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安全现状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147-02
电力企业的职工是否具备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的高低对企业能否实现持续性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逐步提升电力企业职工安全意识。但电力企业在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从而制约了电力企业提升安全培训和管理方面的能力,电力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以及管理工作,并在安全培训实践中建立有效培训和管理体系,促使电力企业职工提升安全意识,最终保障电力企业能够实现安全、稳定的发展目标。
1 电力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的工作现状
企业中培训和管理工作属于人力资源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而就电力企业角度分析,安全培训则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开展安全培训的活动、加强安全培中教材选择与方向指导,但目前的安全工作却出现不容乐观的现状,集中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1.1 安全培训方面缺乏专业指导者
由于电力企业快速发展,安全问题日益重要,在加强安全培训方面却出现了专业指导者较为缺乏的情况。许多电力企业在培训方面缺乏专业指导,一方面是之前不重视对电力安全培训师的培养,从而导致了现在在安全培训方面缺乏指导者;另一方面是在安全知识培训的教材择用方面,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这就使得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中没有取得显著效果;此外,电力企业在开展培训活动时,较少外聘培训师,一般情况下是临时安排公司职工兼任[1],他们缺乏培训的经验与技能,再加上培训教材没有进行科学编写,有的是临时在网上下载,不仅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职工也没有有效掌握安全知识。
1.2 安全培训方式缺乏多样化
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采用课堂式,把电力中的安全理论知识模仿课堂形式传授给职工,这种方式较为枯燥,而且职工难以记住所有的安全知识,因此,在这种形式下,电力企业开展安全培训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第二种形式是把安全知识通过PPT形式进行简化处理,以提纲挈领的方式梳理安全知识结构,然后组织一定的考核,职工为了顺利通过考核,而采取“突击”式学习,尽管通过了安全知识考核,但是职工并没有真正掌握安全知识,这也没有真正实现电力企业进行安全培训的目的,同时也使培训工作变成了“走过场”。
1.3 安全知识培训没有健全的体系
电力企业在进行安全培训工作中,由于没有十分健全与成熟的体系,使得企业职工参与安全知识培训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因为电力企业把大量精力都投入在其他方面,如加快拓展服务范围、架设户外输电工程等,所以在安全培训体系建设方面出现了不完善的现象,从而导致了电力企业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过程中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2 电力企业在安全培训与管理中工作的策略
2.1 电力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安全培训工作
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要把安全培训提上工作日程,并通过签发专门的安全培训指导文件促进企业中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高度重视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精心设计以及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活动,坚决执行管理者在安全方面所做出的指导。其次,电力企业中的管理者还需要积极地构建安全培训与管理体系,一方面可以促进安全培训工作能够在制度、体系中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电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提升安全培训的效率[3]。最后,电力企业需要加快培养专业的安全培训者,从目前的电力企业中从事安全培训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对那些兼任培训工作的职工,要逐步提升他们的培训能力,如通过选派他们参与培训技能方面的知识学习,然后把自身所学技能用于职工的安全培训中,进而提升电力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的能力,保障电力企业能够在安全中生产与发展。
2.2 电力企业需要开发培训资源
第一,电力企业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较多,因此,企业在进行安全培训时,可以根据不同工作岗位而开发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资源,从而能有效地提升职工处理以及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如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职工,在安全培训时需要把重点放在户外安全问题常发生的方面,主要有:极端天气下带来的安全危害、维修户外输电设备等。通过安全知识培训,提升电力企业职工在工作中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第二,加强开发电力企业中安全培训内容,这就需要从事培训工作的职工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收集企业合不同工作岗位中所出现或者是潜在的安全问题,然后对这些安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形成适合电力企业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管理的内容,并能够对职工带来有效指导。第三,电力企业可以组织工作人员编写安全知识的教材[4]。一方面便于企业职工能够随时阅读,进而掌握安全知识;另一方面促进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果。通过电力企业加强建设,形成如图1所示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模式。
2.3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电力企业可以结合职工工作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培训计划,从而保障职工能够积极参与培训,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
因此,电力企业根据职工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时间以及内容,可以尽快帮助企业职工迅速掌握安全知识,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见表1)。
3 结语
在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中,电力企业在经营方面逐步进入更大更宽广的领域,这对电力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博,张超君,高翔,等.一起3/2接线改定值工作引发的跳闸事故分析[J].电力安全技术,2013,15(3):33-35.
