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教育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 要:中西方审美意识和创作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西方偏重精确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中国文学注重表现自我所感所识,力图将景物人格化,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文学是人学,以表现人为最高目的。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对这一原则达成默契的同时,并没有漠视写景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人与自然景物的现实关系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尊重。只是因为中西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大文化传统的差异,而使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景物的掌握、认知方式,必然贯穿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而形成不同的体系。其中,直接间接地影响作用于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及美学思想,区别尤为明显,对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差异的认识把握都由此而生。
首先,从审美意识上来分析,“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因审美意识的不同而在艺术态势上呈现不同的走向。
在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上所表现的基本区别在于:西方一般总的倾向,往往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景处于相待状态,主体(人)对客体(景)进行欣赏,因而人与景的双方事实上处于互相分立和对峙的关系中。中国一般总的倾向则与之有别:主体没入客体,客体融于主体,人与景的双方暂忘彼我,达到互相契合的一种和谐默契境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等佳句中描述的都是这样一种境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正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
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美学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中国向来是重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重再现、摹仿、写实。
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从而发生了艺术态势的内倾和外倾的两种走向的分野。大致说来,西方因尚“进取”,而在写景艺术上表现出一种“浮士德精神”,即多向外探索。这种明显的外倾态势导致了西方写景艺术上的偏重“描物——描写(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的大段大段精确细致的描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面的呕心沥血的雕刻等等,都是西方文学所擅长的写景方法。而中国因较“安分”而偏于内向,总是喜欢到内心去搜寻情感的表达方法,故而表现出一种中国文学独特的“老庄精神”,在写景艺术上呈现明显的内倾态势。它注重“表现”自我所感及所识,也就是情景交融、物我相渗、主客同一的景与人双方内在生命律动的“气韵”。人与景在审美机制中构成了“双向同构”关系,自然景物取得了人物感情的同化,因而也产生了情。这里人与景的双向同构的主导方面是人。一旦无人,情消逝了,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阐发的。
其次,从创作思想上来分析,中国文学的写景目的与西方文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学传统讲究:“写景就是写我”。景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是作为一种主体意识的投射和外化。景与人要求达到主客同构,合为一体。景物总是被心灵化、情态化、主观化、审美化,一句话,就是努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所谓“情景交融”成为中国文学中写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西方,一向有把景物作为对象进行欣赏的习惯,面对景物,以景物为对象,由“我”观“物”,而重在写其眼前所见的景色。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出现的一种追求很能说明这一问题。与中国文学竭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的努力相反,现代派文学努力从景物因素中排除人的因素,如法国“新小说派”,他们写景,不是使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相交融合——造成一种境界氛围,而是竭力将主观思想、情感、情绪掩藏起来,以摄影机似的冷眼来对待。同样,在“意象派”诗歌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要求在对待自然景物时做到“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庞德在给“意象”下定义时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他认为,在人的观照下的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因此,人的理智和情感与物的理智和情感应始终处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之内,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
