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中注意的功能

心理学中注意的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中注意的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中注意的功能

心理学中注意的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注意力;认知心理学;语块习得任务

一、引言

语块教学是我国语块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对教学的启示是:在教学中应重视和记忆语块。虽然,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语块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进行教学实践的并不多。从认知心理学家角度来看,注意是学习者对所学信息进行加工的重要方式,注意力在认知活动中对于获得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解析注意力在二语习得认知过程的作用,可以揭示外语学习过程中一些现象和规律,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注意力与以语块习得为主的任务型教学关系,探讨注意力在语块习得中的作用。

二、注意力理论

注意力在认知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人积极处理通过感觉器官、存储的记忆或是其他的认知过程所获得的大量信息的手段。它包括有意识的注意力和无意识的注意力两个过程。[1]注意力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力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另一些对象。注意力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后,它会稳定于这个对象,即全神贯注于该对象。人在高度集中注意的时候,注意力的指向的范围就缩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注意力的指向性与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注意是一种受限的选择性认知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的主观性的控制[2]。

在认知心理学中,注意的理论很多,比较典型的是布罗德本特Broadbent的过滤论(filter theory),该理论陈述了在任一时刻人们能注意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一旦信息超过了人所能接受的容量,那么人则会运用注意的过滤器使一些信息通过而锁住剩余的信息[3]。过滤论难以解释为什么未受注意的信息的某些方面仍能透过过滤器,而这些东西后来是需要在认知系统中处理的,为此就出现了特雷丝曼的衰减器理论(attenuation theory),该理论认为,在未被注意的消息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信息即使很难恢复,但还是可利用的。这类信息从属于三种分析:首先是消息的物理属性的分析,如音调或响度;第二种分析是语言分析,是一个解析消息并使它们变成音节和词语的过程;第三种分析是语义的分析,处理消息意义的过程[3]。过滤论和衰减轮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注意的选择性,它指处理系统有限,对付不了所有的输入,必须选择一部分作进一步加工,注意就是一种选择行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论就是卡恩曼(D. Kahneman)的注意分配模式,在此理论中注意被看成是资源,其能量可以随着人所处的觉醒状态而变化,这些资源可以灵活地分配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甚至同时做两件事情[4]。总结起来。注意有以下特点:注意力资源具有有限性和选择性;注意力受制于自愿控制;注意力控制着意识的渠道;注意力是行动控制和学习的基本要素。[5]

三、注意力与语块习得的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 / teaching approach)主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外语教学领域,兴盛于90年代后期,它的影响延续至今。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者和和教师开始越来越关注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关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龚亚夫、罗少茜的《任务型语言教学》[6],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7],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8]。这些著作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质及任务设计的原则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探讨。国外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可以分为两类[8]:一类是以David Nunan,N.S.Prabhu,Jane Willis 为代表学者,从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在课堂上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另一类以Michael Long, Peter Skehan, Rod Ellis, Merrill Swain, Peter Robinson等为代表,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来研究任务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同时,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结合本文所探讨的主题,我们倾向于朗和克鲁克斯的定义。他们认为[9]:“一般认为,(教学)任务是为学习者展现恰当目的语样例的一种方法—即语言输入,学习者必须通过运用一般的认知和信息处理能力对这些语言输入进行重组——同时任务也为表达理解和输出目的语时所遇到的交流困难提供了一种方式……”

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内涵和原理,我们将语块作为输入目的语样例,设置了以语块输入和输出为主的任务型教学。采用以语块习得为任务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既关注语言的形式,更要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可以改变教师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状况。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体现“做中学”的理念。

语块存在于人脑的记忆中,而且随着我们对记忆材料的熟悉程度而增加,语块的数量也相应增加,从而使大脑可以储存和回忆更多的信息。语块在记忆储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整体储存和整体提取。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以语块为任务来学习时不必考虑语法,可以把注意力从语法转移到相关性、连贯性和恰当使用等特征上,有利于改善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通过输入进入人脑中工作记忆,经过加工筛选后的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之中,然后经过输出成为运用的知识。语块的习得过程同样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而注意在这样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注意被认为是对输入进行筛选进而为加工提取重要性信息的刺激过程,另一方面注意被看作是一种认知资源,可以作为大脑注意力的集中方式提取。[10]语块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习者从语言环境中接受可理解的语块输入;第二阶段学习者对输入语块进行/创造性构建,通过情感过滤、认知和语言监控等机制的作用将输入语块变为吸收语块。第三阶段:学习者通过逼迫输出语块。

