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中大众传媒的作用
1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影响
首先,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不可替代,具有倡导社会生活的理念、个人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作用,对社会个体追求真善美有积极影响。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其他宣传方式,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名师讲解、名家授课等等,甚至具有积极引导功能的新闻报道模式,这些类型的社会教育方式对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增加受众的关注度,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有较为清楚的认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其次,对社会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目前,大众传媒可以借助角色示范,为人们提供学习与模仿的对象,正确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及行为规范等。大众传媒视野中的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对现代人的观念、生活态度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使社会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影响十分深刻,大众传媒通过不同的形式倡导亲情、关爱、忠诚与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
2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负面影响
首先,所采用的宣传与引导方式存在误区。从当前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与宣传来看,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导致主流价值观边缘化。一些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的宣传过于教条,艺术表现形式不当,过于简单,语言乏味,受众接受难度较大。
其次,对自身价值观念的认识不清。当前,大部分大众传媒在对自身价值观念的认识上也存在误区,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一些节目在宣传过程中核心思想混乱,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引导受众价值观导向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次,新兴媒体的涌现使价值观念引导存在误区。近年来,影视传媒迅速兴起,在引导与塑造社会价值观念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朝着反向发展。尤其是现在的电视剧泛滥,有些电视剧不仅没有发挥积极正面作用,反而使得下一代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出现误区。
最后,低俗媒介不断涌现。这一现象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现在,一些媒介已经偏离了原有的价值取向,为了吸引受众而采取低俗方式,影响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使受众接收低俗趣味的内容。
二政治观念形成中大众传媒的作用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大众传媒是大众与政府间沟通的纽带。大众传媒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第一时间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及时地将精神传达给社会大众,使其对党的方针政策更加了解,拥护党、热爱党。在国家发生突发事件过程中,大众传媒是大众与政府沟通的平台,传媒要发挥最大的力量让公众了解到突发状况的信息,及政府对这一事件采取的对策等等。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与新信息,对已经确定的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与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确保传媒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维持政府的良好形象,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奠定基础。
所谓的政治民主,就是要确保公众与政府间的信息畅通,可以及时地沟通。现代政府要确保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可以及时地了解政府信息,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政府要对公众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认知,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同时,公众也要对政府制定的政策有较为清楚的了解,看其是否可以改善当前的生活状况,能否为自身的生活带来实惠与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有效地为公众传递了政府信息,同时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了有效平台。所以,大众传媒关系着政府与公众间能否实现高效互动。
三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功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因此,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问题迫在眉睫。下面就对大众传媒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正面教育意义
首先,现代化的传媒方式使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丰富,知识面与想象力也得到了拓展。相较于传统教育,现代化教育的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途径也变得更加丰富,教室、书本、电视、网络,尤其是网络在今天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兴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为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奠定了基础,也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开放的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给孩子们展现了更加丰富的生活图画,为青少年个性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先进的媒体设备、现代化的媒体理念都为青少年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孩子们掌握更加丰富、多样化的知识。
最后,传媒的快速发展使青少年的时代特色日益浓厚。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价值观念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自我情结十分浓厚。自我不一定就是贬义词,在很多时候自我意味着的是独立,这是现代社会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的青少年有自己的价值观,对时尚与娱乐有自我的认识,在对待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自己独特的语言。现在这一代的青少年在处世及消费理念上与上一代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更尊崇自由与独立,对自我的选择更加坚信。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代的青少年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竞争需求,他们的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的展示,在社会发展中独立地开拓出新的道路。
