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实习护生;人文关怀
如何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培养良好沟通技巧,提高护理人员沟通交流能力,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是每一位护理管理者值得思考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应该从护生实习期间重视培养。看似简单且一学就会护理工作,要做好并非易事,同样护理工作,质量会因人而异,出现天壤之别。 以往毕业考核只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口头表达能力很少,护患交流不能深入进行,而语言是沟通护患感情桥梁,若操作时向患者作耐心解释和讲解,作有关方面指导,注意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使操作在愉快、安全、可信赖氛围进行。从而体现其魅力。效果显著。如下:
1培养实习护生优良伦理素养
使她们了解患者权利,明确保障患者权益是护士义务和责任,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她们言行,随时给与指导,促使他们严格遵循护理伦理原则进行工作,保障患者权利不受侵犯。
2告知保护患者隐私
使他们明确了解获取患者隐私,必须是临床实践需要,严禁出于猎奇或非医学目的探寻患者隐私,严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严禁私自谈论涉及患者隐私问题,严禁向无关人员泄露患者个人信息,病情及隐私。
3告知护理人员主要沟通任务
不仅是通知患者有关疾病和治疗信息,还要通过评估患者忧虑等,表达护士理解与同情,提供必要舒适和支持,创造一种治疗性有效地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本质属行为治疗性沟通,包括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所有正式的,非正式的,语言的,非语言的信息交流。[1]在沟通中注意换位思考,不单纯从治疗及护理角度,力图从人力,伦理,经济,社会,心理等多学科角度来分析,体现出沟通科学性和可行性,最终达到有效性。
4加强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
老师向其传授语言、非语言沟通技巧,使其体会,教授如何与患者沟通,怎样运用非语言技巧,有效运用沟通技巧,给予患者帮助,在增进护患沟通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和改善特殊情况下沟通技巧,从而更有效满足患者身心需要,提高护理质量。认识心理伤害引起危害可能不如身体伤害那么明显,但忽视病人,刻板操作,态度生硬,缺乏耐心,言语欠妥,面对患者提出疑问,不给予科学合理全面耐心解释,关心不足,照护不当时,病人可能会产生孤独,绝望,悲伤,焦虑,气愤等负性心理和情绪,在不同程度上这些情感体验对病人来说是有害的或者存在潜在危害。而护士真诚和守信,可以避免对病人伤害。如果护士对病人撒谎,欺骗不守信或者误导,病人会对护士失去信任。之后,再将其分组到病房进行临床体会,通过观察、了解、交流,提高沟通技巧,提高她们观察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是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对相关因素敏锐的警觉性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因此,以大量案例引导学生如何从一些不起眼的现象或简凡的事例中发现问题[2]。但实习中期护生较熟练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临床工作已初步了解,神秘感,新鲜感逐渐消失,将临床工作看得很简单,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变得不够踏实,重技术操作,轻生活护理,因此,这阶段,应着重培养护生踏实工作作风,独立工作能力,使他们既重技术操作,也重生活护理,增强服务意识,正确引导其将学习到的各种护理技能系统化。最后出科考试即重视技术操作也重视人文关怀,不断积累经验,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满意,并得到医生和其他医务工作者认可。迈出步入工作前重要一步。
5结论
在高速发展医疗中,需要的是能够站在患者立场上对患者进行人文式护理,临床实习是一个不可或缺重要教育环节,安全、正确且有爱心的护理技术,既是对患者身体支持,也是对患者精神鼓励,作为护士能够在临床护理中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爱心和充满着伦理道德护理技术,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高兴,能使护士日益体会护理工作优越性并且伴随着护士人格成熟事情,使他们意识到人文关怀意识重要性及工作顺畅性,效果显著。因此临床实习护生对患者人文关怀教育显其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沟通技巧;手术室护理;护理效果
本次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沟通技巧护理及常规护理,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重点筛选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组:护理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20~69岁,其平均年龄(37±5.78)岁,手术类型:3例行妇科手术,10例行骨科手术,7例行胃肠科手术,21例行肝胆外科手术;参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1~70岁,其平均年龄(38±6.54)岁,手术类型:5例行妇科手术,8例行骨科手术,10例行胃肠科手术,17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比对两组手术室患者以上资料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为: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并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术后健康指导等。1.2.2护理组:予以沟通技巧护理,方法为:①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护理人员要选好沟通时间,以保证沟通有效,与患者构建一份优良的护患关系。而且,护理人员在进行巡视时,需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且仔细讲解疾病的症状、手术室环境、术后不良反应等,这样能够使患者较好地了解手术室状况、疾病知识,以提升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最终改善手术室护理效果。②做好心理沟通护理:术中护理人员仔细查看患者病情变化,患者一旦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均需立即安抚,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治疗成功案例等,并以肯定的语言多鼓励患者,从而提高配合度。③准确把握沟通技巧:护理人员需把握和手术患者沟通的技巧及尺度,尽量以亲切、温和的态度沟通,使患者可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系及温暖。因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效果并不明确,心理情绪并不是很稳定,易悲观、消极,很难配合医师开展治疗工作,所以护理人员需保证沟通语言的随和、分寸恰当,使患者得到较多的认可,缓解抵触情绪,最终提升治疗信心。④合理利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可借助非语言的方式沟通,如:护理人员运用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接触,且加强与患者间的目光交流,从而缓解其陌生感,强化护理效果[1]。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仔细记录下两组护理满意度,内容为:以百分制进行计算,分数≥86分,即非常满意;分数介于65~85分,即一般满意;分数<65分,即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选择SPSS18.0型软件,文中计数资料选择“n/%(例数/百分比)”表示;经客观比对两组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度”,若研究结果表现出差异性,(P<0.05)。
