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媒介融合的定义

媒介融合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媒介融合的定义

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N04;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5—0053—05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演化及界定

融合(convergence)一词,最初源于科学领域,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被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始有“媒介融合”一词。由于语境、研究视角、视野和研究层次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对“媒介融合”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迄今仍未形成统一意见。

纵观“媒介融合”概念的历史演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斯·内格罗蓬特(Nicholas Negroponte)是最早提出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这一远见的学者。1978年,他用三个相互交叠的圆圈分别代表了“广播和动画业”“电脑业”“印刷和出版业”,并认为这三种行业正在走向融合。他还指出, 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在此基础上,他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集到一起”。内格罗蓬特在网络技术尚未普适化的情况下以预言的方式对媒介融合提出自己的设想,但对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论证,也没有涉及媒介融合的层次和多元化。

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传播学教授伊锡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在其《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提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解多为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普尔指出:“一种物理形态的网络将能够承载所有类型的媒介服务,而一种媒介服务也可以于任何物理形态的网络。”2参考普尔的解释,媒介融合在最初意义上是指“传播介质融合”,即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介质合为一体,组成一个更先进和更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

2003年,美国学者里奇·戈登(Rich Gordon)在《融合一词的意义与内涵》一文中进一步总结了媒介融合在不同传播语境下的6类含义,即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这使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内涵有了更为全面具体的认识3。

2005年,被视为媒介融合概念引入中国之年。这一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发表了多篇有关“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的文章,引入了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基森(Andrew Nachison)对“融合媒介”的定义——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4。普尔教授强调的是媒介平台基础上的功能开发,而安德鲁·纳基森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2009年,蔡雯教授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王学文先生提出,“媒介融合”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并提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许颖和高钢两位教授的观点也不尽相同。许颖认为,媒介融合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过程,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高钢则将媒体融合定义为“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概念及能量交换” 5,他把已有的媒体融合实践的特征总结为四个方面: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从上述两位研究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设定了至少四个指称对象:传播介质(指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融合、传播媒体(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融合、媒体组织(指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融合、媒体产业(指报业、广播电视业、互联网业等)融合。国内其他研究者在论及媒介融合时,涉及的指称对象基本都在这四个范围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暂且可将“媒介融合”定义为缘于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而导致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模糊甚至消失的现象和过程。所以,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等传媒技术产生的基础上,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从整体上打破传统传媒业的边缘,彰显个性媒体的独特传播优势,实现立体式传播效果的演变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媒介化6。

二媒介融合的动因分析

媒介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就从几方面分别阐述:

(一)受众需求的召唤——内在原因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每一个进步都由自身的需要作为内在的动因,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一直是“需要—创造—新需要—再创造”这样的求索轨迹在引领社会的发展进步。媒介发展的发展进程也不例外,受众的需求是每一次创新和每一个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动力7。

1. 对不同媒介内容的集合式消费的需求

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融合新闻;媒介融合;新闻教育;课程改革;安南伯格新闻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一、方兴未艾: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开设的现状

最近几年来,在美国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领域关于媒介融合课程的讨论很多。早在2001年,美国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者协会(AEJMC)就建议新闻传播项目(programs[1])紧跟业界的媒介融合实践,跨越单一媒介平台推出相应的课程[2]。2001-2003年间的AEJMC的3次年会光就媒介融合议题就共举行了14个讨论会(panels)。

关于媒介融合,美国很多新闻传播院校近年来都已从单纯的研讨阶段进入了实验阶段。据2003年对美国300所新闻传播院校的调查,约有50%的院校已经根据媒介融合对课程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3]

而同年对美国46所第一梯队的新闻院系的调查发现,有多达85%的院系已经开始推出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4]。

到2005年,根据美国佐治亚大学Lee B. Backer的调查,美国有458所大学开设了新闻传播项目,当年毕业了48750名本科生和3500名硕士生;从就业上看,2005年,与网络新闻相关的工作年薪起薪是32000美元,日报起薪是28000美元,电视是23000美元,广播是26000美元;80%的毕业生相信20年内,大部分人都会从因特网获得信息[5]。

二、美国新闻传播院系开设媒介融合课程的动因

(一)业界需求:开设媒介融合课程的外部压力

尽管对于究竟什么是媒介融合美国学界业界尚莫衷一是,但这并没有阻碍业界对媒介融合实践的蓬勃开展。主流报纸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等的“只管做”(just do it)的方式,以及其他中小报纸,如《Tampa 论坛报》和《Bakersfield加利福尼亚人报》等从小处着手稳健成长的方式为其他媒体的融合实践树立了榜样。媒介融合的丰富实践增加了新闻媒体对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这一方面虽可以通过培训现有从业人员得以解决,但根本上必然要依靠新闻传播院系大规模的人才培养。

有不少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早在2003年,美国媒介融合研究者Huang 等人在对媒体从业人员所作了调查,发现有78%的受调查者“同意”或者“强烈同意”新闻专业学生无论什么方向,都应该掌握多种技能,包括写作、编辑、电视制作、数字摄影摄像和网页设计等[6]。

另Bruce等人对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新闻机构《Tampa 论坛报》“融合新闻中心” 的从业人员作了深度访谈,访谈者认为,第一,在该中心工作,从业人员必须首先要有一门技能特别精,但同时又能胜任其他工作,即一专多能。其次,他们强调新闻写作与报道对各种平台中的基础作用;第三,对新技术有着很强适应能力和协作能力;第四,跨平台的人际交流能力;第五,具有融合新闻跨平台的工作经历[7]。

由此看来,随着业界媒介融合趋势的推进,对新一代新闻工作者,即融合新闻工作者(converged journalists)的需求已经出现,而且正呈增长趋势。对于业界而言,雇佣具有跨平台工作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投入产出比;作为毕业生,具有以上能力也无疑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中获得优势。

