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本技能论文

基本技能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本技能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本技能论文

基本技能论文范文第1篇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不仅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战略性部署,还确立了“三步走”的政策目标,力争到203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1]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规划不仅仅只是技术或产业发展规划,还同时包括了社会建设、制度重构、全球治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具有通用性和基础性。换句话说,为助推人工智能时代的崛起,我们面对的任务不是实现某一个专业领域或产业领域内的颠覆性技术突破,而是大力推动源于技术发展而引发的综合性变革。

也正因为如此,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才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或产业领域,而更多体现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公共政策选择上。首先,普遍建立在科层制基础上的公共事务治理结构,是否能够适应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所大规模激发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再者,长久以来围绕人类行为的规制制度,是否同样能够适应以数据、算法为主体的应用环境?最后,如何构建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工具来应对伴随人工智能发展而兴起的新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

应对上述挑战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发展或商业创新本身,而更多依赖于我们的公共政策选择。本文试图在分析人工智能发展逻辑及其所引发的风险挑战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政策选择做出分析,并讨论未来改革的可能路径,这也就构成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三个基本问题。具体而言,人工智能本身成为治理对象,其发展与应用构成了治理挑战,而在此基础上如何做出公共政策选择便是未来治理变革的方向。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探讨人工智能的概念及特征,并进而对其发展逻辑进行阐述。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创新,其本身的技术门槛对决策者而言构成了挑战,梳理并捋清人工智能的本质内涵因而成为制定相关公共政策的前提;第二部分将着重分析人工智能时代崛起所带来的治理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传统科层治理结构应对人工智能新的生产模式的滞后性、建基于行为因果关系之上的传统治理逻辑应对人工智能新主体的不适用性,以及人工智能发展所引发的新议题的治理空白;面对上述挑战,各国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本文第三部分对此进行了综述性对比分析,并指出了其进步意义所在。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各国的政策目标都试图追求人工智能发展与监管的二维平衡,但由于缺乏对人工智能内涵及其发展逻辑的完整认识,当前的公共政策选择有失综合性;本文第四部分将提出新的治理思路以及公共政策选择的其他可能路径,以推动围绕人工智能治理的相关公共政策议题的深入讨论。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及技术发展逻辑:算法与数据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其近年来在棋类对弈、自动驾驶、人脸识别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围绕人工智能所可能引发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激烈争论。在一方面,以霍金[2]、马斯克[3]、比尔-盖茨[4]、赫拉利[5]为代表的诸多人士呼吁加强监管,警惕“人工智能成为人类文明史的终结”;在另一方面,包括奥巴马[6]在内的政治家、学者又认为应该放松监管,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的技术潜力以造福社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固然是引发当前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围绕“人工智能”概念内涵理解的不同,以及对其发展逻辑认识的不清晰,可能也同样严重地加剧了人们的分歧。正因为此,廓清人工智能的概念内涵和发展逻辑不仅是回应争论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出公共政策建议的前提。

就相关研究领域而言,人们对于“人工智能”这一概念的定义并未形成普遍共识。计算机领域的先驱阿兰-图灵曾在《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中提出,重要的不是机器模仿人类思维过程的能力,而是机器重复人类思维外在表现行为的能力。[7]正是由此理解出发,著名的“图灵测试”方案被提出。但如同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约翰·麦卡锡所指出的,“图灵测试”仅仅只是“人工智能”概念的一部分,不模仿人类但同时也能完成相关行为的机器同样应被视为“智能”的。[8]事实上,约翰·麦卡锡正是现代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者。在他看来,“智能”关乎完成某种目标的行为“机制”,而机器既可以通过模仿人来实现行为机制,也可以自由地使用任何办法来创造行为机制。[9]由此,我们便得到了人工智能领域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是使机器达到人类级别的智能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学习能力。[10]因此,尽管“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子域,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11]就实现过程而言,机器学习是指利用某些算法指导计算机利用已知数据得出适当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新的情境给出判断,从而完成行为机制的过程。此处需要强调一下机器学习算法与传统算法的差异。算法本质上就是一系列指令,告诉计算机该做什么。对于传统算法而言,其往往事无巨细地规定好了机器在既定条件下的既定动作;机器学习算法却是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学习”,使机器能够在与历史数据不同的新情境下做出判断。以机器人行走的实现为例,传统算法下,程序员要仔细规定好机器人在既定环境下每一个动作的实现流程;而机器学习算法下,程序员要做的则是使计算机分析并模拟人类的行走动作,以使其即使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实现行走。

由此,我们可以对“人工智能”设定一个“工作定义”以方便进一步的讨论:人工智能是建立在现代算法基础上,以历史数据为支撑,而形成的具有感知、推理、学习、决策等思维活动并能够按照一定目标完成相应行为的计算系统。这一概念尽管可能仍不完善,但它突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两大基石——算法与数据,有助于讨论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

首先,算法即是规则,它不仅确立了机器所试图实现的目标,同时也指出了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方法。就人工智能当前的技术发展史而言,算法主要可被划分为五个类别:符号学派、联接学派、进化学派、类推学派和贝叶斯学派。[12]每个学派都遵循不同的逻辑、以不同的理念实现了人工智能(也即“机器学习”)的过程。举例而言,“符号学派”将所有的信息处理简化为对符号的操纵,由此学习过程被简化(抽象)为基于数据和假设的规则归纳过程。在数据(即历史事实)和已有知识(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基础上,符号学派通过“提出假设-数据验证-进一步提出新假设-归纳新规则”的过程来训练机器的学习能力,并由此实现在新环境下的决策判断。

