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发展专业考研

农业发展专业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专业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发展专业考研

农业发展专业考研范文第1篇

周红枫   杨向雨

(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农业服务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751500 ) 

【摘要】盐池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取向的不断深入,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对于盐池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今后的发展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其主管部门和相应的性质及法律地位,抓好试点示范,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引导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农民奔向小康的桥梁。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经营组织;农村经济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新时期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它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提高服务为宗旨,以生产活动经营为纽带,以维护成员利益、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由农民围绕某个专业或产品自愿联合成立,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是农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积累、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包括农村专业协会、农村专业联合社、股份合作社、技术协会等多种形式。下面结合盐池县实际情况谈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思考。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近几年,盐池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16个,入会(社)会员12519人,拥有固定资产9328万元,年经营收入4812多万元,辐射带动农户14136万户,户均增收2300元以上。在发展类型上,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多元化特点:一是龙头企业依托型。二是行业协会带动型。三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型。。四是农民合作组建型。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及成效

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已成为加快发展农业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了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加快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其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服务的群众自治组织,同时也是经济实体,它长期活跃于市场与生产者之间,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并通过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和营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

2、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通过发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使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加入,把农村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和防范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一是提供需求服务、二是提供信息服务、三是提供技术服务、四是提供销售服务。农村专业协会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具活力的组织载体、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3、促进了农产品“品牌”效应和市场的拓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没有规模、没有“品牌”的农产品很难打开市场销路。我县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由于经营的农产品数量大,质量好,已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且诚信水平相对较高,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依托“盐池滩羊”证明商标品牌,提升“中国滩羊之乡”知名度。如:众联滩羊养殖合作社的“荣宝”牌盐池滩羊肉在银川市场供不应求;盐池县温棚种养协会的“裕丰昌”牌滩鸡销往天津;依托“盐池西正甘草”提高“中国甘草之乡”声誉。如:莅平中药材合作社、绿宝甘草产业合作社,积极引进甘草饮片等初加工企业,将盐池甘草销往全国各地。

4、促进了农技推广和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典型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政府部门“包”不了,而农民单家独户又“办”不了的事。养猪协会、草原滩鸡养殖合作社、刁军养鸡合作社等合作组织通过发挥本组织成员的整体技术优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有力地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和标准化生产设施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5、促进了农村干部管理方式的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全县农村干部改变过去只注重生产环节,轻视销售流通环节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并通过抓销售流通来促生产建设,并逐步开始用开拓市场的办法指导农业生产。

6、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专业合作组织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是能否给参加合作组织成员增加经济收入,这既是我们扶持创办合作组织的出发点,也是广大农民加入合作组织的最终愿望。

 7、能够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不能转移,是制约农民增收最大瓶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初创阶段,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组织规模偏小,带动作用有限。二是活动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四是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手段滞后。

四、今后发展思路

农业发展专业考研范文第2篇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振兴经济、增强实力的战略选择。作为农业大省、高教大省,江苏的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三农”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二五”期间,江苏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江苏特点农业现代化道路,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要求,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更多的知识广博、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这离不开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加快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在职业教育部分明确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而加快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三农”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正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一)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农业人才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当前,农业人才的匮乏已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农村一线输送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和直接服务农民的农技推广人员。可以说,加强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国传统农业是弱质产业,“靠天吃饭,效益低下”。中国如何从“弱质农业”嬗变为“高效农业”,江苏如何率先走出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这迫切需要农业技术力量作为支撑。可以说,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农业技术的落后己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1世纪农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技术农业”,因此,没有可靠的技术作为支撑,现代农业很难发展下去。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就是要为现代农业输送技术力量,发挥应用技术和推广技术的支撑作用。

