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体育组织;MLB联盟
如果小棒球联盟球迷与MLB球迷有相同的参数,那么小棒球联盟每次比赛的上座率应该取决于小棒球联盟球队的素质。再者,如果这些球迷来自同样的球迷基地,小棒球联盟上座率可能还取决于MLB替代品的可行性、素质、价格、制度法[1]。但是,如果通过MLB球队的胜利使得球迷的忠诚增加了对小棒球联盟的需求,那么在MLB和他们的小棒球联盟俱乐部间可能形成营销战略联盟[2]。在建立我们关于小棒球联盟每场比赛上座率的模型中经过了加强。这个模型考虑到了上述提到的所有三个方面,并加入了球队特有的特征,比如下联赛的票价、收入,以及小联盟球队固定效果的人口数。
数据来源提供了1992至2006年间小棒球联盟和MLB球队的上座率数据。在数据集中,有2076个小棒球联盟球队/年的观测。小棒球联盟上座率的以前的研究使用了调查数据或者单一球队上座率。这一数据集尤其健全,包含了样本年份自A至AAA的所有小联盟球队,来自球队营销报告,作为球迷成本指数的一部分。数据适用于1992至2006年建所有的MLB球队适用,但是在2005和2006的小联盟球队,只有63个球队的观测。由于小联盟的票价数据只能应用于3%的观测,我们不能采用小联盟球队的票价。采用了团队固定效应来捕捉小棒球联盟票价。
兴趣的因变量是小棒球联盟球队平均每场比赛的主场上座率。因此,值得注意小棒球联盟的四个等级:新手, A, AA和AAA。随着球员的进步,他们的等级从新手, A, AA到 AAA上升。因此,小联盟球队的球员素质随着等级的提高而有所上升。由于位置和等级的关系,我们注意到联赛的一个机会关键变量会有差异。因此,除了汇集数据,我们评估了联赛胜利的影响。因为新手的联盟上座率数据只有部分可用。研究表明上座率随着联盟素质而增加,出现了几个另外的趋势。第一,总体上,小棒球联盟上座率在考查期所有三个等级都是上升的。在样本期间(1992-2006),每场比赛的上座率在A,AA和AAA分别增加了75%, 40%,和20%。MLB上座率在1994年达到顶峰,也就是棒球球员罢工的那一年,取消了1994季后赛和1995年的季前赛。研究显示小联盟上座率在MLB罢工期间是上升的,这一结果在下面得到认可;[3]在AAA等级,上座率在1994年下降。再者,我们通过时间段的研究,涵盖了一个趋势区间,以控制小棒球联盟和MLB的上座率上升。
现在转向一个自变量的讨论。MLB球队表现是MLB球队上座率的强大指示器。因此,小棒球联盟球队的上座率依附于小棒球联盟球队的胜利是有可能的。为了控制这一可能性,我们加入了小棒球联盟球队的获胜百分比。因为每一场比赛都是零和博弈,平均的获胜百分比是50%,标准差为0.07。获胜百分比在A等级变化较多,标准差是0.075,而AA和 AAA的获胜百分比的标准差更接近于0.06。为了对比,MLB获胜百分比的标准差是0.07。再者,学者Branko Milanovic认为球迷不但喜欢他们的球队获胜,还喜欢主场作战[4]。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加入了小棒球联盟球队作战作为一个自变量。样本平均起来是92个主场作战。就像MLB,小棒球联盟主场作战的数量在观测期间增加了,尽管在观测期间的最后一年,2006年有些减少。
为了控制最近的MLB球队距离的影响,我们加入两个二进制虚变量。情况是小联盟球队距离最近的MLB球队少于100英里。第二个区域等于1,情况是小联盟球队距离最近的MLB球队大于100英里并少于250英里。两个变量的原因是100英里内的球迷可能能够在下午5点下班参加晚上7点开始的晚间比赛,并在午夜回到家。这对于100英里以外的球迷来说不太可行。但是,250英里内的球迷可以当作是一日旅游来参与一场比赛。样本中小棒球联盟球队大约31%是距离MLB球队100英里之内的,在各个等级的变化最小。在小棒球联盟和MLB俱乐部之间,基于不同的距离检测小棒球联盟和MLB的替代性,我们让当地和区域变量和MLB价格和球队素质相互影响。当地或者区域的MLB球队的影响也可以加强,如果两支球队是有附属关连的。在样本中,17%与其附属关连是在100英里以内的,14%是在101和250英里之内的。我们加入附属关连球队的附加度量,与价格和球队素质相互影响,检测附属对棒球分会俱乐部有没有更大的影响潜力。
参考文献:
[1]黄璐. 博斯曼法案的国际政治经济本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5):392-395.
