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养结合的特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的37篇提案中,《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xx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巨大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民革中央参政议政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康养产业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为此,民革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产业子领域专项政策,督促政策落实、落地。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指导地方结合实际进行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设立国家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引导,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中医药服务为特色,鼓励自然环境优渥地区先行先试;以医疗资源为保障、以规范标准为基础,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融合,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子、新标准。
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在民革中央看来,医养结合就是最大的突破口。建议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健全健康保险体系,发展护理保险,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将养老机构所设医疗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采取远程医疗、委托管理、健康管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提高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服务能力,提供多样化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有力推动建立医养结合体系。
人才是康养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民革中央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康养产业亟需的专业人才极为匮乏,直接制约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此,民革中央建议国家重视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康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康养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保障。
此外,民革中央还建议设立国家康养产业发展实验区,赋予实验区一些先行先试的相关政策,形成以区内优势产品和服务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为实现康养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二)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35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0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xx〕39号)等文件精神,调查了解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以下简称医养结合)情况,积极探索推进养老服务新模式,20xx年7月21日-23日,以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干部保健局局长兰青为组长的调研组深入无锡市社区、养老和医疗机构,走访考察了南山家园养老中心、江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朗高护理院、滨湖区太湖街道养老院、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市康复医院和同仁康复医院,并召开医养结合工作座谈会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无锡市开展医养结合基本情况
无锡市是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全国康复医疗服务分级医疗双向转诊试点重点联系城市。近年来,该市通过政府试点、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推进医养结合,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xx年底,全市拥有养老机构150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1092家,护理院11家,康复专科医疗机构7家,其中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28家,每千老人养老床位39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具体做法是: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建设。无锡市将养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超前谋划,统筹推进。近五年,仅市、区、街道三级财政资金投入就超过20亿元。20xx年,制定《无锡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提出到20xx年市区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5%,江阴、宜兴等农村地区不低于55%,2020年护理型养老机构要大幅度提高,在社区形成融老年活动、照料、护理、老年健康的十分钟服务圈。20xx年,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更加突出养老机构医疗护理服务功能的建设。20xx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做好医养融合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及工作要求。去年,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无锡市养老机构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将养医融合、医疗服务、医保定点等养老服务中涉医服务的具体事项作了规定,形成了医养结合发展的法律保障。
二是坚持试点先行,优化服务内容。医养结合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无锡市坚持试点先行,点面结合,不断优化,逐步完善。20xx年,在市级层面上,选择滨湖区朗高养老院开展内设老年护理院及医保定点试点工作。20xx年,开放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门诊医保定点政策。20xx年,又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住院医保定点政策作了具体规定,对符合要求的,不设门槛、数量,一律纳入住院医保定点范围。这些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应,促进了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该市不断优化医养结合服务内容,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明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开设老年病科,提倡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规范开展老年常见慢性病诊治,满足老年人医疗和康复需求,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积极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
三是落实激励措施,加强政策引导。无锡市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符合住院定点的机构,优先纳入门诊定点医保范围。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接收护理型老人等实施专项补贴和运作补贴。其中对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补贴。对接收全护理、半护理老人,按实住老人床位数,分别给予每月180元、120元运行补贴。对收住进市失能老人托养中心的低保、低收入家庭的失能老人,分别给予老人家庭每月每人1425元、1200元补贴。卫生计生部门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支持各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畅通设置审批绿色通道,推进医养融合信息化建设。其他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医养结合工作,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健康养老,更好地促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发展。
二、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
