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心理学在轨道交通的意义

论心理学在轨道交通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心理学在轨道交通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心理学在轨道交通的意义

论心理学在轨道交通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模糊特性变量;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

前言:出行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出行者往往需要结合关键因素来主观判断轨道交通或小汽车哪种为既定条件下的最佳出行方式,同时,以最大随机效用理论为支撑,构建一整套出行方式选择误差较小的Logit模型,进而为出行者预测符合一定出行条件的最佳出行方式。

一、出行者出行方式Logit模型的建立

(一)何谓“Logit模型”及其建立的意义

Logit模型是最早的离散选择模型,在目前,Logit模型的实际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从概念上来看,Logit模型也可称其为“评定模型”或是“分类评定模型”,作为离散选择法模型当中的一员,该模型在统计实证分析研究领域当中有着较高的价值,是研究社会学、数量心理学或是市场营销学等学科内容的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1]。在多重变量分析的框架下,Logit模型以其概率表达、模型解读速率较快且应用便捷等优势,被各类型求解模型研究项目所采用,其中,基于模糊特性变量的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的研究较为多见,在模型的科学化测算之下,能够为现代城市中出行者的出行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便利。

(二)浅析出行者出行方式Logit模型框架的建立

从本质上来看,出行方式预测的非集计模型与集计模型相比较,其结果的误差较小,但这都是在模型测算样本有限的前提下所构建的模型。对于非集计模型来说,建立一种Logit模型的优势在于它本身的物理意义较为明确,但即便是此种模型构筑方式在出行方式研究项目中普遍应用,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问题,尤其是选择概率与各个方式的效用值的关联性不够明晰,这以及备选方案各自是否真正存在完全的独立性等等。基于此,在以往的研究资料中可以了解到,为了简化模型测算的推导过程,则需要针对以往的模型架构及其参数设计进行适当的改进与调整,克服其中存在的明显缺陷,特别是要突显出各类型备选方案的独立特性,从而通过模型测算更精准地计算出最佳的出行方案。

二、科学检验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效用的方法

Logit模型的应用广泛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概率表达式的显性特点,模型的求解速度快[2]。基本假设与一般Logit模型趋同,简单来说,就是出行者其人作为以交通行为意识的模型研究对象,从而围绕其出行方式选择因素等内容展开一系列的测算,直至找到一种能够满足既定条件的合理化出行方式。在最终确定出行方式测算模型效用强弱时,要参考Logit模型所呈现出来的测算结果来执行。从具体的模型研究过程来分析,效用函数与一般Logit模型的效用函数大体一致,如若将出行者的人数设定为N,将出行方式设定为M,则可以建立一种基于模型特性的变量函数组合,如下面的公式所示:

在公式中,Uin为出行者n所选择的出行方式i的模糊效用函数,同样,Vin为效用函数当中的其中一个固定项,函数公式当中其余各个参量都是作为效用函数的随即参量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模糊特性变量的参考值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化的状态当中,这也是基于模糊特性变量出行方式预测函数Logit模型的突出优势[3]。这样一来,出行者可选择的出行方式可以通过模型数据参数计算出来。

三在模糊特性变量及相关理论支撑下的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研究

(一)构建预测Logit模型所需的模糊特性变量及其相关理论内容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及各项手段的不断改进,构建预测Logit模型所需的模糊特性变量本身的效用也突显出来,基于模糊特性变量的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项目的研究不断推进,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从Logit模型的基本研究内容来看,Logit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以往模型事后预测事前事件的缺陷,综合了FR模型中FR概率分析法和KLR模型中信号分析法的优点,极大地改善了出行预测的精准度,从而提升模型预测项目的实践价值。实际上,通过分析模糊特性变量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内容,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出行方式的选择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对于城市居民出行选择而言,需事先做好规划路径与出行方式选择等事务性工作。再者,通过模型检验的过程,来确定构建预测Logit模型所需的模糊特性变量的实际效用是否能够达到预测模型建立的标准。具体需要经过“命中率指标”、“优度比检验”等检验步骤来最终敲定模型框架及模型参数的设立与选择结果。