(三)加快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是江苏的现实需求江苏地处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中心城市农畜产品需求量大,是典型的南方农区畜牧业大省。“十一五”期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并践行“生态健康养殖”的理念,使得高效设施农业蓬勃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构成。目前,农业科技投入逐年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显著增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3家,列全国第二位[2]。但是相对其它强势行业来说,江苏乃至全国的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其专业结构以及技术能力均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有研究显示,江苏农村青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经商,从事生产的非老即少,科技素质低,对新技术弄不懂、不会用,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民获得新技术与市场信息的主渠道往往是身边的熟人和亲朋,而不是来自政府和媒体,生产的盲从性大[3]。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通过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可以增强农业一线从业人员对农业新技术的认识,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骨干、农村市场经营者、新型技能致富劳动者以及未来农村合格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其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切实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分布与布局、规模、设施和办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但从整体教育体系以及发展现代农业对教育的要求来看,农业职业教育仍然处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办学观念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滞后、招生和就业不衔接等问题依然制约着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资金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仍远远不足,如实行免费教育我们一直在提,但是实施起来却步履维艰。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农业职业院校和基层培训单位的设施和条件还比较落后。陈旧的教学设施,落后的实训基地,很难培养出掌握农业现代化技能的人才。这就形成了“学生能力低—从业不适应—找不到岗位—不选农类专业—生源减少—忽略教学设施建设”的恶性循环。江苏虽然是教育大省,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靠政府投入,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渠道依法筹集资金的多元办学投入体制尚未形成。社会捐赠以及企业、个人的助学投入很少,那么办学所需资金缺口就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及学院自身创收。这对于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的农业职业院校来说,教学、科研、基建经费的筹措十分困难,学校基本上都是负债发展,有时教职员工的工资发放还要靠银行贷款。经费拮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一些新型、先进的教学设备无力购进,加之现有实习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也不能完全跟上农业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能满足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了农业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专业定位不够清晰,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片面强调市场调控作用,农业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难免存在着随意性、主观性、片面性。比如,专业的设置不是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而是仅仅着眼当前利益。目前,不少农业院校除了保持畜牧、兽医、园艺等传统农科专业外,都重点设置了诸如计算机及应用、酒店管理与服务、服装设计与工艺、生态旅游、电子电工等非农科专业。相反,面向第二产业中的诸如新药、仪器、食品等一些支柱产业所需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以及面向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中的诸如物联网技术、金融保险、农业观光等技能型、服务型人才的培养,由于各校专业开设“各自为政”和办学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随着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企业不断涌现,迫切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需要门类多样的高技能、高素质农业人才。然而,农业职业教育不顾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专业定位不清晰,使得学生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这种局面直接影响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后续的发展,制约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

(三)农业职业教育地位不高,面临“招生、就业”两难境地“招生难”是制约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由于受中国几千年小私有农业经济的影响,“鄙农思想”根深蒂固,加之农业是弱质产业,是艰苦行业,农业科技人才待遇普遍不高,因此人们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有很多偏见,没有从根本上加以重视。这种客观现实造成主动报考农科专业的学生数量逐年减少,涉农专业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生源下降引发的生存竞争,使得一些涉农高职院校忙于“改名改姓”、“去农离农”,实际上已导致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从农口向其它非农专业的大转移。“就业难”是制约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本科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于可以考研、出国和就业层次更高,这是高职院校无法企及的。如公务员、大学生村官招考很少向高职院校学生开放,更不要谈向农科专业学生倾斜了,而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这样专业的学生往往选择的机会比农科类专业学生要多得多。有调查显示,部分农林院校和部分涉农专业毕业生,当年对口就业比例甚至不到1/3[4]。

三、加强江苏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和举措

(一)加大投入,重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进一步增强办学吸引力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需求,社会的需要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要面向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面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拓展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功能,使农业职业院校成为地方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基地、技术传播中心和示范推广基地。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农业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做,制定优先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拨款要高于其它行业职业教育的拨款,对涉农专业高职学生逐步实行免费教育;为推进农业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在省级资金投入方面将对苏北地区农业职业院校给于倾斜;学习深圳经验,试办四年制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即农业高职本科教育,毕业生享受本科同等待遇;借鉴师范生招生制度,出台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招生政策,在部分专业可以降分录取、提前招生,同时加强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大学生村官计划向涉农高职学生倾斜,以吸引大批有识之士报考农科专业,热爱农业,献身农业,促进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专业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就业 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农业发展专业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 专业 建设 模式

1999年,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农村区域发展这一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日益深入,在科教兴农战略指导下,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才的培养,因此农业技术和实用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广西财经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增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是目前广西唯一一所开设此专业的学校。

一、广西农村人才需求情况

由于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广西区内,少部分学生在区外就业。因此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广西区内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坚持以农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提高科技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统筹城乡人才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特设岗位教师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推进城镇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社会工作者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下乡支农。到2015年,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7万人。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等诸多利好政策背景下,广西农村与农业发展对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情况