【关键词】火电厂 锅炉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安装检验 安全性能
1 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前安全性能检验中钢结构的安装缺陷
在进行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的时候,发现锅炉钢结构安装的时候存在很多安装的问题,H型钢钢梁在安装的时候对接了焊缝的时候出现了R角位置以及气孔密集的情况,在进行安装的时候,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比较容易出现未融合的情况,使得必要的位置出现磁粉探伤以及裂纹的现象,严重的时候,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还会在去除加强板之后出现焊缝裂纹、错口以及未焊等等严重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H型钢梁安装的时候应当对焊缝的部位进行100%的磁粉检验,但是由于执行不当,会存在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时严重的裂纹下现象以及未熔合的缺陷等等,为了更好地改善火电厂锅炉的压力容器以及压力管道,H型钢就钢梁对接焊缝的时候应当进行100%的检验,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安装工艺的控制,确保压力管道在应用的时候保障产品的质量。
2 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的时候出现的大板梁筋板焊缝的问题
在进行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质量检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大板梁在后续使用的时候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较为常见的便是筋板以及翼板链接的地方出现了焊缝的问题,并且在压力管道使用的过程中,连接角焊缝或者是筋板肋板链接的“丁”字焊缝处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有些安装部位还出现了裂纹、密集气孔等等的缺陷。在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活的消缺过程中焊缝的质量参差不齐,裂纹以及夹渣的缺陷影响着火电厂压力容器的整体运行质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气孔以及夹渣在安装的时候出现了安装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使得气孔和夹渣在安装的时候出现了不严谨的施工或者是使用了潮湿的焊剂,而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裂纹出现的原因在于焊接的时候承受的压力较大,拘束应力过大使得压力管道出现了裂纹,而大板梁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吊装或则是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使得大板梁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了扭转、振动等等较为剧烈的损坏,使得大板梁的施工质量受到了影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干裂现象。
为此,在进行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缝检验的时候,应当对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施工的缺陷就进行紧急的处理,尤其是在进行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大板梁施工的时候,主立柱的安装也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主立柱在安装的时候容易出现的焊缝缺陷存在的部位是气孔、咬边,焊缝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是熔合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处理,在裂纹以及焊脚的部位没有处理得当,导致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焊缝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也使得焊脚的尺寸成为了影响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使用的重要因素。
3 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腐蚀疲劳裂纹问题
在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使用的时候,较常出现的裂纹问题是腐蚀疲劳裂纹,出现这类裂纹的问题是由于在压力容器使用的时候承受了大量的压力以及振动,在工作运行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了腐蚀疲劳的裂纹,一旦出现裂纹,随着压力管道的工作运行,疲劳裂纹的裂痕也就十分的大,一旦疲劳裂纹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就会使得压力裂纹产生穿晶裂纹,随着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持久运营,腐蚀裂纹的宽度也会逐渐加快,工作运行中产生的疲劳裂缝也就从内部到外部,使得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内的裂缝、沟槽等等都出现了一定的质量问题。一旦腐蚀裂缝出现扩散的现象,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展,严重的时候也会出现裂缝的分枝。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对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产生严重的影响,应当在进行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以及使用的时候注意控制火电厂的施工温度以及安装条件,使得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管座承受的压力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也使得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系统的传递的振动应力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使得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推移腐蚀的状态不会出现疲劳裂纹,也使得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运行损耗状态在可以估量的范围内,促进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高效率运行。
4 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由于过热或者是过烧产生的裂纹
由于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在运行的时候常常处在过热或者是过度烧制的环境下,在这样的环境下,裂纹的数量呈现出了急剧上升的现象,裂纹的产生在弯制、锻造、焊接以及过热处理的阶段,温度的快速上升给裂纹的产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并且过烧裂纹的产生使得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局部晶界出现了沿晶裂纹,使得金属在运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变形、裂纹以及龟裂的现象,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氧化现象,使得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内部以及外部出现了大量的裂纹以及碎裂的现象。
为了避免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出现温度较高造成裂缝的产生,在进行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烧制的时候应当控制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烧制温度,尽可能的将氧化性的气体向晶界扩散,使得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表面微细圆球状的粒子不会出现大量的沉淀,也不会在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表面形易熔化合物的薄膜,促进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长久运行,也使得火电厂的工作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5 结语
在火电厂运行的时候,应当对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进行重点的质量检验,确保压力容器的使用不会在运行的时候存在大量的裂缝,产生的焊接缺陷以及焊接应力不会过大而出现较严重的开裂现象,也在火电厂安全性能检验的时候对于机器设备的质量以及运行状态进行重点的把控,防止由于压力管道的焊接处理技术不当给火电厂的长久运行产生消极的影响,为此,火电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在安装以及检验的过程中选择科学的安装以及处理的方法,使用恰当的检测方法保障火电厂的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科技;电力工业;发电设备;火电;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发电
中图分类号:TM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5-0003-03
我国电力工业未来近期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以前,实现1000GW单位以上的发电装机总容量。这一发展目标也带动着我国电力工业呈现出普遍性、规模性的自动化发展。与此同时,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更为多元,发展目标更为明确,发展力量也更为坚实。本文以电力科技为切入点,针对电力科技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做简要归纳和总结。