(二)基于模糊特性变量的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与总结

1.在模糊特性变量影响之下的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测算结果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轨道交通与小汽车的平均出行感知时间的比值数据在0.8-1.2这一范围内波动,而且,这两种出行方式的感知时间呈现出同等程度的变化趋势。从具体的模型测算数据情况来看,当轨道交通的出行时间模糊化参数为0.1、小汽车的出行时间小于70分钟时,经基于模糊特性变量的出行方式预测,出行者选择的是轨道交通方式出行;同样,在当轨道交通的出行时间模糊化参数为0.3、小汽车的出行时间小于67分钟时,则出行者仍旧选择的是轨道交通的出行方式,相反的情况是,当小汽车的出行时间大于67分钟时,小汽车的出行时间模糊化参数值无论是0.1还是0.3时,出行者都会选择小汽车作为出行方式,而均不会选择轨道交通,因其要考虑的是时间因素;另外,当轨道交通的出行时间模糊化参数为0.5,小汽车的出行时间在58分钟以内时,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方式出行,在同样的情形之下,如若小汽车的出行时间大于66分钟,小汽车出行方式是出行者的不二之选[4]。

2.综述基于模糊特性变量的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的实际效用及优势

以城市生存环境当中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的感知为依据,凭借模糊特性变量的相关理论研究依据,对出行者出行时的不确定性选择进行模式化的预测。从一般化的Logit模型参数估计的情况来分析,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意向可以分成两个主要方式,即轨道交通与小汽车出行两种出行方式[5]。二者都受制于出行费用以及出行时间因素的影响,对于出行者个人而言,在不同的情形之下,选择出行方式存在一定的随机特性。实质上,基于模糊特性变量的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框架不断完善以后,其所能为出行者提供的出行方式决策结果更具实际效用,在保证预测Logit模型及相关公式的计算效率较高的前提下,模型测算结果的参考价值便更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模糊特性变量,结合城市居民出行者出行时的衡量因素,即出行时间与出行费用,能够探索出基于模糊特性变量的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的优势。从实际研究成果来看,模糊Logit模型考虑到了居民对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其计算结果较为符合出行者在选择出行方式过程中的抉择不定的实际状况,从而用科学化的Logit模型来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或是小汽车出行二者当中的一种,令出行者在不同前提下的出行效用相对良好。实际上,基于模糊特性变量的出行方式预测Logit模型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但尽管如此,如何直接由模糊效用计算模糊概率值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吴麟麟,卢海琴,张明岩,等.引入忠诚度变量的城际出行方式动态选择行为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11(11):126-129.

[2]陈坚,晏启鹏,杨飞,等.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SEM-Logit整合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02):56-57+65.

[3]陈秋香.Nested Logit模型在交通出行方式选择中的应用[J].甘肃科学学报,2013,02(02):135-136.

[4]杨励雅,邵春福,HAGHANIA.出行方式与出发时间联合选择的分层Logit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02(02):79-82.

论心理学在轨道交通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交际 语言发展 物质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81-01一、强化幼儿交际语言发展的必要性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其学习的主要内容为交际语言,只有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强的交际语言能力,才能够让幼儿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一定要重视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以及多听、多看、多说的语言学习机会,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强化幼儿交际语言发展,让其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其表达语言的能力。

二、强化幼儿交际语言发展的方法

为了强化幼儿交际语言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交流

幼儿在很多时候所表达的意愿和感受都是随意的,是不特定的。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去积极打开自己的话题,让幼儿围绕着自己心中所想的话题进行扩展交谈。比如在吃完水果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家吃什么水果,离园时说说今天高兴的事,等等。在这种鼓励下,幼儿会开始积极回想自己日常的生活,进而打开他们的思路,让他们的思维保持活跃。

事实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是非常有趣并且生动的,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但是这种表达方式往往被家长纠正或制止,其实这并不利于孩子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虽然幼儿的表达能力较差,但孩子的语言本身无好坏之分,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表达、去交流,而不是仅仅简单地替孩子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激发自己的表达欲望,真正做到有话敢说、想说和爱说。