曾有人说:“西方艺术太象自然,中国艺术太象艺术”,在写景这个问题上更是如此。中国文学中的写景艺术,就其“艺术性”而论,与西方相比较,无疑更高、更丰富一些。中国的写景艺术从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只求“再现”自然之美,却是更多地重在“表现”人与景相默契和对景物之美的领悟,并且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大大高出“自然之美”的一种艺术之美的“创造”。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中西方文化渗透 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14-0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的渗透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教学目标,既有利于学生改善运用英语的习惯,而且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让学生接受先进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良好交融。因此,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实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渗透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和教育意义。
一、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文化源于生活。中西方文化文化各有优势,各具独特,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人民思维的结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学生思维想象的引导,让学生感受中西文化,而且文化也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目前,一些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只是在教学中,一味地传播知识和语法,虽然一些教师也采取了文化渗透教育的教学方法,但是缺乏实际操作性,不易于操作,导致中国学生大多数学习到的是“中国式英语”。
二、教学中中西文化渗透的方法
1.创设文化背景
在教学环境中,文化往往是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体现的, 而这些方面中西方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处, 把这些都做一下简单的总结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完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内容。同时,在日常的口语中便渗透着中西文化教育,可以在课堂上多让同学们练习一些谚语,用于讲一些历史故事等,在交谈时,尽量运用一些谚语,一些地方习俗语,从而创设文化背景。
2.加强文化引导
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特殊的文化教育,关键在于引导,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增强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把中西方文化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并且把教学上升到文化传播的高度,有效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这样,中西方文化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慢慢的觉得自己对文化的依赖性,通过这样的文化传播氛围,使得英语教学更加自然、轻松、愉悦,学生能对自己的所掌握的中西文化畅所欲言。
3.文化活动中渗透
目前,当今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有着很大的激情,因此,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进行分析比较,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并且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应该用肯定和否定的眼光来看待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摒弃西方文化中不好的东西继承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从而更好地学好英语这一门语言。
4.加强中西文化对比教育
在教学中,西文化的渗透,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好的方面,可以开阔眼界,丰富思想,激活创造力,唤起热情,增进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参与社会、献身世界的角度与深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中国学生的全球意识与国际意识健康发展,不再夜郎自大;而不利的一面,就是西方文化的产生背景并没有照顾到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沿革,渗透本身可能产生的异化和腐化,使我们忽视中国社会的实际,盲目崇拜,照抄照搬,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会使中国人削弱民族自尊心和文化历史的使命感;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正确区分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区别,坚定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注意事项
1.渗透教学各个环节
首先,在课堂问候与交流时,教师要尽可能适时地穿插一些相关性文化和礼仪,并且随着课堂内容的不断深入,如中西方关于年龄(age)、婚姻(marriage)、收入(income)等问题的观点;欧美人厌恶突然拜访,中国人则对其感到惊喜等等。
其次,语法和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文化渗透。这是因为词汇和语法在演变和不断使用过程中,不仅积极了大力的历史文化,而且蕴含着大量的文化涵义。如在英语中,许多词汇富有情感意义和修辞手法、引申义等。例如:The local health organization is reported( ) twenty?鄄five years ago. A.to be set up B.being set up C.to have been set up D.having been set up正确答案是C,sth. be reported do某事物被报导怎么样,因为句意和后面的一个过去时间,故用完成时。据报导,这家本地的卫生机构25年前就已经成立了。例句:据报导,他是上星期四提出这项请求的。He is reported to have made the request last Thursday,其与中国人的语法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这样的渗透,来提升教学实效性。