(二)维护组织“合法性”:开设媒介融合课程的内在动力

组织理论和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都认为,各种组织都试图通过变革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无论是实际存在的还是主观上认为的压力)。在新媒体环境的压力下,作为组织,新闻和大众传播院系也必须通过变革――引入媒介融合课程――来应对外部压力,适应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除了应对外部压力外,新闻传播院系还需要通过变革来维护自己的存在的合法性(legitimacy),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中其他组织的变化,在文化上继续获得公众、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的承认和认同。这种认同在充满不确定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它是院系获得更多外部资源的必要条件[8]。

也许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美国学界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已经日益认识到媒介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并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如Huang 等人的研究指出媒介融合存在四种层次:公司融合(corporate merger or alliance)、新闻形式/技术融合(form/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新闻内容融合(content convergence)、以及新闻从业者角色融合(role convergence)。其中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融合必然要求院校新闻传播教学的融合。

专业院系教学人员也开始倾向于支持媒介融合课程改革。根据前述Huang的调查,在全美新闻传播教师当中,对“鉴于业界的平台融合趋势,新闻专业是否要进行相应的重组?”这一问题,有56%的教授表示赞同和非常赞同(另有22%表示难以确定;另外22%表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

在Huang对教师的调查中,“灵活性”是一个在“关于如何培养未来记者的意见和建议”中频繁出现的词,如一个教授写到:

“我们不能只为‘眼前’而教。我们必须为学生四年后的毕业做好准备;而且,我们感觉到有责任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跨媒体制作,这样他们在毕业后选择工作时能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在确定具体的工作后,他们都能将这些技巧应用于自己熟捻的专业”。

(三)三种不同的媒介融合课程改革路径

美国新闻学者Wilson Lowrey在媒介融合课程改革的力度上将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可以分为三类:坚守者(static)、改良者(supplementary)和变革者(re aligned)[9]。

坚守者认为目前的业界媒介融合现象仅仅是表面的,而新闻的基本原则和做法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坚持原有课程不变,继续根据单一媒介类型培训学生,而将跨媒介训练放在次要位置;变革者则全面拥抱媒介融合,对现有课程从整体上作了革命性的改造。改良者则处于以上两个极端之间,既坚持原有的按媒介类型而分设的系别(tracks)和课程(curricula),但同时也增加了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courses)或专业(sequence)。

Wilson Lowrey认为,以上三种类型的院校中,坚守者最少,变革者最多,而改良者的数量则正在增加。另外,以上三种类型既同时存在不同院系中,也可以作为线性发展存在于一个院系融合课程的不同发展时期。

三、选择南加州大学新闻系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

如前所述,根据Huang的调查,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美国有一半左右的新闻传播院系都在不同层度上采取了某些措施,其中在美国学界讨论较多的包括南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大学、西北大学、堪萨斯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等的新闻传播院系等。它们的模式既有共性也有各院系因地制宜的个性。考虑到本文的目的是为我国新闻传播院系的媒介融合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本文抽选出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系作为分析案例,这是因为:

首先,虽然我国目前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论文已有不少,但具体到关于媒介融合课程改革的深度研究不多,大多数研究都较为宏观[10],而该案例内容丰富全面,能为我们提供微观和深层的信息,从而对我国媒介融合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更有参考意义。

其次,媒介融合仍是一个年轻而亟待研究的领域,媒介融合课程建设尤其如此。在目前阶段,媒介融合课程建设因为缺少足够的实践,相应的理论仍比较贫乏。而理论来源于实践,因此笔者认为,此阶段我们需要跟踪和深入了解发达国家同行的具体实践,并对之进行“深描,”从而能为我国新闻院系参考和仿效。

第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案例研究(case study)与实验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文本分析不同,它追求对一个单独事例(case)的深入的、历时的和系统的描述,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导致某些现象之所以发生的背后的各种因素,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四、作为案例,南加大新闻系的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具有典型性,其媒介融合课程改革经历了从小到大、从不足到完善的一个完整的试错过程,堪称研究美国新闻院系媒介融合课程改革来龙去脉的“完美”案例。它所遇到与克服的问题都很可能是我国同行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同样会碰到的问题,如:其首先从一门相关课程开始渐进发展,但后来却激进地将网络新闻与纸质以及广电新闻置于并行地位因而难以为继,以及其对融合新闻报道的具体教学方式的摸索(如,是同时使用多媒体报道同一新闻的不同方面,还是分别用不同媒体重复报道同一新闻等)等等。

四、摸着石头过河―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11]

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系[12]隶属于该校安南伯格传播学院(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该院是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知名院系之一,在教学和研究上素有创新的传统。著名传其中播学者埃弗里特•罗杰斯(Everett M.Rogers)就曾任该学院的教授;2003年,美国著名网络传播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也开始在此任教。

(一)早期:实验性的新媒体课(courses)

早在因特网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1994年,南加大新闻系就开设了一门实验性的新媒体课程。这是一门同时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3个学分的选修课,主要内容涉及上网技巧和如何使用HTML语言以及Photoshop等软件搭建网站。

这一实验课程后来扩展成《网络出版概论(J412)》课 (J412 Introduction to Online Publishing),其授课大纲主要集中讲授数字出版技术。该课程受到了一些学生的欢迎。每学期,学院近400名学生中有30名选修。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毕业后,有的找到了起薪44000美元一年的网络工作,而当时纸质和广电媒体的普遍起薪是22000美元一年。

后来,鉴于学生对新媒体的浓厚兴趣,新闻系对J412层次的课程进行了扩张,使其内容更加高级,包括两门新课:《网络出版中的多媒体和图表制作》(Multimedia and Graphics in Online Publishing)研讨课(seminar)和 《多媒体报道》(Multimedia Reporting)。

(二)中期:截然分割的媒介融合课程 (curriculum)