(二)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

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对幼儿发展自己的交际语言能力有巨大的帮助,一方面可以增加幼儿的经验,为语言学习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幼儿也可以了解各种环境中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其学习的环境。比如在幼儿园中创设家庭化的环境,还可以利用教室的墙壁设立一些知识栏、开展新闻播报环节等,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幼儿能够进行情境模拟对话,进而使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环境中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达到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的目的。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把幼儿带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观察周围的事物,鼓励他们多看、多学、多说,这样十分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重视对幼儿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幼儿往往是听取老师的命令来进行相应的活动,这严重阻碍幼儿说话的主动性。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充当听众,而不是简单地让幼儿充当“受令”者,通过角色互换,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则对其进行鼓励。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增强信心,更乐于表达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多打开话题,并抓住机会、创造话题与幼儿交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而幼儿也通过自由交谈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进而畅所欲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四)鼓励幼儿交谈,学会倾听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交谈,并为其创造更多的自由交谈的机会。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小组谈论、有奖竞答的活动来鼓励孩子交流,并以此来引导他们相互讨论、争辩、沟通。教师要注意从各个环节来帮助孩子进行交流,发挥其主动性。在幼儿园,教师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时间来帮助幼儿进行交流,比如在饭前饭后,让幼儿唱自己喜欢的儿歌或者表演一个小节目,让幼儿在这种平等、轻松的环境下,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鼓励幼儿学会积极倾听,让他们去积极听取其他幼儿的对话,让他们在倾听中掌握更多的交流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进而实现强化幼儿交际语言的发展。

三、结论

幼儿有自己表达的方式,如果对其加以鼓励的话,能够很好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培养幼儿的交际语言能力时,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多说、多想、多做,而不是为他们设立一些条框。这样一来,幼儿的表达热情就被激发出来,从而更好地提高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彦臻,韩日美.简析地铁施工风险控制与管理[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04).

论心理学在轨道交通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基础力学;科学素养;对立与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16-02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基础性人文和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随之便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对它进行了不断的探索。20世纪来,通识教育已逐步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基础力学是机械、土木、力学等理工科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知识结构方面看,力学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等课程后最先接触到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素质培养方面看,力学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脍炙人口的名人轶事、严谨多样的研究方法和广阔的工程背景,强调建模能力、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探索新形势下教学过程中矛盾的多样性及其对立统一关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它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而专业教育则依托特定的背景,重在训练学生的专业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传统的我国大学教育停留于单纯的知识传承、单一的知识结构、单调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虽能很好地弥补这一传统教育的不足,但过于空泛的通识教育往往因缺乏明确的应用背景和专业支撑,让学生学无目标、学无动力和无所适从,最后也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只有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博学与精专的相统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曾结合力学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前沿问题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多门通识课和研讨课,例如:《无所不在的力学》、《工程科学与力学文化》、《混沌与非线性思维》、《低碳经济与新能源技术》、《变形与破坏》、《工程结构的振动》、《生物力学浅谈》等,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用专业教育支撑通识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则采用了教学名师挂帅、小班讨论为主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继承和创新

通识教育是对人类精神财富和人文传统的继承,而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有创新能力的人,因此整个教育过程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知识和能力的对立统一关系。文化和知识传承是创新的基础,离开了它一切创新都无从谈起;而创新又是矛盾转化的目的,是继承的延续和升华。在材料力学的教学中,我们以变形固体的应力和变形分析为主线,强调了基本模型的抽象,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基本公式的产生背景与应用条件。然而,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学习公式和定理,而是注意用科技发展史和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例如我们介绍了古希腊人对静力学所作的贡献;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定理的严格证明导致了起重机的产生;达芬奇关于构件强度的实验;库仑建立了圆轴扭转的公式,以及后来的人们包括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在关于其他截面轴扭转的研究中最初所产生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真谛,学会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去揭示矛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三、“教”和“学”

通识教学坚持教和学的统一。“教”和“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相互联系、相互激励、缺一不可的要素。古人把老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受业和解惑”,传统和狭义的观点把“传道”仅理解为传授知识,但广义地说它包含有非常广泛的内涵,即还包括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识教学改变过去以“教”为中心的观念,实行以“教”促学、“教”“学”并重,“教”为表象、“学”为归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各课程的教学计划中,都应保证有一定比例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如《理论力学》中的空间平衡力系、刚体定点运动、非惯性系动力学问题;《材料力学》中的物理非线性问题、弹塑性问题、多组分复合梁和动应力问题等;《结构力学》中有关桁架的影响线、超静定拱结构、悬索结构力学分析等。《力学基础》等课程则实施了3+1的教学模式,即3课时课堂教学、1课时学生自学,而且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对自学情况进行交流、检查和评定,既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学习方法,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学”和“用”