医养结合服务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着重提高疾病诊治护理、健康检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服务方式。从医疗与养老服务关系看,医养结合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本质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目前全省各地医养结合类型和路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
一是医养整合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包括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和具备养老功能的医疗机构。一种是养老机构自办医疗机构,另一种由医疗机构依托自身医疗资源建设护理院。该种模式打破医养封闭分割,老年患者在疾病加重期或治疗期进入住院状态、在康复期和病情稳定期转为养老院休养状态,形成一体化服务。无锡朗高护理院将服务区域分为病理区、护理区和养老区3个功能区,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理疗等服务。
二是医养联盟模式,即由一个或多个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互利共赢。以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南山家园养老中心、滨湖区太湖街道养老院等为代表,这个三个养老机构都和医疗机构紧邻,他们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建立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关系,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提供预约挂号、会诊等专业技术指导,并开辟转诊绿色通道,护理院提供病后的护理和康复服务,实行无缝对接。
三是医养协作模式,即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合作,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实现居家式生活照料服务与专业化的医护服务有机结合,筑起一所没有围墙的医养结合模式。我省各地还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为目标人群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
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各地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服务能力、医保结算、政策引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亟待研究解决。一是在服务政策方面。康复养老不等同于医疗,入住者多是以慢性病和老年病为多,收费相对低廉,直接经济效益低,在政府投入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社会创办热情不高。而目前,多数养老机构所属的医务室医疗水平偏低,无法取得首诊资格,也无能力与医疗机构相对接。而诊疗水平高、信誉好的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缺乏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支持的动力。二是在医保政策方面。由于养老不属于诊疗项目,即治病的医保钱不能转为养老钱。因医保报销金额和住院时间的限制,造成康复期较长的老年患者不得不连续出院转院,或采取各种方式压床。无锡市具备医疗条件的28家养老机构中仅有8家实行了住院医保定点,即使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能够就医,也无法享受医保报销。三是在人才政策方面。老年人护理特别是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目前一线护理人员和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十分短缺,难以为老人提供专业康复保健、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养老护理员工作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低,就业吸引力有限,专业化护理人员不愿从事养老护理。此外,我们调研中也发现,不同部门对医养结合工作在认识上还不完全统一,存在不同程度的部门本位主义。
三、推进医养结合的思考和政策建议
推进医养结合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重要任务,更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必然要求。国家已经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打造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发展服务业,推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的优先方向。省委省政府坚持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相结合,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着力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需求高度叠加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通过实施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服务功能得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等已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基本养老、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险已具备互联互通、统筹推进的条件,这些都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医养结合工作还处于起步、爬坡阶段,推进医养结合,构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做。
一是要明确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这是难点,也是重点,涉及到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和路径的选择,也牵涉到医保政策的确定。 医养结合机构主要针对需要中长期专业医疗服务的老年人,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与老年慢病和恶性疾病患者的重合部分,其服务特征是治疗时间长,医疗技术含量偏低,生活照料等劳务费用比重较大。服务的内容以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为基础,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为重点。而普通老年慢病中的生活自理老人,可以通过医院门诊解决医疗康复问题。处于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老人,由于治疗时间短、技术含量高、药品和检查费用比重大等原因,应采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方式解决。对于健康老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人中的未患病人群,由于无治疗项目,养老仍应以生活照料为主,辅之以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建议率先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和服务需求评估工作,确定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需求类型。
二是要确定医养结合的发展路径。针对不同的养老服务形式选择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的有机对接。要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强化政府统筹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发展设置规划,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支持政策,在科学界定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前提下,以整合和利用现有养老和医疗卫生资源为重点,以发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健康管理、家庭病床、老年病治疗方面的作用为基础,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协议委托等多种合作,合理引导养老机构、养老居住社区建设医疗机构,以及部分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人康复院、护理院。稳步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医疗机构,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议推进养老和医疗机构结合集团化发展道路,一方面鼓励大型和综合型医疗机构依托现有的医疗资源,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另一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建立医疗型护理院。
