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垃圾分类目的

生活垃圾分类目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垃圾分类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垃圾分类目的

生活垃圾分类目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血糖监测;床边医疗感染性废物;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b)-014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keep the hospitalization environment clean and comfortable and reduc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ethods 9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1 cases were given the routine blood sugar monitoring, insulin subcutaneously and venous transfusion health education,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dded the medical infection waste classification and risk knowledg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edical waste bod was placed bedside the bed, and yellow disposable bag was placed in the box, and the bedside medical infection waste placement of patients was examined at 7 am and 2 pm per day, and the accurate rate of contaminated cotton swab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accurate rate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obvious significance(80.35% vs 14.63%)(P

[Key words] Blood sugar monitoring; Medical infectious waste beside the bed; Health education

血糖O测是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方案的一部分,为医护人员及患者了解病情,观察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1]。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用过的输液贴、棉签大部分未按照医院感染规定回收,据报道,99.02%输液贴被患者或陪护投放入生活垃圾桶或随手扔掉[2]。医疗垃圾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3]。医疗垃圾共分为5大类,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其中,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棉签、棉球、纱布等一次性敷料属于感染性医疗废物, 为了给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按照卫计委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4]以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科的要求,该科于2010年开始使用自制的纸盒对床边医疗感染性废物进行管理。2016年为了提高患者床边医疗感染性废物投放的正确率,该科对患者床边医疗感染性废物管理流程进行了改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6年7月期间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97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9例,年龄8~83岁,平均年龄(59.23±14.01)岁,其中

1.2 方法

1.2.1 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针对该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垃圾投放现况调研,自行设计调查表,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对医疗垃圾的投放和其危害的认识。该次共调查了138例患者,结果显示100.00%的患者认为医疗感染性废物和生活垃圾不能放在一起回收处理,88.25%的患者表示会一直将医疗感染性废物和生活垃圾分开投放。患者将医疗感染性和生活垃圾混放的原因:①设施不全,标识不醒目(占72.20%);②不知道如何分分类投放(占11.11%);③不知道医疗垃圾危害 (占5.50%)。

1.2.2 管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血糖监测,输液治疗时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棉签、输液胶贴投入指定回收盒。干预组在常规血糖监测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医疗感染性废物回收管理教育。①提高医护人员和保洁人员对床边医疗感染性废物回收重要性的认识:护士长带领病区组长和组员进行现场查看、亲身感受,发现病房患者投放在床边生活垃圾桶或随手扔在地上、床上、床边桌上的棉签和输液胶贴很多,大约40%的回收盒里没有棉签或很少。组织分析、讨论管理方案,建立护士长-感控护士-责任护士三级管理制度[6],强化护理人员对床边医疗感染性废物回收意识,并进行严格要求和管理。②培训:感控护士组织病区医护人员、保洁工人学习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知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相关规章制度,病区床边医疗感染性废物回收的实施流程并质控,负责持续质量改进。③实施床边医疗感染性废物回收:于病床边放置医疗感染性废物回收专用盒,里面放黄色垃圾袋,标明床号、回收物品的详细名称,标示醒目,更便于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投放。每日晨间护理时更换垃圾袋,垃圾盒用清水擦拭保持清洁,1次/d发现回收盒被血渍污染时及时给予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④健康教育: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实施床边健康教育,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便于记忆的方法方式,告知患者医疗感染性废物的危害和投放地点,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7]。

1.3 观察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时间点为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及凌晨3:00(被污染的棉签共8只),两组患者均观察6 d,分别于每日7:00(被污染棉签5只)和14:00(被污染棉签3只)检查患者床边被污染棉签的投放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不同时段床边医疗感染性废物规范投放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不同时段医疗感染性废物规范投放正_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加强对患者垃圾分类投放健康教育,床边放置医疗感染性垃圾专用盒,能提高患者垃圾分类投放的正确率,提高患者环境安全。近年来,医院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有效监管、定期考核等方式,使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严格按照有关条例、法规执行,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和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置和科学管理更加关注和重视[8]。但是对患者医疗垃圾投放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患者没有意识到医疗感染性废物必须和生活垃圾分开投放的重要性。

该次调查收集的数据显示患者医疗感染性废物投放的正确率达到80.35%,在今后的工作将对容易发生投放错误的时间点凌晨3:00,高危人群如记忆力、视力下降,依从性差的患者探索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医疗感染性废物投放的正确率,提高住院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 申忠琴,王青.末梢血糖与静脉血糖监测的相关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10(19):1774-1775.

