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传媒的优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化:大众传播媒介扮演了何种角色?
城市是人类对话的中心。说起对话,自然而然地会令人想起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从诞生到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对城市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城市化自19世纪到今天的迅速发展,归根到底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必然结果。但工业革命也催生了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传播信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城市人的理念,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近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它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1>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2>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居民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步城市化;<3>城市状态发生变化,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具有以集中和高密度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性地域状态;<4>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社会变动、政府措施、各种偶然因素以及人们的主观意志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影响即促进或制约城市化的进程。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所必须的两个要素,一是人口由乡村向工业发达的区域流动,二是城市居民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
大众传播媒介伴随着工业化革命诞生之后,便对上述两个要素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化进程。这种说法好像并不夸张:如果没有大众传播媒介,世界上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城市。韦尔伯·施拉姆曾以传播事业三大功能(守望功能、决策功能和教育功能)出发指出它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直接的作用:<1>农业新技术的推广;<2>普及卫生知识;<3>扫除文盲;<4>正规教育。他指出,信息传播对于任何社会来说,永远是存在的中心环节,每当有危险或机会需要报告,决定需要指出,新的知识需要推广,以及变革即将来临之际,总会有信息的流动。人口集中地涌向城市是建立在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增加,人们识字率的提高,以及交通工具发达的基础上的。至于定居在城市里的人,不停地从大众传媒那里获知了城市里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自己应怎样学习、工作、生活,这就为城市居民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打下了基础
在人口涌向城市的推动性因素中,大部分因素都得力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知识、开阔眼界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之一。新闻媒介不是教科书,但它们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创造,社会科学的新探索、新观点、新材料。我国建国后农村新技术的推广,主要得力于广播媒介在乡村的发展。1956年全国面向农村的有线广播台共有1458座,有线广播喇叭50万只,这些为城市化打下了基础
我国90年代初涌动的民工潮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我国,大约有一亿多农民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或者亲戚朋友那里获得了城市里有3倍于农活收入工资的信息,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强大的民工潮给城市带来了急需的劳动力,为城市化的发展制造了契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00%计算机汇总资料表明,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类型分的省内跨县、市迁移人口,全国有2302.6万人,其中从乡村迁移到市镇的有1173.1万人,比重为50.95%,成为迁移人口的主流。《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川东北地区果子村里调查时了解到,民工选择打工地点更多是依据亲戚朋友的传闻,再加上在广播、电视里得到的一点印象[2]。
正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提供了众多的教育机会,拓宽了农村人的视野,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科技运用水平。这样都市化的进程才席卷全国。据专家预测,1994年我国有2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到2010年,中国人口的50%将居住在城市里。可以说,大众传播媒介是城市化过程的驱动器之一,它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都市化的进程。目前,世界上各国正筹建的信息高速网络,完全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也将对城市化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拉纳曾以识字率和都市化率(有居民5万以上的都市人口在总人口数中的比例)为指标,将各社会的传播体系与其他社会体系的复杂相关分类如下:[3]
当然传播体系是由新老媒介的重叠结构与复合功能所构成的。近代社会的传播除了由发达的大众传播媒介肩负,也同时伴随着各种形式的人际传播。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口头传播仍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这些地方也慢慢受到大众传播媒介毫不留情的冲击。单就上表而言是否可以看出,大众传媒越发达,都市化程度越高,他们之间到底是何种相关,仍有待学者探索。
对于不发达国家的大众传播,人们首先注意的事情之一就是传播媒介如此群集于城市之中。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各个地方都存在这种情况,高度发达的国家以及不发达的国家都倾向于把报纸、广播电台和影剧院建立在人口集中的地方。[4]根据有关部门1993年进行的《法制日报》读者调查显示,以读者的城乡构成情况看,《法制日报》目前还是一张城镇读者阅读的报纸。调查表明,《法制日报》现有读者13.0%在大城市,36.8%在中小城市,39.0%在县乡镇,三者合为88.8%。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仅有10.5%的读者分布在农村。[5]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日常生活经验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消费,大众社会已逐步变成了一个消费化的社会。由于现代技术(汽车、电影、无线电台等)和商业(广告术、信用赊买、一次性商品等)的发展使得消费的领域几乎在无限制地扩展,由此带来的是文化更具有普遍渗透性。它代表着全新的生活方式,人们从此不再以传统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的展示和炫耀成为一切成就的标志。而大众传播媒介正好顺应了人们消费的口味,填补了人们主要的空闲时间。