使其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帮助艺术家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对艺术作品的传播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回馈功能”。英国当代著名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德· 威廉斯曾就二十世纪以来艺术文化发展做出过概括和预测。艺术问题方面,第一个阶段不仅强调艺术的独立价值,也强调所体现的特质对共同生活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是反抗的放逐者成分进人第二个阶段,重点在于强调艺术自身的价值,甚至提供把这种价值从共同生活中分离出来;第三个阶段在我们这个时代,“考虑的重点是试图把艺术与共同的社会生活重新结合起来:这种努力以‘传播’这个词为中心。”这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大规模组织的普遍成长而出现的新问题。”这表明正是大众传播这一信息组织传递方式从深层意义上扭转了艺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走向。我们知道从古至今,人们在对艺术品的看法和理解力上各不相同,是因为各个时期在艺术品的展示和传播方式上有所不同。我们之前对整个艺术史的分析和总结,针对传播的目的和动机,分析了艺术传播的效果。得出展示是传播的条件和手段,传播是展示的目的和结果及艺术作品的展示与传播应协同发展的结论。从而使我们今后的艺术创作过程变得更有章法、条理和计划。
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3000年的爆炸增长,现在它正在发生内爆(imploding)。在机械时代,我们的身体在空间范围内延伸了。今天,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电子技术发展,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抹去了我们星球上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我们正在迅速接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人的任何一种延伸,无论是皮肤的、手的还是脚的延伸,都影响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
——马歇尔.麦克卢汉
西方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于1964年出版的论著《人的延伸:理解媒介》中富有创见地提出了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地球村”概念。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借助飞速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地球上的信息正在实现着同步化,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正在被大众传播活动消除,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弹丸之地。由于大众传播的同步化性质,整个人类社会已经结成了一个密切相互作用的、无法静居独处的、紧密联系的互动的小社区。简言之,大众传播的日益发展已经使地球进入到了一个“村落化”时代。
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制造的这个互动的“地球村”以及大众传播带来的人的全面延伸,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内爆,而这种内爆又引发了社会结构、知识本质和文化形态的深刻调整——调整来自世界的每一处角落和每一个个体。我们可以看到大众传播在不断制造着人类社会的当下流行神话,在这些富于爆发力的流行神话耀眼的光影之下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另外一个主题——大众文化。
究竟大众传播是如何诱发了文化体系从结构到形态的种种嬗变呢?而人类又如何来评价和界定这些变化呢?我们的现在和我们的将来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文化路径呢?我们可以找到并通过最佳的设定路径以达到我们所希求的目标吗?
概念认定及论证准备
在展开对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论证之前有必要对其中主要的概念进行一定的认定和说明。
〔大众〕大众传播,英语对译词为mass communication,其中的限定词mass可以译为“大众”或者“大量”,这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语词,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人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大众社会,在这个时代到来以后,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旧有的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稳定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丧失了选择和行动的统一的参照系,而成为了独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个体,即所谓的“大众”。这里“大众”(mass)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群,它的主要特点有:(1)规模的巨大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无组织性(5)流动性(6)同构型。简单地说,大众是大面积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具有不同社会归属但有着相同的行为倾向的易受外界刺激和动员的流动的特殊社群。大众是一个传播概念,不同于其它诸如“公众”、“群众”等的政治概念。
〔大众传播〕在大众传播发展的不同亚阶段对“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ao)有着不同的定义界定,这个概念有着很不稳定的认定过程。针对本文的论证范围和论证体制,援引如下定义——“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在外延上应该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以及电影、流行音乐、广告等。
〔大众文化〕基于以上对“大众”的界定,我试图把握“大众文化”(mass culture)这个概念,但是很无奈。因为“文化”这个概念实在令人无从着手,从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到福柯、马尔库塞,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者都试图对“文化”进行一个结论性的定义,但是没有一种说法能够圆满地完成概念的认定。所以我只能在一个武断的人为设定的平台上加以一定的说明。雷蒙.威廉士曾经指出,“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上有三个”:(1)用来“描述知识、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2)用于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3)用作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本文着重讨论的领域是基于第二、第三种关于“文化”的用法而设定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第三种用法中,文化在当代语境中应该扩充到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和娱乐以及大众媒介。
大众传播工厂的神话