2001年,新闻系新系主任Michael Parks上任后认为学院的新媒体课程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因而决定改革。当时由于学界和业界对媒介融合尚无统一和稳定的定义,新闻系在引入媒介融合课程的时机和内容的取舍上有三个选择:

1. 设置一门新媒体综合课,必修;

2. 设置一门新媒体概论课,必修,同时开设高级选修课;

3. 在基础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中设置与纸质媒体和广电媒体平起平坐的新媒体课,要求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而且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开始跨媒体学习。经过权衡,新闻系最终选择了以上第三种方案,课程安排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课程设置上,南加大新闻系对同一新闻技能课程,如《新闻写作》,根据纸质、广电和网络媒体分别开设,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纸质媒体新闻写作》、《广电媒体新闻写作》和《网络媒体新闻写作》三门平行的课程。

很明显,以上课程设置应该是一种比较急进的方式。它试图一步到位地将网络新闻、纸质新闻和广电新闻截然分开并并列起来。这对硬件和师资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新闻系花了1年半多的时间才准备好,新课程到2002年秋季正式实施。当时,尽管南加大新闻系的资源勉强可以支撑这一模式,但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1.教学内容重复。例如《新闻写作》针对纸质、广电和网络媒体分别上课。而在基础阶段,这三种媒介之间的差异并不太能体现在《新闻写作》的教学内容上。这就导致了三门分开讲授的《新闻写作》课程内容彼此重复,浪费了教学资源;

2. 针对三种媒体分开进行的教学实践与融合新闻实质相违背。融合新闻的实质是结合新闻题材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媒介予以报道,从而获得最佳的报道效果。这要求编辑记者具备使用多媒体报道同一新闻题材的能力。以上教学,由于依不同媒体而截然分开,因此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就同一新闻题材分别为纸质、广电和网络媒体报道(这类似于现在报纸、电视台、电台对同一新闻的报道,只不过学生同时扮演了三个媒体的角色),使学生觉得厌烦。这一做法人为地割裂了多媒体新闻报道的整体性。更好地做法似乎是让学生就同一新闻题材同时使用多媒体报道。当然,南加大当时基于媒体分开教学,也与当时新闻业界上没有一个成功的媒介融合模式以及媒介融合的定义仍在不断摇摆这一事实有关。

3. 对新媒体教学,学生的兴趣并没有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强烈。纸质新闻专业的学生埋怨说不得不学广电新闻制作;而纸质和广电新闻专业学生都说讨厌被逼着学习网络新闻课程。新的教与学模式(合作教学和合作完成作业)尽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独立性。

4. 2000年,美国互联网的发展遭遇泡沫,其影响降低了新闻系学生对网络新闻前途的期望。实际上,当时随着网络新闻公司的大幅裁员,网络新闻记者编辑的起薪也大幅降低,对新闻系的学生丧失了吸引力。

尽管存在着以上问题,教师也有不少牢骚,但新闻系上下基本都认为以上媒体融合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

对以上问题,新闻系作了调查研究,有以下发现:

1. 由于网络新闻的定义尚不清楚,因而很难将其与纸质和广电新闻放在同等的地位来教学。而且,广电新闻因为有着自己鲜明的制作需求和独特的播放途径,因此它与网络并不十分兼容;但纸质、广播以及新闻摄影却可以和网络结合得很好。

2.从业界获得的反馈表明,业界需要基础扎实的毕业生。如有媒体单位认为技术固然很重要,但他们同时需要在关键场合不会砸场的优秀记者。

3. 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英语语法、拼写、美联社(AP)新闻写作规范以及基本数学技能尚未完全过关。学生们对SAT(大学入学考试)和GRE(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的内容似乎都忘光了,连基本的句子都写不好,基本的计算也算不清;他们对统计学和抽样方法也都似懂非懂。

而另一方面,学生一些其他的需求在以上课程中却没有得到体现,如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新闻摄影和视觉传播日益重要;数码相机的流行也意味着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照片;博客以及公民新闻的发展势头很猛;业界对融合的定义似乎已经为技术所引导,在这个时代,把关人的角色如何保持和发挥?计算机辅助报道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等等,但是对以上各方面,教学中却没有得到体现。

(三)现在: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模式(model)

结合以上调查发现,2003年新闻系在学校课程制度许可的框架下又对课程作了局部的改进,到2006年形成了以下沿用至今的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新闻系在新媒介融合课程的具体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侧重点:

1. 更加注意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1)更加强调基本的“讲故事”的能力教学,特别是新闻导语写作,因为这在三个平台都适用;

(2)在网络新闻写作教学中,在教学前六周加强了对语法、拼写和写作规范的教学,然后进行相应的严格考试。教学还强调故事板(story boarding),数据库结构以及网络专题报道的能力。

(3)鉴于目前对“网络新闻报道”的定义尚不明确,因此在“网络新闻报道”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基础数学、计算机辅助报道(CAR)以及统计学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纸质媒体中也有用武之地。

(4)继续开设Photoshop和Dreamweaver等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鉴于新媒体软件更便宜和更傻瓜化了,因此教学更重视概念的传授而不强调对某一具体软件的使用。

2.加强了与网络新闻更兼容的科目的教学

(1) 在核心课程中减少了电视新闻的教学内容,同时继续增加摄影和广播(radio)报道的教学内容;

(2) 由于发现纸质媒体写作,特别是电讯稿(wires)的写作很适合网络新闻,因此加强了这一块,增加了每周在这方面的教学时间,以提高学生快速写作、改写和更新稿件的能力;

3. 继续加强新媒体,如学生博客、校园报刊和电视台等在媒介融合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南加大新闻系的网络新闻副教授Larry Pryor在总结该系融合新闻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新闻院系必须开设新闻课程,这有利于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协同教学能力,有利于新闻院系进行新的学术研究和合作。

