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人性化;山西巷民族街巷
一 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
商业步行街是步行街的一种,存在于城市中商业活动较为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商店组成,与其它商业街不同的是商业步行街是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的集中商业买卖区域。本文从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达到人性化设计。显性要素即具体要素,包括基础平面、垂直面和上部平面三大部分,本文只对基础平面和垂直面进行论述。基础平面环境即底面包括大地、水体、低矮的植被、座椅以及所有铺地材料等;垂直面环境包括建筑立面、照明设施、指示牌等。隐性要素即抽象要素,如街道空间环境的历史文化、地域性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性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和思维模式等,在保证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优化,已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追求,其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人是直接接触和使用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主体。从设计的本质来说,任何设计观念的形成都是以人为基础。就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以人性化为主要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最终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来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以满足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需求。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多次强调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化营造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并通过对美国城市中现存开放空间具体案例的分析,在尊重场所背景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场所人性化设计导则,使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更好地为人服务。由此,本文认为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一方面强调设计必须尊重场所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强调具体设计应一切为人所用。
二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并作为新疆旅游业的中心重点城市。山西巷位于乌鲁木齐南门和二道桥之间,曾是龙泉街的前身。据笔者所做调研得知,此处并没有真正一条街巷名称是山西巷,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会将这个片区称作”山西巷子”。本文所改造的民族街巷位于山西巷子中间的一些小巷,当地人直呼的“铁皮巷”、“作坊巷”等。之所以选此处进行改造,是因为这里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以二道桥市场以及国际大巴扎同属于原来二道桥民族传统商贸区。但就目前街巷环境来看,与二道桥市场和大巴扎环境相脱节。
三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改造的人性化体现
(1)显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本文通过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外部及内部的物质空间调查认为,这片区域可以改造成具有新疆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以此来作为二道桥商贸圈的开端。由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建筑立面、街道设施、地面铺装以及盲道、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是人们最容易发现和感知的,也是突出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载体,因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据笔者实地测量与考察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长度大部分不超过500米,此长度符合《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步行商业街长度的规定,过大过长的商业街,会导致行人产生距离感,难以亲近,而且对人的体力也是一个考验。因此,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长度的设计上应保持小巷原有的适宜长度,增加巷与巷之间的节点空间,设立开敞的小品类休闲广场,让人愿意“滞留”,使人在心理上受到关怀。不仅如此,根据测量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宽度大部分在10米左右,两旁的建筑多为3层左右,整体街道两旁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大多在1和2之间,符合街道亲切感的空间尺度关系。(图1)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街道过宽、建筑物过高,使行人压抑并缺乏安全感。购物的人们多倾向于平行移动,而垂直方向的移动多数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所以,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尺度方面保持原有街道宽度适宜的特点,在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上也应符合人的心理,即打造双层商业步行街,营造宜人、亲切、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