在今天,它扮演的娱乐角色越来越不容忽视。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大众传播媒介不断地向人们灌输着城市人的观念,城市人的生活标准等种种意识形态,不断地强化着这个大众消费社会与市民标准,从而影响了由乡村走向城市的流动人,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不停地移向都市的人流中,大部分人接受了城市人与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观念,自己慢慢被塑造成一个城市人的角色。当他回到原来的环境,就会把一些新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带回。这些人有的住在城市的郊区,有的居住在小城市里,不停地把城市的辐射力带回了四面八方,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朱光烈曾写道,大众传播为现代城市市民设置了双重环境,实实在在的生活环境和想入非非的太虚环境,现代城市居民自愿自觉地钻进了大众传播的玻璃罩,玻璃罩里凸凹不平,城市人向外面看去,看到了一个哈哈镜的世界。传播史表明,我们在不断加厚与大自然隔离的玻璃罩。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我们能否逃离这个“玻璃罩”设置的围城呢?[6]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灌输下,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日益趋于大众化,趋于同一化。在消费型文化的笼罩之下,人们的角色创造过程中的创造性也逐渐失去其原初含义,而越来越具有“随从”的意义。城市化的标准也就是市场的标准,是大众口味,而大众传播媒介又不断地强化着这一口味。信息技术的进步扩展了人类的本领,人类能够创造出虚拟的现实,这种虚拟的现实虽由映像构成,却也很难与实际的经验相区别。参与这种虚拟的现实的每个人仅受一些规则上的限制,他们掌握这些规则是相互影响所必须的。大众传播媒介就是这样走入了个人梦想的空间,传送着城市的标准观念,使城市人自身也难以认清自己所处的真实环境。
王唯铭认为,大众媒体和大众社会的分工是前者出售梦想,后者收购梦想。在今日的媒体中,我们目击着对大众情趣的广泛传播,我们同样目击着它们向大众提供的有关城市和城市人的梦想。它们是这样自我证明的:它们永远是也只能是大众情感的忠实反映,而不是其他,因此对大众媒体的任何一个完美化的需求,都只是抬举和神化大众媒体。[7]
尽管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革命和社会分工,但大众传播媒体在社会变迁中担当的角色,不容忽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讯卫星与传统的电子媒介结合,然后再与电脑相联,使讯息传送更多更快,运用范围更广,深深地影响了个人的工作与休闲生活,也影响了教育、交通、经济、政治等社会制度,实在无异于另一次传播革命。初期的发展传播学学者,把大众传播媒介视为塑造者或变迁者,侧重论述其无限效果,确实是神化了大众传播媒介,但大众传播媒介的确深深地影响了社会变迁,从大众传播媒介对城市化的影响中,可对这种影响窥见一斑。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城市化的一面镜子
城市化,在被大众传播媒介深深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从我国建国后城市化进程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城市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密切程度。
概括起来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矛盾过程,建国40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而这5个阶段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也有相应的起伏。[8]
1949~1957年为城市化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1957年与1949年相比,全国设市城市由140个增加到183个,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9949万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0.6%增长到15.4%,这是中国城市化首次正常上升时期。这一阶层我国的新闻事业全面发展。报业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和骨干的社会主义报纸体系,到1957年,报纸总印数已由1950年的8亿份猛增至26.1亿份。这主要得益于社会政治形势稳定,经济建设稳步前进的结果,同时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全国城乡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参加了识字班的学习,很多人可以读懂报纸了。1949年9月建国时只有40座广播电台,到1956年,全国面向农村的有线广播站共有1458座,城市有线广播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58~1960年为第二阶段。这个时期是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使农村人口迅速涌向城市,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从1958~1961年间我国新设城市33座,城市人口由10720万人增加到1307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9.7%。中,新闻事业也存在着一哄而上的现象,报纸发展得也比较快,许多县都办起了报纸,1958年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立,1959年全国有电视台20座,广播电台在中增加到135个,比1956年增加77个。
1961~1965年为第三阶段。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大力精简城市人口,城市数目减少了37座,城市化率1963年急速下降到16.8%,1965年底回升到18.0%,这是中国城市化的第一个大落时期。这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处于调整阶段。1963年报纸大量合并或停办,报纸发行数大大减少,1958年以后开办的广播电台,除林牧渔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确实有必要保留外,其他一律停办,电视台由20座减少为5座。
1966~1976年为第四阶段。时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由18.0%下降到17.4%。我国的报业发生了灾难性的变化,从1967年到1976年,通常出版的报纸只有中央、省级和一些地区级的党委机关报。1966年共有电台78座,1976年共有广播电台90座。县(市)有线广播站从1966年的1281个增加到1976年的2503个,但广播盲目追求大功率,造成了极大的浪费。1971年全国共有电视台32座,中央1座,省级27座,省辖市级4座。
1977~1995年为第五阶段。在改革开放形势下,伴随着城市化的正常发展,广大县城和小城镇开始振兴和发展起来,不断出现一批新的小城镇。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大约为25~30%,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城市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这一时期大众传媒也大大发展,至1994年底,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数已达2408种,比1978年增加了833%,电台数1142座,比1978年增加了1283%,电视台数约1000座,比1978年增加了3125%。
可以从下表数据看出识字率与都市化率的关系:
时期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
识字率—62.90%77.30%84.12%
都市化率13.26%14.10%20.55%26.30%
城市化到底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何种影响呢?大众传媒又如何如一面镜子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呢?
