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从众心理坏处

从众心理坏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从众心理坏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众心理坏处

从众心理坏处范文第1篇

这次调查问卷共制400份,回收392份,其中有效卷共计374份,包括男174份,女200份。调查对象为在校本科生。其中大一93份,大二136份,大三44份,大四101份。

本问卷的题目可分为三个部分,从第一题到第五题是第一部分的,可以反映出对爱情的看法。而第二部分是第六题,主要是选择对象的标准。最后一部分为第七题,是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分析,分成有或有过恋爱经历和尚无恋爱经历两大方面,分别有对应的两组小题。均采用选择题形式,有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

一、从总体来看。

1、在第一部分中:

⑴对于“如何看待大学生恋爱”这个问题,多数人持无所谓态度(66.5%),既不表示支持,亦不表示反对。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对待恋爱方面,具有一定的理智性。支持的比例也不小,占30.5%,反对者仅10票。这其中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整个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逐渐从保守走向开放。②大学生绝大部分年龄超过18岁,他们渴望证明自己成熟,而恋爱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③大学生课余时间多,并且经历了十二年寒窗苦读,希望通过恋爱放松一下。④大学生全部住校,离开父母家人,约束较少。

⑵“恋爱最大好处”这道题的票数相对分散,并不能用单一选项反映出来,则列出前三项来比较。故票数排前三位的是:恋爱可以丰富生活,可以促进学习,共同进步,可以在难受无助之时有人依靠。同样,“恋爱最大坏处”这道题和“恋爱最大的好处”一样较分散,有28.8%的人认为恋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坏处”,而有28%的人认为恋爱最大的坏处就是“容易受伤”。

⑶约有1/3的人坚信人世间有永恒不变的真爱,1/3的人只是有时相信,有时不信,摇摆不定。不相信的人也占了约1/5。大概有9.8%的人曾经是相信,而现在已经不再相信,也有极少数人由曾经的不信,转化成为现在的相信。

⑷有一个古老的难题,同时处于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之间,请问该作何选择?近一半的人都选择了爱我的人,1/3的人选择了我爱的人,还有17.1%的人逃避了这个选择,他们两种人都不选择。

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对待恋爱,应该算是理智的。他们能清醒地分辨爱情的好处与坏处,既不盲目反对,也不一味支持。在大学生中,既有对爱情充满了憧憬的,也反反复复,摇摆不定的,当然也有害怕受伤,自我保护的,或是正在热恋之中,你侬我侬的。当然也不乏曾被情所伤,不愿再爱的。但从总体上看,多数人对待爱情都持有冷静而执着的态度的。从这些分散的数据中也可以窥见当代大学生自由独立的思想,他们进入大学后,感觉到大学学习方式与中学学习方式的巨大差异,而很多不甘落后,想继续保持向上学习心态的意志力不是很强的,学生希望通过恋爱相互鼓励,这一想法不难理解。对于“爱我的人还是我爱的人”这个问题,近一半学生选择爱我的人则与中国人的性格有关。至于对恋爱坏处的看法可以看出有些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还不是很强的,他们还是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2、进入第二部分:

选择恋爱对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度尺。那么,大学生心中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还要求了排序,结果发现第一,第二的分别是:

⑴内涵修养大半数大学生都会将该项放在自己的首选标准的位置上

⑵兴趣性格也有过半选票

从以上两个选项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已经开始重“内”而轻“外”。身材相貌的选票远远低于以上两项,且几乎都是在排序中的老末。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仅停留在外表相貌等外在的“硬件”,而是内涵修养等内在的品质。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它已不再是影响大学生恋爱的主导因素了,而人品和兴趣性格已经成为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的主要标准了。这与当代大学生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不无关系。

3、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部分。

⑴在调查中,已经有过恋爱经历的或目前正在恋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4%,而从未有过恋爱经历的占54.6%。当然,这个数据只是华师内部的,而且年级之间的样本数控制的不是很好,可能对数据有一定的影响。

⑵在有或曾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中,对于“为什么恋爱”这个问题,3/4以上的人都选择了“因为爱所以爱”。当时设计这一选项时,是考虑到有时爱其实也并不需要一个特点的理由,大概感觉对了,也就爱了,大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意味。结果大家几乎都是这个表态,认为恋爱的理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更不可能用随随便便的几个字说出来,所以选了这个含含糊糊的答案。不过仍有13%的人选择了其它。

⑶约有一半以上的有或有过恋爱经历的人认为恋爱是不会影响友谊的。看来大学生并不会一头扎进爱里,而忘了与周围人的联系。也有34.2%的人大概是在同伴口中被称为“重色轻友”的那类同学了,他们还是处理不好爱情与友情的矛盾,选择了恋爱会影响友谊。