2)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场所》一书中曾提到:“影响步行商业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空间设计特征之一就是避免“死空间”。对于维持城区的活力来说,保持面向步行者的店面的连续性是必要的。突然隔断的空间地块以及与街道不统一的秃凸建筑对于步行活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因此,商业步行街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应体现连续性、连通性原则。
根据笔者所做调研,山西巷民族街巷沿街建筑立面和巷中建筑立面由于新旧建筑之间的混合,商业店面门头招牌形式的大相径庭,商家随意摆放搭建的商品以及建筑外立面所用材料和颜色的不统一,使得建筑立面凹凸错落,整体混乱,毫无可观赏性。为体现人性化设计,在改造的过程中,将原有建筑一层的外立面进行修复和整合,使商业店面及门头招牌进行统一的高度和宽度设计,并将民族图案和装饰纹样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运用于建筑外立面,突出新疆地域特色的同时形成视觉连续性。对于步行街二层建筑外立面将统一运用雕花木柱和透雕装饰进行设计,增加人们的视觉复杂性。
3)街道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设施是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突出体现。原有山西巷民族街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导致街区中的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中添加人们需要的街道设施,具体如下:(1)护柱。将护柱设置在步行街入口处,其高度为40—45cm,不仅可以起到阻止车辆侵入、划分引导空间和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辅助座椅供人休息。(2)公厕。将公厕设置在步行街的一层和二层中间,通过区别于店面的颜色和铺地来方便行人的使用。(3)座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写道:“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的改造中为了服务于多种使用者将添加多样的座椅:如木制无靠背长椅(约0.9m×1.8m×0.4m),这种长椅可以提供多种休息的可能性;可移动的靠背座椅;围绕花池边沿或环形长椅等,对其位置的摆放应尽量满足不同需求者的观看方向。座椅多选用温暖舒适的木制材料,其他辅助座椅可以选用金属、瓷砖、石材等材料,体现步行街多样化设计。(4)指示牌和照明设施。山西巷民族街巷作为游客对新疆地域文化直观认知的重点区域,指示牌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将在街区入口处添加指示路标牌或在临街建筑墙壁上加入交通引导图,使旅游和购物的人群对此区域有个整体且较为清晰的认识。在照明设施的改造中,将原有照明进行重新设计,使街灯在颜色、形态及排列顺序上形成连续的景观,与街道民族地域风格相统一。(5)街道植被。在街巷绿化设计中,本着原有绿化设施,增加特有的植物景观。根据街巷的尺度,种植并加入具有特色的景观树以及亲人尺度的灌木、植物容器、鲜花盆景等,来增添街道的温馨和亲人特质;同时,还可以在内街根据商户不同条件和需求,进行墙壁的垂直绿化、阳台绿化、门头绿化等形式来丰富街景,营造环境宜人的商业氛围、优质的街道气候等。
4)地面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地面作为商业街区三度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商业街区建造的好坏起到重要的意义。人们行走时的感觉在商业街区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走”感觉的舒适和随意,是决定商业街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地面铺装进行改造时,将采用流线型铺装,起到纵深引导的作用,减弱直线型街道的单调,增加街道趣味性。在材料的选择上,本设计将全部采用砖铺装,从而创造出一种空间感。
(2)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通常是对场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要素、社会状况的解读后,将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山西巷民族商业街巷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新疆地域特点的是经营方式和买卖方式上的独特性。一方面是业态规模小、网点多、品种齐全、价位较低,特别是一些民族小商品和土特产品,所售价格往往比其它地方低很多,受到当地人们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买卖方式较有特色。天然的户外巴扎、热情的沿街叫卖、巷中手工作坊中叮当的声音、买卖者之间讨价还价的自在过程都是独特之处。这种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买卖行为,以自身的优势存在,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新疆传统巴扎的身影、历史与现实的延续、传统与现代的交会、趋同与特异的较力。因此,在改造中将保留原有独特的买卖方式,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氛围的营造,增加整个商业街区的人气,突出山西巷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进行改造过程中,将传统买卖方式保留在现代商业步行街购物空间环境中,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符合当地人的买卖行为方式。除此之外,商业步行街在规划中,要对零售、娱乐和餐饮在内的混合功能进行总体规划,对促销、维护和活动组织进行协同管理,全面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四 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较为重要的活动场所,人是使用主体,宜人的商业空间环境是商业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代城市商业空间的设计理念将商业效益的关注度逐渐转移到人的体验、商业街人性化尺度、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上来。本文从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的显性和隐性要素——宜人的空间尺度、连续的建筑立面、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保护等层面入手,探讨人性化步行商业街的构建,真正做到将人性化设计思想和原则运用到空间环境的表达中去,希望通过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朱荣.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5] 陈懿君、阮如舫.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J].江苏建筑.2012,2.
