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文化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好莱坞 中国元素 电影市场
一、新世纪以来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体现
1.对白
对白是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白作为在美国电影中体现中国元素的一种方式,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 Movie,2007)中,警察说道:“好了,现在他们是属于中国的问题了。”而有些电影中的对白本身就是中文的。罗伯特・唐尼在《热带惊雷》(Tropic Thunder,2008)中用五分钟大秀他饶舌般的汉语。《公主日记2》(The Princess Diaries 2: Royal Engagement,2004)花园聚会的一场戏中,王室为亚洲元首献上了一首Jonny Blu演唱的中文版的《 Miracles Happen》(《奇迹发生》)。
2.取景
一贯喜欢实地取景的好莱坞大片十分钟爱中国景致。坐落在上海松江车墩的上海影视乐园保留着旧上海的市井风情,这里是《伯爵夫人》(The White Countess,2005)中,杰克逊与索菲亚浪漫爱情的产生地,也是《面纱》(The Painted Veil ,2006)里,费恩夫妇于上世纪20年代由英国来到中国的的第一站。《上海之吻》(Shanghai Kiss,2007)中有历史悠久的里弄,更有新鲜时尚的歌厅和酒吧。作为兼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东西文化交融之地,香港自然成为了好莱坞了解东方的首选之处。《古墓丽影2》(Lara Croft Tomb Raider: The Cradle of Life,2003)中的街区和码头,《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2008)里的维多利亚港,无不展示了她的美丽。
3.历史印记
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系列电影(Mulan,1998 & Mulan II,2005)的故事源于中国流传已久的“花木兰替父从军”,加之其超凡的电脑技术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得该系列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也是第一部以华人形象作为主角的作品。这一成功案例促使了后来的梦工厂推出另一系列电影――《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2008)。该片最终取得了631,744,560美元的票房成绩。而后搭乘了3D技术的《功夫熊猫2》(Kung Fu Panda 2,2011),以更为震撼的视听效果,在中国上映发行首日便获得5400万元左右的票房。《珍珠港》(Pearl Harbor,2001)中,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军计划进行报复,雷夫和丹尼主动参战。由于航母在他们起飞后便要返航,他们只能一直往前飞。行动前,长官教士兵们一句中国话:我是美国人!《福斯特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2008)中,尼克松企图用自己执政期间在对外政策上的成绩来搪塞“水门事件”,而这些政策则主要集中在对苏联、越南和中国方面。
4.人物塑造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占有很大比重。2006年,巩俐参与《迈阿密风云》(Miami Vice,2006),随后又出演了《少年汉尼拔》(Hanniba Rising,2007)和《谍海风云》(Shanghai,2010)。因出演《卧虎藏龙》亮相好莱坞的章子怡,于《尖峰时刻2》、《骑士》(The Horsemen,2009)后成为又一位受好莱坞关注的华人女星。此外也有以华裔女性为主角支撑起整个情节的电影。《红美丽》在叙述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时,导演更想通过朱美丽个人的遭遇,探讨华人女性在阔步发展的城市中,面对物质与情感的诱惑时如何取舍的问题。而在《庭院里的女人》(Pavilion of Women,2001)中,华人女性不再是局限于对这一小范围的代表,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整个传统东方女性的认知、情感和言行的总括。
然而,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很多时候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2006)里贫穷又无法照顾儿子的克里斯,只能将孩子送到条件恶劣却便宜的中国幼儿园,以此来体现主人公的艰难处境。有些起到烘托气氛的效果,《辣妈辣妹》(Freaky Friday,2003)里中国餐馆的浓郁特色,美食里暗藏天机的字条,服务员诡异的微笑,都迎合了它的另一个名字――《怪诞星期五》。
5.功夫片
