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教育孩子的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文化差异
一、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第二位的,其中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起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也反对把这种能动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二、中西方对未成年孩子恋爱态度的天壤之别
(一)中国的绝对禁止。当中国家庭的孩子到一定年纪的时候,父母就会明令禁止其早恋,并且时刻告诉孩子早恋的危害,在学校,早恋也被视为影响学习的第一大杀手,在中国中学生的校级校规中就有一条是“禁止谈情说爱”更有严厉的学校为了防止学生早恋而做出“男女生距离不得低于5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的雷人校级校规。在中国,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学校中间都笼罩这一层“早恋猛于虎”,“谈早恋色变”的气氛。
(二)西方的不干涉甚至鼓励。而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十几岁的孩子亲吻,拥抱,谈恋爱都被视为正常,相反西方人对中国学校限制学生恋爱视为非常不可理解之事,事实上在西方“早恋”一词根本不存在。父母们更加不会去干涉子女的恋爱,恋爱中的青少年们会大方的把自己的对象带回家向父母介绍,而父母们也在自己孩子的年纪就有了恋爱,他们会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
三、从唯物史观角度具体分析差别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社会,人口因素,生活方式决意识的差异归根于其社会存在的差异,下面就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中西方在对待青少年恋爱问题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别。
(一)经验与体验。中国的文明发源于河流,人们自给自足,生活相对安稳不需要再去跋山涉水地探索寻找生活物资,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在安稳变化不大的生活环境中学会了经验积累,并且一代接着一代地传递下去,几千年来人们平稳祥和的生活与这些祖祖辈辈的经验是分不开的,例如对农业乃至日常生活作息都起着很大作用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因为经验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才使得中国人做事都喜欢与经验扯点关系,中国孩子的父母是这样教育他们的,他们的邻居,同事,朋友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而相信这样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也会以相同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的下一代。此时禁止未成年孩子谈恋爱潜移默化地成了一个教育经验,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活的中国人对经验近乎迷性所以这样的经验当然让人深信不疑而口口相传。与中国安定平稳的生活环境不同,西方的文明发源于大海。大海的神秘莫测和变幻多端总是让人们捉摸不透从而激发起人们不断探索不断求知的欲望,人们没有办法去积累太多固定有用的经验,只能不断地去摸索去体验。所以相对于中国人,西方人不那么迷信经验,在他们身上更多地是一种勇于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未成年孩子谈恋爱的这个问题上,西方家长不喜欢把自己或是别人的经历套在孩子身上而是更愿意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们不会觉得孩子谈恋爱是什么不合适的行为,他们很尊重孩子的个人情感并且把孩子谈恋爱看作是人生的必修课。
(二)观念的差别。农耕文明上生活起来的中国人安分守己,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妇女的比较重视,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女人就被要求除非丈夫去世改嫁,否则一辈子只能忠诚于一个男人。女子初嫁,如果被发现不是处女,是要会遭到耻笑和诟病的,严重甚至还会退婚。中国长期的封建习俗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观。谈恋爱难免有肌肤之亲,当今中国虽不似封建社会如此重视女子的,但女子在出嫁是“清清白白”还是会给不论婆家还是娘家一个极大的欣慰。相反商业文明下观念开放,不拘泥旧俗礼节的西方人则对女子的不那么重视,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整个西方世界似乎对“性”都比较开放,所以即便未成年人由恋爱引发了肌肤之亲,只要不造成违法,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不会受到干涉的。
(三)对孩子学习的态度。问了很多家长和老师为什么三令五申地禁止未成年学生谈恋爱,笔者听得最多的回答是害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中国人口基数大,紧接而来的便是就业压力大。而在当今中国的制度下考试成绩便成了谋得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而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学生,恋爱在情绪上的造成波动,进而会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家长们煞费苦心地一步步为自己的孩子计划好未来。而在西方国家,家长们根本没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觉得学习并不是一切,所以又何来恋爱影响学习一说。西方的家长更希望自己孩子能学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在实实在在的能力上有所提高。更别说恋爱对学习的影响了。
四、结语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不同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其不同的文化。发源于河流的农耕文明,使得中国人保守内敛,安分守己,家庭观念和群体意识很强,注重经验教育而发源于海洋的商业文明使得西方人独立开放,勇于探锁,更注重个体的感受和生活的体验。这些生活背景和生活观念发展到现在又造成中西双方国力,国情的不同。因此在对待为成年孩子的恋爱问题上中西双方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就这个差异,我们无法去评论谁对谁错,谁的得当谁的不合适,只能说因为不同的社会存在造成的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方式所以就有了不同的意识和观念。
家庭教育是关于什么?大多数人包括一些父母会说,家庭教育仅仅意味着养育和教育两个方面。然而,家庭教育从来不应该是这样的。家庭教育的意义理应是比养育和教育更多。
在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中,对学前教育定义为“家庭教育是社会利用有目的和系统的教育去教育新的一代人”。这一定义就可以证明在这一段的幼儿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学龄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然而,家庭教育的定义应该需要扩展延生。家庭教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行动,它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家庭教育不仅是父母或长辈在家教育孩子或青少年,而且还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相互教育。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二.中美关于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
1. 家庭教育的概念不同