四、注意力对语块习得的启示

将注意力关注于语块的输入和输出能有效的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在语块学习任务中要发挥注意力的作用就要调整注意力资源达到较佳的学习状态,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大注意力与内在中介语发展的联系,充分发挥注意力的调节和监督的作用。

从以上的信息加工理论可以看出,注意力在语块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注意力影响到输出的质量,这时候就要发挥注意的监督功能以促进中介语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大量语块任务输入活动中,应区别以“微调输入为主”(finely-tuned input)的有意识的选择语块知识和以“粗调输入”(roughly-tuned input)为主的高于学生能力水平的语块知识,中心注意力应指向微调输入,粗调应以边缘注意力为主。语块的“输入”是语言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仅仅依靠输入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有必要组织各种类型的“输出”活动。输出活动有利于发挥注意的调节和监督作用,注意在输出中有助于学习者在输入和中介语之间搭建“注意汇编程序”(noticing the gap), 有助于假设检验和自我辨认和纠正错误。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选择和运用任务型教学以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而本文主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基于语块的任务型教学,提倡利用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加强语块的输入和输出能够克服加工限制的局限,降低语言习得的难度,进而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红.第二语言学习认知过程中工作记忆与注意力的关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

[2]Robinson,P.Attention and memory during SLA [C]. In C. J. Doughty & M.H. Long (Eds),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ackwell, 2003.

[3]朱宝荣.应用心理学教程[J]北京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桂诗春.实验心理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5] Robinson,P . Cognition and language Instruction[C].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2007.

[6]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心理学中注意的功能范文第2篇

一、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理论

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理论指出,习惯是不断重复训练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个体行为。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追求更显著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自主性、倾向性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大量重复练习而发展并形成的,是一种具有主动性、持久性、自觉性的自我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对学习策略的制定、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学习能力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使自己在学习中获益,对未来的学习发展和人生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

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程中,一些同学忽视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能够帮助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有利于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目标的实现。在课前预习时应首先熟悉课程内容,将新知识与之前掌握的知识的进行比较分析,勾画出重点和难点,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大致了解新知识后,将理解模糊或无法理解的内容做好记录,在之后课堂学习中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学习。

2.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部分同学认为课堂上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教材中有,下课后可以自己看书。这样的想法往往导致在课堂学习中不认真,听课走神,无法把握重难点知识,这不仅浪费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课堂上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还增加了自身的学习负担。长此以往,导致课堂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形成越听不懂越不想听的恶性循环。

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是高效学习的关键。在行为心理学中明确指出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对象,是具有动力特征的心理过程。注意的指向性,可以使人可以在每一瞬间对反映事物做出心理选择。注意的集中性,则能够让事物在人的脑海中呈现出深刻和清晰的反映。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特征,使得注意能够保持和选择思路,并具有监督和调节心理活动的功能。

在课堂学习中,思路是指思考问题的路径及线索,常说的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师的思路,就是学习老师讲课状态下的思维模式、思维规律以及思维方法,其目的在于学会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使自我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必须保持听课注意力外。还应该在课堂学习中明确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听教师的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以及思维模式与规律。尤其是对于预习时未理解和难理解的内容,在听课时应比较老师讲解和自己理解的不同之处,然后认真记录,从而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考方法。此外,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还包括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课堂笔记在精而不再多,即对于老师讲解和板书内容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抄录,而是选择重点进行摘抄,这有利于将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听课上,并对课下的复习和练习具有指导性作用。

3.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课后复习习惯的养成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以及新旧知识的结合与挖掘以及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具有重要作用。课后及时复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整体课程内容的复习,二是章节内容的复习。整体课程内容的复习是指将课程所有内容与老师讲解的重难点知识及思维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根据知识的规律和性质制定学习策略,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章节内容的复习是指对特定内容的整理和巩固,复习的内容可由自己进行选择,将遗忘的知识点或是疏漏的内容进行回顾并加深印象。

4.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是巩固知识和自我检测的重要手段。第一遍的课后练习必须独立完成,以检测学习的效果、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然后根据练习结果,整理出哪些是已掌握的知识、哪些是未掌握的知识、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然后在针对学习中的遗漏和不足,通过与同学合作探讨或是请教老师的方式强化知识点的掌握、技巧的运用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建议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一本专门的错题集,将练习中经常性犯错的题型和知识点进行记录,然后针对知识体系中的缺陷进行专门的强化练习,真正实现课后练习的效果和目的。