一、城市化的发展使大众传媒越来越重视城市理念,并不停地传播这种理念。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是被城市塑造的,他的优点和弱点与城市密切相关。[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感官被大众传媒兜售的城市人的梦想填满了,打开电视、报纸、收音机,耳朵眼睛能够随时听到、看到四面八方的信息。而这一切都以城市为核心,如关于对住房拥挤,交通堵塞,污染和噪声,物价上涨等等的抱怨,关于城市商业、服务业与文化的繁荣。我们必须按照城市人的梦想创造明天的城市,这一切都是无须考证而自明的东西,它们的结论不在今天就在明天形成。因为追求利润的倾向,大众传媒的主要使命被塑造成兜售城市人的标准梦想。在城市里,人们由工作直接支配的生活领域相对地缩小了,而娱乐世界的生活领域相对地增大了。休闲,成了都市人自我虚构梦想的空间,他们恰好在大众传媒身上找到了寄托。特别是通过电视媒介,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娱乐型文化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城市化就是这样强化了大众传媒的种种职能,而大众传媒宣扬的大众社会的标准,只不过是城市的标准。
二、大众传播媒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移动,媒介地域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例如,战后日本地方社会的变化,便造成了日本地方媒介的移动,随着人口、财富从乡村向城市、从日本海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的移动,各种地方媒介也不断地移动起来。以共同体报纸为对象的调查表明,被列为第三种邮政物品的报纸,1967年日本全国(除冲绳外)共有1083家,而5年后的1972年,几乎增加了1倍,达1913家。仔细分析一下,可明了以下情况:首先,数字增加的府县,以大阪为最,从66家增为125家。接下来为和歌山(37家66家),兵库(49家62家),京都(14家22家),……要么是大城市,要么在大城市的周围,全是人口激增的地区。反过来,数字减少的,有东京,还有东北和日本沿海岸的县。但从东京说,总数虽减少了,郊外住宅区的数字却增多了,这也表明了媒介增加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增加[10]。城市在加速增长的过程中,大城市的理念辐射周边城市,小城市辐射乡镇,在统一的都市化的前提下,形成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地域性特色。近几年,我国中央报纸、省报地域化倾向日趋明显,媒介不由自主地与城市本身的定位相结合,发挥着其辐射周边地区的作用。关注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议题之一。《解放日报》总编辑秦绍德认为,现代化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提出加快城市化的要求,而城市化的进程,又大大地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形成。最近十多年来在长江三角洲和华东及沿海地区出现的老城市迅速扩大、新城市(镇)大量涌现的进程,印证了这一点。城市不仅是商品经济的中心,也是现代文明的传播源,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信息,一般都在大城市中首先形成,然后再向中小城市、镇辐射。城市群的崛起及其所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更新,已成为一种历史趋势,报纸必须立到这个潮头上,研究和报道城市化的进程,成为城市文明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11]
人们都集中在城市里谋生,城市为各种各样的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随着传播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各国重视了对信息的开发与控制,信息高速公路正显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一个大城市里,集中了如此多的印刷、广播电视、电子媒介,城市化在促进大众传媒发展的过程中,也对传统的媒介提出了挑战。消费的个性化趋向使市民对大众传媒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媒体与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往往使媒介从业者们无所适从。而城市人则钻进大众传媒虚构的梦想里,一直没弄清楚大众传播媒介的真面目。
从多种角度认识大众传播媒介,应该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不少学者曾把大众传播媒介视为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研究媒介内容判断家庭形态、国民性格、价值观念,政治心态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变迁。这种研究更多地是把针对大众文化的研究,采取文化主义的分析架构,把媒介视为反映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心态的一面镜子,同时对文化的研究专注于消费的角度,却很少涉及媒介的塑造力量。但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镜子关系,有人已宣称这面镜子破碎了。继镜子理论和塑造理论之后,结构理论又从另一角度开始研究大众传媒,认为大众传媒是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诚如克拉克(Clark1978)所说,大众传媒并非独立存在,置身于改变我们社会的其他力量之外,媒介不只塑造社会,也被社会塑造。克拉克进而指出,促成传播媒介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人口增加;社会流动提高;公共事务经纬万端。[12]大众传媒只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角色,人类创造了大众传媒,却又自愿自主地钻进了大众传媒设置的神话里,成为大众传媒的奴隶,伴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人类何时能真正认清大众传播媒介的真面目呢?
注释: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P2,林玲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2]见《中国青年报》1994.2.16《跟着感觉走》一文
[3]《大众传播社会学》P29,竹内郁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4]《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P124,施拉姆著,华夏出版社
[5]《1994年中国新闻年鉴》P230
[6]《玻璃罩里的现代人》,载《上海文化》1994.6
[7]《城市梦想:谁在出售与收购》,载《上海文化》1994.6
[8]有关城市化进程参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一书,林玲著;有关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张涛著,经济日报出版社
[9]《上海文化》1995.1P102页
[10]《大众传播社会学》竹内郁郎编,张国良译,P50页
关键词:校园传媒;高校德育;大学生
一、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结合
校园传媒作为高校思想宣传阵地和信息交流工具,它包含教育、经济、文化、娱乐、体育等众多内容,满足了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的需要。作为高校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他们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校园传媒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关系,利用校园传媒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校园传媒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既互相结合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其互相结合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能经常接触校园传媒的德育信息
由于校园传媒几乎覆盖了学生所有的信息来源,无论是听广播,看报刊、宣传栏、电视,或者是上网,校园传媒在课余时间成了与大学生相依相随的生活、学习的伴侣,大学生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也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德育信息的影响。这为高校德育信息的选择、定位、宣传,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途径。
2大学生愿意接受校园传媒这种教育形式
由于高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和校园网所采取的讨论、深度分析报道、广泛参与等教育形式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情感共鸣,所以,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大学生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育。这为高校改变德育方法,做好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3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
由于校园传媒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实践机会,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大学生既是校园传媒的受众,又是校园传媒的参与者,有的参与了校园广播的编辑、播音和撰稿,有的成为高校校报的作者、新闻记者和通讯员,有的担任了高校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有的成了校园网的维护者和管理员,他们在主动参与校园传媒的活动中提高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为高校拓宽德育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切入点。
4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校园传媒中能真实地得到反映
由于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他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体现在所创作的作品中,无论是他们创作的诗歌、散文,喜欢的人物、歌曲、关心的国内外大事,在网上发表的观点、意见,进行的各种交流、讨论,都能流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这为高校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重要载体。
二、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互相促进