中美之间的不同教育理念导致两国子女接受到的教育不同。在中国,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是否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一个好工作,或者一个好的家庭。基于这些期望,许多中式父母认为他们对于孩子的责任仅仅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尽可能使他们的孩子将不必担心未来的一些事情。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式父母关心的最重要的事情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就是开发孩子们的智力。相比之下,美国的父母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和经验。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在美国,一旦孩子生下来,大多数美国的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从童年开始就应该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意志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2.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同
家庭教育的目的的含义是家长们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在某一些方面的发展。
中美两国在关于家庭教育的目的上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教育目的是希望他们的孩子成为一条“龙”,这就是中国教育理念下的“望子成龙”。但美国父母则希望他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对于中国的父母而言,他们的目的就是做任何事情来支持他们的孩子,使他们能得到高分。这样明显对比,美国的父母给他们的孩子更多的是关于提高能力的培养,他们设法让孩子有能力适应不同环境变化和在生活中的独立工作能力。
3. 家庭教育的方法是不同的
中国和美国的观念和目标的差异导致两国的儿童需要受到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在中国的家庭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式父母通过控制和密封环境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中国的父母尽可能的为他们的孩子准备好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在中国的家庭中,孩子们也不必做任何家务。父母保护孩子,不允许他们参加过多的社会活动。中国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有着一个相当严格的态度。所以中国的孩子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更多。
关于美国的孩子们呢?让我们一起分析美国著名的电影《神勇老爸》的一些情节吧。在影片中,父亲沃尔夫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在他关心他的孩子们的同时,通过训练他的孩子们,让孩子们掌握了许多技能培训。所以美国的父母通过放任却不纵容的方法去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三.中美之间家庭教育存在差异的原因
1. 不同的历史背景
中国在它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独具其保守的可贵价值观,可这也正是缺乏的冒险和创新意识的精神。因而中国儿童更倾向于安于现状。相反的,美国是一个具有短暂历史的移民国家,在美国这个国度依然有着一些文化传统。随着在美国多元文化和追求财富意识的发展,这对于美国人民而言,接受新思像和文化是很容易的。美国儿童更富于拥有和接受冒险和创新精神。
2. 不同的经济形态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人口大国。因此,在中国这个国度,找到工作的机会又变得很少。然而又是在中国,有一个好工作,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此外,获得高分已经成为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美好的未来的必要条件。相比较而言,美国的经济状况比中国要好得多,所以在美国,人们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因而美国父母认为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他们的孩子能在社会上独立的生存,孩子的工作就有意义。
3. 不同的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也是形成中美关于家庭教育之间差异的一个因素。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良好的经济条件下,美国人有着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因此,美国人普遍认为当他们变老时,他们可以去老人之家去度过他们的余生。所以他们抚养孩子直到18岁,直到孩子成为独立的人。美国人根本不在乎孩子长大后有没有带给他们荣誉。
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则认为孩子的教育已经和他们自己的老年时光紧密联系。因此,中式父母更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并要求孩子们为他们的年老生活负责。
4. 不同的思维模式
在教育孩子方面,中国的父母关心自己的声誉,并认为教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他们的成就。但如果孩子没有成就的话,父母将会感到羞耻。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中美对家族制度地位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父母的权威意识起着主导作用,而在美国的家庭中主要强调奋斗,平等,民主和人权,这是完全不同的。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家庭教育和美国的家庭教育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因此,在中国,应该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中的传统观念。在我看来,一方面,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美国的家庭教育的本质出发,汲取其中的精华,以促进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的改革。所以中国的家庭教育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2. 建立在教育监护人的法制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
3. 采用激励,引导的科学方法,并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4. 紧跟发展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进一步开放家庭教育的思想,增强开放意识;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有机合成,以及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学会寻求知识。
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及时吸取和引进国外的思想文化的精髓,并进行中西方家庭教育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吸取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现代科学育人知识和方法,大力普及到千家万户,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鹤琴.《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专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神勇奶爸》 美国 博伟国际澳大利亚分公司.
