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经济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态城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009-01
1 目前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
(1)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城市燃气的普及,城市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以燃动油为燃料的机动车尾气和燃烧散煤排放的烟尘。随着机动车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成为市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大敌;为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是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损害城市形象的大问题。目前,城市污水几乎全部向江河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水体和环境。其中生活污水基本上是不经任何处理的直接排放,并且各个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城市建设很不相称。此外垃圾处理是城市又一令人头疼的环境问题。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垃圾的产出量高,而垃圾处理厂都是简单、填埋式的处理、按照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几乎是“零”,不仅直接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3)工业污染严重,清洁化生产程度低。城市中心地带往往是工业企业的城市环境污染源,现代一些城市工业企业科技含量低,工艺设备、技术路线落后,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阻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程。近些年,各市采取措施治理工业对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力度不够,不能彻底的改变“三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但又不能让污染源离开城区又去污染郊区,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的工业企业都应推行清洁生产,重抓技术改造。如何将技术改造与清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将污染预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是推行清洁生产必须解决的问题。
(4)城市“高层建筑”影响环境质量。随着人类的进程,不断开发和城市发展,开始出现高层建筑。它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城市人口密集、用地紧张所出现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正面临经济浪潮的冲击,过多的高层建筑“透支”着城市生态环境。高层建筑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然而发展却非常快。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建造层数也越来越高。1999年上海金茂大厦落成,共88层,高420m,是目前我国最高的建筑。从城市环境的价值取向分析,高层建筑密度无疑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有强烈的负效应,高层建筑除以巨大的体积占据城市空间外,因其本身往往聚集大量活动的人流、车流而需要较大的外部空间,高层建筑用地的高容积率是用较低的建筑密度换来的。从城市空间环境来看,优美舒适的城市空间形态,首先要控制好建筑的外部空间尺度。一般来讲,建筑物体量的形式是决定其干扰性及其大小的重要因素。建筑体量愈大,外部空间应愈大,对已有环境的影响也愈大。高层建筑处于城市环境中,会影响到光线、日照、阴影,甚至于空气流动,造成倒灌风和突然阵风。风速随着楼层高度呈指数倍增加。高层建筑一旦建起来,街面上正常的微风轻拂可能会变成险恶的狂风。这在严冬季节是令人不堪忍受的,两幢高楼之间所形成的峡谷效果会使正常风速增强3-4倍。由于高度的关系,超高层建筑易受到巨大的侧向风力。有些塔楼可能在其底部造成强力的下行风和不舒服的旋风,是很令人讨厌的。在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最好进行风洞实验,以便用协调其形式的方法尝试保持最小的环境干扰性。
2 生态城市建设
从城市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城市现阶段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城市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人们在发展生产力的进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坚决杜绝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做法。为此,构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至少应形成以下几种机制。
(1)形成以生态型产业替代生态破坏型产业的产业置换机制。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的关键,在于如何从依赖生态资源消耗才能发展的传统落后产业中解脱出来,把产业发展、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实现生态
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利用城市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这需要一种产业置换机制。根据我国城市自然、人文资源和地域、民俗等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能够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生态型产业替换传统耕作农业和污染工业,并以生态产业增量逐步“消化”掉污染工业存量。建议所选产业不仅要适合城市实际情况,而且要具备形成产业链的潜在空间,带动与之相关的生态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2)建设城市生态林业。“城市林业”一词自1965年加拿大EriK Jorgensen首次提出后,各国学者与组织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城市林业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对城市生态林业的各种诠释,现代城市林业内涵至少体现4点思想内容:一是体现了服务城市,带动周边农林地区,取大林业、园林之所长,补其之所短,达到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二是体现了市区、郊区及远郊区一体化绿化体系的指导思想;三是体现了有别于大林业和乡村林业的不同特点,特别是融合了园林、园艺的优势与长处;四是体现了大都市林业的典型性、示范性、生态性、服务性的特点。因此,城市林业作为现代林业的一个重要专门分支,是为城市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生态林业,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多功能林业,是城郊一体化、林园融一体的高效林业。它既是园林的扩大;又是林业的提高与升华。
城市森林是发挥树木和森林在改善生态方面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城市环境。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或有毒气体,阻滞尘埃,分泌杀菌素等,调节和改善空气质量;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辐射热;树木对小环境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毒素并将其转化分解为无毒物质,植物还有减噪作用。森林通过树冠和地被植物的截留、死地被物的吸收与土壤的渗透作用,可以大大减少和减缓地表径流量和流速,从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的目的。设置防风林带可降低风沙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另一方面森林还具有生产功能和人体保健功能。树木的全株或其一部分叶、根、茎、花、果实、种子以及其所分泌的乳胶、叶液等许多是可以入药的药材或作工业原料用。植物还具有保健功能,如人到空气新鲜的森林中,心旷神怡,称为“森林浴”。
(3)大楼及其住宅的生态学。住宅区可被定义为城市的子社区,虽然社区生态与城市生态的功能有共同的一面,但居民更关注社区的好坏对他们生活的直接影响。在一幢高层结构的建筑物的近邻,人们对它是否能够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而做出相应的反映。一个影响这种反映的基本因素与街道印象有关联,出了家门,街道则变成了社区环境最重要的部分。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现代高层建筑已经使街道环境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有些场所变得不是那么舒适。另外很多高层建筑有利于汽车交通,人们却忽略了这样一种事实:大量老的城市住宅区最初的设计比较适应于步行者,即所谓的步行街。居住区生态建设规划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和今后的管理中都可介入,根据居住区的发展状况,调整和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生态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对接
