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传媒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文在阐述大众传媒文化含义及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大众传媒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审美观、精神生活、文艺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双重影响。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传媒文化中优秀成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众传媒文化;大学生;影响;对策
一、当代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的含义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它是信息的传播工具,是传递各种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电影和杂志的总称。郭庆光先生在《传播学概论》中明确界定:“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文化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原始传播、手抄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四个阶段。原始传播阶段书写工具尚未问世,人们主要靠语言、肢体动作、图形标记、火把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后,出现了报纸,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报纸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工具,但是早期的报纸依旧存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后来,电报发展开来。电报的诞生让人们感受到了信息的时效性,成功的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开启了大众传媒的新纪元。当时的人们认为电报的产生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他们根本无法预料到以后的多元通讯工具能超越电报这让人叹为观止的发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广播、电视等利用现代化电子技术进行传播的媒介的高速发展,它们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登上了传媒文化的历史舞台。大众传媒是以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为发展基础的,激光照排技术、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技术的普及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迅速到来并风靡全球,有力的推动了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使得大众传媒跨入了新的时代。
二、大众传媒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受到大众传媒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早已走过了埋头苦学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具有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特点,对大众传媒文化更是充满了好奇与探知欲望。但是,与之并存的还有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面前,这一新时代群体又有缺乏辩证能力,无法准确的选择正确的方向。大众传媒文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众传媒文化并不是单一的,也并非全都是对我们有益处的,它是多元复合、良莠不分的,真、善、美、假、恶、丑,各种各样的因素以五花八门的形式掺杂交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无法及时有效地辨认当中的真善美。无疑,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1、大众传媒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大众传媒文化在每个时代相应都反映了时代的先进性,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次上的追求。大众传媒文化在一定的意义上具有愉悦效果。大众传媒文化使得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的空间得到拓宽,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使大学生的知识面变得宽广,视野开阔。大众传媒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军事、伦理道德、法律、恋爱婚姻、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旅游、审美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大众传媒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内、课外知识,同时,先进传媒文化对旧观念的冲击,衍生了新的生活观念和特立独行的生活风格。当代大众传媒文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的单一性。传媒文化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在各种文化场所和网络、影视、报刊杂志等媒介中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使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宽广,同时也能激发艺术灵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更好的适应社会。社会化是指个人向社会、他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大众传媒文化中包含的礼仪、风俗、民族、艺术、法律、道德和价值理念等各种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通过对大众传媒文化的接触,可以提前了解并适应社会。有学者指出,“个体也正是依托一定的文化价值理念、行动规范的引导而使自身上升成为类的存在,成为德性的存在,成为置身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境遇之中的自由自主的‘人’”。
2、当代大众传媒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不良文化导致盲目跟风、攀比、非理性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今中国的消费水平正在飞速提高、消费观念变革异常迅速,消费主义文化氛围愈加浓厚。大众传媒文化发展趋于商业化的特征使它倾向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长此以往,大众传媒文化必将受到消费文化的荼毒,从而使大学生走向浅薄、粗俗的一面。 当代大学生多数从小衣食无忧,节约意识单薄。再加上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不问缘由便为孩子的各种消费提供不限量的经济支持。种种原因的叠加累积造就了当代大学生在不具备高消费能力的情况下崇尚个人享乐主义,盲目的追求所谓的个性生活。从而引发非理性消费,忽视了合理的消费理念培养。不良文化导致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化。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少的关注中国古典文化,凡事追求视觉效果,使得当今文化更倾向于直观表现,而忽视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朦胧美、内涵美的含义。视觉感知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感知方式。部分大学生认为对名著、经典论述影视化、光盘化、漫画化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严肃的学术著作进行图解。他们更加倾向于浅显直接的视觉感受,快餐文化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标志。
三、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大众传媒文化
