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方政治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90
[中图分类号] F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162- 03
0 引 言
西方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受到国家历史的影响和熏陶与我国的经济学理论是存在较大的差别的。不同的经济学理论阐述的经济学发展以及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存在较大的影响的。研究西方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对于一个国家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1 主要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介绍
1.1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
主要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有两种:一种是时间较为悠久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另一种是近些年来才研发出来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首先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起源于西方的一场经济危机。在此之前,西方国家只有古典经济学理论一种。但是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在无声无息之间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里。甚至都没有给古典经济学理论反应的时间。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主张的要素是消费。并且推崇国家对经济全面的干预与管理。这一理论认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由于消费的欠缺。一时间加强消费受到了许多西方国家的推崇。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也在那个敏感的时代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辉煌。虽然短期经济出现了复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性。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过于偏执。在西方国家后期的发展中也验证了这一观点。它只能短时间地解决问题的矛盾。长时间地实行只会造成失业与通货膨胀共存的局面。
1.2 古典经济学理论
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大多数西方国家一直推崇的一个理论。它存在的时间比较长,经历的风雨也比较多。古典经济学理论自西方的工业革命开始就已经存在,它与凯恩斯的理论不同,它并不赞成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是任由经济的自主发展。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本身就是具有调控行为的,所以不需要外界力量的深入。经济自身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与发展。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这一理论似乎并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它不断地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它的体制与问题也逐渐地显露出来。接着凯恩斯理论出现,古典经济学理论出现了它生存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与竞争。
2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特点
2.1 不同理论交错更替
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由于不同的理论存在与国家发展的状况,使得它形成了独特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特点。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内容就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特点。它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不同理论的交错更替。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一个国家出现了两种经济体系。两种派别之间互不相让,都希望在国家的发展中存有一席之地,也都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另外一种经济理论挤压出局。因为只要不同的理论存在,危机就会一直存在。因此,两种经济理论不断的爆发着没有硝烟的战争,使得西方国家表现出来不同的经济理论不断交错更替的现象。这也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主要特点之一。
2.2 批判与继承共存
批判与继承共存的现状也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主要特点之一。虽然两大宏观经济理论在不断地进行竞争与排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彼此之间互相选取一些消极的或者极端的措施,相反的是,他们之间彼此也呈现着继承与共存的状态。但是,两种不同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在本质上是存在着严重的冲突的。这就会使得彼此之间不可能产生完全的继承与共融。因此,在两者之间的继承与共存的状态之下,还隐藏着一种更为真实的、更为突出的批判的关系。两者之间互相批判。古典理论认为凯恩斯理论充满侵略性,对人们以及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而凯恩斯理论认为古典理论太过于温和。不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彼此之间互相批判,却又互相影响着。
2.3 “御用”的经济学理论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无论是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还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都是国家经济发展与建设的“御用”经济学理论。这两种宏观经济学理论虽然观点不同、方式不同、路径不同。但是它们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两种理论的存在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国家的一些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充当了西方经济发展的守门神,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带动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当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提出的“有效需求原理”及时地化解了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虽然它引发了一系列的后续问题。但是只站在那个时间节点来看,谁也不能否认凯恩斯理论在那个阶段做出的贡献。因此,无论这两种理论怎样地发生战争,它们都是国家御用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这一事实是磨灭不掉的。
3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分析
3.1 归一化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交融的逐渐加深,加之自身宏观经济学理论存在的问题,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不得不好好地对自身的发展进行思考。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才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方向?什么样的趋势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现在正在走的一条道路?这是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内容。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通过对自身的研究与对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讨,决定归一化发展是它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一个国家不能存在两种经济形势与理论,这样不同的理论在进行竞争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归一化的发展并不是用一种理论取代另一种理论,而是两种理论的融合。但是,经过近百年的争斗,两种经济理论是不可能轻易地相互融合的。因此,归一化的发展是一条长远的发展道路。两种经济理论的融合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只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发展趋势与方向。至于是否能够成功,只有时间能够去证明。
3.2 创新化发展
创新似乎存在于各行各业,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似乎也离不开创新化的发展。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应该通过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国家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也会出现一些不适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容。因此,要不断地对这些内容进行淘汰,并且不断地刺激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一切的目的很简单,只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创新化发展的重点在于新,不应该墨守成规,敢于创新,不要畏惧创新道路上的失败。
