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暴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网络暴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暴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暴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网络暴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范文第1篇

1986年我刚来荷兰时听人们说,这个国家上世纪,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外,所遭受的最大的伤害之一便是1953年北海大坝决堤,1800余人丧命。我在荷兰20多年,从没看到荷兰举国上下面临过像这次马航MH17遇难后那样的震惊和悲伤。

荷兰人口为1600余万,比中国总人口少将近100倍。194位荷兰人在顷刻之间丧生于空难,放在中国,就等于近两万人骤然痛失生命。MH17事件 对荷兰的打击可想而知。我所住荷兰海牙的一个小区就有四家老老少少全家遇难。我对门邻居的小姑娘,她有个17岁的女同学,刚考完试,和全家去亚洲旅游,无一生还。

二战以来,西欧经济复苏后又腾跃,福利社会建立起来,使包括荷兰在内的西欧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稳定、幸福、安逸。世界其他地区的动乱以及局部战争对荷兰来说只是来自远方的新闻。荷兰政府、媒体和人民当然也关心世界大事,但马航事件把荷兰与世界动乱地区的距离归零,强烈地震动着荷兰,使这里的人民多年以来首次切身体会到国际斗争和血腥暴力的节奏。

政府、媒体和民众

荷兰是怎样对待和处理此事的呢?我就写写我所看到和听到的。

首先,政府的反应克制、冷静,但行动迅速有力。因为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谁对空难负责,所以荷兰政府在公开场合对谁是谁非只字不提,但在冷静处之的同时,荷兰政府据理力争,使用各种方式做好善后工作。

空难后,荷兰政府马上建立电话热线,对遇难者家属提供各种方便,包括财政上的支援。荷兰首相吕特打电话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荷兰做好善后工作的权利,力争普京的合作。同时,荷兰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荷兰外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做了坚强有力并且催人泪下的发言,获得了许多联合国成员国的支持和帮助。

7月下旬,一部分遇难者遗体被荷兰王室、政府和人民以最隆重庄严的仪式接回国。国王、王后、首相等高层领导在机场恭候运送遗体的飞机,全荷兰教堂钟声敲响,休息场所停放音乐,市民自发迎接车队,用掌声告诉同胞:欢迎到家了!

再谈媒体。荷兰有左派、和中立派媒体。除了某媒体偶有对空难制造者的猜测并使用火药味语言外,多数媒体表现了克制、冷静的态度。不过媒体对空难的报道铺天盖地,基本占用了所有重要的版面和播放时间,一直到我写这篇文章为止,还是一如既往,从不间断。新闻内容不光是对空难本身的报道,而且有政府和民众对事件的反应,新闻更新之快,令人目眩加敬佩。

最后谈民众。事发之后,马上就有不少人用不同的方式吊唁住在自己附近的空难死者并慰问其家属。比如说,鹿特丹有家中国餐馆的华裔老板和老板娘也是空难的受害者,他们餐馆的门前摆满了他们生前的顾客、亲朋好友、邻居以及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送来的鲜花和写来的挽联。此后,鹿特丹市民自发举行游行,哀悼死者,安慰死者的亲人。鹿特丹政府官员也参加了游行。不只是鹿特丹,全国到处的人们都在用一切办法,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对死者家属的慰籍。除此之外,网络和自媒体成为了吊唁主力军。“脸书”等社交网络每时每刻被使用者更新内容,无数人在此发出自己的心声。

值得一提的几点

纵观荷兰上下对空难的反应和态度,有几点值得一提。

第一,政府和媒体平常不少打口水仗,但在空难问题上,两方所传达的观点与口径比较相似,所以它们能对多数民众起指导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多数民众的意愿能体现于政府和媒体的态度和行为中。这也可以反过来说,政府和媒体基本满足了多数民众对解决此问题的各种需求和心情,所以人们认同他们的态度和做法。

第二,荷兰是个清教徒国家,感情丰富但内敛,遇事冷静不易冲动,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政府、媒体和人民对此次空难的看法和做法上。这空难如果发生在南欧天主教国家,我不敢保证他们会选择荷兰政府、媒体和民众反应和处置的方式方法。