当代大学生固然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丰富生活、开阔视野。但是,通过大众传媒接收到的知识是零乱无序的,更加无法对大众传媒传播的海量知识进行及时的消化和思考, 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精神状态。当代大众传媒文化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当代青年的审美观、文艺观、消费观及价值观。这种影响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向性的。由此可见,加强引导,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建设绿色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在面对大众传媒文化时,必须辩证地看待当代传媒文化,大力弘扬优秀精神和文化,突出优秀文化在传播中的分量从而使大众文化品位得到丰富与提升。面对当前的传媒文化,首先应思考为何它会对我们构成负面影响,并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克服不良影响。要辩证的看待媒介,提高辨别能力,对各种不良影响加强抵御,坚定地拒绝不良文化。对于优秀的传媒文化,我们要充分的利用,从而达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当代大学生对于外界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上个世纪后半段开始大众传媒逐渐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随着以新兴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继报刊、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教育将传媒文化以直观便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传媒文化以其极强的渗透性、丰富的信息量、易于接受以及传播途径宽广等优势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业余生活,使得大众传媒文化成为一种成本极低,但是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途径。如果大学生群体能够在大众传媒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充分发挥它的优良作用,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学生在学校中所受教育的局限和不足,使其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字媒体 大众传媒 科学传播 科技伦理 互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es on Ethical Problems Arose by Interacting Between the Mass Medium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 D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AbstractThe mass medium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develop together. But the conflict between temporality and objectivity makes the mass media arises some ethical problems when it interacts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se problems may engender a series of bad influences. So the scientists and the media should combine together and try their best to avoid and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media mass medium spread of science 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act
科学技术的成果要以一定的方式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方式既包括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以获得同行承认,也包括通过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让公众知晓。在大科学时代,科技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研究、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对公众的影响直接而深刻,因此,媒体在科学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觑。由于科学期刊主要面向科学共同体,有比较完善的审查制度和严格的审查程序,对公众影响较小,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大众传媒与科技的关系及二者互动引发的伦理问题。
一、大众传媒与科技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科技不是陌生的伙伴,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并有越来越密切的趋势。
第一,大众传媒需要科技。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科技信息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成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增大,公众了解科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过于专业化的科学期刊因难以理解,无法满足公众这一方面的需要。大众传媒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作为公众主要使用的媒体,它能及时将最新的、与公众关系密切的科技成果和信息传达给公众,在科技与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科技信息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新浪、雅虎等主要门户网站都有专门的科技频道,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界发生的大事;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的纪实节目包含了大量科技方面的信息,通过收看这些节目,受众可以了解到很多天文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等学科的知识和最新进展。其次,大众传媒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加迅捷,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报纸、广播到电视和网络,如今,手机成为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大众传媒的管理方式等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第二,科技需要大众传媒,这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需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传播。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或新闻会、寻求媒体报道自己研究成果的事已经屡见不鲜”,①克隆研究、火星生命探索、器官移植、试管婴儿等科学事件也成为主要的新闻事件,所有主要的电视网、报纸和网站都有报道。科学家如此做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有时候科学家的发现或结论很重要,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家有责任尽快向公众传达这一重要信息,这一点在非常时期尤为明显,例如,非典时期关于SARS病毒的研究结果就要第一时间报道出来让公众知晓。其二,科学家希望通过大众传媒对研究成果的展示,强化公众对其研究的印象,争取资助机构进一步的资助和社会对该项研究的支持。例如,虽然机器人技术还不能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但大众传媒对一些阶段性成果的报道却使人们对该技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其三,一些科学家通过大众传媒确立优先权。通过同行评议系统发表研究结果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可能失去优先权,所以少数科学家选择通过大众传媒把结果直接公布于众。
二、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
虽然大众传媒和科技互相需要、互相促进,但由于二者在标准、目标和资金来源等方面有所不同,所以它们的互动有时会对社会产生没有预料到的、不利的影响。