最有声望的华人功夫影星成龙在《尖峰时刻》(Rush Hour)系列中,上演了一幕幕惊险搞笑的好戏。其后又相继推出《燕尾服》(The Tuxedo,2002)、《80天环游世界》(Around the World in 80Dads,2004)、《功夫之王》(The Forbidden Kingdom,2008)、《邻家特工》(The Spy Next Door,2010)等,总票房已超过200亿元。1997年李连杰被邀请到好莱坞发展,出演《致命罗密欧》(Romeo Must Die,2000)、《龙之吻》(Kiss of the Dragon,2001)、《狼犬丹尼》(Unleashed,2005)、《木乃伊3》(The Mummy: Tomb of the Dragon Emperor,2008)等多部影片,均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此外,还有一些较为活跃的华人演员。如出演《挑战者之终极战斗》(Highlander:Endgame,2000)、《幽灵刺客2》(BladeⅡ,2002)、《上海正午2:上海骑士》(Shanghai Knights,2003),并担任《风暴突击者》(Stormbreaker,2006)动作指导的甄子丹。
二、新世纪以来好莱坞重视中国元素的主要原因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好莱坞影片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中国元素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稳步上升的综合国力。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平等互惠的外交原则,兼容并蓄的文化追求,各项世界级活动的成功举办,各种灾难面前的无私援助……都使得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赢得了其他国家的肯定,在国际交往中也越来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中国风”吹向全球。建筑、服饰、广告、音乐等很多文化、艺术领域,都弥散着中国韵味。而电影作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门类之一,自然也不会例外。2009年奥斯卡电影节主要的提名电影中,有很多都带有中国元素,如《午夜巴塞罗那》(Vicky Cristina Barcelona)、《对话尼克松》……就连第84届奥斯卡电影节的晚宴都融入了中国风味:猪肉锅贴、香菜竹笋焖羊肉、浓汁龙虾等,还配有中国人最爱的米饭。中国的杂技《蹬人》也作为表演节目出现在奥斯卡颁奖礼的舞台上,这也是中国演出团体第一次出现在奥斯卡的颁奖礼上。
2.美国电影业对于中国市场的迫切需求
近些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观影理念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电影院看线上电影。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量是26.2亿元,至2013年达到217.69亿元。美国人正是看到了中国的商机和对其大片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展。但是,每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分账大片只有20个名额,这远远不能满足美国庞大电影工业的需要,加之中国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促使美国电影不断寻求着争取最大市场份额的突破口。从人到山水,美国电影业一步一步试探着在中国市场前行,中国元素的加入不仅吸引了更多中国观众,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这样就更加方便地使美国大片不受进口配额的限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量为131.15亿元,美国分账大片吸金49.1亿元,占总额的37%。至2013进口片票房为90.02亿元,占当年总额的41.35%。急速膨胀的中国电影市场,让美国电影人看到了无限的“钱途”,而中国观众对于他们的讨好,也将从最初的受宠若惊,进入“坦然视之”的阶段。
3.他者文化形成的奇观化体验
美国学者萨伊德认为,“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这就成为了作为一个多种族杂居,身份模糊的多元集合体,急需获得概念清晰的身份认证的一条途径―― 构建他者以获得自我身份的边界。 从这一层面看来,“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是美国社会集体创造的产品”,是“社会集体想象物”。好莱坞电影中所运用的中国元素,如果说在早期所起到的作用是划清自我与他者的界线,从而为这样一个杂糅而成的国家增强一定的凝聚力和身份认同感,那么新世纪以来这些他者文化特色的使用已远远超越这一层面。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身电影成品风格的同时,融入他者特色,对其国人而言是一种新鲜的增添,对其他非中国的国度里的人们来说是一种视野的拓展。对这二者都是呈现其不熟悉的领域,形成一种观影奇观,从而吸引更多人前去观赏,并为他们带来最大化的奇观体验。哪怕是熟悉这些元素的中国人在享受这种“讨好”的同时,或许也会有些新的发现与体验。这在电影市场都争相提升影片奇观效果的今天,无疑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做法。
三、清醒认识好莱坞的“示好”
1.表层形象渐好的中国影像
