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教学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指示,我校开展了线上钉钉教学工作,到目前为止,九年级英语完成了为期八周的线上教学。这八周时间我们完成了九年级英语新课教学内容并开始了第一轮复习。初步完成了八年级复习,利用“钉钉”上直播课,实施线上教学,每天布置线下作业,学生当天上传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后期制定了复习计划,也是统一进度。随着疫情的好转,我校将于4月24日复课,根据区局要求,再次制定线上线下教学衔接计划:
1.综合每周上报的学生网上学习和作业批改情况,摸清未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对象与人数,及延期返校学生对象与人数,了解学情,返校后对学生在线学习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估。
2.加强词汇识记和巩固以及句型的运用。
3.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班上再强调,力争学生搞懂。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对未进行网上学习和自控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都比较差的学困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要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5个性化辅导。
分析部分学生学困的真正原因,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四个方面入手,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学习状态的改善:
帮助学困生分析现状,让学生自己明白在知识点方面存在哪些不足。造成不足的原因是内在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并进行思想教育,使
其端正态度,明确学习的方向,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并鼓励这些学生可以做到迎难而上。
一、课程设置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以教学周为单位,确定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进度,建立符合教学进度安排的统一课程表。九年级于8月16日动员,17日开始上课,正常进行一轮复习,以“线上复习直播+作业+测试”方式推进九年级教学工作。
2.线上教学采取每5天休息2天的方式,各班每天6+1节课(最后一节课,周六为培优时间),每节课40分钟,教学内容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17日---22)以八年级复习为主,边讲边练。
第二阶段(8月24日后)九年级新课程学习。
上午:三节课,一节线下自主学习
下午:三节课,一节培优,晚上线下自主学习。
通过师生互动加强课堂管理。通过开设班会课、眼操、体育活动及劳动教育。把知识教育与素养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师资配备
为切实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做到有的放矢,按照行政班教师定位进行授课。
三、教学方式
1.为便于教师把控课堂,得到切实有效学情大数据,依据年级实际情况,采用腾讯视频或钉钉进行课堂直播,利用QQ群进行作业布置和在线测试。
2.教导处依据九年级班情、学情、师资安排课表、教学班级。(培优课程表)
3.教研室加强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指导。
4.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送优质教学资源、在线布置作业,学生作答提交后,教师手动批改,巩固强化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不打折。
四、检查反馈
1.分管校领导进入分管年级部网络平台进行巡视,教研室、教务处、年级组负责线上教学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2.班主任须作好线上教学的宣传工作,及时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发班级群,沟通学生上课情况,做好家校联系,使学生逐步适应由传统课堂到线上教学的转变。还须加强班级网络学习空间的引导与监管,安排指导好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得发送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确保网络学习空间清朗、纯净,传播正能量。
五、家校合作
坚持“因地制宜、家校合作”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家校沟通模式,掌握学生动态,引导学生家长保持良好心态、消除焦虑恐慌、克服麻痹大意、积极抗击疫情。组织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对家长进行线上授课心理疏导,同时指导学生安排好学习、锻炼时间,规律作息,确保线上学习“不断线”,思想教育不松懈。
六、考核评价
教导处,教研室、年级组需做好线上教学教师工作量记录,可利用教师互评、组长评价相结合进行打分,线上教学考核情况将纳入到对教师个人的阶段性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
七、线上教学要求1.预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高度重视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同步与异步紧密结合,丰富并创新教学激励办法。
2.线上教学应注意低起点、小容量、小步慢走、知识点分解、精内容、多互动、有展示、勤反馈、有效率、作业控制总量,注意营造教学情境感和现场感,要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关注过程监督,务求提高实效。尽可能减少线上看屏时间,多给些线下练习,实践性体验性学习。
2.教师要关注线上教学情况反馈、讲练错题、作业质量和教学对策等四个方面及时调整线上教学工作。