⑷67.9%的有或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会为了对方而改变自己。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并不幼稚,他们多数具有单纯的贡献精神,他们会为了维护这一段爱情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和牺牲。

⑸有73.8%的有或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会把恋爱和婚姻联系在一起,这反映出了大学生恋爱并不是盲目的,而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现。他们表现出了已经具有的责任感,而且十分认真,不再是孩子了。

⑹而在尚未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中,有71.6%的人表示自己可能会在大学期间恋爱,可能性随缘分而定。有12.4%的人表示不会在大学期间恋爱。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大部分人的理智性,不强求,也不会一味拒绝,时刻对恋爱保持平和的心态,正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特点。而不排除认为大学恋爱过早而表示不会在大学期间恋爱的同学。也有8.8%的人认为在大学时期人们都比较单纯,容易得到纯真的感情而表示会在大学期间恋爱。极少数人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⑺而在表示“会”和“随缘”态度的人中,问及“为什么会恋爱”时,有80.3%的人也同样选择了“因为爱所以爱”。尚有7%的人表示自己是“随大众”。看来,从众心理在大学生恋爱中虽然不是起至关紧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于一些人身上,而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有我亦有”。不过这种心理比例甚轻,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校园恋爱比率上升,很多同学看到别人都有了,所以自己也希望能恋爱。

⑻有过半数尚未有过恋爱经历的人对自己现在的状况并不满意,想要改变自己现在的状况。而最想改变的首先是学习,依次是人际、工作和恋爱,,不排除他们尚未恋爱与自己学习、人际、工作等方面有关的可能性。正因为将学习等放于心目中的第一位,故恋爱对于他们来说并非必不可少。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并不像有些小说里所说的那样只追求风花雪月其实在多数大学生的心目中学习远比恋爱重要,他们不会过分去追求爱情,而通常报以“有则好,无也行”的态度,冷静而又认真;成熟而又单纯。

二、而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在看待大学生恋爱的态度的问题上,男生持支持态度的明显多于女生,而女生持无所谓态度的相对多些。男生有一半的人坚信人世间有永恒不变的真爱,而女生仅27.86%坚信,男生不相信的人数也多于女生。男生在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的选择中,选我爱的人的票数近似于是女生的两倍。从以上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更直爽,更坦率,更主动,敢于追求自己所爱。而女生则倾向于模棱两可,怕受伤害。这方面的差异,是由于男女本身的性格差异有关。根据spss程序的相关分析,看待大学生恋爱的态度与性别的相关系数是0.255,是否坚信真爱与性别的相关系数是0.209,选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与性别的相关系数是-0.209。

2、女生多数认为恋爱最大的坏处是容易受伤,而男生则认为是花费太多。从这可以看出男女生在恋爱时的特点,大概是因为恋爱时多由男生掏钱,故男生认为最大的坏处是花费太多,而女生总担心对方变心,而女生又天生敏感,比较脆弱,故认为最大坏处在于容易受伤。并且中国传统中,女性都处于一种接受爱情的地位,而自己主动追求爱情在以前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不受欢迎的。虽然现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是对中国女性有所影响。

3、爱情选择标准排序,女生的前三位是:内涵修养、兴趣性格、处事能力。而男生的前三位是:内涵修养、兴趣性格、身材相貌。故可见在第三位的选择上,女生注重男生的能力,而男生注重女生的长相。根据spss程序的相关分析,爱情选择标准第三位与性别的相关系数为0.206。

三、在这次调查中,考虑到我们的有些问题的选项不能完全地反映出同学们地观点在个别选项处设计了“其它“选项,并请选”其它“项的人将自己的观点写于后置横线上。统计结果分析:

1、有12%的人在“恋爱最大好处”上选“其它”,其中大多数人认为恋爱可以“满足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也有人认为恋爱最大好处是有一个“精神支柱”,有人认为恋爱是“必然趋势”“该来的,躲也躲不了”。有人希望爱情能“让自己成熟”。由此可见,随着身心各方面的成熟,大学生对恋爱的定义早已超出了一般友谊的局限。多数会想到“性”,尤其是男生。多数人的恋爱思想已经成熟了,已颇有成人化的感觉了,但过于强调这方面,对大学生来说,是否显得太早了点呢?