好莱坞电影中的国人形象由最初的冷漠、无知、令人憎恶,逐渐发展为一个有智慧更有野心的族群。《华尔街》系列(Wall Street,1987 &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2010)里,主人公决胜商场的秘诀是熟读《孙子兵法》。
积极正面的华人形象有了很大突破。《阿凡达》(Avatar,2009)中,在那象征希望的潘朵拉星球上,“哈利路亚山”的模样是参考中国黄山而来。《2012》(Farewell Atlantis,2009)中,诺亚方舟建于中国,当全世界深陷灾难之中时,能够拯救人类的地方,是中国。这样明显的讨好恐怕是史上第一次。
2.遭到肆意篡改的中华文化
杨恒达这样认为: “现代性是以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以来,各个领域在三种主要精神力量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秩序和传统为其主要特征的。这三种主要精神力量就是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和新教伦理,其中最具奠基性的是个人主义。”但现在 “个人主义”被美国人用来当幌子,将其从整体的传统西方思想中截取出来,断章取义地使用在电影的立意上,并借此篡改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是为家牺牲个人,为国奉献小我的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民族女英雄形象,却在美国电影《花木兰》中被处理为把男人与女人、个体与家族、小家庭与大国家以极端地方式对立分裂起来的人物形象。《功夫熊猫》中,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内涵的偷换流程是一样的:先假借我们的历史故事作躯壳,换上具有他们所谓“个人主义”思想的人物,在第二部里除了并不真实的中国的历史背景,其他精神文化实质删减得几乎片甲不留,再度打造一个看似形象依旧,实质过分强调个人力量,妄自夸大个体影响力的思想载体。
3.深层思想未变的美国意志
美国电影里被使用的“这些中国元素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表面上代表着文化间的交流、对话与沟通,深层次隐含的还是美国文化导向,是服务于美国文化和满足好莱坞要求的”。在表面的“讨好”背后,是美国人挥之不去的自大和个人英雄主义,他们绝不会将“救世主”的角色拱手让给中国。《上海之吻》里,美籍华人Liam寻根的最终结果是,即便身体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他还是要回到从出生便一直生活的地方――美国。从男性的角度说,电影里再美丽的中国女孩,哪怕是和他有过亲密行为的女子,也不及心中最爱的美国未成年少女。《2012》里,建造诺亚方舟的无数中国人被关在舱门外,第一个提出质疑的却是美国地质学家。而造成舱门无法关闭的原因最终是由杰克逊一人承担下来的。影片结局也是美国人又一次拯救了整船的人。
四、好莱坞用他者特色推进市场扩张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1.扎根本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厚重文化积淀,从神话故事到民间传说,其中精彩的故事不胜枚举,可供电影工作者发挥的选材取之不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却被他人捷足先登,毫无报酬地使用甚至篡改我们民族的精神与历史。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入侵,久而久之,便是对民族记忆的更改。尤其于青少年在电影市场消费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今天,“致使被改写后的文化经验具有更持久的影响力,在多年之后,观影记忆逐渐构成不同于传统文化的经验与情感”。所以,今天的电影工作者们要重视这一现象并引以为鉴。我们应立足于本土文化,将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其中,将我们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实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正内涵。
2.借鉴他者特色,掌握市场脉搏
作为“被窃取者”的我们自然会讨厌美国盗用我们的“特有”用于他们的电影市场利益争夺中。但在这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品经济时代,我们首要考虑的或许应该是 “如何把我们的东西卖出去”。于是,对手好莱坞的某些思路和做法应,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电影决策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帮助。我们可以在表达自我的同时,适时地融入他者文化艺术特色,保留我们的原汁原味,亦正面真实地呈现他者特色,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更好地充实自己也利于他人。当然,在选取他者特色时也要有所侧重,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我市场脉动,迎合全球观影者的需要,在实现电影首要的商品属性后,努力提升其艺术价值,从而创作出更多为世界观众所喜爱的光影奇迹!