关键词:英语学习;跨文化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由来已久,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形式,而英语和汉语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因此,只有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进行理解
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历史发展规律等,都会造成不同的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对民族的价值观形成而言,有重要的影响。语言与文化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语言功底良好对于文化的理解而言有帮助,了解文化对于语言水平的提升又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了解一门语言背后深藏的文化内涵,对于各民族的价值观理解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英语教材中有中西方的文化分析,在引导学生学习中西方文化时,也可以加强他们对于文化差异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不够深,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表现出积极性不高,没有多大兴趣的现象。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对英语学习有更高的积极性。例如,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时,可以多给学生讲解相关文化的故事,讲解其人文风俗习惯,艺术、信仰等内容,不同的文化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言,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有助于交际顺利有效地进行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一方面是加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熟悉过程,当今世界中有几千种书面语言,而英语和汉语的地位都很突出。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在国际化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人们在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水平和能力,以便提高交际的能力。交际的过程也是文化运用的过程,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更加有助于学生有纯正的表达能力,在今后的语言交流中,也能按照对方的文化意识进行交流,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二、在英语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而言,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许多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的难点之一。要加强这种意识的培养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英语课堂中融入文化
课堂是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首先在课堂上要了解英语单词和短语中的文化内涵。当学生在学习新的单词和短语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新单词和短语进行了解,从而能体会其中的文化信息。例如,在介绍ThanksgivingDay这一短语的时候,可以从这个节日的时间角度出发进行介绍,还可以把日常西方餐桌上的一些食品介绍给大家,例如苹果,即apple、胡桃,即walnut、葡萄,即grape等。在学习这些单词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对西方的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等等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其次,要了解英文句子的内涵。在英语里,一些句子的表达与中文的表达方式是完全相反的,如果我们对其中的差异不够了解,则不能掌握句子的意思。例如Heisaluckydog,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是一个幸运儿,而在中国文化中,dog是狗的意思,很多人对别人用这种方式对一个人进行形容比较反感,因此,掌握文化内涵,对于句子的理解有很大影响。往往是避免很多文化冲突的关键。最后,对文章的内容要了解熟悉。一般说来,职业学校的英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体裁比较广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文章所反映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对文章进行讲解介绍。
(二)在课堂外加强文化的消化吸收
课堂是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之外,则是文化意识培养吸收和提升的重要阶段。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对文化知识进行补充,多鼓励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书籍、报刊等进行阅读,也能提高他们对改文化的认识水平,可以给学生介绍英文经典名著,让学生从故事中加强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其次,也可以借助网络,加强在网络上的搜索和交流,让学生通过各种搜索工具,对西方文化不够了解的地方进行熟悉掌握,还可以结交外国朋友,与外国朋友进行英语对话,从而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再次,可以利用活动来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元旦、圣诞节等,都是开展节日的机会,可以借用这些机会,举办英语主题晚会,举行英语唱歌比赛、小品表演、有奖竞猜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加强英语知识的学习,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是一项常用的工具,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黑板上用粉笔进行书写,而这种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效率极低。