3.3 简单化发展
简单化发展也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或许是受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两种经济理论多年的纠缠与困扰,使得许多的西方国家的经济体系处于严重的混乱状态,又没有办法强制地去除某一种经济学理论。这主要是因为它牵扯到太多的政治问题,并且两种理论都有其各自的优势,都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所以,轻易地去除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不太可能的事。但是,将其简单化还是一个能够做到的目标的。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简单化是它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西方国家多年来追求的目标。
4 结 语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介绍的关于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以及它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社会需求创造出不同的经济体制与理论。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虽然存在很大的弊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矛盾、带动了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政府组织机构是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组织、管理、协调、控制、指挥的载体,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它的设置理念直接体现行政管理模式质的因素。行政管理通常是指政府(国家行政机关)运用依法获授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在法律原则规定的范围内运用行政裁量权,以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为基本衡量标准,处理公共行政事务的进程和活动。
行政管理模式是政府为管理社会而形成的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强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意味着政府处于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融的状态之中,其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类已经发明过两种行政管理模式:统治行政和管理行政。统治行政是传统等级社会中的行政管理模式,在现实的公共生活中,统治行政模式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管理行政产生于近代社会,并在本世纪最终确立起来。管理行政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无所不在,公共管理的职能迅速分化为许多专门的领域,机构膨胀的趋势不可遏制,在担负公共管理职能时,往往有公共预算总额最大化倾向,造成高成本、低效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中出现了新的行政模式,即“新公共管理”模式。它的变革意义在于实现了政府公共政策化和公共管理社会化。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管理行政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各种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诸如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政府机构膨胀、管理成本无限增长、和腐败等问题的出现。当初,人们试图通过对“管理行政”进行调试和修补来解决问题,但当这些努力受挫之后,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全球行政改革浪潮掀起,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是一场“重新塑造政府”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了。
二、新公共管理的发展及理论价值
1.发展历程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以及福利国家负担过重等因素,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收人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因素出现了持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其次,自二战以来,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机构普遍臃肿,效率低下。再次,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使得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这些因素导致了西方各国政府行政与组织的内在变革。通过在政府管理中实施企业化管理,以顾客为导向引进竞争机制,推广民营化等改革措施,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浪潮,这些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家普遍进人了新公共管理时代。
2.理论意义与价值
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政府体制金字塔式的科层官僚架构,无法对社会做出灵活快速反应,而且行政机构规模和公共预算最大化的倾向,易于导致政府高成本、低效率。为提高政府效率,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导向,先后开展公共行政体制改革[’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将政府的政策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将金字塔式科层官僚政府改造成扁平式组织机构,要求政府应该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为公共服务的监督者,公共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利用绩效合同作为主要管理手段,评价政府的绩效要重产出,而不是投人,从而最终降低公共部门的成本,提高其工作效率。新公共管理开阔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以及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其理论研究的范畴主要集中在官僚组织、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监督、行政效率等,而新公共管理把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及技术融合进公共部门的研究之中,具有一系列的创新研究主题。
三、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新公共管理基本主张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与市场机能,强调运用企业管理的哲学和技术,强调顾客导向和结果导向的行政风格等。基于这些核心理念,在各国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政策反映和实践趋势的基础上,从不同视角可以总结出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包括企业型政府模式、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等,在比较系统、规范的层次上,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模型化。
1.企业型政府模式
“新公共管理”有时被当作单一模式概念,有时则被当作包含不同模式的类概念。由奥斯本提出的“企业型政府”模式是一种单一模式14履,其主要内容为:l)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人到提供服务中去;4)有使命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人拨款;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非官僚政治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企业型政府的理念并非要求政府的运作完全与私人企业一样,而是认为政府必须在市场机制下,引进竞争机制,使政府更具活力。企业型政府的理论给传统公共行政带来了新的变化,企业型政府引起的公共行迁见。
2.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模式
有些学者如英国学者费利耶则认为,并不存在统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而仅仅存在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仁创。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至少有过四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它们都代表了建立新公共管理理想类型的几种初步尝试。
(1)效率驱动模式。这是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最早出现的模式,它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居于支配地位,但目前受到挑战。这种模式代表了将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和技术引人公共部门管理的尝试,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一样要以提高效率为核心。
(2)小型化与分权模式。这种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没有像效率驱动模式那样处于支配地位,但其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它与20世纪组织结构的变迁密切相关,组织发展形成了新的趋势,包括组织的分散化和分权,对组织灵活性的追求,日益加强的战略和预算责任的非中心化,小的战略核心与大的操作边缘的分离等。这些趋势既出现在私人部门,也同样出现在公共部门。