从众心理坏处范文第2篇

高职毕业生的一般心理问题

1、就业焦虑心理。就业焦虑是指毕业生在落实工作单位之前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个体对多种生活环境的担忧或对现实危险性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了焦虑。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对结果的不现实期望和幻想有关,所期望和幻想的结果越严重,焦虑水平就越高。高职毕业生若自我定位不当,面对就业挫折,精神就会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有的毕业生认为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进入社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是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少有接触的,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所谓深不可测、复杂多变的社会。高职毕业生的这种过度或持久的焦虑体验,形成就业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和就业。

2、自卑、保守型心理。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当这种自卑心理严重时就可能发展为自暴自弃,甚至失去生活乐趣。高职大学生刚进大学时都比较自信,然而在日后的比较中发现自己无论在能力、成绩以及特长、素质等方面都很一般,甚至不少方面远远落后于本科学生时,强烈的自卑感就会严重地困扰着他们。在就业时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和问题,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而是悲观地认为自不如人,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主动性,往往与许多适当的机会失之交臂。

3、抑郁、压抑型心理。抑郁是指在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以情绪低沉、忧郁、沮丧、自责、压抑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状态。由于学历偏低、就业困难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等因素的长期困扰而产生抑郁、压抑心理,同时由于抑郁的心理又阻碍了其正常的就业,由此产生的挫败感又将加深抑郁。这类高职毕业生频频向其向往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但往往很少接到回音,在漫长的等待回音中,在希望与失落之间,他们的情绪很低落,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信心。此类心理问题更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4、浮躁、盲目型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高职毕业生面对求职择业过程中千头万绪的事情,心情浮躁不安,是升本科还是就业,是暂时找个单位上班以后再调整还是找不到合适单位就不就业,是选择专业对口单位还是挑选单位的地理位置等等问题使他们难以应付。这类毕业生没有主见,盲目从众,心态浮躁,最终不会顺利升学或就业。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就业本身就是毕业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高职毕业生在遇到就业问题时应及时调整心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1、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高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能怨天尤人。同时高职毕业生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要有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在择业时要看的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当前高职毕业生学历、素质还有待于提高的前提下,获得一个十分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先选择一个职业,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实际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2、建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一生发展的影Ⅱ向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能够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较差,但发展空间大、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高职毕业生要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实现正确择业。

3、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我,主动寻找机遇。高职毕业生择业要知己知彼。知彼就是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扬长避短,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要知道自身存在的某些缺点并不可怕,可以先就业然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克服缺点,发展和完善自己。

从众心理坏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手机;课堂手机使用;教学秩序

一、前言

智能手机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移动性、隐秘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其功能相当于一个小型电脑,在课堂上使用方便且不易发现,所以近年来越发受到广大大学生的追捧。而与此同时,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也渐渐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行为,使得教师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学生课堂投入度日益降低,这令广大教师头疼不已,但目前我国各高校仍然没有有效的调整和应对措施,很多学生以大学课堂无聊、对课程不感兴趣、不想听课作为课堂玩手机的种种借口,在某些课堂甚至连教师也是用手机通信。由此可见,课堂手机依赖已经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社会现象,迫切的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以湖南城市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为对象,共发出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0份,回收率约为 90%。同时派发问卷时控制了男女比例和年级比例,为获得较为全面信息的信息打下良好基础,下面是调查结果汇总。

课堂“手机依赖”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与一些个人问题的交叉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情况也存在差异。年级越低,上课玩手机的人也越多,大一学生的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更为普遍,其次是大二、大四。而大三学生由于专业课程开设的相对较多,所以接触手机的时间较短,且通常男生使用手机的频率比女生要高。另外,一般在专业课上,课堂玩手机的情况比较少,至少有一半的学生都会选择认真听课,而玩手机的是少数。但如果是一些选修课及公共通识课,玩手机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

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问卷发现,我校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现象普遍,高达97.83%的学生都表示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其中有 10.87%的学生表示几乎每节课都会使用手机,此外在45 分钟的课堂上,使用手机10-20分钟和20-30分钟的学生分别为28.26%和6.52%,另有2.17%的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超过40分钟,而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都是在从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仅有34.78%的学生是用于辅助学习。

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调查 有65.22%的学生表示是因为教师讲课的内容单调无趣,有21.74%的学生表示是受从众心理影响,一贯表现为看见别人在玩,自己也情不自禁的掏出手机了,也有39.13%的学生表示是为了看小说或者和别人聊天,总是感觉手机响,时不时要拿手机出来。 大多数学生都表示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老师授课的方法、以及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度,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自己上课玩手机的频率。76.09%的学生表示自己上课的专注度主要在于自己对在课堂的兴趣度。