但是,他进一步指出,在进行融合课程改革时,对媒介融合的定义应该宽泛,而不是像南加大新闻系最开始那样将纸质、广电和网络三个平等放置。“我们认为有更加自然的课程设置方法。要避免将新闻课程改革视为零和游戏。将新媒体课程融入到已有课程中去而又不牺牲基本功是完全可能的。[14]”

他强烈建议新闻院系聘用退休摄影记者到课堂教学;结合博客进行课堂教学(或开设班级博客,或开设学生个人博客);与在新媒体应用上走在新闻传播院系之前的其他院系合作,如工程系、美术系、戏剧、舞蹈、剧院等。

他说,新闻学教师现在有很好的机会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也是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我现在上的是核心课程,工作量很大。有时候我更愿意回到10年前更简单的工作中去,但是技术的发展却不会止步。受众也不再受制于传统媒体,我们对此必须做出反应,否则只能被忽视,被忘记。”

注释:

[1]此处的“program”相当于我国所指的“教学点”。

[2]John Pavlik, Gary Morgan and Bruce Henders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 2001 and Beyond (Columbia, SC: AEJMC, 2001).

[3]Huang, E., Davison, K., Shreve, S., Davis, T., Bettendorf, E., & Nair, A. (2006).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Convergence: Media Professionals' Concerns of Working Across Media Platforms. Convergence, 12(1), 83.

[4]Criado, C. A., & Kraeplin, C. (2005). The State of Convergence Journalism: United States Media and University Study. I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i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Convention.

[5]Becker, L. B., Vlad, T., Tucker, M., & Pelton, R. (2005). Annual Survey of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Graduates. Retrieved on September, 29, 2005.

[6]Huang, E., Rademakers, L., Fayemiwo, M. A., & Dunlap, L. (2004). Converged Journalism and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Tampa Tribune News Stories. Convergence, 10(4), 73.

[7]Bruce Garrison, & Michel Dupagne.(2003).A Case Study of Media Convergence at Media General's Tampa News Center.I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Columbia, SC. Retrieved November 27, 2007, from com.miami.edu/car/columbia03.pdf.

[8]Lowrey,W., Daniels, G. L., & Becker, L. B.(2005). Predictors of Convergence Curricula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60(1), 32-46.

[9]Lowrey, W., Daniels, G. L., & Becker, L. B. (2005). Predictors of Convergence Curricula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60(1), 32-46.

[10]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使用关键词“新闻教育”+ 篇名“融合”检索,仅得到9篇论文,主要是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高钢教授的研究。其中蔡文教授主要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和密苏里大学的融合课程现状;高钢则阐述了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基础元素的构建。

[11]Larry Pryor A converged curriculum: One school's hard-won lessons,省略/ojr/ stories/050224pryor

[12]南加大传播学院(Annerber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下面包括两个院传播学院(School of Communication)和新闻学院( School of Journalism)。为了将“小院”与“大院”分开,“小院”有时也被翻译成“系”。此处从此翻译。

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新闻;组织融合;媒介管理

一、简述“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

尼葛洛庞帝在1978年首次正式提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而在世界范围内传媒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美国,媒介融合才从根本上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质的飞跃。关于“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具体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目前还未出现公认的定论。例如美国教授浦尔曾指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类媒介逐渐呈现出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则是由电子科技发展造成传播形态出现聚合而导致的。”另一方面,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却指出:“媒介融合实质上是各类传播形态的媒介进行联盟合作的状态,一般包括了视频传媒、印刷传媒以及数字传媒等。”[1]在我国,中国人民大学的著名学者王菲是这样定义“媒介融合”的,她认为:“媒介融合必然是出现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而不同媒介之所以发生融合互动是因为新闻信息消费者的终端需求。”[2]现代人对新闻信息的消费早已呈现终端多维化趋势,平面终端、电视终端、电台终端、手机终端、PC终端、LED终端等消费形式多时间段融合。在具体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所谓媒介融合同时涉及新闻内容融合、媒介网络融合以及媒介终端融合这三大过程。

“融合新闻”的概念首次出现于美国的论坛公司以及媒介综合集团,通常我们认为它是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之下的必然产物。而国内初次引入“融合新闻”这一概念是在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介绍引进。[3]尽管历年来传媒业不断针对“融合新闻”展开研究讨论,但是并没有对其基本定义得出一个公认定论。在结合研究学者的定论背景之下,本文认为所谓的“融合新闻”实际上是媒体工作者在利用社会发达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将所收集的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归纳而后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公布,而信息接收者则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形态中接触新闻信息,如社会民众可以借助手机、电视、电脑、电台等媒介工具了解实时新闻信息,其融合的特性主要体现在融合、融合上,即统一平台、至多媒介终端。

如上所说,“融合新闻”本质上是媒介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但绝不是唯一产物,同时“融合新闻”的良好发展也能够推动媒介融合走上更加稳健的发展平台。在实际传媒发展过程中,要想使“融合新闻”成为改变传统旧模式的有力手段,就必须培养有良好新闻素养的工作团队、采取有效的新闻改革措施并帮助新闻公众构建一定的媒介素养。总的来说,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其实是相互依靠的统一发展机构,在进行传媒业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融合新闻”的发展情况,更要关注二者的契合度。而本文将针对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的发展情况进行讨论分析。

二、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为我国新闻业带来的挑战

首先,为保证“融合新闻”合理性发展,就必须设置完善的媒介规制以及传媒业内部的管理准则。之所以在发展“融合新闻”的进程中要注重相关规则制度的设定,是因为媒介管理体制中所涉及的各类规则制度将直接决定媒介融合的质量,而“融合新闻”恰恰是媒介融合中的重要产物。具体来说,我们不仅仅需要瓦解原有媒介管理中的区域分割与行业分割制度,更应该从根本上打破这种将单一媒介形态作为发展基础的传统传媒发展模式。而新制度的建立以及旧制度的瓦解都需要经历较长的一个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内我国新闻业也将遇到很多发展阻力。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全媒体新闻中心,例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2007年开始研发并在2009年成立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就是一次很好的媒介融合实践。这种全媒体新闻中心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融合至少三种及以上媒体组织,最终实现在一定范围内采集不重复,发行多渠道,尽可能一文多用,创造新闻采编的最大使用价值和最大范围地实现新闻的受众满足。这种形式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打破了原有的媒介机制,对多维度的媒介组织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在经济效率、人力效率上能够实现优化。