传播,无疑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从传播史来看。我们会得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结论性认识:传播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并且值得指出的是,它对文化复合体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广义的传播媒介包括了时间性媒介和空间性媒介。时间性媒介主要指的是担负信息处理和传播功能的媒介体系,如书籍、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而空间性媒介主要指的是担负运输和交通功能的媒介体系,如车辆、舟船、飞行器等。在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之前,尤其是在机械时代,空间性媒介在人类传播活动中是主导媒介,对人类传播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力较时间性媒介更为显著(我并不否认时间性媒介在整个传播史上的主体意义和影响力)。在空间性媒介居于主导地位的机械时代,空间性媒介工具和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带来了人类社会以及附着在社会肌体上的文化形态的调整和变动。古代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为人类实现海上远航创造了条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正是在指南针的指引下在曾经遥不可及的海外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殖民地和贸易市场,使世界成为一体,打破了人类千百年来不同大陆不同人群的相对隔绝状态。这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提高了人类的活动能力,由此人类社会旧有的结构体系被打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革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不断兴起、上升;并且,由于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和延展,人类信息传播的要求相应提高,在此情况下刺激了人类信息传播从技术到结构形态的革命,而传播体系的革命也势必造成文化领域的震动和重组。我们看到,在资本主义开始海外市场的占领之后,报纸成为了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在此之前,报纸只是一种影响人群较窄、影响力较小的媒介。报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文化领域也开始不断酝酿和引发革命,对于这种革命我们可以在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找到很充分的证据。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带来了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的削减,这在火车、轮船和飞机出现以后表现得异常明显,人类的同步化显著增强,于是就要求信息传播进一步强化。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无线电技术和各种电子媒介得以飞速发展。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文化复合肌体在信息量不断增大、信息传播日益迅疾、传播内容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调整和嬗变。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时间性媒介开始成为主导媒介,它开始表现出爆炸式的影响力,并且爆炸的当量不断增大,这时的人类传播已经进入到大众传播时展期。体现在文化领域,时间性媒介造成了人类社会的交织景象: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文化种群、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政治话语系统、不同的文化传承体系在信息需求和信息技术可能性的影响之下,频繁接触、沟通、交流,并互相影响、作用和激战。文化的斗争在传播领域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在这种需求性的斗争中,各种文化类型发生着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期的各种变化,并最终导致整个文化体系的不断颠覆和不断建构。
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到了一个癫狂的时代。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到来之前西方人从读书识字的技术中获取了采取行动而不必立即作出反应的能力,机械时代反应和行动是割裂的、延迟的;但是机械时代消退之后,大众传播时代中人类生活在一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里,人们用电子时代之前的陈旧的、支离破碎的时间和空间模式来思考问题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个新的技术的和文化的背景了。经过超过3000年的专业分工的爆炸之后,人在肢体的技术性延伸中经过3000年日益加重的专业化和异化之后,世界戏剧性地逆向变化并收缩变小。在某种意义上,电子使地球缩小成为了一个村落。人类已经并且还在以电的速度发生某种内爆,在这种内爆因素的作用之下人类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来自于人的政治性,人的责任意识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人们必须承担义务并参与行动,个人观点相对淡化,人变得不安起来。我们看到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使人类从个体到社群都发生着激荡的震动,不管有人认为这种影响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有人认为它使人的异化程度深化、使人成为了流行噪音的癫狂化的工具,但都说明了大众传播对于人类文化体系的全面介入和全面改组,尤其表现在大众传播机器制造了人类文化史上最独特的类型——大众文化。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多数的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中,人们总是狭隘地将目光集中在了雷蒙.威廉士对于当代“文化”用法的第三种形态的延伸部分(即流行文化和娱乐以及大众传播的一般行为),其实,大众传播对于知识领域的调整则更为隐蔽而意义深远。随着传播工具和传播技术的革命,人类社会在知识领域发生深刻的调整,这无疑是传播与文化关系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变革。尤其是在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到来之后,这种调整更加显著。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所谓尖端科技都和语言有关(语言是传播体系中最为复杂而关键的问题),如音位学与语言学理论、交流问题与控制论、现代代数与信息学、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语言翻译问题与机器语言兼容性研究、存储问题与数据库、通信学与“智能”终端的建立、悖论学等等。这些信息传播科技都对知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来自与知识的一个主要功能——传递。由于各种传播工具和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曾经指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像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知识在大众传播时代以及已经到来的网络时代背景之下正在或者说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它不再仅仅以自身为目的,它的“使用价值”正在淡化,交换成为主要的目的。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的外壳都在大众传播和信息时代的技术背景之下发生了改变,知识作为文化的关键元素,这种改变正反映了大众传播对当下的大众文化的介入是深刻的;同时,大众社会境域下的知识的重新整合是大众传播体制对大众文化极具本质意义的影响。