2.中西文化双向教育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同等性,不能让学生数曲忘本。文化不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特点,而且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另外,要正确引导学生对文化的认同,了解西方的积极性,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从中吸取一些优秀的、先进的思想,不能由于学习西方文化,而摒弃中国文化,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3.发掘文化元素
在教材中,有关于英语国家和变体的英文内容相当多,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丰富内容,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特色文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针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入手,勤于思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言材料,渗透中西文化教育,如日常口语、对话、听力等。
总结:
总而言之,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渗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想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英语,就必须要渗透中西方文化,深入研究和探讨,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涓涓.浅议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06)
关键词:中西文化;语言失误;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86-02
引言
语言渗透着文化,语言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语言离不开社会,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从语言模式中探求出暗含的文化模式,探求出每个社会群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学习一种语言,也要尽量去接受它内在的文化,只了解其一,不可能很好地掌握这种语言,流利地应用这种语言。明末清初,随着西方语言及文化的涌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注重学习英语。英语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时尚,能真正促进贸易和经济上的发展才是最终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词语的字面意思与其真正含义完全不同。因此,一般学习者看到这些词语时,很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很多英语学习者“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只有通过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英语中容易产生误解的词语,才能有效地避免理解失误和翻译错误。英语中有些词语在句子中有特别的含义,不可照字面意思理解,如果望文生义,就会闹笑话。本文针对中国人在汉语思维影响下对语言产生失误的弊病,进行研究分析。
一、中西文化差异
1.话题差异
在以英语作为母语的西方国家,西方人闲话家常时的内容与中国人有些不同。谈话内容一般不会涉及个人的工资、收入、婚姻状况、年龄等等这类问题。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这些会涉及个人的隐私,是不方便过问的。这些话题在以往中国人眼中,没什么不可以谈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慢慢开始接受西方的文化,或多或少地开始避免和陌生人提出这些问题,当然在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也会谈起,这是出于朋友之间的关心罢了。但对于初识的人,西方人更看重个人隐私,而不去过问。因此,对于爱问这类问题的中国人,就要小心发问,避免出现尴尬局面。
2.问候差异
中西方国家在日常问候及打招呼时,也有一些区别。在过去,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对方““吃了吗?”“去哪里?”“上街去啊?”之类的问候。其实,对方如何回答并不重要,并不是真的想知道对方的答案,只是向对方打个招呼而已,这样比点头一过有礼貌些。而现代的中国人在见面时,问候语大多已变为“最近好啊”之类的话,对个人隐私的问题问得少了,不管哪种问候,都为了体现出提问者与答话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但在西方,打招呼时,一般只问一声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或直接说声“嗨”就OK了。如果西方人遇到中国式问候,就会感到非常疑惑,回答时也感到莫名其妙。追究根源,还是对何为隐私的问题有不同答案而已。
3.称谓差异
在中国,一般平级或年龄相仿的人或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才会直呼其名。对年长者直呼大名,会显得非常没有礼貌。对上级这样称呼,也可能因此得罪领导,让人觉得不分长幼尊卑,没有素质。但在西方,直呼大名却证明了关系亲密,家庭成员之间,皆可直呼姓名或干脆使用昵称。因此,在与人问候时,要分清对方来自何处,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问候语,这样才能不显得冒失,又体现了礼貌。
4.自我差异
任何学英语的初学者都能发现,在英语代词中,你、你们、他、她、他们、我们都不大写,只有一个代词大写,就是我。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眼中,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大写的我代表了西方人追求自我,体现自我的意识。但并不是说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而是显示出他们为人处事时更喜欢独立,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会尊重自己。这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自我主义的重视。但在中国,情况则恰恰相反。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自己的称呼,就带有谦卑之意,如:奴家,在下、鄙人、奴才,小人等,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把自己称为孤家寡人,虽然在称呼上是把别人放在上位,自己置于下位,但这种情况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中国古代,上级可自谦,但下级不可越级,要比上级的自谦的称呼更为低贱,才能不冒犯上级。通过“我”这个代词,我们就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二、语言差异