结语
纵观新世纪以来的好莱坞电影,其中使用了太多我国的特色文化,在这些中国元素的正面意义不断提升的背后,其话语权始终是受美国意志掌控着的。我们要认清当下形势,将自己的优秀文化经“我手”发扬光大,并不断吸收他者文化精髓,融入国内电影制作,从而实现国产电影的质的飞跃,争取在全球电影市场抢占出属于我们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黎煜.美国剧情片中华人形象的历史演变[J].世界电影,2009(2).
[2]张什著.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锋――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元素[J].世界电影,2009(2).
[3]陈雅浈.美国电影对于中国风味的再现[J].世界电影,2006(1).
关键词: 问题化解 平面镜 成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做实验之一,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会遇到不少困难,如果学生糊涂地做实验,则如囫囵吞枣,只是表面上掌握知识,死记硬背结论。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化解显得十分重要,以下是我在教学中一些体会。
一、器材的选择
问题1:如何确定像的位置?这是个难点,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猜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时可引导学生根据猜想选择器材。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首先要确定像的位置。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把棋子从平面镜前拿走,与镜后的像比较大小,则像就不存在了。老师提出问题:“既不拿走镜前棋子,又要能方便比较大小,有两全齐美的办法吗?”于是学生发现要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问题2: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找到答案,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像的位置。
问题3:有学生提出用棋子代替蜡烛更好一些。你认为选择棋子和蜡烛哪种做法更好?请说出你的理由。我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发现答案:选择棋子好,因为蜡烛在燃烧时变短,导致两支蜡烛不等大,用棋子能更好地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因为用棋子做实验更环保。
问题4:将玻璃板和棋子放在白纸上、方格纸上都可进行实验。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选择方格纸好,理由是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像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方便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使实验更简洁。
二、学生操作
问题1:玻璃板怎样放置在桌面上?由于学生之前学习了重力的知识,知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受此影响,大部分同学认为玻璃板应竖直放置。于是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一张桌子的桌面是水平的,一张桌子的桌面与水平面成30°,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如果是水平桌面,则竖直放置和垂直放置是一样的,但如果桌面不是水平的,则只能垂直放置,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画图分析。
问题2:由于玻璃板有厚度,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时,会有两条线,记下平面镜的位置,那么以哪条线为标准较好呢?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像,学生会观察到前面的像亮一些,后面的像暗一些,棋子通过玻璃板前面的面成像更清晰,所以结论是选择前面的线为标准,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较好。
问题3:为了验证“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的猜想,你的操作是什么?你是如何判断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光屏放置在何处,如果放置在没有成像的地方,则光屏上没有像就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二是怎样看虚像,如果在玻璃板前面看,则虽然能看到像,但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为实像。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操作:移去玻璃板后的棋子,将一张白纸竖直放在棋子的像所在位置,直接观察白纸上是否有棋子的像。若白纸上没有棋子的像,则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三、数据处理
问题1:每组学生记录了三组数据,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偏差较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评价实验过程。可能是像与物没有完全重合,导致像的位置找错了;可能是玻璃板有厚度,导致距离测错了;可能是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导致像的位置偏上或者偏下。
问题2:如果发现所记录的像距和物距相差很小,只是估计数字不同,还能得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吗?学生会产生疑惑,启发学生发现只是测量误差引起的数据差别,并不能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
四、评价结论
问题1:某学生身高1.6米,当该学生后退10米时,感到像变小了,能否证明像与物的大小不相等呢?当然不能证明,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光屏。从人眼瞳孔中心对物体的张角与视角相等,所以视角的大小决定了视网膜上物体的像的大小。同一个人,离眼睛远的时候,它的视角比近处的视角小,因此,远处的人看起来比近处的小,近大远小就是这个道理。
问题2:若平面镜上分布几个黑墨水点,所成的像上也有几个黑点吗?当然没有,黑点只是影响反射光的多少,进而影响的是像的明亮程度。
明确探究问题,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了降低探究的难度,需要设置探究阶梯,探究形式采用教师引导下的问题启发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既发挥自主性又不失盲目性。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并能解决基本问题并简单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世界文化;世界文学;比较文学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正在向世界文化发展,各个民族在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发生融合,形成了具有统一性的世界文化。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世界文学也逐渐从民族主义文学的壁垒中走出,形成了更加广阔的文学意识,而比较文学也应运而生。