现代化的教学大多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育,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生动地让学生对异域文化有深刻了解。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反映西方文化的影片,能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例如“The lion King”、“Home Alone”“Freaky Friday”等都是国外比较经典的影片。这些影片中不仅能反映出美国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加强培养孩子勇于冒险、善于交际和独立自主的性格,而且也可以通过对影片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学习,来加强学生的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对语言文化的学习,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大幅度的升华。
语言学习是当今课程的一大重点,尤其是英语的学习,英语的适用范围很广泛,因此,加强英语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是语言的本质,加强文化的学习,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关键。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以儒家文化为标志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在航海、工商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基督教文化为标志的文化。中国文化的传统优势在于劝导勤奋努力、注重人伦、综合思考、仁爱向善。西方优秀文化的精髓,诸如个性独立、民主合作、讲究规则、尊重科学等。
当下,信息化的浪潮已经把我们推向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大时代。我们还来不及领孩子去完全打开祖先留下的宝盒,西方的潘多拉盒子却魔幻般地解开。洋车、洋节、洋货、洋人、洋话,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击着人们的生活。融汇中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看重对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是培养学生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与民族化本土化实践相结合的基础。
我们常常嘲笑西方人脑袋“方”,说日本人“一根筋”,去香港走一趟发现香港市民是那么守秩序,有3个人赶公交也排队。其实,我们在用我们的“随便”评判别人的“守规则”,从中不难看出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存在的差距。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发展仍然比较传统,长期以来主要靠投资拉动,靠廉价劳动力,靠资源消耗,依赖别人的技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打造人力资源强国。这其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核心。
当下,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更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国家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再次明确素质教育的重点,即“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小学阶段,要培养合格“小公民”,讲究规则,从小养成守规则的习惯十分重要。
当6、7岁的孩童背上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的时候,学校对于他们来说,既新鲜又陌生。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来这里要做哪些事,该怎么做?这时,启蒙老师对他们所进行的入学教育,实际上就是在教育孩子们到了学校该遵守哪些规则,这就是学校对学生最早的规则意识培养。没有这个教育环节,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持,合格的“小公民”也无从谈起。因此,学校的纪律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等,说白了就是在教育学生作为人应该遵守“群”和“类”共同遵守的规则——培养规则意识。如果“不按规矩出牌”,你将受到应有的惩戒。
讲规则,对于办学何等重要。“无常规不稳”这话经常挂在一些老校长嘴边。当下,我们的一些学校不再坚持常规了。在所谓“创新”的口号下,办学随心所欲,想啥时开学、放假校长说了算;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随意改动,经常把音、体、美等不参加统考的学科课时随意砍掉,增加到要统考的语文、数学学科。为了证明所谓教学质量,不惜牺牲学生大量休息和锻炼身体的时间加班加点补课、考试。学校除了上课、考试,再也没有了其他活动,一派死气沉沉。这样的学校比过去的私塾都不如,怎么能谈得上“服务国家,服务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呢?
学校应该是最有生机的场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国家对学校的基本要求。可我们的许多学校在统考的旗帜下几乎没有了教学常规。学校坚持常规办学,才能培养出遵守规则的学生。
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小学阶段对于人的终身发展何其重要?人的人格、人性,遵守规则的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在小学奠基。
那么,我们将从哪些方面强化对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呢?