[6] 张荃.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J].山西建筑.2011,7.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法律救济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与刑事和解制度
(一)刑事和解制度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二战后,西方国家出现了“被害者导向”的刑事政策倾向,认为被害人最根本的权利就是获得赔偿,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应当重视被害人权益,促成犯罪人赔偿被害人而获得谅解,实现双方和解。它的基本内涵是在犯罪发生后,由调停人(通常是一名社会自愿者)帮助,使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商谈,解决刑事纠纷。其目的是为了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以及恢复加害人与被害者之间的和睦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
现代意义的刑事和解与西方国家的恢复性司法密切相关,恢复性司法是西方社会应对日趋严峻的犯罪形势,反思现行刑事司法之不足,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代恢复性司法可以理解为:受犯罪影响的各方,在完全自愿并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犯罪的原因、危害、罪犯的责任等进行充分沟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就罪犯承担的道歉、补偿等具体的道义责任等达成协议。其中犯罪人―被害人和解模式是恢复性司法模式中的核心制度。
(二)采取刑事和解制度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合理性
(1)未成年人刑事领域的特殊性
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知识、阅历有限,多数未成年人犯罪偶发性比较大,且主观恶性小,有的未成年犯罪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后还不知罪,对自己怎么会走上犯罪道路以及对他人、社会造成什么危害,都没有明晰的概念,表现出对是非缺乏判断力,随意性较大。对其处置在方法上应与成年人区别,增强针对性,“对症下药”,一方面通过和解处理,未成年加害人能认识错误,吸取教训,既可以达到预防其再犯罪的目的,又能使破坏的社会关系迅速恢复。另一方面又避免了监禁可能带来的“感染”和未成年人人格发展的严重心理障碍。
(2)犯罪学理论的认同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推行刑事和解更容易调和民众刑罚报应、惩罚观念,获得理解与支持。由于未成年人年少无知,相对于成年犯罪人更容易得到受害人的谅解。
(3)社会稳定条件的需要
目前刑事犯罪案件持续攀升,社会治安问题突出,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未成年犯罪候备军”队伍庞大。通过刑事和解使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取得较好效果,减少未来犯罪的主体来源,有利于使居高不下的刑事发案率真正降低,增加社会安全、稳定度。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一)立法现状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一直非常重视,在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上历来强调“感化、教育、挽救” 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原则。在实体法方面,我国《刑法典》在单行法方面,我国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法》两部法律,在程序法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程序有零散的规定,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司法解释。但就整体而言呈现出不系统、分散化的局面。
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上,随着一些检察机关对“恢复性司法”理念的逐渐接受,刑事和解程序逐步扩展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及在校大学生涉嫌犯罪的案件之中。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山东、湖南等地的省级政法部门相继了有关办理轻伤害案件适用和解程序的规范性文件,其他一些地方的地市甚至县级政法部门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性文件。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于2006年10月31日下发了《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办理刑事案件的规定(试行)》作为指导全省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办理刑事案件的意见,根据该规定,刑事和解案件范围不仅包括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刑事案件,还包括犯罪情节较重,需要提起公诉的相关刑事案件。随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刑事和解制度的开展,其已从单纯的具有试验性质的司法改革实践上升为地方政策,进而得到最高司法机关认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二)立法缺陷
(1)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大多数立法的位阶较低,对于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各地尽管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文件,但也是零散的,而非系统的;是附属于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而非独立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各地各行其是,没有制定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制度。既然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法律制度,就应当具有预见性和稳定性,而不应当成为可供人为随意操作的工具,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随意变动的制度,只会给社会增添乱子,危害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人们在选择进行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事情的时候,往往要衡量可能存在的成本和收益,如果预期变化不定,则人们无法选择,法律的功用将大打折扣。
【关键词】高职学生 专升本 应用型大学
当前,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问题颇受社会各界关注,选拔优秀高职学生进入本科学习是一项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重要举措,受到了高职学生、高职院校及社会的欢迎,高职“专升本”制度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坚持高职培养目标,完善“专升本”选拔方式,解决好“专升本”现行制度中存在的知识结构衔接不畅,既坚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属性,又能满足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必须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现行高职“专升本”的问题