无手机课堂可行性调查 6.52 %的学生表示如果没有手机,自己也不一定能认真听课,反而会做一些其他事来代替没有手机的课堂,只有 17.39%的学生表示如果没有手机自己就会认真听课。有73.91%的学生表示会因为课堂使用手机而没认真听老师的讲课而感到很愧疚,71.73%的学生表示有意愿拜托课堂依赖的劣习,有34.78%的学生表示,老师在课堂上的劝解对于自己摆脱手机是有作用的,67.39%的学生表示如果教师多互动,多关注自己,自己就会认真听课。 较多的学生也认识到课堂使用手机是对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本的浪费,54.35%的学生认为课堂使用手机会影响课堂学习,也有意愿加以改正,但对于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课堂的措施,分别有 34.78%和13.04%的学生持反对和强烈反对态度。

三、访谈结果分析

1.学生篇 针对本校大学生课堂手机的使用量与使用范畴,围绕着“本校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成因”这一主题,为更加深入推行课堂无手机活动,我们对几位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了他们对于课堂无手机活动的看法。总体来说,以学生为代表的课堂手机党对于课堂玩手机行为具有以下共同的认知:

(1)对手机太过依赖:由于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加快,手机也在无形中占据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手机不在身边或者手机没电,学生就会出现情绪波动,比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仿佛有了手机才会有一种安全感。

(2)认知误区: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而又严肃的问题: 就是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堂玩手机与课程学习及考试并无多大影响,大学的课程去不去上课和最后考试成绩关系不大,所以认真上了课和没认真上课的人成绩无多大区别。有学生坦言,在大学里一般只有第一周的试听课和最后一周的复习课这两堂课最重要。通过试听课,学生能初步判定大学老师的给分情况、上课点名情况及老师上课管理的严格度等,从而间接调整自己对课堂的参与度。复习课就是磨着老师划分考试重点,确定考试难易,然后几个人合作整理重点,死记硬背就行。不少大学生经过相互交流,都会总结“得分保过攻略”,除了众所周知的几个讲课特别精彩的老师以外,大家听课的标准基本上就是“课堂严不严、好不好过、点不点名、划不划重点”几项。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很普遍,所以一些公选课大家都不怎么认真,自然课堂手机族层出不穷,因为最后突击就可以了。

(3)对所学课程学习缺乏兴趣 :在此次访谈中有部分大学生指出上课玩手机是因为任课老师授课方式较为枯燥乏味,难以调动自己听课积极性。此外,普遍认为基础课无用也是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一大因素。尤其是在选修课,公共课通识课等等中,一个教室在座上百号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可能时时去关注学生“玩手机”情况而打断自己的教学过程,而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过多,老师也无法在课堂的时候一下子照顾所有的学生,又由于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接受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一方面,很多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跟不上讲课老师的思维进度,进而觉得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却觉得老师的授课内容过于浅显,也产生了无聊的情绪,从而毅然拿出手机上网、玩游戏或听音乐等来打发时间,打发无聊时间。最后,当我们问及如何给学校提意见这方面,大多数学生都在抱怨老师不风趣幽默,上课方式老套,还有些同学表示要把没用的基础课和选修课删掉,这类学生占据了20%。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都把自己上课玩手机归因为外部因素,也有少部分人对手机形成依赖。

(4)从众心理:我们采访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上课玩手机互不影响,也不会影响老师讲课,且对教师课堂的管理持怀疑态度,更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普遍缺乏公信力。由于现在大学课堂自由度比较高,课堂上手机铃声振动不断打断老师讲课,大学生上课期间出去接电话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所以大家对课堂手机行为已经视而不见,也并不觉得他人课堂使用手机是影响自己的行为。另外由于自控能力不够强。有的学生也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但在学习的过程却经受不够手机的诱惑,上课时总是想去看看手机有没有电话,有没有短信;或是看见别的同学在玩手机,也想去看看自己的手机。课堂玩手机现象越发成为一种时尚,大多数学生都抱有看着别人在玩,自己也难以控制的想法。

2.教师篇 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却在下面睡觉,玩手机或者自娱自乐,这本身就是对在讲台上的老师的不尊重。但是作为课堂手机族的见证者,老师们自己又是怎么想的呢?当我们把课堂满意情况调查结果反馈给授课教师后,也引来老师的反思。

(1)受到采访的部分老师认为,学生上课有不良现象,主要是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形式提不起学生兴趣,应该加以改进。也有20%的教师认为,学生成了‘手机控’,和自己的教学质量固然有关系,但更多的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如果要从根本上改观学生玩手机的现象,不是通过强行制止等方式,而是应当通过适时恰当的引导、沟通,让学生自己扔掉手中的手机,戒掉上课玩手机的毛病,这才是最好的应对措施。