[2]黄璐.奥运会与青奥会的战略营销关系[J].体育与科学,2010,31(6):33-37.
[3]黄璐. 《体育政治经济学》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5):22-24.
[4]Branko Milanovic.Globalization and goals:does soccer show the way?[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5,12(5):829-850.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资,发挥其对经济全方位的带动效应,是一个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市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2009年,大连利用外资对推动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都起到积极作用。一是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拉动经济快速发展;二是“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三是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通过大力利用外资,一方面提升了经济综合实力,扩大了对外开放程度,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全市其他企业应对挑战的能力,为其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示范作用。
一、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
本文选取2000年至2009年大连市引进的FDI和GDP年度数据为样本。FDI数值按当年美元与人民币平均汇率折算成人民币。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可比增长141.6%,原口径为30.04亿美元,增长36.4%。
下面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作深入地研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5.1,检验可知GDP与FDI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6,说明两者有较强的相关性,即大连市吸收和实际利用外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为研究GDP与FDI具体的相关关系,需建立两者的回归方程,为了消除可能的异方差,对GDP与FDI两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得出新的变量序列,分别记为LNGDP和LNFDI。为防止回归方程出现伪回归现象,我们以下将做协整检验,以保证方程的有效性。
为了避免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回归时造成虚假回归等问题,需要在回归分析之前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表2为各变量的原序列与一、二阶差分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检验表明:LNGDP、LNFDI在α=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非平稳序列,一阶差分后的序列LNGDP、LNFDI在α=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非平稳序列,二阶差分后的序列LNGDP、LNFDI在α=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序列,即为二阶单整序列。可以对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下一步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前提是如果两个变量都是单整变量,只有当它们的单整阶相同时,才可能协整。当两个变量协整时,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反之,当两个变量不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就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由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LNGDP与LNFDI同阶。下面对LNGDP与LNFDI是否协整做进一步检验,若二者协整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若不协整则不能证明他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下面对LNGDP与LNFDI用OLS方法做回归。
LNGDP=5.43+0.064LNFDI
(12.96) (8.90)
R2=0.91 ADR2=0.89 F=79.23DW=1.76
设e为LNGDP与LNFDI回归模型的残差,下面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残差e在5%临界值水平下为平稳序列。即LNGDP,LNFDI为(2,2)阶协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检验结果及分析:从回归方程的数据可以看出,2000―2009年大连市FDI每增长1%,带动GDP平均增长0.064%,外商直接投资对大连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显著的。康书隆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动态影响》一文中用变参数模型分析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09年我国FDI对GDP的拉动作用是比较稳定的,大体上FDI每增长1%,将带动GDP增长0.0257%~0.0278%。与全国相比,大连市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效果是明显的,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大连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结论
大连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趋势,二者相互影响。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引入促进了大连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大连市快速的经济发展及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又进一步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从而形成经济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互动的大好局面。尽管现在很多外界人士认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过热,但从大连市的经济状况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仍是大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大连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易发展及就业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大连市应积极采取措施,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进一步改善大连市的投资环境,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以最大的限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继续保持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大好局面。
1、发挥后发优势,加大引资力度,注重外资的产业流向,引导外资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技术落后的后发优势。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一度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来努力缩短与西方国家技术上的差距,但是引进的技术一般都是发达国家落后的技术,即使有先进的技术往往也难以消化吸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技术,则可以消除技术贸易的某些弊端。同时随着技术的转移,与技术配套的资金供应、技术吸收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相应的管理知识,以及进一步的技术开发能力或新技术提供能力,都会随之进入,为我们独立研发新技术打下基础。不可否认,外商直接投资同样存在负面影响,由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赢利,可能出现垄断某一行业、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这就需要注重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引导外资向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2、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要消化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必须有足够多的人力资本存量,特别是高技术人才,这也是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途径。这部分由于劳动投入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量可以归结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于高技术人才的增加,带动了大连市企业科研能力的提高,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另一部分是由于高技术人才进入了外资企业,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人才流动,这些技术和经验流入了本国企业,改造了那里落后的技术和经营模式,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3、保持大连市场的充分竞争性,最大限度促进外商进行技术转移
