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急救技能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急救;培训;社区居民;模式
突发心搏骤停、意外伤害的事件较为常见,其可能发生于任何人,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1]。社区居民在发现突发心搏骤停、意外受伤病人时,即使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急救人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此时如果周围群众能够自救互救,更易为病人争取宝贵时间,也可以降低突发事件或伤害的严重程度,节约社会医疗资源以及减少后续治疗所需的高额医疗费用[2]。本研究以2个社区居民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传统培训模式、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的培训模式对其开展急救培训,并观察培训后2个社区居民在急救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旨在探索更好的培训途径与方法,最终提高社区居民现场急救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1月—2019年12月随机选取南昌市高新区2个社区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4岁;②身体健康,无心、肾、脑等重要脏器疾病;③近3年一直居住在当前社区;④服从安排,按照计划参加培训学习;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②无故不参加培训;③未按照培训人员指导进行学习。最终239名社区居民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26人,男54人(42.86%),女72人(57.14%);年龄(45.30±8.70)岁;文化程度为专科及以上水平63人(50.00%);无相关培训经历71人(56.35%)。对照组113人,男47人(41.59%),女66人(52.41%);年龄(46.70±5.40)岁;文化程度为专科及以上水平57人(50.44%);无相关培训经历65人(57.52%)。两组社区居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组采取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的培训模式1.2.1.1制定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的科普急救培训组织管理与运行方案在总结多年的科普活动经验基础上,同时分析国内外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及存在的问题[3-4],制定了“1+2+3”方案。1个平台即科普教育基地平台,2条途径即线上与线下培训途径,3个抓手即平台建设、急救技能培训、培训效果考核。1.2.1.2建设平台资源平台资源重点包括线上线下培训平台、培训资源。通过QQ群和微信群建立线上培训平台,线下培训平台为社区活动中心。培训的人力资源[5]主要由学院有科普经验的教师、学生社团骨干成员构成,然后通过加强与医院、社区的合作,引进临床护理和医疗专家、社区的管理人员等充实平台人力资源。急救培训材料包含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材料。急救知识包含高热与中暑的处理、家庭烫伤烧伤的处理、食物中毒的处理共3个模块;急救技能包含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与包扎术共3个模块,每个模块含授课演示文稿(PPT)、讲稿、微课、家庭急救手册。1.2.1.3制定平台考核评价标准鉴于国内没有统一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标准,研究团队成员前期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四版教材的相关内容,初步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含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共3个急救技能操作评分标准。急救知识按照理论考核的标准,建立100道题的考试题库。1.2.1.4开展科普急救培训研究组采用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的急救培训模式开展社区居民急救培训。①组织分工,明确职责:学校建立一个科普急救微信公众号,并将培训材料于线下活动2周前推送至公众号,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加入公众号,督促居民安排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巩固学习,居民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反映学习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②开展线上培训[6-7]:线上的学习由居委会组织与监督,学校负责提供学习资料与考核。③线下学习:安排专业培训人员进行分组培训,每名培训人员负责10名社区居民,单个小组社区培训居民人数不得超过15人,避免人数过多影响培训效果。④培训方法:采取理论讲解+模拟场景示范+互动练习的培训方式,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每月开展1次科普急救培训。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即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平台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由学院有科普经验的教师作为讲师,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急救知识讲座,现场进行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演练及培训,培训后现场对社区居民发放家庭急救手册,由居民自行阅读,讲解突发心搏骤停和意外伤害等的急救方法。另外,社区服务中心通过社区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急救相关知识,以便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急救流程。每月开展1次科普急救培训。
1.3观察指标
1.3.1急救知识问卷根据平台制定的相关急救知识题库随机抽题,包括高热与中暑的处理(15题)、家庭烫伤烧伤的处理(15题)、食物中毒的处理(20题)3个维度共计50题,每题2分(正确计2分,错误计0分),总分100分。所有急救知识考核均用相同的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进入问卷星后台收集相关数据。得分越高表明急救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1.3.2急救技能培训前后按照平台制定的技能考核操作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总分100分。考核多项最终取平均值,分数越高表明急救技能掌握程度越好。
1.3.3满意度评价培训结束后对居民进行培训总体满意度的评价,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共4个等级,并计算满意度,即很满意和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的培训模式可明显增加受训人数
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的急救培训模式,采取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线上培训可以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能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明显增加接受培训的人数。心肺复苏术作为一项最基本的急救技术,有44.32%的人从未接受过培训,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的培训人群比例甚至低于10%[8-10]。付忻等[8]认为我国公众现场急救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究其原因为针对公众的现场急救培训欠缺。陈志等[11]对1988年—2001年北京市城区322413例院外急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988年—2001年社区的发病现场急救者占急救总呼叫者比例由60.00%上升到87.39%。因此急救服务的重点在社区,提高社区居民急救能力是急救医疗服务成功的重要保证[12]。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线上线下的培训力度,争取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免费获得急救培训。