(3)追求卓越模式。这种模式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管理新潮相关,部分反映了强调组织文化重要性的人际关系管理学派对公共部门管理的影响。该模式强调价值、文化、习俗和符号等在形成人们的实际行为中的重要性,它对组织及管理的变迁与革新具有强烈的兴趣。
(4)公共服务取向模式。这是目前最不成熟的模式,但仍展现出无穷的潜力。它代表了一种将私人部门管理观念和公共部门管理观念的新融合,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的“良好的实践”中的质量管理思想。
3.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美国一些公共管理学者提出了当代西方行政改革及公共管理实践中正在出现的以新公共管理定向的四种治理模式〔71:市场化政府模式、参与型政府模式、弹性政府模式、解制政府模式。笔者主要从组织结构、管理过程、政策制定等方面刻画和比较这些模式的特征(见)。
虽然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有着不同的含义与特点,但它们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即强调职业化管理,有明确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实行项目预算与战略管理,强调顾客至上,实现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人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这些要点既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最主要特征。
四、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推进改革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开展,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政府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如何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对此,有必要进行深人的研究。
(1)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与管理的高效率。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这一思想值得借鉴。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应该树立效率意识,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2)将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人公共行政领域。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在各自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等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重视投人和产出、重视成本核算的做法引人政府公共管理之中,既可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又可更
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将竞争机制引人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水平,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宏观管制的同时,可以将竞争机制引人公共服务领域,开放公共服务市场,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私营部门进人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如在具有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产业中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公平、效率的价值协调。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坐标,同时也是公共管理追求的理想状态。西方新公共管理变革于传统行政管理,由于制度模式惯性,很大程度上依然把效率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就整个近代公共行政管理的历史来看,当公共管理应社会要求追求公平时,往往牺牲了效率;当它突出效率时,又往往丧失了公平。就公共管理的本质而言,对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都应认真考虑。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市场机制主要解决效率问题,政府的政策机制主要解决公平问题。这启示着在今后的公共管理实践中要更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5)防止权力腐败的趋向。新公共管理的服务定位将导致特权的消失和特权意识的弱化,其顾客至上的理念改变了传统行政体系的主体中心主义,这种主体的边缘化使腐败丧失了发生的根据。由于把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追求的目标和评价标准,行政行为就必须满足公众的要求和意志,以公共利益为中心。同时,新公共管理由于实行公开竞标,将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把行政行为放在公众的监督之下,使公共权力不仅在制约机制之内得到监督,而且必须接受整个社会的普遍监督和制约,从而降低了权力异化和谋取私利的行为。
关键词: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影响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228-02
一、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趋势的关系
文化建设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赋予文化发展以一定的目的和方向。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建设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要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和制约文化建设的因素有很多,有经济的因素、政治的因素、文化自身的因素等。影响文化建设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些因素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作用于文化建设活动的整体力量。在影响文化建设的各种因素中,文化发展趋势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
作为影响文化建设的因素,文化发展趋势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综合性和集中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结合的特点。文化发展趋势不是主观的猜测和幻想,而是表现在当前文化中的文化现实状态的一部分,是向全部文化现实状态的延伸和扩展;文化发展趋势综合了经济、政治等物质形式的因素和力量,是对这些因素和力量作用的集中反映;文化发展趋势包含着对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超前认识和判断,又体现为一种客观的存在状态。因此,文化发展趋势是现实和未来结合的要素,是物质力量的实际作用和意识超前反映的思维力量的综合。
文化建设既和现实密切相关,又与未来紧密相连,既是对现实的肯定和保留,同时又是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既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体现出奔向未来的努力,同时又是对未来的一种限定,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文化建设是在既定的各种现实条件的基础上走向未来的,同时又是在现实状态发展所蕴藏的多种未来可能性中确定一种可能性并使之变成现实。从根本上讲,文化建设既要尊重文化发展的某种趋势,又要防止文化发展的某种趋势的现实化。
文化发展趋势本身也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相互作用在文化领域内的表现,以文化的方式凝结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的成果。文化发展趋势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活动加以改变的。文化发展趋势是我们在建设文化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文化内容、形态、格局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力。
二、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文化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增强。这三大文化发展趋势彼此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相互融合,一起构成影响世界文化形态、文化格局及其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为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中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文化发展趋势对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给中国文化建设提供的重要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增强更加有利于中国吸收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加快中国文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步伐,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2.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全球共享,对于充分利用国外文化资源,推进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加强文化建设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增进和提高了各国政府和普通民众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使广大中国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激发了中国广大民众建设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培养了必需的思想意识条件。