3.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注重教与学有效互动,注重学生练习“基础+典型”与讲课相结合,加强线上与线下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专注力,提高学生居家自主学习能力。
4.做好课前准备,掌握学情,提高效果,精讲多练,提前做好3周教学计划,每天一份练习。(教研室做好收集,纳入教师管理)。
5..随时根据家长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6.加强板书,注重小结,强化知识记忆。
八、具体措施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基础巩固
1.作∠AOB的平分线OC,合理的顺序是(
)
①作射线OC;②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D,交OB于E;③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2.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3.如图,∠1=∠2,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PD=PE
B.OD=OE
C.∠DPO=∠EPO
D.PD=OD
4.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DEAB于点D,如果AC=3
cm,那么AE+DE等于(
)
A.2
cm
B.3
cm
C.4
cm
D.5
cm
5.ABC中,∠C=90°,点O为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ODBC于D,OEAC于E,OFAB于F,且AB=10
cm,BC=8
cm,AC=6
cm,则点O到三边AB,AC,BC的距离为(
)
A.2
cm,2
cm,2
cm
B.3
cm,3
cm,3
cm
C.4
cm,4
cm,4
cm
D.2
cm,3
cm,5
cm
6.如图所示,∠AOB=60°,CDOA于点D,CEOB于点E,且CD=CE,则∠DCO=__________.
7.在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32,且BD∶CD=9∶7,则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
8.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A=60°,则∠BOC的度数为__________.
能力提升
9.如图,BN是∠ABC的平分线,P在BN上,D,E分别在AB,BC上,∠BDP+∠BEP=180°,且∠BDP,∠BEP都不是直角.求证:PD=PE.
10.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点E,点F在AC上,BD=DF.
(1)求证:CF=EB;
(2)请你判断AE,AF与B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11.八(1)班同学上数学活动课,利用角尺平分一个角(如图).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AOB是一个任意角,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介于射线OA,OB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M,N重合,即PM=PN,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AOB的平分线.
②∠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介于射线OA,OB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M、N重合,即PM=PN,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AOB的平分线.
(1)方案①、方案②是否可行?若可行,请证明;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2)在方案①PM=PN的情况下,继续移动角尺,同时使PMOA,PNOB.此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D 点拨:由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知,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所以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是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3.D 点拨: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PE=PD,进而可证PEO≌PDO,得OE=OD,∠DPO=∠EPO,但PD=OD是错误的.
4.B 点拨:
因为BE平分∠ABC,∠ACB=90°,DEAB于点D,所以DE=EC,那么AE+DE=AE+EC=AC=3
cm.
5.B 点拨:因为点O为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ODBC于D,OEAC于E,OFAB于F,所以设点O到三边AB,AC,BC的距离为x
cm,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解得x=2(cm).
6.60° 点拨:因为CDOA于点D,CEOB于点E,且CD=CE,所以OC为∠AOB的平分线,所以∠AOC=30°,所以∠DCO=60°.
7.14 点拨:设BD=9x,CD=7x,所以9x+7x=32,解得x=2,所以BD=18,CD=14.AD平分∠BAC交BC于D,则D到AB的距离等于CD=14.
8.120° 点拨: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所以点O是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又因为∠A=60°,所以∠ABC+∠ACB=120°,,
所以∠BOC=180°-60°=120°.
9.证明:过点P分别作PFAB于F,PGBC于G,因为BN是∠ABC的平分线,所以PF=PG.
又因为∠BDP+∠BEP=180°,∠PEG+∠BEP=180°,
所以∠BDP=∠PEG.在PFD和PGE中,
PFD≌PGE(AAS),
PD=PE.
10.(1)证明:∠C=90°,DCAC,AD平分∠BAC,DEAB,DC=DE,∠DEB=∠C=90°,
在RtDCF与RtDEB中,
RtDCF≌RtDEB(HL),
CF=EB.
(2)解:AE=AF+BE.
