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从众心理 非英语专业 口语能力培养 课堂参与意愿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47-01
一、从众心理的概念
从众心理一词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认知、判断、信念等方面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种“他们是自愿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假象。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能够保持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二、从众心理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关系
英语是我国各高校的必修科目,四级、六级等全国性考试受到了广泛重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来说,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这其中就包括从众心理这一方面。从众心理的影响范围极为广泛,无论是儿童、已工作者还是老年群体都无一例外,自然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
三、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英语学习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单词记忆、语法学习、口语能力等。在这其中,从众心理对口语能力培养的影响可谓巨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在于课堂参与意愿方面。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课堂现象——不爱主动发言。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多,比如我国文化重视谦虚,部分学生性格内向,怕说错挨批评等。
在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的从众心理呢?这其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英语课堂通常人数较多,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与英语专业相比,大学英语公共课堂一般是两个甚至多个自然班共同进行,人数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回答问题,学生首先会想到在如此众多的同学面前回答有很大的压力,不如选择沉默。
其次,害怕错误。我国具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对教师的敬畏也是一种普遍心理,即使任课教师为人随和,学生也会担心自己回答错误时会遭到批评。另外,人们常有一种“大家都这么做就不会错”的错误心理,这也是学生选择“随大流”的原因之一。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产生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法抓住练习机会。我们知道,口语是一种语言输出,它的培养离不开反复和长期的输出练习。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最重要的练习机会,而从众心理导致他们选择了放弃这些机会,长此以往,必会对他们口语能力的提升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第二,懒于思考。在课堂上选择与大多数人一样沉默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不再积极思考。“既然不需要进行口语表达,自然也就不需要思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心理。这一情况长期产生,必然会导致学生不爱思考、不想思考、懒得思考,这对口语能力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泯灭个性。英语口语练习与其他科目不同,绝大多数相关题目与练习都是开放式的,回答可以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学生多想出自己独特的答案。但学生不去主动回答,就会导致不再积极思考,随波逐流,自然也就无法产生有个性的想法。
四、应对方法
了解了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应该思考和讨论如何去应对这种影响,怎样使这种阻碍变为正面作用。
第一,利用从众心理,提升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文提到,从众心理可能产生负面和正面两方面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提升部分学生的口语课堂积极性,那么余下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这就要求教师们多加努力,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兴趣,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抓住课堂机会进行口语练习。
第二,促进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参与意愿较低,教师可以选择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强迫其进行思考,防止学生产生“我不举手就不用思考”的思想,将学生的懒惰消灭在萌芽状态。
类似的一幕也发生在石家庄街头——王女士从银行取了4万元钱,谁知路上装钱的袋子竟被剐破,400张百元钞票全“跑”了出来,随风飘了四五米远,七八个人一拥而上,街上有一个大姐说:“大家把钱都还给人家啊。”七八个人很快就把钱还给了王女士,分文不差。
两个城市,两个丢钱的现场,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这是由从众心理造成的,“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有一位学者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从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付诸行动。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呢?首先是情境模糊不清的时候,这是关键点,当你一时间头脑发蒙、不知道怎么办时,就容易受别人影响。
其次是情况处于危急时刻。危急是另一个促使人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的因素,而且常常与模糊情境同时发生。在危急时刻,我们往往来不及思考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但我们又需要立即行动,因此我们就很自然地去观察别人的反应,然后照着做。
还有一些,比如专家效应、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规模等。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用专家和明星的身份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营销目的。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就常会跟着“凑热闹”。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呢?一般来说,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而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就叫做从众行为。
一、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英语学习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单词记忆、语法学习、口语能力等。在这其中,从众心理对口语能力培养的影响可谓巨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在于课堂参与意愿方面。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课堂现象——不爱主动发言。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多,比如我国文化重视谦虚,部分学生性格内向,怕说错挨批评等。在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的从众心理呢?这其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英语课堂通常人数较多,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与英语专业相比,大学英语公共课堂一般是两个甚至多个自然班共同进行,人数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回答问题,学生首先会想到在如此众多的同学面前回答有很大的压力,不如选择沉默。其次,害怕错误。