通识教育可克服应试教育高分低能的现象,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学”和“用”的统一。“用”可包括两种含义,一是让学生亲身参加实验或工程实践活动,体现了实践的直接性;另一种是将科研和工程中的问题或生活实例提炼成教学案例用于课堂教学,表现为广义的实践活动。例如我们结合课程教学和工程问题研制开发了数十种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装置;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结合某国营农场大型猪舍竣工后即便倒塌的事例,分析了连接件强度对整个结构安全的重要性;结合某大型钢结构粮仓承载后突然失稳的事例,引导学生计算构件的长细比、内力和临界应力,分析失稳原因;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等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增加了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和噪声测试训练等。众多生动、真实的工程实例和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摆脱了一味烦琐枯燥的定义和公式,看到了专业应用的前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五、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

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其中包括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美国心理学家华尔特日·科勒温斯克曾经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传授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而且还传递、领会教学大纲未规定的态度、意愿、感情等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看不见的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应用,教育传授知识的功能正在逐渐减退,而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态度、性格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却在日益增强。通识教育实施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设定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计划,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鼓励学生中西贯通、文理综合,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其中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这是传统的专业教学所无法做到的。例如力学课程中的许多内容都有很好的历史背景和生活与工程背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力学文化,在力学通识课程教学中,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实践论、矛盾论[M].选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7.

[2]王芳亮,杨必武,张广杰,通识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0,(234):37-38.

论心理学在轨道交通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城市导识系统;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05306

引 言

城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而趋向有序化,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前拓力;另一方面又因为无度的资源耗费和能量释放而坠向无序化,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后滞力。城市的未来,取决于有序化与无序化这两种孪生命运之间的持续角力。城市导识系统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城市的有序度、维持城市的有序运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导识系统是一个由城市导识信息组成的信息系统,它与城市交通系统密不可分,但二者的意义却又迥然不同。如果把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看作城市的“血脉”,城市导识系统就是城市的“经络”,因为城市导识系统不仅将城市的交通系统与城市的其他系统紧密联系起来,更赋予它们有序运作的引导信息。一旦城市导识系统发生紊乱,城市交通系统必定因失去引导信息而陷入停滞或无序运作的危险状态。随着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导识系统的意义日益凸显,它必将在全球化的城市竞争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城市导识系统建设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应秉持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我国的国情和全球化的进程出发,从整体上进行长远规划,以避免世界各地的城市发展中屡见不鲜的先错后改甚至将错就错的历史教训。从城市导识系统的功能出发,根据城市导识系统对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发展分为三个层次,称为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有机进化论:第一层次为基本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满足城市的导向需求,以实现城市“可识读”化;第二层次为拓展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扩充城市的形象载体,实现城市“可归属”化;第三层次为动力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催动城市的文化产业,实现城市“可持续”化。这三个层次逐级递进又相承一脉,最终融入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之中。

一、 满足城市导向需求,实现城市“可识读”化

导向是城市导识系统的基本功能,也是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有机进化理论的第一层次。合理高效的城市导识系统必须与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其他城市设施紧密有效地配合,能够便捷地向尽可能多的人们传达准确、高效、安全的导向信息,使身处城市中的人们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能感受到城市魅力的呼唤,感受到这座城市是友好的,是不会迷路的,是可亲可爱的,是可以慢慢品读的。城市导识系统在完成它的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帮助城市实现了自身的“可识读”化。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生地和集聚地,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世世代代努力奋斗与创造的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智慧最直接和最辉煌的体现。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自最初的城市诞生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建造日益复杂的道路、广场、建筑物、景观、各种基础设施等等,以匹配多样化的城市生活。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宏大,城市的形态越来越多样,城市生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城市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系统。现代化的大城市,每天都有数百万人穿行于其中,其中有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也有观光浏览的过客游人,有踌躇满志的富商巨贾,也有背井离乡的打工兄弟,有负笈求学的莘莘学子,也有步履匆匆的职场精英,有徐步说笑的青年情侣,也有蹒跚扶持的花甲老人……人们从城市的一个角落去往城市的另一个角落,或者从另一个城市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又或者阔别多年后再次回到曾经熟悉的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无论城市中人的角色和目的如何不同,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与城市亲密接触,都与城市中的其他人紧密联系,每个人都试图认识和了解所在的城市,并经过与城市和他人的相处,形成对城市的内心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借助于城市导识系统进行导向,以确定自己和他人所处的位置以及目的地的位置,需要明确往返目的地的路线以及如何做出安全、便捷的运动选择。这一过程,就是人们对城市的识读过程。