(2)对于课堂上玩手机或睡觉的学生,只要不大声讲话或对课堂作出干扰,多数老师表现得很“宽容”,很少有老师当场制止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更少有人明令禁止使用手机。大多数老师表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很正常,这点道理其实他们都懂,作为老师也不好去没收学生的手机,所以只能实行“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3)当问及教学方法的问题,大多数老师都持无奈的态度。更有部分老师坦言,由于讲课在整个大学教育里是最被忽视的一块。教师的职称只和论文课题挂钩,教学方面只要上够课时就可以,因而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必须花在研究上,所以备课时间明显压缩,教学质量当然难免缩水。

(4)作为课堂玩手机行为的重灾区,对于课堂手机党,公选课老师更是苦不堪言,众多老师表示,由于课堂学生数量过多,自己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而学生大多选择后排座位,学习氛围更是难以调动。

四、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综合分析

我校大学生大学生玩手机现象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不能一概而论,但总的来说以下原因值得关注:

学生自身原因:由于本身的自制力差,大多数学生已经产生了手机依赖,而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技术革新,手机又新增了看新闻、看小说、上网之类的功能,手机娱乐的工具性的愈发突出,其作用已相当于微型电脑,极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另外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觉得课程太无聊、不想听课、觉得听不听没关系、浏览网页打发课堂无聊时间,这些也都是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原因。而其中的少数学生更是对老师缺乏尊重,认为上课玩手机与老师授课互不影响,因而行为更加放纵。

学校原因:当前学校部分课程结构、体系、内容远远跟不上形势的需要,比如,在一些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和选择方面,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无法根据自己意愿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同一课程学生数量过多,学生缺乏关注度,极易产生忽视感,这固然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折扣。另外,部分教材古板陈旧,内容选择不够新颖,无法吸引学生眼球,同时教学方法没适时调整,课堂与考试脱轨,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不认真听课高分却照得不误也是学生课堂玩手机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原因:教师的教学质量,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于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也有直接的联系。某些教师过分追求学术研究,忽视教学方法,通用照本宣科,有口无心讲课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也就是说,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学生课堂的投入度尤为主要。

社会原因:近年来,大学生专业方向和工作不对口已经成为就业求职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不少学生开始质疑课堂的作用与意义。此外,大学生生活整体比较松懈,玩手机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多数学生都有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可以说上课玩手机已经成为一种连锁反应,甚至连任课教师也在上课使用手机,而大学生则更加容易受外界干扰。此外,手机功能越发全面,手机上网资费也很便宜,且相对于电脑更易于携带隐藏。另外,现在大学生由于受到自我、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压力的驱使,压力往往大于从前,同时面对现在的社会压力以及更多元的选择,大多数大学生在自我调节方面出现一定的困惑,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学习动机也大为减弱,更加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五、针对调查结果的建议

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的现象相当普遍,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已严重受到影响。但是造成大学课堂学生大面积玩手机的原因,不可一概而论,其中既有学生思想意识的因素,也有学校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因素。所以治理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从学生方面来说,必须进行心理矫正,提高自律能力;必须关注现实生活,注重面对面的交流;从学校方面来说,要转变管理方式,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积极加强心理疏导;提高课堂质量,增强课堂吸引力;重视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总之,通过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大学课堂手机族、手机控现象就一定能得到控制。

1.对于学校的建议

(1)规范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行为:学校为实现教学秩序的有序性、教学效果的成效性,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大学生课堂上手机的使用,尽可能避免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可采取强制要求与倡议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任课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不良现象予以制止与教育,在教室、食堂等人员宜集中的海报栏开展“课堂无手机”、“我们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等倡议活动。以净化课堂教学风气,提高教学质量。

(2)正确引导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行为:对手机这一现代通信工具在大学生课堂上的运用,必须作出正确认识,才能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仅采取严令没收、禁用、问责等方式来处理,显得过于简单,且不能达到预期成效。其实,高等学习课堂教育“宜疏不宜堵”,若想彻底摆脱手机对教学的负面影响,关键还是要整体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让广大在校大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运用手机。

(3)积极提倡教师改变原有教学观念与态度:授课老师应该增加其上课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改变原有教学观念与态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上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兴趣度,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此外,老师还应对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劝阻,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以减少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现象。