生态保护并不违背经济学上追求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只不过效益在这儿的涵义更丰富,也更有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利用经济上的外溢效应来分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生态经济学重点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平衡关系。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是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即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只有求得生态经济平衡,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合理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开采与更新,容纳与排放的关系,只有对立双方平衡,才能保证资源的合理供应。资源环境与人口之间应该有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以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与生态经济的良性互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维持生态经济平衡的关键因素是人,职业教育阶段的生态教育对资源的保护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其次,这种教育的本身就体现了生态与人之间的和平关系。
第一,筹建职业与生态教育基地。建设以现代生态文明和职业发展为核心,以倡导天人合一为理念,集生态观光、职业培训、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实训境区,同时申报“青年学生职业教育基地”等项目,将项目建设成为资源独具特色,区域优势明显的超大型生态旅游园和职业素质教育基地。采用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念进行综合规划,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基地建设应按照职业与生态教育项目完美对接,整体规划发展区域最大,景观环境品位最优,项目参与性最强和教育与科技含量最高的原则进行整体设计建设,建成能够体现职业与生态旅游文化的标志性项目。项目主要功能应为两大方面:建设特色农业观光和农业参与性旅游项目;职业与生态教育基地,遵循“职业求技、科学求真”的现代“绿色教育”理念,创办职业与生态教育试验基地。
第二,建设没有围墙的学校,培养体验式生态教育新理念。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不是启发和开放人的纯真天性,而是变成了禁锢人创造力的枷锁,这样的职业教育不可能培养出有朝气和创造力的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要有全新的理念,“自然与回归”,也即零距离接触与体验。人类思想文化的发源起初与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密切相关,其后便是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从事有创新的工作。职业教育应该追本溯源,还原其原貌,让受教育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职业教育要切实为生态经济建设服务
赵勇在首届中国生态经济青年专家论坛上说:“现在体验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体验经济本质就是以生态环境的良好运作为依托。如果有了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能够依托生态环境带动新产业的发展。我们应当充分运用政、产、学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共同探讨、共同推动生态经济的大发展。青年人更应该在其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重要力量。”现代社会教育的弊端是“坐而论道”,学者们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却奢求出门合辙。文化源于自然,思想文化也不例外。教育者既要独思,也要体验,走进自然,寻求职业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契合点。
传统的不问稼穑的轻农思想要摈弃掉,学者不但要进行理论思考,而且还要谋求学科的整合,以职业教育促经济发展,让发展起来的经济呵护自然。
构建培训体系、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就成了生态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关键词:生态经济;建设;新建区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定,获批列入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标志着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1]新建区作为江西省第一批进入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区域,应进一步加强生态经济建设,能够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一、新建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现状基础
新建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境内,江西省中部偏北。新建既是南昌市的城乡结合带,又是南昌市城区的主要拓展区,所在地长僬蛴牒旃忍残虑联为一体,全区有70余平方公里面积在南昌市城市规划区内。近几年来,新建区一直致力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今后建设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较好的基础。现状基础具体如下:
(一)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2014年,新建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81亿元,增长10.2%,分别高于全省、全市0.5和0.4个百分点,常住人口总量为64.36万人,人均GDP为50468元/人,远远高于全省人均GDP 34737元/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
2014年,新建区始终坚持以保障民生为根本,最大限度将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全区民生资金总投入21.8亿元,增长24.7%,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65元,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2.17,与同期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的比值为0.9,群众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三次产业全面增长
2014年,新建区经济较快增长,三次产业全面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5.7:30.3。
2014年以来,各项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氛围良好,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29亿元,同比增长8.3%。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46.29亿元,同比增长5.3%。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步推进的发展势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152.63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贡献率为39.5%,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98.44亿元,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0.3%,较去年提升了0.9个百分点。
二、进一步加快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经济建设的措施建议
在新建区原有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上,为加快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应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格局。主要措施建议如下:
(一)完善生态工业体系
