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媒介融合的关键点

媒介融合的关键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媒介融合的关键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媒介融合的关键点

媒介融合的关键点范文第1篇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媒行业也走向另一个新的方向———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对立碰撞转向融合依存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反映着社会发展深层次的趋势和必然性,对整个社会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探索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就必须交流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增强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找到电视新闻的新起点。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走向

众所周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其实是互联网的革命。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手机客户端的日益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依赖报纸、电视、广播来获取新闻,而是直接从网络上得到。这对电视新闻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那么如何在媒介融合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找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更好的发展走向是每个电视新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理解媒介融合

从起源上来说,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我们这里所说的媒介融合,仅限于传媒行业,除了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外,手机和互联网的新闻也在不断实现着媒介融合。是指依托新型的通讯技术,把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融合到一起,让信息尽量多元化,内容更加充实化,真实性更加得以确认,以实现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平台的融合,市场的融合和机构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资源的最优整合,不仅从全局出发看新闻,让新闻更加生动立体,给受众带来非凡的体验和极大的便利,更促进了传媒行业的变革和进步。

二、媒介融合给电视新闻带来的发展契机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迎来许多挑战,但也带来了很多新机遇,为电视新闻的走向指明了道路。

(一)实现了新闻信源的无限

在网络大面积普及和极度发达的今天,新闻信息流通的速度明显加快,而通过媒介融合可以将海量的新闻信息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优选,大大的丰富和改变了传统新闻的信源来源方式,也提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电视新闻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的优势,消除对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特殊依赖,改变新闻传播的现有格局,实现新闻信息的无限传播,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的要求,以达到促进自身的转型的目的。

(二)改变了新闻采编的模式

传统的电视新闻信息采编,信息来源单一,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采集和编辑工作,而且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既影响电视新闻的质量,又流失了收视观众,往往很难起到引导舆论以及传播中心走向的作用。但是在煤机融合的帮助下,电视新闻制作可以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非常效率的实现采编和制作,节约了时间也节省了电视台的人力物力,对电视新闻的实况转播有极大的益处。

(三)丰富了新闻观点的多样

在这样一个“自媒体”时代,想要掌握独家新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网络上,手机里都是铺天盖地的各色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的看点必须要从新闻播报转移到新闻评论上来,有特色的的新闻评论才能吸引观众的收看和长期的关注。对新闻评论来说,媒介融合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新闻评论中观点的角度越不同越新颖,就越可以避开同质化竞争,越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三、电视新闻传播如何应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

新的时代环境,推动着电视新闻传播不断改变自身,以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而电视新闻传播也要积极依托媒介融合的的优势,积极融入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充分利用媒介融合带来的资源,推动电视新闻传播走向更好的发展。下面介绍电视新闻传播如何把握时机融入媒介融合的大背景:

(一)强化信息整合

在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新闻信息,电视新闻如何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利用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强化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对电视新闻传播来说是一个关键点,同时也是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往往发生一件新闻,网络媒体总是最先发出消息,而电视媒体没办法同其他媒体在抢新闻的环节做竞争,电视新闻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做出新闻片来。

(二)增加多媒体技术

电视新闻作为传统的新闻媒体,在这样一个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固有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让有新需求的观众满意,因而必须通过创新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巩固电视新闻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电视是集声音和画面为一体的电子媒介,重视的画面感,所以电视新闻的观众对画面要求很高,而固有的电视新闻模式在画面上想要突破很难。

(三)电视新闻走向故事化和栏目化

电视新闻故事化就是指运用电视语言,以故事化的手法来做新闻报道。不仅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要去关注过程,深究原因,尤其要注重展现过程进行中的情节的发展与细节的捕捉。而电视新闻栏目化是指说要把电视台开设的电视新闻栏目做成“品牌”和“门面”,形成独有的特色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故事化和栏目化,是新闻发展到今天必然的一个走向和趋势,但是也要注意对新闻故事化的把握,毕竟新闻不是故事会。

【参考文献】

[1]唐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经营管理者,2013,20.

[2]杨丽平.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传播与版权,2014,12.

[3]张君研.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5,17.

[4]黄定宙.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中国传媒科技,2014,06.