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文化在传播机制的巨大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整体性的颠覆和建构。传播学的各个学派以及其它领域的学者都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而又卓有建树的研究,并提出了林林总总的理论。无论是为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热情讴歌,还是大声怒斥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这些理论都证明了大众传播对于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是存在的,并且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大众文化的欢歌和悲曲
电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无疑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W.林格斯就把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并认为电视是震撼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电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入的阶段,并且电视媒介使得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剧,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以复加地被抛入了大众传播的旋涡之中。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思考大众传播尤其是电视媒介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影响,在这些学说中,既有对大众传播的赞歌,也有对大众传播的申诉,还有针对大众传播体制内部不同传播类型的对比批判。尤其在西方,媒介批判成为了传播学和文化学的重要领域,这其中不乏一些尖锐而偏激的理论学说,但是这些建构在西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基础上的思维成果无疑都为我们思考现代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照。
西方主流的传播学者(以经验学派为典型代表)认为大众传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是以往任何时代背景下任何类型的传播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在他们的学术理论体系中,极度宣扬大众传播媒介及其活动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建构性影响。
德国人古登堡对于印刷技术的革新是传播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对于现代传播的意义十分重大。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说,“从技术角度说,古登堡所做的以及自从他的时代以后的大众传播媒介所做的,就是把一架机器放进传播过程,复制信息,几乎无限地扩大一个人的分享信息的能力。”人类正是在这种能够大量复制信息的机器作用之下由传统的口述文化进入到了一个媒介文化的社会状态中,人类分享信息能力的极大增强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现在我们还能够在一个边远的山村看到一台收音机或者电视带给一个村庄的巨大影响力。首先人们通过一种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工具获取了异常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内容涉及与这个山村相隔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里的地方,这种信息的介入无疑给山村原有的生活处境带来了一种催化剂。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可以用于实现变革和突破的信息,而不再是故步自封和一成不变地维系旧有的生活体制。新的观念和想象在大众传播的渠道中萌动起来并借助传播的信道开始行动。我们认为,行动的先决条件就是选择,而大众传播的介入正是选择的必要条件,因为它为选择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注意力发生了变化,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的行为标准和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我们看到人的知识获取、娱乐方式、时间分配等文化的体制都在发生着变化,西方主流学者认为这种变化是大众传播带来的积极效果——大众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来帮助人们在行动前获得足够的选择信息,这样人可以更加自由和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其中包括了选择自己的文化体制。基于突出人的存在和平权主义,西方主流学者提出种种学术性的叙述,主要的观点集中在大众传播造就和支持人的回归和人的独立,使人成为全面发展和自由选择的自我的人。确实,现代报纸的出现扩大了阅读的人群,从而改变了原有的精英文化体系,建构了一个平民化的文化体系;广播、电影、电视的出现,更使信息传播的受众要求降低,从而更加突出了社会参与的广度,社会成员更广泛地参与了社会的选择和文化的建构。在这种条件之下产生的大众文化无疑是一个众神欢歌的文化,它的广度是以往的文化类型难以企及的,因此大众文化常常以“人民的文化”自居。
但是就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充满热情甚至开始癫狂起来的时候,开始有人站出来说话了,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出现和活跃为传播与文化又提出了更为深入的课题。这些学派有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等。这些学派和理论相比主流的经验学派来说更加具有破坏力,同时也更为复杂。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理论都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之下建构起来的。在这些学派和理论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是关注传播的宏观影响,其批判话语指涉的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构成;二是关注传播过程中人的个体化行为和感受以及发展,话语指涉的是作为人的个体的存在与可能。