2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走向。相较于传统的媒介,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了盈利而制作,庸俗化、娱乐化、平庸化现象日益突出。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被奉为潮流经典,被认为是时尚。一些具有哲理性、深刻且崇高的内容被渐渐地遗忘在角落,乏人问津,即使有受众,也是寥寥无几,成为所谓时尚圈之外的内容。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媚俗现象日益突出,而新时期的青少年由于诸多压力和问题,对其认识毕竟有限,同时鉴别能力不强,看见新鲜的事物出于本能就会以模仿为主,这必然会导致不良的问题出现,很多孩子不良习惯都是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形成的。最为典型的当属现代的青少年相较于学习更加热衷攀比、炫富、消费,喜欢在同龄孩子间彰显自己的富有。现在的青少年中攀比风十分严重,导致中学校园的奢侈风气日益浓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受到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价值观出现问题,对事物的认识出现偏差,对此,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减少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首先,商业运作的模式影响青少年对时尚的认知。现代孩子对时尚都有自己的认识,与父母及爷爷奶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商业运作融入到大众传媒中,导致青少年对时尚的追求出现误区,使现代中学生的时尚消费观念出现误区,认为奢侈就是时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现代青少年表现出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次,商业利益驱动下使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出现偏颇。现代孩子的审美观念长辈们非常不认可,认为很多内容低俗且庸俗,这是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的。商业氛围的熏陶下,孩子对世俗文化的宣传认知出现偏颇,审美情趣发生问题。从当代青少年的审美情形来看,低俗化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对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不够重视,通俗轻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盛行,相较于深刻的哲学,他们更重视浅显直白的文化,他们更加钟爱直观形象的接受。现代孩子似乎回到小人书时代,更加钟爱看图说故事,这成为他们最喜爱的阅读方式,在某些时候,文字变得可有可无,这对现代青少年文学素质的提升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最后,恐怖文化的盛行使青少年暴力升级。在某段时期内,警匪片、恐怖电影、宫廷争斗戏盛行。尤其是在台湾、香港的电影盛行的时期,武打片、功夫片、警匪片充斥荧屏,青少年每天看到的都是血淋淋的场面,触目惊心,尤其是随着特技技术的改进,电视剧中的表演手段更加多样,青少年受到这样的视觉冲击,在长期的熏陶下,他们的欣赏眼光就会出现误区,将一些负面人物当成崇拜的对象,将恶霸作为偶像,甚至认为黑社会是理想的发展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类影片仍然十分受宠,由此可见,现代的青少年在教育中理想已经偏离,从青少年犯罪记录的统计来看,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案例屡见不鲜,甚至有很多刀枪相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引起每一位家长的重视。
3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
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引导作用日益明显,但是为了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强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积极意义。具体来说,要增加积极内容的宣传,树立正确的宣传理念,在青少年中树立良好的威信,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文化宣传,都要以积极的引导与倡导为目标,使现代青少年可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形成独具个人特色且与社会时展相一致的品格,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辉.浅谈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09(5).
[2]杨晓明.四书五经现代版[M].成都:巴蜀书社,1996:1-2.
[3]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9.
[4]洪淑瑜.大众传媒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4).
关键词:大众传媒;儿童传媒;特殊媒介功能
一、大众传媒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已成为青少年与广阔的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他们释放情感和娱乐放松的渠道之一。青少年很容易接触传媒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传媒也由此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无所不及的触角对青少年产生着魔力般的影响。当然,在吸收传媒中的积极影响的同时,青少年也在任由传媒中的消极因素对其价值观念产生着误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正在校园之外对当代青少年实施着另一种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由于传媒先天所具有的传播优势,对青少年的引导和塑造甚至超出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尤其是大量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正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学校教育,这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1.暴力内容滥用淡漠了儿童的生命观
当前的大众传媒充斥着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暴力信息,显然,青少年有限的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们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分辨能力较弱,传媒通过对暴力和犯罪细节的详尽描述,再加上渲染、夸张和虚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内心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建构。长期接触暴力内容的青少年会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受害者日渐麻木,以致容忍社会暴力的层次逐日剧增,逐渐造成青少年同情心和体会他人伤痛能力的丧失;暴力内容往往带给青少年一种幻觉,使他们认为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借助暴力来解决,因而产生暴力崇拜,严重者则诱发攻击甚至暴力犯罪。
2.低俗娱乐节目降低了儿童的审美观
虽然各类休闲娱乐内容有助于生活在快节奏之中的人们实现某种精神调整和心理恢复,但部分低俗娱乐内容所呈现的不良倾向对青少年产生着负面影响。大众传媒的商业化使传播产品更多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娱乐气息浓郁的商业活动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形成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泛滥的娱乐传媒内容往往异常粗糙,格调不高,直接造成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庸俗化。
3.不恰当的传媒舆论模糊了儿童的道德观
大众传播有时是通过引导社会舆论来帮助人们获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的。而且,目前在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成熟的社会舆论,更需要正确的社会导向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但是,在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媒在日常的报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甚至错误的舆论导向,直接或间接地忽略正确舆论导向的实例还是很多的。例如:鼓吹“及时行乐”“玩世不恭”的观念,将人们引入萎靡、颓废的精神状态,宣传对私欲的渴求,对享乐的追求,对消费至上的崇尚,对实用主义的信奉,片面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等。这些不健康的舆论与强化道德力量的功能背道而驰,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精神状态,特别是会模糊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
4.儿童本位缺失抹杀了儿童的主体性
一些媒介过于强调“教化”功能,忽视未成年人课业压力之余寻求轻松、趣味和新奇的阅读心理。儿童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化的过程。他们主要通过学习和掌握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交际语言、认知技能和行为规范等,将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内化,建立行为和评价系统,正确评价他人的角色和观点以及将要承担和扮演的各类角色,并初步形成自我的人格特征。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来进行和完成的,大众传媒现在已经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让我们看到的是成人社会的自私和成人传媒对儿童的专制。而这种伴随儿童成长全过程的不民主,是对儿童自由天性的压抑。
