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18%,1000元~5000元占66%,5000元~10000元占12%,10000元以上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2%,来自农村的占9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96%来自农村的占4%。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
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
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8.5%,500元~1000元占73.5%,1000元~2000元占13%,2000元以上占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的只占5%,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1.5%,有计划消费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
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的学生占8%,200元~400元占37.5%,400元~600元占41.5%,600元以上占13%。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6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3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7.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生态消费观
引言
大学生是不容忽视的宝贵人力资源,大学生素质如何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价值观念,研究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健康、合理消费行为的形成,并非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层面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引导大学生消除不良消费,最终形成生态消费观,是弘扬中华民族节俭优良传统的需要,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需要,是我国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文章在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的基础上,也就构建当代大学生合理、健康消费行为的策略展开探讨。
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消费误区
总体而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符合自身社会角色和社会发展需求,属于理性消费范畴,合理消费和健康消费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流。但也应看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消费误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节俭意识
很多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存在消费奢侈浪费现象,追求在消费方面胜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奢侈消费、攀比消费、浪费消费和人情消费严重,高校宴请之风盛行,浪费了很多资源,甚至使校园风气污浊不堪。
2.缺少理财意识
当代大学生中,有多数人不具备理财意识和理财习惯,甚至不顾及家庭条件及自身消费水平,普遍存在提前消费与盲目消费现象,这是引发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存在攀比心理
很多90后学生年轻好胜,有着较强的虚荣心,在生活中更容易出现赶时尚、比时髦、比名牌和比吃穿的现象,体现出攀比心理和炫耀心理,使得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普遍存在。
4.注重物质享受
与其他时期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的金钱更多地用于物质消费,主要用于休闲娱乐、服装饰品与数码设备等方面,但用于考取资格证、报考辅导班和购买参考资料等精神领域的消费较少,大学生消费结构有待优化。
5.沉迷网络消费
网络消费应时展而生,因为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网络消费成为广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的一种消费形式,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生活态度,面对网上形形的商品与服务,很多学生显得无从选择,特别是女大学生,易于陷入网络购物的泥潭。
二、致使当代大学生陷入消费误区的原因
相关调研资料表明,致使当代大学生陷入消费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要概述如下:一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良价值观影响、网络消费市场影响及市场化进程影响三个方面,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大学生消费行为受到不良引导;二是高校教育因素的影响,除经济类专业有所涉及外,其他专业极少涉及到消费教育,教育形式偏重于观念教育,较少有消费行为及消费方式教育,教育内容未做到与时俱进;三是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消费观念及消费习惯对大学生消费行为都有深刻影响;四是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消费观念、个性心理及消费认知偏差的存在,都使得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巨大的差异。综上所述,很多因素都能导致当代大学生陷入消费误区,应根据具体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引导我国当代大学生健康消费行为的策略
能否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意义深远,甚至关系到大学生能否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任。可以从如下几项策略来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行为:
1.注重社会消费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为此,应重视社会消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四点内容:一是对于身处市场经济中的大学生,既不能全面保护,也不能弃之不管,而是营造健康合理的社会消费氛围,激发大学生做出自主选择;二是消费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延伸,需要改善高校周边的消费环境;三是积极发挥大众传媒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宣传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四是面对网络消费异军突起的局面,相关部门需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消费市场,使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趋向理性和完善。
2.加强高校的引导规范作用
高校是培育人力资源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的重要基地,为了促使学生形成生态消费观,应发挥高校的对大学生的引导规范作用,关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从理性高度引导大学生,消除大学生群体中的炫耀消费、攀比消费和挥霍消费,使其具有正确的消费态度,逐渐养成合理、健康的消费习惯;二是将消费教育加入公共选修课程的范畴,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消费行为对大学生实施消费教育,打破经济学专业开展消费教育的局限性;三是增强社团组织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开展各种消费教育活动,宣传消费知识,提供助教岗位、增加勤工助学机会,使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健康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四是将消费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营造出良好的消费文化氛围。
3.发挥家庭的教育表率作用
