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监督的特点

会计监督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监督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监督的特点

会计监督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监督;职能;职业道德;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引言

房地产公司会计监督是指房地产公司会计对房地产公司所从事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查的工作过程。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过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监督是一种权力约束机制,会计人员要在企业负责人的授权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房地产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会计监督有利于房地产公司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协助管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在我国部分房产公司中,会计监督监督一直不尽人意,不仅没有发挥其监督职能,更造成了房地产公司内部对会计监督的误解。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会计监督职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房地产企业应当积极地探寻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策略,以便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及水平,实现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房地产企业会计监督的特点

会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的一部分,但与其它经济监督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会计监督既有经济监督的共性,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具体到房地产企业而言,由于其为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并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会计监督又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主要利用货币计量指标进行监督,考核经济活动效果

例如:通过房款收入、企业管理费用等指标,根据预算来审查企业的收付活动,控制预算外费用。

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通过监督引导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权衡利弊得失,努力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房地产销售环节中及时发现销售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如房款回收不利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会计监督的依据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

它要求会计在法律法规范围内,监督各项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国家的财经制度进行,每一步骤、每一重大决策必须符合法律规范。

4.会计人员以参与者的身份直接进入经济活动之中

进行核算反映、控制和监督,这是其他经济监督所办不到的。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这就决定了会计监督具有双重职能。

三、房地产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内容

1.对企业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

原始凭证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最基本证据,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也是保证会计数据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关键。因此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是房地产企业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重要环节。其审核监督要点有: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这五大项也好比生命的四大元素,缺一不可。

2.对财务收支的监督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实行监督,应当注意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二是对违反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该向企业领导层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三是对严重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财务收支,应当向会计主体利害关系人报告。

3.对资产安全、完整的审核监督

内容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的审核监督。例如: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地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对、对在建工程领用物资进行严格制约,对成本消耗进行统计核对,等等。这些审核监督的手段宛若一层层防护膜,将房地产企业利益安全笼罩其中。

四、发挥房地产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措施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完整的法律体系是会计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有力保障。加大、加快立法速度,进一步明确会计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的地位,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房地产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或者实施办法,加强会计监督的“刚性”;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违规违纪的房地产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向全社会大力宣传财经法规,使公众了解、掌握国家的有关法规,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房地产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能和权限。

2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好不好,往往要求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发生要有高度的职业敏感度,而这又要取决于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提高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会计秩序,净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首先,应当增强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确保真正地在会计法律体系下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其次,建立房地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培养机制,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其专业操作技能,通过从业人员培养机制的建立最终形成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会计监督主体;再次,提高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应做好对财务主管人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业务理论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核和培养,达到全方位的综合性素质,保证会计工作秩序不乱。

3建立健全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要想切实地将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建立起来,就需要将所有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房地产工作人员分离开,实现督促、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房地产企业内部要有完善的财务制度,任何人包括房地产企业负责人不得干涉会计人员从事经济工作,更不得指使授意、指使会计人员隐瞒、虚报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情况;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要明确。全面的实施内部监督责任制,将内部监督的全过程和日常监督的特点发挥出来,以此实现连续不断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内部监督的贯彻落实。

4加强房地产企业外部监督

为了能够充分地确保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债权人、所有者和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只凭靠房地产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和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会计监督机构要客观、公正、全面的对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如实报告委托房地产企业的收支、赢利等经济情况,对依法公开披露的房地产企业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师事务所,通过社会中介机构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督促房地产企业加强财务监督,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当严格地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机构,使其能够依法且规范地行使职责。

5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制

健全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必将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些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和贪污腐化的问题。第一,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要针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配置权力和职责,注意责权利之间的平衡,明确决策者的权利和责任,成立辅助决策的专门机构,建立配套的决策制约和责任追究制度。第二,要求参与经济业务事项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分工和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第三,明确房地产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应对本企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部门、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责任,不得授意指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为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有力保障。

五、总结

总而言之,房地产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是极其重要的,是有着较强复杂性的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会计监督必须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负责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依据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执法,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使会计监督职能能全面执行与发挥,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时,要搞好会计监督仅仅依靠房地产会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社会各阶层都来关心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为国家繁荣,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敏.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发挥会计监督作用[J].财会研究,2009(14).