3.2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的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培训质量
何玉梅等[12]认为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欠缺,急救能力低与培训组织管理混乱,培训师资资质复杂,培训方式落后。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的急救培训模式组织管理明确,培训前制定了明确的培训计划、安排,且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居民培训后急救知识与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的培训模式较传统培训模式效果更好。分析其中原因:线上居民可以先自学,初步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后期的现场培训中,通过现场示教、现场指导、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急救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让居民掌握急救技能[13-14]。美国急救培训中提倡受训人员先领回资料,在家自行预习[15-16],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现场演练。本研究中的线上线下结合培训的初衷与美国急救培训的做法不谋而合。当然,培训后居民整体的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虽然较培训前有所改善,但整体情况还是不容乐观。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研究组居民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得分分别为(81.75±7.04)分、(76.78±6.74)分,整体不是很高。究其原因可能为很多社区居民因为工作或家庭的原因,无法有效参与线上的学习和线下的练习,影响了居民学习时间和效果,进而导致培训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关键词 中小学生;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术;培训
在我国,引起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主要原因有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每年死亡的人数约有1.6万人。面对突发伤害事件,在专业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到达之前,快捷、准确、安全、有效的现场自救互救对患者能否生还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意外伤害后存在的5~10min黄金时间,如果伤者能够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正确、及时、适当的现场急救,将大大降低死亡率、伤残率。因此,提高中小学生急救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和了解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现状和需求,可使今后在中小学开展的急救培训更有针对性。
资料与方法
2014年2月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番禺区6所中小学校的352名年龄9~16岁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平均年龄(11.8±1.72)岁;男187名,女165名;小学生207名,中学生145名。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中小学生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现状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急救电话的知晓;突发灾难逃生自救互救,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心肺复苏技术等基本知识及相关技能;是否愿意参加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急救知识作答采用选择题形式,计算每题答对的人数与总人数之比,作为该题知晓率。
调查方法:在调查员的统一解释与指导下,由中小学生自行完成问卷相关内容。发放调查问卷385份,回收有效问卷352份,有效应答率91.43%。
统计学处理:建立EXCEL表格文件,采用双人录入法,利用其纠错功能对输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应用SPSS19.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9~16岁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较低,总体平均知晓率34.48%,知晓率最高的为拨打急救电话,达84.94%,见表1。
9~16岁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参加过拨打急救电话、火灾、地震、溺水、触电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学生比例为38.64%,内容包括急救电话的拨打方法等常识。愿意接受急救培训的意愿小学生要高于初中生,总体愿意接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达到了89%。最感兴趣的内容依次为心肺复苏、各种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异物梗喉、创伤骨折等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讨论
从本调查结果得知,9~16岁中小学生对急救号码的知晓率84.94%。除地震的自救互救、鼻出血的紧急处置知识在50.00%之外,其他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平均知晓率均
论文摘要:目的通过了解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探讨普及院前急救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3个社区的社区服务人员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不佳;但他们同时认为掌握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十分重要;院前急救培训能够影响社区服务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所做出的判断和行为选择。结论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普及,并可以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培训体系和利用知信行模式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
院前急救的主要特点是“急”和“救’,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救助紧急情况的患者,在公众中开展有效的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已日趋被专家重视。为了更好地达到培训的效果和目的,我们针对最有可能首先到达急救现场的社区服务人员,如小区保安、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物业机构从业人员、小区志愿者等进行了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调查,以探讨普及院前急救培训的有效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于2008年9—1O月,在上海市老西门、外滩、半淞院3个社区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不同职业144位社区服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67人,占46.9;女76人,占53.1%。20~30岁36人,占25.0;31~4O岁35人,占24.3%;41~55岁37人,占25.7;55岁及以上36人,占25.0。文化程度:初中43人,占29.9;高中(含中专)49人,占34.0;大专及以上52人,占36.1;在职业上小区保安。44人,占30.8%;居委会工作人员31人,占21.7;物业部门人员37人,占25.9;志愿者31人,占21.7。小区保安44人,占30.8;居委会工作人员31人,占21.7;物业部门人员37人,占25.9%;志愿者31人,占21.7。