在加强对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互相结合的研究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探讨二者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问题,不断探索借助德育促进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和利用校园传媒创新高校德育的新路子。
1校园传媒是消除现代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中坚力量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大众传媒的多元文化以及良莠不齐的传媒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面对现代校园传媒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单纯地采取“堵”的办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校园传媒这一宣传、教育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针对现代大众传媒中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来袭,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建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深层次的稳定的内涵文明,充实浅层次的脆弱的肤浅文明,充分展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校园传媒的文化含量;同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代大众传媒的本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传媒素养,增强他们对现代大众传媒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
2校园传媒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坚强阵地
校园传媒是高校理论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的有力工具和重要阵地,也是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因为,校园传媒直接面向大学生群体,能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与大学生形影不离,并且传播的信息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知识性等特点,所以它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德育信息随时通过校园网、校园电台、校园电视台自办节目、校报、系报、社团刊物、橱窗、板报、横幅等传媒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职业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以及将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的信息,传递给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3校园传媒已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校园传媒弥补了高校德育课堂教育的不足。高校可利用校园传媒各媒体的优势,促进高校德育的有序开展。校园报刊传媒具有易于收藏保存、随身携带、反复阅读、相互传阅等优势,高校可利用这一优势对大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做深度报道,刊登相关的理论文章,使大学生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高校广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有着快速、灵活、生动、覆盖面大等优势,是高校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学校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高校广播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他们的行动,配合课堂教育,完成教育任务。校园宣传栏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传递信息、探讨学术的园地,它具有内容替换方便自如、常换常新、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等优点,尤其是大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宣传板面,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更是学校德育潜移默化的催化剂。校园网具有数字化、高速化、交互性、全时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它真正地实现了把只有老师说教的“单向式”德育改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双向式”“多向式”德育,把以处罚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式”德育改为以引导为主的“引导式”德育,把单调、呆板的“单一式”德育改为生动活泼、声图、音像并茂的“多样式”德育,把靠堵截为主的“封堵式”德育改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德育。
4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高校德育取得实效
校园媒体作为独特的校园舆论宣传工具,一直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它由原来的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单纯传媒,发展到今天拥有校园网、手机等多种传媒;它由原来较单一的校内舆论宣传、文化服务等功能,发展到今天多样的社会化、开放性、人文性、信息化导向性等功能;它由过去大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发展到今天的“主动吸纳式”;它由原来自身设置的单一栏目,发展到今天的合理、多样的栏目;各栏目的内容由过去的呆板单调,发展到今天的图文并茂;由过去单纯的纸质信息发展到今天拥有数字化等多种信息;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将有着更大、更惊人的发展。从校园传媒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它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受众获得更多的德育信息,有助于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及时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受到德育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德育信息;有助于德育工作者采用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由此可见,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使高校的德育信息和德育内容更广泛、更快捷也更多样化了,并且为高校德育的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使高校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高校德育的创新有助于推动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如果惯用以往的一些德育理论、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校园传媒作为高校德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高校德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借助于在大学生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校园传媒,来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对校园传媒的发展规划做出统一部署和要求:一方面要加大校园传媒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和整合校园传媒资源,为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传媒的的栏目设置和主要任务,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德育信息,不断去更新校园传媒内容,以自己的特色去应对社会媒体的影响;对校园传媒中出现的不良信息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同时要实现校园传媒间的有效互动,发挥协同效应,构建校园宣传强势,以达到多个传媒之间相互造势增值、延伸各个传媒功能的目的,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教育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鄢万春.论高校主流传媒德育潜功能的实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Abstract: There are lots of people found that idolatry is not a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culture, media, education, it is an essenti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adolescence, and is the chang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other aspects. Idolatry as a special appendage, it will appear in this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cess.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life and accelerated pace of life, impetuous atmosphere and ideological shock are serious day by day, coupled with a strong offensive by media. Students' idolatry sharpening and strongly reflect the changes in values of young people.
关键词: 偶像崇拜;教育;现状分析
Key words: idolatry;educatio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5;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203-03
0引言
随着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的热播,到后来各种选秀活动以及大篇幅的明星报道,使得“偶像崇拜”这一话题重新在我们身边升温。任何一种潮流的产生、现象的背后,必定都有其特有的、值得研究的原因。现当代大学生的偶像崇拜有了哪些新的特征呢?是什么造成近几年青少年疯狂的追捧行为?我们将从偶像崇拜的定义出发,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1偶像崇拜的定义、类型及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崇拜心理是具有思维的人类所特有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偶像崇拜是神灵崇拜心理进一步的精密化和固定化,同样是由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由图腾转换为神灵并将其偶像化,从而对塑造出来的偶像进行直观、统一、固定的崇拜。