2结果
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41例:26例非常满意,14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97.56%(40/41);参照组40例:19例非常满意,12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满意度77.5%(31/40),(P<0.05)。
3讨论
临床救治各种外科疾病时,主要以手术方法为首选,尽管此种方法可提升手术效果,但术中常会引发很多不安全因素,患者常会在术中产生紧张、恐惧等消极心理,从而影响手术质量。因此,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选用安全、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且沟通技巧护理作为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核心环节,以理解、关心手术患者作为重要的护理手段,以便缓解其术前压力,改善术中各项指征,最终临床手术质量[2]。
据相关资料显示,护患关系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手术室护理期间,需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氛围,从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最终提升护理满意度[3]。鉴于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时,需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以沟通技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例如,护理人员需选择最佳沟通时间,友善、亲切地与患者多加交流沟通,并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手术室内的基本环境、术后不良反应等,且灵活使用身体接触、肢体语言等方式,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从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
此次研究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7.56%,高于参照组77.5%,(P<0.05)。由此表明,沟通技巧在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有效应用,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及早康复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综上所述,临床未改善手术患者的病情,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建议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施以沟通技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护理满意度,可推荐。
作者:尹宝兰 单位: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
参考文献
[1]徐政秀.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3):1003-1006.[
【关键词】 护患沟通;门诊服务
门诊部是医院面向患者最直观最重要的窗口,大多部分患者都在门诊部接受诊治和服务。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要求和态度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护理人员要提高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想法,以便提高护理质量。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基础,在临床护患纠纷中,约60%的原因是因为护患沟通不畅引起的[1],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的增强临床中护理工作的质量。
1 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护患之间的关系,如社会发展的风气问题;医疗机构自身的问题;医疗工作者的问题;患者本人或者家属的问题等等。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最终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不信任,护患关系紧张等。
1.1 护理人员欠缺服务理念 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差,没有正确理解服务的概念,并且不能正确的给自己定位,认为自己有文化有学历,便对患者的问题不屑一顾,常常以权威者自居,态度傲慢,解答问题是不耐心、急躁、草草了事,导致患者反感且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延误临床治疗。
1.2 护理工作只注重形式 由于护理人员本身的服务意识不强,在工作中只注重表面工作,敷衍了事,而且工作态度不积极,对待患者不够热情,缺乏与患者有效沟通的能力,加上自身护理知识的缺乏,所以在临床护理中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易增强患者不满意度。
1.3 患者角色转变的不适应
1.3.1 身体状况的不适应 病人在患病后,身体各项机能发生病变,导致出现多种不适症状,身体的问题最终影响到心态的变化,病人易出现急躁、焦虑、不安或更严重的情绪问题[2]。
1.3.2 求医心切的心态变化 病人在患病后,由于身体的不适,心态也会变得激动、焦虑,会常常发脾气和出现不满的态度。病人在患病后急于就医,会有强行插队、对医护人员提出过分要求、不满医院的相关政策、不理解护理人员工作等问题。
2 改善护患关系的措施
2.1 扩大护患沟通的途径 为了更好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必须与患者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以了解患者的需求,才能正确解决问题。在患者就诊过程中,都需要重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首先在接待处,要热情的接待患者,并配合患者进行相对的咨询服务;常常巡视候诊区域,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吸取患者给与的意见和看法,对患者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从患者的角度帮助他解决就诊困扰。增强患者的信任度,保持与患者间的有效沟通。
2.2 正确理解护患沟通关系,端正服务态度 护士与患者之间关系的确立,是在以帮助患者解决身体问题的共同目标基础之上建立的。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护理人员作为病人健康的天使,应该积极主动的做好患者的护理服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而且要提高自身素养,在护理工作中应礼貌的与患者搭建沟通桥梁,细心认真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2.3 尊重、同情和关爱病人是护患沟通的基础 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一颗视患者如家人的心。这是医学精神文化的体现。护理人员把为患者服务作为工作重心,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细心、耐心、用心,文明用语不离口,一切以为患者健康服务为主。
3 掌握沟通的技巧、技能
目前的门诊护理人员现状是,以年轻护士为主,这些护士大多步入社会不久,临床经验和护理知识还很欠缺,并且由于多为独生子女等等因素,护理人员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面对这些问题,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以便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效果。