如何回避大众传媒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伤害?如何切实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和涵养以促进社会的进步?笔者认为,在加强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的同时,各类媒体都应该把向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积极营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培育、发展为青少年儿童开阔眼界、提高素质的良师益友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媒介产品,开发好一系列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分众传媒,这是必然之路。
二、儿童传媒的特殊功能
儿童传媒是直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的传媒。党和国家对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发展非常重视,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规定。面向青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产品,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取向,有着明确的内容要求。尤其在商业意识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强化儿童传媒的特殊媒介功能,对于构建品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正面道德引导功能
儿童传媒是以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传播内容,以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旨在丰富儿童的文化知识,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操,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生活。要符合儿童对丰富知识的渴求,符合儿童对多样人生的向往。社会赋予媒介的使命在于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儿童传媒在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儿童传媒既需要寓教于乐,又不能放弃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应更多地倡导行业自律、提升文化品位、体现人文关怀。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儿童传媒,应树立青少年意识,为庞大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特色内容,更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价值观和更好地促进其社会化。为青少年精心选择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媒介,给他们提供选择的可能性,赋予媒介更多的精神价值、道德品质与思想内涵。
2.全面社会教育功能
儿童传媒文化中传播的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结构的形成能起一种与学校教育相媲美,甚至超过大众传媒的检测作用、镜子作用、激励作用、启迪作用。这些作用既表现在儿童传媒能随时且迅速地唤起青少年迎合社会共同道德指向的行为欲望,也表现在它无时无刻不在校正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种种偏向。首先体现在儿童可以从儿童传媒中获取许多知识,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潜移默化地传输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对他们的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培养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儿童天生具有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愿望,儿童传媒对少儿世界新近发生的信息的反映,使他们学会了解和参与社会,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习惯,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儿童跳出狭小的认知范围,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认识社会,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行为规范,传媒作为中介因素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使他们积累了许多社会知识经验,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儿童传媒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的另一位重要的“教师”。
3.传递有益信息功能
据中央电视台2003年做的一项“儿童与电视”调查显示,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占70%,为了放松一下的占15%,为了玩的占8%,其他占7%。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古今中外,高雅通俗,儿童传媒不仅在内容上是超容量的复合体,在样式品种上也是超越任何文化形式的复合体,有效激发了儿童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儿童传媒向儿童输送百科知识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关注社会的习惯,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他们意志品性、兴趣爱好的培养。儿童媒体提供的广泛的社会生活感受和多元的文化,对他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4.符合儿童需要功能
儿童传媒要立足于儿童,着眼于发展。因此,儿童传媒要具有多融性,不光有娱乐性,还要有知识性和思想性,并且这种多融性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对应儿童的年龄、心理、认知、思维特点,形式上要丰富多彩、新奇有趣,并能激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培养儿童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兴趣。要避免“成人化”,不能根据成人的需求、期待和愿望及成人对社会的认识,来确定儿童传媒的内容。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缺乏儿童社会性发展所需求的真正内容,就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5.提高文化品格功能
对于传播媒介,大众的需求是其命脉,赢得受众的青睐、提高受众面、争取更多的广告客户自然是媒体首要的选择。但作为儿童传媒,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应该引导更多儿童传媒人的思考。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文化品格对于儿童成长的长远发展意义。应当承认,当今的传媒人为了创新,费尽心机地策划,甚至沉迷于花样翻新、搜奇寻异之中,标新立异,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娱乐效果。真正的娱乐是没有外在的功利性目的的,它所要满足的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需要。它使人原本紧张的身心得以缓解和松弛,是对人的生存中的强制性劳动的一种调剂和补充,是保持人身心平衡的重要途径。娱乐性需要建立在民族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现状和艺术审美规律的基础之上,用艺术再现人们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 尤其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实力的较量上,还体现在文化层次的角逐上,反映在儿童媒介文化传播过程中,则尤为深刻。例如: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本身所附带的不仅仅是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同时也附带着意识形态价值。发达国家在儿童媒介文化传播过程中以强势文化的姿态掌握着话语主动权,将本国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动画片的形式进行对外输出,这种不平等的信息交流使得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威胁。当前很多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片及卡通形象,就是国外强势文化的代表,渗透着异国的价值观念,中国儿童在喜爱并接受它们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它们所蕴涵的附加文化价值。儿童传媒需要在文化内涵的培植上下工夫,真正成为向儿童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
6.情绪释放宣泄功能
儿童也有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泄自己情感的需要。通过属于自己的媒体与同龄人进行沟通,与同龄人共同谈论和分享他们的疑问、忧虑、成长过程中的欢笑与苦闷都必须有一个宣泄的平台,使他们拥有属于自己传递信息的大众化平台,获得群体归属感,使他们的呼声能够被社会注意,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能被媒体尊重和认可,有利于实现其心理平衡。通过儿童传媒这样一个渠道,让他们共享群体信息、解决疑问,能够有效地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3]李幼穗.儿童发展心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8.