媒介融合的关键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新旧媒体;融合

一、媒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社会发展需要更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体

现代社会,信息对当前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活动有重要指导意义。人们根据获得的信息安排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信息在商业竞争中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是各商家竞相追逐的宝贵财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人们普遍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媒体的信息传递功能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信息传播媒体。

二、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

互联网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信息传播方式,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互联网也被赋予了“第四媒体”的称号,而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大众媒介则被称之为“传统媒体”、早期学术界认为传统媒体将会被互联网替代,但新世纪之后,替代论逐渐被淡化,研究者们己经认识到这两者在长时间内竞争共存乃至相互融合的趋势。

三、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内涵

(一)内容才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

无论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只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不同而已,媒体传递的信息才是受众真正关心的内容。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单位剑走偏锋,在平台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新闻质量却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投入巨资打造的网络平台却只是一个花架子,这样的发展策略也是违背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初衷的。但以南方报业集团等为例的一批报业企业通过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新的媒体之路。这些单位成功转型的经验再次证明“内容为王”才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

四、新时期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以传统媒体为支持,打造新的新媒体品牌

在媒体融合发展思路提出后,国内不少媒体开始尝试搭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其中以湖南卫视的芒果TV最为成功。从芒果TV的成功经验来看,重视网络平台品牌打造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借助湖南卫视的电视媒体,可以为芒果TV平台做足广告;另一方面,科学进行品牌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新旧媒体合作,实现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承认“术业有专攻”。传统旧媒体有市场积累和客户口碑积累,新媒体有新媒介优势。在新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加强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擅长新闻采编的报业、电视媒体可以为网络媒体提供新闻信息支持,网络媒体通过自己的媒介将新闻采编效益最大化。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监管体制。一些消极、不利社会安定的信息常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在社会中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公信力将不断增加。制定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能有效预防和制止一些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非法牟利的行为。

五、结论

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传统媒体发展的立足点,严格的监管是新旧媒体融合的有效手段。面对多样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也是不可磨灭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仍有较强的依附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熊忠辉.社会关系重构下媒体融合的未来[J].视听界,2015.

媒介融合的关键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据新闻;媒体行业;影响

一、新闻理念的变革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对新闻行业的变革,首先是从观念层面的变革开始的,由于人才的缺失以及受到技术的限制,数据新闻给新闻理念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和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为主,打破媒介边界

所谓“数据为主”,主要是指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政治、经济及个人生活中的关键资源、重要资本和价值提升的源泉。在传统社会中,数据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大数据时代”,其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新媒体会进一步借助优良条件,让大数据技术为行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不传统媒体不一样的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原本就拥有电子行业和网络应用的优势。

在大数据科技席卷全球之势中,互联网媒体只会越来越坚定数据为主的主张,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得到受众的行为习惯,从而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订制相应的内容提供给用户,以此来迎合受众口味。腾讯开发的“广点通”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技术。腾讯通过QQ空间、校园网等多种社交应用平台搜集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以收集到的数据做参考,开发了该软件并全面地挖掘这些数据,实现其广告最大效率的精确发送,致力于达到最良好传播效果。

(二)服务为王,改变行业定位

传统媒体也在大数据浪潮中为更新自我做出努力。通过加强服务来赢得受众。比如电视媒体行业出现了数字智能电视。在这几年来,电视媒体也创造出全新的智能服务产品。比如“小米盒子”“LETV”的新型数字化电视产品出现。这看起来貌似是电视硬件的改革,其实是观念上的转变。从新的产品中,电视用户可以按照自身品味爱好去搜索寻找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然后电视行业再通过用户呈现出的数据内容继续推送符合观众口味的电视节目。从而实现从放映电视到推荐电视的转变。

(三)媒介资源整合

大数据的到来使得整个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人们将大数据比作“新型石油”就可以看出数据已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媒体行业来说,获取数据的渠道和使用数据的方式与媒体行业未来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数据新闻也使得媒介资源对其自身结构和模式进行整合。

二、衡量新闻质量标准的变革

(一)真实与新闻客观性的实现

新闻的客观性是意思为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所有新闻事实要遵守客观真实,与现实情况相符,不夹杂任何个人态度及偏见。这个话题在新闻学的发展中历史悠久又存在争议。但这也表现出新闻事业对质量高的新闻作品的不断追求。知名美国记者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当中表示,如果把传媒行业变更成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就不得不通过新闻的客观性来做到。然而,新闻客观性这一含义本身在学界充满争议:新闻从业人员所在的阶级、利益冲突、既有经验、新闻机构的立场等等因素都决定了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中立。此外,不同的群体基于自身的立场对新闻事件的判断也有不同,因而什么是新闻客观性,重口不一,解释标准就更为复杂。因新闻客观性由于本身自相矛盾的说法和难以界定的原则使得西方传媒领域学者称之为“只可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达到”的。