一座城市的魅力,必须首先通过有效的识读进入人们的内心,然后才会在人们的内心留下印象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当你兴致勃勃地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却因为无法找到下榻之处而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流浪街头,你对城市夜景的审美程序可能很快就会因劳累和焦虑而关闭;当你满怀期待地赶往机场迎接朋友,却因找不到正确的乘客出口而迟迟未能现身,你的朋友可能会比你更觉得尴尬。相反,当你初次到访一座城市就能便捷地去往你想去的地方,看到你向往多年的景致,品尝到你垂涎已久的美食,你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就会油然而生。城市的“可识读”性是一种富有情感特征的城市属性,是城市作为人类精神居所的原因所在。城市这本“打开的书”内容丰富、五彩缤纷,城市里高耸的楼群、低矮的平房、笔直的大道、幽深的小巷、开放的广场、安静的庭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润着城市的气息。这些信息,一部分成为城市的背景而等待敏感的人们去发掘,大部分则是通过城市导识系统主动地传达给了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人。

二、 扩充城市形象载体,实现城市“可归属”化

城市导识系统在充分满足城市导向功能的前提下,因其自身的文化负载能力而对城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进行诠释,发挥出其作为城市形象载体的作用。城市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大系统,城市的方方面面又各成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又由各种各样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就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也是构成城市形象的最终形式。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有机进化理论的第二层次,就是承担城市形象载体的使命,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使人们产生由衷的归属感。

城市形象属于城市文化的子系统,表现为多类型、多层次、多方式和多视角,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城市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视觉形象等三大内容。其中,城市的意识形态包括城市的整体定位、城市管理定位和市民的精神追求等;城市的行为规范包括市民日常行为的种种习惯和规约以及城市活动的行为表现等;城市的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的最直接表象,包括城市标志、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及城市景观、城市道路、城市广场与公园、城市雕塑与装置、城市纪念物、城市代表符号、市树、市花、城市色彩、城市吉祥物等标志性形象,政府办公环境及其相关的礼仪用品、服饰、交通工具、建筑及室内风格等办公化形象,城市的自然资源如山石水体、晨烟暮霭、畜牧矿产等资源形象,城市的商业会展、贸易往来等经济形象,以及城市的体育运动、娱乐演艺等休闲形象,等等。这些要素之间通过复杂的交通联系起来,又通过相应的导识系统而变得清晰。现在,几乎每一个有抱负的城市都在致力于城市形象工程,但是,要做好城市形象工程需要全局观念,综合考虑各项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巧妙处理各方利益。城市导识系统因为自身涉及形式、色彩、材料、质地等造型因素和人机工程、人与环境、人的心理与行为等其他综合因素,因此在城市形象工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城市导识系统不只是起着穿针引线的辅助作用,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例如,一座城市的交通枢纽,通常是这座城市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的前沿,承担着城市迎来送往的吐纳功能。城市交通枢纽的导识系统如果在功能上非常地高效合理,则能保证交通的顺畅与便捷,即满足城市导识系统战略的第一层次;同时,如果该导识系统又能反映城市的内涵与气质,将城市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追求反映出来,则会给城市增添更加动人的韵味,使人们对城市产生无限的向往和依恋之情。

当城市导识系统的组成要素,比如建筑物的名称,街道两旁的路牌、门牌,公共交通候车厅、卫生间的符号标牌,地铁站的出入口方向箭头,商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的电梯方位符号,各种宣传栏、公告栏、禁止吸烟或安全警示的标识,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说明,等等,所有的这些要素都能够在完全满足导识功能的基础上,将城市文化烙印于自身的造型与使用语境之中,此时,城市导识系统就完成了从基本层次向拓展层次的跨越。也只有当城市导识系统作为城市形象载体的角色在城市生活中发挥作用时,城市的日常运作才会使人感到亲切,人们才会对生活于其中感到无限幸福与自豪,并时刻把自己与城市相融合,形成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城市,归根结底还是生活的艺术。

①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十年见证文化产业腾飞――我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对比分析报告》,载《光明日报》,2015年2月12日。

三、 催动城市文化产业,实现城市“可持续”化

城市导识系统不仅担负着城市的导向功能,也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城市中几乎一切活动都不能忽视的环节,因此它既是城市物质基础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常态”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导识系统的发展也必须与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步调相一致,才能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催动力。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城市文化产业主要以城市文化资源为原材料、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为目标进行文化意义上的创作和销售,其发展要针对城市文化的不同形态区别进行,而城市导识系统则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适应于城市多样化的物质和文化资源条件。