1 我国电力科技现状分析
如何定义电力科技呢?首先,我们知道电力工业是指将包括天然气、煤炭、水、核等在内的多种一次性能源,通过发电设备的转换方式将其转化成为电能,并在配合输电部门、变电部门以及配电部门的基础之上完成能源输送的工业形式。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电力科技即在整个工业生产运转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于电力工业给予特别关注的背景下,电力科技所取得的发展是特别显著的。现阶段,我国电力科技发展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成效:
1.1 火电发展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在现阶段的能源生产以及消费结构当中,煤炭资源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小觑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为止,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当中仍然占据着75%以上的比例。与此同时,其在装机总容量以及总发电量中所占比例仍然是处于领先状态。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为确保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需要在火电发展中逐步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益,同时兼顾对资源的有效节约。在这一过程当中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对电力科技的应用。例如,对于装机容量在600MW单位及以上的超临界机组而言,需要加大对于洁净煤发电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力度,借助于此种方式,将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允许限值内。与此同时,对于缺水地区的火电建设而言,应当优先选取空冷机组,支持热电联产以及热电冷技术的综合应用,由此实现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目的。与此同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说,火电厂脱硫技术同样是电力科技研究的重点之一,需要引起关注。
1.2 水电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有着极为丰富与广泛的水资源储存,无论是从水能资源的经济可开发容量还是从年发电总量角度上来说,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从地域划分方面来说,75%以上的可开发水能资源均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以四川、以及云南为主的城市。结合我国现阶段所推行的水电开发战略来看,水电装机总容量的发展目标是截至2020年度,达到260GW单位以上。与此同时,东中部地区的水电建设应当倾向于饱和,并提高水电在电力工业中的重要地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科技的主要研究重点是:其一,提出适用于复杂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水电开发技术,不仅需要解决埋深长大隧道的开发技术,同时还需要配合好对深覆盖层处理技术、滑坡治理技术以及勘测技术的研究;其二,提出包括大坝监测、大坝安全评价以及大坝预测预警技术在内的相关风险分析技术,确保水电建设的稳定性;其三,提出有关水电站机组自动控制的解决方案,确保水电站机组在正常运行状态的在线化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应用有效。
1.3 核电发展现状分析
在当前电力科技条件支持下,我国已充分掌握了自主研发、设计并制造600MW单位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同时在核电厂建设及运行管理维护方面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工作经验。我国核电发展的近期工作目标在于:截至2020年底,核电站装机总容量应当达到40GW单位以上,其在整个发电装机总容量中的所占比例应当自1%提升至4%以上。在我国现阶段已投入运行的核电厂当中,无论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还是引用国外核电建设技术所建造的核电厂,其均能够实现自主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建筑安装模式以及生产工作模式。在丰富发展的核电技术支持下,我国将逐步迈向第四代核能利用系统当中。
1.4 可再生能源发电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兆瓦级单位以上的风电发电机组本土化生产。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风力发电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电力科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风资源测量技术、发电机组设计技术及制造技术、海上风能资源勘测技术、风力利用技术以及风电接入电力系统技术。与此同时,从光能发电的角度上来说,我国拥有全亚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全年度发电能力基本能够达到1000MWh以上。在光能发电的过程当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光伏技术材料。在这部分材料技术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使得光伏发电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实现电力工业的多元化发展。
2 电力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电力科技的支持作用之下,我国电力工业发展需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范围内将呈现出持续性且稳定性的发展趋势。为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工业发展的有效性,应当保障电力科技向着可靠性、规模性、经济性以及节能性方向发展。具体而言,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
问题:
2.1 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可靠性方向发展
我国政府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有着极大的重视与关注,正是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视,使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电网继电保护以及调度自动化均能够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在有关电力科技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尽可能地保障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从而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电力科技应当从电力系统分析控制技术、电网安全防御技术、电网事故恢复技术以及多回直流协调控制技术这几个方面入手,提高电网运行系统的可靠性。
2.2 电力科技应当向着规模性方向发展
国民经济在持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当中促进着电力需求的持续提升。从发展趋势视角上来说,电力需求的增长态势将呈现出显著的快速性与稳定性特点,由此也使得我国未来发展期间的电力科技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性特点。通过展开对大型水电开发技术、大型核电站建设技术、综合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深入研究,能够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2.3 电力科技应当向着经济性方向发展
在我国电力科技的发展过程当中,对于经济性发展趋势的体现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之上,电力技术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良好的契合性与适应性。从经济性角度上来说,二次系统的应用优势明显高于一次设备。通过对各种投入少、产出高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系统的输电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基于晶闸管的可控串补技术的应用,发挥其相对于电力科技以及电力工业发展的支持效用。
3 结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需要认识到: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1882年,上海电气公司的成立使得电力工业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的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电力工业取得了极为显著的发展。最为直接的一点表现就在于:发电装机总容量年平均增长始终保持在10%以上的比例。发展至今,我国电力工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同时这一发展态势还将持续。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我国电力科技现状及发展趋势相关问题做出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泓泽,郭森,王宝,等.基于MREC灰色模型的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趋势预测和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8(3):67-71.