其次,由于“融合新闻”所直接涉及的传播媒介与新闻内容的多样化、丰富化,发展“融合新闻”需要一支高效优质的新闻工作团队,因而目前国内新闻工作者本身的职业生涯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成为符合“融合新闻”发展的新型人才,努力提升其全方面素质,争取成为全能型的记者编辑人才或者新闻行业管理人才。全能型的记者编辑人才除传统的新闻采写编评技能外,还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采写工具——电脑、智能手机、摄像机、照相机等,能够同时满足手机新闻、网络新闻、纸质媒体文字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LED屏的视频需求。

最后,新闻业在发展“融合新闻”的同时还必须得到社会公众的配合与支持,需要社会公众表现出一定高度的媒介素养。这是因为“融合新闻”在正式推广的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新闻业单方的操作,也必须鼓励公众进行积极的互动,达到一种新闻共享的局面。然而如何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和谐地加入“融合新闻”的发展中来,就成为目前新闻业的一大难题,积极争取媒介之外的个人力量参与到“融合新闻”的发展过程,从而使新闻业呈现“分众化”,也是极为重要的挑战难题。[4]

三、“融合新闻”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由于目前我国的媒介融合形态并不完善成熟,因而“融合新闻”的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之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阻碍,出现了以下列三点为主的发展困境:

首先,目前国内的新闻发展业对于数字信息内容还未能进行有效管制,或者说尚未为联盟平台构建起系统化的信息分享平台,而具体的生产商之间也无法针对数字信息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导致新闻信息的分享途径遇到阻塞。在这种信息孤岛的合作背景之下,很多资源信息都在无形中被浪费,“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更是举步维艰。目前,国内很多媒体尚未掌握部分新闻信息的采访报道权,特别是在跨地区以及跨媒体的采访活动中其所受到的阻力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正常运作。另外,部分媒体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采访报道权,但是由于信息传输媒介之间的融合尚不成熟,对于数字信息内容的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因而很多新闻报道编辑环节都无法朝“融合新闻”的方向前进。

前文所提到的全媒体中心,其举措固然好,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在于这个“全”是有限制的“全”,是在某个媒介集团内部的“全”。如果未来全媒体新闻中心能够以市或者省为单位,并且能够以一定制度为保障,实现新闻的无障碍跨地区采编,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全”。

其次,由于“融合新闻”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崭新的信息平台之上,因而新闻业需要在新的媒介生产流程之中开展工作,而新事物新方式将会给新闻业发展带来转型期的压力。在传统媒介生产流程中,新闻工作都是以采访编辑为其核心内容,而在新媒体的介入以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新闻工作必须突破原有信息流动上的阻碍。在新型发展模式之下,为了更好地推动“融合新闻”,就需要组成互动性较强的新闻报道团体。目前而言,媒介融合将要求电视、报刊以及网络媒体进行互动性合作,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报道来体现“融合新闻”的多样性与进步性。但是由于不同媒介之间原有操作流程各不相同,因而在短时间内进行磨合合作是较为困难的,新闻业也因此在平台整合上面临着困境。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记者属于全能型记者,他们采写的稿件除了文字外,还可以同时满足集团所属媒介的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视屏的视频需求。同时,新闻中心和各媒体之间的稿件分两条线:一是特约稿件,设定保护期,为特定媒体专供,保护期内其他媒体无法看到;二是待编稿件,除特约稿件外的所有稿件进入待编稿件库,纸质报、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网站等媒体编辑部各取所需进行“深加工”。这样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新闻信息的流动,同时记者编辑原有的工作岗位大致不变,流程上略微改动,但是整体流程简化,这就保证了新闻平台磨合度的减少。那么是不是我国其他地区都能照这个模式来呢?也未必。每个区域有自己的区域特色和媒介发展重点,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这个中间还要涉及不同质媒介之间的合作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等。另外,统一平台的新闻该如何利用实现其最大化利益,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像有的全媒体中心就设置了类似管理的平台,哪里用了、怎么用的都能查询到,避免出现同一媒介上重复使用的情况,也能保证不同媒介在使用技巧上不重复。

最后,在媒介融合的新型时代,新闻业的媒介公信力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我们往往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认可度以及采信情况作为衡量其权威的标准。一般来说,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传播速度以及形式上无法超越新媒体,但是传统媒体在民众之间的权威性却相对较高。因而目前新闻业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之上发展“融合新闻”时就容易受到公信力的质疑。

因此,新闻业应当通过正面宣传工作为新媒介树立积极的舆论形象,使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能够相互磨合、共同引领新闻舆论视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尤其应该重视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的真实度。一直以来,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融合新闻”首先要保证新闻的可信性,才能增加融合媒介的公信力。如果在媒介组织中设置采纳新闻信息的核查制度,就能够大幅减少网络假新闻信息的不良影响。