西方社会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不断加剧,这种独占现象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文化生产和流通,而大众传播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大众传播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性”价值体系,还有不满足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的“赋予意义”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日益丰富的西方大众传播产品,实际上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系统中居于主导和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的价值体系下的文化体制的产品,它自然担负着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任务,而并非像主流经验学派所强调的那样,大众传播是人民性的、平权化的大众文化的缔造者。同时,受众在符号的解读过程中,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S.霍尔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形态,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按照媒介赋予意义来理解讯息;二是妥协性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讯息;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出完全相反的理解。霍尔认为,大众传媒的符号化和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种从属性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反抗的关系,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活动繁荣的景观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部权力机器,尽管它标榜自己是平民的、反体制的和自由的,但是实际上它仍旧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一个组件,它只是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运作体系,是一个资本主义浮华文化的工厂。同时从受众角度看,受众也不是充满愉悦地接受着大众传播机器制造出来的大众文化肌体的亲近,其中的反抗、争斗正在日益激烈。
T.W.阿多诺则从微观上对大众传播造就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化、技术化和齐一化。他很犀利地将“大众文化”的提法推翻,并代之以“文化工业”,为了“消除一种误会,即防止人们望文生义,认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是从人民大众出发,为人民大众服务”。文化工业实质上是在向消费者兜售商品化的信息,并且通过不断向消费者许愿来欺骗消费者,“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大众传播机器不停地运转,不停地制造出光怪陆离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无论是一般信息还是娱乐活动,都如同宗教说教一般是某种意义的装腔作势的空谈,并以此来控制受众的感官、选择和行为。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形态的文化,同时是一种技术化的文化,它通过传播机器大量地被制造出来,因为传播机器的规格化、标准化和体制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大众文化产品都被贴上了标签,因而大众文化也被打上了某种规格色彩。借助阿多诺的分析,我们进一步透视大众文化,会发现大众文化的工业化、商品化、技术化和齐一化特点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数量上极大丰富的、感官刺激巨大的但实质上却是冷漠的、物化的、没有温度的文化工厂。在大众传播歇斯底里的叫卖声里,个体的分散性和无组织性而导致的脆弱使人们迷失了方向,对于在大众文化景色里生活的人,H.马尔库塞用悲天悯人的话语到处了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罪恶。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传播把艺术、政治、宗教、哲学同商业和谐地混合在一起,它们在文化领域具有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商品形式,“发自心灵的音乐可以是充当推销术的音乐。”马尔库塞指出现代大众文化中受到最严格保护的价值标准之一,就是生产率。技术社会的操作原则和标准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人性化内容不断地降低,在这个文化阴影下生活的人们正在成为这个文化的基础的权力结构造成的牺牲品。大众文化是一个肯定性文化、压抑性文化、单面性文化。大众传播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视媒介的深刻介入,人类虽然在文化生活中可以享受丰富的信息服务,但是在这样的高速、大量、虚幻的大众传播语境中,人们的自主性不断降低,经验派所说的自由选择实际上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谎言,人们在发达工业化社会的大众传播背景下已经在逐渐丧失个体的独立性。更加突出的是,人类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技术化,导致人类工业革命以后最剧烈的异化,艺术等文化形式的体制化前所未有地加深,人成为传播工具控制下的孤独的迷惘的存在,并且这种存在正在和艺术一同消亡,因为灵魂在异化过程中不断地迷失。
中国当下大众媒介与文化批判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有着和西方发达工业化社会不同的特质。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传播领域,中国近20年来的发展也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在中国传播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众文化开始成长起来。应该说,西方的大众传播实践和大众文化现象对于中国当下的传播和文化是有一定的借鉴和反思意义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信息以各种各样的形态铺天盖地而来,从清晨到日暮,街头叫卖报纸的喊声、不停播放的电视节目、不断出现的广告牌……人们生活在一个被信息包围的环境里,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进入到了大众传播的癫狂状态,相比西方来得要快,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当下的传播发展和由此而来文化冲突要比西方更显著。所以思考当下中国的传播和文化问题是必要而紧迫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媒介批判领域的成果相对的偏狭,大都局限在媒介的社会责任上,而忽视了更为深入的相关文化研究和心理研究。
20年来,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是巨大的,当我们为社会信息体系的建立和由此带来的信息畅通以及人们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感到欣慰的时候,应该看到,由电视建立起来的媒介文化是一个强势的、干预性的媒介文化,人们在其中被迫处在一个弱势地位。人在电视文化中被动地选择着某种文化人性,电视的视听文化特点决定了人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变得庸懒和无聊,没有满足的视听欲望控制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信息的商品化和电视的传播体系都造成了一个现实:电视造就了一种庸懒的被动的但很舒适的阅读方式和娱乐方式,思考成为了按动遥控器时的躁动和无助,电视很大程度上在扮演着一种勾引者的角色,被勾引的往往是青少年。我不是在鼓吹媒介的社会责任论,因为文化是一个社会镜像,传播并不是仅仅由媒介构成,所以这种文化困境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商品化的辐射作用,这种辐射的非理性状态伤害到了整个文化肌体,责任不应该仅仅由媒介来承担。如何有效地监控这种商品化的非理性辐射作用关系到文化整体的当下发展和未来走向,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建立这样一个监控体系。同时,电子媒介的强势作用还表现为,当下中国人的角色错乱和自我缺失造成的价值标准的混乱。种类繁多品格各异的影视娱乐文化成为了人的物化生活情景之外的一个虚幻的生活情景,人在现实世界中的种种角色之外又开始有了种种虚幻的角色,并且这种新的不稳定的角色不断涌入现实生活,并干预着人的真实角色和行为。我们看到很多青少年模仿各类的媒介形象并产生了一些过激的体制外的反社会行为。此外还有很多隐性的社会文化问题从大众传播活动的诱发之下产生。