一、时尚文化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㈠ 时尚文化的内涵
1. 时尚文化
时尚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元素。“大众文化是现代都市和大众消费社会流行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及消费需求,而时尚意味着消费潮流……当追逐时尚、追求时髦不仅成为诸多大众的消费需要,甚至成为他们的生活乐趣乃至精神寄托时,大众文化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机制――时尚文化。”时尚文化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性质和表现形态。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时尚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或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它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人对特定的观念、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与追求,并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社会到处可见的现象。时尚文化就是带有时尚色彩的文化,包括人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所以说目前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嘻哈文化、偶像崇拜文化、酷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广告文化等应都属于青少年时尚文化的范畴。
在社会学理论中文化具有社会化的功能,即文化能塑造社会人,并且不同文化可以塑造不同的人。青少年是学生群体中的主力军,总体上看,青少年是作为社会的未成熟者出现的。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社会位置并不相同,从而导致社会地位差异,进而使他们的行为也有所别。所以,时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群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㈡ 时尚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
时尚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是消费、青少年和大众传媒。消费是商业动机的力量,事实上,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与以往的文化相比,大众时尚文化具有强烈的商品化和消费化的特征。时尚文化的追随者是时尚与流行的主体,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对时尚有着极度的敏感。发生在前后两种时尚相互的竞争,加上传媒的双向推动,二者共同促成了时尚的快速消亡与更新。而这种消亡与更新成为时尚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大众传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的同时,时尚对传媒有着一种深刻的依赖性,同时大众传媒又是促进消费的催化剂,而青少年是时尚最敏锐的察觉者,所以三者间互相关联,时尚文化的持续升温与消费、青少年以及大众传媒这三个要素紧密相关。
二、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㈠ 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1.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促成其心理的成熟化。积极健康的时尚文化可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以体育文化为例90年展起来的玩呼啦圈、旱冰等,以及现今的健康街舞、跆拳道等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青少年在体育锻炼的同时缓解了课业的压力,改变了枯燥的学习生活状态。
2. 加速了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社会学中文化有塑造人的功能,以及能促进人的社会化。青少年在接触时尚文化的同时也触摸到了时展的脉搏,这样使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更易适应社会的发展,加速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反之,个体的能动性是个体社会化的特征之一。作为一个社会角色,青少年不仅是被动的接受时尚文化,还主动的创造着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3.扩展了青少年的知识面。文化具有整合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化把社会各部分连接在一起,联系在一起。所以,时尚文化也连接了社会中各个相关部分,尤其当时尚文化与信息网络相结合,世界的信息触手可得,这样便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并且异质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人们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如此,青少年可以公正包容的看待不同文化,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生存空间,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心理需求、信息需求和娱乐需求。
㈡ 时尚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消极影响
1.时尚文化易导致错误的人生价值观
时尚是一种个性的张扬与自我的扩张,制造或追逐时尚是为了求新求异,张扬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显示自己独特的生活品位。时尚文化的这个特征正迎合了青少年阶段的心理需求,易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青少年伙伴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会迫使个体在认识和行动上与众人趋于一致,心甘情愿地追逐时尚。于是,易造成他们自我判断价值标准的混乱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开始膨胀,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开始滑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逐渐在人生价值目标上迷失了自我。
2.时尚文化易培养消费为主的观念
作为时尚文化其一基本要素的消费,也会时尚文化流传的载体。因此,时尚文化强烈的商业和消费性质使得某种商品暗示着人的身份、地位乃至品位等,将人们的消费观念导向一种品牌消费或符号消费。时尚文化作为消费文化,其文化产品本质是商品。为了促进消费,时尚文化利用华丽耀眼的包装吸引眼球,推崇消费至上的理念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在此影响下,青少年认为名牌是最大的时尚,通过名牌可以获得认可和推崇,他们把这种消费看作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于是,青少年不稳定、不成熟的心理特征使得青少年无论是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都极容易受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
3.时尚文化易阻碍健全人格的发展
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梧并遵守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从而达到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功能。青少年阶段是人类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阶段。例如,时尚文化中的娱乐性在大众媒体的承载下表现为对时装、休闲、娱乐的青睐。为了追逐时尚,一些青少年就会极力按照社会上的流行模式,盲目模仿,易忽视内在素质的修养。另外,在时尚文化的对比下,青少年容易产生“偶像效应”而贬低自己的价值形成自卑的心理,对社会化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迷乱了。健全的人格要求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时尚文化产品往往摆脱不了商业化的包装和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气息。如果青少年长期耳濡目染地接触时尚文化的消极面,加之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自我辨别,终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时尚文化下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青少年正处在人发展的特殊转型阶段,美籍裔心理学家K.勒温将青少年称为“边缘人”(Marginal man),指出其特点是缺乏安全感、容易神经过敏和处于紧张状态,他们常常靠自己的文化来对抗成年的主流文化,以取得某种安定感。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学生扮演的并非只是单方面的角色,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我们要必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怎样科学有效的“干预”青少年的发展。