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第二部分为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及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共由30道问题组成,其中1道填空题、22道单选题、7道多选题,在结果录入时按照计数资料处理。调查问卷的总体重测相关系数为0.804,部分重测相关系数为0.815~0.863;问卷的效度是通过一轮头脑风暴和一次专家审阅后保证,头脑风暴和专家审阅均邀请相同的10位专家参与,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5.8±4.7)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5.6k_--3.2)年,职称均在中级及以上,领域涉及急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及社区卫生服务。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14份,回收1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处理上述资料均通过Excel软件统一录入后,经SPSS13.0软件进行的分析,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采用Y。检验,以P
2结果
2.1院前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本调查发现,没有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66人,占45.8;接受过1次急救培训的人员39人,占27.1;接受过2次及以上急救培训的人员39人,占27.1%。在问及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时,不论接受过1次培训或2次及以上培训的人员回答正确率均较好,正确百分率≥77.39,6,见表l。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在大多数相关院前急救技能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院前急救态度及行为状况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态度。当问及社区服务人员对急救知识掌握意愿时,85.49/6的社区服务人员认为十分有必要掌握常用急救知识和技能。94.4%的社区服务人员认为在社区服务机构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对于大部分甚至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接受过1次急救培训、接受过2次及以上急救培训人员未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选择的首选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4,P
3讨论
3.1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公众对“120”的认知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全民急救意识的高低。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不论调查对象是否接受过急救培训,其120电话知晓率均高于85,这一结果明显高于1998年上海市调查结果的50.85%。触电的处理和煤气中毒的处理的回答率均高于77,可见我国现阶段已经十分重视普及公众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我国现阶段通过传媒,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对广大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一些有条件的小区还邀请医疗人员在小区内进行急救知识的讲授,并利用小区的宣传栏向社区居民讲解常见的相关急救知识。同时,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和一些医学院校也对公众开展了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培训。本次调查数据也显示,通过近年来多种途径的普及,公众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急救水平。
3.2建立标准化的院前急救培训体系和复训制度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未经过培训的研究对象在判断最佳抢救时间、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骨折的处理、骨折的固定等几项的回答正确率均低于17;接受过1次和2次及以上的对象回答正确率也均低于45。表明院前急救培训是不是十分充分有效的。为了达到更有效的培训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从实际出发建立标准化的院前急救培训体系
(1)被调查者有着自己的工作岗位,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主要是利用闲暇时间。因此,在培训的课时设置时应考虑其培训对象参与的可行性,同时增加课时的趣味性以减少受训人员缺课的可能。(2)我国在公众的院前急救培训上还存在着非标准化的问题,没有统一的院前急救教材,也没有统一的考试考核方法[3]。目前急救中心与红十字会都承担着公众培训的职责,但两者在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资证等存在差异H]。因此,借鉴国外在院前急救培训上的优势和经验,利用我国自身在急救培训实践上的经验,形成一套统一的院前及急救培训体系将有利于我国院前急救培训的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在社区居民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居民120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多媒体授课,发放宣教资料等常规培训,培训后对照组根据《社区服务人员急救技术手册》进行自我学习,试验组采取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学习。比较两组培训后1个月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心肺复苏技能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技能情况。结果:培训后1个月,试验组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院前急救培训采取同伴支持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社区急救水平,为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储备,值得推广。
关键词 同伴支持教育;社区;院前急救;培训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85