可以说,如何建构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文化体系对于中国的传播机制和其他功能部门都是一个很棘手但迫切的问题。 霸权话语的狂乱
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主权和文化主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自主选择自己的文化制度、道德和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的权利。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是维持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冷战结束后,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在借助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文化交往发展到空前规模的情况下,文化交汇和冲突都异常显现和突出出来,并且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在对于文化与传播的思考中,一种叫做“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是在20世纪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中诞生的。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张手段相应进行了战略调整,由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了以经济手段和文化控制为主。新帝国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政策就表现为“文化帝国主义”。我们看到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相对完备的传播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扮演说话者的角色,从好莱坞电影到迪斯尼的动画城,从香槟到美女,从哈佛到畅销小说,话语的权利被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传播体系把持,作为弱势文化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更多地充当听者的角色。在疯狂的叫卖声中,强势文化主体尽情地扩张,并达到倾销商品的目的,以此实现着对世界的文化支配。在文化扩张中,大众传播媒介是其最有力的制度化的手段和工具。英国学者J.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对充当着文化帝国主义主体的媒介帝国主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尽管他的学说带着为帝国主义辩护的色彩,但是他对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具有全球活动能力的传播体系推销美国式的大众文化这一事实也是承认的。走在中国某个省会城市的街头,你可以看到可口可乐、麦当劳、《美国大美人》、比尔.盖茨以各种形式反复出现着,就像60、70年代猫王、披头士风靡全球一样。在这样的话语霸权严重干预着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文化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的情况下,我们在思考,跨文化传播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在强势的高度垄断的发达传播体制的掠夺性的扩张下,发展中国家防守的最后底线是什么,有什么防御措施可以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维护自己信息和文化主权?垄断的“传媒寡头”正在地球的上空游荡,你抬头就能看见他的脸,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问题吗?也许,我们能做些什么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同时,也在为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充满人性的国际信息新秩序而努力。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间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传播体制,并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强彼此的文化和传播合作,以此来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并逐步突破发达国家的信息和文化传播的强大包围圈。
结语
流行神话是大众传播一手制造的,我们还很难对它神秘的身体作出明确的可固定化的判断,因为它还在光影中不断变化。我们听见它的歌唱,看见它在起舞,也听见它在嚎叫,看见它在施暴。我们能做什么呢?观望当然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人的延伸:理解媒介》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
2《社会水泥——论大众文化》
陈学明、吴松、远东
著
3《传播学概论》
〔美〕威尔伯.施拉姆 著
4《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著
5《文化帝国主义》
〔英〕J.汤林森 著
6《世纪晚钟》
高小康 著
7《科学的历程》
吴国盛 著
摘要:E・卡茨(Elihu Katz)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及其所获得的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为人类带来了哪些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电视媒体具有创造力和一定的冲击力,覆盖面的成本效益,“抓”观众眼球,选择力与灵活性等优势。
关键词:广告;使用;满足;受众心理
在我国,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电视广播网已经形成,电视台的覆盖面极广,收视率也很高。这种形式相较于广播,报纸等媒介具有更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接受。电视在我国普及率高,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工具。广告作为大众媒介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宣传营销的同时,必须切中受众心理,把握消费群的使用需求。针对不同的受众群,广告传播者也会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加以诠释,接收到信息的受众会对自身需要的商品产生兴趣,从而产生购买热情,这种对广告的依赖,也促成了受众的消费冲动心理。
广告形式的使用与满足,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读:
一、条件:符合自身需求,后产生购买冲动