大学生消费所用资金主要来自家庭,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由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所决定,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或多或少受自身家庭所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健康消费行为的构建,不能缺少家庭的教育指导作用。可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完善:一是重视家庭教育,了解孩子消费情况,协助孩子做消费预算,合理控制孩子消费总额;二是家庭成员的消费观念及消费习惯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起到表率作用,及时消除自身不良消费行为,有效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三是家长不但给予孩子物质帮助,还应引导孩子养成节俭朴素、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鼓励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4.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否健康,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从如下三点做出努力:一是多研读经典文献和著作,从中汲取精华与营养,提高自身价值判断力,抵制不良消费观的影响;二是自主学习消费知识,调整消费结构,制定消费计划,从而规范自身消费行为;三是大学生通过他人评价、比较他人消费情况及总结自身近期消费情况三个途径来展开自我评价,从而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其消费观念与消费心理的影响,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消费教育,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都有深远影响,能够引导当代大学生消除不良消费行为,养成生态消费观,形成合理、健康的消费行为,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谦.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消费者行为分析[J].管理观察,2012(13):140-141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现状和结构;理性消费;建议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占据了不可逾越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社会消费群体之一,而且走在未来消费时尚和潮流的前沿。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在大学学校生活了三年,我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有亲身经历,亲眼目睹,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他们刚刚摆脱高中生的稚气,内心的需求欲望不断膨胀,消费便成为他们力求改变和提升自己的一个平台,但是又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自身消费能力的不足,所以在消费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了不理性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的收集得到了许多真实的信息,本文深刻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特点,问题以及对策,并努力摸清其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对社会,高等教育者和家庭为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趋向并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高校毕业生每年以惊人的数量增加,他们渐渐走向社会潮流的最前线。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现状以及消费动机,指出消费误区,原因和不足,并提出了比较理性的消费观念,为大学生的消费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为家庭,社会的教育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更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先确定论文方向,然后在各网站和报刊等寻找相关资料和数据,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了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结构、高校学生消费观念及特征、高校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在整体的思路上将理论与实际调查相结合,运用综合分析法和动态分析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二、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结构特征
(一)消费现状。据统计,中国大约75%的大学生其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父母,剩下的25%靠自己兼职,或是奖学金,助学金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根据调查问卷得到如下一些数据:
由以上表格我们可以得知:在每月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中,比重最大的是500―1000元之间,最小的在500元以下,
91.4%的学生消费集中在500-2000元之间。一方面,消费水平较低的同学,可能会出现资金比较紧张,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消费的现状;另一方面,消费水平较高的同学由于可支配的资金比较多,可能会导致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出现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个体消费水平差距大。
(二)消费结构。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根据调查统计,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生活消费支出;(2)网络和通讯设备支出;(3)学习性支出;(4)人情消费支出;(5)其他消费支出。其中,生活基本支出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大约为56%;而随着IT行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和电脑似乎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而是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生活消费品。通讯和网络支出包括手机,电脑,mp3,ipad等娱乐消费,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一部分,约占21%,社会的发展,信息的重要性将带来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多技术开发商根据学生的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品位的产品,致力于开拓一个全新的消费市场,其正是看中了大学生这一潜力股。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学习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学习性消费占11%,与学习有关的消费也是我们所关心的话题。大学生除了平时的学习和期末考试以外,还会考许多的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研的压力,在考研方面会买许多的书籍或是报各种学习班,所以会花去不少的费用。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广,其人情支出也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呈现上涨趋势。有的人情支出是必须的,而有的则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大方,于是,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便在校园里蔓延开来。
三、高校学生消费观念
在21世纪的高校消费人群中,时尚与潮流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消费特征的代名词。他们喜欢追求新颖的东西,手机,电脑,服装,饰品等生活必需品体现了消费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此外,大学生消费中考虑得最多的因素是实惠,即是否买的值。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来源比较少,另一方面,自身的消费能力不足,所以,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又希望价格合理。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80%的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仍然是讲求实际与理性消费,追求物美价廉,“买的值,买的放心”,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家境比较富裕,出现了追求名牌,奢侈消费,盲目攀比的消费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当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合理的消费观念。
