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形成家校合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水利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提高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保证建设资金的充分利用,节约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行。本文从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研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高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使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引言

与一般的工程项目相比,水利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等特点,这就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有效的造价管理能够降低水利工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而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我国的全过程管理、全成本管理理念尚未完全建立,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存在着管理不完善的情况,缺少对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加强对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决策阶段

水利工程在前期投资过程中所制定的决策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是造价管理工作的源头,如果前期的决策阶段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后期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着重视力度不够,投资决策和具体工程项目没有实现有效结合等问题,使得工程建设周期被人为延长,增加了项目回收风险。[1]

(二)项目设计阶段

在水利工程的项目设计阶段,有的设计部门没有考核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设计概算与审批预算出现了较大差距,而且由于设计缺少严谨性,设计深度不够,使得工程在运行中出现不少问题,需要进行后期修改,在后期修改中又都需要经过审批,这就延长了工程竣工周期。此外,有些设计单位过分强调设计档次,造成工程预算严重超标,使得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远远高于设计概算,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成本。

(三)工程施工阶段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可以说关系着整个工程建设的成败。在项目施工中,有的企业为了中标而压低价格,以低价中标,而原材料市场的价格不断飙升,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成本,这些施工企业不得不使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从而增加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2] 此外,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材料管控的意识不强,乱用材料物资,增加了材料使用量,使得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不断上升。

(四)计价方法不科学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利用定额预算确定直接费用,按取费标准计算各种间接费、税金和利润等,然后再进行相应调整,最终计算出工程项目造价。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行情,这种计算方法就存在很多不合时宜的地方,因为同种材料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产地都有不同的价格,需要结合具体的行情进行成本计算,而且目前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不统一,缺少规范性,不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二、提高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只有建立系统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并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加快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推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制度化改革,维护建筑市场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3]此外,理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实行协调联动制度,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编制可行性强的投资决策

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面临着不同的施工条件、地质条件,因此在制定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具体细致的考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投资决策,并且要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估算,做好风险预期,降低项目风险性,确保项目资金能够顺利回收。在确保可行性研究的准确性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工程项目造价方法,认真审核投资估算,对于不同的资金来源进行严格审查,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

(三)设计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要注意加强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实现经济、技术与设计的有机统一,建设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要进行积极配合,以防出现设计和施工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要多采用先进的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并且依据项目预算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个过程中要依据限额进行可行性方案设计,降低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实际费用和造价相差很大的情况。

(四)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购买原材料、工程设备、工程用地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虽然施工阶段对整体工程造价的影响只占到10%左右,但是整体工程的主要投资和后续工作都和施工阶段紧密相连。[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不仅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合同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还要做好施工过程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杜绝施工中的人为浪费现象。

(五)工程后续阶段的造价管理

许多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阶段就放松警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就会松懈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工程造价成本。同时,有些造价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盲目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存在着重复结算等情况,使得工程造价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在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应当严格依据图纸进行工程量核算,通过项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构建工程管理联动体系,使之形成一种合力来提高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质量,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从而有有效地控制水利工程造价。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要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从项目投资决策开始,到最后的竣工决算都要做好造价管理,保证工程项目能够充分体现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对工程实施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建立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提高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工程投资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龚黎.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0,(09).

[2] 樊静,郭元明.浅谈水利工程造价过程控制[j].科技与生活,2010,(02).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长学校:家长教育:家长会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12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留守儿童不断增多,而作为子女教育第一责任人的父母,已无法承担起这一责任,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方式已经被打破,寻求新的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而迫切。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我们认为办好家长学校,是一条可以解决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广大偏远地区农村教育中隔代抚养、自我监护、委托监护等教育方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家长学校,有效利用家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开好家长会,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合作,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一、培训并提高家长素养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前提