从对“符号学派”的描述中可以发现,机器学习模型成功的关键不仅是算法,还有数据。数据的缺失和预设条件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学习的输出(就符号学派而言,即决策规则的归纳)。最明显体现这一问题的例子便是罗素的“归纳主义者火鸡”问题:火鸡在观察10天(数据集不完整)之后得出结论(代表预设条件不合理,超过10个确认数据即接受规则),主人会在每天早上9点给它喂食;但接下来是平安夜的早餐,主人没有喂它而是宰了它。

所有算法类型尽管理念不同,但模型成功的关键都聚焦于“算法”和“数据”。事实上,如果跳出具体学派的思维束缚,每种机器学习算法都可被概括为“表示方法、评估、优化”这三个部分。[13]尽管机器可以不断的自我优化以提升学习能力,且原则上可以学习任何东西,但评估的方法和原则(算法)以及用以评估的数据(数据)都是人为决定的——而这也正是人工智能治理的关键所在。算法与数据不仅是人工智能发展逻辑的基石,其同样是治理的对象和关键。

总而言之,围绕“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争论事实上并无太大意义,更重要的反而是在廓清人工智能的内涵并理解其发展逻辑之后,回答“治理什么”和“如何治理”的问题。就此而言,明确治理对象为算法和数据无疑是重要的一步。但接下来的重要问题仍然在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崛起所带来的治理挑战究竟是什么?当前的制度设计是否能够对其做出有效应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又该如何重构治理体系以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崛起?本文余下部分将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

二、人工智能时代崛起的治理挑战

不同于其他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产业,而是能够支撑所有产业变革的通用型技术。也正因为此,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溢出效应,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会带来深刻变革,并将同时引发治理方面的挑战。具体而言,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治理结构的僵化性,即传统的科层制治理结构可能难以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而形成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之所以需要对人工智能加以监管,原因在于其可能成为公共危险的源头,例如当自动驾驶技术普及之后,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能导致大规模的连续性伤害。但不同机、大型水坝、原子核科技等二十世纪的公共危险源,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任何一个程序员或公司都可以毫无门槛的进行人工智能程序的开发与应用。这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基于代码的生产门槛被大大降低[14];另一方面,这也是人工智能本身发展规律的需要。正如前文所提到,唯有大规模的数据输入才可能得到较好的机器学习结果,因此将人工智能的平台(也即算法)以开源形式公开出来,以使更多的人在不同场景之下加以利用并由此吸收更多、更完备的数据以完善算法本身,就成为了大多数人工智能公司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生产模式的开放性也必然带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缺乏有效约束或引导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可能走向歧途。面对这一新形势,传统的、基于科层制的治理结构显然难以做出有效应对。一方面,政府试图全范围覆盖的事前监管已经成为不可能,开放的人工智能生产网络使得监管机构几乎找不到监管对象;另一方面,由上至下的权威结构既不能传递给生产者,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加剧还可能导致监管行为走向反面。调整治理结构与治理逻辑,并形成适应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特征的人工智能生产模式,是当前面临的治理挑战之一。

再者,治理方法的滞后性,即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行为因果关系基础上的法律规制体系,可能难以适用于以算法、数据为主体的应用环境。人工智能的价值并不在于模仿人类行为,而是其具备自主的学习和决策能力;正因为如此,人工智能技术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其创造者(即人)意志的表达。程序员给出的只是学习规则,但真正做出决策的是基于大规模数据训练后的算法本身,而这一结果与程序员的意志并无直接因果关联。事实上也正由于这个特点,AlphaGo才可能连续击败围棋冠军,而其设计者却并非围棋顶尖大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回到了福柯所言的“技术的主体性”概念。在他看来,“技术并不仅仅是工具,或者不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相反,其是政治行动者,手段与目的密不可分”。[15]就此而言,长久以来通过探究行为与后果之因果关系来规范人的行为的法律规制体系,便可能遭遇窘境:如果将人工智能所造成的侵权行为归咎于其设计者,无疑不具有说服力;但如果要归咎于人工智能本身,我们又该如何问责一个机器呢?由此,如何应对以算法、数据为核心的技术主体所带来的公共责任分配问题,是当前面临的第二个治理挑战。

最后,治理范围的狭隘性,即对于受人工智能发展冲击而引发的新的社会议题,需要构建新的治理体系和发展新的治理工具。人工智能发展所引发的治理挑战不仅仅体现在现有体系的不适应上,同时还有新议题所面临的治理空白问题。具体而言,这又主要包括以下议题:算法是否能够享有言论自由的宪法保护,数据的权属关系究竟如何界定,如何缓解人工智能所可能加剧的不平等现象,以及如何平衡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失业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之前,上述问题并不存在,或者说并不突出;但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它们的重要性便日渐显著。以最为人所关注的失业问题为例,就技术可能性来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代替人工劳动,已是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了。无论是新闻记者,还是股市分析员,甚至是法律工作者,其都有可能为机器所取代。在一个“充分自动化(Full Automation)”的世界中,如何重新认识劳动与福利保障的关系、重构劳动和福利保障制度,便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治理挑战之一。[16]

上述三方面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时代崛起所带来的治理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各国也做出了相应的公共政策选择。本文第三部分将对各国人工智能的治理政策进行对比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将提出本文的政策建议。