四、高校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背景。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会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他们是有求必应;另一方面,许多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照顾和教育孩子,缺少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于是,乱花钱便成了他们想证明自己和排遣孤独的一种手段。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子女往往都会继承父母的性格特点,时刻为家人着想,省吃俭用。
(二)社会环境。现代社会是物质充斥的社会。其消费观给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前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种消费观,即超前消费,许多人为了追求活在当下的精神,秉承着花明天的钱来完成当下事的的信念。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传统消费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渐趋成熟,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易受社会环境和大众化消费的影响,不正确的消费观也在大学群体中蔓延开来。智能手机,电脑等看似奢侈品如今却成为了每个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品。当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时,就会产生羡慕和自卑的心理,有的人即使没有经济实力,也要跟别人看齐,因为这样才会显得自己不比别人差。
(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由于处在一个学生时代与社会接轨的阶段,其性格特点,是非判断能力,思想情感和兴趣爱好都没有完全定型,不能够完全独立思考问题,但是他们又特别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坚强和果敢,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得到关注,得到别人肯定的评价,于是,虚荣心理会让他们把这种落差转移到不正确的消费观上,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又可以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消费的步伐。
五、建议和对策
(一)学校和家庭要进行动态引导和教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勤俭节约也一直为我们所传承。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不应该摒弃这种美德,而是应该把它传承和发扬下去。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在大学生的教育方法上我们要实行动态教育。传统的理念已经不适应大学生的思维了,我们要与时俱进,紧密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消费观念,对他们进行如消费结构,消费理念,消费心理,消费品常识,消费生态意识的教育。但是,一味地课堂理论教授难免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不会高,所以提倡实地调研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家庭是提供大学生消费的保障,学校是大学生未真正踏入社会消费的最后一站,父母要时刻引导着孩子,给他们树立榜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大学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衔接,校园教育对于大学生以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主张适度消费。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花钱,把钱花到最有价值的地方,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应在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之内。其次,要树立健康的消费模式。健康的消费模式即倡导文明消费,勤俭节约,选择安全环保无污染的“绿色商品”,合理选择消费的结构和层次。第三,要有合理的理财规划。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中获得一席生存的地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要具备独立的理财规划能力。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独立的理论概念,也需要把这些概念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独立思考和处事的能力。养成花多少钱,记多少钱的记账习惯,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培养自己的储蓄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
(三)要发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来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引
导教育。大众传媒和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渠道,它们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应力,所以应发挥其多样性和快捷性的优势,宣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而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重视对消费热点的调查研究,加强消费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抵制奢侈之风。此外,政府还应鼓励大学生适当进行发展性消费。大学生的发展性消费即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能证书的考取,接受各种培训,各种教育等,以知识力量转化为精神力量的一种消费。发展性消费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促尽全面发展。
总结: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他们有其独特性和固定性,我们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价,根据现实情况,对于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应该大力倡导和发扬,对于不合理的消费,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端正他们的态度和消费习惯。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而且也与家庭,社会和国家息息相关。我们要努力培养他们的消费意识,共同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和正确的消费习惯,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现代手机已经改变了以往传统手机的功能模式,由单一的通讯功能正向网络化等多种功能的转变。尤其是随着4G通信方式的建立,利用手机上网的速度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因此,现代学者提出“手机媒体”概念,并逐渐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就当代大学生来说,手机媒体的使用非常普遍,已经深深影响了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一、手机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手段
手机媒体从出现到快速发展,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我国手机网民人数已经达到6.35亿,几乎没两个国人当中就有一人是手机媒体的使用者,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加之中。
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人数更是普遍,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现代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进行网络交流等活动的人数已经占到整个大学人数的90以上。大学生群体是手机媒体使用和消费的主力军。以目前的大学生阅读模式为例,已经改变了传统图书馆阅读的做法,更多的通过手机进行网络阅读。阅读形式更加新颖,阅读方式更加灵活,搜寻相关资料更加方便,阅读内容更加丰富。