大众传媒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时新性,它要求媒体要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最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却以客观性为重,一个科学实验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初步的、亟待改进的,一项技术发明很可能是不成熟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它们需要科学共同体在重复实验中不断地验证与发展,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大众传媒与科技的互动不会一帆风顺,媒体在处理时新性与客观性的过程中如果有所偏颇,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第一,少数科学家可能为了争夺优先权,通过大众传媒不成熟的研究结果。科学研究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事业,因此,科学家们对优先权的争夺非常激烈,“实际上它们成了科学家之间社会关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②正常的科学检验制度是重复实验和论文审查,这要求科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同行严格评议,以此确保其客观性。有时候,科学家只是得到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如果通过正常的审查程序,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和实验步骤供同行检验,很有可能被其他科学家赶超,丧失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因此,有些科学家选择了大众传媒这一途径,绕过科学检验的程序,直接公布实验结果。如此公布的实验结果因为没有受到其他科学家的检验,其客观性是没有保障的。在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如此草率的作为很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公众安全。关于冷核聚变的争论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美国犹他大学化学系主任斯坦利・庞斯和南安普顿大学教授马丁・弗雷斯曼1989年3月23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他们发现了在室温下用简单的仪器制造核聚变的方法。但他们并没有详细描述这个实验,基本上没有公布任何重复实验的技术信息。很多实验室开始重复这个实验,但得到相同结论的却很少,一些实验室得到了不确定的结果,还有一些干脆得到了相反的结论。大部分聚变科学家和物理学家开始怀疑庞斯和弗雷斯曼的特别声明,但媒体并不如此。杂志为这项伟大的发现欢呼,它们的宣传引发了政府和公众对冷核聚变的进一步展望。时至今日,冷核聚变仍然是一种假设,没有被完全证实。不管冷核聚变是否存在,庞斯和弗雷德曼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是对科学客观性的违背;而大众传媒在这一事件中虽然是被动的,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不道德的科学传播行为,体现出其在新闻价值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大众传媒在报道科学发现和技术成果时可能会断章取义、失实报道。科学的专业性很强,其概念术语都有特殊、复杂的含义,其结果表达方式也是高度抽象化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外行很难理解。现在,记者收集科学信息的方法很多,包括出席记者招待会和新闻会、对科学家进行访谈、参加科学会议、对期刊文章、著作或电子出版物进行摘要、利用搜索引擎和索引系统等。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或不够认真,草率对待科技信息,所以在报道的过程中可能会断章取义,不实地反应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例如,有时科学家在科学会议上报道初步结果,他们并没有准备把这个结果公布给更广泛的受众;有时科学家在科学会议上讨论高度争议性的问题,他们的本意是想让科学同行检验,但缺乏专业知识的记者可能直接把这些问题报道出来。记者常犯的此类错误包括报道内容失实,混淆关键概念,夸大程度,解释说明不够,以讹传讹等。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受众不可能对所有的新闻事件都亲历亲为,媒体报道构建了一种“拟态环境”,受众主要通过接收媒体报道来了解外界环境。作为受众的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建构式再现的信息了解科技的进展,如果信息不实,公众很容易被误导。在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上,这样的报道比较突出。很多报道都有意或无意地把国外科学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加工”,夸大其词,在社会上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例如,啤酒甲醛风波,高露洁致癌牙膏等等。
第三,个别情况下,一些大众传媒带着明确的政治、哲学或宗教任务报道科技新闻,“人们看不见的情感支配着人们看得见的事件的发展”。③例如,为了国防安全,媒体可能失实报道某项军事发明,以便误导敌对国家,产生威慑作用。有时,媒体的歪曲报道会干涉科学的自主性,对科学的进步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扭曲科学发展的方向,例如,前苏联的李森科借用政治力量推广自己的理论,在政治的压力下,全国的媒体一面倒的批判孟德尔遗传学,鼓吹李森科的“春化处理”,使得前苏联的遗传学大大落后于西方。这样有倾向性的媒体报道虽然比较少见,但它对科学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此也不容忽视。
上述伦理问题对公众、科学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首先,对于公众来说,失实的报道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严重地甚至危害公众安全;其次,对于科学自身来说,这些问题会引导公众误解科学,减少公众对科学的支持,不利于科学的发展;最后,对于社会来说,在关于科学信息的问题上,无知不是福,断章取义的报道会导致政府和公众在公共健康、环境、产品安全等重要的社会问题上作出错误的政策和决策。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解决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
三、对解决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的建议
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并不是单方面的,它涉及到科学共同体和新闻工作者两个群体,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两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对于科学家来说,首先,要遵守科学共同体的规则,除非有危害公众安全的特殊情况发生,否则都应通过正常的审查程序发表研究成果。科学的元规范之一就是追求真理,④客观性是保障科学顺利发展的充要条件,对名誉和利益的追求不应该掩盖这一原则。科学家必须认识到:规避科学审查程序、通过大众传媒直接研究成果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做有可能使不成熟或有争议的成果过早为人所知,产生不必要的消极影响。其次,科学家有责任通过大众传媒教育公众,向公众灌输科学知识,克服无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要求他们在把结果报告给媒体和与记者的互动中,尽力使伤害最小化、社会利益最大化。教育是克服大众传媒和公众对科学误解的关键。科学家应尽量准确地向媒体和公众传播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学发现,尽可能避免科学研究被误解,促进社会对科学的理解和正确评价。一些科学家已成为公众教育的典范,如斯蒂芬・霍金、珍妮・古道尔、罗伯特・巴克等,他们通过科普读物、电视节目和撰文等方式加深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强化科学的形象。科学家只有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才能尽量避免大众传媒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失实报道,减少公众对科学的误解。
第二,对于大众传媒来说,要充分发挥客观性原则,尽量客观、准确、全面、深入地报道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能想当然地断章取义、夸大其词,造成失实报道。大众传媒是沟通科学和公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媒介,这一特殊的位置决定其必须客观准确地报道科学信息。一方面,记者要具有相关的科学背景知识,能够很好地理解科学概念,熟悉科学方法,在报道时要没有倾向性,不犯统计学错误,不使用不可靠的原始资料,不过分渲染或歪曲报道,不犯推理方面,深度报道重要发现,跟踪正在进行的研究,确保公众得到准确、全面、深入的信息;另一方面,虽然审查科学成果的客观性不是大众传媒的责任,但确保报道的科技信息的客观性却是无法推卸的。大众传媒不能为了满足时新性而牺牲客观性,对所报道的信息不加考察,草率报道。