消费者可以从广告中获得产品信息,在确定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广告便起了作用,它已经促使消费者产生了购买愿望。对于广告来说,它的形式层出不穷,是因为广告行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广告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而宣传点有所变化。大媒介环境下的广告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征,这里引入“使用与满足”理论,即不但关注广告为人们提供了什么内容与服务,还要关注读者根据广告做了什么。由于人类需求与行为带有极其复杂的特性、媒介环境的持续变化,“使用与满足”这一开放性的理论也在被人们不断的深入发展和完善。
二、划分:广告消费群体的细分
当然,市场营销和广告创意更加注重市场区块之间的划分。在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消费者也变得日益理性化, 将市场营销与广告创意进行市场细分早已是大势所趋。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阶层区分的话,可以针对特定的消费形态来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锁定。针对每个市场分化, 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制定与之相应的最佳市场营销组合。
下面几个电视畅销广告案例适当的符合了使用与满足理论,他们定位明确,将目标群体细分,充分了解了受众群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带来了某一方面的满足,从而服务于受众群。
1.“ 太太乐鸡精”―― 为家庭主妇着想
为人妻,为人母,这个角色的适应上,太太乐以一个生活上或者说厨房中的小帮手的形象出现,为主妇们排忧解难。这一产品的表现意图中含有让太太们收获幸福生活的顾客体验价值,创造了超越品牌所带来意义的收获。在“太太乐”的提倡下,新型调味不但是一种生活必需品,而且是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家的理念。将鸡精做成了让太太快乐,让菜肴鲜美的象征元素,以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态度颠覆了传统的家庭主妇形象和其生活方式,从而成功俘获了现代主妇的芳心。使用者有需要,作为传播主体的商家抓住这一消费心理,就是广告消费的成功案例。
2.“士力架”――补充青少年能量的功能性食品
1)产品定位
士力架的林黛玉版广告让人记忆犹新,士力架一直以来就强调其“横扫饥饿”的功能性,针对的是一些能量不足,需要及时补充的人群,很强烈的突出了它的“能量食品”的产品属性。士力架广告在电视剧插播的广告时间滚动播映,强化了大众的印象,他的广告语也成为茶余饭后的记忆点。它一再强调了“做回自己”这一概念,表达了现代年轻人勇于表现,特立独行,一种自我认同的强烈愿望。北京BBDO为士力架制作的这支广告中,守门员饿的和林黛玉一样无精打采,站都站不稳,他吃了一口士力架,立刻变回了之前球场上英姿勃发的自己。广告对产品的目标群体定位准确,既符合大众口感的需求,又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产品功能的需求,这样的广告才能吸引真正的受众客户。士力架同时满足了需求层面理论的两个需求,即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
在生理需求上,当消费者需要补充能量时,特别是在他们饥饿,能量不足时,他们就无法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在社会需求上,吃巧克力成为了当代人的一种时尚潮流,且士力架独特的甜中带咸的口味使它与众不同,它的价格也给消费者带来唾手可得的味觉体验,价位合理,属于同类产品中较低价格,由此可见,士力架的消费群体主要在青少年层。在众多巧克力广告中,有的主打浪漫,有的以尊贵为基调,而士力架将自己定位为“运动”“能量”的巧克力产品。
2)广告成效
当时,随着新版《红楼梦》上映,由蒋梦婕饰演的林黛玉形象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士力架与蒋梦婕合作推出广告片,迅速引起年轻人广泛关注,而幽默,生活化的故事情节,则让士力架的广告片在短短两周内有了160万次点击。士力架品牌的核心定位在于年轻一代,广告传播的力量也是渗透到了各高校。研究表明,35岁以下购买者自己消费巧克力的比例很高,尤其是15-24岁的人群为自身消费的主要群体。
3)缺陷:广告心理层面考虑不周
士力架一系列广告《横扫饥饿 做回自己》系列的目标是中国男性消费者,因为士力架正尝试重塑“能量棒”的品牌定位,而忽视了他作为巧克力产品最主要的消费群――女性,这个市场是广告受众中强大的消费力量。而且士力架广告中定位的局限也表现在对“女性是娇弱的”这一刻板印象的深化。广告中男孩子累了便成了林黛玉,恢复力气又变回了男儿身,或许许多人会认为这种暗喻只是一种“饿作剧”,但这种思想的强调,恰恰说明了中国传统“女性需要男性的保护”“登山是更适合男性的运动”。由于个人的经验程度不同加之符号所承载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以及语言的抽象性和多义性,在符号互动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解码的情况。
其实,为消费者着想(无论是针对他们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还是物质需求), 并准确无误地将这种关怀传递给他们, 这样做的目的是吸引他们的目光和关注, 进而理解信息、记忆信息, 刺激消费者最终做出购买行为。目标消费群及其轮廓特征一经明确, 接下来便要了解他们对具体产品的独特需求。
三、结语
广告活动如果能够更加贴近“人”这个概念, 广告诉求也就更加能够体味消费者的物质、精神需求。电视媒体广告传播范围广,印象深刻,“送礼只送脑白金”“学技术,到蓝翔”你就能感受到,电视广告所达到的“霸主效应”。有了企业投放广告的需求,有了电视媒体的配合,广告就能达到宣传效果。(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品良《网络传媒对经典新闻理论的冲击》
[2] 菲利普・帕尔姆格林 利用与满足的理论研究[M]
从国内搜索引擎行业竞争情况来看,目前百度、谷歌的搜索引擎营收份额之和超97%,基本垄断搜索引擎市场。但在实际运作中,搜索引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提供信息方向和交流的平台那么简单,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媒介,通过用户创造内容,通过类似“百度新闻”“google新闻”“新闻热搜词”控制信息的流动,引导信息消费,进行议程设置,起到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中国第26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2010年上半年,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达到3.2亿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76.3%。正因为搜索引擎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它的媒体特质也就凸最出来。
2003年7月,百度新闻推出,它利用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针对新闻信息源的点击和排列情况进行自动化的编辑和处理,不含仃何人工编辑成分,没有新闻偏见,真实地反映每时每刻的新闻热点,突出新闻的客观性和完整性。2010年8月7日,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中国网站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度搜索新闻位居新闻分类综合排名的第六位(数据截取于2010年8月7日中国网站排名);而在之前的统计数据显示,谷歌资讯和百度新闻持续地亮卡H在新闻网站排行榜前10名。
一副刊PK百度贴吧、MP3、图片等