我国的文化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在市场经济中成长壮大,成为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和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通过对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初步分析发现,十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成倍增长的态势,法人单位增加了近2倍,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资产总额增加了近5倍,主营收入增加了4倍,增加值增加了近5倍,尤其在2010年以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量超过20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①十以来,中央政府提出和强化了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为未来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力支点。例如,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以旅游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相关文化产业不仅带来旅游本身的繁荣,同时也刺激了各种高规格会议、大型会展、商务洽谈、学术交流、娱乐选秀、体育赛事、文艺汇演、传统庙会、节日庆典等活动,促进了整体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持续活跃。这种繁荣既是城市发展的大好机遇也是对城市管理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依靠健全的城市导识系统给以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才能消除行业壁垒,打通文化产业战略结构的各个环节,实现城市的真正的和谐发展。再如,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调度系统已经逐渐倾向于智能化,可通过车载装置采集车辆运行状态和其他相关信息,然后将其发回信息中心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同时还可以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通过车载或车站内的显示系统进行传达。这种信息化的处理过程十分高效,不仅为乘客提供了极大的导识便利,同时也会为科普宣传和商业广告等创造了机会。

对于现在的城市而言,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刺激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未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资源的大整合时期,文化与科技将更加密切地彼此借力并不断加快相互融合的步伐,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将会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从自发转向自觉。此时的城市导识系统不再只是作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基础服务设施而存在,其本身也将成为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并密切联通各行各业,促使城市的文化传承、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各个环节的配合更加默契,使城市发展逐渐驶入可持续化轨道。

四、 案例研究

下文将以分析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这一城市区域为例,解析何为城市导识系统的有机进化论。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道路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向》中,作者强调说:“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他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因此与之密切相关的……它是城市中的绝对主导元素。”[美]凯文・林奇:《城市意向》,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5、37页。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中道路的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为了将数量众多的道路区分开来,每条道路都拥有了其特定的名字,如“四平路”、“邯郸路”等等,同时,为了区分道路所在的方位,也常常会使用如“国定东路”、“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等命名方式,在城市高架环路体系的发展下,还出现了诸如“内环路”、“中环路”、“外环路”等命名形式。在以道路为基础的城市网络结构体系下,确定了以“道路名称+数字序列”为基础的城市导向系统,比如同济大学正校门的位置是“四平路1239号”,人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一栋陌生建筑的位置和寻路 的。为了更方便地表示一个特定的区域,人们又命名了一系列重要的城市节点,如“五角场”、“大柏树”等等。以这种方式来建立的城市导向体系能准确地表达建筑的具置,满足了寻路的功能需求,实现了城市的“可识读”化,是为城市导识系统的第一层次。(图1)

以“路名+号码”为基础的城市导识系统具有逻辑清晰、定位准确等优点,是一种“纯理性思维”的导向体系,但城市并不只是居住的机器,人文精神也是城市应体现的重要一面。城市导识系统应扩充城市的形象载体,实现城市“可归属”化。城市导识系统的第二层次是建立在第一层次基础之上的拓展层,它与前者是一脉相承的。

要实现城市导识系统的“可归属”化,就是要使人们在城市中产生“归属感”。归属感是人们的一种情感需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对城市产生“归属感”也是恋地情结的一种表现,也是城市生活的必然需求。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归属感”日益成为现代大都市的短板,并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也将是世界任何大都市都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建立“可归属”化的城市导识系统就需要在“路名+号码”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城市区域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与文化设施,如医院、学校、地铁站、邮局、银行及ATM服务点、公交车站、停车场、博物馆、图书馆、社区服务中心等,帮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方便快捷地到达这些场所,增强社区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图2)

城市导识系统的第三层次是实现城市发展“可持续”化的动力层次,其核心目的是推进环境的可持续、文化的可持续和信息的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城市导识系统时,有意识地发展以下这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城市自行车+步行”导识系统,并与城市地铁体系和公交体系相结合,强化绿色出行理念,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化。如果说城市机动车与轨道交通体系是城市主动脉的话,“城市自行车+步行”交通体系就是保持城市活力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它既能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也能推进更加健康的都市人生活新模式。(图3)