(4)丰富大学生课堂上的内容及课余文化生活: 课堂上教师授课应该注重技巧,追求内容精彩丰富,形式多变而不单调,从而及时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课质量的提升,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到正确的方向。此外,学校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活动,舒缓学生学习生活压力,用文明倡导的方式使学生自觉形成无手机意识。例如,设立校园无手机日、倡导文明使用手机论坛,课堂手机使用优劣辩论赛等活动。总之,要让大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接受教育,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并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好习惯,进而保证在课堂上减少玩手机情况。

2.对于学生的建议

(1)除了日常学习、工作及生活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使用外,对于手机及网络,学生应该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使用;此外,学生应适当参加有益的身心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其他的一些联系方式,如交流聚会和直接见面也是让自己逐步脱离“手机依赖”的好方法。

(2)对已出现“手机依赖心理”的学生,可以适时调整心态,丰富学习生活,加强与周围人员情感交流,缓解由手机带来的焦虑、烦躁、缺乏安全感等症状;定期尝试无手机生活,当症状严重时,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到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去咨询,通过学校心理医生帮助治疗,以免情况恶化。

(3)对于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学生,则应自觉对手机依赖的坏处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作出明确认知,逐步减少非必要的手机使用时间,转移注意力,排解生活压力,尽量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减轻症状,摆脱依赖手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凌. 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以大学英语课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 2012(08):148-150.

[2]王靖, 谭舒. 浅析手机媒体与受众的媒介依赖[J]. 大众文艺. 2012(08): 160-161.

[3]翟青竹. 手机微博的使用与满足[J]. 图书情报工作网刊. 2012(04): 11-17.

[4]蔡亚兰, 冯小宁.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分析[J]. 东南传播. 2012(01): 80-82.

[5]汪海平. 智能手机: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 科学版. 2012(01): 41-42.

从众心理坏处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

媒体批评指发表在大众传媒上的,并且从大众的角度考察文艺现象,以当下的作家作品为主要批评对象的文学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中国媒体批评蓬勃兴起。在传媒与大众的共同策划下,中国的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一个个专业化或非专业化的批评话题进入大众视野,评论文章层出不穷,争鸣之声此伏彼起。如今,不少报刊都开设有媒体批评的栏目,如《文学报》的“新阅读”、“新书坊”,《南方周末》的“每月新作观止”,《中国青年报》的“新书报道”、“新作快说”等等。而互联网更像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广场”,其开放性和民主性使大众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在网络上,我们就经常看到网民对当下的各种文学现象展开热烈的交流。媒体批评借助大众传媒的广泛性、时效性和现代时尚的观念迅速向受众传播,对受众影响极大,几乎占据了文学批评的主流地位,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只要有大众传媒存在,就会有媒体批评的存在空间和存在意义。而且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兴盛,媒体批评还有不断拓展的可能。正如本雅明所说的:“随着新闻出版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起初只是偶然为之——加入了写作者的行列……这样,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区别就变得模糊不清了……读者随时都可能成为作者……从事文学的基础不再是专业化的培训,而是综合技术的培训,这样,文学就成了公共财富。”对文学批评来说,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媒体批评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如批评话题的错位、批评方式的二元对立、批评的短期性和短视性、批评的媚俗化倾向等等。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具体说来,我们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媒体批评自身应加强规范意识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媒体批评的兴盛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现在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这给文学批评转型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媒体批评要有序、合理地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规范意识。

第一,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权利范围。大众传播是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的内容极为庞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播的内容定位使它在面对作家作品时,往往没有传统文学批评的“规范意识”,而是“很自然”地溢出文学批评的正常轨道。如今,“媒体批评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造成了批评的无序,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们应明确,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形态,媒体批评尽管在批评主体、批评对象和批评接受等方面都与传统批评有很大的差别,但其本质上还是文学批评,因此应遵循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阿伯拉姆在《简明外国文学词典》中将文学批评界定为是给文学作品下定义、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学批评,其批评对象应该是文学,批评话题的选择应有文学意义,应以探求文学自身的规律和文学价值为主要动机和目的。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基本权利是在文学领域的范围内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评价,而不是对文学以外的人和事品头论足。当然,在文学研究中,也强调“知人论世”,因此对作家的人格讨论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为研究作家的作品服务,以有益于文学的发展为目的。总之,媒体批评是关于文学的批评,它不仅要将文学视为批评对象,而且要将文学视为批评的根本。