4.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必然导致世界范围内文化格局产生新的变化、世界面临着文化秩序的重构和文化力量的重组,这种形势不仅客观上给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而且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崛起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5.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在文化建设中保持、巩固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发挥中国文化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中的独特作用。
6.文化多元化趋势促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增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互补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多元并存发展的新文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7.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密切了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相互协同、相互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8.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促进了文化形态的变革,提升了文化的社会作用,为文化建设的发展赢得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带动了文化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
文化发展趋势对中国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使中国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有:
1.文化全球化趋势,必然加剧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造成文化价值的断裂,这对于我们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维护中国文化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2.中国是传统文化资源大国,而文化软实力相比一些文化强国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文化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和强度加大,一些文化强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抢夺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国的文化资源,更好的发挥中国文化的比较优势,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主动,是我们面对的挑战。
3.在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经济和文化的矛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矛盾也有进一步突出和加剧的趋势。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发展给文化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4.随着文化多元化趋势的逐步增强,如何在多元文化格局并存发展的态势下,突出文化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是中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
5.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推进了文化产业化的进程,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成为多元并存的中国文化结构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文化建设如何在文化产业化和大众文化迅速扩展的情况下,保证建设的质量,提高文化的品质和品位,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建设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
6.中国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相反,人文文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如何促进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7.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逐渐深化并全面暴露出来。如何整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华,吸收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积极成果,避免传统和现代在文化价值上的断裂,是中国文化建设要完成的一个长期的重要任务。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成为较长时期内困扰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难题。
作为综合反映文化存在和发展状态的文化发展趋势,它不仅对中国未来的文化建设产生影响,而且也使中国文化建设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中国文化建设是在世界和中国都发生着深刻变革的过程中进行的,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进行的,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而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2.中国文化建设是全球文化共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建设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人类文化建设的共性特点。中国的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不同文明的多样并存,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与不同的文明开展对话,注重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积极成果,反映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3.中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文化建设和其他领域建设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4.中国文化建设困难大、任务重,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其使命感和重要性更强。中国文化建设正处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处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担负着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和精神动力的历史使命。
与传统的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由于严格说来,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所以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理论”。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与在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中政府只是收税和提供服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1](P12)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这种结构将政府组织划分为许多层级条块。人们认同自己所属的基层组织,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及其困难,使得政府机构不能对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决策的压力猛烈地冲击着政府的决策系统,政府组织需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作出迅速的反应。企业界经理采取分权的办法,通过减少层级、授权和分散决策权的办法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政府也应该通过授权或分权的办法来对外界变化迅速作出反应。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家庭、志愿者组织等,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奥斯本和盖布勒说:“当家庭、居民点、学校、志愿组织和企业公司健全时,整个社区也会健康发展,而政府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引导这些社会机构和组织健康发展。……那些集中精力积极掌舵的政府决定其社区、州和国家的发展前途。它们进行更多的决策。它们使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机构行动起来。”[1](P7~8)这是因为,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基本单元构成健康而有活力的国家。新公共管理认为,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许多优点: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能够比集权的机构产生更高的士气,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生产率等等。