[2]余玉钦.对房地产公司会计监督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6).

会计监督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123-02

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常常存在失真的问题。会计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以及法制观念淡薄等因素是造成信息质量失真的主要原因,此外,建筑企业负责人不重视财务管理,没有注重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的完善也是造成信息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防止建筑行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出现问题,就应该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完好。

1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是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传导机制的首要环节,其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内部收入分配、与供应商的关系等,都会直接影响投资系数,影响投资效率和效果。施工企业会计是以施工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一种行业会计。施工企业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建筑产品和安装产品,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与其他行业会计相比,施工企业会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都是分级核算。由于施工企业生产具有流动性大、施工生产分散、地点不固定等特点,为了使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直接反映施工生产的经济效果,需要采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的办法,以避免集中核算造成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相脱节的现象。

第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分别计算每项工程。建筑是企业的这一特点要求会计必须按照每项工程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即要求采用“订单成本计算法”,并使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计算口径相一致,以便于分析考核。

第三,建筑施工企业中,都是分段进行工程成本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由于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如果等到工程全部完工后才进行成本核算的价款结算。施工企业就要垫支大量资金,给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困难,而且不利于正确反映各项的经营成果。因此,施工企业要按照已完工程分期计算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并与建设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筑工程中的收入与成本的确认披露存在不合理性。

2 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监督力度

第一,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政府部门应当及时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科学设计企业的业绩评价机制,适当增加部分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非财务指标,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企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使经营者所得的利益与企业长远目标约束挂钩,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第二,加大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度。新《会计法》虽然对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作了明确规定,但如何落实监督职能才是关键。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和审计监督应相互协调,加强联合检查,在检查信息上互通有无,避免各自为战,提高监督效率。同时,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职能,提高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地位,强调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经过其审核的会计资料出现重大问题时,要追究注册会计师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并且取消其职业资格。

第三,强化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督力度。一方面财政、审计、税务应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监督,政府监督应围绕会计信息质量即判断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法,以其合法性作为政府对会计信息监管的核心;另一方面建立业务素质高、客观公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社会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完善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施工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督,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2.2 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素质和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不仅是经营活动的管理者,而且还是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者。要对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广泛宣传,加强《会计法》执法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其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使其重视和支持会计工作。从经营管理和会计工作的需要来说,要有一批合格的会计人员。他们应当掌握专业知识和财务制度,要不断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能够熟悉新的法规和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比较全面地掌握建筑施工企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严格自律、不徇私情、坚持原则、忠于职守,从思想上和根源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问题。

2.3 加速建筑企业会计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完善

会计管理的规章制度既包括国家和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管理制度,又包括企业为加强会计管理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但后者可以是前者的具体化或必要的补充,但不能与前者发生抵触。企业一般应建立健全有关资金、收入、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和内部经济核算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执行制度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生产经营中一些特殊情况,应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事求是地合理解决。

2.4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全过程的制约机制,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责任,对重要业务实行双签制,并重点加强对授权批准的控制、会计记录的控制和资产保护的控制等。其次,设立事前、事中与事后全过程监督控制体系,建立内部独立审计委员会,开展内部常规稽核,监督审核企业的会计报表,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同时,设置一个专门监控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2.5 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两项内部责任制度

首先是建立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责任权利,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施工项目要签订“目标成本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成本、责任人等,根据责任成本完成情况,采取施工过程中奖罚和项目完工后对实际成本情况进行分析、审计后的奖罚,以此保证成本资料的及时、真实和可靠。

再次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责任制。要做好会计监督,只靠会计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应在企业内部成立会计监督网络体系,各业务部门都有人员参加,各业务部门还要针对自身的职能特点和业务流程制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共同做好会计信息的监督工作。