我们知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更被认为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长的教育素养又决定了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并且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情感意识、思想品德、意志性格和学业等方面的成长。因此,办好家长学校,有助于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更新家长教育理念,传播科学的家教素养,从而成为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结合的最有效途径。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其教育能力首先表现为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方式是否适合孩子的特点。但是,当前农村家庭教育者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在我十余年的班主任经历中,曾经遇到过几十位大大小小的“问题学生”,因此也就避免不了地要与这些“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在我和这些家长的沟通中发现,几乎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存在着或多或少不够科学、不够和谐的家庭教育问题。这些家长们家长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作为家长,给孩子创造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足够了,因此,这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平时要么忙于经商,或忙于农活,或忙于外出挣钱,对孩子的管教就是在各类考试结束之后,简单地问问成绩,甚至有个别家长连孩子的成绩也不过问。

那么,作为孩子学校教育的承担者的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呢?我认为家长学校必须担负起培训家长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家长学校各种形式多样的培训,提升家长基本素质,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能力,从而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进而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只有通过这种家校共同携手,孩子才有可能收获真正幸福的教育,享受幸福人生。

在家长学校,要鼓励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生活,这一方面有助于家长自己的“成长”,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

在家长学校,教育观念比较先进的家长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因为来自家长之间的交流更为直接有效,在家长对学校生活的广泛参与中让家长感悟到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为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

二、办好家长学校要有效利用家长教育,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我们这里所说的家长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有所不同。家庭教育,是整个大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长教育则是在家长学校的组织下,由家长在校内外实施的教育活动。家长教育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仅是家长自己的孩子,而且更多指向由自己孩子因同学关系形成的学生集体。我们知道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求任何回报,不讲任何代价的。家长教育由广大的家长参与,因此学校教育具有同向性、同德性、同育性、同心性和同行性,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向外延伸。家长教育也改变了以往只由单个家庭对子女进行教育的不利局面,形成同一集体,协同教育孩子,并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监护、帮助与引导。因此,家长学校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工程,更是一个社会的大工程。

三、开好家长会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关键所在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关系,家长会更是广泛联系家长,解决普遍问题,吸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家长会往往遭遇了“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局面。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家长会并不热心,有的家长甚至视家长会为精神负担。我认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家长会才会拴住家长的心。

1.把家长会召开成“学生的成果展示会”。因为家长参加家长会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孩子在校方方面面的表现,这就我们要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做好这方面的积累,在家长会上来一个集中展示,相信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进步会非常高兴,同时也让家长会更具有吸引力。

2.把家长会开成家长的讨论会。在召开家长会时,我打破了“一言堂”的常规模式,适时适当地让那些各个方面有家教经验的家长,作为主讲人让他们把自己成功的家教经验介绍给其他的家长们。这种做法,不但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而且引起很过家长的兴趣。此外,在家长会上我还把那些有困惑的家长与有经验的家长结成家长互助组,让他们互相切磋交流,这样比教师的单方面指导与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3.通过家长会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不畅是造成家庭教育低效的主要症结所在,引导家长利用好家长会这个平台,放下架子主动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平等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帮助孩子在理解与信任和谐气氛中,接受父母的建议和要求。从而缩短家长与其子女之间的距离,使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小孩,孩子更信任自己的家长。

总之,家长学校是在新形势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媒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样资源,并且要号召和组织家长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学习家教知识,更新家教观念,掌握正确科学的家教方法之中,与学校携手,共创孩子明天的美好幸福人生!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范文第3篇

对儿童来说,会有三方面不利影响。

第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当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做作业的过程即是温故知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回忆上课所学的内容,思考题目的要求,完成或听、或说、或读、或写的任务。发现哪里没有听懂,记录在本子上,第二天向教师请教。这个过程是培养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不可缺少。而家长的替代让孩子完全跨越了这个过程。

第二,不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能够独立思考、掌握学习方法等。学习是一个人终身要做的事情,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儿童一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就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渐渐地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到了中学以后课业成为负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学阶段家长的过度替代使孩子本身丧失了这些习惯和能力。

