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认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
[作者简介]李苏强(1979—),男,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江西南昌 33170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以实现师资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是指学生入学后,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合作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课程设计——项目化:采用基于协作的项目进行课程设计,针对一个课程组设计一个综合项目,知识点包含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再对课程分解出分项目,让知识点融于项目之中。通过再现项目,以案例驱动的模式实施教学,以较为完整的实训项目,尤其是综合实训项目,来提高和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2]。
课程组织——团队化:在项目化的课程设计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则通过听讲、小组讨论等途径,进行应用,可充分地质疑、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方法。
课程实施——生产化:课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采用课程与项目相融合,适当加大主干课程课时量,集中在实训室上课,模拟仿真环境,更加适合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作品。
课程评价——多元化:在课程“教、学、做”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种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考证紧密结合起来,比赛成果和认证通过率都可以横向比较教学水平与效果,并籍此找出差距,调整教学。
二、课程体系构建方式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沿着职业分析—工作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路径开发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面向岗位都以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和管理能力为核心技能。以企业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实行“企业+学校双主体”方式共建专业课程体系[3]。以行业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为依据,打破学科体系界限,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坚持“职业能力,综合素养”并重的原则,改革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案,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并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组建课程群。
三、以企业应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推进“教产对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产对接”即教育与产业对接,包括专业对接地方产业及教学条件对接企业工作环境。“工学结合”是指学校和企业按照“课堂教学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评价人才。
1.教产对接
(1)专业对接地方产业。加强专业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的体制机制建设、合作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合作,有效推动宏观层面的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为主线的专业建设与改革,促进微观层面的多元课程改革的深入,该层面的对接以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在专业课实践教学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在实训环节中,以校企共建的仿真实训室为基地;在顶岗实习环节,以合作企业为基地。
(2)教学条件对接企业工作环境。以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为校企合作结合点,按照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和软硬件要求来配置。如与上海大数集团共同搭建全国首个针对高职学生的企业项目承接虚拟仿真网络互动平台,模拟企业项目实训实习环境,演练项目技术经验,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线上线下的校企实时互动[4]。
2.工学结合
(1)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人才需求与市场调研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都离不开校企合作,双方要共同协商制定培养目标,讨论并确立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课的设置、学生教学实习的时间和内容、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和内容以及学生就业渠道。
(2)校企共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外聘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的选聘;二是调整安排外聘教师教学内容与时间;三是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四是学生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的具体运作;五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等评价[5]。
(3)校企共同评价人才。建立校企联合管理、评价与考核机制。实行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企业专业人员与学校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评价方式由百分制考核改为以工作业绩综合评定为核心的校外顶岗实践成绩考核,针对学生的工作业绩、项目成果及工作表现,按校企共建的评价体系与标准进行综合考核。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并在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反馈信息基础上,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6]。
四、教学手段
围绕“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多种教学手段(如图1所示),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五、结束语
通过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开发为依托,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蒋洁.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
[2] 游贵荣.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
[3] 李志梅.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8,(6).