三是要优化医养结合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医养融合的文件精神,统筹基本养老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等多方资源,破解制度藩篱。要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指导的重要内容,加强民政和卫生计生部门在规划和审批环节的合作,做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建设的规划衔接。要理清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的责任界限,在规范医保资金监督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保结算方式,将养老护理费用适度纳入医保范围,切实解决部分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长期患有慢性病老人经济负担较重的实际问题,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看得起病、养得起老。建议积极推广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长期护理保险与医保政策的衔接。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风险分担作用,设计开发适应医养结合需要的商业护理保险,健全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多种人身保险险种,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医养结合选择。各级政府应设立养老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金融部门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信贷支持,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给予税费优惠政策。此外,要优先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用地等。
多层次医疗 社会力量要弯道超车
2009年新医改以来,已有大量上市公司逐渐开始布局医疗服务领域,不过山西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分析师王腾蛟告诉《经济》记者,由于医疗服务在整个医药板块估值相对较高,反映到二级市场并不强烈,在近期的市场风格下,资金还是偏向于估值低业绩确定性较高的行业。
《意见》提出,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从多层次来看,目前医疗服务还是以三甲医院为主,其次有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另外还有一些社区医院、民营医院和专科医院作为补充。中国医疗产业联盟的创始发起人之一、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对《经济》记者称,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而很多基层医院无论是医疗设备、医生能力还是资源都比较薄弱。
目前除了政府公立医疗服务之外,民营医院在机构数量上早已超过50%,但提供的服务数仍偏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曹健告诉《经济》记者,虽然是国家鼓励社会办医这么多年,但还是以公立医院为主,公立医院的数量占到44%左右,服务量达到了86%左右,“而民营医院的数量超过16000家,但其服务量只有14%左右,所以多层次的办医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格局”。
近期国家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力度逐渐加大。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对《经济》记者表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巨大,公立医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些经营较好的民营医院通过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在新医改政策利好环境下,通过不断创新、提高品质和完善服务,加速市场扩张冲浪蓝海,对医疗服务市场格局产生极大影响。
这对医疗服务产业的投资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正面消息,华盖医疗基金董事总经理、国仕资本研究协会特约研究员施国敏对《经济》记者称,结合国家医疗服务产业的现状及“十三五”期间的规划,至少未来5-10年的行业增长仍然会保持相对快速的发展,会有很多机会,特别是民营医疗服务的机会。
公立与民营、外资与内资、专科与综合、连锁与单体、社区与健康管理等目前确实存在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其实大概在5年之前,就M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地产公司,很多都在布局医疗市场,通过医疗实现业务转型。
当然,那时的社会力量更多是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出现的,发展较好的民营医院基本是在公立医院无力顾及或无意投入的领域发展起来的,包括眼科、口腔科、整形美容、妇产、骨科等。应该说,现在有初步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
零点研究大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姜健健对《经济》记者称,真正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社会力量不应该只是个补充的定位,而应该是公立医院的竞争者,甚至是超越公立医院。“社会力量要做弯道超车。”两个方面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一是服务驱动,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取胜,在妇产、整形、康复等市场可以布局;二是技术驱动,比如肿瘤、心血管、精准医疗等。
谢嘉生也表示,我们国家现在要重点发展基层医院,把三级医院简单的门诊或治疗放到基层医院去做,而三级医院更多的是做比较复杂的、需要研究的治疗为主体,“目前我们国家医疗改革的趋势就是要壮大基层的设备、医生的能力、医生的资源等”。
激发医疗三大领域投资活力
医疗产业是一个比较大的行业,根据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分类,很难按照统一的标准来给它进行分类。整个医疗行业根据其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可以分为药厂、器械厂、经销商、医院、病人五大环节,同时根据产业链也可以将医疗行业分为医生端、医院端和用户端。
整个医疗产业简单说就是生产、流通、服务,医药和器械属于生产环节,服务就包括医疗服务中的医院、诊所等,一些互联网医疗或者移动医疗的创新都可以归纳到新型服务这个领域。
《意见》中提出要调动社会办医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医疗领域社会投资活力。对企业来说,投资要看其有没有创新。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动力,成都海创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元伟在《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医疗板块要看其专业化,例如专科医院,“传统的全科医院竞争很激烈,但专科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如果在某一领域如癌症,有很好的研究和科研团队,这些医院就值得重点投入”。
创新本身不容易,医疗服务行业也如此,但包括高端专科、连锁等模式已在过往被证明是相对比较成熟和成功的投资模式,施国敏表示,包括社区连锁、互联网医疗、细分专科的深入等创新,以及各层级的资本化尝试未来是否能够在短期内快速得到发展也需要做好十足的内功和运营。
在王腾蛟看来,医药行业按二级市场分类主要分为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目前由于政策的导向,药品板块即化学制药、中药、原料药等承压明显,不过其中创新药,不管在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资本长期关注的领域”。
非药领域机会也比较多,其中包括医疗器械(国产进口替代)、医药商业(两票制营改增利好商业龙头)、医疗服务(分级诊疗,废除以药养医等给服务端带来机会)。
医疗服务领域再细分还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第三方体检、第三方透析、独立医学实验室等,其中专科医院以及第三方的一些机构比较受投资者青睐,特别是像专科领域的眼科、口腔科等,目前在上市公司里面已有成熟的运营模式,类似爱尔眼科、美年健康等。
王腾蛟认为,在目前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下,基层医疗市场即医疗资源下沉对于社会资本来说存在非常大的机会。
在细分领域,比如移动医疗领域包括健康医疗、医疗器械、医药等,刘杰豪表示,其中健康医疗行业是VC和PE最青睐的行业,但是今年的增速情况并没有那么快,重点关注领域是在生物技术(创新药等)、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等)和医疗服务三大方向,其中创新药是未来中国医药产业中投资的大方向。
从资本市场估值来看,创新药的市盈率通常是仿制药的两到三倍;医疗器械的监管没有医药那么严格,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认可,未来十年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此外,姜健健还告诉记者,最近两年有三个领域比较受到关注。
一是新兴技术。包括医疗与3D打印、AR/VR等新兴技术及解决手段的融合,还有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干细胞技术,它们最有可能对医疗健康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二是跨境医疗。在三个方面都会有市场,轻医疗(整形、体检、旅游)、重医疗(肿瘤)、境外远程会诊。盛诺一家、春雨国际都已经在布局了。不光光是赴欧美日的高端医疗,很多在泰国的医疗是普通阶层也可以接受的。这个领域未来会产生巨头。
三是仿制药。2016年,国家食药总局正式开始292个品种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要求在2018年完成。这给投资者带来刺激,而且中国资本的主流,对像生物医药这种长线投入的项目其实不感兴趣,对于像仿制药这样的市场,因为它相对短期,马上就能看到效果,所以从资本特性上来说,他们对仿制药感兴趣。世界范围内,仿制药的增长率11%左右,是药品市场的2倍。