第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家庭作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完成家庭作业、检查自己的作业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教师要把作业留给学生,学生需要自己完成和检查。如果从刚开始上学的时候,这些工作就由家长配合完成,就等于学生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当然不可能养成责任意识,学生会认为:这些都是我爸爸或者我妈妈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

对家长来说,过于紧张孩子的学习,往往会导致忽视孩子的情绪情感和心理健康。孩子会渐渐地疏离家长,甚至与家长形成敌对的态势,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校沟通合作;家长会;多向互动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合作的主要渠道,也是联系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重要桥梁。然而近年来,家长会的多向沟通功能日益减弱,成了单向的“成果推介会”、“表彰会”、“批判会”这类“独角戏”。 学生抗拒,家长敷衍,老师纠结。探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担负“家校沟通桥梁”重要角色的班主任,应勇于创新,赋予家长会更多的教育内涵。笔者在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充分调研——创造多向互动的有利条件

要使家长会不流于形式,就要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首先,要对本班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务求比较全面、充分。有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只谈成绩,对学生的性格、习惯、成长状况等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连学生姓名与本人都对不上号,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可以通过信函、校讯通、邮件等形式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家长的诉求,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家长反映最多的是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也有的提出能否就科学育人的问题进行沟通。针对这些诉求,班主任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策划、布置,为有效互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此外,还有一个群体不能忽视,那就是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学生的角色都是被动的,甚至是被排除在外的。可是作为家校合作的最终落脚点,他们又怎么能缺席呢?研究表明,高中生自我评价日趋成熟,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要求深入地了解和关心自己的成长。只要教师、家长引导得当,是可以产生“1+1+1>3”的效果的。为此让每位同学进行短期的自我规划,并反思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等,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不少学生都谈到自己的任性、烦恼,希望家长不要只关注成绩,希望和老师像朋友一样对话等等。这些信息为家长会的成功举行增加了助力。

二、精心准备——搭建多向互动的坚实平台

教育活动过程因互动而创生。亲子、师生之间以及家校双方能不能实现同步有效沟通、互动呢?家长会正是一个绝佳的平台。首先,要促成家校互动。比如我有意安排了家长给自己孩子颁奖的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让学生参与策划。为此,我精心挑选了热心、会策划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团队,他们策划的亲子互动游戏,如“蒙眼摸手”、“亲、子 关爱大比拼”等,深受家长和同学的欢迎。既完成了任务,也受到了教育,发展了能力。此外,教师发动学生策划、准备的过程,也是难得的师生沟通、互动的机会。不仅发展了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互信与了解。

三、真情沟通——营造温馨感人的互动氛围

互动成效的好坏取决于互动双方的参与程度及沟通效果,而参与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能否得到触动与释放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班主任作为沟通互动的主导方面,作用至关重要。我将家长会设计为三个版块:第一环节是家校沟通。班主任重点介绍班级建设和发展情况,同时,呈现学生全面进步、成长的状态,多肯定、表扬。让家长真切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细致、负责的态度以及对学生的关爱。家长又怎能不受感动呢?第二环节是亲子沟通、互动。把同学们也请入会场,并由学生自己主持。先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颁奖,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也让学生与家长分享收获的喜悦。接下来,由几位同学朗诵文章《妈妈,请别对我发火》,抒发孩子们内心的渴求与期待。然后就是亲子互动活动。我们设计了“蒙眼摸手”、“亲、子 关爱大比拼”等活动,大家忘记身份,消融隔膜,真情相对。最后,一起观看视频故事《一斤母爱》。此时,整个会场场面十分感人,很多家长与孩子相依相拥。这正是真情的流露,也是人之天性。最后,班主任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沟通,效果已是水到渠成。大家都消除隔阂与防备,敞开心扉,还会有什么障碍呢?