㈠ 家庭教育
1.童年是德育教育的启蒙时代。家庭是人类降临后社会后遇到的第一个初级社会群体,并在人类社会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首要的角色。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概括家庭是“培育人性的最初场所”,个人的人格特征,爱和帮助等利他性道德规范及情感体验都来自家庭的培育。所以,孩童时代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是人类社会化良性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工程,家长首当其冲负有重任。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如勤俭节约、朴素、勤劳等,这些似“落后”的传统同样是现代人需要秉承的。家长用正确的爱引导孩子如何辨别高尚和低俗,养成高尚的情操,高尚的道德是青少年分辨时尚文化的度量衡,使他们可以分辨时尚文化中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倾向。当然,这对家长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要求,并且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
2.平等对话是沟通的基础。在平等对话中引导青少年应对时尚文化中消极因素。家庭教育可能呈现的单项、不平等的教育方式,容易形成青少年叛逆、不合作的性格。而时尚文化正迎合了青少年叛逆的心理。作为社会成员,青少年需要和家长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其追逐时尚文化时,基于他们特殊的心理状况家长给予正确的指引,甚至可以将一些问题解决在其萌芽状态。同样平等对话的前提是家长应当了解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特征,以及时尚文化的负面影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培训班、相关书籍和教育专家讲座了解与孩子们沟通方式。
3.优质的家庭文化环境是保障。就如上文所提到过,在社会学理论中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同样在青少年的教育中,优质的家庭文化环境尤其能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家庭文化当坚持主流文化的正确导向,在此基础上营造健康、温馨、快乐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应该成为家庭文化的主色调,因此,对于在这样的家庭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时尚文化中的错误的价值观念是不难被他们察觉的。
㈡ 学校教育
1.德智并育,更新教育观念。学校的德育教育和智力教育同等重要,要避免发展出现失衡。因为,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只有在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角色的基础上,才能突破自己认识的局限,实现全面发展。学校是孩子们经过家庭教育的初凿后接受规范化、制度化的教育场所,应当理性的审视时尚文化,走近学生、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所需所求,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积极参与青少年文化时尚活动。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学生是以角色身份将占据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的群体,学校所以当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避免他们的思维局限在自我的世界。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多元文化融合。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极大的帮助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根据青少年文化需求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更新青少年文化表现手法,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意图建设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形式新颖时尚、活泼生动,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文化阵地。另外,利用网络载体促进多远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和合作与创新中提升能力,使得校园成为探索和孕育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智慧的场所。
3.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在追逐时尚文化的过程,有时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出现才致使后来消极的影响。生活、学习中,青少年学生们渴望被理解,渴望交流和倾诉。老师应当在家长的配合下指导青少年正确的处理生活学习中的矛盾。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热线,在注重青少年隐私的前提下,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以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群体。学校也应当配备专职的心理老师,同步陪伴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落后文化的侵蚀。
㈢ 社会教育
1. 政府监控,规范时尚文化的发展。社会当鼓励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先进影视文化作品的创作,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其次,从立法上完善传媒法律法规,如广告法、影视审查法、分级播放制等,对违规的传媒制作、发行和传播者加大惩罚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不良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综合治理社会环境,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严把质量关。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氛围,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政府加大物资投入,建设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为青少年深入社会,接受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教育提供素材。
2. 加强传媒的监督和自律。大众传媒不仅是时尚文化的三要素之一,同时也在青少年社会教化的执行者之一。大众传媒在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教授技能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有专家研究表明,暴力节目和人的侵犯行为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大众传媒是把双刃剑,媒体要不仅加强自律还有体现人文关怀,努力实现影视作品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主流文化为指引,发展优秀的文化传统。所以,大众传播媒介应正确引导社会时尚,肯定积极的时尚文化,对消极颓废等社会时尚的典型形式应进行坚决的批判。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来预防网络传播中的不良信息,并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打造健康的媒介平台。
㈣ 结语
在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中,青少年中的流行时尚文化对青少年乃至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让青少年回归传统是不现实的;同样,让他们全身投入时尚也是不负责任的。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存在的新问题,如何正视时尚文化的渗透,将青少年对时尚文化的认同引向合乎理性的方向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俊萍.论时尚文化和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04.
[2]闫超栋.解读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66-167.
[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咏梅,宋超英.社会学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5]Lewen,K.ResolDing Social Conflicts [M].New York :Harper,1948.