1.1 偶像与偶像崇拜的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偶像被解释为:“原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出来的可作为迷信之人敬奉的人像,现多指崇拜的对象。”后来泛指人们利用文字、木雕等工具创造出来的一切人为形象。现在,偶像一词通常是指那些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高认知度的某种类型的人。作为偶像,人们很乐意接受他们的生活行为和方式,思维模式乃至价值观、世界观。偶像可以说是一种情感认知的特殊符号,它在当代大学生中有着很庞大的消费市场。偶像崇拜是人类历史文明中一直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过演变至今其内涵和对象都发生了改变。大学生偶像崇拜,指大学生对自己心仪的人格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极度尊敬、钦佩、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表现。
1.2 偶像崇拜的类型偶像崇拜的类型可大致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消费型偶像,它可以说是大众传媒文化的生成物,它注重的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如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等。从“飞轮海”到“信乐团”,从刘德华到陶矗从刘翔到姚明,让大学生眼花缭乱。大学生对这类偶像的崇拜只是停留在层面,如发型、服饰、声音等。第二类,生产型偶像,从古至今的一些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艺术家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做出了自己巨大的贡献,有的人为社会创造出了物质财富,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有的人的个人品德影响了一个时代甚至整个民族的精神素养。大学生之所以崇拜他们是因为他们的成就是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些成就可以作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启明星,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大学生遭遇困难和挫折时,这类偶像往往能够给他们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1.3 偶像崇拜的特征大学生的偶像崇拜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表面化。表面化是指大学生对偶像的外部因素过分依恋,大学生在偶像崇拜过程中,情感控制小于迷恋、选择认同小于完全认同。由此,大学生容易对偶像本人采取一种情绪化和直觉化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具体表现为:沉湎式依恋、直接模仿等。②多元化。在大众快餐文化背景下,流行趋势不断变化,这样就会造成偶像人物出现很大的变化,例如体育偶像、明星偶像、政治偶像等,这些偶像类型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眼球与思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选择不同的崇拜对象。由于大学生的个人爱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所选择的偶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③时代性。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所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观念与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偶像崇拜,如八十年代,青少年崇拜的是雷锋,张海迪;九十年代,青少年崇拜的是刘德华,乔丹;21世纪青少年崇拜周杰伦,李宇春,易中天。这说明青少年难以跳出一个时代的氛围圈子,是某个时代一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折射。
每个时代都需要偶像。偶像带来的,不仅是感官上的冲击,还要能带给人精神上的支撑和引领。但是,当代有些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已经变了味,甚至蒙上了阴影。理性的选择偶像显得何其重要。
2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偶像崇拜也日趋强烈化和鲜明化。笔者在某省五所高校中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9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867份。男生42.7%,女生57.3%。
2.1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积极影响
2.1.1 偶像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偶像的成功因素能为崇拜偶像的青少年指明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对偶像成功因素的认同,能激发青少年自我成长的动力,尤其在受挫时,往往能从偶像人物身上获得巨大的精神慰藉和支持。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偶像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影星、歌星,而逐渐从才华、个性、人格魅力和社会贡献等方面来选定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在偶像选择上,大学生对成功人士的崇拜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8%。大学生是需要榜样的,但是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历来是以社会树立榜样,这种教育方式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也就是说社会树立的榜样并非就能得到青少年由衷的敬佩与热爱。而大学生崇拜偶像则不同,偶像是他们自己发现和确立的,他们由衷地敬佩、崇拜并且去学习和效仿,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与偶像相似。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并且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例如,丁磊,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人物,网易公司的创始人,董事兼CEO。他睿智的头脑与成功的过程深深吸引着当代的青少年,很多大学生公开表示自己的第一偶像是丁磊并希望成为他这样的人。
2.1.2 偶像崇拜使大学生认识并调整自己每个大学生都希望成功,希望成为优秀的人物。68.3%的学生认为偶像对他们有帮助,57.5%的学生认为偶像对他们的影响表现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一部分大学生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会用心地观察和分析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成功的原因,总结偶像成功的方法,并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偶像的特质和成功的经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逐渐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不断检验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有时会努力学习以弥补不足而帮助自己取得成功。特别是当大学生面临外界诱惑想投入不良活动时,其内心的偶像会像面镜子一样使他们增强抵抗干扰的意志,重新调整自己的行动。
2.1.3 偶像为社会塑造人才2009年,一位历史老师应邀登上《百家讲坛》节目讲授《两宋风云》,他以幽默犀利和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被学生争相簇拥与崇拜。这位名为袁腾飞的老师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人生》和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应邀录制访谈节目。当时在青少年中掀起一股热潮,青少年争相观看他的节目,下载他的视频,接受他传授的知识。大部分大学生都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偶像转而立誓要学好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青少年狂热的崇拜风向社会推荐了袁腾飞这样的人才,而袁腾飞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传授知识以创造更多的人才。传统的老师通常在教学上具有多年经验,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相比之下,“明星教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把人生哲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等。这样的“明星教师”有着让学生崇拜的偶像特质和人格魅力,他们也通过这样的个人影响力去影响学生,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热爱学习。
2.2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消极影响偶像崇拜的负面效应表现为盲目性与狂热性。盲目性就是大学生在并不完全了解对象情况下做出的一种非理性选择。调查数据显示,46.8%大学生对于偶像的经历只了解一点,23.4%的大学生则一点也不知道,8.9%的大学生甚至不想知道。也就说大部分的学生在并不了解偶像的情况下进行崇拜行为,这种崇拜是盲目的,不但会与其本身的愿望相反,还会加深大学生自身所处的不利状态。他们宁愿相信偶像是完美的,把偶像神化,也不认清偶像身上的缺点并加以规避。狂热性是指将崇拜心理推向极端,导致一种极度的狂热,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的一种负向效应。在“你能认清偶像身上的优点或缺点吗”这项调查中,52.1%的大学生选择的知道一点,34.6%的大学生选择了一点也不知道,只有3.3%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清楚。狂热的崇拜偶像是一种极端且可怕的行为,它会使大学生丧失心智和基本的判断能力,造成社会与家庭的悲剧。偶像崇拜是把双刃剑,崇拜者可通过这种行为来获取自我感受和与人交往的满足。青少年通过偶像崇拜可以增加自信心、界定自我概念、达到自我确认。但如果缺乏理性的认识,就会使偶像崇拜的消极影响占上风,对青少年尤其是国家栋梁的大学生来说伤害是极其严重的。