[4]刘利强.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2).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2-504-02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he Study of "Engineering with"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ZHANG Mei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Beijing 1022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tech computer network of the continuous influx of talen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meet the community'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he demand for professionals,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right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how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talent is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computer professionals face an important issue.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ust be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with"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depth reform and innovation,and offered to employment-oriented, with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s the entry point, Computer Network Training efforts to explore new ways to cultivate a generous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skills,superb,outstanding students a strong sense of innovation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Key words: diploma program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engineering with; personnel training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对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网络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其所带来的网络隐患问题日益严重。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在解决隐患和威胁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1 我国高职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加快,产生了大量需要从事网站维护工程师,网络维护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架构工程师,系统架构工程师,网络开发运营工程师等工作岗位的IT专业人员。未来的网络行业将成为中国的“金领行业”,能从事基层网络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总体来说人才需求缺口很大。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处于探索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是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而展开的。我国高职院校开始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标志着我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目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高职院校所处的经济发展区域的不同及高职院校本身办学条件的不同所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尚未形成科学的模式。由于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正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各个高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体现出不同的办学思路。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毕业生基本操作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差距较大,工作状态周期较长,未能体现出高职培养人才的特点与优势。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有些学校简单照搬办学模式;学校的师资水平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陈旧,与市场需求脱节;办学经费紧张,实习、实训条件较差;由于人们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总体偏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相对较弱。
2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十年的改革,高职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技术课,都更加接近所期望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特点的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传统的职业教育有巨大的区别,是相对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而立的又一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社会发展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够掌握某种技能,动手能力强,到岗后能很快进入角色,工作踏实,能吃苦耐劳。高职计算机专业就要努力按照市场要求去办学。高职教育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学校要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逐步实行持“双证”上岗制度。只有教师拥有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培养出本领过硬的学生。
3 改革措施
1)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教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知识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通过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很快熟悉并巩固书本知识,并且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并予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根基,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因此,与“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相比,依据“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2)课程改革:我国应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模式,采取“工学结合”这种课堂学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方向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依托企业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更愿意接收学生,并据此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根据社会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际要求,课改要实行有保、有压、有扩充的方针,注重通过所开设的课程让学生确实掌握某种技能。对实际中使用较少的理论性课程要压缩,对有助于形成专业技能的课程要增加。课程设置要注重实用性、前瞻性。实用性保证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毕业后能立即用上;前瞻性保证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所学知识不会落后于实际应用。
专业课程流程为:岗位任务分析确定专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流程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这样的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某方面的技能,毕业后能较快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为适应社会需要,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应是动态的,按社会需求而设置,随市场变化而调整。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把原先的“以产定销”的模式转变为“以销定产”的模式。
3)教学内容改革:为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保证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建立起适合当前状况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素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构成了整个课程体系的两大坚实基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
而技术基础课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立足之本,其设置情况应该认真探讨。在技术基础课中,增设了"专业导入"的内容,这是高职所有专业都应该开设的,以讲座,报告或参观的形式,让学生在入学后首先了解培养目标,了解他们将要从事工作的性质,岗位特征,发展方向等,进而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4)引导“双证”制:高职院校要把“双证”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学生必须达到素质合格要求,取得一个素质达标证书;具备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微机操作基本能力;参加一个学生实践团队;利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一个或多个实际项目任务;最终达到网络技术应用及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个目标,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达到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的目的,做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通过率,也有利于规范教学,方便评价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考证扎实掌握一门技能。
5)教学方法改革: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应用性较强的一些课程,如应用软件、程序设计的教学,要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施项目解决方案,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并注重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6)重视实习实训环节:对高职学生要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要高度重视校内实习、实训环境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校内除通用的微机室外还应筹建几个专业实验室;校外要加强校企联合,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对实践环节要精心设计安排,将其放在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教学和实践课的比例应控制在3:2~1:1之间。同时,应将平时的实验与毕业设计的集中实践、校内校外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7)考核制度改革:考核的宗旨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建立了以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导的考核系统,减少了专业课理论的考核内容,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考核。同时,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分流。高职生除了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学习,还要通过获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考核中要逐步减少专业课理论考核内容,加大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应从传统的卷面考核逐步过渡到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努力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4 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匮乏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紧急警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我国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宏伟目标:“建设国家网络信息保障体系,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增强国民网络信息化意识;提高国民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高职院校应按照《发展战略》的指引和要求,积极探索和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网络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出和谐、高效的网络空间。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就一定能取得预期成效,我们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雷超阳,刘军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2] 程书红,杨莉.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3] 冯小辉,吴昊.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行动导向