针对上述所提及的“融合新闻”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第一,我们应当尽快通过完善制度来促进新闻业各媒介组织之间的融合。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新闻业发展到今天需要进行媒介组织融合,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规模化以及差异化要求。此外,人们不仅主观需要即时掌握一手新闻资讯,科技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传统新闻模式无法再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因而媒介融合就成为必然趋势。而为了能够促使各媒介之间和谐稳健地合作发展,就需要借助于相关的规则制度。这里所提出的规则制度不仅仅局限于媒体企业内部,更是指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过程。由于新闻工作是为服务社会而设立,适当的新闻信息引导以及舆论指引往往能够协助政府部门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因而政府应当从制度政策上给予新闻发展以支持。就媒介融合发展过程来看,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来鼓励社会成员参与到新闻活动之中,从而扩大媒介终端的信息数量;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当给予媒体终端的发展一定的资金支持,通过提升技术设备的性能使资源信息开发共享更加便利,也可通过鼓励政策来推动社会范围内的媒体技术创新。

第二,“融合新闻”在发展进程中应当借助于科学化的媒介管理,从而进一步进行媒介定位。由于媒介工具本身的多样性,以及新闻信息的多样化发展,所以只有在正式发展“融合新闻”之前完成媒介定位操作,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媒介的不同新闻影响力。举例来说,为了能够达到“融合新闻”的高效性,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单位就应当及时成立赶赴事发现场的报道小组,而他们在现场所收集的实际信息即是进行后续新闻编辑的一手资源。但是这类报道小组并不单一性地属于电视媒介内部组织,或者报刊媒介内部组织,而是由新闻单位统一管理,现场带回来的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料再交托给不同的媒介进行区别化编辑。而区别化编辑的过程就是展现不同媒介不同新闻定位的过程,网络媒介一般更偏重于视频剪辑,往往强调在第一时间将编辑完成的事件视频发到网络上进行公布;而报刊媒介则更关注于从各类资料中提炼主要信息,通过专业的新闻写作者进行语言组织后再排版出刊。这样,融合后的媒介能以网络的广度、报纸的深度、手机的速度以及其他媒介形式的特色,搭建起更好、更新的传媒平台。在新的平台上,新闻信息能够更好地被、被吸收,达到“融合”的目的。

第三,新闻媒体应当借助品牌塑造来提升其社会公信力。几乎对于每一种市场产品来说,品牌对于建立其市场竞争力以及公信力都有重要影响,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亦是如此。不同媒介之间所存在的竞争往往都是其媒介品牌之间的竞争。以传统媒介来说,其品牌公信力往往取决于其成立时间,由于通过了时间的检验与筛选,因而在社会公众之间颇具权威性。而对于新媒体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树立起媒介品牌并树立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借助于深刻的宣传推广工作。以新浪、搜狐等网络新闻平台为例,为了能够树立起媒介品牌,其纷纷推出新浪微博、搜狐视频等非完全新闻类平台,事先吸引与认可,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权威以及公信力较强的新闻媒介平台。并且,媒介组织可以尝试以旧带新地推出并建立新的品牌,扩大其媒介平台的涉及范围。

四、结 语

社会科技发展、经济文明进步以及国际竞争压力都迫使新闻业不得不进行媒介融合的革新之举。而目前“融合新闻”作为媒介融合过程中的主要产物,完善相应制度、科学化媒介管理以及树立媒介品牌等都是推动“融合新闻”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媒介融合以及“融合新闻”的实践发展过程中,新的挑战总是伴随着新的契机,只有跟随社会发展脚步,以服务为宗旨,才能保障“融合新闻”朝着成熟完善的方向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3]蔡雯,李从军.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戚鸣,黄楚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媒体融合;媒介素养;网络编辑;新闻传播;大众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129-03

媒体融合在新闻传播领域是个热门话题,参与者大多注重在此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广阔前景,极少有人去关注它将带来的巨大挑战。最先感受到这一挑战的莫过于网络媒体的编辑们。他们发现,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网络编辑必须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

什么是媒介素养呢?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上述定义是从信息的接受者角度给出的,现在是大众传播时代,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论坛、博客、视频等产品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已经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更何况专门从事媒介传播的媒体工作者呢?所以,这个定义在目前的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显得有些片面了。

相比之下,美国学者巴兰给出的定义更符合时代对媒体工作者的要求。他从媒介的角度,把媒介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分成三个层面:一是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即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二是技术和应用层面,即能从事媒介部门工作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三是结构层面,即了解媒介部门的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理解文化、经济、政治和科技对讯息的创造、生产和传播的制约”等知识[2]。任何媒体工作者都可以按照这个定义来检视自己是否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下文将按照这三个层面逐一探讨网络编辑如何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以往的网络编辑给人的印象就是个信息搬运工,日常的工作就是从合作媒体的网站上拷贝新闻,然后粘贴在系统中,唯一做的有点儿创造性的工作就是根据字数要求做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就行了。这样的工作还谈不上具备媒介素养,因为合作网站上的重要新闻都会放在突出位置,只要粘贴过来就变成了自己网站的“要闻”,其他的新闻也大多可以“对号入座”,合作网站都会放在固定的栏目中,网络编辑只要把它们搬运到自己网站上的对应栏目中即可。后来网络专题出现了,编辑们的工作的技术含量开始增加,要求懂基本的html代码,能够按照专题的策划思路把汇总加工出来的信息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时就要求网络编辑具备选择新闻的能力,即根据专题的要求选择符合专题立意的新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论坛、视频、音频、博客、微博等新产品不断涌现,网络编辑获得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广,与此同时,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也变得不再确定。因为,有些消息的出处不再是传统媒体,而是一些普通公众,他们很难承担信息“把关人”的角色。这时,网络编辑就要具有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即选择信息的能力。

在获取信息方面,以往的做法是大型网站都依靠互联网技术抓取新闻,网站编辑只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自己网站的要求进行筛选,然后归入相应的栏目即可。网络编辑还可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寻找新闻。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信息的数量,但是却不再能保证信息的质量。一些假消息或者无价值的消息会大量混入其中。