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比较文学观的建立,并成为了比较文学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文学观的建立,为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与手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一、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文化形态呈多元化并存融合状态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使世界文化形态出现多元化融合并存的特征。从目前世界文化现状可以看出,现代东方文化已经与传统东方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融合了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元素;而现代西方文化与古典西方文化也大有不同,其中渗透了大量的东方文化元素。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受古代东方技术的启发而发展,同时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又反过来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文明。西方现代诗从我国汤匙中得到启发,改变了英式诗歌的句法与诗法,开创了西方意象派诗篇,而我国的现代诗歌又受西方影响。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世界文化一直处于多元化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2、民族文化意识加强并建立起全球文化意识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逐渐从欧洲中心逐渐向世界多中心发展,建立起了全球文化意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各民族逐渐融为一体。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3、文化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世界文化的多元并存特点以及全球化意识的建立,使得东西方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交流与碰撞,使世界文化向着新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研究逐渐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人类的历史文化研究开始向着宏观总和的方向发展。
二、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
世界文学的发展表现在从民族文学主义的狭隘观念逐渐转向了更加广阔、宏观的世界文学观念。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1、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发展
当前世界文学的发展正处于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转型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文学交流活动逐渐向世界性发展,国际性文学组织、团体陆续出现,对于文学创作的视野扩大与思想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的交流与渗透中不断发展,各国对外来文化、文学的接收使得民族文学的圈子得到了扩展。
2、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兴盛与世界诗学的产生
现代文学批评的兴盛是世界文学发展的另一特点。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批评、历史主义―实证主义批评以及文学―美学批评三个阶段,批评的对象逐渐从作品向读者发生了转变,开始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读者的反应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促进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以及“平行研究”以及“接收研究”的发展,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同时还促进了世界诗学的产生。世界诗学的萌生以及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对比较文学观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3、世界文化与文学联系加深
文学的产生受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从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中的各个学科与文学相互影响渗透,使得文学在内容以及形式上都出现了变化,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观建立
1、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
比较文学研究者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并用世界性的眼光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要树立起世界意识,并具有全球性文学观念,倡导比较文学中的世界精神,使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方向发展。在建立世界意识的同时,要加强民族意识,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首先要立足于民族文学,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学吸收外来文学中的精华,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比较文学观。
2、文化意识与文学意识相结合
从比较文学的命名可以看出,其研究对象是文学。所以,比较文学观的建立应该以文学为基础,以文学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使得文学的研究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因此比较文学的研究要求文学意识与文化意识相结合,以文学意识为主,以文化意识为辅,突出文学性。
3、比较意识与诗学意识相结合
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比较,因此有比较并不一定可以称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以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对文学进行研究,比较文学观的建立需要建立在比较意识之上,而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仅仅作为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同时需要具备诗学意识,总结分析文学发展的规律,更好地建立起比较文学观。在比较文学观众,比较意识是基础,而诗学意识则是主导思想。
总之,在如今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不断向全球性发展的背景下,比较文学观的建立需要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文学意识与文化意识、比较意识与诗学意识之间相结合,才能建立起适应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发展的比较文学观。
参考文献:
[1] 张德明.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论一种比较文学观的建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0(4):110-120.