而前几年受到追捧的数字医疗,实际上开始遇冷。其实一直到去年为止,中国在在线医疗领域的开放度是比较高的,有不少的项目被投了。但从2017年出现了一个瓶颈,就是对于在线医疗的管理、管制。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出,对这个方面的投资是一个很大的抑制。
就拿医疗服务领域里的医疗机械的厂商来说,从技术端来看,医疗机械本身成本非常高,有很多投资人去投,但无论这个行业怎么发展,政策还是最重要的一点。
易观分析师张怡丹就对《经济》记者表示,所有的资本都是跟着政策走的,投资人会随着医疗产业相关意见稿的思路,“这个思路是要做什么,投资人就会去投什么”,《意见》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医药服务会发展中医;另一方面是会细化一些分级诊疗,在细化过程中降低社会办医的门槛和提高社会办医、审批流通过程中的效率。
医养结合牵头 探索新商业模式
医疗产业可以和其他多个领域或产业相结合,如医疗+养老,即医养Y合,这也是国家一直积极推行的重点,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在65岁以后对医疗的需求是在不断上升的,如果医疗和养老产业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促进的,谢嘉生对医养结合的模式很看好,“但在投资方面还存在一些阻碍”。
从产业现状来说,我国医疗+养老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主流市场参与企业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格局初步打开。政府支持力度逐年增大,纷纷探索具备区域特色的智慧养老平台模式。在刘杰豪看来,目前,医疗+养老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产业资本通过联合、收购医院等来获得医疗资源,从而进军养老行业;二是以医疗或者护理为主,同时提供养老服务;三是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生自由执业的解放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由品牌医生建立的中小型养老养生机构,以预防和健康、养生为主。
未来需要在养老机构中引入医疗护理资源及特色养生资源,为机构中老年人提供系统的医疗护理服务和养生保健产品。刘杰豪认为,医疗+养老可以在家庭医生制度、医保体制等方面入手,从而给我们的养老服务带来相对应的改善。“首先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具有家庭医学服务和老年医学知识的家庭医生,同时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实现健康管理和疾病的预防。”
传统的养老都是在家里,但是由于独生子女政策,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养老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所以新的养老行业产生以后,很多人就会在老了之后到养老院,有专门的医生、护士和营养师提供服务”。陈元伟表示,相关的产业,如营养食物搭配、康复中心这些都完全可以和养老结合起来,同时良好的社会保险等保障制度,不仅老人有很好的养老的地方,也会给社会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对国家来说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养老院也会产生一些收益,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循环,陈元伟还对记者称,今后中国的老龄化非常艰巨,两夫妻结婚之后要负担四个老人的生活,自己要上班,还要抚养自己的孩子,压力会很大,所以这个社会对医养结合的需求很大。
姜健健认为,医养结合要想做好,需要解决四个核心问题。
一是观念问题。这个观念不是老人的观念,更多的是子女的观念,现在很多医养结合入住率低,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支付能力的问题。我国养老金本身的替代率很低,因此需要长期护理保险的支持,但我国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
三是医疗问题。目前所有成功的养老项目,都有与其相匹配的医疗业务作为基础支撑。但医养结合的“医”,需要符合老人的需求,是慢性病、心血管病、肿瘤、康复疾病的治疗,需要的是这方面的医生、护理资源。
四是医保的问题。医养结合其实牵涉到人社、卫计委和民政三个部门,在很多疾病上存在医保是否报销、报销标准低的问题。
另外,除了需要更多的医疗设施、人力资源等资源,医养结合还缺少很多有力的措施。首先,现在很多养老机构还偏小,医院承担起来很吃力,需要国家更多的扶持政策,同时鼓励更多民营资本投身到养老行业。
金骨康辨症施治疗效非凡
自2012年4月以来,“金骨康”作为一家专业的治骨、养骨、护骨的医疗机构,通过平面媒体,正式面向全国诚招加盟商。金骨康,凭借着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凭借着科学检测的技术依托,不但治愈了上万例顽疾骨病,它的出现,更让那些慧眼识金的创业者,终于找到了坐地生财的投资良项。
记者不解,“金骨康”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可以让久治不愈的骨病顽疾,在这里得以治愈;“金骨康”又有何种赚钱妙招,可以让投资者坐地生财,日进斗金呢?
为此,记者特意通过电话,对于“金骨康”项目的传承推广人吴耀永先生,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采访。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金骨康”完全不同于世面上普通的治骨门诊。它是中国首家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病康复体验连锁机构,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和现代资源,成就了“国A”级地位。
说到“金骨康”是一个传承了三百年的治骨奇方,这话一点也不夸张。“金骨康”正是源于清代御医吴谦疗骨秘方。御医吴谦,清乾隆时太医院院判,因擅长治骨之术被誉为“治骨圣手吴太医”,屡受乾隆嘉奖。曾于京城开办我国历史上第一家专门疗骨的店铺——正骨堂。为了奖励吴谦多年来的兢兢业业和对医学所做的独特贡献,乾隆帝亲笔书写“正骨堂”匾额,以及“天下医宗、正骨世家”的对联,赐予正骨堂。正骨堂遂而名震天下,以后的263年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正骨堂一直是正宗的正骨牌号。乾隆四年,乾隆诏令编纂医书,责成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医宗金鉴》始成。金骨康治骨术即以《正骨心法要旨》(《医宗金鉴》丛书中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为蓝本,糅合吴谦独家祖传秘技提炼而成金骨康品牌!
金骨康传人吴耀永秉承祖传治骨绝技,并将之与现代科技对接,率先推出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引入日本东京医研株式会社研制的世界一流的超激光养骨护骨康复治疗仪,实现了祖传秘要与现代技法、中医与西医的完美融合,解决骨科疾患综合治理的疗养模式,以“医食同功,药膳同源”的理念开辟全新疗骨传奇。凭借祖传吴氏养骨秘要辅以多项秘制食谱,外有祖传秘方+名贵药材+高科技治疗仪疗骨止痛,内有五谷杂粮养骨壮骨,激光照射+药敷+食疗,全方位全息治疗,标本兼顾,疗养结合,金骨康特色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膨出、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椎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等各种风湿骨病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品牌优势无人能及
“金骨康”立志培养数千位平民治骨专家
“金骨康”的问世,为无数的骨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更为无数渴望致富的创业者找到了绝佳的投资平台。
贵州望谟的岑继龙(电话:15186403437),在没有遇到“金骨康”这个项目以前,一直和妻子经营各种不大不小的生意。由于项目没有特色,所以收入只够勉强糊口。眼看着孩子就要上学,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了。于是,岑继龙便萌生了转项的念头。
可到底选个什么项目好呢?岑继龙这下可犯了难。细心的妻子跟他说:“你发现没有,现在患风湿骨病的人可真多,要不咱选一个和这类项目挨边的生意如何?我相信,这块的市场一定错不了。”岑继龙心想:“主意倒是不错,可如果只卖治骨病的膏药啥的,仍是小本小利;可如果开家治骨医院,没有个百八十万肯定开不起来。”正当岑继龙为选项的事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从湖南长沙出差回来的朋友告诉他,湖南有一家专业治骨的“金骨康”体验康复机构。听说加盟费一点都不贵,采用中西合璧的治骨办法,每天都有大批的患者的慕名前往。
听朋友这么一说,岑继龙恨不得马上就动身飞到湖南长沙,但正因为岑继龙着急出去买票,在路上竟和出租车发生了相撞,导致左小腿严重扭伤。在家休息了一个星期后的岑继龙再也坐不住了,他说什么都要拖着伤腿来湖南长沙考察。万般无奈之下,妻子只好陪着他一同前往。本来就是抱着试试看想法来此的岑继龙,没想到,“金康骨”对于骨外伤也有明显的奇效。通过2天的康复体验,岑继龙居然可以走路了。喜出望外的岑继龙第二天便和从丹东前来考察的张先生,同游湖南韶山去了。
就这样,在今年3月,岑继龙正式加盟了“金康骨”标准型的康复体验店。凭借着治骨奇法和立竿见影的疗效,岑继龙的加盟店宾客迎门。到今年6月的时候,岑继龙已经正式升级做了贵州省的总。对于“金骨康”的未来,岑继龙充满信心,他说一定会坚持做下去,将“金骨康”的品牌越做越大。
“金骨康”自推出以来,致力于打造无需经验、无需学历便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治骨专家。短短数载,金骨康已经发展成为骨疗行业权威品牌,并在全国各地广建连锁渠道。凭借在中医疗骨事业的专业水平和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新式设备及技术,“金骨康”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养骨、护骨、正骨的投资热潮,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开店速度迅猛发展。
迄今,“金骨康”在全国的加盟商已达300多家。“金骨康”总部预计在今年,立志打造数千位平民治骨专家。让“金骨康”的疗效造福万千百姓,让“金骨康”的理念成就财富梦想!