第三,科学家与记者要互相沟通,共同促进大众传媒对科学的良性传播作用。“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到李普曼的‘拟态环境’都揭示出:大众传媒的信息产品所构建的世界与人们生活其中的那个世界,二者之间并非完全一致、完全吻合,而是有偏差的,甚至有比较大的偏差。”⑤为了扭转这个偏差,单靠科学家和大众传媒单方面的努力效果是不显著的,两方面必须互相沟通。科学家要尽量简单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成果,记者要尽量准确全面地理解科学家的理论,媒体在发表科技信息前最好能与科学家沟通,得到科学家的肯定,这样才能避免大众传媒在与科学的互动中产生的伦理问题,促进其对科学的良性传播作用,达到大众传媒与科技共同发展的目的。
注 释
1 David B. Resnik: The Ethics of Science――An Introduction[M], Routledge, London,1998,P115.
2 R.K.默顿著,鲁旭东、林聚任译:《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M],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第388页。
3 威廉・布罗德、尼古拉斯・韦德著,朱进宁、方玉珍译:《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殿堂中的弄虚作假》[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2004年,第53页。
【关键词】信息时代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加剧,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正日趋多样化,这使得我国公众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媒介环境。国外媒体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大量进入我国普通民众的日常媒介消费活动中。现在,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是青少年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会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观察和认识世界。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大众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估、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简单概括为:它是人们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它是融合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新的研究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当代大学生媒介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使用大众传媒讯息,不要因媒介的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讯息的奴隶,达到大学生对媒介的正确使用将成为其发展的一种动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是指如何正确判断和估价讯息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二是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正确”,意味着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三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反省能力。四是培养受众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建设性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如何建设性地培养人们辨识信息的能力,加强媒介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这对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媒介在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上都很不相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完成。
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最有力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对于尚未走出校门,又大多求学在外的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是最重要的,因此,学校就应该成为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和为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等方式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其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又是重点中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思维层次较高,学习自主性较强,这些都是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有利因素。依据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在学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体现五个核心理念,即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体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信息通常含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商业动机;媒体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每种媒体都有独特的美学形式与符号特质;受众诠释和接受媒体信息意义的能力与程度有着相当的差异。
另外,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媒介素养才能提高。
2.社会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种途径是社会教育。社会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因为政府出面才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同时,有关部门要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加强网络管理,尤其是校园网的管理。因为网络是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媒介形式之一,其传播隐蔽性强,且目前还很不规范。
大众传媒也应该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积极发挥作用。首先,媒体要规范其内容,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其次,传统媒体也要注重传播的技巧,关注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心理的传播策略。第三,我国传媒还应该向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体学习,发挥其优势,积极传播媒介素养教育知识。
五、结束语
我国大学生的媒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大学生媒介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变化和完善的过程。通过这种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分析判断媒介、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最终使他们成为媒介的主人、信息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2]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J].中华新闻报,2002,(1).
[3]张冠文.论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性[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新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2004,(1).
[5]瑞尼·赫伯斯.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J].媒介研究,2004,(3).