四、用心经营——延续多向互动的长久效应

班主任和家长建立起的互相信任、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是形成家校良性互动、合作的重要基础。如何有效利用家长会这个平台产生的正面效应,并使它长久发挥作用?班主任要用心经营,要有经营意识。首先,要让家校沟通维持常态。有的教师开完了家长会就没有了下文,家校合作的效应无疑大打折扣。因此,对一些家长关注又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主动、持续沟通,并及时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其次,要善于开发教育资源,放大家校合作效应。家长会只是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由这个平台累积的互信、合作关系,我们可以把它充分放大。如成立家委会、举办家长沙龙,建立班级网页等,最终实现三方共赢。再者,进一步改善亲子关系。班主任可以有计划地开展系列班集体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如登山、远足等。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在教育学生成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在教育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班主任应勇于创新,开拓视野,有效、充分地“盘活”教育资源,使班级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走向德育专业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9

[2] 陈录生,马剑侠.新编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0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范文第5篇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家长应与学校合作,参与课程改革。这就要求家长应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学校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创建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课程改革,让家长与课改同行。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家长,资源

一、新课程改革中家长角色的现状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经验表明:学生不愿意参加的教学改革必然是失败的,没有家长支持的教学改革也是行不通的。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对家长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似乎应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家长同样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而且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已从过去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到现在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又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家长们已经意识到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社会适应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人,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越来越得到家长的认同。

二、家长应充当好几种角色

家长在充当好学校教育的“支持者”的同时,还应充当好以下几种角色:

1.家长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知情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家长拥有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家长不仅应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而且要了解学校的办学宗旨、所设置的课程、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方式、评价方式以及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划等等。

2.家长应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的责任,家长应主动从“支持者”转变为“参与者”,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直接为学校教育服务。

3.家长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监督者”。家长应有权对学校的收费、课程设置、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实施监督,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4.家长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决策者”。家长享有参与学校重大事情的决策权,与学校领导、教师共同研究学校教育问题,共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设计学校发展蓝图等等。

三、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与课程改革同行

家校联系是家庭和学校之间沟通、传递信息的方式,做好家长工作,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畅通家校联系渠道,研究家校沟通的方式,积极地采纳和处理家长的意见,对尊重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对学校和家庭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至关重要。

1.召开家长会。

这是一种最大范围让广大家长认知课改的最直接途经。这样既能快速有效地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感,又能有机地把学校,社会和家族教育融合在一起,真正使家长理解学校,走进新课改,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

2.开设讲座。

新课程改革刚开始,有些家长还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些担心。因此邀请专家为家长们讲座,解答家长的疑惑十发必要。通过讲座委员会广大家长真切感受到新课程的魅力和好处,从而更加自觉地关心和支持课程改革。

3.举行“家长开放日”。

新课程应当发挥家长的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与教育内容相协调,促进教育方法以、手段上的互补。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走进课堂观摩我们的课程教学,在课堂上,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到孩子的表现,也有机会了解其它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学校也可以倾听到家长对新课程的感觉,并请家长为学校如何搞好课改献计献策,这对改进课堂环境,影响学校教学目标和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4.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内容可以是:“你是否了解一些关于课改革的情况?通过什么渠道?对孩子的近阶段学习的情况是否了解?有什么想法?孩子接受课改后,是否有些微妙变化?(特别是在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方面)对教师的一些做法,特别是教学方式等是否了解、有何看法?对新教材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如何?是否觉得孩子的身心健康情况比成绩分数更重要?对本次课程改革,包括对学校、教师等有什么意见、建议和希望?”通过这种问卷形式让家长明确新课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以对孩子正在或即将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充分了解家长们对实行新课程的态度、看法和意见。学校可根据家长们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研究各方面对课改的认识和要求,为制定和改进教育教学措施提供有效的第一手材料和依据,使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与家长的意愿和需求。