理由如下:AD平分∠BAC,∠CAD=∠EAD,
又∠C=∠DEA=90°,
ACD≌AED(AAS),AC=AE,
由(1)知BE=CF,
AC=AF+CF=AF+BE,即AE=AF+BE.
11.(1)方案①不可行.缺少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方案②可行.
证明:在OPM和OPN中,
OPM≌OPN(SSS).
∠AOP=∠BOP(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解:当∠AOB是直角时,此方案可行.
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又若PMOA,PNOB,
∠OMP=∠ONP=90°,∠MPN=90°,
∠AOB=90°,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建;混合式教学
《应用密码学》是信息安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对其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后续安全技术的基础[1]。另外,国家也提出了高校课堂教学和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创新性变革的需求[2]。因此,必须要研究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对《应用密码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
1现状分析
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比如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内容不时新、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过程不重视及教学评价不多样等,这些导致了教师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教”与“学”相脱离。究其原因,本质就是没有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当前,我国正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资源逐渐呈现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形态[3]。而且,国家正在大力推动MOOC、SPOC和微课等新型课程形态建设[4]。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革命,利用翻转课堂等方式可以实现人才质量培养质的飞跃。因此,《应用密码学》课程教学依托“线上MOOC视频”和“课程录制视频”的平台和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并在知识点中融入思政元素,采用重难点知识剖析和讲授、学生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以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师生协同构建课堂、重在设计教学过程,借助信息化技术跟踪学生课下、课上学习过程,注重过程性考核和生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最终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教学设计
《应用密码学》课程教学设计包括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所依托的静态教学文本,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引领性纲要。本节首先说明设计依据,然后介绍教案设计的内容,重点阐述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最后分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新颖之处。
2.1设计依据
《应用密码学》是信息安全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重在讲授解决问题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依据如下:(1)课程内容繁多且设计思路复杂,采用混合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内自学更多的知识和内容。(2)课程设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合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3)课程设计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与创新思维能力。
2.2教案设计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每一章、每一学时、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所提问题等相关信息,编写了《应用密码学》教案。教案的编写以章为单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分配、教具准备、课前测验、课堂问题、课堂讨论、课后复习、参考资源等信息。
2.3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斟酌设计。(1)课前准备。首先,在每一堂课上课之前,教师要求所有学生基于本堂课所授知识点必须完成以下两个任务:①观看“线上MOOC视频”,以及观看“课程录制视频”,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课堂知识点测试”,做摸底测试。然后,根据学生“线上MOOC视频”观看时长以及“知识点测试”结果,教师动态构建课堂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2)课堂教学设计。在学生了解了本堂课教学相关信息以及教师掌握了学生本堂课的知识点学习状态之后,针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即教案中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构建如下,如下图所示:①教师对“线上课堂知识点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②教师对每一知识点的重难点部分做详细讲解;③学生讲解知识点中的基本概念;④基于课程特点及团队分组情况,每一组学生协作讲解知识点中的设计思想及设计实现过程;⑤其他学生对讲解内容的学生团队打分评价,实现学生互评;⑥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针对知识点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简单汇报;⑦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随机测试,实现过程性评价;⑧教师总结。(3)课后测试和评价。针对每一知识点,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特别是密码学设计相关的实践性作业,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另外,教师根据每一知识点学生课前、课上及课后的综合表现,随时把握学生学习状态,记录评价,做到心中有数。
2.4创新之处