相关链接:祝贺南京分公司正式成立,预祝南京招商会圆满成功!
华夏君康国际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国内招商网址:省略/jgk
关键词:龙江医派 学术特点
Study on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Li Qiuhong1, Mao Jun1, Xiao Bin2, Xu Xiaobin1
(1.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2.Sheny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0)
Abstract: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formed abunda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There were a group of Eminent Physicians such as Gao Zhongshan, Ma Ji, Han Bailing, Zhang Qi et al. They represents the unique style of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This paper mainly sums up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Eminent Physicians, and applies the academic ideas to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龙江医派是近现代我国北疆新崛起的中医学术流派,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黑龙江的白山黑水中成长起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龙江医派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临证风格。本文以高仲山、马骥、韩百灵、张琪四大名医为代表,总结了龙江医派的学术特点。
一、高仲山及其学术特点
高仲山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创始人之一,历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所长,被尊为黑龙江省四大名医之首,是黑龙江省现代中医药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一)善治热病,理邃效宏。
1.辨治外感热病。高仲山临证精于外感热病,早年初至哈尔滨行医,即活用《医林改错》之急救回阳汤挽救霍乱病者数以千计,并参照《黄帝内经》进行分析验证。
2.对于暑瘟病的治疗。高仲山强调暑瘟病的证治须详审“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病变过程,注重运用清热解毒、养阴增液、镇痉熄风、通下逐邪诸法相互配合,诸法中以迅速有效控制暑瘟高热为重点。
3.对于湿温疫痢的治疗。重视温病舌诊的辩证特点,辨舌色之不同,从“舌色”、“脉息”、“神色”、“症状”、“治法”五方面区别论治。治疗湿热痢疾以顺气为先,行血则便脓自愈,和气则后重自除。后重宜下,腹痛宜和,身重则除湿。治痢初期见恶寒发热表证,治以自创银翘败毒散(即人参败毒汤去人参加银花、连翘);治痢中期重在导滞,治以清热祛湿导滞之法,自创当归导滞汤;治痢后期重在收涩,治以真人养脏汤等方剂。
(二)辨治外感病
高仲山对照《伤寒杂病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阐发理论基础。高仲山临证应用恶寒者,宜于发汗。重的用麻黄,轻的用紫苏。恶风者,宜于解肌。重的用桂枝,轻的用荆芥。风寒束卫症,治以辛温解表,常用荆防败毒汤加减;风热犯肺症,治以辛凉解表,常用银翘散加减;暑湿在表症,治以清暑化湿解表,常用新加香茹饮加减。
(三)阐发仲景治水十五法
高仲山将仲景在《伤寒论》和《金贵要略》中论及水液代谢失常的治法方药归纳总结。
(四)既重经方,又善用时方和自拟方
他独创新方剂,疗效卓著,名扬东北。如治疗瘟毒发疹,初起有表证,用连翘败毒汤;若斑疹已出,高热不退,用消斑清黛饮,泻火解毒透疹,药用犀角5g-10g、青黛10g、知母15g、黄连10g、生石膏20g、栀子7.5g、玄参、生地、柴胡、生甘草、人参、大枣等若干克。药煎好后加米醋一匙。隔五小时服一次,可连续服用四至五剂。疗烂喉丹痧,表证去里热毒火亢盛者,自拟喉痧汤主之。药用连翘15g、双花15g、20g、牛蒡子10g、芦根、黄芩、生地、玄参、麦冬等若干克,水煎服,每五小时一次,可以连续服用。
(五)辨证论治首重脾胃论治
高仲山临床治疗妇科疾病注重补脾肾,养精血,以温养为主。补气血,调肝血。高仲山治病重视脾胃,无论是治疗闭经,精漏,还是安胎等症,都顾及脾胃,以资化源。他常用四君子汤加黄芪,或用归脾汤加减应用。他认为补气养血为妇科常用方法,更是扶正祛邪一大要法。
(六)养生保健,食疗为重
高仲山认为先熟知食物性味功能,方能辩证施治,饮食重五味调和,饮食有节,补养脾胃。
二、马骥及其学术特点
马骥是黑龙江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著名中医。
(一)内伤杂病,审证辨因
马骥强调临床审证辨因过程中注意结合地域、时令、情志及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使治疗客观、全面、准确。马骥常用辨证之法如病因辩证、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多维审病,整体观治疗方法。
(二)中焦诸病,相机立法
有调和肝胃法,治疗肝失疏泄,肝胃不和中焦疾患。自拟方剂香陈理气汤。有清法和中法。治疗肝胃郁热之胃痛,选用栀芩清胃汤。有活血散瘀理气法,治疗血瘀入络,所致胃痛,方用蝉花散瘀汤。有消导理气法,治疗饮食停滞胃痛、痞闷、饮食不节之气上呃逆。方用曲蘖消食汤。有温中祛寒法,治疗寒凝中焦之胃痛,脾胃虚寒之吐酸,方用丁砂温中汤。
(三)创立新方