三、结束语

心理学中注意的功能范文第3篇

一、新课程标准与多元智力

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该课程首要理念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存在着的地区差异、民族不同、经济状况好坏、文化背景底蕴的高低等等,甚至无论学生的性格内向与否,先天资质如何,教师都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个科学课程标准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意味仅仅是接受这些学生,还意味着教师需要照顾好他们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科学潜能。如何更好地挖掘这种潜力,在笔者看来当下先进的多元智力理论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依据。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的差异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受教育就是要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获得最大的成功。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中关于的教育思路,教师应该实事求是,根据每个学生独特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优势智能,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那么相比较而言,人们所谓的学困生就不会出现了,这才是教育的最终功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被认为是学习困难生,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却比较突出。如何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为初中物理教学服务是我们这些一线物理老师所需要深思的。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智力的训练思考

在以培训学生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观作用下,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实质是围绕着培养精英这个目标,在内容上,以围绕物理学的知识逻辑体系而展开,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主要还是讲授法,然后根据用“纸和笔”完成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标准。物理课程教学始终以对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训练为核心,使得由“题目+纸+笔”组成的考试卷考核学生的学习完全占领物理课堂,从而导致中学物理教学围绕怎么考就怎么教的现状发生。

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为思维而教”并非不对,但是笔者认为应该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角度对“为思维而教”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在多元智力理论中,对于每一种智力而言,思维其实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的因素。即使是身体动觉智力的发展,也必须以思维的发展作为其发展的前提和核心。如果身体动觉仅仅停留在模仿和复制的基础上,它是没有包含思维的因素的,这样就不可能运用智力进行创新和实践活动。

现行的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目标、方法、内容和评价的单一特点导致学生智力的训练非常不合理。这种智力训练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一些数理逻辑智力相对较弱的中学生,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女生,认为物理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一些学生在物理课程中成为“失败者”。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多元智力的训练策略

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该着重发展身体动觉、现象观察、视觉空间和数理逻辑智力的观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智力理论中的多元智力理论分析学生的差异,提出发展学生多元智力的观点和相应的多元化物理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物理课程教学与实验应该在组织形式上合二为一、内容上选择合适,课程资源上应该材料丰富廉价且取自生活,还应该布置动手制作的作业、创设交流作品的机会。对于现象观察的策略应该提供丰富信息的观察活动,用各种感官协同接收信息,用实验控制现象的变化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和交流观察的信息。对于图形呈现的策略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和传统手段。在现代化手段中通过渗透视频、动画、图片和概念图等加强直观教学,在传统手段的使用中注意语言直观、形象生动、利用挂图、模型、实物、教科书插图等。在教学中采取聚焦问题、建立联系、收集证据和思维整合的编排和局部整合,来体现科学探究的策略。

心理学中注意的功能范文第4篇

选择性注意的基本概念

注意的分类 传统分类通常把注意分为两类:无意识注意和有意识注意。无意识注意是没有预定目标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往往是由周围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比如,上课时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注意它。由于它无需付出努力,预先准备。所以注意效果往往不如有意注意。

选择性注意的实质 众多纷杂的外部刺激经过人的感官进入大脑,只有少部分会接受更精细的加工处理。注意被视为选择过程的主要机制,它会忽略或过滤大部分不重要的信息,只将少部分与个体认知目标或行为相关的信息选出来,让高级的认知功能做进一步的处理,或是直接让运动系统做出适当、有效、快速的反应。这种具有选择信息特征的注意,即为选择性注意。

研究选择性注意的意义 研究显示,选择性注意符合生态演化及信息处理的原理。从生态演化的观点审视,面对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环境,生物体对外在刺激做最有效、最快速的反应。物种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生物体的感觉、认知及运动系统。基于生物效率原则――利用最少的资料处理最有用信息,认知系统提供运动系统的材料不用多,只需恰当。对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例如,人与机器的对比研究,发现了计算机视觉的无知与短视。所以,选择性注意已经是当前任何人工智能系统所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注意力的关键点