外商投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垄断能够带来高利润,因此,外资企业只要垄断了高技术,生产出独一无二的好产品,就可以在市场上卖出好价钱,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有技术转移,因为技术转移就意味着垄断利润的消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保持大连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从根源上杜绝垄断行为的发生。首先,为国内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2010年12月1日起,我国统一了内外资企业与个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至此,内外资企业税费征收制度实现了全面统一,改革开放以来给予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优惠由此宣告结束,实现了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的完全一致,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目前内外资企业地位平等,内资企业可以从多缴的所得税中拿出一部分作为R&D投入,提高生产率和技术水平,与外资企业展开竞争。其次,在同一行业中引入多家外商,形成外商之间的竞争局面,比如中国的手机行业,全世界各大手机厂商基本上都在中国投资设厂,客观上造成了技术溢出,使得我们自己的企业也能生产出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并对其他国家形成出口。
【参考文献】
[1] 赵晋平: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但依然存在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地方性政府出台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定经济政策是区域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运用的重要手段。通过政策手段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本文就湖北省在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政策对其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为例展开讨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是现代化国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导致经济、政治、社会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怎样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制定行之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从而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是不可忽视的课题。对于湖北省来说,要实现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仅仅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肯定不够的,与此同时还要结合本省的自身情况,巧妙借助民间力量,切实可行地制定出针对地区的专门政策,实现区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区域政策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从理论上讲,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其内容很多,主要是区域经济政策、结构政策、景观和自然保护政策等[1]。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11经济原因
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经济的原因,其存在的最主要以及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问题,尽管区域的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现象,但一旦超过限定值,呈现不断扩大的增势将会破坏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平衡。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值之内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和竞争动力,更好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配套设施平衡、有序竞争以及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区域间的互利互补,共同发展。
12政治原因
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矛盾常常会通过国家的政治生活反映出来,并以此来强化区域性的政治集团,因此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为了平衡政治集团利益或为获得更多的当选选票,国家会运用区域经济政策来满足政治集团要求,用以获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并维持国家的政治稳定。
13社会原因
区域之间的经济是否能协调发展是区域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过大,区域间的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也会过大。在相对发展缓慢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准以及福利水平都会相对较差,而在相对发达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准和社会福利则远远高于其他区域。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发区域间的社会矛盾,如果不及时得到解决则会引发社会整体的动荡,危害十分巨大。对于这种原因造成的社会问题,政府一般会采取一些社会性的策略去解决,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通过区域性的经济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系列的社会保障福利,以此来缓和各区域之间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平以及稳定。
14环境原因
如何合理开发并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但是在区域的开发过程中,总会出现滥用滥采、浪费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国家需要借助区域经济政策来调整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开发,用以保护和调整环境,协调各区域间的资源整合,为整个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区域政策所具有的特点
21地区差异性
差异性是区域经济政策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区域经济政策最为本质的体现。由于每个区域之间的经济现状不一样,遇到的经济问题也不一样,所以对于不同的区域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的特点来设定,采取不一样的政策针对性的政策才能更好地解决各区域的自身问题。
22整体综合性
产生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问题是单一原因造成的,都是多方面的整体综合性原因,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综合性的方式和手段,以此为原则来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全面解决问题。
23区域协调性