马骥自拟方香陈理气汤,包括香附15g、陈皮20g、柴胡15g、紫苏15g、枳壳10g、麦芽20g、木香4g、薄荷8g,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功效。自拟方栀芩清胃汤,组成如下:栀子15g、黄芩10g、大黄8g、连翘15g、竹茹15g、青皮10g、川楝子10g、炒麦芽20g。方中黄芩、栀子、大黄、连翘清泻胃中实火而解毒,川楝子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与竹茹、青皮、炒麦芽同用,理气和胃而止痛。
三、韩百灵及其学术特点
韩百灵为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龙江中医妇科专家,临证近八十年,学验俱丰,被誉为“杏林医柱”。
(一)“肝肾学说”理论
“肝肾学说”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韩百灵教授认为:肝肾与胞宫、血海的功能联系和经络系是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在妇科疾病中,经、带、胎、产、乳、杂诸多病证,可因肝肾失调而引起。由此可见,肝肾学说对中医妇科具有重要影响。韩老提出养肾之阴、敛肝之阳,对凡由肝、肾阴虚所引起的诸多病证,均遵循以滋补肝肾为主的根本法则。
(二)“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
韩百灵教授提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互相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注意异中求同、寻其共性。中医妇科证侯复杂而多变,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妇女的特殊生理活动都依赖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作用。常见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虚血虚、气滞血癖这四种病机。以上四者,皆可出现于妇女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而致妇科经、带、胎、产、杂等各种不同疾病。
(三)创立新方
韩老自拟经验方50余首,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百灵育阴汤是韩百灵教授经验方之代表方剂,滋补肝肾、养血育阴。由熟地黄、白芍、山茱萸、山药、川断等组成。本方灵活加减,可治疗由肝肾阴虚所致阴血不足、阴虚内热等诸疾。百灵调肝汤由当归、赤芍、怀牛膝、王不留行、通草、皂角刺、瓜萎、枳实、川糠子、青皮、甘草组成。本方具有疏解肝气、调畅气血的功效。本方体现了韩老重视肝脏与妇科生理病理上的联系,肝之病变可影响脏腑气血功能,是引起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之一。韩老自拟方延灵丹,由黄芪、党参、菟丝子、地黄、枸杞、山茱萸、山药、丹参、香附等药物组成。该方具有补肾填精、益气养血的功效。多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卵巢早衰,又可治疗月经过少、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等病。该方体现了“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的理论。
四、 张琪及其学术特点
张琪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当代龙江医派的旗帜,更为中医学术上的一代宗师。
(一)注重整体论治肾病的思维方式
在治疗肾病、消除水肿和蛋白尿方面提出补、清、利三法;治疗血尿采用泄热逐瘀法,疗效显著。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他认为肾病之水肿、蛋白尿与肺脾肾相关,其病机关键为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尤其是慢性肾脏病,脾肾阴阳失调贯穿始终。
1.水肿的治疗。他认为肾病水肿是脏腑系统失调的表现,以脾肾二脏尤为重要。对于阴水之肿常以温肾健脾、利湿活血之剂,方用真武汤与参麦饮加味;对于脾胃病变引发的水肿,宜理脾治肾,善用东垣之法方,寒则中满分消汤,热则中满分消丸化裁;对于病久瘀血内阻,水湿内停证,用坤芍利水汤主之,活血祛瘀,利水消肿。
2.蛋白尿的治疗,脾胃虚弱则升阳益胃以升清降浊。他以东垣之升阳益胃汤为代表的升清降浊之剂灵活运用。肾精不固,则用参芪地黄汤加味(熟地、山芋、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肉桂、附子、黄芪、党参、菟丝子、金樱子等药物),养阴敛精。气阴两虚,则用清心莲子加味饮(黄芪、党参、地骨皮、麦冬、茯苓、柴胡、黄芩、车前子、石莲子、甘草等),清补固精。
(二)持脉知内,以脉明理
他认为脉、症结合的临床应用必须上溯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去探讨,同样的脉和不同的证结合,主病就不相同。脉学特点之一,就是凭借脉象阐释病机。他探源脉诊原理以有胃神根学说为要。脉有胃气,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脉有神气,可察知精气的盈亏。有根之脉则为阴阳调和之脉。
(三)内伤杂病从五脏论治
脏腑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核心。现对他的从肝论治理论加以说明。
1.肝经气机郁结,尚未涉及其他脏腑者,采用疏肝理气法。逍遥散、四逆散皆为治疗此证的较好方剂。张琪将四逆散组方用于肝气郁结等证,获得良好疗效。
2.用疏肝理气之药不效,则采用活血通络法。张琪喜用血府逐瘀汤施治,即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芍赤、生地黄活血通络,又辅柴胡、枳壳、桔梗行气。
3.治肝血不足、阴液亏虚之证,用柔肝养血法。张琪临床治头痛眩晕、目暗不清,属肝血虚无以上荣者,用四物汤加苍耳子、荆芥穗、白芷等药物,取得很好疗效。
4.治疗肝气乘脾之证用抑木培土法。张琪常用白芍与健脾药合用,治肝气乘脾犯胃之胃脘痛、腹痛等证。张琪治慢性肝炎用六君子汤扶脾,加白芍、乌梅、柴胡、五味子等,收效较好。