关键词: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素养;提升
在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下,数字化媒体对于社会环境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对于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介素养也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如何提升媒体的媒介素养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大众传媒时代对于媒介素养提出的要求
关于“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李维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在媒介形态的发展下,“媒介素养”的概念也不断的得到了充实,关于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选择能力、评估能力、质疑能力、生产能力、创造能力与思辨反应能力,媒介素养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即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与传媒人员对于自身职业的认识。对于媒介编辑而言,媒介素养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业务上,即文章内容的选择、传播信息的价值、传播效果的评估等,这是新闻从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美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媒介理论学家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曾提出新型的受众观――生产性受众,强调受众的高度主体性和能动性,该理论也被目前媒介发展带来的受众角色转变的新趋势所印证。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单一的传播流程已发生变化,媒体在传播中对信息的垄断被打破,变为媒体人与受众共享,传播模式由点对面的单向线性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性传播,甚至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例如,这一转变拓宽了受众对媒介都进行评价的渠道。网络普及使受众对于各类媒体的评价由“延时性”为 “即时性”。
近年来,媒介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已经步入到了大众传播时代,传统的一媒体独霸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在大众传播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者,这对于新闻从业者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新闻从业者必须要意识到新时代带来的挑战,积极迎合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内容与形态的变化。
二、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素养的提升
要促进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媒介队伍,要保证媒介可以得到生存,还要提升整个新闻从业队伍的综合素质,锻炼他们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不断的进行学习与创新:
(一)对媒介素质有深刻的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数字化的传媒信息通过网络被链接成为多层次、多样化融合趋势的信息传播网。通过传媒链接,形成了一个数量密集、传播快捷、共享程度高的社会。作为传媒“守门人”,媒介从业人员必须迅速、准确地从各类媒体获得相关信息,再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进行市场推广。信息根本特质是新的信息内容和新知识,通过信息传递让人们对某种事物得到一定的认识,解除受众对某事件的顾虑和不确定性。媒体传播的信息囊括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于传媒信息载体、传播方式、信息结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可以把他们分为文献型、电子型信息等类型。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对媒介素养有深刻的认识,并能够积极适应大众传播时代的变革。
(二)掌握数字化的技能
加拿大传播学学者哈罗德・伊尼斯曾说,新的传播技术创造着新的思维方式。多媒体传播策划力在深层面上的要求正是针对编辑的思维和理念的,即要求编辑转变思维方式和固有的工作模式,具备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一体化的多媒体内容设计和生产的策划能力。在大众传播时代,不同媒介对于传播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要求,以报纸为例,报纸从业人员需要掌握扎实的数字化技能,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才。掌握数字化技能的必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应用数字化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第二,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从业人员需要定期对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与APP软件的运营进行维护,这也是他们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实践证实,利用视频、音频、文字等将新闻内容全方位的展示给受众,可以让他们有更加清晰的媒介体验,传统的媒体也可以将文字制作为电子期刊,将链接内容用二维码的形式公布出来,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客户端来查看,强化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媒介是否可以得到受众的认同主要由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各个媒介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鼓励他们加强学习,改变传统的惯性思维,不断提升自我,加强学习创新。只有采取这样的措施,才能够适应大众传播时代的要求,为受众提供更加全面的媒介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宁.新媒介语境下党政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当代社科视野.2013(04).
[2]王颖,韦焕进.新时期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提升的机制构建[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3(01).