据我们所知,英文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两者从根本上就有很大区别。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两者在语言上的差异。
1.音素差异
语言最大的用途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口语与文字更为重要,汉语言所使用的拼音与英语音素有明显区别。首先就是汉语拼音中有声母和韵母。汉字的读音有的使用单个韵母即可,有的则需要声韵母组合。但组合还不能明确区别汉字,还需要添加声调,汉语言中每个字都有声调,共有“一二三四”四个声调,声调不同代表着不同汉字。一个汉字一个读音,因此,汉字学习起来并不容易。英语单词的发音是由音素构成的。音标组合后形成开音节或闭音节。英语单词中的开音节与汉字声韵母组合后的读音相似。但闭音节是汉语没有的,而且,英语单词的声调没有四个,只有轻音和重音的区别。单词长,读音则长,单词短,读音则短。但是,有了音节和轻重音的影响,英语单词组合成句后,读起来也讲求抑扬顿挫,英文诗歌也追求押韵,但英语只有轻重音区别,所以押韵起来较难,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学习英语的人,在读起句子或诗歌时,找不到抑扬顿挫感觉的原因。而汉语言文字就容易许多了,有四个声调的存在,很容易找到韵脚。
2.词形差异
许多人认为英语单词是由古人随意创造出的,而中国汉字更加像汉字影射的来源物。也就是我们说的象形文字。其实,在欧洲上古时期的古人们,也是在石壁上作画,根据图画演变出了单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单词的词形逐渐加大,在读音的影响之下,变化越来越大,到最后已无法追溯到影射的来源上。因此,现代的人往往认为,他们的单词是古人凭空想象出来的。但汉字有所不同,据我们所知,古代汉字起源有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小篆,石鼓文等等,这些字体形状不一。中国人也一直强调书法的重要性,练习过书法的人都知道,字体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行楷,魏碑,篆书等等,风格有王氏,柳氏,郑氏等等。小小的方块字却能显示出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精粹。而印欧语系如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中的文字都渐渐演变为一种符号,失去了原有图像的外貌。所以,许多中国人在学习英语单词时,觉得很难背下来,找不到单词与含义之间的联系,但事实上,如果了解了英语单词的音素与音素组合规律,了解了词缀与词源,听到即可写出、即可猜出单词含义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3.语义差异
中国汉字与印欧语系不仅仅存在语音与语形上的差异,在语义上也有很大区别。据我们所知,在跨国贸易或国与国之间订立一些合约时,不仅要拟本国语版本的合约,还要拟定一份法语合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用词方面,各国的语言都会多少存在些漏洞,各国语言中,只有法语的运用最为严谨,用词最为精确。用法语拟定出的合约,很少有疏漏之处,也很少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因此,国际之间大型的合约与合同都会备有法语版本。相比较而言,汉语的漏洞较多,很多人有漏洞可钻。比如:“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这句话中的“背”就有两种读音,两种含义,读“bèi”可以理解为他做不让爱人知道的事;读“bēi”就是说明他的媳妇是残疾人。还有,“开刀的是他父亲。”那开刀的人可以是主刀做手术的大夫,也可以理解为被做手术的患者。因此可以说,印欧语系所使用的单词词义往往功能性更强,精确性更高,定义性更准。相比较而言,中国汉字的概括性强,使用性更为灵活。因此,再使用西方语言时,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避免使用失误。
4.语法差异
汉语的语法要求较少,有时主语置后,有时主语置前,听者随情况而回答问话者的问题。“你吃饭了吗?”可以说成“吃饭了吗,你”。在古代的诗歌中,古人也灵活地创造出一些回文诗,简单的几个字,可以变为一首诗,这种随意性对于印欧语系中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印欧语系的句子中,句子的语法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状补的要求。这也就是上一项中提到为什么在国际之间的合约中,很多要拟定法语版合约的原因,在诸多印欧语系中,法语的要求最为严格,限制性最强。汉语虽然缺乏这方面的不足,但中国汉字的字形与影射物相似的特点多少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5.句型差异
印欧语系,尤其是英语,句型注重形合。句子中连词用得很多,同时要求结构完整,而汉语中的连词可用可不用,结构较为松散。汉语也讲求句子的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英语中多了补语和表语。基本结构相似,都是按时间顺序,逻辑关系来排列单词,组成句子。但句子之间的逻辑连词,使用较少,我们根据句子就可以看出逻辑性,当然这也有可能会引起歧义,比如:我看他扶着一位老人走下公共汽车,手里拎着一个皮包。”这皮包是谁拎的,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了。尽管英语的句子要求较严紧,但也有歧义句的存在。不过,印欧语系往往把句子的重点放在句首,而汉语在使用时,习惯于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句子的后部,所以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喜欢绕弯子说话,主次不清。这和我们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在使用印欧语言时,要按着西方人的逻辑排列句子的主次关系。这样才不会让人摸不到头脑,分不清主次。
三、结语
中西方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也渗透在语言之中。只有通过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英语中容易产生误解的词语,才能有效地避免语言运用上的失误。