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冲突和矛盾,要想使区域经济高效、合理、快速地发展,就要在协调性的原则下,在相对平衡的发展中协调好各区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协调好各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24发展阶段性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其区域经济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一样的特征,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要采取与其相匹配的区域经济政策。
3区域政策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作用
31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适合当地区域的区域政策可以更好地引导区域内的各项资源特别是有限的资源向更具备先导性和前瞻性的产业行业流动。拥有一定政策导向的区域政策会对区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起到很大的吸引作用,更有利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该区域内各项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最优使用。
32发挥资本聚集作用
拥有导向性的区域政策对资本产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也促使了资本在区域之间的迁移。以企业为例,就一般状况而言,在发达地区越难获得颁发的营业执照,企业就更倾向于向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迁移,当相对欠发达地区实施的企业优惠政策越多,这一差异更明显。换而言之,适宜的区域性政策能够促使同种行业、同种类型的企业向某一个区域集中,逐渐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当产业相互聚集的同时,也能够推动该产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从而促进产业更新换代,缩减产业成本,加快信息交流,同时也会加大其对外部区域的影响。
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是中国近代制造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当年的“汉阳造”声名赫赫乃至传播海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重工业化企业在城市内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无法避免的一大问题,如何将重工企业集群并迁移到适宜地区发展是不可忽视的。自“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不仅对东部的升级和西部的开发极其有利,对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湖北省已经初步地形成了以钢铁、汽车、建材、化工为主要门类的工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也基本形成。
33地区自强作用
地区自强作用是指区域政策在促进产业集聚与资源增值的过程中,地区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效能,例如,由于区域政策的产业集聚作用,大量的企业势必需要一系列为之服务的非生产型与生产型行业,从而使得这些行业也在本地区获得高速发展。行业的发展会引发区域人口的大量增加,而人口的增加会引发其他的一系列为之服务的产业获得相应的发展,从而促成区域综合实力的增强[2]。
以湖北省为例,在2006年时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仅列第16名,与东部的发达城市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在全国和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地位也有所下降。通过实施合理的区域政策,并提出全新的武汉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打造武汉市全新的城市形象,并提出“武汉,每天不一样!”的口号。武汉正在实现快速的发展,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充分说明了湖北通过自身的优势条件逐渐达到了区域的自强。
34就业创造作用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职院校 办学结构
[作者简介]倪敏(1981- ),女,江苏苏州人,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苏 苏州 2152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12-02
“十二五”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步入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关键期,社会对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满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大面积技术工人短缺为显著特征的“用工荒”,严重制约了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我国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步伐。办学结构设计是高职院校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高职教育办学结构已不能为区域宏观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提供有效支撑。高职教育需重新审视高职办学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突出问题,并结合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策略,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新动力,为缓解高技术工人用工荒问题开辟新思路,为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新视野。
一、新时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的动因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的互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处于规模扩张式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但经济总量的迅猛扩张给我国的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的压力,这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通过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方式来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拥有充裕的、与特定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是决定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成败的关键。高职院校办学结构涉及高职教育系统各构件的体量关系及其构造模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类型及其岗位从业能力,并间接影响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的互动作用主要表现如下:(1)高职院校办学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它涉及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化两个层面的内容。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提升既有产业构建之间有机关联度的方式来增进既有产业构件的耦合效用;而产业结构升级则是指产业结构从低阶产业组合模式向高阶产业组合模式转变。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揭示,人才资源及由人才资源所引致的科技资源,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关键动力。这是因为,人才资源与科技资源的调整势必导致劳动力与科技等生产要素的构造变动和新组合的诞生,从而为区域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2)高职院校办学结构的调整受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约。高职教育层次的发展速度不可超越亦不可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高职教育办学结构设计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结构的先进水平来确定。宏观经济均衡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的配比结构有其内生规律。一定时期的产业结构类型决定该时期高职教育的办学结构类型,较为合理的高职教育办学结构方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符合要求的专门人才。