课堂注意是有规律的 课堂教学除了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青少年为5-10分钟,成年人集中时间为15-20分钟。根据这个研究成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一堂课开始20分钟是注意力集中时段,应该安排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接下来10分钟是注意力易分散时段,应改变知识呈现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最后10分钟是第二注意力集中期,教师要做好概括和复习活动,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刺激应多元化 课堂刺激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这里谈三种方式:①客观刺激的强度。比如巨大的响声,强烈的光线,浓郁的香味,这些都能引人注意,但都不太适用于课堂教学。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声音要响亮,且富有节奏感,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客观刺激的新异性。知识呈现的新异性很重要,所以我们提倡求新求异求真的设计理念。比如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中,利用高科技手段,把清明上河图变成动感图,这种新异性十分吸引观众。③客观刺激的变化性。仰望满天星星的夜空,一旦有流星飞逝而过,立即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一个教师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都使用一种方法,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与肯定。

课堂注意的分配与转移 学生在上课时,一方面要听教师讲课,另一方面还要记课堂笔记,有时还要看课文和黑板。这些活动都需要分配注意。根据人的知觉的选择性特征,人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少数作为知觉对象,对其他的反应则比较模糊。要使注意分配效果比较好,就要抓住关键点,听教师上课就是最为重要的关键点。

培养途径

强化学习的目的性 对待任何的学习与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和工作并不一定感兴趣,缺乏兴趣就会影响注意。明白这一点,可以加强有意注意,并通过努力注意那些不感兴趣的学习和工作,保持较稳定的注意,有了注意,思维、记忆就有了方向。

培养广泛和稳定的兴趣 人的各种注意的发生和保持,都是和一定的兴趣相联系的。可以说,任何注意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

养成集中注意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事物上,这就需要加强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让学生掌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意志排除干扰的本领。这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有时教师会发现学生注意转移,上课时分心。分心是注意的对立面,它表现为一个人的注意不定的转移,无法在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在加强学习责任感基础上,不断地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在学习中逐步养成集中注意的习惯。

心理学中注意的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厌学心理;矫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133-01

在实施英语新课改的过程中,要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就必须及时矫正有些学生认为英语"难学"而产生的"厌学"情绪,笔者认为:要使他们克服"厌学"情绪,关键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机。只有产生正向动力他们才会由"厌学"转变为"好学"。在实践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话题,调动学习兴趣

青少年是最热衷于追逐新鲜事物的群体,同时,他们因为阅历少,需要全方面的了解生活,好奇心重,和父辈相比,他们身边的环境更丰富多彩,他们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也敢于打破规范的约束;他们喜欢求新、求奇、求异。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初中学生注意的特点比小学生更具有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他们已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他们要完成的工作和感到兴趣的事物上。教师要鼓励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爱护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根据这些心理特点,我经常在每节课的开始几分钟设计一些青少年感兴趣的话题,如"超级女声"、电影《哈利.波特》、世界杯、NBA等英语对话。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厌学"的学生无疑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愿意听,愿意说。这些话题,他们听了易懂,说了易记,就会跃跃欲试,甚或自我表现一番。这样,日复一日,潜移默化,于是他们就想多学几句、多说几句,这就是求知欲。

除加强交际对话训练外,还应注意为学生创设一种恰当的英语环境,注意引导他们在与别人交谈时有意识地运用日常英语对话,这也会有积极的作用。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二者的有机结合,才会教有成果,学有成效

2.提高讲授艺术,增强引导魅力

教改越深入,越要研究教学艺术。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地提高讲授艺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师生互,创设活泼的课堂氛围,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要注意在45分钟的教学中,运用既慎密严谨而又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习作为立足点,激励、组织、点拨、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启发式作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口,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作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学"。一般说来,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经常采取竟赛方式汇报情景交际作业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心理学的特征,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并逐渐占主要地位。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关于上社会、自然方面的知识,已能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增强,能独立地考虑一些问题,但他们思考问题时,仍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他们已不满足教材中关于事物的解释,常想进一步了解形成某些现象的原因,对成年人或书本中的见解,常常提出疑问或不同的看法,喜欢争辩,好追问。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的进行阶段,结合本课的对话内容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问题和竞赛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注意培养他们的辨证思维能力。在教学的结尾阶段,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还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表情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趣味幽默的讲叙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注意控制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热情。这些手段的运用,对学生学习英语变"厌学"为"好学"也会起着积极的作用。

3.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爱学

情感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智技能的发挥受主体情绪状态的影响。积极的情感状态有利于发挥潜在的各种技能,反之就会抑制心智技能,这就是情感的激智功能。

教师的课堂情感表现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语言、声调、节奏和表情对教学内容的解读与演绎,引起学生情感的强大流动与共鸣,这是情感的感染功能。教师的人格品质、言行举止通过情感的介入和作用明显地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这就是情感的移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