笔者作为高等职业学院系部学生管理负责人,近十年来连续不断地组织和参与了本系学生一年一度的专升本推荐和报考工作,对国家“专升本”政策有理解,对高职“专升本”制度的积极做用认同。可以感觉到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对待该项工作的态度都很积极,我系不少学生入学不久,就把专升本当做第二次高考,每一年都有近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毕业生实现专升本的愿望,从报考的院校无论是二本还是三本学校几乎全是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专业似乎对口可课程设置几乎完全是理论课程,根据升本后学生反映的情况,进入大学后没有单独编班,都是直接进入大三学习,?高职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因专业招生人数很少只能插班上课,知识结构衔接的不畅、课程体系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差异、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等,让升本后的学生们普遍感到很不适应。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现行的“专升本”制度学生升的是学科教育体系,而不是高一级的职业教育体系,把职教学生导入学术本科和学术硕士,存在着最终会把职业教育变成普通教育预备班的风险。这就意味着专升本以放弃专科阶段的职业教育为代价。实际上使得许多学生脱离了职业教育范畴,导致了职业教育规模的隐性萎缩,对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造成冲击。现行的“专升本”制度虽在客观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改变了职业教育的性质、改变了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可以看出,现行制度是与国家建立完善职教体系的要求,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建设任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相矛盾。
二、高职 “专升本”对接“应用型大学” 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合理路径
要解决高职现行“专升本”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合理路径,就是既要在学历层面提升又要在技能方面提高,又不改变职业教育的方向、不影响职业教育的特色。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职业教育具有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打通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间的通道,促使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我认为:实现高职 “专升本”与实施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主体,“应用型大学”的对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于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的人才暴露出缺少专业实践应用知识、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弱点,不能适应培养具有职业化的技艺型、实用型、操作型、管理型高级人才的需要,这也使创建应用型大学成为必然性。
“应用型大学是从事以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并从事相关实用研究的大学”。 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的描述应该是: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要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端职业教育目的也是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也恰恰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其应用性集中体现在,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正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的基本特征。
从教学方法上讲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方法是学科性教学方法与应用性教学方法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应从高职升入的学生。
尽管到目前,我国对“应用型大学”还没有准确的定位, 应用型大学的性质、特征、如何办好应用型大学还需进行系统、实证的进一步研究。但在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成功的先例。如: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的科技大学网络、中国台湾地,一批由技术学院升格了科技大学等,都可属于“应用型大学”范畴,都是定位于满足职业需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所培养的学生特点明确,深受企业界的欢迎。
国内也有一些教育机构对实用型大学含义、特征、模式、学科与专业、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以及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开展不断深入的研究、尝试和大胆的探索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尽管“应用型大学”的生源组成并不是单单来源于专科层次高职学生的“专升本”,但高职“专升本”学生若升入应用型大学,不但保持了职业教育具有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又打通了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间的通道,学历层次得到提升,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是从技能型人才向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过渡的直通车。
怎么看待今年的世界经济形势?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还是好的”,另一句话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明显加大”。
首先,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一个增长态势中。现在各个国际组织对今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联储以及很多研究机构的预测,主流的判断是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比今年有所减缓,但是不会发生经济衰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今年世界经济增长有可能从今年的5.8%下降到今年的4.8%;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从的2.5%下降到2.2%,日本等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将有所下调;发展中国家可能仍然以比较高的速度增长,但增长速度也有所下调,比如说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将从4.9%下降到4.4%,其他发展中国家从8.1%下降到7%左右。总之,我们不敢说是拐点,但是总的来看,今年世界经济会有一个小的调整。基本的态势就是如此。
在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今年世界经济的一个新特点是增长发动机可能更加趋于多元化。美国经济仍然处于主导地位,除此以外,许多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提高。前段时间,世界银行按照汇率法进行测算,2006年,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5.3%,中国是14%,欧元区和日本分别是12%和7.6%;2007年,这个顺序没有变化,但是中国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到16.1%,美国则降为17.4%。最近,世界银行又了一个新的研究报告,下调了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尽管做了这样的调整,但是世界经济发动机趋于多元化的势头今年将进一步显现而且进一步强化。所以对我们来说,今年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基本上是好的。