广西财经学院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接受农村发展调查分析、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党政机关和涉农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农村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区域发展项目的管理与评价、企业和农协的组织与管理、农产品策划与营销、农业综合开发与推广等工作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农村发展概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涉农产业组织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村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与营销等。

从三年来的专业实际发展来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农村区域发展方向),基本形成了“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相关领域内的学术成果明显增加等等。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如专业特色仍不突出;部分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缺乏认同感,基于这种心理和观念,专业学习主动性稍不足;师资队伍有待于加强,主要表现为相关研究专业师资不足,教师进修和实践机会不多;实践性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升引导不足等方面。

三、现阶段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客观认识,树立专业认同感和信心

出于调剂的因素、对专业前景的设想因素及亲朋好友、社会观念影响的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部分同学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同感不强。学校和老师要积极、客观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需要进行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专业介绍,尽量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以树立专业发展的信心和保持积极身上的学习态度。

(二)根据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广西地方特色与财经特色

迄今国内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高等学校有四十余所,其中较集中地属于农林类大学、综合性大学及财经类院校这几类。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与其他高校比较起来,广西财经学院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之前没有开设过农业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等相关专业,所以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也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探索。特色建设中应该参照两个原则,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作为唯一一所开设该专业的广西高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的选择都应该突出广西的地域特征;二是突出财经特色,与农林类大学不同的是,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资源得天独厚,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集结全校优势教学资源探索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多层次教师团队

现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师资大部分是来自经济系,虽然近两年引进了相关专业的博士和硕士,但从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来看,师资相对薄弱。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高水平人才,提升专业建设的高度与层次;二是加快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优化与调整,着眼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点、本校特色及现有教师研究方向,安排和鼓励教师进修和参与社会实践;三是打造研究团队,团队建设要力求层次性与长效性,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客座教授、兼职研究人员及吸纳对本专业发展有意向的年轻教师来加快团队建设速度。

(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验室和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突破口

实践教学是突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色的重要环节。现在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基础认识性实践、专业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四个模块。在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实训课教学及完善教学内容与手段,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与不足;上述四个模块的实施过程尽量与专业建设研究项目对接,使教学实践活动、研究团队、实训基地、专业特色等方面内容相衔接,研发模拟实验项目,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专业实习力度,建立定点实习单位,加强与企业、农业相关部门及农村信用社等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实习合作工作机制,力求实习环节的制度性和延续性。

(五)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

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在关注和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为学生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参考和引导。首先确立合理课程体系,科学安排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课程比例,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专业兴趣的培养;提倡学生以课程论文、调查报告为依托,学习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及积累科研成果,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在研究领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结合就业前景与要求准备相关考试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鼓励学生提高学历层次,开设研究生考试相关辅导,介绍国内学科前沿的高校,提高学生考研积极性,形成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许文娟,侯立白,贾燕.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5(7):55-57.

农业发展专业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37-02

Study on Applicative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Fac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N Jing-jing ZHANG Bao-ren CAO Hui LI Yuan-yuan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Weifang University,Weifang Shandong 261061)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ondition of construc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applied characteristic school of Weifang University,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alent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Fac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easures of applicative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Fac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the training goal,training mode,teaching management,faculty building and applicative talents training.

Key words Agricultural Fac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talent training;measures

我国蓬勃发展的设施农业产业催生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这一新兴专业,潍坊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03年由国家教育部首批获批设立的本科专业[1]。目前大多数高校设施农业专业仍然沿用以往的“象牙塔单线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起来的学生往往滞后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在地方高校建设健全这一专业,进行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水平,培养特色鲜明的大学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设施农业人才的需求,是学科发展中的重要课题[2]。结合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开展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革,构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示范带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确立设施农业一、二、三产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21世纪,传统的设施农业专业培养目标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步伐的加快,尤其是都市农业的日渐发展、成熟和普及,对设施农业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设施农业专业培养目标急需注入新的内涵。都市农业集生产经营、休闲娱乐、旅游观光、餐饮食品等于一体。因此,设施农业专业的学生除了应掌握设施农业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3],能从事设施农业科学相关的生产经营、销售管理、推广开发、教学科研等工作外,还需掌握信息科技、管理科学、规划设计、农产品包装加工等知识。目标是培养具有设施农业一、二、三产业综合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2 构建“一二三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二三四”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的(一中心)、师资(双导师)、学生(三阶段)以及课程(四平台)4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构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一中心

“一”即一中心,是指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明确培养目的,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设施农业产业相关单位的工作。