我国具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对教师的敬畏也是一种普遍心理,即使任课教师为人随和,学生也会担心自己回答错误时会遭到批评。另外,人们常有一种“大家都这么做就不会错”的错误心理,这也是学生选择“随大流”的原因之一。从众心理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产生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法抓住练习机会。我们知道,口语是一种语言输出,它的培养离不开反复和长期的输出练习。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最重要的练习机会,而从众心理导致他们选择了放弃这些机会,长此以往,必会对他们口语能力的提升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第二,懒于思考。在课堂上选择与大多数人一样沉默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不再积极思考。“既然不需要进行口语表达,自然也就不需要思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心理。这一情况长期产生,必然会导致学生不爱思考、不想思考、懒得思考,这对口语能力提升是极为不利的。第三,泯灭个性。英语口语练习与其他科目不同,绝大多数相关题目与练习都是开放式的,回答可以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学生多想出自己独特的答案。但学生不去主动回答,就会导致不再积极思考,随波逐流,自然也就无法产生有个性的想法。
二、应对方法
了解了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应该思考和讨论如何去应对这种影响,怎样使这种阻碍变为正面作用。第一,利用从众心理,提升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文提到,从众心理可能产生负面和正面两方面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提升部分学生的口语课堂积极性,那么余下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这就要求教师们多加努力,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兴趣,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抓住课堂机会进行口语练习。第二,促进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参与意愿较低,教师可以选择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强迫其进行思考,防止学生产生“我不举手就不用思考”的思想,将学生的懒惰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鼓励学生给出有自身特点的回答。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练习仍然以对话模仿、角色扮演、小短剧为主要形式,这些形式往往以书本上的模板为基础,教师应从参与者数量和题目质量两方面入手,鼓励学生多多发挥个性,增加回答问题的学生数量,对有个性、有创造力的回答给予表扬和奖励,带动其他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的“从众”效应。综上所述,从众心理虽然有一定的消极性,但如果教师们了解了它的本质,便能化害为利,多加利用,必会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通单位:北华大学
关键词: 从众效应 学生教育 反思
1.从众概述
从众效应,也称羊群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研究从众效应最有名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他告诉实验者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实验共进行了18次,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作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实验说明了从众的普遍性。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会受到群体影响,我们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为了一致,或者服从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或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并使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原理产生泛化,超出个人行动的领域成为普遍的社会行动原则。于是,思维领域的从众定势就形成了。
2.学生的从众现象及原因
2.1学生的从众现象
(1)学习从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平行班级、随机的宿舍,一段时间之后,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极大不同,出现明显的差别。班级与班级之间在学风、班风、课堂纪律、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宿舍与宿舍之间在纪律、作息、卫生等方面存着明显的差距。
(2)消费从众。进入现今学校,可谓是大开眼界。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00后,他们出生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开始建立,商品经济已经极大发展,物质产品已经极大丰富,家庭经济条件已经极大好转。在这个大背景下消费从众出现了,穿要穿耐克阿迪达斯,聚会要在肯德基麦当劳,还有生日会,party……
(3)恋爱从众。“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一男生幽默地对笔者说。现今文化产品丰富,言情电视剧泛滥,铺天盖地的包围使原本极富传染性的校园恋爱传播速度加快,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
(4)作弊从众。近几年,市场经济发展较快,但原始化程度很高,在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下,部分人投机成功。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部分学生心思不在学习而在考试作弊,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助长了学校不良风气,歪曲了考试最初的目的。
2.2从众的原因
(1)个体原因。
个体的年龄、经验、学识、自我认知是影响个体从众的重要原因。
①客观条件局限。个体的年龄、大脑发育、智力、情绪等客观生理条件直接影响人的从众行为。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大脑发育水平越高,自我认知能力越强,其行为和思维越有独立性,从众性随之降低。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处于心理幼稚期,认识能力不足,又太理想化,当个人认识与现实产生差距,甚至相悖时很可能意味着被集体认识所抛弃,而这不是学生个体愿意看到的,因而从众是其必然选择。
②主观条件局限。个人的学识、经验、自我认知能力等的影响。当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与知识与日俱增,自我意识强烈后,其从众行为也会减少。当个体这些主观能力增强时,随之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个体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周围的事件、电视电影等音像资料的故事情节有免疫力,减少盲目的模仿和学习,其独立性和自主性随之增强,成为抵制从众心理的强有力武器。
(2)社会原因。
①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孩子的许多习惯与父母惊人地相似。由于学生在家庭里生活的时间最长,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成长影响巨大。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缺乏正确的成长教育,从小让孩子在家长安排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和学习,导致学生缺乏自理能力,不能自主自立。而在校园里,缺乏自主能力的学生出现从众心理和行为的比例是很高的。
②校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一直以来都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狭义的教育内涵也指向学校教育。学校本身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使学校教育往往搞一刀切,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便是缺少独立人格,丧失自主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③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的思想认识水平,从而作用于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继而影响人的社会实践。当前中国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许多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生,社会投机现象的存在及他们的成功,对在校学生起到了极强的示范效果,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从众者。