3多维视野下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成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大众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变化决定了他们是偶像崇拜的主体。探寻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 自我根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时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在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现象。正如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的“心理社会合理延缓期”现象一样,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地去梳理、整合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混乱与矛盾。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现象,这是他们心理社会适应性的表现,需要他们在成长发展中不断的调整与完善。
大学阶段从中学过渡过来,他们的认知、情感、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特殊的变化,由此,也让他们经常产生不安与困惑感。他们总是力图通过自我探究来摆脱这种不安与痛苦,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考察和评价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会不断发现“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差距。从而引起大学生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因此,他们把自己“理想的我”放大投射到外在的世界当中去,在偶像身上补偿自己的愿望,折射自己的意愿。通过对偶像崇拜,给自己带来无穷的期望和生活热情。
3.2 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价值观的震荡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就进入了一个全面的转型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速度加快,涉及的层面更深更广。社会转型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同时也意味着政治、文化、行为规范、价值信仰等其他社会层面的结构转换。其中对价值观所带来的震荡是最为深远,也是根本性的。
“追星族”正处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没有经历迷狂、愚钝岁月的他们,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他们崇拜的偶像不再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当今社会处于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时期,他们极其自然地选择了国外或港台流行文化,很自然地将国外或港台的明星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从某种意义上说,“追星热”是中国青少年对外来文化的一种选择性适应方式,尽管它不具有最佳的社会效果,但却是大学生的一种价值行为。
3.3 大众传媒的发展从社会学理论中可知,大众传媒会对个人与集体可以产生极大的影响力。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工具,大众媒体往往会在无意间给个人造成行为的模范作用。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对大众传媒的接受程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大学生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深。大众传媒所制作出的吸引眼球的优美影音和图像,会使人很容易接受其所描述或强调的对象,而这个过程大部分是不经过大脑思索的。这样就会造成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渗透程度明显升高,可以说渗透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此同时,网络的高度发展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虚拟自由的社会场景,这些因素的出现可以满足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的需求,对大学生演练成成熟的个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偶像崇拜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4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转化人的思想观念、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代代新人。大学生偶像崇拜是大学生身心特点与社会文化发展、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大众媒体及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也关系着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必须针对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以教育现状为主,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地的措施,科学地引导大学生的偶像崇拜,当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4.1 转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所谓转化思想观念,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帮助人们改造思想观念,纠正错误思想认识,把人的思想观念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大学生介于少年与成人的过渡期,容易盲目崇拜,被华丽的表面吸引,也容易走极端。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克制盲目的冲动,抑制狂热的情绪。引导大学生自觉进行思想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清楚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与自我的定位。也应该使大学生明白成功是要脚踏实地,勤奋刻苦才能达到,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在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东西上面。另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大学生既有少年的纯真烂漫,又有成年人的某些思维想法,有时他们极易产生混乱与不安感,所以需要特别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正确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需要制止的,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误导。
4.2 强调大众传媒责任我国在传媒素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缺乏有效性研究成果上,也体现在有效实践的匮乏上。越来越年轻的后代都成长在更加先进的由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下,这使得他们更加脱离群体,更加对传媒产生依赖感,而这样的依赖感往往会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断层与判断上的偏差。例如,前两年在全国热播的《还珠格格》中有“小燕子”上吊自杀的闹剧,现实中却有青少年因为疯狂地崇拜“小燕子”而模仿她在影片中的造型和动作,造成闹剧变悲剧的惨痛现实。
对于传媒来说,也许这些不可避免,电影要播,报道要写,但是视角可不可以发生变化呢?应该牢记传媒的社会责任,选好报道的视点,做到三个“多报道”和一个“少报道”。①多报道明星的成功过程。每个明星想要成名必然都有辛酸和曲折的过程,没有人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青少年愿意接触偶像的各种报道,且善于模仿。大众传媒多报道明星的成功过程,让他们知道喜欢的明星是怎样一步步通过努力达到成功,对他们的成长很有益处。②多报道违反法律与道德的明星的丑态并对这种行为予以监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几近疯狂,思维模式十分单一。大众传媒应及时指正犯罪明星的错误,可以使青少年学会如何评判,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③多报道明星的良好生活态度。大部分明星的生活态度是积极健康的,当遇到重大灾难与挫折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心、冷静、坦然、临危不乱都值得青少年好好学习一番。④少报道一些“追星族”的负面新闻。事实证明,负面新闻产生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4.3 建立榜样教育的综合导向机制运用榜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方法,也是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训导孩子时时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榜样文化建设是我国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意在促使更多的人自觉地持之以恒将榜样的德行和智慧内化为行为的准则,从而有效地提升“人格品味”,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确立新时代的榜样概念,也就是确立谁是英雄,谁是时代的明星,谁能够成为我们学习和崇拜的榜样。我们应该在保证革命传统教育输出的同时,还要提倡能体现时代特征,丰富时代内容的新型教育。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不只是文化冲突,也有文化融合。因此,在榜样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拓宽视野,超越意识形态、文化、地域及时代的差异,广泛地摄取榜样文化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榜样教育方式和方法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偶像崇拜。
综上所述,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进行教育的时候,需要确立一个民主化、非权威的价值取向,引领学生回归到最本真的生活世界中。让他们既要有敬仰之心,又要有赶超之意,在崇拜过程中激励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偶像们学习,勉励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考文献:
[1]党静萍.传媒教给我们什么?――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
[2]梅文慧.快乐电视选秀――解码《超级女声》引发的选秀现象[M].团结出版社,2007.