立足现有基础,加快改造提升,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壮大整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出版印刷、节能环保等优势特色产业,完善生态工业体系,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工业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吸纳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产业转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提高设计、零部件制造和成套水平,完善区域内的产业链、产品链、废物链,推动产业向生态化、国际化、集群化、创新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企业和产品,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绿色食品产业。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结构优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立足点,依靠龙头企业和项目带动,扩大基地规模、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和品牌效应,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特色突出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3、出版印刷产业。培育优势企业,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引导产业绿色转型,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国际印刷、数字印刷、高档印刷和特色印刷,加快传统印刷业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激光照排、CTP、数码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为代表的数字网络技术,加快动漫相关产业项目引进,逐步形成以绿色印刷为支点的,以文化创意为载体,集印刷复制、出版发行、广告、影视制作、动漫一体的新产业模式。
4、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建区着力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能源环保产业,充分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新能源和环保设备生产规模,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产业开发、辅配件生产企业,引进上、中、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从基地到制造,从零配件到成品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二)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经营为基本途径,推广种植无公害、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等认证的农产品,以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推广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和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南昌市农业科研基地为依托,进行高科技基本农田的提升改造,采用农业新技术,发展喷灌、科技温室大棚、自动化增施肥料、反季节种养殖等技术,推广优良新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和农业特色突出的优势,实施特色农业优先发展战略,围绕畜牧、水产、果业、蔬菜四大优势产业,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培植优势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区域块状农业经济格局。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现代商贸物流。按照“区城大商贸、城郊大物流、社区特色街、农村便民店”的发展思路,创新业态,提升档次,扩大规模,整合资源,逐步建成“核心商务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网、农村商业点”的商贸体系,形成发达的属地型商业;依托昌北机场、南昌西客站、赣江深水港码头,着力打造“临空经济圈”和“城郊物流圈”。
2、生态旅游。以“生态家园、休闲绿洲”为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发展旅游业,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以及参与型旅游产品,形成红色、古色、绿色、金色和特色“五色”旅游格局,在市场开拓上实施“远交近攻”战略,把主要景点纳入全省、全市旅游路线。
3、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分支,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完善金融平台。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缓解企业融资难。
4、信息科技。鼓励开发增值信息服务和专项信息服务,全面提升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重点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信息服务中心建设,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积极发展科技研发、技术交易和评估、科技培训等服务业,支持科技、创意企业园区建设,创建一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作者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Z].发改环资[2013]2420号,2013.
[2] 2016年新建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2013.
[3] 陶表红,焦庚英.江西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分析[J].求实,2010(1).
一、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巴达仍贵栽种水稻历史悠久,该地区耕地面积8.98万亩,水稻种植总面积为1.5万亩。水田主要分布于巴达仍贵、胡格、满达胡三个嘎查。这里土质肥沃,水质清纯,无任何污染,为绿色有机水稻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巴达仍贵建立了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实现了有机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具有较高的市场信誉度和整体品牌效应,打开了销售市场。20__年,巴达仍贵有机食品协会正式成立,目前会员已达120户。种植基地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0亩,计划20__年推广到20__亩。
二、建设生态牧业
巴达仍贵办事处有优质草场面积9万亩,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围绕“金山银山,不如留给子孙绿水青山”的发展目标,通过全面封山、合理放牧等有力措施,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成效显著。在大力实行禁牧封育的同时,办事处党政班子认识到,发展数量型畜牧业已经没有前景,家畜改良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的必要手段。只有提质才能增效,才能使农牧民增加收入。20__年以来,办事处进一步加大改良力度,冷配奶牛300多头,采用同期人工授精新技术改良绒山羊500余只。今年又进一步加大改良工作力度,在优质奶牛改良,绒山羊改良的基础上,开展了肉羊改良项目。今年,办事处又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洪光牧场奶牛养殖基地,现存栏高产优种奶牛150余头,年产优质原料奶近50万公斤。该基地作为巴达仍贵办事处畜牧产业的龙头,在传统奶牛饲养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先进的奶牛生产技术,并依托当地无污染的优质草场资源,牛奶产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现在成年母牛年单产可达到7000公斤以上。几年来,巴达仍贵办事处禁牧封育已完成退牧还草3万亩,草原植被得以迅速恢复。目前,全办事处牛存栏4849头,其中奶牛230头;羊44879只,其中绒山羊22616只;猪7214口,其中能繁母猪1554口;马属动物925匹。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合理利用了草场资源,实现了生态与环境的双赢。
关键词:福贡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091-02