[2] 高静,张海林.输液胶贴回收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9(18):10-11.

[3] 陈月琴.24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10(10):3285-3286.

[4] 杨琳,毕重秀.医院感染废弃物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45-146.

[5] 陆在英,钟南山.内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78-780.

[6] 刘英,樊落.急症科实施层级联合小组责任制管理的[J].护理学杂志,2015,30(20):80-82.

[7] 邱小雪.学生自主设计图文并茂健康教育课件的教学模式初探[J].全科护理,2016,14(27):2902-2904.

生活垃圾分类目的范文第2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南汇区所有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共18家。干预前后对每家单位分别随机抽取5名医护人员作为问卷调查的样本(医生2名,护士2名,勤工1名),共90人。

1.2调查方法

对18家医疗机构实施为期1年的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所查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情况及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调查使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方式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询问等。

1.3干预措施

1.3.1人员培训和宣教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和规范,编制《医疗废物安全管理指南》开展培训和宣教,培训对象主要为医院管理、医护和后勤保洁等有关人员,培训内容包括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分类收集、专用工具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重要环节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培训的形式为集中培训、专题讲座、面对面指导、版画宣教、简报宣教等。并提供各医疗机构相关培训人员联系电话,便于有疑难问题的单位随时咨询。

1.3.2分级管理对18家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情况档案,根据医疗机构的分级情况和对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情况实行分级管理,对于不同级别的单位采取不同的监督力度和频率。一级管理,每个月上门1次,对医疗废物处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二级管理,每2个月上门1次,对医疗废物处置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其中若有被行政处罚的单位,则原来属于二级管理的改为一级管理,而原来为一级管理的则增加检查的频率。每次检查发现的情况及时归入档案记录,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下一次监督重点。

1.3.3依法查处 对18家医疗机构,依据法规、规章和规范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法单位,严格依法查处。共发出责令改正30户次,警告16户次,罚款4户次,罚款金额总计1.5万元,行政监督意见书8份。在实施查处的同时,做好整改指导,并进行追踪复查,确保整改到位。

1.4评价

1.4.1问卷调查KAP问卷共20道,分别给随机抽取的90名有关医护人员进行现场书面答题,答对15道题及以上为优秀,答对6~14道题为合格,答对6道题以下为不合格。

1.4.2评价指标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设定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其中包括制度及培训情况,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内部运送情况,医疗废物暂存场所设置,医疗废物处置等,共21个小项。为保证调查的质量控制,调查人员固定,掌握统一的评价标准。

1.5统计分析

调查资料运用 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干预前后医护人员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知识掌握情况

实施干预前后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构成有明显的不同(表1)。

χ2=116.3, P

2.2干预前后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水平

实施干预后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表2)。

3讨论

3.1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价

干预前问卷发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答题的合格率仅为14.4%,不合格率高达85.6%,说明不少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基本知识未能掌握,导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距离《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规范的规定要求差距较大。管理制度不健全,分类收集不规范,合格率均仅为11.1%。分类收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严格根据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规定,按照五大类分类收集,而是按照医疗废物的材料性质或名称分类,或仅将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分类出来外,其他医疗废物混合一类收集或混类收集。此外,分类收集点的设置、医疗废物收集包装等均存在诸多问题。内部转运合格率也很低,仅为5.6%。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使用专用工具运送医疗废物,使用的运送工具不少达不到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甚至由转运人员直接手提运送。转运医疗废物没有固定时间和路线,运送人员运送过程职业防护也做得较差。 暂时贮存场所设置存在较多问题,合格率仅为22.2%。调查中发现,有的设置在医疗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旁边,不少设置的贮存设施简陋,墙壁、地面不易清洁,屋顶透光、漏水,无防鼠、防蝇、防蟑螂安全措施,达不到规定的卫生要求。医疗废物内部交接登记制度执行情况也较差,合格率为11.1%。不少医疗机构未执行医疗废物内部交接签收制度,实施医疗废物登记的医疗机构登记不完整、缺漏登记情况严重,不少单位仅登记一次性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合格率为27.8%。调查中发现,在非贮存地点丢弃、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混同生活垃圾处置的情况时有发生。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未能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等。