因此,网络编辑一定还要具备分析和鉴别信息的能力。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杨溟认为,“现在分析能力往往还不被提及,但我认为以后它会受到重视。将来现场采访已经不够了,用新媒体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包括数据库的使用将会变得很重要[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分析系统和工具的研发会慢慢受到重视。但是对于大多数从事信息服务的网站来说,信息的分析和鉴别还是主要依靠网络编辑人工完成。这就要求网络编辑具备必须的职业素质。在专业知识方面,要真正做到学无止境,紧随技术的发展时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特别是针对网络新闻编辑而言,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不仅要学习新闻传播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各项传播技术,并不断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同时,还要广泛涉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此外,还需要时刻学习与新闻传播有关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互联网新闻管理的有关规定,思想上不能放松,这样在遴选新闻时,才会做到遵循新闻规律,不会因为盲目追求点击率而丧失新闻原则。

对于传播能力的定义,业内还没有达成共识。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见西方学者的一些定义。传播学者拉森(Larson):“传播能力是指,在给定的际遇里,交际性地适当地表现传播行为的知识的能力[4]”。

传播学者斯皮伯格(Spitzberg)和库帕克(Cupach)则认为,“传播能力”是指:“个人有效地适应不受时间影响的周围环境的能力 [5]。传播学者萨斯运用社会哲学家米德和布鲁默(Blumer)的观点,建立了理解“传播能力”的“符号互动模式”,以增强人们对传播能力的理解。萨斯认为,“传播能力”为 “‘关系的参与者’对于使用互动来满足他们的关系和个人需求程度的理解,以保持他们关系的可靠性 [6]”。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传播能力的核心在于交互性以及满足个人需求。所以,网络编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产品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并提供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加强传播者和受众的交互性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无论是早期的论坛、留言板,还是后来的博客、微博,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网络编辑不仅能利用这些渠道吸引大量受众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去,而且也能够及时地从这些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用于网站内容的建设。

网络编辑只有较好地运用这些互联网新产品才能做到与受众的有效交流,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新闻(信息)传播者的义务。与此同时,网络编辑作为“把关人”也要更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谨防虚假信息、不健康内容流入网站,从而造成恶劣影响。此外,网络编辑还要加强职业修养,做到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同步发展。否则,就会造成恶劣影响。

2011年11月12日,搜狐视频一则“曝赵子琪陪睡换角色”的新闻,赵子琪得知后连发几篇微博表示抗议,搜狐随后删除了那条视频新闻,可是第二天却重新剪辑再次。这一行径彻底激怒了赵子琪。11月15日,她在自己的腾讯微博上发表的《一个女演员致张朝阳先生的信》里表示:“‘隔着电脑,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互联网诞生时期的一句名言―但我想请问所有的网站编辑和CEO们,电脑后面真的可能是狗吗?难道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隔着网络―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人们就可以暴力、、为所欲为,而不受任何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数小时后公开向赵子琪道歉,他在微博中说:“刚刚看到,对昨天到今天发生的事情我向您深表歉意。”并诚恳地表示,“昨天删除了搜狐娱乐上的那段视频,暴露出了我们管理上的漏洞,我们的编辑没有意识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以及任何报道对当事人可能造成的巨大的伤害。”

这样的假新闻屡见不鲜,屡屡出现在网站的首页、首屏和推荐位置。那么,为什么网站对一些一经核实就能认定是假新闻的“新闻”却依然登载呢?为什么网站会将论坛、社区等未经求证的内容作为新闻呢?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点击率和访问量在作祟。在以点击率和访问量作为考核编辑业绩的现实情况下,一些网络编辑就丧失了新闻立场、违背了新闻原则,这是绝不能允许的。

针对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强烈需求,网络编辑迫切需要加强新闻整合能力及信息的二次加工创作能力。单纯的转载造成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抵制,因此,网络编辑必须加强新闻策划及整合能力,把纷繁复杂的信息以专题或深度报道等方式呈现给受众。网络编辑还需要向传统编辑记者学习,加强新闻采访、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会利用工具进行图片、视频、音频信息的编辑,以及制作专题。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有新闻采访权,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在线聊天、专栏、专题等方式汇聚业内的专家的言论,从而提升网站的专业水平,满足用户对高端信息的需求。

网络编辑还要具备经营能力吗?是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单从现在各网站对每个频道的考核标准就能看得出来。现在,通常的两大考核办法是以频道的pageviews(一定时间内用户浏览的页面数量)和广告上版额来作为衡量频道业绩的标准。前者是看频道内容的受众“粘度”,即给网站带来多少“人气”,后者看这些“人气”能转换成多大的广告效益。虽然这种考核方法有失偏颇,无法衡量真正的新闻质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频道内容的价值。虽然具体到每个编辑身上,可能你创造的价值无法全部量化(单篇文章的浏览量可以量化),但是做为一个频道/栏目建设的参与者,你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频道/栏目的发展。所以,网络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能力。

网络编辑的经营能力具体体现在做好频道/栏目内容,加强与网友的互动、推介公司产品及与媒体、专业机构等外部资源的合作等。如何做好频道/栏目内容?我认为应当朝“多、快、好、省”的方向发展。“多“是指提供的信息丰富、全面;“快”是指信息速度快,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强;“好”是指内容能够吸引受众,有独到的地方,能在差异化竞争中领先;“省”是指为用户节省时间,网站结构合理、界面友好、浏览速度快。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是网站的生命和发展的动力。

在媒体融合时代,连传统媒体也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与读者互动,更何况是互联网媒体呢?网络编辑应当在页面设计和栏目规划、专题制作时为网友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平台,无论是调查、论坛、博客、微博、留言板,都要尽可能地配合内容提供入口,这样受众在浏览信息后可随时发表自己的言论。此外,网络编辑还可以策划一些线上或线下的活动,增强频道的“粘性”。