所谓“副刊”,百度百科定义为“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岂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般有刊名”。互联网时代,副刊的概念有了更大的外延,它不仅包括报纸刊登的文艺性的版面,更包括娱乐、消费及休闲资讯。在搜索引擎中,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进一步提升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人口的地位,国内各搜索引擎厂商服务更加多元化,增加了浏览器、输入法、网络社区、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等不同领域的投入。以百度为例,类似副刊性质的种类繁多,而且占据了相当重要的比例,百度贴吧、空间、MP3下载、视频搜索、地图搜索、手机娱乐、风云榜、游戏类等。
这些“副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极大地增加了网民对网站的黏性和依赖性,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启迪智力、增长知识、休闲娱乐,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同时,搜索引擎的“副刊”质量对搜索引擎网站的点击率和流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广告PK搜索排名、关键词广告、竞价排名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搜索引擎广告是指“广告主根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内容、特点等,确定相关的关键词,撰写广告内容并自主定价投放的广告;当用户在互联网上搜索到广告主投放的关键词时,相应的广告就会展示(关键词有多个用户购买时,根据竞价排名原则展示),并在用户点击后按照广告主对该关键词的出价收费,无点击不收费”。
竞价排名是一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由百度在国内率先推出。企业在购买该项服务后,通过注册一定数量的关键词,其推广信息就会率先出现在网民相应的搜索结果中。比如企业在百度注册“洗衣机”这个关键词,当消费者寻找“洗衣机”的信息时,企业就会优先被找到。同时,百度按照给企业带去的潜在客户访问数收费。百度负责人自称,百度已经覆盖95%的中国网民,竞价排名收入占百度总收入的80%以上。
三、百度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
1948年,拉斯韦尔在文章《传播在人类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视功能、协调关系功能、传承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
(一)环境监视功能
自然和社会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人类必须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和发展,才能使自身适应并生存下去。因此,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嘹望哨”的作用。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搜寻失踪的家人,定位飞机降落点,哪里出现新的险情,百度搜索引擎都能及时反映之出来,成为人们获取汶川地震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这次震灾中,受灾的地方右一个中学教师,在百度贴吧了他同3000人受困灾区的消息,很快地受到了关注,当地政府就因为这个知道了这件事并展开积极的救援行动。通过贴吧及时传递当地灾情,充分发挥搜索引擎的优势,抓取各大网络媒体的地震救援信息,以便在第一时间迅速传递信息。应该说,无论是谷歌还是百度,搜索引擎在灾害期间、突发事件期间、重大事件期间提供的服务都很及时,数据来源也较广,更新较快,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更为政府部门及民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信息。
(二)协调关系功能
社会是一个建立在不同分工基础上的有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才是保证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大众传播正是通过执行联络、沟通、协调社会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使得参与传播的各方接受或接近传播的信息内容,从而达成共识,达到了社会关系的和谐。目前,通过网络搜寻查找他人信息是一些网民热衷的行为,俗称“人肉搜索”。比如,在百度上点击“犀利哥”,立即就有11100000多项结果出来。从最初的戏谑到关注他的生存状况,再到网友找寻他的家人,志愿者、民政局的介入,再到“犀利哥”成功回家。这种公开、透明、全角度的“人肉搜索”,对犀利哥事件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包括搜索引擎在内的传媒引导受众,协调社会共同应对弱势的流浪汉遇到的困境,不仅表现在提供犀利哥的详细个人信息,激发受众情绪;而且还表现随着事态的进展,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点评不良围观现象,并引发大家的思考。搜索引擎在这里不仅具备了舆论引导功能,而且重新设置传媒议程,引导公众议程。
(三)传承文化功能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历史的继承和创新基础上的。我们只有将前人的智慧、知识、经验加以记录、整理、保存并传给后代,才能使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发展和创造。因此说,大众传播是社会文化、精神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保证。
实现信息共享,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百度通过图书搜索、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打造数字在线图书馆,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要取就取,想用就用,随时随地。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四)娱乐功能
为了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不只是告知性、知识性等务实的信息,也有娱乐性的信息,如文学的、游戏的、艺术的、消遣的等等。作为百度来说,它所包含的娱乐功能更是多种多样:图片搜索、MP3下载、视频搜索、网络游戏等。
四、百度具有新媒介个性化传播特点
百度网络新闻传播,可以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地单向、双向甚至多向互动交流,带给信息传受双方的交互性体验,传播具有个性化。
(一)用户产生内容
在网络媒体发展初期,出现了第一代网站(web1.0),其特点在于信息量大、点击率高,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代表性网站有新浪、搜狐、腾讯。第二代网站(web2.0)则以百度、博客、SNS、WIKI为代表,其主要特征就是“用户产生内容”,彻底打破传统媒体的传受关系,以前的信息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受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成为媒体的一部分。
百度贴吧是百度网站推出的一款基于关键词的搜索类主题讨论社区产品,是为网民量身打造的一个通过网络适时、获取、交流信息的平台。作为Web2.0时代的一款代表性产品,百度贴吧完全是一种用户驱动的网络服务,强调用户的自主参与、协同操作和交流分享。
百度贴吧自2003年12月设立以来,以迅猛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全球第一大中文社区的称号。百度用户注册一个账号进入贴吧界面,首页就有明星人物、动漫、游戏、校园等19个相关的主题讨论区目录,如果讨论区搜索栏有自己希望的关键词贴吧。可直接进入该贴吧,阅读已有的帖子就成为了贴吧的受众,也可以自己发帖成为贴吧的传播者;如果目录没有自己希望的相关关键词贴吧,用户就可以自己建立一个新贴吧,用户在该贴吧相关信息(帖子),成为贴吧的传播者。