(二)数据新闻的互动性

传统的新闻制作过程体现的是社会化构建的过程,传媒行业营造的讯息氛围也是社会化构建的产物,因此新闻始终无法摆脱政治经济的操控。传统的新闻制作过程一般是先择选一个新闻立意,然后通过记者搜集一手的信息材料,进行汇编和整合,将收集的到内容编撰成成品文字或者图像展示给读者。这就使得新闻生产成为组织严格控制把关的活动,生产模式比较封闭,但数据新闻的出现使得这种模式发生变革,获得新闻材料的难度降低,受众可以加入参与到新闻制作生产中来,使得数据新闻呈现互动性。

三、媒体内部机制的变革

(一)数据团队与部门融合:新闻编辑部的功能转变

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介只有进行自我转变才能不被淹没在大数据浪潮之中。传统媒介不仅要改变观念,还要将各个部门进行整合,加强各个不同分工部门的合作。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把部门职能放在第二。将新闻媒体的各个部门统筹运用,将数据技术部门与新闻编辑部门合作融合。这样才能为满足客户需求而生产出高品质的新闻。

(二)跨界合作与产业升级:大数据时代媒体机构的自我颠覆

在大数据技术运用方面,新闻媒体不论是技术上还是人才上以及硬件设施上都非常有限,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敢于打破常规,尝试与跨领域产业进行合作从而来实现双赢。这样可以取长补短,降低成本,合力创造出惊人的成效。例如中央电视台和百度联合出品的大数据新闻报道“据说春运”,就是由中央电视台将新闻选题策划总结出来,再由百度把相关的数据搜索出来加以处理分析,深受观众好评,从而达到了共赢的最佳效果。还有之后的“据说两会”、“据说就业”都是通过这样强强联合方法来跨界合作,达到了共赢。附录中则是展现去年针对案和阿里巴巴美国IPO上市所做的两个数据可视化作品。

四、媒体从业人员的变革

(一)从“记者”到“数据侦探”

大数据技术使新闻行业的记者从依靠写作进行生产新闻过渡成为运用数据制作新闻。因此也就变为挖掘数据且制作数据新闻的“数据侦探”。这种变革体现在一下两点:一是制作数据新闻的专业人员必须要有很高的数据素养和数据意识二是数据侦探应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

(二)成立数据新闻团队

媒介融合的关键点范文第4篇

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把社会和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

可见,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的和谐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实现农民利益是农村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党和政府提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渠道让广大农民表达利益诉求,是农村社会和谐的起点。探求农民“话语权”缺失的主客观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和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不可否认,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农民在社会上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喜怒哀乐更需要合适的渠道来反映和表达,而新闻媒体无疑是一个选择。

因此,在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可以起到一定的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注弱势群体的作用,尤其是在为农民提供话语渠道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媒体任重而道远,既不能缺位、失位,也不能越位,既要乐于、也要敢于、善于为农民立言,为新农村建设发挥应有的宣传引导作用。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他们拥有发言权。为农民提供话语渠道,首先要学会听农民说话。听人说话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姿态。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不高,说出的话可能比较偏激甚至很“刺耳”,但他们同样有表达的权利。新闻媒体在帮助农民营造有利舆论氛围、维护合法权益、满足话语需求、提高话语效力方面有着特殊作用。

其次,在目前我国特定的转型期,“三农”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部分矛盾问题较为突出,让农民说话,发挥大众媒介的预警功能,为矛盾各方提供斡旋余地,无疑极具现实意义。

而广阔农村也是新闻的富矿。但从目前来看,报纸的版面、广播电台的频道、电视的时段更多的是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口味和喜好。希望媒体能把农民放在应有的高度和位置,对新农村建设宣传真正重视起来,形成观念上的自觉,把版面多留给农民,把话筒多交给农民,把镜头多对准农民,多一些“农民视角”、“农民语言”、“农民声音”。

在工作中,主动将触角伸向农村生活,并在策划理念、创作方法、节目样式等方面为农民着想,切实关注农民的疾苦、需要和情感,能够充当农民与外界全方位交流、互动的信息使者。