第二,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话语方式。大众传媒的宽松氛围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媒体批评常常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表现出二极对立的批评方式。对其中的“酷评”,曾有学者戏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席狂言天下闻”。这对作家的发展和文学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哈贝马斯在研究沟通理论时曾提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三条原则:(1)真实性,陈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2)真诚性,说话者不想有意欺骗听众;(3)正当性,话语必须适合特定语境定的规范。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关于文学的话语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交流,因此也应当遵循这三条基本的原则。真正的文学批评应做到公正无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而不应以“文学论争”的幌子来掩盖其主观随意性,以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蒂博代曾指出:“‘争论是文学的灵魂’,‘没有批评的批评,批评本身就会死亡’。当然,争论可以率真、尖锐、激烈,但不能沦为恶意的诬蔑和恣肆的攻击,而是服从理性原则和批评规范的内在制约。真正的批评之所以争论,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目标感,相信真理是存在的;它为真理而争论。而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需要指出的是,媒体批评有大量直感式、印象式的批评文字,但这不能成为主观随意性的理由。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中,不少文论、诗文、词话都是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直感和印象之谈,但它们往往能一语中的,抓住文学现象的要害所在。因此,媒体批评的“直感式”“印象式”的背后也应该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支撑。

第三,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发挥监督功能。在现代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把握和追寻,成为大众传媒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基础。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很自然地也被纳入了大众传媒的运行轨道。这使媒体批评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以“紧跟创作潮流”的姿态对当下的作家作品进行评介,具有捕捉现实的敏锐性和针对性,并侧重于对文学的功效性和传播性的推动,成为文学生产和消费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少媒体批评具有一定的商品性。但“商品性”不等于“商品化”,批评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失却自身的品格而沦为商业的附庸。鲁迅曾说过:“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的也算作色),而凡颜色并非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套用鲁迅的话,我们也可以说,批评之所以是批评,就因为它有批评自身的独立性和规律性,而不是纯粹的商品广告。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不仅仅是大众传媒的信息资源。更是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对它的批评应注重挖掘其内在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另外,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应注意发挥监督功能。拉斯韦尔将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必须时刻监视周围的环境才能确保生存的需要。在现代信息社会,大众传媒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这使它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监视环境的任务。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媒体批评,也应起到“社会雷达”的作用。因此,批评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捍卫文学的独立性和纯洁性。也就是说,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批评精神,以人文性、批判性、超越性对当下的文学现象做出科学的评价。媒体批评作为先进文化构成应自觉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批判和匡正,正确引导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为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媒体批评应与大众传媒实现良性互动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联姻,两者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一方面,大众传媒要加强对媒体批评的管理引导。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具有狂欢化的色彩。巴赫金曾说过,狂欢化打造的是一种“广场文化”——广场不像哥特式建筑那样尖顶直逼云霄,气势咄咄逼人,也不像中国古代庙堂那样层次分明,等级森严;相反,广场广阔平坦,有很强的亲和力,不管男女老少、尊卑贵贱都可以在这里休憩、聊天、狂欢。但自由、宽松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无限制,大众传媒在给大众自由的同时,也有责任对大众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不能任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大行其道。大众传媒贴近大众,但不等于“媚俗”。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真正的艺术,应对欣赏者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自我素质得到提高。大众传媒在强调经济效益的时候,也应考虑社会职责、社会效果、社会价值等问题,更多地发表一些有艺术价值的媒体批评,引导大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大众传媒应有计划地推出优秀的媒体批评专集,这既是对作者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能使这些批评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大众传媒应加强媒体批评栏目的策划。现在,不少大众传媒都有媒体批评的专栏,有的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如《羊城晚报》的“花地论坛”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媒体批评栏目的形式和内容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大众传媒应在市场调研和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争取形成“品牌栏目”,以扩大媒体批评的影响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媒体批评的选题策划。所谓选题策划,也就是传播学里的议程设置或议题设置,即事先由编辑人员精心挑选若干问题,邀约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研究论证、发表意见;或事先由编辑部在刊物上抛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议题,呼吁读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争论。《读者文摘》的编辑部在选题时会认真思考如下问题:“它可以被引述吗?是读者会记得、思索和讨论的东西吗?它实用吗?是大多数人的兴趣和谈话的题目吗?它有永恒的趣味吗?”这可以成为我们媒体批评选题策划的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不少媒体批评的选题还处于“哗众取宠”的层次,缺乏对文学的真正关注。今后大众传媒应对媒体批评的选题进行严格把关,严格论证,以使选题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批评的社会效应,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服务。 转贴于