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不断增多,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1,2]。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医护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现场,事故现场“第一目击者”如果可以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争取最佳抢救时间,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3]。在社区开展居民卫生急救知识教育,普及简单急救技能,提高居民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是急诊科医务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在社区居民院前急救培训中开展同伴支持教育,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某社区居民120名,入选标准:(1)年龄18岁以上。(2)无心、肾、脑等器官疾病。(3)意识清楚,能够独立填写问卷。(4)自愿参加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年龄>60岁。(2)自身身体状况不佳,同时伴发心、肝、肺、肾等并发症者。(3)意识、思维不清晰者,阅读和理解能力不正常者。(4)不愿承担同伴教育培训者。其中男74名,女46名。年龄18~60岁,平均(42.85±11.72)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3名,高中及中专57名,初中42名,初中以下8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多媒体授课,发放宣教资料等常规培训,培训后根据《社区服务人员急救技术手册》进行自我学习。(1)培训人员。理论培训由我院急诊科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2名护理人员担任;技能培训由我院急诊科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学历、护师以上职称的4名护理人员担任。培训人员均具有一定带教经验,系统接受过急救培训。(2)培训内容。如何拨打120,心肺复苏术,气道开放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术,常见意外事故如烧烫伤、气管异物、溺水、触电等急救知识。(3)教学材料。以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急救教研室自制并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常用急救技术》DVD作为教学蓝本;根据DVD内容自行编制《社区服务人员急救技术手册》;准备进口复苏安妮模拟人3套,型号为310045;止血带、三角巾等止血包扎用物准备40套,夹板、担架等用物准备20套。(4)培训时间。理论课程培训时间5 h,实践培训时间10 h,总培训时间为15 h。
1.2.2试验组采用多媒体授课,发放宣教材料等常规培训,培训后采取同伴教育模式学习,具体如下:(1)分组。根据研究对象自由组队,每组6人,共10个小组。(2)选举同伴支持教育小组长,每组选出1名小组长。入选条件: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较好,具备一定公信力、影响力,自愿承担同伴教育工作,热心传播急救知识。共选出10名小组长。(3)培训同伴支持教育小组长。由我院急诊科1名主治医师和1名主管护师组成教育团队,共培训4次,每次2 h;培训内容为同伴教育目的、意义,带动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方法,以及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全面培训、考核,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培训方式可采取集体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通过幻灯片、宣教资料、图片等形式,给小组长留下联系方式,有任何疑问随时指导解答。(4)同伴支持教育实施。由同伴支持教育小组长组织开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为期1个月,每周1次,共4次,每次60 min。教育内容为两组常规培训内容,教育形式为集体讲课、观看DVD、操作示范、场景模拟以及讨论等。活动现场有1~2名我院急诊科培训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和提供咨询。
1.3评价方式与工具[4]在培训后1个月分别对两组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1)采取红十字会的理论试卷对两组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判断题15道,每题4分,单选题10道,每题4分,总分100分。(2)采取红十字会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对两组心肺复苏技能进行评价,包括10个关键步骤,不同步骤分值不同,总分100分。(3)采取红十字会的急救技能评分表对两组止血、包扎、固定技能进行评价。每人均要考核这三项技能,总分100分。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培训后1个月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心肺复苏技能得分比较(表1)
2.2两组培训后1个月止血、包扎、固定技能得分比较(表2)
3讨论
院前急救是指从患者受伤或发病开始到入院就医这一时期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意外事故进行现场救护,包括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两部分[5],具备“急”和“救”特点。临床资料显示,心跳停止4 min之内进行有效抢救,成功率可高达50%,如果心跳停止后8 min进行抢救,成功率下降至10%,一旦心跳停止后10 min才进行抢救,成功率仅1%[6]。可见,时间就是生命,第一时间对伤病者实施有效抢救非常重要。但当各种意外事件发生时现场第一目击者往往不是医务人员。因此,作为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有责任承担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的培训义务,提高居民急救技能。
同伴支持教育是指将年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相近或具有共同语言的朋友集中在一起,共同分享信息、观念、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7]。同伴支持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具备文化适宜性、接受率高、经济实用等特点[8]。本组选择具有共同生活环境居民集中一起作为同伴支持教育的对象,定期开展同伴教育培训,加深同伴对院前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提高抢救操作能力。通过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可以激发参与人员学习知识的热情,充分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普及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达到优化社区急救工作模式,节约卫生经济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伴支持教育小组长对同组同伴进行教育活动时,至少需要1名医护人员现场监督、咨询和指导,避免错误信息的交流。表1,表2显示,试验组采取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培训1个月后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社区居民院前急救培训采取同伴支持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社区急救水平,为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事件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苏珍,夏海鸥,王国文. 培训者培训模式用于社区院前急救培训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2,27(17):84-86.
[2]Black JJ,Davies GD.International EMS System:United Kingdom[J].Resuscilation,2005,64(1):21-29.
[3]张梦娜,余桂林,吴婷婷,等.社区居民院前急救培训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39-2740.
[4]蒲晓煜,席淑华.不同院前急救培训方案对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8A):5-8.
[5]古纪欢,王方剑,罗小春.对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68-269.
[6]Studnek JR,Ferketich A.Organizational policy and othe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 seat belt use[J].J Safety Res,2007,38(1):1-8.
[7]李佳,吕冬,李香莉.同伴教育在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2):75-76.
[8]丁兰,丁静,武琳,等.应用同伴教育法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3):86-88.