近年高职计算机类专业面临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计算机类专业报名人数的下降,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日益面临尴尬境地。如何创新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已经引起了计算机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对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结论,制定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蒋宗礼等国内计算机教育的知名专家研究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课程,提出了这些公共核心课程的组成[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知识性都很强的专业公共核心课程,如何根据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改革对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1 “计算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组织现状
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涉及计算机网络的教材总共有54种,其中属于高职高专适应的教材为19种[2-20],这19种计算机网络教材代表了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最高水平。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些教材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一般都是先讲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然后是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网络互联设备、网络操作系统、Internet应用、网络安全,最后是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介绍。在教学内容的序化上一般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变成了知识点的说教,将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训割裂开来;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知识的学习而过分强调动手实训,将课程变成了一门培训课程。
德国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学习追求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思想,得到了中国职业教育界的认同[21]。但是目前还很少见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按照这种行动导向的思路进行组织,这说明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上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索。
2教学内容项目化的理论基础
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面对一个实践性的、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任务,学生们独立地(相对于教师控制而言)确定目标要求、制定具体计划、逐步实施并检查和评价整个过程[22]。项目教学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能有效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和贴近度,整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使得教学过程更容易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高职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的,要求学生在学校所学尽可能与未来工作岗位“零距离”,因此,若按照以前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方式实施教学,则会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重组他们所学的知识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项目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 学生自行负责、全身心投入实施较大的、完整的设计方案,强调小组学习;
(2) 学习任务的最终目的在于完成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成果,无论是能够使用的产品还是具有启发性的研究发现或者能够进一步落实的行动方案;
(3) 为了完成作品,学生要把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在行动中分析问题。
尽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有了项目教学作为理论基础,但目前教学还缺少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条件。主要在于缺乏足够的教学内容项目化的教材;教学内容项目化过程中项目的设计还没有形成标准。尽管这样,由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对实践的要求较高,而对理论的要求较低,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特别适合实施项目化教学。
3教学内容项目化的具体做法
我们在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过程中,按照项目教学的思想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1) 课程项目化实施的前提。
以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为培养主线,从网络软、硬件两方面实验入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教学做”一体化。基本理论不追求深刻广泛,而关注其实用性,结合实际的应用举例,使学生融会贯通。
先进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适当去除一些陈旧、难度过大及理论过深的内容,增添应用性较强的新内容,使教材能反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符合社会用人需求。
(2) 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分解。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对应于一个大项目,然后将大项目分解成若干小项目,从而实现课程在宏观上的序化。根据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个行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可以将整个课程对应于一个企业的局域网构建问题。然后将局域网构建这个大项目分解成若干一级项目。这些一级项目按照认知顺序包括:网络用户需求分析、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硬件实施、网络软件实施、网络管理与维护、广域网、网络新技术7个部分。
(3) 一级项目的进一步分解。
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7个一级项目可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二级项目,如表1所示。各个二级项目还可以根据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和课时的安排分解成若干三级项目,确保一个教学单元能完成一个或多个三级项目。
(4) 每个项目的教学情境设计尽可能贴近学生未来工作实际。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学习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可能的应用范围包括:校园网络、企业园区网络、办公网络、小区网络、政务网络、网吧等。在设计各个项目的教学情境时必须选取来自这些应用范围的生动实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指向。另外,还要对这些来自应用领域的实例进行再加工,使得每个项目能够覆盖教学大纲对知识点和技能的要求。每个项目的教学情境要满足5个条件:目标性、生动性、探究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5) 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的序化问题上要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
根据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可以按照图1所示的顺序对每个二级或三级项目的教学内容进行序化。
在以上教学设计过程中,“讲授本项目必须的最基本知识”、“提出项目”的主体是教师;“项目分析”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知识传授”的主体是教师;“项目解决方案设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完成项目”的主体是学生;“项目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因此,在以上教学设计中,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主体交替或同时出现,能够确保知识点学习和技能训练两不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结语
本文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行动导向学习为基础,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的具体做法。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实践性和知识性都很强的课程,运用项目教学的原理,对其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有利于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有利于传授必须的理论知识,最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宗礼,王志英,李晓明,等. 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课程[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45-47.
[2] 尚晓航,马楠,陈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M].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徐其兴.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M].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刘晶U,高良诚. 计算机网络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周鸿旋. 计算机网络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吴学毅.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 张学军,夏长富.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篇)[M]. 3版.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8] 李秀龙. 计算机网络[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9] 胡军华. 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M]. 3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10] 晋玉星,吴丽征. 计算机网络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1] 王恩波,张露.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12] 李畅,吴洪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M].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3] 王海春. 计算机网络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 朱根宜.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5] 褚建立. 计算机网络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6] 蔡立军.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 2版.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17] 黄能耿.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指导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8] 季福坤. 计算机网络基础[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9] 杜煜,姚鸿. 计算机网络基础[M]. 2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0] 余明辉. 计算机网络构建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1] 李斌.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8(16):88-89.