5.治疗肝气犯胃,疏泄失常,胃失和降等证用泻肝和胃法。
6.治疗肝阳暴涨、肝风内动之证,用平肝息风法。
(四)提倡顾互脾胃观
张琪遣方用药,先防脾胃虚损失调。张琪治疗内科疾病时,如兼有脾胃虚赢症的表现,常于方中加入健脾行气之品。他在治疗慢性肝炎时,多以自拟“慢肝复康汤”加减配伍治疗。组方乃四逆散加茯苓、白术而成,治则肝脾并调,增强建运脾胃之力。补益脾胃,以助气血化生。张琪临证使药无偏,不伤脾胃之气。他在药物配伍时,使用寒凉药注意莫伤脾阳。他用大黄治疗慢性肾衰竭,常用酒制大黄,以减轻其对脾胃的不良作用。
(五)善治痹祛邪
对于痹症的治疗,多采用扶正祛邪法。痹症多夹湿,治疗重视除湿通络法。临证多选薏苡仁、防己、茯苓等,常佐以祛风药治疗。痹症湿热伤筋,治疗宜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痹症多瘀,宜活血通络法治疗。张琪善用剂量大的复方治疗各种重症顽痹,如自拟方热痹汤。
(六)自创方剂,疗效显著
张琪创用芪麦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证,疗效显著。本方由生脉饮和血府逐瘀汤化裁而成。自拟柴苓护肝汤治疗慢性肝炎,疗效显著。本方由四逆散加茯苓、白术、黄芪及清热解毒之品组成。他自拟六虫汤治疗类风湿效果满意,方有全蝎、地龙、穿山甲、乌梢蛇、蜈蚣、土鳖虫六味中药组成。
龙江医派结合黑龙江的地方多发病,利用当地药物,在学术上形成独到的地方特色。为百姓服务,如高仲山善治外感热病,张琪善治痹症等,在临床治疗方面形成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姜德友,高雪.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学术经验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3.
[2] 于福年,马龙侪.御医传人马骥学术经验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6.
[3] 韩延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韩百灵[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养老负担。那么,医院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本期,我们请到了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峥,请他来为大家谈一下医院在解决养老问题中的作用。
为什么要成立老年医院
每天早上,不难见到各大医院窗口前老年人排队挂号的身影。很多人不太了解,老年人看病,需要到专门的老年科或者老年医院吗?为什么要成立老年医院呢?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后,老龄化问题再一次得到重视。2001年,北京市政府将北京胸科医院改名为北京老年医院。后来,在北京逐渐形成了以北京老年医院为龙头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据陈院长介绍,发展老年医院,首先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过去,“人活七十古来稀”,老人可能会因为突发心梗、中风,就突然离世。但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治好疾病不再是问题。问题是疾病治愈以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一个年轻人去做个支架、接个骨头,做完后可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一个老人去做这种手术,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多并发症。”陈院长说,人老后,体衰多病是最大的特点。有些老人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吃饭也吃不下,身体逐渐衰弱,平时只能卧床。一旦得一次流感,或者一次拉肚子,很可能就面临生命危险。老年人的抵抗力、全身体能储备都在下降,这就造成在医学模式上,像过去传统的心脏、呼吸、血液分科这样的单科医疗,很难满足老人需求。
还有的老人,不想给子女造成医疗费用上的负担,于是便久拖不治。老人受心理因素、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影响都很大。“一是多病,二是功能下降,三是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大,这是老年医学面临的最主要特点。”
其次,建立老年医院也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在老年医学发展和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和国外有大概是20~30年的差距。”据陈院长介绍,现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关注的主要是预防疾病和急诊急救,而对于三级预防关注得较少。所谓三级预防,就是在疾病发生后,不让病人残疾、失能,通过早期康复和早期治疗,提高生活品质。而老年医疗就属于三级预防。
据了解,现在国外有中期医疗和长期医疗的概念。所谓中期医疗就是急性病后的功能康复,而长期医疗指的是对于彻底失能的老人提供医疗和生活照护全方位支持。“中期和长期都是针对老人的特殊性提出的,而这方面目前我们提的还不够多。”陈院长说。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末期医疗,也就是临终关怀,即如何让老人有尊严地、没有痛苦地离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家庭中实施临终关怀的比例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金标准。陈院长说,国外对于中期、长期、末期医疗这三个理念,无论在服务内容和机构设置上,发展得都非常快。
老年医院里都有些什么
那么,老年医院在医疗服务或功能设置上,和一般综合医院相比,有何区别呢?