三、各国人工智能治理政策及监管路径综述

人工智能时代的崛起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其所引发的治理挑战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也陆续出台了相关公共政策以试图推动并规范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美国于2016年同时颁布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和《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两个国家级政策框架,前者侧重从技术角度指出美国人工智能战略的目的、愿景和重点方向,而后者则更多从治理角度探讨政府在促进创新、保障公共安全方面所应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就具体的监管政策而言,《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提出了一般性的应对方法,强调基于风险评估和成本-收益考量的原则以决定是否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施以监管负担。[17]日本同样于2016年出台了《第五期(2016~2020年度)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了“超智能社会5.0”的概念,强调通过推动数据标准化、建设社会服务平台、协调发展多领域智能系统等各方面工作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18]

尽管美国和日本的政策着力点不同,但其共有的特点是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所引发的挑战持普遍的包容与开放态度。就当前的政策框架而言,美日两国的政策目标更倾斜于推动技术创新、保持其国家竞争力的优势地位;当涉及对人工智能所可能引发的公共问题施以监管时,其政策选择也更倾向于遵循“无需批准式(permissionless)”的监管逻辑,即强调除非有充分案例证明其危害性,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默认为都是被允许的。[19]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个人数据隐私、社会公共安全的潜在威胁,尽管两国的政策框架都有所涉及,却并非其政策重心——相比之下,英国、法国则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路径。

英国政府2016年了《人工智能: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与影响》,对人工智能的变革性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做出了阐述与规划,尤其关注到了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法律和伦理风险。在该报告中,英国政府强调了机器学习与个人数据相结合而对个人自由及隐私等基本权利所带来的影响,明确了对使用人工智能所制定出的决策采用问责的概念和机制,并同时在算法透明度、算法一致性、风险分配等具体政策方面做出了规定。[20]与英国类似,法国在2017年的《人工智能战略》中延续了其在2006年通过的《信息社会法案》的立法精神,同样强调加强对新技术的“共同调控”,以在享有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福利改进的同时,充分保护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21]与美日相比,英法的公共政策更偏向于“审慎监管(precautionary)”的政策逻辑,即强调新技术或新的商业模式只有在开发者证明其无害的前提下才被允许使用。[22]

在本文看来,无论是“无需批准式监管”还是“审慎监管”,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崛起所带来的治理挑战方面都有其可取之处:前者侧重于推动创新,而后者则因重视安全而更显稳健。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监管路径的不足却也十分明显。正如前文第二部分所指出,一方面,快速迭代的技术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必将引发新的社会议题,无论是算法是否受到言论自由的权利保护还是普遍失业对社会形成的挑战,它们都在客观上要求公共政策做出应对,而非片面的“无需批准式监管”能够处理。更重要的是,“无需批准式监管”的潜在假设是事后监管的有效性;然而,在事实上,正如2010年5月6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瞬间崩盘”事件所揭示的,即使单个电子交易程序合规运行,当各个系统行为聚合在一起时反而却造成了更大的危机。[23]在此种情形下,依赖于合规性判断的“事后监管”基本上难以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本身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使得建立在人类行为因果关系基础上的“审慎监管”逻辑存在天然缺陷:既然人类无法预知人工智能系统可能的行为或决策,开发者又如何证明人工智能系统的无害性?

正如本文所反复强调的,人工智能与其他革命性技术的不同之处,正是在于其所带来的社会冲击的综合性和基础性。人工智能并非单个领域、单个产业的技术突破,而是对于社会运行状态的根本性变革;人工智能时代的崛起也并非一夜之功,而是建立在计算机革命、互联网革命直至数字革命基础上的“奇点”变革。因此,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崛起所带来的治理挑战,我们同样应该制定综合性的公共政策框架,而非仅仅沿袭传统治理逻辑,例如只是针对具体议题在“创新”与“安全”这个二元维度下进行艰难选择。本文在第四部分从承认技术的主体性、重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这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希望以此推动更深入地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公共政策选择的研究与讨论。

四、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政策选择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而在每一个阶段,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崛起的治理挑战,究竟应该如何重构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机制、发展治理工具,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重要难题。本文基于对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和发展逻辑的梳理分析,结合各国已有政策的对比分析,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改革思路,以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选择提供参考。

第一,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是算法与数据,建立并完善围绕算法和数据的治理体系与治理机制,是人工智能时代公共政策选择的首要命题,也是应对治理挑战、赋予算法和数据以主体性的必然要求。(1)就算法治理而言,涉及的核心议题是算法的制定权及相应的监督程序问题。算法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主要规则,究竟谁有权并通过何种程序来加以制定,谁来对其进行监督且又如何监督?长久以来公众针对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的质疑正体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公众如何相信脸书向用户自动推荐的新闻内容不会掺杂特殊利益的取向?[24]当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定制化的新闻推送时,人工智能甚至会影响到总统选举。也正因为此,包括透明要求、开源要求在内的诸多治理原则,应当被纳入到算法治理相关议题的考虑之中。(2)就数据治理而言,伴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大规模数据的收集与利用,个人隐私的保护、数据价值的分配、数据安全等相关议题也必将成为公共政策的焦点。如何平衡不同价值需求、规范数据的分享与应用,也同样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公共政策选择的另一重要抓手。