其次,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明显加大。核心问题就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还没有结束。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是指美国金融机构向信用等级较低的低收入人群发放贷款,按照目前的统计,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总规模大约为1.4万亿美元,占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10%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次级抵押贷款?2001年以来,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随后又发生了“9•11事件”,在这个背景下,为了防止美国经济萧条,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经过11次下调,由6%下调为1%,这个政策有效地防止了美国经济衰退,但同时也创造了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在这个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开始所谓的金融创新,向信用等级较低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抵押贷款,这种贷款采用“2+18”的模式,前2年是优惠利率,后18年是正常利率。美国的金融结构用这种方式提供了大量的贷款。
2004年6月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由于美元流动性大量过剩,由于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全球物价开始上涨,美国也感受到物价的压力,所以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17次上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调到5.25%。利率一升,所有贷款者的还款负担就增加,借贷次级抵押贷款的低收入人群就不堪重负了。与此同时,房价开始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贷款人资不抵债,由此引发了次贷危机。
危机发生以后,发达国家银行调整了利率,前天欧洲央行又通过回购债券,将3486亿欧元注入银行体系,随后又注入了480亿欧元,希望能够化解危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没能解决问题,经济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目前美国仍然处于住房贷款还贷违约的高峰期,而且房价还在下跌,有人认为现在进入了第三次还贷的高峰,究竟会怎么样,到今年第三季度之后形势才会明朗。
未雨绸缪,制定应急预案。初步分析,这次次贷危机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影响,我们要高度关注,首先是一些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引发金融市场波动,一批贷款机构倒闭了,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第二是影响了美国的消费,如果美国的消费下滑,将会对出口国家和世界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从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的消费率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第三是美元大幅度贬值,2007年1-10月,日元兑美元上升3.7啊%,欧元兑美元升值11%,人民币兑美元升值4.1%;第四是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使大量的资金由金融市场流向了资源能源市场,对能源的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国为什么这么关注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原因是,如果次贷危机继续扩散,可能会对我国产生比较大的压力。第一,美国消费减少对我国出口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从1970年代末期不到10%,现在已经到了66.9%,而与此同时看俄罗斯,也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体,它的贸易依存度是14%,美国是20%。如果美国的消费下降,我国的出口减速过大,可能会引起国内产能过剩,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世界银行有个预测,这会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率0.5个百分比。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多依赖美国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另外,需要指出,这一次次贷危机和新经济危机不一样,当年互联网投资占美国全部投资的比重是14%,而美国房地产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是70%,所以,一旦美国房地产下滑,它的效应会远远大于新经济。
第二,如果美元继续贬值,全球的油价、粮价就会继续攀升,我国的物价也会面临新的压力。我们过去说粮价带动经济,现在我们也认识到,油价、初级产品的价格对于经济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另外,如果股市、房市继续增长,也会给经济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宏观调控;前瞻性;国内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15-02
近期,为应对国内经济快速下滑,宏观调控急速转向,不仅紧急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经济计划,而且财政政策也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成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基调。与此同时,国务院要求中央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以期从根本上扭转经济过快下滑的趋势,实现2009年经济“保八”的艰难目标。这一系列措施与一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两防”方针如有天壤之别。
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恶化,为应对国内经济超乎预期的衰退趋势,迅速出台这些政策无疑是十分正确与必要的。但是,将目前经济失速完全归因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美国也是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的,而我国实体经济中企业出现困难早于2008年5月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为了“熨平”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使经济能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但经济运行的现实证明了过去一年来,我们的宏观调控不仅没有起到烫平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反而强化了经济周期,加大了经济波动。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过山车:股市过山车、宏观调控政策过山车,深刻折射出了我们宏观调控的失误,因此,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研究非常必要。