其次,建立城市文化产业链,并与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历史文化街区相结合,在城市更新中,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城市历史文脉与文化遗产,并在城市导识系统中予以强调,实现城市文化的可持续。

再次,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城市导识系统,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使交通体系运转更加顺畅,完善城市公共安全预警和人群疏导机制,这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的有效途径。

结 语

中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至今而生机蓬勃的国家,中国的城市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一度遥遥领先。但是,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饱受疮痍之痛,一座座伟大的古城在现代化的轰鸣声中黯然颓败,而一座座被外来文化淘洗过的失去独立精神的躯壳般的新城又招摇而起。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早知早觉,以城市文化自觉者和城市主人翁的意识,承担起推动城市发展的责任。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是城市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可以被人们识读、让人们产生归属感并维持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要完成的战略举措。在全球化城市竞争日益加剧和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城市要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城市导识系统战略纳入到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整体规划之中,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世界化的机遇和挑战。

城市导识系统战略的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城市发展中的导向需求、形象需求和产业需求,逐级发挥其基本功能、拓展功能和动力功能,服务于城市生存与发展中的可识读化、可归属化和可持续化三大属性。这一战略的三个层次既逐级递进又三位一体,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律,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功能需求,若能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充分理解和实施这一战略,将会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共同繁荣,促进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张鸿雁.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伯杰. 导向标识[M]. 谢琳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 刘士林. 中国城市科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4] 沈山,安宇. 和谐社会的城市文化战略[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5] [加]贝淡宁,[以]艾维纳. 城市的精神[M].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2.

[6] 叶辛,大申. 城市文化研究的新视点[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7] 田根胜,黄中顺. 城市文化评论[M]. 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9.

论心理学在轨道交通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必须要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进行合理的衔接,实现两者的整合。在当前高等教育环境中,各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形成具备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规划和安排并不具备系统性和持续性,缺乏对全局的把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概念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界定。在高等教育当中,要想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注重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工作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基本运营职责的重要体现,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升高校的科研成果,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在学科建设的定义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一般来说是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石,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二,要想确保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不仅需要进行经验积累,还需要高校增加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三,学科建设在提升学生学业与教师学术水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承担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责任。其四,学科建设工作还影响着学科的长远发展,影响着社会人才的输送质量。2.学科建设有效性的判别。在学科建设有效性的判别上,我国教育部门进行了相关规定,其标准如下:(1)要能够准确判别学科的发展方向,并且要能够对学科建设内容进行精确的提炼。这就需要高校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本校学科目前的基本走向,从而确立未来准确的发展方向;(2)高校的师资力量必须要有所创新。这就需要高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应当遵循合理搭配的原则,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3)要建立学科发展的平台,在学科建设投资的分配中,在学科平台建设上的投入应当占据较大比例,同时,在建设软件设备与硬件设备时,要注重两者之间的互相融合。

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有效的学科建设在进行高校人才培养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专业人才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当今社会,另一方面能够确保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其一,促进高校人才迅速适应当今社会。目前,高校都会致力于汲取社会上比较先进的理论知识,并且掌握社会较为前沿的技术知识,然后将两者进行融合,从而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是,在人才培养完成之后是否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成为目前检验高等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有效的学科建设工作就可以保障培养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正常情况下,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专科培养系统,另一方面是研究生培养系统,无论是哪一种系统,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进行建立的,因此,确保学科建设体系的有效性对于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保障高校学科理论发展的前瞻性,还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合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在体现人才价值的同时,也达到了更好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其二,确保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在高校培养的人才当中,是储备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是确定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最主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工作都与学科建设工作密不可分。学科建设不仅仅要建设基础课程、实验基地、实训基地,还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进行综合性理论建设,例如教师的学术能力。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不仅要让教师进行正常的学术科研研究,还要注重学术能力的提升。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学科建设的作用。虽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过来说,人才培养对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培养水平可以对学科建设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衡量,另一方面是在高校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人才培养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有效性。其一,人才培养水平可以对学科建设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衡量。学科建设属于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但是在自身能力的体现上,一般会呈现阶段性,第一阶段是以自身的师资队伍为基础,提高科学研究力度,第二阶段是通过科学研究力度的增加,抢占较为前沿的研究地位,第三阶段是学科知识较为领先的前提下,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课堂的教育资源,在传达给学生先进学科理念的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科之中。因此,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提升,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也是学科建设的最终体现,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衡量着学科建设的有效性。其二,在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下,人才培养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从某种程度上出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并且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利于人才吸引。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高校发展的桥梁,也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不仅仅是人才对于高校的选择,在优秀人才的吸纳上,各大高校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因此,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对人才的培养,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必须要致力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在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下,人才培养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有效性。