第二,创新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最大程度上缓解人工智能发展所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冲击。与历史上的技术革命类似,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会导致利益的分化与重构,而如何保证技术革命成本的承受者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并使所有人都享有技术发展的“获得感”,不仅是社会发展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技术革命更快完成的催化剂。就此而言,在人工智能相关公共政策的考量中,我们不仅应该关注产业和经济政策,同时也应该关注社会政策,因为只有后者的完善才能够控制工人或企业家所承担的风险,并帮助他们判断是否支持或抵制变革的发生。就具体的政策设计来说,为缓解人工智能所可能带来的失业潮,基本收入制度的普遍建立可能应该被提上讨论议程了。“基本收入”是指政治共同体(如国家)向所有成员不加任何限制条件地支付一定数额的收入,以满足其基本生活的需求。尽管存在“养懒汉”的质疑,但有研究者已指出,自18世纪就开始构想的基本收入制度很有可能反过来促进就业。[25]芬兰政府已经于2017年初开始了相关实验,美国的一些州、瑞士也做出了一定探索。在人工智能时代尚未完全展现其“狰容”之前,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能是平衡技术创新与社会风险的最佳路径。

第三,构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以多种形式促进人工智能重大国际共性问题的解决,共同应对开放性人工智能生产模式的全球性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生产门槛的降低使得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跨国流动性很强,相关标准的制定、开放平台的搭建、共享合作框架的形成,无不要求构建相应的全球治理机制。另一方面,跨境数据流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快速发展成为了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直接推动力,但各国数据规制制度的巨大差异在制约跨境数据流动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将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26]故此,创新全球治理机制,在承认各国制度差异的前提下寻找合作共享的可能性,便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公共政策选择的重要考量之一。就具体的机制设计而言,可以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中引入多利益相关模式;另一方面,为防止巨头垄断的形成,充分发挥主权国家作用的多边主义模式同样不可忽视。作为影响深远的基础性技术变革,互联网全球治理机制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人工智能发展所借鉴。

上述三方面从整体上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政策框架做出了阐述。与传统政策局限于“创新”与“安全”之间做出二维选择不同,本文以更综合的视角提出了未来公共政策选择的可能路径。就其内在联系来讲,建立并完善围绕算法和数据的治理体系是起点,其将重构人工智能时代的规则与制度;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底线,其将缓解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影响与波动;构建全球治理机制则成为了制度性的基础设施,推动各国在此之上共同走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结语

在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之后,人工智能终于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诸多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实现了腾飞。在未来的人类生活中,人工智能也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这样的图景,我们自不必惊慌,但却也不可掉以轻心。对于人工智能的治理,找到正确的方向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正是当下所应该重视的政策议题。而本文的主旨也正在于此:打破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笼统”式担忧,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技术逻辑及其所引发的治理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选择。人工智能治理的这三个基本问题,是重构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机制、发展治理工具所必须思考的前提。伴随着我国国家层面战略规划的出台,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必将跃上新台阶。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治理的相关公共政策议题,对于助推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崛起而言,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迫切性。(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文/贾开 蒋余浩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http://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

[2]霍金. AI可能成就或者终结人类文明[EB/OL].http://raincent.com/content-10-7672-1.html.

[3] Elon Musk.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Our Biggest Existential Threat. https://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4/oct/27/elon-musk-artificial-intelligence-ai-biggest-existential-threat.

[4] Microsoft's Bill Gates Insists AI is A Threat. http://bbc.com/news/31047780. 2017-8-14.

[5] [以]赫拉利.人类简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6] The President in Conversation With MIT’s Joi Ito and WIRED’s Scott Dadich. https://wired.com/2016/10/president-obama-mit-joi-ito-interview/. 2017-8-14.

[7] Turing,A. M.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Mind,1950,59(236).

[8] [9][10] McCarthy,J.What 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RL:http://www-formal.stanford.edu/jmc/whatisai/whatisai.html.

[11] [12][13] [美]佩德罗-多明戈斯.终极算法: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世界[M].黄芳萍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4] Benkler,Y. The Wealth of Networks:How Social Production Transforms Markets and Freedom.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

[15] Foucoult,M. Discipline and Punish. A. Sheridan,Tr.,Paris,FR,Gallimard,1975.

[16] Srnicek,N.,& Williams,A. The Future isn't Working. Juncture,2015,22(3):243-247.

[17]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sites/default/files/whitehouse_files/microsites/ostp/NSTC/preparing_for_the_future_of_ai.pdf. 2017-8-14.

[18]薛亮.“日本推动实现超智能社会‘社会5.0’”[EB/OL]. http://istis.sh.cn/list/list.aspx?id=10535.

[19] Thierer,A. Permissionless Innovation:The Continuing Case for Comprehensive Technological Freedom. Mercatus Center a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2016.

[2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Opportunit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Decision Making.https://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66075/gs-16-19-artificial-intelligence-ai-report.pdf.

[21]周衍冰.大数据产业在法国的发展及应用[N].学习时报,2014-11-03.

[22] Thierer,A. D.,& Watney,C. J. Comment on the Federal Automated Vehicles Policy,2016.

[23] [美]杰瑞·卡普兰.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共生下财富、工作与思维的大未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24] Marcel Rosenbach. How Google and Facebook Can Reshape Elections.http://spiegel.de/international/germany/google-and-facebook-could-help-decide-2017-german-election-a-1120156.html.

[25] Van Parijs,P. Basic Income:A Simple and Powerful Idea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olitics & Society,2004,32(1).

基本技能论文范文第2篇

能力本位教育是以能力为基础、岗位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末在我国发展起来.能力本位教学是根据各项职业工作或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按照岗位群的需要,根据职业分析进行分解,确定从事该岗位应该具有的实际技能,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课程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能力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它认为教育的基础不应是学术知识体系或学历,而应该是学生的能力.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职业活动中各岗位工作者者的活动内容和能力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工作能力.