参考文献:
[1]辜正坤. 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宗教文化;差异;社会稳定
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但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宗教文化也相差甚远。下面从文化的视野和角度,对中西方的宗教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促进我国的稳定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实现。
一、中西方宗教文化概况
中国的宗教文化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少数名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多种宗教文化构成中国宗教文化的一大亮点。而西方人大多数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的大背景。中西方的信教者无论从数量、虔诚心上都不能相提并论,因为中西方不同的历史的宗教和政治的关系,也导致了宗教在中西方的地位有很大的不同。总之,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中西方的宗教文化存在很大的不同。
二、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信教者的初衷不同
中国是源于畏感宗教文化。中国人大多都信天,相信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所以中国信教者的初衷是畏感的。相信生死轮回,所以在今生必定要做些好事,为自己的来生积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祭天的说法,古代的祭祀形式、礼仪及其隆重和复杂,要有前期准备,包括选地点和时辰,准备牲畜,前几日开始斋戒、修整街道,到正式祭天的时候要三拜九叩等。而现代的祭天要简单很多,每当过节,有的民族就会依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祭天,有的家庭会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食物来祭天。
西方是源于罪感的宗教文化。西方宗教的原罪感来自《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人的一生都要为自己的祖先赎罪,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他们信仰宗教也是为了赎罪,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
(二)中西方神的来源不同
中国人实际上是泛神论者,呈现出天地山川、江河草木皆是神,到处是神就等于没有神的一个状态。但是,大多中国人信奉的神都是英雄人物的外化。比如有人会修英雄人物的雕像,如岳飞;家里供的神也有些是神话里的人物,人们每天用供奉他们来得到心灵的安慰。而西方的宗教信奉的神是上帝,是独立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上帝对于西方的人们来说是至高无上的,是所有人必须尊崇的,他们坚信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只有心中有上帝,才能得到心中的安稳,认为上帝主宰着人类的一切。
(三)中西方宗教文化的性质不同
西方是“一元”型的宗教文化,人们就信仰上帝,认为只有上帝才是真神,不允许别的神的存在,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而在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型的,在这方面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少数民族还有民族的传统信仰,所以具有权利性和包容性。
(四)中西方信教者的目的不同
西方人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使得宗教始终在西方拥有特殊的地位。神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基本上是实用主义,“临时抱佛脚”,有了事才去求神拜佛,平日里丢在脑后。信奉“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虚无主义态度,没有把神看作是创造世界,主宰人的命运的外在的力量。我们国人的信仰宗教,也带着强烈的功利色彩。求神拜佛,不是为了良心的忏悔,灵魂的救赎,道德的升华,而是行贿神佛,我给你香火钱,给你塑金身,你保佑我升官发财,这是跟神佛做交易。诚信、道德体系在这个社会不复存在,一切向钱看。在现代,宗教功利化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佛教,这个主张四大皆空、苦行节欲的宗教传与中国后,居然有了数不清的偶像,并大肆暴殄天物,每年要烧掉几十万吨纸钱、香火;燃放上百亿人民币的鞭炮,浪费难以数计的钱粮财物……各级寺庙成了信徒贿赂神灵和求财、求官、求子、求名和求姻缘的迷信场所。
(五)宗教文化在中西方地位不同
宗教在西方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西方,上帝不仅是宇宙万物和人类的创造者,而且也是仲裁者。基督教的教义对其教徒有法律一样的作用,教堂也是他们认为最神圣的地方。而在中国,人们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宗教只是很少一部分人所信仰的。
三、中国对西方宗教文化的借鉴
(一)中国在宗教文化方面的现状
1、人们缺少信仰,对理想世界没有绝对的追求。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设有过真正信仰意义上的宗教,虽然有过道教、佛教,但这两种宗教均没有上升到终极的积极价值的意义的境界上,只是一种修身养性、脱烦恼的个人超脱状态,正是这种追求个人超脱不问世事,不关心社会的目标状态造成了中国文化价值的虚空,中国的宗教既设有把提升到灵魂与行为规范、准则的高度,更没有想到敬畏神。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在创立后都曾经传人过中国,但任何一种宗教在中国的传播都没有引起宗教狂热,在宗教面前,中国极其冷静。但是由于缺乏社会主流信仰,国民对前途深感迷茫,更多人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游离在制度型之外,热衷将有超自然意味的行为引入生活,如求签、祷告、看相、算命等。近些年,由于信仰缺失社会上一些违法乱纪的事件层出不穷,当官者在其位,不谋其政,腐败成风;假货、假药泛滥,为获取暴利;骗子盛行等等。
2、、巫术干扰社会发展。
不是宗教,它骗取钱财,危害社会。如曾经在我国横行一时的,还记得新世纪的第一个除夕,在“放下生死”、“升天”、“圆满”妖言蛊惑下,几名“”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自焚事件。给一些信的人们敲响了警钟。所以对,国际社会都采取各种方法防治,果断措施严惩。