5.建立“档案袋”。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潜能、学习成绩、学习愿望和能力等,突出过程评价。在整个过程中,要真诚地请家长参与,争取家长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在档案袋中收集的材料,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完成,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己决定放入档案袋中的项目;每月定期请家长对档案袋进行阶段性激励评价;学期结束,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反思,进行客观描述,对学生的考试结果等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分析报告。

6.家校互访。

这是一种建立在彼此间的互信和尊重基础上的有效方式。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难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结合实践,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对孩子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有效方法,把教育孩子纳入科学轨道。在与家长研究时,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发育、智力潜能、行为习惯、基础知识、爱好特长等多方面进行讨论,取得共识,然后找出孩子目前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再讨论教育方法。如果发现家长仅注意孩子的学生成绩,对其它方面从不过问时,我们就要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身体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行为习惯与学习成绩的关系、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关系等问题,以便改变家长的态度,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也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增强参与的意识,搜集孩子的资料信息,及时走访老师,与学校“互通情报”,加强配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这样的家校互动,结果是既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孩子的成才、成功。

7.设立学期、学年评价表。

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位置十分重要。让家长参与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是家长应有的权利,可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教师和孩子的成长,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家长参与学生评价,也增强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跟踪监控,有助于促进家长反思家教习惯的形成和科学家教能力的提高,为学校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服务。

8.家长上讲台。

新课程改革形式需要延伸和拓展。家长的阅历、职业、专长对学校来说是一笔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的不同背景、不同职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适时邀请不同的家长为学生讲课,可以对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行为产生良好的启示、启迪作用。这是一种言传更是一种身教,是一本不可复制、不可多得、不可取代的人生教材,也为学生与家长的相互沟通、理解,消除隔膜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9.家长论坛。

新课程为家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论坛,参与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参与自己孩子有关的一些活动(如手抄报、宣传报、书画作品展、实践活动等),让家长亲身感受到自己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财时,正确定位,通过在论坛上家长间心得的门交流,感受的畅谈,思想的碰撞,经验的交换,更好地促进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方式、育人方法的纠正和改进,利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和孩子的进步。

10.建立紧密性的联系制度。

在开发学生家长这一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有做好家庭与我学校联系纽带的强烈意识。尤其是在当今,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配合,没有老师与学生家长的真诚合作,是不可能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与渠道(如联系卡,电话热线,电子邮件,传纸条等),努力弄清楚每个孩子的家庭基本情况,因人而异地制订周密的与家长合作教育的工作计划,并在与家长合作中随时积累资料,勤于思索、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帮助老师共同教育孩子的作用,促使家长由原来的短期的教育行为改变为长期教育行为;由原来诉诸打骂的简单的教育方式改变为耐心的说服教育,使家校联系更加良性。

11.参与校本建设。

校本建设需要“博才众长”,需要“广纳贤言”。家长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将为校本建设提供丰富的参考素材和有益资料。因为在与家长的对话互动、信息交流和深度会谈中,在家长对课程改革的热情参与中,可以吸取他们在这进程中对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一些看法和想法,学校可利用这些意见或建议,进行教学的再研讨、管理的再修正和理念的再创新,以更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家长的心愿。这是不断规范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开拓校本教研,促进教学优质华的又一途径。

四、家长成为课程资源的关键

众所周知,家长对教育理论的掌握情况,对学校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影响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唤醒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主体意识,提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

1.家长素质应不断提高。

家长要参与学校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者,必须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一方面家长自身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学校应注重对家长进行培训,而且这种培训不能仅满足于教给一些家教方法,应更多地向家长介绍新课程改革的趋向、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加深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发展趋势的了解。

2.学校应逐渐走向开放。

现阶段,我们的学校还是比较封闭的,这种封闭的状态不利于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应敞开“大门”,将家长作为平等的教育合作者吸纳进学校中来,如:将课堂向家长开放,请家长走进课堂,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问题;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领导、教师共同研讨教育工作等等,逐步形成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