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政府可以把巨大的官僚组织分解为许多半自主性的执行机构,特别是把商业功能和非商业功能分开,决策与执行分开;移植私营部门的某些管理办法,如采用短期劳动合同、开发合作方案、签订绩效合同以及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张全面的货币化激励,不过分主张传统的道德、精神、地位和货币等因素的混合以及单一的固定工资制的激励机制。特别是主张对高级雇员的雇用实施有限任期的契约,而不是传统的职位保障制。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传统的观念认为,微观经济领域应该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则应该由政府垄断。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参与管理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之所以需要引入竞争,是因为竞争有种种好处: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即投入少产出多;竞争迫使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作出反应;竞争奖励革新,而垄断则扼杀革新;竞争提高公营组织雇员的自尊心和士气。因此,政府为了高效地实现公共服务的职能,应该让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有机会加入到提供服务的行列中来。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传统的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由于不衡量效果,所以也就很少取得效果,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效果越差,得到的投入反而越多。例如当治安工作不利,犯罪率上升时,它们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拨款。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因此,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管理的资源配置应该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联系起来。在管理和付酬上强调按业绩而不是按目标进行管理,按业绩而不是按任务付酬。在对财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强调采用根据效果而不是根据投入来拨款的预算制度。即按使命作预算;按产出作预算;按效果作预算;按顾客需求作预算。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他们认为,虽然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规章才能运行,但是过于刻板的规章则会适得其反。“我们接受规章和繁文缛节以防止发生坏事,但是同样这些规章会妨碍出现好事。它们会使政府的办事效率慢得像蜗牛爬行。它们对正在迅速变化中的环境不可能作出反应。它们使得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成为组织结构的固有组成部分。”[1](P91)他们认为,企业家式的政府是具有使命感的政府。它们规定自己的基本使命,然后制定能让自己的雇员放手去实现使命的预算制度和规章,放手让雇员以他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的使命。有使命感的组织比照章办事的组织的士气更高、也更具有灵活性、更具有创新精神、从而更有效率。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在看待公务员与政务官员关系的问题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不参与党派斗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等。新公共管理则认为,鉴于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公务员与政务官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与其回避,倒不如正视这种关系的存在。基于这种看法,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在新公共管理者看来,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不应截然分开。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这体现了新公共管理者重视激励、鼓励公民参与的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以及福利国家负担过重等因素,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收入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因素出现了持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其次,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第三,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使得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这些因素导致了西方各国政府行政与组织的内在变革。通过在政府管理中实施企业化管理,以顾客为导向引进竞争机制,推广民营化等改革措施,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浪潮,这些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家普遍进入了新公共管理时代。
二、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虽起步时间不长,却已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举世公认的成就。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普遍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最快,开创了具有渐进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提出了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这一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政府也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但这些改革主要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机构规模膨胀过快,超过财政承受力有关。而从1978年开始,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则主要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相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更是主要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有关。
1998年以前的政府机构改革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原因或者是因为没有将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联系起来,或者是因为虽然将二者联系起来,但由于没有制度上的保证,所以效果仍不明显。我们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科技发展速度日趋加快,竞争日趋势激烈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转变职能,而且还要提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趋势。
1998年,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开始。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从这次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可以看出,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仍然主要是公共行政的传统准则,即集权性的韦伯式的官僚体制的基本准则,尚缺少当前西方各国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准则。但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公共行政管理实际发展水平,我们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并未完全过时。毕竟,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与我国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不同。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改革中吸收和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某些思想。这是因为,世界各国在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这一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如此。因此,了解和吸取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纵观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1.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从而使得职责不清,互相掣肘、扯皮;由于行政法规不健全,任意增加编制,从而造成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这一思想是值得借鉴的。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产业中便可以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不消说,建立健全法制,完善规章制度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必须看到,制度毕竟是手段,它是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而这一点恰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完善,依法行政也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全球化;多元化;文化霸权主义