2.高职教育系统结构失衡下的办学结构调整压力。高职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是制约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关键。(1)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失衡导致其办学结构失衡。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市场化建设水平与有效市场机制建设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源于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高职院校的办学自尚未得到有效落实。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依然是以政府意志为主导,是受教育主管部门行政命令指挥的非实质性法人单位。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事务干预过多,导致其制订的办学结构调整方案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从而形成了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在地方政府政策指令下运作的高职院校,缺乏对终端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度,从而没有强烈的内生性变革力量来推动其办学结构的调整。行政化的办学决策强化了高职院校领导及员工的官本位思想,弱化了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者的主体地位。(2)高职教育系统办学结构的失衡问题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全局性问题。处于不同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各高职院校,在解决办学结构失衡问题上有显著的能力差异。多数高职院校受外部办学环境及自身办学能力的约束,通常在维系高职院校生存目标与跨越式发展目标之间徘徊。在当前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形下,高职院校唯有通过办学结构改革方可跟上社会变革的节奏。
3.高职院校的功能转型升级对办学结构调整的促进。高职院校的功能转型升级可从如下方面促进其办学结构的调整。(1)针对高职院校办学结构的一般价值而言,社会环境系统通过影响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方式间接调控高职教育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而促进办学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的办学结构调整必须优先于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环境系统变革,可以改变其办学功能,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结构与办学功能之间存在着办学结构决定办学功能、办学功能反作用于办学结构的辩证关系,这要求高职院校慎重制订办学结构调整方案,以优化办学结构,促使高职教育的系统功能整体上得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可通过设置差异化办学结构,来实现为社会提供差异化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功能。(2)高职院校应关注其办学结构调整所起到的同素异构性价值。办学功能是衡量高职教育系统所能达成的效能指标,是高职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互促过程中体现出的性能与功效水平。系统论揭示,高职院校办学结构与其办学结构的差异可以通过同素异构的方式得以实现,即高职院校可以在充分利用既有办学资源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既有办学资源的匹配结构的方式来搭建差异化办学结构,进而实现差异化办学的功能目标。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同素异构性,深刻揭示了办学结构与办学功能之间的同一性。办学功能与办学结构的同一性不仅体现在办学结构对办学功能的影响上,而且体现在办学功能对办学结构的促进作用上。
二、新时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的策略
1.基于系统建构的可持续发展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1)高职院校应当立足系统建构理念来调整办学结构,以实现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整体设计高职院校的办学结构思想,是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渐进式改革模式所引出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当前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固然有助于高职院校摸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改革之路,但由于对办学结构改革缺乏战略规划,导致改革更偏重短期目标,而忽视那些具有长期效果的方案。具体而言,在高职院校办学结构的系统化改革策略实施过程中,存在办学目标与办学手段之间的矛盾、办学结构内部构件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的生存目标与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的办学结构内置多元化的复杂目标。就系统论而言,系统的复杂程度与该系统的整体化设计需求之间相互促进,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执行复杂化办学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运用系统论思想来为高职的有效办学结构设计提出整体性解决方案,以有效克服传统渐进式办学结构变革所导致的高职院校长期低水平发展的弊端。(2)高职院校需要从中高职衔接的高度,设计系统化的办学结构调整战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系统设计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方案,以确保中高职教育系统能够学方法、教材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实施需要强化以下环节的衔接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结构布局的衔接、专业教学内容的衔接、课程体系及配套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衔接、招生与考试制度的衔接、人才学业生涯规划的衔接、师资力量建设的衔接、产学合作层面的衔接等内容。鉴于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利益诉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中高职衔接战略的有效实施方面有巨大的文化与价值观障碍。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基于双方利益最优化目标的教育集团,将中高职院校的办学文化与利益诉求整合到教育集团这一统一法人架构之下,为中高职衔接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2.基于需求驱动的价值观统一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高职院校应当以终端市场需求为驱动力,在高职院校与市场需求方的统一价值观基础上制定其办学结构调整策略。(1)高职院校应在调整办学结构的过程中,突出体现人才需求方的价值观,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事业不断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高职院校应当通过调整办学结构的方式来确保学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相一致,与用人单位的技术进步保持同步,提高学校办学结构政策对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度,从学校整体利益最优化的高度制订其办学结构的动态调整方案。高职院校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战略目标重点的调整及其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动趋势,及时调整其办学结构,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结构与社会经济需求间的动态平衡。(2)高职院校应当以人才市场需求为驱动力,强化人才培养目标。当前地方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为人才供需总量相对平衡但人才供需结构失衡较为严重,其中,高职院校难以满足需求方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人才供需矛盾的核心问题。高职院校应当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前提,以调整其办学结构为着力点,通过大规模拓展实用型专业招生规模和强化对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方式,有效改善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在以实用价值观为基础来调整办学结构的过程中,应当超越重学术素质培养而轻实操能力培养的传统理念,强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的本质同一性,并在目标层面和实践层面推动高职院校价值观的转变。