2企业对财务会计能力需求

本文通过对本地区范围内部分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后得出中小企业要求实用性一线会计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首先,在基本技能方面,需要有记账及编制报表的能力、财务分析的能力;其次,应具备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财务软件,掌握部分互联网技术;第三,要有一定的沟通、人际能力,认识和分析能力等;第四,要求对会计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第五,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判断机会和风险的能力、筹划资源配置的能力等一系列决策能力;最后还要具备一般的经济、法律和工商知识.其中,各企业一致认为基本技能是财务会计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3能力本位下财务会计课程改革

目前高职财务会计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为主,课程教学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在近年来高职教育整体改革中做了一些改变,比如添加了部分实践课程,但没有改变理论教学为主的局面.财务会计课程改革需要改变原有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改变知识传授中过于注重理论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3.1财务会计课程目标

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目标通常使用“掌握”、“了解”来表述学生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从理论知识教学的角度出发,不能够体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中对职业能力的清晰、直观的要求.而能力本位下,要求以市场为需求制定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和财务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构建财务会计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的目标与传统目标基本相同,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财务会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要熟悉我国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会计规章等,熟悉财务会计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框架,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主要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专门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编制方法.能力目标应在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按会计流程结合财务会计实际工作,以能力本位为导向把财务会计实践课程分为若干个岗位,每一个岗位都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同时确定每个岗位的操作教学目标.学生在努力达到操作教学要求的同时提高了兴趣,增强了胜任财务会计各岗位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该阶段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职业协调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素质目标是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把知识能力进行融会贯通.要求学生能独立系统地完成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的全部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即能够掌握针对各种业务来准确地填写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进行帐簿登记以及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能处理特殊和较复杂的制造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程序,正确地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及时性.同时教师在该阶段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职业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2财务会计课程结构

传统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大致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介绍财务会计的特征,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第二部分为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主要介绍各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以及账务处理;第三部分为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是介绍财务报表的概念和组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会计报表附注的概念和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以能力为本位的财务会计课程结构改革,应把上述传统课程体系内容进行重组,可以按实际工作中财务会计岗位把传统财务会计课程结构调整为四部分.一是业务处理的理论知识部分,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业务核算理论;二是企业财务状况核算岗位部分,主要包括筹资、投资、采购、销售等模块中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账务处理;三是财务成果岗位部分,主要包括销售和利润分配模块中各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账务处理;四是会计主管岗位部分,主要包括各项报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会计报表附注的概念和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等.

3.3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建构与优化,是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下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根本问题.在课程结构确定的情况下,课程教学内容应围绕高职教育的目标,在为了工作而学习的高职教育中,其选取由“知识”变为“工作”.但这不意味着只重视实践而忽略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目前很多高职学校都把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心转移到实训教学上来,似乎这样才能体现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但就财务会计这门与实际工作联系密切的课程来说,实践操作固然重要,如果过分强调操作而忽视为什么这样操作,将会使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陷入误区.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可以分模块按项目进行任务确定,这样就可以明确每个模块的具体项目任务,通过向学生教授完成任务的技能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例如货币资金模块可以设置为出纳岗位,其任务可以设置为库存现金的核算、银行存款的核算、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等;应收账项模块可以设置为往来结算岗位的核算,其任务可以设置为应收票据的核算、应收账款的核算、预付账款的核算、其他应收账款的核算和坏账损失的核算等.其他模块均可如此进行设置.

3.4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

在财务会计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除了传统教学方法以外,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方法也有很多,比如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岗位教学法、角色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可以融合使用.在由“工作”决定教学的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项目教学和岗位教学相结合是非常不错的教学方法.首先按实际工作设置财务会计教学岗位,再根据岗位不同确定每个岗位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针对每个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将其教学内容按项目进行设计,同时确定项目内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明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掌握岗位中各种项目业务处理的技能,学会各岗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沟通合作.为了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也可将案例分析法和角色体验教学法结合起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精心准备的教学案例,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讨论、思考分析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以获得相应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技巧,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3.5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传统的财务会计考核方式仍然是以期末试卷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大体是平时成绩占一部分,期末试卷成绩占一部分.而现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改变要求必须对其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财务会计要求建立多元的考核与评价系统.考核重点是学生对他们所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实训操作能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将平时成绩分为出勤、小组讨论表现、课后作业等,期末考试也不能仅限于试卷考核形式,可以利用题型较为灵活的综合性实训作业.财务会计实训的考核标准可以由校企共同制定,评价主体也应由校企双方共同评价.专业知识能力成绩和职业技能考核成绩所占百分比应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分析制定;专业知识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的比重可由课程研究组或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职业技能考核成绩中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的比重可由校企合作共同讨论分析确定.

4结束语

基本技能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 证件翻译 翻译策略

1、引言: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法律翻译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具体问题,比如法律英语用词特点的研究,法律英语句法结构的研究等,缺乏有关法律翻译理论的探讨,证件相关的法律文本也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对此,本文分析了证件英语的特点,拟从功能目的论出发,探寻出有效的翻译策略,为证件文本的翻译尽一份力。

2.中英文证件法律文本语言分析

证件翻译属于法律文本翻译的范畴,着重现实世界,以事实性为基础,通过译文话语对事实进行陈述、正式或确立。具有客观性、信息性等特点。因此在证件文本翻译时要求简洁连贯、客观准确、用词专业。