中图分类号: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8-0047-02
“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承认与否,它都无情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1]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较为深刻的实践价值。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力图对其进行初步的阐述。
一、全球化理论的定义
“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也有人指出: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其实,全球化是一个头绪众多的现实和过程,我们应以全方位的视野理解和审视全球化:
1.既要在全球化层面上把握世界的整体变化,也要在个体层面上考察和联系各局部与各种主体自身的发展,并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2.把全球化理解为一个历史发展进程,只有贯通全球化的完整历史,才能理解把握其发展的脉络、动因与实质。
3.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但全球化也涉及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内容。[2]
从宏观与微观,横剖面与纵剖面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是指世界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与依赖日益密切,相互渗透与融合不断加强和全球一致性因素不断增长这一现象、过程和发展趋势。
二、全球化的特点
全球化是二战后世界不断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跨国公司雨后春笋般成长,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相互依赖性也逐渐增强。在生产方面,国际分工不断细化,由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渐过渡到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由以产业间为主的分工逐渐过渡到以产生内为的分工。而跨国公司扩张的结果又导致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在全世界分布,跨国公司内部全球化生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国的国际分工格局。在贸易方面,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各国国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1996年达6.69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2.8倍。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GDP的增长速度,特别是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商品贸易。投资方面,1991-1996年,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增长率为11.8%,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例从1985年的17%上升到1990年的37%[3]。国际投资自己化逐渐成为各国政府认可和推行的重要政策。此外,在金融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空前活跃,金融机构也掀起了全球性的兼并浪潮。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遍及全世界,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欧元的诞生又标志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2.政治上,全球化虽然发端于西方,并以西方为中心,但并不等于西化。政治上的全球化应是政治制度的多元化,而不是一体化。在美国看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世界统一大市场形成的过程。于是,想当然地认为这个过程会促进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在全球的推广,最终实现政治全球化。因而在政策上,美国将推进海外民主与加强安全、促进经济繁荣并列为其外交的三大支柱;在行动上,又以维护民主和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推行政治霸权主义。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似乎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念。但实际情况是,美国想控制世界局势,却控制不了。首先,经济全球化加剧国际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其次,在有关重大问题上,美国必须寻求与大国合作。比如核扩散问题,美国就必须同其他核大国进行合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美国就积极寻求中国的合作。所以政治制度的多元化将是政治全球化的一个趋势。
3.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全球化也不是一体化,而是多元化。虽然多元化的现象从来就存在,但“多元化”的突出被提出却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原殖民地国家取得其合法的独立地位后,要确认自己的独立身份。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独特身份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多元化是文化自身特点在经济全球化上的体现。文化是一定的人类社会群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畴内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在本文的文化特指精神文明)。其特点之一就是有传播性、兼容性。而经济全球化使当今人们在空间范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来说,提高了许多。在彼此交流中,人们认识到不仅需要吸收他种文化以丰富自己,而且需要在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以求发展。这就需要扩大视野,了解与自己生活习惯,思维定势完全不同的别种文化。从而使文化的传播速度加快,兼容体积增大,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最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物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为落后地区发展自己的文化提供了可能。正是由于经济与科技的发达,人类的相互交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旅游事业的开发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偏僻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才得到开发与发展。
不论是经济全球化,还是政治、文化全球化,我们都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其同质性,各方面相互联系和渗透加强,一致性因素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其异质性,呈现出多元的特点。其简单逻辑就是同质是异质产生的前提,异质是同质的体现。全球化就是以同质为主,又体现了异质的统一体。因而不能因为政治、文化的多元化而否定其是全球化,更不能简单地视全球化为一体化。
三、中国全球化道路的对策选择
1.加强监控力度,防范金融风险,建立一套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枢,有了金融的安全才会有经济的安全。我们要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的开发进程,做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把握金融市场开发的主动权,积极地参与国际金融制度的改革。
2.调整和改善教育、科研结构,提高教育投资效率,防止高层次人才流失。首先,要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通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制度和科研所的改制,建立整套人才创新的机制。形成“科技创新将推动市场发现,市场发现又将推动人才开发”良好的科技创新的氛围。其次,改善教育、科研结构,使师生比较为合理,提高教育效率,有效的防止高层次人才流失。
3.充分利用国际规则的“安全阀”来保护我们的民族产业。例如以世贸组织的例外条款,区域贸易保护条款,非歧视原则以及WTO争端解决机制为“安全阀”,用以保护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使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4.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反对腐败现象,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创建高效、廉洁的政府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剥夺政府管理经济的权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跨国公司无论多强大及在全球多大范围内经营,其在东道国的利益仍需要由东道国政府及其制定的有关国内或国际间协议、法律,加以保护。
5.正确看待全球化条件下的多元文化,反对“文化孤立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文化的发展趋势是一元化与多元化并存的发展。如果过分强调全球化的一元性,否定多元化,必然导致“文化霸权主义”;如果完全否定一元性,过分强调多元化与相对主义的绝对化,极易形成固步自封的民族主义,形成“文化孤立主义”。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