关键词:视觉文化消费文化培养理论被迫成熟拟态环境
一、当代传媒文化的特点及突出现象
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很多,不同领域对文化的定义不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ylor,1832-1917)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符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他主要强调了精神或社会心理层面。吉尔兹将文化定义为:“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就传媒领域而言,传媒文化是象征符的集合,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精神层面的社会制度、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及习俗等,物质层面的如传播媒介、传播机构、乃至传播“情境”等。传媒文化区别于文学和艺术等精神产物,有其功利性,大多不具备珍藏价值,其品位取决于受众,缺乏早期传媒的“精英意识”和思辨特性。为迎合大众口味,它甘于简单化、商业化,及同质化。
传媒文化是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传播运行的血液。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演进同样影响的传媒文化;反之,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信息的传播也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随着传媒科技的进步,传媒文化由印刷文化演进到视觉文化,而经济形式由过去的工业形式到消费社会,传媒文化呈现出消费文化的特性。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加剧,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兼并潮,让媒介文化出现了霸权特性。
1.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区别于文本文化,其传播载体不是传统的印刷物,而是各类机器媒介系统,包括从早期的电视、电影到现在如电脑、电子看板等视频载体,乃至受广大青少年喜欢的PSP、手机等掌上电子产品。呈现模式也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符号不仅仅是文字,更主要的是动态图像。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指出:“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形成知识的印刷和视觉的相对比重中却存在着对一种文化的聚合力的真正严重的后果。印刷媒介在理解一场辩论或思考一个形象时允许自己调整速度,允许对话。印刷不仅强调认识性和象征性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概念思维的必要方式。视觉媒介—-我这里指的是电影和电视——则是把它们的速度强加给观众。由于强调形象,而不是强调词语,引起的不是概念化,而是戏剧化。电视新闻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假冒身历其境的虚假意识。”“整个视觉文化因为比印刷更能迎合文化大众所具有的现代主义的冲动,它本身从文化意义上说就枯竭的更快。”
而因为视觉媒体传播内容的形象性,它的符号内涵也更为广泛,其暗示意义往往在不经意中传入受众的心理,并在反复传播中获得受众的认可、甚至模仿。对电视影响的研究以伯格纳的培养理论最具有代表意义,其核心意义是:传媒文化可以培养、建构受众的世界观。研究组发现在1967年和1968年的黄金时段节目大约有80%以上的节目中包含一次或二次以上的暴力事件。伯格纳通过分析大量的样本发现,看电视多者会比看电视少者觉得这个世界更加丑陋而卑劣的。
2.消费文化
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采集、提供和解释,能开创经济行为。法兰克福学派指出文化的生产已经和商业密切结合了,文化产品就是消费品,传媒文化就是一种消费文化。通过消费将客体、群体和世界建立联系,鲍德里亚说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传媒文化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自始自终都渗透着商业的趣味和结构,通过吸引受众来获得经济利益。
这种消费文化负载着政治或广告任务,通过逼真的视觉效果、音响形式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在这一隐含的消费意义下,媒体常常在电视中营造出公众向往的场景来刺激公众的欲望。
美国的经验学派提出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了受众通过媒体来满足自己特定的需求,这些“满足”的背后是传媒的消费主义,物质利益悄然改写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等媒介追求,媒介内容开始适应利润增长的需求,是商家和资本的合谋。鲍德里亚指出在消费时代的传媒文化有一个重要特点:媚俗。“媚俗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贫乏,而这种价值贫乏是与一种最大的统计效益联系在一起的:某些阶级整个地占有着它”。
3.霸权和民主的博弈
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角逐及媒介机构的兼并潮,必然带来经济垄断和传播霸权,传播内容不管他们如何标榜客观、公正,常常掩饰不了其意识形态和集团利益,例如,西方社会乐于在新闻节目中常出现的场景,“贫民窟”、“流离失所的难民”、“飞机轰炸的场景”、“激动的政治发言人”等符号,使西方世界把第三世界与贫穷、落后甚至愚昧联系在一起。而忽略第三世界自身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性。
但与此同时,传播霸权并不能阻隔来自大众的声音,传媒文化带有消费特性——人人参与。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也不断更新,很多门户网站纷纷开通了新闻讨论渠道,出现了不同过去单向传播模式的双向沟通机制,而这一民主特性从电视播出节目的平民化,到集体讨论的BBS,再到众人参与的微博。这种趋势在以一种扩张的力量在增强。他们以自己的力量在反抗着传播霸权。
因霸权要考虑受众的需求,而受众由于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渠道有限,也要考虑媒体的力量。而这力量不断在发生磨合,形成平衡。
二、传媒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1.信息环境环境化
青少年对于社会的认识有片面性,无法达到客观,其对于社会的了解主要来自媒介信息,他们对社会环境的了解正如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合复杂化,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无法对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保持经验性接触,对于超出自己感知范围的事物,只能通过大众传媒去了解。大众提示的环境并不是全部的现实环境,而是一种“拟态环境”。换言之,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对环境的了解更多的依赖于传媒文化。正如前文所述,当代传媒的视觉内容更多的是迎合成年大众的口味,暴力及各类低俗内容频出,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很难将媒介内容与现实情况加以区分,如果按照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的“信息环境环境化”,即人们根据拟态环境来适应环境,则各种拟态环境很可能就演化成现实环境。这也正是美国青少年犯罪率上升与其节目中暴力场景出现频率上升相关。