通过培训宣教、分级管理和行政处罚等干预措施的实施后,18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情况有明显好转。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和处置的意识有明显提高,有关知识的知晓率14.4%上升到93.4%,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各项指标的合格率也明显上升,表明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实施干预措施后取得良好的效果。

3.2医疗废物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安全性取决于各医疗单位自身管理的水平,实施外界干预对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管理,推动和促进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要求实施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具有重要的作用[1]。通过对18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价,总结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三大有效的干预措施:① 培训宣教,通过培训宣教可提高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掌握程度,促进他们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处置。值得重视的是,在对有关医护人员培训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和陪护人员的培训宣教,配合医疗单位共同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工作;② 分级管理,分级管理可针对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水平高低进行,水平高减少监管频率,反之增加监管频率,可提高监管效率;③ 行政处罚,处罚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废物安全管理质量,使发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纠正,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处罚仅是手段,重要的应是指导和教育,处罚、指导和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较好效果[2,3]。以上三大干预措施,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在制订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和措施中作为长效机制予以考虑,使本市医疗废物真正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确保医疗废物达到无害化处置。

4参考文献

[1]金燕芳.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健康教育[J].上海预防医学 ,2005,17(10):504.

[3]刘美霞. 论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5):419.

生活垃圾分类目的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实践;价值本质;需要

[中图分类号]B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1-0007-03

一、实践:构建价值本质的新视野

古往今来,哲学史上关于价值的认识莫衷一是。从古希腊哲学对“至善”和“优良生活”的追求,到传统中国哲学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价值往往被置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到了近代,西方哲学界,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不管是机械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都从自身的逻辑起点出发,或多或少地对价值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从西方价值哲学的发展演进来看,人们对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倾向:一是把价值当成主观的非理性主义的产物。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认为“价值(不论是肯定方面或否定方面)决不能作为对象本身的特性,它是相对于一个估价的心灵而言……抽开意志与情感,就不会有价值这个东西”。[1]他认为价值的知识的命题完全决定于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取决于主体的态度,不包含必然性,价值完全是主观的。美国哲学家培里认为,价值是兴趣的对象,使人感兴趣的东西就有价值。另外,还有哲学家将价值定义为完全主观的情感或人格,例如美国伦理学家斯蒂文森的情感主义价值论和美国哲学家布赖特曼的人格主义价值论。二是将价值看作完全客观的先验的存在。例如,德国哲学家舍勒认为,价值的本质是直观的现象或现象学上的直观,它先验地存在着并在感受中给与我们。价值是超验的又是客观的,独立于价值对象和评价主体之外,独立于我们的意志、情感、理智和认识。

在我国理论界,价值的本质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从客体对主体的关系看,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相接近、相一致的关系;二是从价值形成的角度看,价值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是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事物本身无所谓价值,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的存在和属性同人们的需要之间有某种一致的关系,并且经过主体的实践活动能够实现这种联系。

在实践中揭示了价值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实践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也是理解哲学体系的一把金钥匙。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把人类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作为价值论研究的原初根据,深入到实践结构的内部揭示了价值现象的实质和作用,把价值这个“神秘主义的东西”带回到现实之中,说明价值既不是本体也不是实体性存在,更不是以自身为本体和实体的观念自己产生自己的独立的神秘运动。

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展开,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目的、手段和结果是推动这个过程不断向前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目的确立以后,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手段(相应的工具及其使用方式)作为中介环节,最终实现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获得结果。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客体之间表现出来了物质交换关系、意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在这里,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是一种客观的关系,其实质是人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实践的产物,是实践活动的内在关系。

如前所述,价值与实践都有两个基本要件:主体和客体。从价值论的视角来看,客体自身性质构成了价值的客观基础,而人们对价值的需要则构成了价值的主观条件。价值的实现既离不开客体的属性,也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人的实践“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则是连接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纽带和桥梁。具体到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着的价值关系,尽管千头万绪,但总结起来,可分为两类,一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活动满足了人类基本生存的需要;二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活动满足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满足了人类基本生存的需要