3.基于实力导向的地域依存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高职院校的办学结构调整策略应以办学实力为依托,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的互动。(1)高职院校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办学理念导向,在充分挖掘自身办学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调整其办学结构。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在扩大办学规模方面步入盲目扩张的误区,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逐年下滑。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滑,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战略势必导致参加高考的学生总量不足及生源质量下滑,对此,高职院校要采取可行策略来应对这一危机。这要求高职院校充分考虑办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深入分析我国宏观人口规模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审慎考虑高职院校的预期招生规模,并据此制订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校园固定资产投资等规划方案,确保高职院校制订规模适度和结构适度的办学资源投资方案,以维系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高职院校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办学原则,通过调整办学结构的方式来建构地域依存式的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实力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制定办学方针,通过与区域经济特色深度结合的方式形成特有的学科结构、优势专业、办学层次和管理理念,与区域社会与经济体相辅相成、相互依生。
4.基于专业特色的优势资源集聚式办学结构调整策略。(1)高职院校应当集中优势办学资源,打造特色化专业建设道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高职院校提出培养高素质实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但不少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忽视对办学质量的控制和办学结构的调整。在专业结构设置方面,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专业结构设置,在办学结构设计上缺少创新视野,以过度关注庞大的专业设置来取代对办学质量的关注,分散了有限的办学资源,既没办法新设专业,也降低了对既有专业建设的必要投入。部分过度扩张的地方高职院校应本着科学发展的理念,适度收缩学科建设规模,精简专业门类,通过对现有专业设置的扬弃来拉开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办学结构差异,打造特色化高职办学之路。(2)高职院校应当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打造由若干关联专业构成的办学实力突出、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专业群。专业集群内的各专业所需实践操作训练资源,可以在同一实训平台内得以优化整合。受制于办学经费、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多数高职毕业生缺乏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以优势专业为核心的专业集群,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团队的集体优势,在特定专业集群上集中优势办学力量,以改善实训教学软硬件设施与设备。高职院校可以在其优势专业集群内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提高生均教学资源占有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水平。若想借助企业力量来推动专业集群共享式实训软硬件投资,必须将办学结构调整战略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向靠拢。高职院校需要密切关注最新的实业界技术进步动向,密切跟踪新型产业对高职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强化对高职专业特点的提炼,运用专业集群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战略的实现提供完整的产业链人才供给服务。
[参考文献]
[1]崔玉平.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J].教育与职业,2010(32).
[2]吕良.论调整办学结构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推动功能[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1).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广东 经济发展 区域差异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广东区域发展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通过创办特区,凭借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优势,加上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广东经济由此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2007年广东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084.40亿元,增幅达14.7%,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也比全国的11.9快了2.8个百分点,1978年~2007年间,广东GDP年均增长达到了13.45%,高出全国3.57个百分点,进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但是也应该看到,广东的这种高速增长是通过不平衡的增长途径来实现的。而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珠三角发达地区同广东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差异之上。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经济发展差异是历史和自然因素、地理区位、对外开放度、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毫无疑问,在上述多种因素种的作用下,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珠三角地区,对于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差距扩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珠三角地区拥有较多的临近港口,特别是毗邻港澳的优势,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同时加上广东省实行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是由珠三角逐步推进的,由此外商直接投资最先流入珠三角地区。而这种早期的外商投资的进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则产生了一种累积因果效应,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和集聚。如统计,2001年~2007年广东累计利用956.7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中,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0.45%的珠三角地区实际利用FDI占全省的89.34%,特别是广州、深圳、东莞三市总和就高达53.68%,而土地面积占全省69.55%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FDI占有量仅为10.66%。正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在广东的区域分布差异的这种特征,给广东各区域资本形成、工业发展、出口及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差异。
从资本形成差异来看,在2001年~2007年间,珠三角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平均高达17.03%,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则分别仅为1.03%、0.94%,很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资本形成的这种差异,对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造成了巨大影响。可以看出2001年~2006年间,从各区域占广东省GDP比重来看,珠三角为5.30%,而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则仅为0.32%、0.29%。