[关键词]大学生;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途径选择
[作者简介]胜令霞,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讲师,河南新乡453007
[中周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1-0175-03
国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向教育对象传授国情基本知识和分析认识国情的基本方法,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国情观的过程。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系统、完整和有效的国情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国情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实践证明,要使国情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要求教育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方法新颖生动外,还必须选择适合教育对象特点的教育途径或其有机组合。从方法论上说,国情教育途径是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联系起来的介体,是国情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渠道;从知识和信息传播角度看,许多社会组织形式都具有传递国情信息和知识的功能,可以作为实施国情教育的途径。但是,主体选择和利用这些途径时,必须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以期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由于国情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原则和规律的特殊性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大学生国情教育途径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对此进行分类概括有多种方法和标准,如以其是否被客体感觉到,可以分为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以其产生的历史序列,可以分为传统途径和现代途径;等等。笔者按照其特点和功能的不同,把实践中运用的大学生国情教育途径概括为以下几类,并分别探讨其具有的不同国情教育的特点。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途径
课堂教学活动是指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组织的教育形式,它也是目前学校教育(德育和智育)的主要形式。就作为大学生国情教育的途径而言,它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具体形式完成国情教育的任务。
I一)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国情教育的途径
国情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必然包含丰富的国情教育的知识和信息。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就包含着大量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国情知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也包含我们党对现实国情的根本认识和分析判断;《形势与政策》课程介绍了当前的基本国情和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等。
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现有渠道进行国情教育有多方面的优点:第一,能发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第二,可以促进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三,能保证将受教育者对国情的认识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更好地贯彻国情教育的目的。
这种途径的缺点是: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政治性较强,自由探讨的空间较小;其次,活跃教学气氛的方法较少,内容较为枯燥。
(二)通过各种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的途径
各种专业课程有自己特定的内容体系,其教学活动也有特定的目的和任务,不可能围绕国情教育为中心进行组织,但由于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与国情教育密切相关,对开展国情教育还是有很大帮助。如历史学科、地理学科、经济学科等都有明显的教育效果。
通过专业课程这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是比较深入系统的,同时其又属于隐性、渗透式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专业课程本身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如果过分依赖这种途径,受教育者获得的国情知识会存在片面、孤立的现象。
(三)通过各种有关国情的报告会、讲演会和讨论会等学术活动的途径
这些学术活动一般包含针对某一领域或专题的系统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报告人大多是这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通过这一途径,受教育者不仅能得到关于国情的某一方面的系统而深刻的知识,还可以得到如何认识和分析国情的方法。但是,这种途径一般较难组织,又往往偏重于学术探讨,在统一大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和分析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利用课堂教学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途径有四大优点:一是课堂教学活动受外界干扰较小,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学习效率较高;二是教育者一般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在受教育者心中享有一定的权威和信任感等因素,使大学生易于接受,且信息传递的误差较小。三是教学内容丰富,有很强的科学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对国情认识的分析能力;四是课堂教学利用现有的学校教学条件,社会成本较小,组织起来方便。但是,这种途径也具有时效性较差、反映国情变化及其趋势比较缓慢等的缺点。并且,由于存在着所谓“剧场效应”,课堂教学活动限制了教育对象的数量。
二、学校各级党政工团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它的最重要内容和任务是统一参加者的思想和政治意识,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被大学生群体所理解、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在充分调查中国的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制定的,所以,政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国情教育的过程。如对十七大报告和六个“为什么”的学习,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动态和发展形势。
政治理论学习虽然也可能采用类似于课堂教学的形式,但由于其学习对象的特殊性(一般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内容的政治性和程序的严肃性,使其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本质的区别。通过这种途径,参加者可以得到和掌握对现实国情的最权威、最全面、最准确的知识信息和分析方法;同时,由于组织严密,要求严格,参加者都能认真对待,这是这种途径的主要优点。但是,这种途径也具有信息高度抽象化、理论化的特点,如果组织次数过多,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的途径
社会实践是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根据基本原理,社会实践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根本基础,也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手段,是一切关于客观世界知识的最终来源。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群体积极参加多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对国情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实践的内容更丰富了,范围更宽广了,形式更多样化了。因此,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国情教育的具体形式也丰富多彩。
(一)实践锻炼(社会实习)的途径
安排大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从事课堂学习以外的社会实践工作,使其拓宽对国情认识的知识面,增加对国情的感性认识,以了解现实国情的本质特征。采用这种途径,主要是为了克服单纯依靠学校学习的途径进行国情教育所带来的缺点和问题。这种途径的缺点是由于时间较短,认识国情活动不易深入,而且如果管理监督不严,就容易流于形式,不能达到组织者的国情教育目的。
(二)社会考察的途径
社会考察是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访问和研究的方式,是一种认识社会现实的组织形式。社会考察的过程,是考察者动脑、动手和动口的过程。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然后经过整理、分析和头脑的加工制作,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得出既有事实根据,又有理论思考的准确结论。把社会考察形式应用于大学生国情教育的实践,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在国情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组织社会考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大学生国情教育的要求,确定考察任务、对象和范围,提出考察计划,考察对象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二是组织者要和大学生们一起参加活动和制定考察计划,充分了解考察的意图和要求;三是在考察过程中,要求大学生亲自动手、积极动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最后要求大学生做好调查记录,随时整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写出考察报告。只有这样。社会考察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认识国情、提高分析国情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社会服务活动的途径