[22] 姜大源,吴全全.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to the “Computer Network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N Yi-min, TAN Ai-p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Changsha 410208, China)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4-0000-01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评述
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学科,网络管理随着网络发展而不断受到重视,虚度国家和国际组织陆续要发了各种标准,协议去指导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管理,不过因决策者差异以及地域差异,不同地方的网络系统结果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而且很难找到大家都满意的标准。当今网络管理技术有三种:SNMP诞生于Internet家族,它主要是用来对Internet管理,简单实用,且推广度和认知度较高,但是因为Internet本身发展并不规则,导致SNMP在一诞生之初就有着先天性不足,难以满足网络管理的复杂需求,仅仅适合TCP/IP网络,而且安全性上也存在明显不足,这就催生了SNMPv1和SNMPv2两种版本,其中后者主要注重了网络安全方面的扩展。但是随着新需求的不断扩展,特别是各种网络的不断融合,这导致SNMP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也就催生了一些新的,适合网络管理发展需求的新的技术,其中就包括CMIP,它可以对网络提供全面支持,在技术上比较纯熟。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问题分析
互联网主要是有一大部分配置较高的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相互串联,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通上网功能,而且只需要简单的技术初装,就可以通过用户名,密码的方式登录网络,去共享网络资源,一般有线网络只要用户支付了相关上网费用,便不会限定起上网的时间等,而且支撑软件获取信息的速度也比较快,相对来说较为便利。另外还有一些是利用有线电视进行网络的改造,使得有线电视有了一定的交互能力,通过装入抗干扰的相关设备和视频服务交互器,解决了信号的存储以及输入、输出问题,但是在声频、视频信号转换等上还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未解决。需要用光缆、同轴电缆,以及卫星、数字微波信道作为互联网的干线,因此技术层面上来说,我们必须形成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平台,不仅仅是文字、表格信息,更应该为计算机通讯、交互传输、传真及晕提供一定的实施条件,满足多种需求。
另外,网络建设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网上泄密,隐私被窃取,数据资料被盗用,网上不良信息泛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外网上银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客户资金损失,这需要尽快网络立法,一些机构也应该内网与外网分割。这些都是网络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及策略
(一)发展的基本方向。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有很强的规律性,也就是集成性,开放性,高性能,智能化的标准。其中计算机网络的继承性表现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高度集中化,各种服务和媒体应用的高度集成,同时允许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多种传输,既能提供尽力而为的无特殊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传递,也能提供有一定时延和差错要求的确保服务质量的实时交互。另外,开放性是指整个的体系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窗口,统一接口标准,使得整个系统便于被互联网认知,这也就是一个统一性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通过以下几部分的论述,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及策略。
(二)体系结构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规律,即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为一种迭代过程,需要不断的研究,应用验证等工作去证实与推进。网络研究推动应用发展的同时新的应用需求又驱动网络研究。首先有相对于数据通信速率和质量的迅速提高,网络的瓶颈从传统的“低速传输”转移到了“高速传输、低速通信软件”,当今主要是传统通信协议过于复杂,占用太多的系统资源,降低了网络传输效率,因此我们需要解决协议的轻型化问题,使网络尽量减少计算;其次基于网络的新的分布式的应用,如计算机视频会议、多媒体数据库查询和再现、共享式编辑和多用户游戏等,相对于传统的文件传输式服务,要求网络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
(三)相关技术的深化。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的融合,是目前网络发展的热点问题。随着Internet的膨胀促使更多路由算法的发展:在Internet的核心路由器上,路由表变得也越来越庞大,这就导致了路由器需要不断加快也不断复杂化,带来的问题是越来越难以管理,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今天强调的是将路由器和交换机融为一体,目前提出有二种可能解决方案:IP交换、TAG交换和MPLS目前,这三种IP网络都还没有通用的标准支持,从而在一定层面上阻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四)网络的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每个用户切身利益的问题,随着网络互联的规模越来越大,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安全问题集中在以下及个方面:其一,安全服务质量问题,主要指如何保证合法用户的带宽,防止非法用户占用带宽,从而保证合法客户的正常上网需求;其二,安全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涉及路由器、域名服务器,以及网络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安全问题;其三,端――端的安全问题,主要指用户之间的加密、鉴别和数据完整性的维护;其四,端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防火墙技术。防止用户非法侵人网络和非法访问资源是当前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除了用防火墙隔离来自外部网络的非法访问外,还可以用虚拟网络技术在公共基础网络上建立虚拟专用网。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但增加,除了一些新兴产业,传统的工业、教育、农业等也开始应用计算机网络,因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性时期,用户对网络技术需要越来越高,但是又担心网络安全问题,同时担心网络的通用性问题,这就需要网络即时发展要更加重视标准化与安全性的技术深化,同时计算机网络发展也需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功宜.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杨英鹏.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激趣;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801-02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强、概念理解抽象、知识点联系紧密等特点,在日常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已经是大多数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1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