3.从众的正负效应及负效应的转化
从众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并无好坏之分,但当与具体事情相结合后,则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我们研究学生从众现象,目的就是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
3.1从众的正效应
(1)正确的目标确定后,利用从众效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从众有利于集中全力,至少使成员不拖后腿。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抓住先机,真正发挥团体的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有利于团体意识培养。在团体中当个人意识有悖于团体意志时,通常会受到团体的排挤和孤立,进而迫使个体接受团体意志。而在团体中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有利于交流互补,事半功倍。
(3)有利于良好作风、道德、习惯的养成。利用从众效应,树立典型,可以发挥其带动作用,利用一个点,带动一个面,继而影响一大片,这对于建立优秀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很有帮助。
3.2从众的负效应
(1)瓦解创新意识。青少年本是无知无畏的年龄,正是因为对事物有着丰富的不拘泥于旧观点的认识,才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们也迫切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如果得不到认可,甚至得到的是冷嘲热讽、无尽的压力,长此以往就必然会隐藏观点,放弃想象,创新只会成为头脑中机械的两个大字。
(2)弱化自主能力。个体的自主能力的弱化就在于独特性的消亡。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是一味的从众,势必失去独立的人格。长此以往形成思维定势,势必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丧失独立性自主性,人生陷入巨大困惑,继而走向自暴自弃。
3.3从众负效应的转化
(1)在集体活动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参与其中,养成坚持真理、有主见的习惯。君子和而不同。即使行为从众,但仍能辨清自己的路线,就会使我们无论身处任何困境,都能克服困难,直达目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有助于抵挡环境的不利影响。良性的学习环境对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起到强化作用,因此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必需的。科学的管理,良好的氛围,和谐的班风,会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教师应该注重和谐班级的建设,给学生以发表主见和思想的机会。
(2)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要因材施教,保护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不至于盲目跟从。正是基于对自己正确的定位,才能有效地辩清实质,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角度。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学过程中站在学生立场,注重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看问题的机会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鼓励学生打破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创造条件让学生争辩,各讲各的理,不仅能克服从众性格,塑造学生人格,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消除团体对个体的从众负影响。从众有时是源于我们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的原因就是陌生或疏远。由此可见,知识积累往往有助于发挥个人的优势,树立强大的自信。从众多数是一种思维定势。如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那就需要学生博采众长、学识广泛,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取长补短。
(4)树立积极的舆论导向和行为榜样。这种导向和榜样就是无声的语言,学生在这种导向和群体的压力下,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使之趋同于一致。如果一个学生仍要坚持违背团体舆论的做法,他就会遭到团体的排斥,甚至是惩罚,使他体验脱离团体的孤独和游离于团体之外的种种困难,从而充分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宏.运用集体教育个体——基于从众的正效应[J].科教文汇,2009(4·下旬刊).
[2]王星.如何消除学生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仁[J].湖南教育,2001(6).
[3]吴亮.当今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
艾略特·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对人在社会环境中可能的体验和行为,作了客观全面的描述。其中的大量论述来源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例子也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该书一共分为9章,其中第1章是导言,第9章是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书的主体部分是2-7章,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7个方面的的内容。
第2章《从众》,分析了“是否要对自己行为负责”、“自尊水平高低”等7种增强或减少从众行为可能性的因素;第3章《大众传播、宣传和说服》,从宣传来源、宣传方式、接受者等3个方面提供了一些增强宣传说服效果的具体技术;第4章《社会认知》,则主要研究人们是如何认识社会事务并做判断的,讨论了对比效应、决策框架等对我们认知的影响,并指出了基本归因错误、行动者-观察者偏差以及自我偏差等三种常见的认知偏差;第5章《自我辩护》,研究的是人们是怎么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的,中心观点是所有的自我辩护都是为了减少内心的失调,维持个人良好的自我形象。第6章《人类的攻击性》,研究的是人类的攻击行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本能的,也是受环境影响的,个人所处的环境、境况都会对人的攻击性有影响;第7章《偏见》,重点分析了产生偏见的几种原因,如经济政治竞争、从众等,并且提出了几种减少偏见的方法。第8章《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是本书中难得的究人类正面心理的章节,这章探讨了我们会喜欢什么人、我们为什么相爱,感情会经历怎样的过程。
全书以导言的观点为基础:人的很多行为是会受到当时所处环境影响决定的,而不仅仅说完全是内在的人格特点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人格、信念、价值观等都是在一定的自身条件下与社会相互作用而最终成形的。
因此全书章节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展开的,分析种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怎样产生、受什么因素影响以及如何更好的处置应对,辅之大量实验的例子更好地进行说明。这种对人与人之间观念和行为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研究,对于个人成长能产生很大的助力。这些研究产生的知识,增进了我们对人的观念和行为的了解,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自我、他人和社会之间地关系,让我们知道偏见、攻击、失调、从众等等行为是如何发生的,知道我们的心理机制和我们的认知在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知道我们自己、以及别人对很多事情的解读可能是有偏差的,从而让世界更真实地在我们眼中呈现。我们因而能掌握更好的处理社会关系的方法,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构筑起美好有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