1 福贡林业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一方面,福贡县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福贡当地很多民族由于生产生活习惯以及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缺少煤炭资源,福贡农村对薪柴有很大的消耗量,几乎每家每户的饮煮、取暖和照明都要用到柴火。不仅如此,福贡县沿怒江两岸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还在不断恶化,福贡林业产业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同时福贡当地各种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给福贡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增加了难度。
另一方面,福贡林业还呈现出“大资源、小产业”的局面。整个福贡县境内虽然有较大的森林资源总量,但是总体质量却比较低,福贡林业的生产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当前这种“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仍未得到改变,林农很难从林业中获得可观收益。
如果我们能够对林业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将会取得不可估量的收益,林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要是能够合理利用,在无限循环中,既能有效节省资源,又有利于环保政策的实施。但是目前,福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矛盾。面对福贡林业“大资源,小产业”的不利局面,有必要通过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福贡林业生态环境现状,提高林业资源质量。
2 加强福贡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策略
2.1 加强生态环保建设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地可持续工程,要想更好地对福贡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福贡林业经济建设,那么就需要努力实现林业与自然以及林业与社会的有机融合,从而让林业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及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生态化发展的目标。不仅如此,还要强调以人为本,毕竟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人的作用还是至关重要的,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就能虼俳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使之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同时还能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更加社会化,从而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并广泛参与到林业保护中去。为了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还要致力于将林业保护产业与广大群众利益的相结合,这样林业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这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根本原因。
2.2 大力发展福贡核桃产业
(1)要加强种苗管理,保证种苗质量。可以采取适地适树,按照就近原则开展育苗工作,主要选用能够确定的优质苗木和品种。同时福贡林业主管部门应该及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把关基地建设种苗的繁育、出圃,对于种苗生产经营户,要做好跟踪管理和痕迹管理,并主动为其提供政策咨询,进行生产指导,对外调苗必须要求六证一签以及穗条品种种质资源证书等材料一应俱全,对种苗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2)要整合资源,多方筹集资金。考虑到福贡县财政拮据,地方政府财政根本无力承担资金投入,为此应从多个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应该向上级部门进行积极争取,获得项目资金。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民委、环保等多个部门的造林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单位面积资金投入,保证核桃产业发展资金充足,为核桃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切实保障。
(3)通过样板引路,带动农户种植核桃。可以在每个乡镇都建立核桃样板林,让种植农户“学有路子,做有样子”,从而积极主动种植好每一棵树苗,推动“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进程。 同时,还应发动群众做好后续产业发展工作,比如说指导林农林饲间种以及林下养殖技术等。
此外,还应加大对核桃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对周边群众形成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带动其进行核桃种植。与此同时,还应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和核桃专业协会,让种植户的权益得到保障。近些年来,福贡县泡核桃产业由于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林农的共同努力,福贡县核桃产业获得了很大发展,泡核桃种植面积已由2002年的不到2万亩达到了2016年的52万亩,现如今,在福贡县境内无论走到哪,处处都是泡核桃树,但是因为管理不到位,导致这些树长势和收益都极不均匀。因此,下步要通过采取监督管理、技术培训的方法,督促种植农户加强植后管理,及时做好定干、施肥和移栽工作,提高泡核桃成材率,避免重种轻管状况的出现。
2.3 大力发展福贡生态旅游产业
在不违背福贡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依托福贡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元民族文化以及福贡人文生态系统,加快福贡当地生态旅游开发,以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为发展载体,大力发展森林生态观光,并建立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深度开发重要景区并完善相关技术设施,加速推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大力发展林游经济,建立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能够取得良好效益的森林生态旅游体系。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服务业,比如说观光旅游线休闲度假以及康体养生保健等,同时依托福贡当地的林地和森林,建立起多个森林景观休闲基地,如特色森林人家、森林庄园等。争取到2020年,建立起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并完善保护管理设施,发挥保护、环境教育以及旅游的三大功能,把福贡建成森林生态旅游实践地,力争该县森林生态游客人数超过200万人次。
2.4 加快林药和林果经济发展
(1)发展福贡林药经济,可以依托福贡当地珍稀植物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具有独特战略眼光,技术和资金都比较雄厚的龙头企业,发展林苗经济。并合理利用福贡野生珍稀观赏植物资源,通过驯化和繁育等多种渠道,建设成为与龙头企业加工规模相适应,并且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福贡特色观赏苗木花卉优势产品基地。
(2)发展林果经济,把核桃、漆树、草果、芒果以及荔枝等作为林果经济的发展重点。同时,加大对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推广力度,并建立专业的林果产业基地,加快定向培育,实现集约化经营,还能完全实现无公害栽培,推动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促进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转型升级。此外,还要把产后商品化处理、果蔬贮藏保鲜以及市场流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培植,重视产品的精加工,推动林果产业朝着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以实现产业链化品牌经营。
3 结语
现如今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大家已经深刻认识到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就福贡县林业资源来源,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经有关部门研究后,并且获得省政府同意,已经计划在怒江大峡谷建立国家公园,既能够对周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又能够带动福贡县林业经济建设。总而言之,要想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必须依托有利的林业生态环境,通过对林区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才能使得林区的经济得到发展,从而促进福贡县林业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肖宇飞.试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