一、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宏观调控的前瞻性是指宏观调控要与控制物价或经济增长等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它包含着一个动态过程,即中央政府要根据宏观调控的远期目标,在不同的时点及时采用合适的政策,以实现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也就是说,传统的宏观调控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将稳定物价或经济增长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前瞻性的宏观调控则是通过现时的调控政策操作来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
二、实施前瞻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实施前瞻性宏观调控的原因在于宏观调控政策本身的时滞效应和其他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因素的存在。宏观经济的运行结果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如果其中某一特定的经济变量及作用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原来的经济运行轨迹发生变化,从而使宏观调控政策操作效应发生相应变化,使宏观调控政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产生偏差,有时偏差过大,还会引起相反的政策效应。所以,要缩小这一偏差,减少有关变量对宏观经济政策预期效果的不利影响,政府必须实行前瞻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三、制约我国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因素
1 时滞的存在是制约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客观因素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着时滞效应。时滞效应包括两种:内部时滞,即政府着手制定调控政策所花费的时间;另一种是外部时滞,即宏观经济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1)认识时滞,是指经济波动出现的时点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点之间的那段时间;(2)决策时滞,是指认识到要采取行动与政策决定之间的间隔;(3)行动时滞,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外部时滞是指政策行为被采取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其中,内部时滞对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具有重要影响。时滞的长短,决定了宏观调控是否及时。时滞的存在,决定了必须实施前瞻性的宏观调控政策。
2 宏观管理部门分散,对经济形势的认识缺乏一致性
不同部门对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认识的不尽一致,影响了政策的时效性。增加了政策协调成本。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机构除了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外,还有国土资源部、证监会、银监会等机构。由于政出多门,不同部门对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认识不尽一致,往往影响了政策出台的时效性,增加了政策协调成本。同时,确实存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存在着利益保护的冲动,对符合自身利益的统计资料或数据上报的积极性就高一些,对不符合自身利益的统计数据或资料的上报就采取消极或者抵制的态度,从而造成预测宏观经济的数据上报不及时或不准确,从而最终影响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3 相机抉择理论运用的惯性也影响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走上了对外开放的快车道,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经济理论。在我国宏观经济理论上,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凯恩斯的相机抉择理论,亦即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熨平经济波动。30年来改革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的实践,初步印证了相机抉择理论的有效性,同时也增强了政府在经济波动时采取相机抉择政策的冲动和惯性。但是,相机抉择理论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在本次经济波动中就体现了这一点,本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才充分表现出来的,但经济放缓的迹象在年初就已经隐现,不过出于“相机抉择”理论的惯性,宏观调控部门仍在执行2007年末制定的“两防”调控政策,结果调控政策效果却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下滑的趋势。
4 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增加了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形势预测的难度
改革开放30年,以及全球化时代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高度流动。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倾向于过度外向型,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惊人的程度。近年来中国的外贸总额/CDP的比例高达0.7,虽然日美两国都是全方位开放的经济,但对外贸易依存度都远远小于中国。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这一比例为0.2,日本为0.25。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形成了联动效应,如果世界经济出现波动,我国经济也不会成为经济波动冲击的“孤岛”,所以,要预测我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就不能不考虑世界经济这一因素。但由于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就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形势预测的难度,降低了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四、提高我国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建议
1 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调控时机选择上要把握提前量,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预测,及早动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正确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认真进行跟踪、分析形势,科学预测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苗头和矛盾动向。并及早动手缓解、遏制这些矛盾和问题。
2 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体系,准确把握和判断时滞变动;理顺中央――地方的信息采集关系,层次清晰,权责明确;构建宏观经济预警体系,提高宏观调控部门人员的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缩短时滞时间;
此外,把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和预测,建立全球经济的预警机制,一叶知秋,防患于未然,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和准确性。
3 结合我国经济实际,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经济人才
在研究我国宏观经济前瞻性问题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经济人才。借鉴西方成熟的经济理论,但不能照搬国外现成的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理论。
4 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