首先,作为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学生班级,“群”规则意识应该放在首位。老师以及班级所制定的规则,无论你是集家族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也毫无疑问去遵守。诸如:上课不许随意说话、排队集合整齐划一、与同伴合作完成活动任务等等,都是学校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培养的。
其次,“序”规则意识也十分重要。做事有序,有条不紊。尤其在公德方面,从小养成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上下楼梯有序等习惯。比如:我们学校为了训练学生上下楼梯有序,专门编写了(下转 35页)(上接 19页)《楼道歌》让学生记诵。“楼道歌——过楼道,莫拥挤。守秩序,依次行。有人倒,叫暂停。常坚持,保安定。”讲究“序”规则,对于培养孩子公德意识和安全意识非常必要。
第三,强化“时”规则。不迟到,不早退——守时;时不待我——惜时;与时俱进——及时;合理分配时间——用时。
第四,“类”规则在学校无处不在。高级动物的“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在于“类”规则不同。诸如,文明礼仪、宽厚仁爱、健康向上、和谐友好、互助协作等,都是学校在培养和造就合格公民不可缺少的规则。
一、国内传媒学院音乐专业的设置与培养目标
国内有些传媒学院办学目标多是植根于传媒业界,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教学中出作品,在实践中育人才,重视教学实践成果。音乐专业是传媒学院里较有特色的专业,笔者所在的传媒学院音乐专业下设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音响导演方向)、音乐学(音乐经理人方向、音乐编导、流行音乐演唱方向)两个专业五个方向。传媒学院中的音乐专业与传统音乐学院,以及师范学院中的音乐专业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录音艺术专业是培养录音师及扩声音响师的;音乐学专业是培养流行音乐歌手及为他们进行包装、策划推广的音乐经理人,也包括培养会作曲、编曲的音乐编导等。这些音乐人的专业方向性很强,音乐基础又各不相同。例如,录音艺术中的录音工程专业是纯理科生,音响导演专业属文理兼招。这两个专业方向是按照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录取的。这些学生大多耳朵很灵敏,但也有部分学生音乐基础不高,有的甚至都没有学过视唱练耳与乐理。流行音乐演唱与音乐经理人方向是按演唱水平和策划包装的能力来录取,所以,这些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良莠不齐。音乐编导方向的音乐基础较好。因此,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不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
笔者从事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多年,担任过音乐基础理论课西方音乐史、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的教学。据笔者的经验来谈,以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为例,对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生,要培养他们对声音的认知及对作品的熟悉度,并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录音实践中能准确地把握音乐内涵、风格,在导播时能较为熟练地找到音乐切换的位置。对流行音乐演唱专业的学生来说,重点培养他们在音乐作品风格上的把握,对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分析比较,加强他们对旋律、音调的辨别能力。音乐编导专业则要求他们具有较深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创作能力,同时结合传媒音乐教育的特点,要具有实践性的操作能力。根据他们今后的就业方向、传媒业的特点,以及他们自身情况的不同,学院应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同时根据理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调整教学内容,这是教育工作者应一直关注的。
二、各音乐理论课程之间应进行综合性、交叉性教学
实践教学中,教师如果把教授的几门课程进行有效综合,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交叉,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各艺术门类本是源于一家,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①
音乐基础理论课每门课都自成体系,但又同时互为基础,是一个递进的、链条式的理论体系。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基础,钢琴课构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声必须在学习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基础上才可学习;曲式与作品分析须在对中西方音乐史有所了解之后,并学习了和声之后才可以学习,它们环环相扣、不可分割。因此,在教学中把几门音乐理论基础课进行综合、交叉学习,不仅丰富单门课的内容,而且对音乐基础教学理论更增添了说服力。
例如笔者在教曲式与作品分析等,以及西方音乐史时进行综合备课,其中许多教学案例可以通用,只是在不同的课程上,运用这些案例所讲的知识侧重点不同。如视频《I Will Follow Him》(电影《修女也疯狂》的主题曲)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中,笔者将其放在讲授织体方式点上,织体方式中主调织体分为合唱式织体和旋律加伴奏两大类,合唱式织体指用柱式和声写法,其高音部即是旋律。②这个视频既生动又准确地诠释了合唱式织体的定义,学生也非常形象地记住了这个定义。在声学课上,笔者也用到这个视频,在讲授声场的声学原理一章中教学生在选择音乐会的座位时,要注意两个原则:(1) 所选择的座位最好能看清乐队的全体成员,这样可以保证奏出的声音传递到座位上。根据这个原则,楼上的座位比楼下有利;(2) 听众和乐队的距离越远音响效果就越好。声音的强度通常和传播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听众与乐队的每个声部距离应该相差不多。如果座位选择在前排,那弦乐声部占优势,左侧可能只听到小提琴和打击乐的声音,右侧则是大提琴、小号和长号的声音较响,这些都不是理想的音响效果。根据这个原则,后排的座位就要比前排有利。这个视频中,教皇和红衣主教们就坐在教堂二楼的第一排,便证明了这个原则。
此外,讲授曲式与作品分析时,可要求学生在写乐曲文字分析时强调从乐曲的结构分析和音乐语言分析中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和风格,这与作曲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家庭出身和教育经历有关,这些都是西方音乐史课中所要教授的内容。
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连贯性,又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课程的务实性和必要性,进而提高他们对音乐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化、启发式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