01
资料来源:《2008年广东统计年鉴》
除了资本形成之外,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各区域工业发展、出口影响的差异也异常显著。从工业发展来看,据统计,2002年~2007年间,珠三角外资企业工业产值从2002年的9339.50亿元,迅速增长至2007年的31209.08亿元,年均增长达27.29%,珠三角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广东省总工业产值的平均比重高达48.35%,而与此同时,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所占比重的平均值则分别仅为2.43%、1.13%。
从出口来看,据统计,2000年~2007年间,珠三角9市外资企业出口平均比重高达49.85%,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分别仅占1.42%、0.49%。由此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在各区域出口存在明显差异,集中表现于珠三角地区外贸迅猛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珠三角出口增长的主力军,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其的贡献则十分少。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的计量分析
根据前面的定性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在广东的区域分布严重失衡,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固定资本形成、工业发展、出口等方式极大拉大了广东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差异。接下来着重从资本形成的角度运用计量的方法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程度。
1.模型引进、方法介绍及数据处理
假定广东各地区经济增长具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特性。由此得到函数:
(1)
其中GDP表示投入,A表示技术进步系数,L表示劳动力,I表示资本。本文主要从资本投入的角度上来分析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将FDI看成资本来源的一个部分,设
(2)
将(2)式带入(1)式得到模型:
(3)
然后对(3)式两边取对数得到:
(4)
这就是我们要估计的模型。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结果的显著性,本文主要选取了广东省珠三角及东西两翼共16个地级市2004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际测算,原始数据均根据各年的《广东省统计年鉴》。其中GDP(亿元)表示各个市的国内生产总值;DK(亿元)表示各个市的国内资本投入,用各个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减去相应年份各市利用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转化为人民币)表示,FDI(亿元)表示各个市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用各个市历年引进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转化为人民币表示;L(万人)代表各个市的劳动力投入,用各个市的全社会从业人员年末人数表示。
在回归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将各年的数据合并起来用广义加权最少二乘法进行了回归(pool data)。同时考虑存在未观察的地区特有的增长决定因素,因此我们选取固定效果模型。
2.外商投资对区域发展贡献度差异分析
结合Eviews5.1对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注:*、**分别表示在1%、5%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内为T检验值
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调整后的均在0.99以上,F值均在0.000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这说明,二个模型均具有十分显著的统计意义,大体上可以解释99%以上GDP变化。从方程回归系数来看,对GDP增长影响程度从大到小首先是劳动力投入,其次是国内资本,而FDI的影响较少。由此可以看出,FDI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上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对这两个区域进行比较,则能够看出FDI对二个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有显著差异的。珠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GDP增长具有显著影响,其弹性为0.263701,而东西两翼地区仅为0.092818,进一步通过计算得到2004年~2007年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25%、15.36%,FDI增长率分为15.67%、16.55%,,我们可以得到FDI对GDP增长的相对贡献率(用E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β表示为FDI的弹性系数,kFDI为FDI的增长率,G表示GDP增长率,由此FDI贡献率分别为23.08%、10%。
从FDI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珠三角及东西两翼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非常显著。珠三角地区比东西两翼多了13.08个百分点,而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经济增长率差异为2.89个百分点,其受各个生产要素差异的影响差异程度用ED来衡量。则珠三角同东西两翼FDI差异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度计算公式为:
据此计算,珠三角同东西两翼地区ED=92.6%,也就是说明珠三角地区和东西两翼之间的GDP增长率差异(2.89%),有92.6%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差异引起的,由此,可以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广东区域分布上的差异是引起广东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三、结论与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因毗邻港澳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较好,从而吸引了进入广东的绝大部分外资。而随着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又通过加速珠三角的资本形成、推动工业发展及扩大出口等途径,拉动珠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反过来,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又极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扩大了市场容量,并改善了外部条件,从而产生了集聚的经济效益,从而又进一步吸引了外商投资的流入,这样就在外资和珠三角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最终使得珠三角同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从资本形成来看,通过利用2004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FDI对珠三角地区GDP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对东西两翼地区GDP增长率之间的差异中,有92.6%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这表明,在促进广东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由于珠三角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高,投资软硬件环境好,在可预见的将来,珠三角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之地。而作为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等落后地区,除了在大力发展本地的交通、电力、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之外,也应该不断完善本地的投资软件环境和产业配套条件。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
[2]沈坤荣 耿 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