1.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特点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概念理解抽象、知识点联系紧密等特点,依靠单纯的课堂讲授远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课程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2)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活学活用;3)学科基础性较强,知识面较广。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特点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特点是好奇心强,爱玩,当初选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完全是以为有网络能打游戏,能上网;文化基础较差,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习惯于被动接受现成的知识,“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会合理地利用时间,自我评价低,自信心不足,学习中容易产生敌意和对抗。
2 激趣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措施与策略
2.1 在课程开始前要做到充分了解教材和所要教的学生
充分了解所要授课的课程教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指导思想、更新教学内容。在这个信息技术更替飞速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社会需要一大批能解决网络中实际问题的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网络技术教学不应只停留在掌握网络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应注重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基本技能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遵循以实用为主,从而使学生能在公司、企业从事一线网络技术工作。
2.2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21世纪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国有企业、私有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内容也应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服务。在更新教学内容时,应及时补充新兴技术,目前比较流行的、成熟的实用网络技术:无线局域网、网络通信技术等。
2.3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多数在校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开始上课,缺乏工程项目经验。所以送教师进企业培训和聘请企业工程师进课堂才能让学生获得满足终生发展的实用技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4 创设教学情境,和谐课堂气氛
不论创设情境的手段如何,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筛选材料,为他们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网络基础》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模拟公司”的教学情境,整节课围绕如何成功搭建WEB和DNS服务器这个具体任务,教师作为技术总监,把学生分成:销售部、技术部、公关部等几个部门,然后把知识点放到实际生活中去,当作是客户提出的要求。同学们按照事先分好的部门,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每个部门负责具体的一项内容,来共同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领、指导与协调的作用,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整个过程中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感,同时也感到很有趣,当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在客户端成功完成测试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所学的知识确实能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再如:在讲述《网络基础》中的OSI七层参考模型时,引入生活情景中邮政系统,将创设的情景在邮政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使之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相关联,使学生能够从已有的邮政系统的知识顺利过渡。邮政系统的构成是以发信人开始的,发信人写完信将信装入信封,写上接收人的地址信息和发信人的地址信息,投递出去后,就是逐层传递,最后到达收信人。而计算机网络的OSI七层参考模型与情景的创设紧密相连。学生能很直观的理解网络的体系结构。学生能真切感受到所学知识从复杂到简单的转变。
再如:在《网页制作》课时,由于一般学生都会有上网的经历,教师在教授《网页制作》的开始,就应当不局限于教材上提供的现成资料,而是引导学生去观察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一些优秀网页,使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在课堂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5 评价激趣,完善课堂教学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作品的可取之处,认真倾听学生作品的报告,同时给予真诚、恰当的表扬,例如:在《网页制作》、《网络基础》等学科的项目教学中,立足过程评价,以布置项目任务的形式给学生,按完成项目任务的态度(15分,含出勤、纪律、态度等)、方案设计与项目效果(65分,含需求分析、方案可行性、技术选型、突发问题处理、项目展示等)、文档编制(20分,文档规范、文档格式等)进行综合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视发展性,学生在做项目时,速度有快有慢,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应以鼓励、表扬的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通过纵向比较,从发展、变化、进步的角度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做项目时有困难或者中途停顿需要帮助者,教师可推迟判断,从新评价,把重考分数记入成绩表,使每一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评价将学生的考勤记录、把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和改进、课堂行为、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一并纳入评价范围。从而更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欲,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对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求都较高的学科,如何激趣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激趣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的目的,也让学生能真正的学到知识,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2] 杨庆文.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3] 姚小岗.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职教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