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出发点是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人离不开自然,是自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时候,首先运用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哲学高度对人类的起源、人的自然属性进行科学的概括,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马克思说: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这就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

从实践和价值关系来看,人不但源于自然,而且只有通过对自然的实践活动才能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起源上看,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存在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可以不因人的存在而存在,人却不能没有自然界而生存。因为失去了自然界,人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而人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物质的途径和中介就是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实现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就是人类的劳动,人是通过劳动和人周围的自然发生关系的。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支配自然,从而创造了一个“人化的自然界”。[3]而人类在运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变和推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状况。自然界限定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存范围,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利用自然,满足了自己的生存欲望,提升了自己的生存品质。同时为了能够持续健康地生存下去,人类还在不断地革新自我的生存理念,净化自我的生存空间,使生存需要的满足进入到理性、科学、健康的轨道。

(二)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满足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恩格斯曾说过:“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明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4]回顾人类文明演化和人与自然界实践关系嬗变的历史足迹,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类在支配自己和外部自然界获得更大自由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类文明获得长足发展的需要。

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原始社会,通常把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称为原始文明或渔猎文明。原始人的物质生产能力虽然非常低下,但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已开始了推动自然界人化的过程。农业文明使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进一步发展,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而是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使自己所需要的植物和动物得到生长和繁衍,并且改变其某些属性和习性。对自然力的利用已经扩大到若干可再生能源,如畜力、风力、水力等等,加上各种金属工具的使用,从而大大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也比较缓慢,没有也不可能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和主体的真正解放。工业文明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从蒸汽机到化工产品,从电动机到原子核反应堆,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丰碑。从近代科学诞生到本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在只有四百年的工业文明时代内,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在开发、改造自然方面获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过去一切世代的总和。工业文明的人类高扬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忽视了自己还有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根源性、独立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的实践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呼之欲出,那就是生态文明。因此,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发展的历程,也是不断满足人类自身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整体进步的历程。

二、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

(一)人的需要是价值的尺度

人的需要是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它反映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匮乏状态,可以理解为人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7]从需要的特点来看,人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人可以认识需要、调节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创造需要;人的需要在实践别是在生成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人的需要具有丰富性和不断发展的趋势。人们通常理解某事物是有价值的,就表示它能够满足人、阶级或社会的某种需要,成为他们的兴趣、意向和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人的需要作为价值的尺度,在理论上成为打开和进入价值王国大门的一把钥匙。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需要也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论,价值的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需要来解决。比如说,需要的性质决定“价值质”。人的需要有不同的性质,既有正当的、合理的需要,也有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由此也决定了价值也有不同的性质,既有正(肯定性)价值,又有负(否定性)价值。

(二)生态实践中人的需要与否定性价值关系

人的需要并非都是天然合理的,都是必须满足的。有些属于正当需要,也就是有利于人和人类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应当予以满足。能够满足主体的正当需要的客体就是对主体有价值的,不能满足或者有碍于满足主体正当需要的客体就是没有价值或负价值的。但是,人还是有不正当的需要,这种不正当的需要,不仅不应当满足而且要加以限制。因为满足不正当的需要是没有价值或负价值的,相反,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者限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则是有价值的。那么,人在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有哪些需要属于不正当、不合理的呢?

一是虚假的需要。所谓虚假的需要就是主体自以为需要而实际并不需要,只是由于外部舆论导向或主体赋予需要物以某种象征而加以追求的需要。比如人类为了装饰或着装的需要,大量捕杀珍稀濒危动物,取其皮毛。这种需要并不反映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只不过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主观嗜好。不少贵族阶层将穿着华丽的皮草看作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实际产生的后果是野生动物种群灭绝,生物多样性破坏,导致大自然生态链发生断裂……因此,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立的不合理、不正当的需要,这种需要所产生的价值显然是否定性的。