[2] 李翔,刘予胜.电力生态足迹研究对实现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以山西省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56-60.
【摘要】近几年来,淮北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导致淮北电力需求的迅速增长和变化,在这种态势下,需求侧管理成为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本文对淮北电力市场供用电量情况作了简要分析,对全市2008年电力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淮北市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
淮北市是依托煤电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作为全省乃至华东、全国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每年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煤炭等资源转化为电力能源,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仍然比较明显。工业用电量全市全社会用电量80%以上,节能降耗的潜力还很大。因而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提高用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已成为当务之急。电力需求侧管理对淮北电网安全运行,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淮北市电力市场的现状分析
1.淮北地区电网的现状与生产状况。安徽淮北电网系统现有变电站二十一座,其中220kV四座、110kV九座、35kV八座,共39台主变,总变电容量194.3万KVA。所管辖的220kV线路13条,110kV线路17条,35kV线路14条,35kV~220kV输电线路共912.075km。
截止2007年底为止,淮北市发电装机总容量为198.825万kw,其中大唐(淮北)发电厂装机容量124.5万kw,淮北国安电力公司60万kw,地方资源综合利用电厂14.325万kw。全年累计发电105.7亿kwh,同比增长%。
2.社会供用电量分析。2007年淮北市工业用电量259519万kWh,同比8.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同比增27.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商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房地产、商务和居民服务业以及公共事业和管理组织业出现负增长,但因其电量基数少,对电量影响不大。对电量增长的贡献最大的主要是工业用电,所占比重85.99%。此外,濉溪县公司电量约37322万kwh,同比增长23.88%。全年购网电量完成221388万kwh,同比增长9.69%。
3.自备电厂发电情况。淮北市上年自备电厂共有6个,分别是长源(淮北)焦化厂,淮北市热电厂,淮北任楼电厂,淮北张庄矸石电厂,淮北临涣电厂,杨庄煤矸石热电厂,至此,自备电厂装机总容量达到111500kw。2007年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为33500万kwh,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36%。但是自备电厂的中小机组能耗大、成本高、竞价能力弱。
二、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和强制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它既是缓解当前电力供需矛盾,做好电力供应工作的必要手段,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更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电力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1.实践表明: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可以达到如下目标:
1.1供电企业是实施DSM的主体,同样是受益者
实施DSM对供电企业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用户重视削峰填谷,促使电网负荷率提高,电网运行状况得以改善;在缩小峰谷差的同时,降低输配电网络的线损,从整体提高了电网的经济性,降低生产成本
(2)利用高峰期腾出的供电容量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大大降低了拉闸限电的概率,增加了售电收入。
(3)实施DSM,用电单价下降,可刺激用电消费,加速电代油、电代气、电代煤,淘汰自备燃油机组,充分扩展了电力市场。
(4)降低电力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在求得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
1.2用电方实施DSM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收益的必然选择
用电方实施DSM有以下三大优势:一是收益大。通过用电方式的优化及一系列节电措施,降低电能直接或间接损耗,节约电费开支。二是潜力大。用电企业不管是用电大户还是一般用户,不管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推行DSM都有潜力可挖,项目内容包括减少直接的和间接的浪费损耗、用电避峰、削峰填谷等。三是贡献大。用户实施DSM的最大贡献就在于电网安全可靠用电,避免和减少了拉闸限电。
由此可见,成功实施DSM可达到“三赢”:政府(代表全社会利益)、电力公司和用户都获益。结合目前淮北市电力市场供需现状应加大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力度。
三、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
加强需求侧管理工作,能有效地缓解供电紧张的局面,减少备用电力容量,减少电力投资,减少能源损失,提高电力经济效益。根据当前实施DSM存在的问题:
1.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1确立电力公司是DSM的实施主体地位,政府对实施DSM在政策上应给予电力公司一个合理回报。使得电力公司能够对效益进行分享。针对终端用电设备效率低下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对标准的实施进行专门的监督。同时,应对新购设备和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给予折扣,提高这些用户的积极性。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应提高环保收费标准,促进这些企业进行更新改造。
1.2加快建立强化需求侧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快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技术手段为主转变,从以移峰填谷为主向提高能效为主转变,逐步建立组织有力、机制灵活、重在实效的长效机制。
2.电力公司应采取的措施
2.1加强计划用电管理,确保重点企业和单位电力供应。按照有保有限的原则,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连续性生产作业和中断供电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企业用电要优先保证,保证重要企业、重要机关、重要设施和单位的电力供应,尤其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用电;对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用电要严格实行错峰、避峰、限电;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高污染的企业要限制或停止供电。