三、影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

1.学科结构。在影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中,高校的学科结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因素。高校的学科具有特殊的含义,承担着大学的职能,将知识分类作为基本依据,将富有深度的专业知识当成主要内容。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层次性。高校学科门类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在每科门类之下,又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依次排列,总体来说,高校中的学科结构属于多层次梳状结构。其二,变动性。高校的学科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高校学科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三,多元性。高校学科结构的多元性主要表现在,如果是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下,学科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研究,就可以分为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从重点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基础学科、重点学科等。2.学科文化。高校学科文化主要是体现的方面有几类,即在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高校独有的学科语言、学科思维方式等等。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学科文化是营造精神氛围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科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备教化培育和增加高校凝聚力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重视学科文化的形成,高校必须要确保学科的布局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学科文化。形成学科文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跨学科的研究,而且在学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提升学科基地建设水平,同时,要营造出一较为轻松、较为和谐的学术氛围。3.社会经济。社会经济是影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外界因素,会经济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甚至可以说是其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提,高等教育的物质条件来源是社会经济,而社会经济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要求。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的冲击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如何生存、如何发展,成为了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不仅决定着高校学科方向的定位,也决定着师资力量的汇集以及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向等等。

四、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

1.改变学科建设传统思维。高校之所以被称之为高校,是因为具有高校的特点,高等教育之所以被称之为教育,是因为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因此,进行学科建设的重点是要综合考虑教育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但是,长久以来,人们的学科建设思维都较为单一和狭隘,认为应该是从学科再到高校,从学科建设的本身来进行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这就使得学科建设被深深的弱化,并且很难将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学科建设的传统思维,立足于大学之源,重新对学科建设的意义和目的进行审视,并且进行反思,转变从学科到高校的传统思维,变传统思维为从高校到学科,树立正确的学科发展观,将培养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同时,要积极发现学科科研活动中的教育因子,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科建设可以立足于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上,促进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建立高等教育研究体系。高等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教育活动,涉及领域十分宽广。高等教育不仅要综合哲学学科、社会学学科、心理学学科等多种学科,通过这些学科的融合,构建出完整的高等教育研究体系,还要确保自身的独立性,因此,必须要做到两者兼顾,在构建出完整的高等教育研究体系的同时,不可使高等教育的独立性丧失。在建立方法上,要以多个学科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进行学术问题的研究,同时充分利用多种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来揭示高等教育的运动规律,整理和概括所有的学科门类,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建立起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多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很难独立进行,因此,必须要以高等教育研究体系作为基础,在高等教育研究体系的作用下,有效开展学科建设,同时还要确保高等教育的独立性。高等教育研究体系属于学科建设的外在条件,独立性属于高等教育的内在需求,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且两者皆不可缺少。3.注重特色学科建设。特色学科的建设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能够使学习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更加具备科学性、合理性。高校如果想要占据行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建造成一流的大学,必须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确立地方特色,并且确定出适应学校的学科特色,高校应当将自身的发展方向确立为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社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积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且实现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自己。例如长三角的苏州大学,就和苏州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实现了相互融合,并且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动力,进行特色学科的建设,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为苏州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比较典型的就是苏州的轨道交通学院。4.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共同体当中,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共同参与、有效沟通,这样能够实现科研和教学的相互统一,不仅能够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也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但是在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来及时调整高校的学科结构,在进行学科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本校的学科结构进行合理定位,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提升高校的学科层次。同时,还需要调整学科的整体布局,尽量做到所有学科的协调统一发展。最后,还要注重学科群的建立,强调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的同时,也要注重带动新兴学科的发展。积极建立师生学术共同体能够让师生之间加强探索热情和兴趣,促进知识创新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高校的科研成果和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还是提升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作用的,学科建设确保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也体现着学科建设的有效性,虽然影响学科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要能够从根本上加强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的培养,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国瑜.科教融合:大学学科建设服务本科教育的切入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62-65.

[2]方泽强.走出一条独特、有卓越影响力的学科建设道路-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思想述评[J].山东高等教育,2015,(8):87-96.

[3]朱丽,袁荣鑫.浅论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效[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54-55.

[4]孟琦.基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