作者简介:赵明海(1976―),湖北宜昌人,商丘师范学院,历史学与社会学系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世界史研究。
摘 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已成为许多高校公选课中的热门课程。目前世界遗产学在国内外都尚处于起步构建阶段,作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如何开设好,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很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公选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素质教育
一、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特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遗存,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等。它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资源景观给予的一种肯定和极高荣誉。每一项自然和文化遗产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大自然中独特而绮丽的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优秀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见证和标志,同时也为其文化和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地理多姿多彩的遗产资源大国,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把世界遗产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加强遗产教育意义深远。
高等院校在世界遗产的人才培训、智能参与、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应发挥着积极作用。把遗产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遗产教育中,让学生既拓展视野、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又认识到世界遗产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从中汲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创造今天和未来的文化服务。尤其要把保护遗产的理由、方法告诉青少年,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加保护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世界遗产的时代传承,也为青少年打开了各民族文化的大门,吸收感受其中的文化艺术魅力。中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培养、激发青少年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①
对大学生进行世界遗产教育将能够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包括理论研究、学术探讨、专业教育、抢救维护等方面,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增强世界遗产保护的综合性程度。世界遗产涉及多种学科,科技含量很高,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就难以保护利用好这份遗产。为唤起全人类对保护自身遗产的热情和共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会议通过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敦促各国政府积极制订行动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和指导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青少年教育,鼓励各国教育机构把世界遗产保护列入教学日程,设置专门课程以普及遗产保护的知识。保护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崇高事业,在相当程度上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提高对保护世界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保护力度,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关系到国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②
加强遗产教育,能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祥和安定,可以提升民族理想,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勃兴,遗产教育能带来旅游市场的繁荣。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任重而道远。我国世界遗产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影响,正面临着破坏和毁灭的危险,世界遗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知识和观念潜移默化到他们的专业知识中,有助于他们将来为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世界遗产保护的未来在于青少年,他们将成为未来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在当代大学生中开设此课程非常必要。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
世界遗产学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学、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艺术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科技史等众多学科,其内容极为丰富,研究领域极为广阔。③世界遗产学与诸多学科又发生着相当紧密的联系,这种学科边缘性、交叉性的存在,为遗产学的学术更新,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帮助。世界遗产事务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世界遗产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世界遗产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遗产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均未完备建立,研究内容、范围、方法等严格来讲都未确立,亟须进一步加强。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界遗产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有关世界遗产的概念、类型、主要特征,世界遗产组织和相关文件决议、文献,世界遗产评选标准、申报及确定程序,以及候补、落选、濒危世界遗产等。世界遗产的理念和类型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充实、发展并日趋完善的动态进程。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定义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两大概念,将世界遗产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类。1992年新增文化景观类,1997年又确定“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成为世界遗产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之一。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世界遗产概况。截至2007年8月,全世界共有851项世界遗产,中国有35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6项、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1项,另外有“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成为遗产数量上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的第三大遗产国。通过重点讲述全球各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由来、种类、分布及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向学生全面展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让学生在欣赏人类伟大创造力杰作与自然界壮美景色的同时,切身感受世界遗产正在面临的各种威胁。特别是通过对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的形成、分布、价值、保护利用的原则、方法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和分析,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的责任感。
第三部分为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普遍原则、工作程序、具体方法以及法律制度,提高学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意识。面对遗产遭受破坏性的经济开发威胁,导致遗产地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取代了精神文化和科学功能的情况,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不要再闹出“水洗三孔”一类令人瞠目的荒唐事件。我们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加大遗产保护力度,把发展经济与遗产保护开发作为统一的目标,坚持遗产教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教学方法
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但难度也相当大,这就对开课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讲授内容新颖、连贯、有特点、有吸引力,还要求教学方法先进,要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的特点。根据课程定位,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来设计本课程的具体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互动式”“交际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大学作为人类遗产的传习地,要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使遗产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形成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主讲教师结合资料片段和在遗产地考察的亲身经历,活用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有关人类文明进程及如何有效保护世界遗产等问题。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场地设施上要求具有多媒体设备。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资源,可以使用电驴、迅雷等下载工具,广泛收集资料。笔者在开设此课程时就收集了近200G的材料,其中有央视《探索•发现》、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纪念典藏》等系列,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编辑整理,制作出内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与日渐升温的世界遗产申报热潮不相称的是,中国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的世界遗产研究才刚刚起步,这为教材选择带来了一些困难。国内的世界遗产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翻译、介绍的层面上。交相问世的世界遗产书籍很大程度上均为一般的普及性读物,其编纂的着眼点大部分在于把世界遗产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推介。鉴于此任课教师可以选择一本编写较好的书作为蓝本,将其内容提炼,以提纲的形式打印成讲义,让学生复印,在授课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这样既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注释:
①宋才发.论保护世界遗产与培育民族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98.