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电力工程主要由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等几个环节组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则是配电与用电之间的重要重要桥梁。我国的电网工业化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此后一直不断发展,历经数字化发展阶段,知道“十二五”的提出又使电网行业迈向智能化发展方向。2009年国家首次提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计划到2020年实现“坚强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也伴随着电网的发展而发展。其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采用专用的系统,效率相对低下,之后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发展,直到发展为现代的智能型调度自动化。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十的召开,生态建设被纳入我国发展建设的规划中,实现了全新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生态建设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电力这一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资源支柱便自然而然地被纳入节约型经济发展战略中。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可以实时进行系统的监控与维护,实现电力资源的经济调控,使得电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发展。
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概述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这一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实现对电网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对电网运行实现经济调度、进行安全分析和事故处理等。电能输出的特点是不能存储,电能从各发电厂发出以后经高压变电站升压、高压输电线、降压变电站直到用电用户,如图一。
这一电能特点决定了现代电网的管理方式,即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分层控制。在这一管理模式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适应同时又改善着这一管理模式。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调度现状为五级分层调度管理,即国家调度控制中心(国调)―大区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网调)―省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省调)―地市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地调)―县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县调)。通过这五层调度控制系统实现电网的高效可靠运行。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二。
具体来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和控制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及人机联系子系统四部分。其中信息采集和控制执行子系统是对通过系统对电力的输送、配置等情况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同时根据系统的智能化分析对配电等情况进行控制和执行。信息传输子系统是的作用是将采集到的个发电厂、变电站等的实时数据及时传输给调度控制中心,同时也将调度中心发出的操作指令等及时传输给下级系统,起到一个信使作用,保障电力传输的稳定可靠。信息处理子系统是该系统的核心,是最智能化的部分,它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以及时检测系统是否超负荷等,一旦发现异常便能及时发出警告等,将这一情况及时报告给人机联系子系统,一遍调度员 及时发现及处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人机联系子系统是这一系统的最终环节,调度员可通过这一系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况,也可以通过它发出操作指令,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其结构图见下图三。
三、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1. 电网系统数据采集与安全控制
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信息采集子系统实现的。通过对下级发电厂、变电站等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使其汇报给控制中心,以便控制中心进行综合分析,再通过传输系统将指令下达给各级变电站、调度中心等,以更好地指挥各级调度系统的有效运行。
2. 自动发电控制和经济调度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依托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智能信息处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动发电 控制,在满足用户用电量的同时避免发电过量或发电不足,维持了供电的可靠行、节能性。同时,会根据数据分析进行合理配置电力资源,经济调度,同样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节约,避免造成浪费。
3. 电力市场化运营与安全分析
电能的特点是不能储存,但是通过对这一过程中的数据的采集与保存,可以对某段时间内电力的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观察、比较电力的运行指标,从而为此后的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为电力的市场化运营提供发展依据,是的其市场化发展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降低了发展的风险。
4. 事故处理
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可以通过对这一系统采集到的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及时检测到电能输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智能化系统进行自动调节,或者发出警报,及时报告给调度工作人员,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避免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甚至瘫痪。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要求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将会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无论是从硬件设备方面还是软件技术方面,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或许将实现现在人们提出的遥控功能和远程自动技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对电力资源的使用与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