2.1、中文证件法律文本特点

法律文本是具有法律规章意义的文本,如商务法律条文,合同,协议书,技术保证书,信用证等,根据文本类型理论,证件法律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该类文本是对客观事件的写实性描述,它的语言往往不带任何个人色彩,经常用普通的搭配,正常的句型,传统的习语和比喻等,这类文本概括讲有以下特点:

首先,条理性。要求条理十分清晰,这里的条理不仅是指逻辑上的而且是指语言体式上的,该类文本,不求铺叔,但求明晰;不求修饰,但求达意。其句式结构往往大同小异,目的也是求行文的条理性。

其次,纪实性。根据证书的目的,必须言而有实,即“纪实”,此类文本一般都很简洁,也有很多程式化的语句。

第三,规范性。要求用词规范,符合约定俗成的涵义,一般不能改动,不能允许文字上的随意性。

2.2、英文证件法律文本特点

英文法律文件属于庄严文体,又称“冰冻体”(The Frozen Style),具有用词专业,庄重,表达严谨,精炼等特点。证件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要对该证件涉及到的领域有着专业的认识,运用不同的专业词汇。例如,房产证 Property Ownership Certificate,国有 state-owned,竣工日期 date of completion,户口本 Household Register,有效期限Valid Through等。

原文:XX自XX至今一直在XX市XX公司工作,任职总经理兼公司股东。在我公司工作期间,XX 个人收入共计人民币XX元,具体每年的收入明细如下:

译文:XX has been working in XX., as the general manager and shareholders of the company since XX, During the work, XX’s personal income is RMB XXX Yuan and the annual income details are as follows:

3.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对证件翻译的指导作用

3.1 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学者赖斯在等值论基础上建立了功能文本类型理论,进而创立了当今世界颇具影响力的功能翻译理论学派。诺德作为第二代目的论的代表,针对不足提出了“功能+忠诚”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体系。根据费米尔的目的论,翻译行为应遵循三大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诚性原则(fidelity rule)。

3.2 完整性

所谓完整,是指将证书证件的语言内容,从首部的证书证件名称、编号等到正文(包括备注、发证说明等)再到尾部的出证机构、签发/承办人员、出证日期、出证机构公章等,都无一遗漏地翻译出来。在译文和原件影印件装订在一起的情况下,注明非语言成分也便于适用方对译件和原件影印件机的相符性进行直观的核对。如:

原文:注:本《出生医学证明书》仅证明婴儿在本院出生不作为申报户口用。

译文:Note: The Birth Certificate is merely proof that the baby born in the hospital and shall not be used for applying for the residence register.

原文:(公章)XX市出生医学证明/专用公章/XX大学/XX医院

译文:(XX Birth Certificate/special seal/XX University/ XX hospital)

3.3 确达性

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这就要求证件文本的翻译需要顺达明了,准确无误。在保证译文的准确严谨基础上,达到其文本的可读性,流畅易解。

1)截长取短。中文的证书证件,经常使用由一个超长句组成的证词,如

“学生XX,性别 男/女,XXXX年XX月XX日生,于XXXX 年XX月至XXXX年XX在本校XX 修完三年所有计划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由于中文本身语言简练,这种长句结构并不使人感到沉重。可如果一样画葫芦,在译文中也使用长句,直到最后才划上句号,那整个译文显得有首尾难顾之虞。若将上述中文截成若干个英文句子,那译文读起来就流畅自然得多。例如:

“The student XXX, mail/femail,born in XX, completed all subjects with qualified marks from XX to XX for 3 years at XX school. With qualified marks, X is hereby granted graduation.”

去表求本。要去表求本。所谓去表,就是不能就字论字地直译,比如中文毕业证书中的“准予”。所谓求本,就是要由表入内。

3.4合体性

忠实原则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应存在语际连贯,即通常所说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对于证件文本的翻译,除了要达到语言上的忠实还要参照原件对译文进行适当的排版处理,以体现证书证件的特征。译文的格式总体上应参照原件。如果原件采用图标式,译文原则上也应如此。既要看原文图表的栏目是否能容纳该栏条文的译文,二是要看原文图表是否符合目标语的图表格式。如不相符,就应对原文图表进行重新布局。不管图标式还是表述式,证书证件的名称译文都应上部居中,并采用较大号的加粗字体,加以突出,如果正文采用12号字体,名称可使用16号字体。

中文证书证件内容一般都很简练,英文的文字虽普遍长于中文,但其译文一般也都能容纳在一页纸上。如果在用12号字体的情况下,译文量稍稍超出一页纸,这是最好检查一下使用11号字体是否可使译文全部放在一页纸上,若可以,就应使用小一号的字体,从而使译文一目了然。

四、结语

证书证件属于法律文书,有自己的规范和用语,证书证件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而且也是一种社会行为,这就要求译者要有多方面的素养。深入了解目标语,全面了解使用国国情。通过透彻理解源语的含义,然后思考如何在目标语中准确贴切地去表达。功能目的论提供了一种解决思维,为证书证件文本的翻译带来了便利。

参考文献:

1.Haim,Basi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Peam Education Limited, 2001

2.仲伟和,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中国翻译,1999.