摘要:“80后”是大众传媒传播报道的特定群体之一,对“80后”的形象建构集中体现了媒介对于特定群体传播报道的取向。本文将分析媒介对“80后”形象建构的过程和特点,以此探讨大众媒介的形象传播与形象塑造功能。
关键词:“80后”;群体形象;形象传播;形象塑造
大众传媒传播中的特定群体,是指由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群体,这些群体具有的特征往往包含着重要的社会意义,通过大众媒介的形象建构和传播,可以引起社会关注,或起到典型宣传、价值引导等作用。
比如媒体报道中的劳模、英雄、农民工、“80后”等。但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存在严重的“刻板成见”的问题,农民工形象总是受苦受难,并与被帮助、负面的形象交融。[1]但总的来说,大众媒介对农民工的报道还是有助于加强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
“80后”也是大众传媒传播的一个特定群体。由于这个群体本身的庞大和复杂,媒体对其进行的形象塑造也较为复杂,因此研究大众传媒对“80后”的形象建构对于研究大众传媒的形象传播和形象塑造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一、“80后”报道的新闻价值
(一)“80后”的含义
“80后”这个概念首先发端于文学领域。1998年上海《萌芽》杂志发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使得一批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作者声名鹊起,如韩寒、郭敬明、春树等。“80后作家”的称谓主要是为了凸显他们的年轻。到2004年,“80后”这个词汇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呈爆炸式增长。其所指涉的范围也由文学领域扩大到整个社会,用以代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这一代人。这一代人生长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有着迥异于前辈人的生长环境。
(二)“80后”报道概况
最初是媒体把一些青年作家强行拉入一个叫做“80后”的范畴。老一辈作家对这些青春文学普遍持质疑态度,媒体成为他们的传声筒。媒体的报道此时集中在“80后文学”“叛逆”“颓废”“冷漠”的格调上。于是,“80后文学”给人们的印象主题仿佛都是“残酷的青春”,语言都呈碎片化、忧伤化,“80后”的形象因“80后文学”带上叛逆、飘浮的负面影子。
“80后”的指涉范围逐渐扩大到整个这一代人,但媒体对其形象建构还处于肤浅化的状态,往往以偏概全,对“80后”名人的报道只注重某些方面,如韩寒的叛逆、郭敬明的物质;并把个别“80后”的行为特征推演到整个“80后”身上。这一时期,“80后”的媒介形象便被构建成离经叛道、特立独行、缺乏责任感、追求消费、孤独冷漠……随着“80后”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在求职和工作中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8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声音冒出来,引发争论的热潮。2006年12月7日,《中国青年报》开辟“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专栏,在2007年里刊发关于“80后”的文章55篇,《人民日报》等也发表了一些讨论“80后”的文章。从这些文章的题目就可以感受到争论的气氛:《不要忘记还有一群农村“80后”》《谁说“80后”没有责任感?》《客观评价“80后大学生”的道德主流》《周济:“80后”是充满希望的一代》《请别随意给我们扣上“80后”的帽子》《且慢为“80后”贴上标签》《不娶80后女子的理由》……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媒体对“80后”的报道逐渐深入、理性和全面,刘翔、朗朗、李想等“80后”正面典型被树立起来。
2008年,由于保护圣火传递、参与汶川大地震救灾、志愿服务北京奥运会等行为,媒体对“80后”发出一片盛赞之声。留学生在保护圣火传递中的爱国热情让《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008年5月6日刊载的《“80后”爱国热情令人刮目》一文中这样说:“他们不是迷失自我、没有使命感、没有归属感的一代,也不是缺乏对国家民族利益思考和担当的一代,更不是垮掉的一代。他们是有理性、有教养、有朝气、有抱负的热血青年,是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爱国情怀的一代。”北京奥运会期间“80后”志愿者被媒体称做“奥运会最闪亮的一笔”。汶川大地震救灾中,“80后”以军人、医务人员等专业救援人员或志愿者的身份冲到了第一线。《北京青年报》2008年5月22日发表评论《汶川地震后“80后”国人感动中国》……原来贴在“80后”这一群体身上的贬义词的标签在2008年被换成了“有爱心、勇敢、坚强、奉献”等美好的字眼,“80后”的媒介形象建构实现了从批判到盛赞的大逆转。
2010年伊始,“80后三十而立”的话题被众多媒体提出。“80后”开始步入三十而立的年龄段,已经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充分融入社会。然而,就业难、房价高等都是摆在“80后”面前的具体问题。媒体对“80后”的报道随之变得务实、具体起来,“80后”的媒介形象已不再是跋扈的青年。
(三)“80后”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有五个要素:新鲜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80后”的传播报道的新闻价值主要在于新鲜性、接近性和重要性。
首先,在“80后”之前,媒体没有“70后”“60后”“50后”之说,“80后”被关注并报道是由于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使他们大多从小拥有较好的物质条件,因此身上有着新鲜的时代特征。其次,“80后”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80后”的父辈又是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从接近性来讲,对于这两部分人,关于“80后”的新闻都很有吸引力。这就注定媒体对“80后”的传播报道有着广泛的受众。第三,“80后”一代人正在逐渐走向社会,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一代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80后”的命运和祖国未来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一代人究竟是不是“垮掉的一代”,能否承担起未来的重任,是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话题,社会对此充满关切。因此,关于“80后”新闻报道因为重要而具有价值。