传媒文化的霸权同样造成青少年对其真实性的怀疑。随着他们的社会实践越丰富,他们会发现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区别及相似,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理解。而当发现现实与自己想的差别过大,他们往往会有一种焦灼感、甚至逃避心理。
2.偶像崇拜
而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中提到儿童性心理的发展要经过口腔、、生殖器三个阶段的自恋期,在告别自恋期进入他恋期,如果人格发展正常,就会具有理想人格,符合社会规范。这一过程“移情”、“补偿”起了关键作用。如果不能很好的“移情”,就会陷入“恋父”或“恋母”情结而成为精神病患者,青少年需要一个移情对象,而学习、游戏、偶像崇拜均成为移情对象。而大众传媒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在反复播出某个人的“美好形象”时,会逐渐被青少年接受,并成为其追星族。而这种偶像制造功能,又能进一步刺激青少年对其附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传媒的经济功能。而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青少年追星是一种寻找自我、寻找感情投射的幻觉安慰。
媒体对偶像的不断推出,并不是如过去宣传英雄和成功人士的传播方式,它所宣传的不在世英雄和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和精神境界,而是一种或阳光、或忧郁,美丽大方或帅气的形象。因为媒体的目的无非是迎合青少年的心理,而刺激消费。各种选秀节目频频,成功的偶像除了不断展示自己令人赏心悦目的才艺和美丽外,另就是展示自己成名后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刺激的是青少年的欲望。
我们会发现,青少年逐渐将欲望与理想混淆了,或者说他们把欲望放在理想之上,一旦发现自己的理想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他们会马上做出调整。他们喜欢说:“我要过怎样的生活。”而不是说,“我要获得什么样的成就。”他们在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中变得迷惑,想获知的是如何满足欲望的途径,而不是如何努力来成就自己甚至社会。消费文化的粗线和功利,让青少年变得浮躁而虚妄。而进入社会的各种能力和做人的道理对他们而言变得可有可无。这也是很多青少年步入社会而无法适应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我们又会发现,因为传播渠道多样化和民主化,相比90年代对四大天王狂的热,现在青少年的偶像追逐多少带点审视的目光,我们会发现在快男、快女的讨论群里总有不少人持有反对和批判态度,在宣传他们“美好形象”的同时,又会出现他们的“难堪举动”。大家对“炒作”一词也日益敏感,对于明星经纪公司的种种策划,他们并不是趋之若鹜。
3.被驱逐的纯真与画面式思维
而在以成年人为信源、信宿为主体的传媒体系中,青少年所获得的信息与他们的年龄所接触到的信息并不相符,无论他们多么具有选择权,但是在不断扩大的传媒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带有商业目的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传播内容。大众传媒内容的消费主义让其走向媚俗,各种缺乏质量的节目和电视剧不断上演,主持人为取悦观众而大提“前卫”问题,电视剧不顾古典名著的原汁原味,上演各种“”。
美国学者梅罗维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媒介情境论”他认为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形式促成了社会情境交融,最突出的一点是公私情境合并,原本属于私人领地的事件开始暴露到公众视野里。成年人生活中的“秘密”—平庸、邪恶、暴力、欲望不断暴露在青少年面前。他们不得不去理解本不属于他们理解范畴的事物。种种这些现象很可能会造成青少年的性心理早熟,或潜在的暴力倾向等。
传媒文化的视觉化,让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他们开始走向非逻辑思维模式的后现代,以文本来描述动态的画面,以画面来描绘自己的心情。网络上流传着属于他们的画面感十足的语言:“我泪奔”,“我晕”,“我以45度锐角仰望你”。同时,叙事式的漫画比文字更受追捧。
因为传媒文化的变迁,他们接触到超出年龄的信息,看似有着比过去更加成熟的心理,却又带着种种非逻辑化的“单纯”的思考方式,并以他们的方式思考着、成长着。
4.更多的参与机会
传媒文化的民主特性也在不断发展,虽然网吧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进入,但是现在家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的普及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社会信息流中,很多论坛里出现了各种有他们年龄段特色的文字,他们更加乐于展现自我、发表评论。他们在受传媒文化控制的同时,又反过来挑战着成年人的主流思想。如一直以叛逆形象示人的韩寒,从反高考、反成人世界的虚伪和腐朽开始一直受着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他们的声音也逐渐受到重视。
而现在各种电视节目也热衷于将青少年加入进来,早期有有“校园派”的三星智力快车,到现在各种选秀节目。他们开始不断展现着自我。
三、如何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环境
青少年因社会经验有限,心理不够成熟,而更加渴望了解这个社会的真实,在面对传媒文化的种种冲击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或激烈、或困惑、或麻木、或模仿,正因为如此,传媒文对他们的影响更值得整个社会的关注。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备成熟的把关人体制,对于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传播内容要把关,这里说的“把关”并不是让青少年完全杜绝接触各种传媒信息,而是采用一个适度原则,而并非草木皆兵,媒介在对公众公布信息时,要考虑到青少年人群,对成年世界的性、暴力或邪恶事件要加以过滤。学校和家长在青少年已获知的不良信息后,在告知实情的情况下,同样,要尊重青少年的选择权,并对青少年可能产生的偏激心理加以引导。
其次,青少年在接触各类传媒信息的同时,要进行相应的媒体传播教育,告知媒体的主观性和功利性,将课本传播和课外信息传播加以区分。
最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要学会调整青少年获得信息的途径,不能让他们一味依赖书本、报刊或电视来获取信息,鼓励青少年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通过自身的接触来了解这个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传统社会里,未成年人的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如今,这一社会化过程则交由媒体来完成。孩子们多数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童年的。大众传媒对孩子们的不良影响使社会各界忧心忡忡,舆论普遍认为电视媒体造成孩子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影响,传媒在少儿的身心不健康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电视传媒有种种负面影响,但是只要合理利用,正确引导,就可以成为未成年人社会学习、发展认知和人格的有效工具,其积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电视改变了我们对于现实的认识,从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电视媒体最核心的社会影响是从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阻隔。电视中的内容,远远超出少年儿童平时接触的生活经验,超出他们所接触的时间、空间。因此,电视能使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闻。