另一方面,媒体批评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汤普森说过,大众传播的技术媒介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互动的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结果;大众传播媒介扩展了符号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有效性,但它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实现的,即它容许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中介性互动。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众传媒作为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媒介,已居于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媒体批评应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运作理念,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以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使文学批评更顺畅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在现代信息时代,大众传媒不仅延伸了人们的各种感官,而且还控制着社会的话语权,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如今,人们几乎无法不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由此出现了传播学中所说的“从众效应”。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接受信息时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得太快”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内心的孤独和焦虑使人们急切地需要了解外界的信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得到他人的认可。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就像一个个容器一样,忙于接收大众传媒的信息。过去的悠闲自在不见了,代之以对层出不穷的信息的追寻。表面上,大众社会的个人非常有个性,但是作为集合体来说,他们是同质化的大众,非常容易受大众传媒的感染。也就是说,在大众传媒时代,个体往往因为害怕被孤立而被迫或潜移默化地服从多数意见,与群体达成一致。因此,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提升大众传媒的品位,也就意味着引领大众向高品位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媒体批评作为文化领域中的活跃分子,应义不容辞地以思想性和文化性提升大众传媒的文化品位,以使其制造出高品位的“时尚潮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三、媒体批评作为应用批评应与理论批评实现优势互补

文学批评一般分为理论批评和应用批评两大类型。传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理论批评,它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具有“阳春白雪”的特性;而媒体批评则主要是应用批评,不强调理论的建构,它具有“下里巴人”的亲和力,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两者的截然不同使人们往往把它们看成是二元对立、“水火不容”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属文学批评的范畴,因此它们具有先天的同质性,应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首先,理论批评的创作主体——专业批评家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如今,撰写媒体批评的主要是一般的大众和报刊的记者编辑,由于缺乏专业的文学知识,或受传媒的经济利益所驱使,他们写的媒体批评往往存在一些不足。当然,有的专业批评家也积极进入媒体批评领域,但更多的批评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媒体批评是“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他们一方面不屑参与媒体批评,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现在媒体批评对读者大众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的理论批评,正视这一点,或许对很多学者来说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一是源于传统批评“中心地位”丧失,二是因为媒体批评中存在的“恶俗”。但我们前面说过,在大众传媒兴盛的时代,媒体批评的存在和繁荣是必然的。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指出,机械复制时代由于艺术韵味的凋零,相应地在艺术的功能上,就由展示价值代替了膜拜价值。本雅明分析了“灵韵”艺术衰落和后“灵韵”艺术兴起的社会基础:群众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增大。他对大众艺术持肯定态度。把以现代机械复制技术为前提的现代大众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对媒体批评,我们明智的做法应是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逃避。一味地横加指责也于事无补。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毁灭终究不是出路。”媒体批评存在不足,但这不应成为批评家对其进行“封杀”的理由,相反,正因为它的稚嫩和不成熟,它才更需要批评家的关注和参与。批评家应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作大众的“良师益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

其次,媒体批评应从理论批评中汲取营养,增强精英意识和人文意识。萨特说过,知识分子有两种功能,一是介入社会,在情感上和大众达成互补关系,做公众知识分子;二是守护灵魂,从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出发,为大众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就文学批评来说,批评的类型不同,它们各自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现在的理论批评主要是起到“守护灵魂”的作用,而媒体批评则属于“介入社会”的类型。但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实际上,媒体批评很需要理论批评的帮扶。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往往有媚俗化的倾向,正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美学观与道德。”媒体批评作为大众文化,以通俗性、生动性和形象性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但通俗不等于庸俗,生动和形象也不应流于肤浅。我们应提倡媒体批评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从精英形态的理论批评中吸收营养,使其具有精英意识和高雅品位,以人文理想作为终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批评走出媚俗的误区,自觉地承担起提升大众审美品位的责任,使大众在媒体批评中既得到娱乐,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而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专业批评家的积极引导。

再次,媒体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媒体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迅速崛起,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3月18日,《文汇报》登载了艾春的《传媒批评,一种新的批评话语》和洪兵的《期待健全的媒体批评》,这是学术界首次使用“传媒批评”、“媒体批评”的概念,它标志着社会开始了对媒体批评的关注。洪兵认为,要建立健全的媒体批评,必须要有一种审视媒体的目光,而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判断基础。艾春则更明确地指出。传媒批评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翼,有着自身的运动方式与运动规律,而如何正面发挥它的社会批判能量,取决于知识分子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中的工作。此后,陆陆续续有学者、专家对媒体批评发表评论,一些报刊杂志及研究机构也举办了相关的研讨会。如2001年北京文联研究部举办“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2002年《南方文坛》杂志社召开“今日批评家”研讨会,《文艺报》召集中德批评家共同讨论媒体批评等等。但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媒体批评的研究是不够的,专门研究媒体批评的理论性文章很少。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媒体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为它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促使它由“自发”状态进入“自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