二、大学生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伴随着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中,手机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已经深深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一)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 手机媒体自身的媒体优势有利于大学生及时接受最新的价值理念。手机媒体本身具有很多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中所不具有的优点:一是针对性强。手机功能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二是传播速度快。由于手机使用的方便,致使信息通过手机传递速度远高于其他媒体传播的速度。三是手机媒体的使用方便快捷。四是手机的配置越来越多,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以上手机媒体自身的媒体优势有利于大学生及时接受最新的价值理念。通过手机媒体,大学生可以快速便捷地查询海量信息资源。这里面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会时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甚至产生剧烈的冲击。最终有利于大学生借助于手机媒体实现自己原有价值观的反思和重塑。笔者曾见证一名在校的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阅读到辽宁某地方小学因贫穷很多孩子辍学的新闻,这名大学生立即把自己的生活费中的一部分挤出来资助了其中两名品学兼优的孩子。可以看出,手机媒体自身优势有利于大学生及时接受最新的价值理念。
2. 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已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积极导向作用。手机媒体已经深深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生存状态。媒体专家普遍认为,健康积极的媒体信息最终会对受众产生迁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当代大学生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甚至语言使用上都深受现代手机媒体的影响。总体上看,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链接自己与社会的窗口,他们从这个窗口吸收很有有益的养分,进而内化为价值观的升华。
3.手机媒体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提供了强大的舆论环境。手机媒体中大量正倾向的言论信息,无疑会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潜在的舆论环境。通过手机媒体中这些正能量信息的构建,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正能量信息的主要来源。使得大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命运、社会和谐和人民的安康,树立大局意识,同时借助于手机媒体中榜样的先进作用,又可以树立大学生自身学习的典范。因此,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看,手机媒体的使用已经逐渐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了强大的正倾向的舆论环境。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中的消极影响
1. 手机媒体中的不良内容信息产生的负面作用。手机媒体在带给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某些不良信息内容掺杂其中。加上目前我国政府对手机媒体的使用监督失控,更是助长了一些人传递不良信息。以思想的传播为例,很多境内外组织借助手机媒体散布反国家的言论。由于波及面广,查处很难。这不免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再如一些低俗的娱乐信息甚至黄赌毒信息的盛行,更是腐蚀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当代手机媒体的供应商,往往以利益为追逐的第一位。
2. 手机媒体使用软件极易被攻击,致使某些不良信息传入手机媒体的用户之中。和电脑不同,手机媒体在系统维护中没有那么多强大的软件。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在售的手机中,防护软件多是手机内置其中,防护软件密码极易被盗取。同时某些不法分子借助于手机防护中的漏洞,用手中的“黑客”软件盗取用户信息的情形也很常见。2014年8月,央视就报道了一次“全能神”,盗取国内用户信息,进而借助手机媒体进行大规模传播内容的案件。这些手机防护软件漏洞的存在,使得手机用户被动接受了很多负面的信息。大学生群体中也经常发生此类事情,这影响了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三、结语
手机媒体的使用已经深深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使用手机媒体的时候,要更多地接受那些正能量的信息,远离那些负面的不健康的信息。同时学校和老师也要做好对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管理工作,采用正确的措施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手机媒体。这样才会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权利意识;管理工作;研究
目前,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思想独立,对自身的权利意识也十分重视,高校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就要跟随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笔者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变化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学生管理创新工作,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现状
权利意识主要是指社会人员对自我权利的认识与主张,以及对他人维护权利的行为的客观评价。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我权利的认识;另一个是对他人权利的评价。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公民,依法享有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作为受教育者,依法享有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权利;作为消费者,也依法享有消费者的权利。随着我国社会民主与法治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开始不断提高。对大学生权利意识变化的了解,是目前高校对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
1.关注自身权利
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都有很强的权利意识观念,同时对自我的个性表达也十分重视。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特别看重对自我利益的保护,他们深知自己作为教育的消费者所享有的权利,他们甚至会不断思考思想教育与消费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学校在收费过程中,他们会思考收费是否合理;学校在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时,他们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运用合适的方式来解决。
2.表达权利诉求
当代大学生在保护自己的权利意识时,并不仅仅停留在此,他们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权利可以得到外界的关注。比如说,他们要想改变当前不合理的现状,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权利意识向管理人员表达出来,希望管理人员可以对他们所表达的权利加以重视,从而运用合理的方式来改善学校的规章制度,达到实现自身权利的目的。
3.权利合法性模糊不清
权利的发展意味着权利人地位、能力的提高与人格尊严的强化。因此,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希望个人利益可以得到重视,并渴望实现权利平等。但是,有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与自由。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不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父母是没有义务为其提供各种学杂费以及生活费用。但是有些大学生会认为家长以及社会是有义务为他们承担这些费用的,通过这点就可以说明当代大学生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所提出的权利要求是否合理并合法。对于自由来说,它主要反映着一个人的权利边界。当前,有很多大学生认为社会中有很多规定限制了其自由,开始逐渐排斥社会,并产生抵触心理。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在校园内或者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伤害,都应该由学校无条件的赔偿,他们对这些规章制度理解的想法,说明当代大学生对自我权利的保护很重视,但又缺乏对权利合法性的认识。