3.Nord, Christiane, 《目的――分析功能翻译理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李长栓,《非文学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基本技能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船舶动力

一、背景与意义

1.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能够集中提升学生学习成果与能力素质,是学校教学水平的综合反映。其意义是多方面的,教育部从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对其重要意义作了明确界定:“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各高等学校和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现有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应该在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2)毕业论文的框架和毕业设计说明书应符合学校规定。

(3)毕业论文(设计)的表述及图纸要符合学术规范和技术规范,总字数符合学校规定(特殊情况按学科领域惯例)。

3.本文的研究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就业压力持续上升,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日趋下降,这不仅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相去甚远,也与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不相匹配。要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必须在分析其中存在的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寻求解决办法。

二、现有运行模式存在的不足

1.现有本科毕业设计流程

(1)学院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及学校有关要求制定本学科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规范。

(2)每年11月份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院审核分配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报学院教务办备案。

(3)每年12月份学生和指导教师见面,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院审批后汇总上报教务处备案。

(4)第七学期末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各两份。交到学院教务办,院(系)负责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上签字盖章。学院教务办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备查,另一份发给学生,日后装订在毕业论文中。

(5)第八学期第一周,学院组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动员,指导教师同学生见面,布置设计(论文)任务,提出设计(论文)要求,正式开始做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收集文献资料,翻译外文文献。

(6)学生交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定开题报告。

(7)6月上旬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8)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不通过者进行修改后答辩。

(9)6月中、下旬,学院组织毕业答辩,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鉴定表”,评定成绩,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进行抽查,推荐评为校级优秀的学生,各学院答辩委员会要组织答辩。

(10)6月下旬学校答辩委员会组织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和抽查工作,并让部分优秀设计(论文)进行公开答辩。

(11)学院负责人审批,资料归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2.存在的问题

时间短。许多高校将本科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有的学校在第一个学期就要求学生进入毕业论文阶段,而此时正是毕业生就业的“黄金时期”。在当前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毕业论文与择业孰轻孰重,对于毕业生来说,他们会选择后者作为第四学年的首要任务。择业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资料收集、初稿、定稿到答辩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因此,学生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有限。

选题盲目。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约束性的选题方式。这种方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既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的愿望,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有的选题范围太宽,学生只能泛泛而谈;有的题目太窄,以致毕业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选题过于陈旧;有的选题学生不感兴趣,因为学生就业去向和所学专业相差甚远,对搞原专业的设计题目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敷衍了事,不求上进,只求通过。

重复率高。网络上海量的信息数据库为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个别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条件。学生不需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就可以很快收集到相应资料将文献综述的内容拼凑成功,甚至个别学生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主题的论文后剪切拼凑出毕业论文,更有不良网站推出等出售论文业务。有报道说,即使在全国一流的重点大学中,有抄袭行为的学生也至少高达10%以上,普通大学中估计约在30%左右。

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很多学生倾向于选择相对简单,工作量偏小的论文题目,而不考虑论文选题能否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更不知道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在完成论文中。

三、解决措施

1.提前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第一步,决定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内容,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先决条件。为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高校在管理方面要有创新。第一,适当错开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的时间。目前,面向应届毕业生的人才招聘工作在下半年11月份逐步展开,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7月份。其中,12月份和3月份是两个就业关键期。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开题环节适当提前到10月或11月,同时将答辩环节定在5月或6月。这就缓和了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关键期之间的冲突。为了使毕业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也可以将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时间延长,保证毕业生有一个安稳的心态择业。

2.重复率高于15%延期2个月毕业

期间,若论文重复率高于15%,需要学生重新修改论文,修改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参加答辩,需要重新进行,通过后延期2个月进行单独答辩。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论文的重视,严厉制止学术上的抄袭行为。

3.末位淘汰

答辩考核与成绩评定是毕业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是检查评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依据,答辩考核与成绩评定应该本着公开、公平、认真、严格的原则组织实施。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是在学生答辩的同时进行成绩评定,评阅意见由指导教师事先给出,缺乏论文评阅和公示环节,建议引入论文评阅制度,每一份毕业设计(论文)都指定一到两名教师进行匿名评阅,给出评语意见,确定其是否有资格参加答辩,在论文评阅的过程中将所有论文在网络上进行公示,接受大家的检查监督。从答辩制度方面,可以采用公开答辩和随机抽查方式相结合,每位指导教师推荐优秀学生参加院级公开答辩,其余学生均参加随机抽查的小组答辩。成绩评定阶段,根据论文评阅成绩、答辩小组评语综合给出论文评定意见和最后成绩,对评阅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答辩的论文,答辩考核不合格和最后成绩不合格的毕业设计,坚决不予通过,要求学生重修毕业设计,重新答辩,确保毕业设计评定工作的严肃性。

4.结合未来工作需要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更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关键,因此需要确定完善的选题方向,保证选题的质量。

(1)选择与导师科研有关、具有专业特点的课题。这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需要,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首要来源,对进一步读研究生与到科研院所工作的毕业生特别有吸引力。

(2)选择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课题。这体现应用能力培养与实践,适合面向应用型企业就业的毕业生。

(3)结合学生兴趣与就业倾向,师生共同设计课题。对就业倾向已经明确的毕业生可根据工作单位需要,师生共同设计针对性更强的课题,做到学用结合。

四、船舶动力类毕业设计实际应用

1.毕业设计所用时间规定

为保证学生充分地了解毕业设计题目并有质量地完成论文,在第7学期初启动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经过大四一年的准备,在第8学期期末组织答辩。

2.选题、开题检查

立题不重复,建立题目双选制。学院保证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内容很好地体现专业特色,尽量做到一人一题。在选题上,要采取“题目公开,双向选择,院系调控”的做法,确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根据学院立题论证后公布的题目范围,学院组织导师和学生进行双选,即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题目,指导教师也对学生进行考核(导师也会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性格、专长再局部调整题目和内容)。