目前,贴吧可以创立两类,一类是注册用户可以创建“公共贴吧”,吧内资源向所有用户公开,并且可以在百度搜索出本吧内容;另一类则是注册满1个月的会员可以创建“贴吧俱乐部”,限会员才能发贴,且帖子内容不会在百度搜索中出现,这个更适合小型群体,如本班同学,三五知己等。
贴吧的运行完全不依赖于传统媒介,而只是建基于用户的关键词搜索和系统自动生成,基本可以做到“所想即所建”,“所见即所求”。
由此可见,在搜索时代,传统的信息者和受众的界限完全打破,而且接收者可以产生内容,传播者、接收者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成为媒体的一部分。同时,贴吧信息的建立完全由用户自由创建。贴吧用户可以自主创建任意话题的讨论区和内容,由此生成的内容是任何传统媒体和讨论区无法比拟的。
(二)个性化传播
搜索引擎从形式上来看本身是不提供信息的,一般不直接产生内容。但是当用户在百度上输入某个关键词时,譬如“九寨沟”,搜索结果就会在短时间内呈现在用户眼前,搜到的信息可能是旅游新闻、公司网站、天气预报、歌曲、图片、旅行社等,这些信息分属不同的制造者,依次可能是新闻记者、企业、气象局、歌手、摄影爱好者、电子商务网站等。也就是说,用户现在不是在单个的媒体“推”送出来的信息中被动选取自己需要的,而是在所有媒体中根据自己的特定需要,主动地“拉”出自己想要的个性化信息。同一主题的不同信息制造者和信息量,究竟需要哪种,由用户的搜索行为决定,用户成为信息传递,内容的决定者。
因此,从大众传播基本构成要素,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特点及传受双方的交互性看,百度搜索引擎已经在向媒介化方向发展,而且呈现出一个超越于传统大众媒体的新媒体,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个人化媒体,一种自媒体。(来源:《编辑之友》杂志 编选:)
参考文献
[1]刘延章,面向网络信息:数据库与搜索引擎[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209
[2]艾瑞,2010年2季度搜索市场达26亿百度份额首超七成[EB/OL]http://tech.sina.sina.con/i/2010-07-19/10344444326.shtml
[3][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0-07-25
[5]尖山夫,搜索引擎竞价“以钱排名”之忧[N],辽沈晚报,2008-11-18
[6]沈皓瑜,搜索引擎的媒体特质正在凸显出来[EB/OL],腾讯财经http://finance.qq.com/a/20080531/001215.htm
[7]中凡,戚海龙,当代传播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在西方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为激进的批判当属西方,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作的批判。1942年,在霍克海默与洛文塔尔的通信中,他们共同探讨了“大众文化”的问题。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解释,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它溶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故喻之为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1944年,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手段的启蒙》一书中,霍克海默又与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的概念来取代“大众文化”,定义为用以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法兰克福学派还对文化工业的主要特征做了系统的阐释。首先,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也就是商品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资本主义商品制度下,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使文化成为商品,其生产和消费遵循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服从于市场交换的原则,从而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它们完全堕入了商品世界里,为市场而生产,以市场为目标”。①在对文化工业的思考中,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是阿多诺对文化工业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说:“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再加上普遍地进行欺诈,所以艺术本身就更加具有商品的性质。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而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②也就是说,阿多诺借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来衡量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时,他是从商品的角度,并非艺术品。所以,“拜物教性质”也就成了文化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之一。其次,大众文化生产具有标准化、同一化的特性。商品生产中的标准化原则在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文化工业的制造者在本质上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而这种生产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工厂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被大众购买。“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人们傍晚从工厂出来,直到第二天早晨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上班为止的思想”。③
这就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伪个性和非个性化倾向鲜明的呈现出来。霍克海默在谈及大众娱乐方式时说:“在闲暇时间里统治人的这种机械性和在工作时统治人的机械装置绝对是一样的。”④这种特征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艺术创作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被扼杀了,大众文化永远带有了“批量生产”的物化特征:一件大众文化产品和另一件往往没什么明显差异。第三,大众文化的强制性和操纵性特征。也就是说,文化产品通过强大的时空性剥夺了个体的自主性。霍克海默指出:“个体和社会的对立以及个人生存与社会生存的对立,这些使艺术消遣具有严肃性的东西已经过时。以取代艺术遗产而产生的所谓消遣,在今天不过是像游泳和踢足球那样流行的刺激。大众性不再与艺术作品的具体内容或真实性有什么联系。在民主的国家,最终的决定不再取决于受过教育的人,而取决于消遣工业。大众性包含着无限制地把人们调节成娱乐工业所期望他们成为的那类人。”⑤文化工业的典型做法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于是就有了强迫性,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文化工业试图决定娱乐商品以何种方式生产、消费者以何种方式接受,成了一种主宰人类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