实施世界文化传播的主体――外语教师,因其独特的身份,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两种文化的态度。外语教师首先是浸润在民族文化中的,同时又对异域文化有较多的了解,担当着教育中直接引导学生接触、了解异域文化的责任。外语教师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如果定位得当,将有助于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如果定位不当,就会使我们的文化教学不能架设起沟通中西文化之间的“桥”,而堆砌起阻碍民族文化交流的“墙”。
除认清世界文化传播的目标外,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必须有一种客观的、正确的民族文化态度。外语教师应充分了解各文化现象出现差异的客观原因,在作相关介绍时必须注意措辞,保持自身语气态度的客观性,正确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判断,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和草率下结论,更不能剥夺学生客观判断的权利。
我们常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这样被描述:在人际关系中,美国文化强调积极主动,而中国文化则强调追求和谐的被动接受;美国文化以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为特点,强调变化和发展,而中国文化则以封闭眼光看世界为特点,珍视稳定、和谐。被动与封闭的措辞就已将中国文化置于一种劣势文化的范畴。如果外语教师也采用这种语调,必然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持消极的否定态度。其实,上述差异就像西方绘画和中国画的差别,前者强调具体场景,重形似;后者强调意境,重神似。虽风格迥异,但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艺术瑰宝。美国文化着眼未来,中国文化珍惜过去;美国文化强调横向人际关系,中国文化强调纵向人际关系;美国文化尊重个性,中国文化强调集体责任感。不能因为与西方不同,就贬低本民族文化价值观。历史的借鉴意义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而竞争和合作,是现代社会的两大元素,中西各强调一种而已。
这种民族文化的再定位也需从教育思想的角度审视。当前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呼声频频,似乎忽略了中国的教育思想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很多方面意义深远,重视基础知识,操练性、记忆性强。许多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在《论语》中就早有提及,只是中国的教育思想往往是一些极具情境性的“启发、暗示、点悟”,讲究“点到即止、不求说破”,没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后人需细细寻找。西方教育界已经意识到他们基础知识教育缺失凸显出的问题和缺陷,但西方教育思想之不同,在于常把内在关联组成思想体系,并表达出来,便于后来的研究者提出质疑,提出新的假设、新的观点。
在实际的世界文化传播中。对本民族的文化提及甚少,或仅将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对比目的语文化的参照系。而在对比的过程中,由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特殊地位和英语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优先地位,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尤其是英美)所代表的西方发达物质文化的强烈冲击,外语教育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可和顺从,在学生中培养西方强势文化的优越感,进而促成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及错位。
首先,世界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我们是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对目的语文化认识、理解和接纳的简单的单向过程,更不应是一方一味地迁就和顺从另一方文化。在中国人力图学习地道的外语、学习异域文化的同时,对方也在捕捉、模仿中国人的一些语言思维习惯,也渴望了解中国文化。近年来,特别是我国成功申办奥运会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汉语热”、“中国热”在世界各地迅速掀起。2005年10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部波托马克河畔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举行的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文化节”;2007年我国在世界各国知名大学建立的近150所传播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招生状况非常好,就是其中的表现。外语教育工作者应在一定的意识形态内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文化人格的人才,使其以理解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的内涵,以客观的眼光审视所接受的异域文化信息,而绝不应使教育对象越来越外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