集中开题,量化考核。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环节课题组具体负责开题工作,并实行量化考核的办法。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检查小组按照学院制定的考核量表分别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查阅资料情况、毕业设计的工作思路、工作量等给出评分等级。同时,对一些学生的毕设进度安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帮助一些学生理清工作思路,从而减少或避免学生走弯路。

3.前期、中期、后期工作检查

课题检查小组具体负责检查工作,以确保工作的持续性,便于掌握每位学生在各个环节的情况。在毕业设计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各进行一次检查。检查时每个学生要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中期检查着重检查学生对课题内容与要求的深入研究情况、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情况,应完成部分的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后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否合格。

4.周汇报与周计划检查

为提高学生自律性,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周汇报,每位学生演示一周的工作内容,提出问题与组员交流,并对下一周的工作内容作出规划。

5.题目相关

题目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发挥学院科研的优势,所出题目尽可能联系工程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毕业设计结合实际的“真题真做”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指导教师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后,学院要组织专家对立题进行审查,以保证立题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符合专业培养教育目标。

6.控制重复率

在正式之前课题组提前进行预,若有重复率超过或临近规定百分比,需要重新修改并再次进行直至通过。

四、取得成果(近几年毕业设计成绩汇总)

课题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表1给出了2010至2014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获得良好以上人数所占百分比。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获得良好以上的学员逐年升高,说明通过运用以上改进方法后,效果良好。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对学生学习成果与能力素质的一次集中提升。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足的原因进行制度改进,加强管理监督,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张新华.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6.

[2]傅金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09,24(2):113-116.

基本技能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教育 实践课程 能力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91-02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下,三维空间上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作为一个特殊职业――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三维内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常规布局为:专业理念与师德是X轴,专业知识是Y轴,专业能力是Z轴。直观上X和Y轴是整个坐标系的基础,Z轴是高度。一名优秀的准数学教师――师范毕业生应该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

针对我系数学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我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法。

一、平时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犹如一架照相机,静态的记录某一课程日常学习阶段学习的状态和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的数学教育实践课程作业评价仍以书面解题、简答题作业为主要形式。数学教育实践课程的书面作业形式可是以多元化的,比如:阅读、调研、合作解决问题、小论文、听后感、综述、教学设计等。比如:课程《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数学教学设计》,讲授基础理论知识阶段时作业类型可以抄写理论知识以巩固所学内容,可以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知识点并书写小论文;讲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时作业类型有查阅优秀的数学教学设计,调查某一教学课题的不同教学设计对学生产生的不同结果分析,数学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知识点的不同理解或不同解决方法做小论文,一组讨论、设计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等。丰富的作业评价形式避免了习题作业评价导致的抄袭现象,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师范生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科学编写数学教案,有效组织教学课堂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学业考试评价

学业考试评价犹如一幅画,静态的展示了作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某一方面的达成效果。学业考试评价是数学教学综合评价最为传统的评价方法,以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其中尤为以闭卷考试为主,辅以开卷考试、书写论文、作品展示等方式。实践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体,其中含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指导各项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但更多的偏重于实际教学活动。以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价可以考察师范生对“知”的掌握,同时促进师范生对理论的记忆和理解,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提升。但实践课程不能完全按照书面考试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可以辅助实践活动。比如:《规范汉字书写》、《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数学课件与制作》等课程的学业考试评价可以由三部分构成:闭卷考试比例占20%,内容为这几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作品展示比例50%,内容为一幅书法稿或一段朗读音频或一段演讲视频或一个课件;鉴赏与评价比例30%。课程《数学说课训练》考查学生综合掌握数学教育实践课程情况,对学生的考核可以采取闭卷考试比例20%(理论知识),观摩名师教学并评价比例20%,教学设计比例20%,课堂说课比例40%。多种形式的学业考试评价有助于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的提升。

三、同行、专家评价

同行、专家评价犹如一名医生,毫不留情的指出被评价者身上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肯定了身上的优点。同行、专家评价包括大学同学评价、带队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评价和实习单位学生评价四个方面。大学同学评价类似于同行评价,此评价可能局限的反映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外显基本功(粉笔字、普通话、语速、语调、表情、声音、手势、课堂气氛);带队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评价类似于专家评价,能够深入的评价师范生的内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数学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教学语言的艺术);实习单位学生评价作为受教育者较直接的反映师范生课堂的组织、课堂效率、课堂的流畅和传授知识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水平。比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师范生的两门纯粹的实践课程,该课程的学习能力评价不是让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给出单一的优秀、良、合格、不合格成绩,而是要综合四个方面教学能力评价给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四、综合档案评价

综合档案评价犹如一架摄像机,动态的记录了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档案评价有别于只注重结果的评价,它立足于动态发展的学生主体和“建构主义”立场,坚持测定与评价的分离,测定仅仅为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它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对日常学习过程的记录和积累。档案袋中所收集的内容,不仅包含已经完成的作品,而且还包括正在计划完成的内容。它依据档案袋中所收集的表示学生每次“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评价。综合档案评价以个人档案袋的形式存储,档案袋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由学生自己保管,档案盒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完善,具体内容包括学生自己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训练课题,制定研究或训练计划,记录研究或训练的过程,总结和反思研究或训练的结果,参加各种教学技能的获奖证书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由教师保管,档案袋的内容由任课教师完善,具体内容包括该实践课程的平时成绩、学业成绩、同学老师的评价成绩、论文、作品、读后感、教学基本功或基本技能各项比赛的成绩和证书和对学生档案袋材料的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培养是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长期、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而合理、有效的综合教学评价机制乃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刘洪.对学生数学能力评价方法的思考[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