陈院长说,首先,老年人和年轻人看病过程不同。一个年轻人到医院去看病,从挂号、签字、办手续,直至完成手术出院,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但老人的情况就比较复杂。看病时需要有人陪同,有的老人被送来医院后只能卧床,或是处于失智状态。当需要老人做出相关决策时,他们往往受社会因素干扰比较大。另外,老人的体弱多病和功能下降,也造成老人的住院医疗非常复杂。
一般的综合医院,是以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发病、治愈过程来设计的,比如心脏科、呼吸科等。“在我们医院,有一部分科室是按照综合医院设置的,但是内涵上又有区别。”陈院长说,老人最主要的特点是多病、功能下降和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治疗模式,医院采取了多学科的模式。除了常规的医生,还有康复、心理、营养、药学等各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此外,还有社会工作者,专门负责处理老人医疗以外的事务,比如家庭、子女、医保、付费等问题。
另外,随着老年人的功能下降,他们的健康状况难以依靠传统的诊断手段来评估。老年医院开展了功能评估,包括对老人的生活能力、认知状况、社会心理环境、医疗费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评价出老人整体的状况。
“在老年特色科室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我们有老年痴呆病房,收治的老人多是失智状态,有人表现平静,有人表现狂躁,同时很多病人合并心脏病、肾病、中风等多种躯体病症。这种情况就涉及到多病的治疗。”
陈院长说,医院还设有临终关怀病房。“这部分主要是针对肿瘤、恶液质等重症病人,通过临终关怀,使他们在有限的存活时间内,感觉到有尊严无痛苦。”据了解,临终关怀的运作方式具体包括疼痛缓解、对症处理、社会心理干预、开展死亡教育等。
此外,医院还设有老年康复科,“包括心脏的康复、肺康复,还有中风康复、认知训练、骨关节术后等的康复。”
在门诊,医院设有疼痛门诊、失智(包括记忆减退、痴呆等)门诊、失禁门诊、跌倒门诊等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置的门诊。另外,医院还在尝试建立专门的长期照护病房。
在配套设施上,医院还有一些针对老年人特点设计的、人性化的细节。
“WTO提出了一个叫做‘老年友善医院’的概念,我们正在逐步实现这个理念。”陈院长说,由于老人的一些特殊需求,在老年医院的建设上,不光要有无障碍设施,还有人文、伦理,包括沟通和特殊的老年风险防范等一些措施。
比如,在医院病房里,每个老人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病房楼的45度角十字型设计,让每一个床位都能照射到阳光。床位是按照放射状摆放的,这样便于医生和护士可以同时看到四个点,病人有什么情况都能及时看得到。病人去卫生间是直线距离也是最短的。
此外,卫生间里不设淋浴,这是为了防止老人摔倒和意外发生。老人可以被送到洗澡间,那里有进口的洗澡机。为了老人坐立方便,卫生间里马桶设置得比较高,并配有洁身器。“考虑到一部分失能老人,在床上排便是很难受的,但是自己又动不了,我们在特殊病房还设有吊轨。这样可以通过吊轨将他们送到卫生间。”陈院长介绍说,在这些细节的设计上,一方面要满足老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
此外,每个病人还配有一个平板电视,电视上会播放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有点餐、叫护工等多种功能。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病人的称呼也很注意。“我们护理部曾专门讨论过管老人叫什么,有人说叫‘老张’‘老李’,有人说叫‘叔叔’‘阿姨’,最后我们还是觉得叫‘爷爷’‘奶奶’比较好。我们的护士小姑娘差不多二三十岁,老人一般是七八十岁,病人也反映这样的称呼特别亲切。”陈院长欣慰地说。
医院能为养老做些什么
那么,在整个社会的养老体系中,医院应该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现在都在谈医养结合,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结合?
陈峥介绍,根据功能状况,养老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安养、养护、护理。“所谓第一类,安养,是针对功能健全的老人而言的。”陈峥说,这部分老人可能只是由于丧偶,或是子女在国外,无人照看。“养老院接收的主要就是这类病人,主要是让老人有事可干,比如一起打打牌,照顾他们洗澡吃饭等。”至于看病,只需定期坐班车去医院就诊,或是医生来巡诊。
“第二类,养护。这部分是针对半失能老人,这才是我们医养结合的要点。比如偏瘫病人、痴呆病人等,对他们的照护往往是养老院和居家比较棘手的、或是不太擅长的。”
第三类,护理,就是彻底失能需要长期照护的概念,一般由护理院这样的医疗机构收治。陈峥总结说,严格来讲,老人在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失能以前的这段时间,如何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这些并不是医院的主要关注范围。
“真正的医养结合的概念,是在老人失能或半失能以后,这时候医疗要介入。不论在家里还是医院,老人既需要生活照护,又需要做共病管理和功能康复,那么谁来做?这才是真正的医养结合的切入点和交叉点。”
“所以,我们谈医养结合,不是简单的养老院办医院,或是医院办养老院。而是指的从宏观政策层面、组织层面,比如医保、卫生、民政等多方面共同去努力。不论老人在家、在养老机构或是在医院,有民政部门的社会工作者给予照护和关注,比如为老人送饭、送浴、购物和帮老人理财。剩下的,医疗相关的服务,由医院负责提供。比如定期查体,比如康复治疗。如果有人想在家里临终,那么医院就提供癌症止疼泵、透析设备等。不管老人身处哪里,都能够同时享受到社会的服务,和我们卫生的支持,这才是非常漂亮的医养结合,这就是发达国家的多学科整合服务。”陈峥说,要达到这个理想状况,各个层次的配合都非常重要。
那么,老年医院发展到现在,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呢?
“这么多年来,国家对我们一直很支持。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只要我们医院提出想法,政府都会全力配合、投资去解决。所以我们医院发展也很快,从急性期治疗、康复医学,到长期医疗、末期医疗,发展都比较快。在设施建设、设备投入等方面,政府也都非常关心。”
“不过,老年医学毕竟是新生学科,因此还是有很多医护人员习惯于传统那一套,肝病就看肝,心脏病就看心脏,传统的医疗模式很难打破。你让他把老人的肺也看了,肝也看了,神经也看了,他们可能接受不了。”陈峥说,“全人、全队、全科、全程”是老年医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在国际上,老年科医生的地位非常高。国外的老年科医生,是在传统的内科医生培训的基础上,还要再历经两到三年的培训。“虽然我们医院不太可能先走这一步,但我们一直在开展相关培训,让我们的医生与国外同行一起交流,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