社会服务活动就是利用大学生们的智力、知识、技能和体力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帮助、解决困难的活动。它的特点在于参加者的自愿性和服务的无报酬性。在活动中,参加者自觉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力为社会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尽自己的责任作贡献,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能够使大学生与被服务者加深感情,增强沟通和交流,使大学生得到更多的国情知识和信息,同时也能够增长社会才干,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四、有组织的让大学生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途径
大众传媒包括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和杂志等。在大众传媒传播的新闻和社会信息中,有许多是与国情和国情教育有关的,有些媒体还开设有专门的国情知识和国情教育栏目。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国情教育具有对国情变化反映迅速、国情信息形象生动的优点。但也存在如下缺点:第一,传播的信息比较庞杂,国情教育的信息可能被淹没其中而不为教育对象所注意;第二,信息来源混乱,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很可能会同时传播;第三,往往总是从新闻的角度来看待国情信息,以是否合乎公众的兴趣和口味来决定取舍,使急需传播的信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第四,由于公众的思想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传播的国情信息的理解差别很大,会出现所谓“种下的是龙钟,收获的却是跳蚤”的尴尬局面,使教育者的意图不能实现;第五,受新闻传播规律的严格限制,教育者不能过多的通过“灌输”等有效方法进行国情教育。从社会实践来看,社会公众的国情信息获得途径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五、公益宣传的途径
随着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和人们社会责任感的增强,社会各界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公益性的宣传活动,这也成为国情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公益宣传的活动由于其公益性的特点,可以拉近宣传者和受教育者相互的感情距离,宣传内容相对集中系统,而且主要针对社会现实的重大或紧迫的问题,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都是公益宣传活动这种途径的优点。但是,这种途径也有缺点,主要是次数较少,又只集中于少数的几个社会问题,而且宣传对象也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主要街道,影响范围比较有限等。
由于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国情教育的实践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所以,国情教育途径呈现出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宏观层次上,由于国情教育对象的复杂性,需要发展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特点的国情教育途径;在微观层次上,对同一教育对象也有不同的途径可供选择。国情教育途径的选择就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针对不同国情教育对象,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
【论文摘 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媒体的作用日益重要。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逾8亿,手机用户的增加无疑加快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说明移动通信媒体进入了一个更加高速发展的时代,并且将加速对传统媒体产业的解构。
一、移动通信媒体已经成为“第五媒体”
媒介的定义是信息的一个载体,凡是能够把信息从一方传到另一方的工具、手段称之为媒介。商业媒介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大众的行销服务媒介必须是面对大众传播的,因此商业广告中的媒介指的是大众媒介;二是可控制性,投资行为的本质是以较少量的投入换取较大量的回馈,即是投资行为,在投资上必须具有可控制性;三是付费,商业媒体的另外一个特点为商业性,所谓商业性的意义是媒体依赖广告为主要盈利来源,所以具有付费特征。
从以上媒介的定义和特征来看,移动通信媒体亦即手机媒体已经具备了媒介的所有要素,并且人们也已经普遍认可手机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的地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媒体,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小众化、实时性、交互性、广容性、易检性等特点,已经对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中国,2005年以后,报纸业出现了整体不景气的情况。那么在手机媒体突然兴起的今天,会不会促成媒体结构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呢? 还有待检验。
二、移动通信媒体的特点
移动通信媒体亦即通常所说的手机媒体,可以理解为一种集网络和信息传播功能于一体,通过数据传输技术,把各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信息数字化,然后传输给广大用户的崭新媒体。无线网络的发展让手机同时具备了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几乎所有优点。而由于其介质手机的特点,手机媒体也具备兼容性、整合性、贴身性和便于互动,成为一种“带有体温的媒体”。它具备以下其他媒体无法抗衡的特点。
1、广泛性
早在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4亿,2010年10月更是突破了8亿,手机媒体的用户已经不仅仅集中在25岁到45岁之间、知识水平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的人群,它已经向上扩展到65岁而向下延伸到15岁,手机几乎已经成为对应于每个活跃的社会元素的存在。几乎人手一终端,这是其他媒体不可能具备的。
2、覆盖性
手机网络在大多数地方都可以实现覆盖,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家中,甚至电梯、汽车、火车上。它的覆盖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媒体。
3、跟从性
“手机时代,人们在裸奔”。通过现行的基站,手机定位误差在200米,3g时代,误差可以缩小到10米。2010年1月13日,北京西城区西单商业街透露将考虑开设手机信息平台,只要进入西单地区,就可获得商场购物及相关打折信息等。
4、可统计性
“裸奔”的概念不只是地理上的,通过受众所用机型、话费、手机漫游情况、网页浏览状况,运营商可以精确的区分受众,在此基础上丰富受众信息,建立详细的受众数据库,将为广告精准化营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5、即时互动性
广告投放效果将不再是盲目计算的。通过促销活动等吸引反馈的手段可以准确地计算。
6、可支付性
手机已经可以进行方便的小额的电子支付。而和金融业的融合,使其变身为下一代的支付方式,同时代替钱包和信用卡,从理论上讲也是可行的。
人们从广泛性和覆盖性意识到移动通信媒体的价值,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意识到手机媒体的更重要价值来源于它可以精确的区分受众。而且,手机还具有随身性、反应速度、区域能力、互动能力等其他媒体很难具备的特征,更使其可以进行精准甚至一对一的传播。广告将不再是单一的你投我放模式,而是与营销紧密结合的交互式沟通过程。随着手机上网资费的降低,人们使用无线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国家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会加速这一潮流,手机广告的形式也将大大丰富。在互联网时代,google、百度等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超越了众多的媒体公司,而移动通信媒体时代的到来,又为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传统媒体乃至终端机器生产商提供了一个再次竞争的舞台。
三、移动通信媒体应该加强服务性
由于移动通信媒体所具有的优点,其在人群中的普及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我国手机用户突破8亿,手机报的普及率已经达到39.6%。而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早期群发短信式的模式已经遇阻,应当意识到受众不缺少信息,缺少的是及时的、对他自己有用的信息。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实践比较成功。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ntt docomo于1999年2月22日推出数据业务i-mode,现在是全球最成功的无线互联网服务。手机媒体研究的先行学者匡文波总结,它成功的关键是以内容为王:首先,它必须是新鲜的,即时更新;其次,它必须有深度;再次,应该鼓励用户多次访问;第四,用户应该能够看到这种用手机上网方式的好处。i-mode结合日本国民心理,量身定做了各种娱乐业务吸引用户,重点提供了诸如漫画、游戏、图片下载和音乐等服务,结合对内容提供商的严格考核,保证了i-mode业务内容的丰富化和个性化。而移动通信媒体还有一个与传统媒体非常大的不同,即它的发展非常依赖于技术的发展,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疑是非常快的。
四、移动通信媒体业的博弈与发展
移动运营商进军手机媒体业务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它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独立wap网站之间也因此产生了矛盾。移动运营商并不甘心只做网络和渠道,而是要凭借自己在市场、用户、渠道、信息网络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力图整合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商、设备系统和终端制造商以及终端用户,形成以自己为主体的产业链。由此,移动运营商与报社、广电企业和wap网站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加速我国在这一轮信息技术变革中的脚步。在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所谓“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业务应用的融合。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也就意味着,只要通过一部机器,人们就可以完成日常所需的信息处理。手机体积或者屏幕面积会适度增大,而笔记本电脑等则会适度缩小,手机媒体也将正式进化为移动通信媒体。原本存在于电视媒体、手机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同时也意味着,移动通信媒体进入了一个更加高速发展的时代,并且将加速对传统媒体产业的解构,仅仅是“第五媒体”的定位,恐怕已经不能准确评价它的价值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