二、大众传媒对“80后”形象建构的特点
(一)传媒中的“80后”传播是一种代际传播
两代人之间的关系称为代际关系,如家庭中父母辈和儿女辈的关系。不同代的人因为生理的、心理的、角色和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经历的不同,在行为和认识上产生差异,各自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这种差异便发展为世代隔阂,即代沟。在封闭的社会或社会发展处于稳定或停滞时期,两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无明显变异,代际差异就不明显。在我国,“80后”成长期恰逢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社会的活力和自我更新能力不断提升,促成了极大的社会思想解放,同时,信息海量化和多元价值观出现,“80后”和老一辈人就有了明显的代际差异。
“80后”与前辈人的代沟是“80后”成为媒体传播对象存在的根源,因此,我们可以将媒体对“80后”的传播视为一种基于代际关系而产生的传播,传播内容是一代人的特征、代际关系和两代人互相的态度等。严重的代沟会导致代际不和谐,要打破这种不和谐,有赖于双方文化资源的互动和思想的交流。媒体对“80后”的报道从一开始的片面批判到逐步认可,对加深前辈人和“80后”的认识以及双方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二)传媒对“80后”形象建构中的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简单地说就是“以选择及建构未经发展的、概括化的符号,将社会族群或某群体中的个别成员予以类别化的做法”[2]。媒体在对特定群体进行传播时是一个高度概括的简化的认知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刻板成见尤为明显。
“80后”群体传播过程中的刻板成见的形成是媒体和受众相互作用的结果。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说“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庞杂喧嚣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熟悉的方式去理解。”[3]从最初对“80后”的报道开始,媒体着重在“80后”身上寻找反叛、冷漠等元素,这与较早前已有的对这一代人是否被宠坏等的争议话题有关。媒体和受众都先为“80后”下了如李普曼所说的“定义”,媒体按定义好的思路进行的报道轻松地得到持同样“定义”的受众的接受。媒体在对“80后”进行报道时,有意识地按原有的倾向选择事实进行加工,批判“80后”时,被报道的“80后”都只有叛逆、无责任感的一面;盛赞“80后”时,被报道的“80后”就是热血爱国的好青年。其实,“80后”还是那样的“80后”,还是一个构成复杂的多面群体,形象的大转变只是媒体在一定社会真实的基础上,按自己的理解和意愿去实现的。
刻板成见是一种包含一定的社会真实的简化认知过程的手段,但是这种固定的、高度概括的方式是片面的,并且难以随现实的改变而改变,阻碍人们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发展自己的认知,而导致对群体一成不变的偏见。“80后”本来是极富个性的一代人,但是媒体的报道掩埋了他们的个性。虽然“80后”的报道也逐渐全面和务实起来,但彻底摆脱刻板成见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从“80后”的媒介形象建构
看大众媒介的形象传播和形象塑造功能
大众媒介对特定群体的形象建构是媒介对群体进行认知的结果。媒介的认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肤浅到深入,从狭隘到全面。媒介在形象建构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形象传播和形象塑造的作用。媒介在对“80后”的报道中时刻向社会传播着他们眼中的“80后”,而通过报道塑造的“80后”的形象极大地影响着受众心目中对于“80后”的印象。形象传播和形象塑造是大众传媒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一种对社会进行概括化认识的传播方式。
媒介对特定群体的形象传播和形象塑造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整合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建构特定群体的媒介形象能帮助社会个体联系起来,协调一致。如农民工,他们原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个较为分散的个体,媒介的形象传播和塑造使得他们结为一个整体,整体的力量让他们的权益多了一些保障。其次,形象传播和形象塑造也包含大众媒介进行文化传递的过程。正面负面形象的价值判断、典型人物的树立都是在向社会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引导受众遵从社会的价值规范。媒介对“80后”批判和盛赞的态度是社会文化规范的使然。第三,形象传播和形象塑造有利于社会群体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对“80后”的传播有效地加深了“80后”和前辈人的信息沟通,从而有效促进了代际和谐。对其他群体的形象传播也同样能让社会对这些群体有更多的了解,而社会和谐正需要建立在全社会互相了解和包容的基础之上。
注释:
[1] 参见许向东《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投影――传媒再现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
[2] Lisa Taylor&Andrew Wlillis:《大众传播媒体新论》,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