作为网络编辑,应当主动推介公司产品及自己所在的频道。这一方面可以为公司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也为受众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许多网络编辑在公司新产品推出后都会想方设法地把它应用到自己的频道中去。比如博客、微博等产品为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负责此项产品推广的网络编辑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大力推广的结果。一些网站会规定每个网络编辑每月需要发展的普通博客用户以及“核心用户”的数量。一个“核心用户”可以抵扣大量的普通用户。随着网络媒体竞争日益加剧,发展“核心用户”已经成为网站考核网络编辑的重要指标。

此外,网络编辑还可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对自己的网站或频道进行网络营销, SEO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了解各类搜索引擎如何抓取互联网页面、如何进行索引以及如何确定其对某一特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排名等技术,来对网页进行相关的优化,使其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从而提高网站访问量,最终提升网站的销售能力或宣传能力的技术。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增加网站的浏览量,那就是与访问量高的网站交换友情链接。凡此种种方式都可以增加网站或频道的知名度,从而提升访问量,吸引广告客户,从而创造经济价值。

目前,除了新浪、搜狐等少许商业网站获得了采访权以外,大多数网站还停留在从合作媒体上转载新闻,然后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再创作”以专栏、专题等形式信息,因而网站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不能全面放开网站采访权的情况下,网站要想做好内容必须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此外,还要加强与行业内的机构、专业人士合作,利用外部资源来加强内容建设。网络编辑要注意拓展人脉资源,学会谈判技巧,利用网站自身的优势去吸引外部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在谈合作时一定要本着双赢的态度去打动对方,并以谋求长远合作为目标,千万不能过河拆桥,或损人利己,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发展。

四、结 语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杨溟认为,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新媒体人才要具有复合型的媒体能力和素养,只有传统的采写、编评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有设计、整合营销、全媒体报道等能力[7]。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桢宁建议,一个优秀的新媒体人才首先要培养强烈的服务意识,强化“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其次要培养高超的编辑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有效甄别、选择和组织,为受众提供最优质的信息资讯。

此外,还要训练对新媒体的操作技能,如3G技术,对其不仅要了解,还要会操作[8]。因此,无论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网络编辑必须同时具备选择能力、传播能力与经营能力,这已经不是一种奢望,而是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每一个网络编辑都应当抱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学习态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成为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否则,终究会被社会和媒体行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 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2] (美)斯坦利·巴兰.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缪晨霞,孔悦.人才公社特别报道:编辑/技术/服务全要掌握[N].新京报,2011-07-04.

[4] Rober N.Bostrom(ed.),Competence in Communication,AMul ti-discipl inary Approach,Sage Publications,1984(19).

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第5篇

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并在现实中进行了多种自觉的尝试。

一、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 Ithiel De SolaPool) 提出的。他在专著《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关于媒介融合的定义赢得广泛认同。他认为,媒介融合就是 “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并认为“媒介融合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二、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1.西方国家最早开始研究媒介融合

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最早是从本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开始的。他们从技术融合、媒介所有权融合、媒介文化融合、媒介组织结构融合、新闻采编技能融合等各个角度展开了方方面面的研究。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便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

之后,Lori Demo 等几位在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 任教的学者提出了“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个新概念, 界定了“融合新闻”的几种模式,分别是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和融合。这五种模式,也是媒体之间通力合作、信息内容上实现了共享过程的佐证。

2.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媒介融合

在我国,有关媒介融合的最新概念是蔡雯在考察美国媒介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的。2005年,蔡雯发表了《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后,又接连发表了几篇与媒介融合相关文章,此后,国内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迅速增多。2007年,我国媒介融合的研究向着系统、深入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王菲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出版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媒介大融合》。

三、媒介融合的基本模式

媒介融合不仅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传播内容的融合,还包括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最高层次是打破产业壁垒、技术壁垒的全方位的大融合。媒介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裂变与聚合不断开展,最终形成新的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1.媒介内容的融合主要表现为打破各媒介壁垒,实现形态整合,内容共享。在操作层面上呈现了初级形式的融合, 如信息采集、制作等信息共享层面上。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电视读报节目就是媒介融合初级形式的产物。凤凰卫视的 “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马斌读报”;上海卫视“看东方”的“早报早知道”和“读家新闻”等等都是电视和报纸信息共享,互动推广,这些都是初级融合。

2.媒介渠道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不同媒体日益融合。一方面,新媒介在不断加盟新闻传播阵营,从商业门户网站到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纷纷借助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力,通过汇聚新闻信息,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搜狐与巧家报社组建的“奥运媒体报道联盟”、腾讯与多家重量级都市报组建“捷报奥运媒体联盟”,这些报网互动项目都将极大推动报道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传统媒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对新媒介的借助和运用已成习惯,如用借助网络新闻、通过手机短信获取线索、利用手机和网站搭建受众参与直播节目的平台、将博客内容转载到传统媒介上等。目前出现的报纸网站、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都可看做是渠道融合的结果。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的变化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是不同媒介形式在信息采集、制作、传播过程中的全方位合作。媒介融合带来了传播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影响着新闻业务形态的全部过程。它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采集与制作的流程,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业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工作流程一体化

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单一媒体形态和技术手段为基础,形成单一的新闻采集、单一的新闻加工、单一的新闻产品和单一的传播方式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融合新闻以多媒体集中采集新闻,根据所属媒体介质和受众特点分类加工、生产多样化新闻产品,提供给所属媒体选择和传播。

按照融合新闻流程,某地发生一个突发性事件,派往现场的采访小组由有经验的文字、摄影和电视录像记者组成,采集后的素材迅速传回编辑部门,由精通各类媒介报道特点和掌握数字、网络技术的编辑制成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给不同媒体播出。第一批新闻产品是简要的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的现场照片和简讯,第二批产品包括比较完整表现事件缘由的电视节目,为报纸提供的有相关背景资料的文字报道和的现场照片,网站上链接报道和与此事有关的信息及各方反馈。第三批产品根据事件的发展,深度报道、电视的专家访谈等。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媒介批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