[关键词] 急救 知识 学生
由于各种临床急症和意外事故发生的不可预知性和危急性, 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 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 公民的急救水平是衡量当地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很多研究和事实也表明, 具备必要的灾害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学校与社会交流日益密切, 校园内外的大学生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另外, 青年学生喜爱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 也容易产生身体伤害。因此, 提高大学生心肺复苏操作和现场急救的知识技能水平, 不但十分必要, 而且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为了解我院大学生对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认知途径,以进一步提高我院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救助水平,特作此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取我院非医学专业一至三年级全日制大学生679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一年级289(42.6%)人,二年级246(36.2%)人,三年级144(21.2%)人,年龄在18-23岁之间;其中男生247(36.4%)人,女生432(63.6%)人。
1.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关于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的相关经验,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并经过预调查检验与修改, 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 包括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性别、出生日期、籍贯等;②急救知识来源的途径, 包括科普宣传 媒体 听他人讲述及其他途径③急救知识: 触电时现场急救方法、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的方法、溺水者现场处理方法、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正确的人工呼吸方法、脊柱骨折患者正确的搬运方法、预防中暑的措施、燃气中毒首要的处理措施、四肢骨折时用夹板固定的正确方法、止血带止血时连续阻断血流不得超过的时间、伤口被艾滋病患者血液污染的现场处理、 被犬咬伤后最重要的处理方法以及火焰烧伤时理想的自救方法;④急救知识学习的态度,是否必要。5急救知识普及方法的选择, 包括理论与模拟训练并重、加大宣传及开设选修课。
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完成对大学生急救技能现状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现场发卷,学生不记名答卷,时间20min,当场收回问卷。发放问卷 712份,回收 685份, 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679份 有效率为99.1%。
1.3统计学分析 建立数据库,输入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结果
2.1 大学生急救知识掌握情况
在679名学生中, 有65.4%的大学生表示曾参加心肺复苏或现场救护等急救方面知识的学习,见表 1。其中一年级32.18%的学生参加过急救教学课程,二年级80.1%的学生参加过急救教学课程,而三年级90.3%的学生参加过急救教学课程,可见通过在校学习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显著提高,见表 2。
2.2 大学生对学习紧急救助知识的态度
2.3 大学生对急救技能的需求
绝大部分大学生对急救技能的需求度较高,认为很需要的603名(88.8%),一般的51名(7.5%),不需要的25名(3.7%)。
2.4 大学生参加免费急救技能培训的意愿
对于开展免费的急救培训课程,有641名(94.4%)大学生表示会来参加,其中有231名男生表示愿意参加,410名女生表示愿意参加,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0,P<0.05)。
3.讨论
在西方发达国家, 每3~ 5人中就有1 人能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急救知识与技能; 荷兰公民10岁起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 瑞士法律规定, 每个公民都要接受急救知识培训;我国香港对运输业人员要求进行为期2周的急救课程培训。而且国外复训度相对较高, 如在澳大利亚西部接受5次以上培训的公众可占16% 。最早开始对在校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培训是1960 年的挪威, 随后各个国家陆续开始了对学生的相关培训。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处于非常活跃的年龄段, 是伤害的高危人群, 但是由于生活经验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相对不足, 一旦发生意外事件, 不仅会给家庭带来伤害,还会给社会及他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公众急救水平 。对他们进行急救知识的教育与行为的促进, 再通过他们对其周围的人进行知识传播和行为的促进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从而提高大学生应对意外伤害时自救或互救的能力。
调查结果还显示, 通过学校教育培训, 大学生对学习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明显提高, 学校教育培训后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显著。说明青年学生通过正确引导和适宜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对学习急救知识技能都有着良好的愿望和热情。
总之,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充满竞争的社会,交通的发达、社会老龄化、工作压力、自然灾害及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等,使意外伤害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现场的急救已经不单单只是局限在医院,它已经波及到各个社区、家庭及个人。而作为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掌握好急救技能更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并且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宣传急救技能的重任。因此,高校对学生急救技能的培训, 不仅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而且也会为社会输注一股有力的后备军, 对于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艳萍, 黄集慈, 石茜. 健康教育对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的效果评价. 中国健康教育, 2000, 16( 3 ) : 138- 141.1096 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2月第30卷第12期 Ch in J Sch H ea lth, December 2009, Vo.l 30, No. 12
[2] 张军根, 王红妹. 我国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的现状与趋势.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 10) : 1 115 - 1 117.
[3] 岳丽霞, 欧国强. 居民山地灾害意识水平比较研究. 灾害学, 2005,20( 3 ) : 117- 120.
[4] 董晓梅, 陈雄飞, 王声, 等. 大学生对突发灾害的认知及应变能力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6) : 660- 661.
[5] 桂莉, 曾友燕, 陶红. 医学院校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23( 5) : 331-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