巫术与宗教有明显的区别,而与有一定的联系。一方面,“五四”以后的反宗教反迷信运动之所以掀起,是鉴于慈禧太后引进了火车却用马拉之类现代人看来的笑话,从中觉察到传统对现代化的阻力,当然这种传统其实是巫术传统,与传统宗教并非一回事。另一方面,把反宗教与反迷信混淆在一起,又抹煞了传统宗教实际上具有的高级宗教特性,抹煞了传统宗教理性化因素与为社会提供伦理支撑等积极功能。所以无论是还是巫术都会扰乱社会稳定、阻碍社会发展。
3、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相互交织,引发社会矛盾。
在大多数群众都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面临着与汉族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引起少数民资的群众、干部的不满。主要表现在因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发的矛盾,还有少数坏人打着民族、宗教旗号,煽动、蒙蔽部分群众所引发的一些问题。我国推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少数民族地区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
(二)中国对西方宗教文化的借鉴
1、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宗教的地位,解决信仰缺失、精神浮躁的现象。
当今社会,人们会遇到这样的或那样的困惑与烦恼。有些人把这种压力藏于心中不愿向人诉说心理,这种内心的冲突和苦闷,给个体带来的是痛苦和焦虑。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心理的某种疾病。此时,就可以给个体一个释放内心郁虑的空间,信众在神或者佛的面前祈祷、忏悔,甚至痛哭流涕。他们相信,神会替他们保守秘密,坚信他们的深刻反省,请求宽宏的神或佛原谅他们,帮助他们。宗教为他们树立一种坚韧的信念,使他们迎难而上。
2、宗教立法有待进一步深化。
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自由。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选举法》、《劳动法》等都提到不能强制信教和不能歧视信教者。我国还有《宗教事务条例》保护公民自由。可是我国立法粗糙,没有宗教基本法,的目的、原则都不明确。所以,在宗教立法方面,我国还有待加强。
3、宗教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教育中,应注重德育。
宗教的关怀主要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人生关怀,包括对人在强大的自然力和社会的盲目力量面前的命运的思考,对人的精神依托感的关怀,对本原性和终极性问题的思考等。宗教文化的关怀在教育中尤为重要,要求教育者积极发挥宗教的道德教化作用,在教学中应注重德育,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这一思想观念必须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的发展与演变都犹如灿烂的星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却各成一体。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有很多,民族发展脉络、地形地势、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等等,但这些依然是表面因素。深层次上讲,这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整体上看,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主要存在以下差别。
中国艺术绘画重在写意,包括意象、留白,绘画艺术中的事物并没有科学的标准,而是受人文思想的影响,写的是意境、境界,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西洋艺术绘画,追求造型的准确,强调透视、色彩的真实形象,是一种写实的艺术表现。
齐白石虾图,是中国水墨画写意之经典。重在画虾,却未画水,墨迹间的留白,给人以充分的想象,衬托出虾在水中欲动还静栩栩如生的意境。其高超的笔墨技巧,运用宣纸和墨收放自如,将虾之质感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水墨渲染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出艺术家的审美直觉,其“心物统一”的艺术境界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儒家、道家思想是分不开的。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作品《最后的晚餐》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造的成就,作品通过色彩和光的运用,构图和谐生动,画面中人物的面部神态、肢体动作有的惊恐、疑虑,有的愤怒、激动,刻画得惟妙惟肖,真实自然,画面生动,运用宗教题材与宗教文化表现了这一紧张不安的圣餐场面。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国自古强调中庸之道,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主张天地和谐。而西方《圣经》中说上帝七天造万物,上帝是神,人类对神充满敬仰与虔诚,而上帝的形象依然是人形。
因此,中国多为山水花鸟画,体现雄伟浩瀚的山河或是秀气灵动的生灵,运用浓、淡、干、湿、焦五墨,勾、皴、擦、点,晕五技,画中的人物通常十分渺小,源于中国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追求和谐之美。
而西方最初以人物为创作对象,以神学和宗教为主题,表现着神对自然的支配和对人的关怀。拉斐尔的《圣母像》虽然已经体现在母爱和人性,但仍是高高在上,充满着神的光芒,为自然的主宰,这也体现了西方思想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观念。
从表达方式上讲,中国艺术的媒介是笔墨,而西方艺术的媒介是光。中国画十分重视笔墨,墨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媒介,墨无非黑白,不偏不倚,不张扬,正如源远流长的中庸思想,低调内敛,强调含蓄。而西方油画的重要媒介是光,运用物理光学、透视学等科学手法进行创作,追求光感和光影层次的写实,在神学的基础上运用自然科学和理性的思考进行创作,因而被称为科学艺术。
《长江积雪图》呈现了大江两岸,白雪茫茫,山林林立,劲松挺拔的磅礴景象,并未刻意用色或描摹白雪,所谓用墨点精,加以留白,给人以漫天飞雪,世间苍茫的感受,给观者带来一种凛冽孤寂的视觉冲击力,实为中国山水画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