4.对权利的关注高于对义务的重视
当代大学生普遍重视对自我权利的保护,却不履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义务,也不考虑自己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是否给他人带来伤害,是否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有些大学生过分关注自己的权利,如果在学校中出现旷课等违纪违规的现象,则会认为是否上课是自己的选择权利,只要考试可以顺利通过,学校不应该对其进行管理。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旷课是对教学质量不高的一种不满。如果校方因学生违纪而做出开除的处理决定,有些大学生会认为既然已经交过学费,学校就不能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认为学校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合法。通过以上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权利的关注高于对义务的重视,大学生的这种观念如果不加以管理会使他们的个人主义急剧膨胀,从而逐渐淡化自我的社会责任感。
二、对当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内容
1.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导致他们的个性意识较强,而集体意识则比较薄弱,再加上目前我国的考试制度让学生的压力无法释放出来,从而容易产生激动等过激行为。虽然我国高校每年都在不断扩招,但是重点大学的数量依然没有明显增多,因此,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压力依然存在,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在大学校园的正常生活,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另外,我国高等院校在对学生管理上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与管理系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并没有完善的管理措施。所以,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是高等院校目前工作的重点。
高校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以当代国情及国际发展趋势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用发展的眼光与创新的思想来管理学生,不断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内在的潜力,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全面建立系统化与现代化的大学生管理体系。
三、分析当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内容
1.拓宽学生工作的领域
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范围为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活管理、学风建设、实践活动等等。目前,高校还必须加大对学生就业指导的管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对学生创业教育的管理,另外,还要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以及诚实守信教育的管理。高校要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为学生提供可以展示并锻炼自己的活动场所,比如志愿者活动等等。还要给学生提供获得事业发展的条件,比如就业信息服务、社会交往等等。通过这些管理与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工作领域,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对自己的未来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
2.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自大学生进入校园开始,学校就应该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这些规章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掌握学校制度的同时还要为学生灌输与大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高校可以开展思想教育课、法律基础课,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从而减少并预防犯罪。不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并不缺少法律常识,而是缺少对法律知识的正确认识以及自我的反思意识。因此,高校在进行法律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开设伦理、哲学等选修课程,增强大学生对法律内容的理解,并促进大学生运用合理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对当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要掌握并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果学生遇到权利纠纷等问题,该管理人员要具备对法律准确解释的工作能力,让学生在工作与学习中可以真正做到遵纪守法。
3.引导学生的权利意识观念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观念,高校应积极并正确的进行引导。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是否合理。对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正确意识,同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责任感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高校要不断观察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变化,并鼓励大学生积极提供自己的宝贵意见,这样才能够引导大学生积极的接受权利意识教育。
4.开通学生的诉求通道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运用网络连接的虚拟组织可以迅速的实现信息传播,这种技术手段为当代大学生的意愿与诉求提供了新的渠道。当代大学生在虚拟组织中主要通过论坛、贴吧等形式进行沟通,高校要认真整理在虚拟组织中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各种诉求,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愿望与建议,并准确地传递他们的呼声,用合理的方式为大学生解决各种问题,争取达到学生满意的状态。这样可以带动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虚拟组织中,避免大学生在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的情况下,运用极端手段,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除此之外,高校的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作为学生参与学校的发展以及自我约束与管理的渠道,大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本身也是一种对自我权益诉求的途径。但是这些活动组织只有在规范制度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要积极指引并完善这些社团的规章制度,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更好的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
四、结语
通过以上我们对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变化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了解到,在信息技术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也会逐渐增强,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不仅要支持大学生的权利意识观念,还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思想。
参考文献:
[1]魏汉勇,王亚琴,郑薇,等.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变化与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07-109.
[2]张兆坤,常凤亮,张丽萍.适应学生权利意识变化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