第三,荷兰政府和民众的克制冷静在我看来,不只与他们的清教徒背景有关,也与荷兰在世界上的地位有关。尽管荷兰经济发达,但在军事、政治、舆论力度、国际影响上,荷兰属于小国。多年来荷兰精心地选择国际伙伴和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在没有搞清空难的国际背景以及荷兰应选择何种态度以及方针措施时,荷兰的克制冷静我认为是明智的。

第四,正由于第三点,我作为中国人更体会到小国与大国在处理重大国际突发事件时所面临的选择的区别。

第五,多年来,政府与媒体、政府与百姓、媒体与百姓,彼此之间不无争论、争斗甚至搏斗,但这些磨合使政府、媒体和民众在比如空难这个问题上达到空前的和谐、一致和默契。

第六,这种和谐默契,是否也与这一点有关:荷兰国家小,政府、媒体和民众之间的接触、交流,包括争论、争执和争斗,更易于导致他们之间达成共识。虽然我不敢肯定,但如果确实如此,我不感到奇怪。当然我不排除荷兰的政治体制对此也有影响,也许甚至是不可低估的影响。其实,民主制度最初在古希腊城邦雅典诞生,也部分由于雅典城邦地域不大、人口不多。荷兰等欧洲国家相对小,各方面的利益通过民主制均衡起来比某些地阔人众的大国相对容易一些。

第七,万事阴阳平衡,有利有弊。我认为,政府、媒体和民众在空难问题上表现得和谐默契有利也有弊。通过其他渠道流入荷兰的有关空难责任在谁的信息,如果与荷兰官方和媒体主流信息有出入,也很难被荷兰媒体转载。和其他大国相比,荷兰的新闻舆论导向与大众的和谐也折射出,荷兰民众独立于政府、媒体的见解、态度和行动,相对来说是凤毛麟角的。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是好坏参半?

第八,荷兰政府、媒体和民众对空难死者的人文关怀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荷兰每次有人死于非命,如车祸、酒后斗殴、家庭暴力,都会得到福利机构等各方面的关怀、媒体的关注、民众的关心。他们对这次空难的反应和行为是往日反应和行为的延续,与过去没有不同,只是由于这次死亡人数很多,所以范围大了许多。

第九,从第八点来看,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也将不同,很难用萝卜和白菜比。但荷兰对此事的处理有否值得其他国家学的地方呢?鄙人觉得,有。

值得其他国家学的地方

甲,不论国情有何不同,国家从上至下所体现的对死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犹如粘合剂,在国家最痛苦的时刻,把政府、媒体和大众如胶似漆地结合起来,不但对大家共同度过这难关有好处,也对国家未来有利。归根结底,人文关怀是一种心态,并不需要多少资金或物质条件;而心态也是最难实现的,因为它出自内心。

乙,荷兰对此突发事件的人文关怀是以往人文关怀的延伸,所以平时的潜移默化到关键时刻就能起大作用。

丙,说实在的,荷兰群众没有被政府或媒体调动,他们很多的吊唁慰问活动是自发的。调动群众是由上而下的,而荷兰人民不习惯被调动,更多的是被感动、被启发、被引导,所以他们自己想为空难受害者及其家属做点事。人民的素质在此刻显出其决定性的作用。

丁,虽然我们可以说,荷兰这个富裕的社会使人们有能力、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去进行人文关怀。但富裕并不意味着大家就会自觉地关心他人。

荷兰的学校经常组织活动,教育孩子帮助老弱病残,提倡学生养成节俭自律谦虚谨慎的好习惯,引导青少年从小有爱心。我对面邻居的孩子,隔三差五地来我家要钱,今天给有肾炎的孩子捐款,明天为挽救某个濒临绝种的树木凑钱。我旁边邻居的儿女也老来要钱,但不是白要,他们答应我绕我们小区的草地跑五圈,一圈一欧元,我付不付?付就跑。对这样善良的孩子,谁能说不?并且,大人有责任培养孩子的爱心。

最后,我认为,荷兰政府如此强调空难死者的善后工作,也许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一个无声的宣言,告诉肇事者,荷兰虽小,不能像某些大国那样一气之下来个大动静大手笔,但通过高调吊唁死者,荷兰向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荷兰绝不允许任何国家残害荷兰人民。荷兰政府将以他们自己的方法保护人民,不遗余力,前仆后继,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