2.2 双导师

“二”即双导师,是指“学校导师+企业导师”。从学生入学开始即根据双向选择,给每位学生配备学校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习、思想及日常生活。从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学生以企业等校外实践基地为主,进行专业知识实践。在实践期间,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从事的实践类型,企业为学生配备专门的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尽早适应社会。

2.3 三阶段

“三”即三阶段,是指把学生学习的整体工程划分为“基础―提高―强化”3个阶段。第1阶段:基础阶段,主要通过书院制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人文素养。时间为1年,安排在第1~2学期完成。学习公共课,进行文化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诚信、遵纪的品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习部分专业基础课,在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2阶段:提高阶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方式为边学边做,时间为2年,安排在第3~6学期完成。主要学习专业课,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第3阶段:强化阶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主要进行集中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为1年,安排在第7~8学期完成。在集中实践过程中,根据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轮流在不同的岗位进行生产实训,掌握专业岗位的实践技能,安排专业教师常驻企业,会同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实训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学生根据不同兴趣和爱好进行选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2.4 四平台

“四”即四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创新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主要通过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开设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工程技术类等系列的选修课程,达到全面素质养成的目的。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主要设置专业的基础理论、技术基础等方面的课程,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和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培养。该平台的课程设置要加大跨学科选修学分比例,增加专业基础课比例,拓宽专业口径,以实现培养学生适应行业、社会的职业生涯所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教育平台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课程设置时根据学生就业的不同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系统设计课程结构,实现专业课程结构模块化,加大开设反映不同学科前沿的课程,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实践创新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该平台包括课内实验、研讨课、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践、社会调查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3 优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方式方法的改革,总结形成了“双主体”、“双导师”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比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学习和思辩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学生课堂印象深刻。多门专业课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视频、图片、习题资源丰富,有较强的互动功能,为学生扩大专业知识面、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在实践教学中,高度重视校外指导教师的作用,选聘基地优秀技术管理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把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行学院和企业双导师共同考核的办法,全面准确地考核学生的实践教学情况。实践内容的选择突出与生产实际、教师科研相结合的特点,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强化教学质量监督制度方面,首先打造教学团队。建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制度,教学团队至少由1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负责。其次坚持高级职称教师(特别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再次,坚持严格的校、院、同行三级听课和信息反馈制度,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每学期结束后,除了实施网上学生评教制度外,还要求学生对教学情况作出书面评价,提出意见建议。最后由主讲教师对自己本学期教学进行全面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4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构建设施农业学科梯队

4.1 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培养

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为重点,鼓励和资助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经过近几年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团队中80%具有博士学位。通过国外研修、国内高校进修及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培养。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境外培训,学习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应用型本科院校先进经验和专业技术等。

4.2 “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

每年选派教师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锻炼,丰富专业实践经验,提高“双能”素质。其他教师也轮流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每年不少于10人次,每次不少于2个月。通过这样的措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双能型”教师队伍,“双能”素质教师比例提高到63.6%,并有50%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5 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大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结合学校的教学教育改革,制定学院科研规划,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激发教研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强化科研服务教学的针对性,与企业联合创建教学改革需要的科研基地,理论联系实际,将科研基地发展成为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的流动站。支持鼓励科研水平高的教授、博士把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教学,丰富课堂内容,积极把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利用科研发展基金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出版著作、教材,鼓励教师用科研经费购买设备等,以改善教学条件。

通过实施大学生项目导师制、大学生自主创新和科研训练项目,积极吸引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纵向和横向课题,锻炼大学生的科研能力[4]。将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结合起来进行,使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和论文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加大基础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实验实训中心等实验实习场所,组织学生科研团队、兴趣小组及个人等进入实验室。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生物实验技能大赛等高水平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等活动,借助比赛筹备的各个环节,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5]。完善学生科研经费管理奖励办法,鼓励科研经费用于学生参与科研的补贴,以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活动,对于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学生将进行创新学分奖励和表彰。

通过几年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5年平均本科生考研录取率38.2%,有多名学生考取省、市级公务员,多在设施农业企事业单位或相关行业工作。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显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能够很快适应科研和生产一线的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6 参考文献

[1] 张保仁,曹慧,李媛媛,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12(6):71-74.

[2] 范晶晶.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创业指导体系建设[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55-57.

[3] 高洪波,张广华,吴晓蕾,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9(4):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