二是过量的需要。人的现实的需要有一定的度,超出一定的限度,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就变成了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工业文明的发展必将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众所周知,大自然对于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工业或生活垃圾的净化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过度的排放污染物而远远超出自然和人力所能够控制的范围的话,它们的残留物势必会渗入到空气、水源、土壤当中,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灾难。此外,我们知道,人类目前所使用的自然资源分为两类,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有些重要资源比如煤炭、石油等因为再生的时间极其漫长,短期内不可再生,为了满足人类短期内物质发展的需要,对于这些资源无止境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势必有一天会导致资源枯竭,使人类发展失去资源基础而陷入难以言状的困境。所以,人的现实需要应该有度,这个度的产生是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结果。对于那些违背规律过量的需要所产生的巨大负面价值必须高度警惕。

三是冲突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多种需要,构成一个需要系统,正当的需要应是同其他需要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一种需要的满足应该有利于其他需要的满足。反之,一种需要的满足严重干扰和阻碍其他需要的满足,那就可能成为不正当的需要了。这是一个人(或一个集团)多种需要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内部冲突。”此外还有个人与个人间、个人与集体间,以及集体与集体间需要的冲突,这是一种“外部冲突。”一个人的某种需要如果把它孤立起来,就个人来说可能是无可指责的,是一种正当的需要,但如果把它放在集体、社会关系之中,就有了两种可能性,既可能相互协调、吻合,也可能相互对立、冲突。当个人的需要有损于他人,有损于集体、社会需要的满足的时候,它就可能成为不正当的需要。如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满足本国利益的需要,大肆向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进口廉价的原材料,建立污染物排放严重、在国内被法律明令禁止的工厂,甚至直接出口难以被自然界吸收净化的工业、生活垃圾,造成了国际范围内的“环境不公正”问题。因此,以牺牲他人的需求和利益来获得个人的满足和利益是不正当、不合理,同时也是不道德的,它有悖人类“公平正义”这个基本的普世原则。

(三)生态文明是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

从价值视角来看,生态文明是指生态系统(价值客体)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人们(价值主体)合理利益和发展需要的变革过程和进步状态,体现为科学的生态思想观念、制度化的生态运作方式和进步的生态实践。这里我们需要重点探讨人类在生态实践中,有哪些合理、正当的需要能给人们带来肯定性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实践目标的更新和科学需要的满足,正是判断人类生态实践是否文明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社会本身不懈奋斗追求的理想。这些目标和需要因为涉及面广,影响程度深,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从社会整体功能目标来看,可以将它们分成三个大的类别:

第一,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类活动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地球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地球的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超过了这个承载界阈,自然生态系统将失去补偿功能,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人类进行经济、文化、社会、政治活动的自然生态基础就会瓦解。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是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构成生态文明社会本质要求的基本目标系统。

第二,实现人与人和谐与全面发展的需要。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具有三层内涵:一是全人类的和谐与全面发展。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之说就是这种胸怀,内涵着全球和平与发展及建立公正、公平的国际社会经济新秩序这样一个时代主题;二是国家层面的各民族、各阶层民众的和谐与全面发展。这内涵着社会公正问题:必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公正公平地创造新生活和享受新生活;三是具体到个体层面的人,一方面要拥有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有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素质,要科学地认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目标,它构成生态文明社会本质要求的核心目标系统。

第三,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联合国在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给“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这个定义内涵非常丰富,包括:首先,“当代人与后代人”是指全人类不论地区、国家、种族、信仰,也不论性别和年龄,既包括当代人之间的公正与平等,也包括代际人之间的公正与平等。其次,“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求”,是指健康的、适度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和受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人都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都能得到卫生医疗保障,都有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都能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再次,“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是指当代人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反对高消费和高浪费,为当代人和后代人保留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发展资源。最后,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和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支撑,确保各项社会事业的文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标,它构成生态文明社会本质要求的现实目标系统。

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整体目标体系的统一,从根本上体现了生态文明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要求,体现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性,体现了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与可持续生态的高度统一性,揭示了工业文明转型的演进方向。这种转型不是某一领域或几个领域的事情,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系统的一系列变革。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实践中,以满足以上三种基本需要为目标,将对人类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肯定性价值,这些肯定性价值既是我们判断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尺,也是我们追求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对于人类未来的生态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