本课程教学设计“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协同构建课堂,教师重在课堂组织设计、学生重在主动参与评价,具体创新之处如下:(1)师生协同共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态,灵活建教学内容,做到目标明确、有张有弛。(2)师生协同共筑课堂过程。课程教学设计注重过程化教学,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做到身临其境,学而有获。(3)师生协同公设评价体系。课程考核采用过程化考核,所有学生参与的“教”与“学”的过程都量化成绩,实现课程评价的多样化和客观性。
3教学设计实践
分组密码是一种对称密码体制,是《应用密码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是理解和学习后续课程其他密码体制的根本,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但是,分组密码是学生第一次面对的密码体制类型,所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而且,其设计和实现更加关注思路和方法的设计,对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本章节的课堂教学设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首先自学线上视频和课程视频资源,做到先入为主;然后以分组的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实现自我学习、自我讲解、团队合作,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布置实验作业,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如下:(1)教师首先对重难点及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使得学生关注学习的侧重点。(2)基本概念一般比较简单,由学生进行讲解。(3)设计与实现部分较为复杂,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之上,教师进行补充,查漏补缺,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4)最后,教师布置习题,实现课堂巩固。以上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与“学”的统一,强调师生共建“课堂”,协同重构教学内容、共同实现教学过程、融合评价教学成果,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新颖之处如下:(1)教的特色:重在重构、设计和评价。设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修订教学内容(闭环)。(2)学的特色:重在参与、主动和实践。确立学习目标→实现主动学习→形成学习自评→提升学习目标(闭环)。(3)“教”与“学”之间的关联:师生之间从始至终的协同共建课程。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的统一,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融合。
4结语
本文探讨了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在《应用密码学》课程具体章节上的实践。下一步,可以进一步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AI技术对教师的“教”的过程和学生的“学”的过程进行记录并实现行为分析,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光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密码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9):62-63.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张宁,谭示崇,傅晓彤,杜小刚,李晖.基于SPOC和翻转课堂的现代密码学课程改革总结与分析[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9(6):89-95.
教学重点:
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音连读的拼音方法,拼读介母是“u”的音节。
教学难点:准确地拼读三拼音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6个单韵母卡片。
2.接顺序读读8个声母卡片。
3.拼读音节:“tù nǔ lè dù”
二、学习“g k h”的音形及书写
(一)学习声母“g”
1.学习“g”的音
(1)出示“g”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鸽子的“鸽”的音学习“g”的音,读的时候注意读得轻短些。
(3)教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4)学生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
(5)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学习“g”的形
(1)仔细观察图怎样记忆“g”的形?
(2)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 g、g、g。
3.书写字母“g”
(1)认识基本笔画“竖左弯”。
(2)观察书中“g”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教师范写“g”:第一笔是什么?C点什么格?教师写;第二笔是什么?占什么格?教师写;注意竖左弯要在第四线上边一点写弯,一定不要挨着第四条线。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合格的学生发合格小奖票。
(二)学习声母“k”
1.学习“k”的音:
(1)出示“k”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教师纠正读音;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有气流冲出。
(3)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习“k”的形
(1)怎么记住“k”的形呀?
(2)请同学试着编儿歌:蝌蚪戏水k k k。
3.书写字母“k”
(1)认识基本笔画:“” 左斜右斜
(2)怎样写好声母“k”呢?请大家认真观察范字及笔顺。
(3)学生边说笔顺、占格位置教师边范写。第一笔是“丨”,第二笔写前先在中格找到中间点一个点,然后在第二条线上点一个点,再在第三条线上与上边点对齐位置点一个点,最后连接三个点,也就是左斜右斜。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请其他同学看看哪位同学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好,说一说。
(6)每个同学书写的字母与范字比较进行评改。
(7)再展示,看看书写上否有进步。
(三)学习声母“h”
1.学习“h”的音
(1)出示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喝”的音学习“h”。发音时,虽然有气流冲出,但比发“k”时的气流弱。
(3)学生练读,体会发音方法。
(4)指名读。
(5)开火车读。
2.学习“h”的形
(1)“h”的形像什么?
(2)编儿歌:一把椅子h h h。
3.书写字母“h”
(1)学生观察笔顺及点格位置。
(2)学生试着书写一个,与范字比较,修改。
(3)展示学生书写的“h”,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好,怎样改。
(4)学生评改,注意“h”与“n”的区别。
三、复习巩固:指名读“g、k、h”三个字母。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同学们读准了字音,认清了形。书写比较认真,真好!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