从电视本身的特点来说,除了文化要求低、直观易懂之外,电视还比其他媒体更能让观众产生参与感,因此更接近面对面的传播;同时它能提供具体的图像,使观众不易遗忘。所以,电视比任何媒体更能影响儿童。有专家认为儿童的心智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为感官期,二为分析期,三为反省期。有些家长因为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就用电视给孩子做伴,以减少孩子的干扰。电视的多元信息带来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混淆了“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限,正在失去道德感、羞耻感。
就未成年受众的接受特点来分析,儿童从1岁以前就会对电视发生兴趣,到3岁时大致已经能看懂儿童节目。到了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认识、判断开始具有独立性,同时又以实际经验为主,表现出片面、武断,情绪变化大,易冲动;自我意识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社会地位的变化、活动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在探求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又常常会发生矛盾。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儿童很少预存立场,“自我防御功能”弱,容易相信媒体信息,常常对电视里的事深信不移。
大众传媒会对未成年人产生长久的影响。传播效果呈现的状态有两类:一是显性效果,一是潜在效果。显性效果是从受众情绪、态度、行为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观察到的效果。前些年有儿童的家长状告某广告使孩子受惊吓,若情况属实,那就是电视的显性传播效果。我们不仅要看到电视传播的显性效果,更要考虑到其长期的、隐性的效果。电视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人格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电视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可忽视。暴力、商业化、性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对少儿危害最深的内容。暴力就是指身体力量的公开行使导致违背他人意愿的行动。暴力镜头包括电视上常见的斗殴、谋害、武力,以及使用各类武器强加于他人的行动。据了解,美国的孩子在18岁前,从媒体上目睹的暴力行为有20万桩。所以,他们也回报社会各种自杀、杀人、弑亲。中国也发生了五花八门的青少年暴力现象,孪生女孩毒杀对她们关爱备至的双亲,两少年蓝极速网吧纵火……
关于暴力对未成年人影响的研究,结论不一。电视上的暴力镜头具有示范作用,少儿若经常观看,极易去模仿。有些看过暴力电视节目的儿童行为上未受影响,是因为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常会遭到报复或惩罚,因而在表现攻击行为时有较高的焦虑,会抑制其攻击性的冲动。有的学者认为电视节目暴力有助于宣泄少儿暴力行为,减低暴力倾向,也有极少数研究认为没有影响。但普遍的结论认为电视暴力确实有负面影响,观看暴力镜头的电视节目,与实际生活情境中表现攻击有很大的关联,只是电视暴力的影响也要视儿童本身的情况而定。少儿看多了暴力电视镜头,常常会误以为暴力情况反映社会现实,以为暴力是解决冲突或达到一般手段不易获得的目的的直接方式,当成问题的唯一解决方式。暴力镜头对少儿有暗示作用,少儿长期耳濡目染后,比较容易在类似的生活情境中表现攻击行为。
家长和社会人士特别担心电视的负面影响。其实,适当利用电视会有较好的社会学意义。电视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识和观念,即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因为电视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受众接受电视也属于“非专心型”,所以在传播知识方面电视的功效不大,电视侧重于灌输观念,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美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团结友爱等观念。
在学习社会或群体习惯的过程中,电视等大众媒介参与了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塑造。电视等传媒为孩子提供了一幅现实生活的图画,帮助孩子构筑起一个“现实”和“完整”的世界。电视等媒体还为孩子提供社会规范或规则,孩子从中观察、感受和学习到共同信仰、传统生活方式、语言和生活规则等等,从而明确社会规范、角色和等级的利害关系,理解自己的地位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青少年逐渐建立起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与少年儿童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过去,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电视对少年儿童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从“保护少年儿童免予受电视危害”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如今,社会更多地开始从“小公民”的权利角度,来审视电视的功能和影响。
单纯的保护主义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儿童的权利”意识。少年儿童作为社会的“小公民”,同样拥有从电视媒体上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享受健康的娱乐的权利。只有普及了这种意识,并通过国家行政手段和社会手段建立保障这种权利得以实现的制度,才能变害为利,使电视成为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
媒体素养教育把运用媒体的权利交给少年儿童,帮助他们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形成对媒体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辨别能力,并学习如何使用传媒、如何利用传媒发展自我。值得高兴的是,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但手法上还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同时媒体素养教育也亟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