媒介融合的关键点范文第5篇

有媒体研究专家说,比起搜索引擎,微博更即时更快速;比起社交网站(SNS),微博更方便更简单。而对于众多媒体而言,微博的出现正改写着媒体的历史,今天,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已不再仅仅是媒体记者,而是那些正好在现场随时随地记录并用微博事件进展的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08年就已在其网站头条承认微博的社会化媒体地位。实际上不用它承认,微博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相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而言,微博具有先天的优势。首先,即时性强,报道速度快;其次,每个人都可以当“记者”,信息源多样;其三,途径多样。

对于门户网站,编辑只能通过电脑来新闻,假设一个编辑用手机记录了一条新闻,他还需要发送给同事再通过电脑。而要将信息发送到微博,就不一定需要一台电脑,在户外你看到一起突发事件,可以即时用手机拍摄,发送到微博。也就是说,微博具有Anytime、Anywhere、Anyway这些便捷的特性。微博由于其强大的社交网与海量的新闻线索,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一个平台,很多新闻媒体网站也通过加入微博以获得强大流量。微博的发展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媒介融合的前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与《新京报》、《经济观察报》、《南方人物周刊》、湖南卫视等都成了微博用户。微博与传统媒体融合,逐渐发挥着强大的媒体聚合效应,并在逐渐改变传统媒体的新闻采写传播方式。相对于微博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又当如何改进新闻传播方式来加以应对?值得深入思考。

微博可以成为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正如记者可以登录某某吧或某某社区搜寻新闻线索一样,微博也正成为媒体记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政府和名人的微博大多以实名登记,而且一有侵权现象马上就会被揭穿,只要记者具备一定的辨别力和搜索能力,就能通过微博获得可靠的信息来源(对普通人的微博则需要进一步辨认消息真伪)。

此外,在微博平台上,人们可以轻易搜索到自己想要的标签信息,新闻记者和编辑可以利用这个功能衡量事件的受欢迎程度和受众的感兴趣程度,获得大量有用的新闻线索并进一步展开深度报道。2009年7月2日,“饭否”上有饭友提供了一个网址“美国国会公开议员收入了”,链接直接通到美国国会网站。三天后一条名为《美国会网上公示收支》的新闻才出现在中国各大媒体。依靠网友聚合的力量,“饭否”的消息远远比传统媒体超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柯里是从Twitter上获悉朝鲜发射导弹的消息的。“我打开电视发现没有一个地方在报道这个事情。于是我立即跳起来,在Twitter上寻找可靠的消息源并即时写了报道。”

然而,如何保证Twitter上信息的可靠性?这是微博最受质疑的一个方面,也是传统媒体人士面临的问题。柯里指出,在使用微博作为信息来源时,“我必须非常小心,让自己不要被假消息误导”。因此在获得了新闻线索后还需要多方采访求证,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传统新闻采写方式正在被突破

微博丰富了传统新闻采访手段。记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畅通无阻地进行采访和新闻。微博140个英文字符(大致相当于70个汉字)也足够准确而清晰地提问和回答。

微博采访除了不受空间的限制外,还涵盖了录音采访和利用网络聊天工具采访的优点,并弥补了其缺陷。录音采访会使采访对象紧张,影响采访质量;采用MSN、QQ等对话工具进行采访,这确实比录音采访更为便捷、轻松,但前提是需要设定保存谈话内容,而计算机本身的问题(病毒或故障)也可能会使得谈话内容遗失。微博采访既不会造成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也不用担心遗失采访信息,因为微博的内容上网,有据可查,而采访对象也会顾虑到自己所发表言论的公开性,在回答问题时会更加谨慎和负责,这更能保证采访信息的真实性。

新闻写作,短些短些再短些

美国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曾提出过信息选择的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微博言简意赅的特性深受人们喜欢,因为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之中获取新闻信息,并快速判断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信息。

世界发展瞬息万变,对大部分受众来说,对即时信息的需要先于对深度报道的需求,因此对新闻的连续性和滚动性播报需求更高。作为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记者和编辑,就要着眼“一鸣惊人”和轰动效应,选择哪些新闻更有报道价值?如何凸显新闻要素,怎样将新闻关键点按重要程度来排序?如何通过简短的新闻抓住受众的注意力?这些都是需要掌握的写作和编辑技巧,也是在微博时代新闻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有人说微博会对新闻媒体造成挑战,尤其是对平面印刷媒体发展造成冲击,但我们认为,微博加速了媒介融合的速度,其媒介聚合效应更能帮助平面媒体和其他媒体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竞争出路。一方面微博改变了传统媒体的采写方式,另一方面也为传统媒体的电子化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媒介批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