3.1 案例分析与讨论 要求护士记录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特殊事件,在开会时把案例详细论述与大家分享,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惑,资深护理人员会进行点评和指导。通过这种讨论分析的方法帮助护士认识自身问题,以提高其临床经验和与患者的沟通能力[3]。
3.2 学会倾听 门诊一般工作量比较大,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比较繁重,所以常常出现患者未说明情况,护士便急于给出方案,这造成了患者极其不满和多种纠纷问题。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培养护士的倾听能力,医护人员应闹心倾听患者的问题和苦恼,要善于引导患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以方便临床诊治,而且善于倾听可为增强护患关系打好基础。
4 加强护患沟通的及时性
在临床门诊中,及时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在患者就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护患沟通的及时性。由于医院制度的特性,病人在入院就诊时,流程相对比较麻烦,挂号、候诊、诊断、交费、检查等等,很多环节都需要浪费很长时间,而病人正处在患病时间,身心都在承受疾病的折磨,因此,患者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患者就诊时,护理人员要做好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及时的解答问题,并且耐心仔细的给患者进行解说,包括检查项目、药物费用、患者病情、复诊情况等等,都需要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诊治的基础上积极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
通过两年的工作实践后发现,我院整体护理水平显著提高,门诊部的护患纠纷和投诉情况明显减少,其发生纠纷事故率较往年降低了50%左右,而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8%以上。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有很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的增强临床中护理工作的质量,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朱莉雅,许波,孟雷.护患沟通技巧的若干问题[J].中国当代医药,2011(01):186.
1.1教学方法
两组护生入科后均由教学组长统一带领介绍儿科病房的的环境、规章制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种及护理流程。然后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入科后跟带教老师上班参与临床学习,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主动传授,护生被动接受的方法完成实纲规定内容。试验组:带教老师根据护生已有的儿科知识,以儿科病房中的常见病及常见急症为基础,以教学大纲要求完成实习的内容为目标,设置有代表性的问题案例。具体内容如下:(1)案例一般资料。如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及在这些病例中涉及到的护患沟通技巧、护理核心制度、健康教育、常见的技术操作流程,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吸氧、婴幼儿灌肠、肌肉注射、头皮静脉注射、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等。(2)根据各病例特征设立“问题”情境。如:晨间护理发现热水瓶放置在床边桌上,桌面上有牙签、水果刀,患儿床边熟睡却未拉上床档;肺炎合并心衰的处理、坠床、高热惊厥、婴幼儿窒息的急救等。护生入科用1d的时间,由带教老师集中进行儿科相关知识宣教,提出相关要求,告知护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运用模具进行模拟教学,边讲解、边指导儿科常见的技术操作项目如肌肉注射、头皮静脉注射、留置针单手送管法、高热惊厥的急救、新生儿、婴幼儿心肺复苏等。第2~3天由带教老师将所设立的问题情境介绍给护生,对模拟演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估计,并组织护生学习。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护生小组讨论,并通过看书、看录像、网络等形式查阅相关资料,对情景模拟活动做充分的准备。然后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模拟演练,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观察护生是否能察觉到患儿的病情已发生变化,是否能关注到患儿所处的环境不够舒适和安全,如何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护生观察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模拟演练后,将学生分给临床实习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出科时进行操作和理论考核以及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
1.2评价指标
出科前对两组实习护生的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患儿家属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方法:护生出科时由其一对一的带教老师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内容,共发放70份,回收70份,回收率100%;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方法:护生出科时随机选择10名患儿家属对护生做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操作熟练度等内容,12组学生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120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操作与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操作与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患儿家属及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儿家属及带教老师对护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问题情景教学法激发了护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临床带教一般都是护生被动的接受带教老师的传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自觉性、独立性、个性均被淹没,缺乏独立性思维,学习积极性不高[3]。儿科患儿是相对特殊的群体,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儿、小皇帝、小公主,家属对实习护生基本都有抗拒心理,不喜欢护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做治疗性操作,护生动手的机会受到限制,心理受打击,使其学习主动性更加不高。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置各种情境,引入入胜,提出问题诱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查阅资料,策划情景。角色扮演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护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和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潜能[4],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缩短了课堂与临床之间的距离,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表1显示,试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时,操作与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3.2加强了与患儿及家属沟通的技巧
沟通能力是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医院对本科护生沟通能力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高[5],而她们在学校多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沟通技巧的培养,进入临床实习前接触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不善于与人们交流,尤其儿科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来组织沟通内容,而儿科患儿家长经常对实习护生不予理睬,使护生产生恐惧心理,更不愿意与其交流。问题情境教学法演练过程中,护生经常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提高了语言沟通的能力和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同时通过模拟情境中不同角色的扮演,能够揣摩患儿家属的心理,体验家属的感受,能够大胆地跟患儿及家属去交流;熟悉疾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护理要点,能够更好地为患儿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在与患儿及家属交流时有了自信心,减轻了恐惧心理,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3.3问题情境教学提高了护生的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问题情景教学以带教老师作为主导、护生为主体,带教老师利用护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结构,以教学大纲所要求完成实习的内容及儿科临床常见病为框架,设置不同的场景,护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对老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推断,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练习临床技术操作技巧。由于提前模拟了临床的工作环境,熟悉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懂得了沟通技巧,熟练了技术操作,对临床实习产生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及陌生感有所减少。同时通过开展创设问题的情境教学实践使护生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得到锻炼,在跟随带教老师前已进入角色,增强了自信心,进入临床后不再缩手缩脚[6],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症案例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得到提高。
3.4问题情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护患冲突产生的原因
1.1法律意识淡漠伴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新的医疗条例规定患者享有认知权、复印病历资料的权利、隐私权、知情同意权、自主决定权、平等医疗权;而法律同时也规定护士有履行职责的义务、告知的义务、保守患者秘密的义务。如果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工作与法律联系在一起,不依法职业,不懂得既保护患者又保护自己,会引发护患冲突。
1.2责任心不强有些护士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及时、不仔细,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核对制度,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凭印象做事导致打错针、发错药,乱执行口头医嘱,超越护士权限和自主给药,发生病情变化时不及时地反映,对生命体征观察不认真、造假,记录不及时、不准确、补写、重抄或涂改,缺乏真实性让患者家属做~些看似简单的护理操作如褥疮护理、会阴擦洗、口腔护理等可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引发护患冲突。
1.3缺乏沟通
1.3.1护患沟通在治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少,健康知识的宣传少,讲解较少,表情淡漠,语言简单生硬,对患者的沟通、疑问缺乏必要的解释,不能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以不屑一顾的态度对待,注意事项解释不清,往往使患者感到不满而引发纠纷。如胸、腰椎骨折患者不告知绝对卧硬板床的重要性,患者白行下床活动,肢体出现麻木,甚至导致瘫痪下肢骨折的患者未告知拐杖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过早下床或使用拐杖不当而出现伤肢的再次骨折等等。
1.3.2医护之间缺少沟通医护之间缺少沟通,使患者在长期医嘱静脉点滴结束后,没能及时输注需静点的查房医嘱而再次让患者接受静脉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医生告知患者第2天手术而忘记下医嘱,当患者咨询护士时,护士茫然表情,引起患者的不满极易引及冲突。
1.4医疗费用问题由于公费医疗的改革,高新技术不断引迸、新特药的应用,使医疗费用同患者经济承受能力之问产生矛盾。患者对医疗费用问题很是敏感。如果收费项目不具体或费用偏高,每日清单未能及时体现当日费用,骨科手术治疗费用隔日才录入,患者不能信服,故要求查帐,如忽视不予解释或解释不耐烦、不到位,易刺激患者情绪,当患者欠款停药,护士向患者催款时,语言不当也极易引发冲突。
2防范措施
2.1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知识护理人员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掌握其内容要求,熟悉患者的权利并结合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从法律角度去规范护理行为。
2.2加强业务学习,增强职业责任心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常规、部门规章制度、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并按要求做好查对记录,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学习新的护理专程理论知识及技能,练就精湛技术,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的思想”。
2.3履行告知义务,掌握沟通技巧护理人员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与患者之间沟通的主动性。沟通时要肯花时间学会察言观色多了解患者的心理,灵活掌握说话的分寸和艺术,避免信口开河。对有关患者病情、预后及详细治疗方案、手术方式、目的、医疗费用等由主管医生进行详细交代。静点结束前,护士应询问一下医师是否继续用药以避免重复注射而增加痛苦。护士每天参与医师的查房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最新治疗信息。对疾病的护理问题应予加强指导,避免产生不利后果。新晨
2.4加强收费管理,完善收费制度向患者提供每日费用清单,及时提供查询帮助。如有特殊的治疗费用或数目比较大的费用时,主动向患者说明,如有多收费用,及时与出院处联系,并向患者道歉,取得患者的配合与谅解,化解因费用误会引发的纠纷嗍。对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要告知医保用药和自费用药及医保住院预缴金的相关规定,如能及时按时完成患者的治疗,可由责任护士督促患者缴纳足够的预缴金,以免影响治疗计划,并告知欠费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张引串.护患纠纷与信息不对称的思考[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