2.6 认真做好施工企业三项内部“核算工作”

一是会计核算,即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证、账、表的业务处理和会计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二是成本核算,即做好成本核算中会计部门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注重成本核算资料的归集、传递和报送程序,使成本核算及时、真实、准确。三是损益核算,即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推行“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工程收入和结转成本费用,较科学地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真实反映工程项目的损益情况。

参考文献:

会计监督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监管;林业;对策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会计监管是会计工作的重要职能,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在目前会计监管的大环境下,也对林业会计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林业企业往往只重视生产,而忽视财务会计的作用,这样使会计监督处于缺失地位。所以为了进一步实现林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就应使会计监管职能有所提升,促进林业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1林业会计特点分析

我国东北地区有着辽阔的地域,并广泛分布着各种森林资源。但由于近些年来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使林业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而伴随着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林业资源,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使林业生产步入到正常的运营轨道上来。但区别于一般的工业生产企业的会计核算,由于林业生产的特殊性,使对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进行监督和反映的林业会计核算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和养殖业及农业种植业的会计核算也有所区别。所以无论是记录、计量、确认、财务报告的过程等,林业会计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1.1具有多样性的核算内容

林业管理内容的多样性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林业会计核算内容的多样性。林业生产包括文教卫生、基本建设、经营生产、综合利用生产、森林工业生产和营林生产等,因此有较多的报表内容和科目设置。

1.2具有复杂性的成本核算

森林产品和林业资源是林业企业的最终产品,但工艺过程和生产条件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耗费,同时产前准备工作也需要投入较大的工作量。所以为了对劳务成本和产品进行正确的计算,就要进行复杂的费用分配和成本核算。

1.3具有分散性的林业会计核算组织

林业生产是一种连续性的生产,具有多种类、线长、面广、点多的特点,既要统一安排分散管理,同时还要分散实施和组织,因此要做到分散核算和集中核算。只有对林业会计特殊性和一般性能够正确的处理和认识,才能在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真正发挥林业会计监督、核算和组织管理的重要作用

2林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2.1法律约束和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在东北林业企业中,林业会计往往具有双重身份,既要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还是企业的管理者。而两权分离制度的产生,消弱了林业会计对林业企业的监督权。

2.2不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

由于在设置组织结构上,林业企业并没有充分划分企业内部的职责权限,所以职责不明确、效率较低、管理层次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由于过于重视上下级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而忽视了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所以造成了信息的不灵敏了,彼此间相互制约机制没有形成。

2.3不到位的会计法的宣传

在林业企业中,会计人员和管理者,还没有充分认清《会计法》的重要性,严重缺失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风险,都不能进行合理的规避。

3加强林业会计监督的措施分析

随着不断加快的全球经济化步伐和日益完善的国民经济体制,作为国有林业资源的监管企业,林业会计监管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对会计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应采取以下的措施:

3.1加大处罚力度,强化监管的法制建设和法律责任

保险监管、证券监督、银行、税务、审计、财政等部门,应该依据会计法规定,执行自身的法定职责,监督和检查林业企业的会计资料,对于违反会计法规的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与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分和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处理。

3.2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林业企业财务人员应深入作业现场,克服官僚作风,对实务进行盘点,并采用科学的方法来估算造林成活率,以便能够准确的核算采伐数据,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应定期组织会计知识培训,做到林业技术和会计技术、林业法规和会计法规、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使林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避免基层工作人员和会计人员由于缺乏基础的会计知识和林业技术知识,而使财物数据出现误差。

3.3对内部会计监督进行强化

在林业企业中,经常会发生会计从业人员的违规现象,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具有较低业务水平、和较为单薄的法律意识,造成了会计管理工作不能依据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执行,这与没有建立完善的保障和监督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了充分发挥抵制贪污贿赂犯罪的功效,就要强化内部会计监督,专项整治会计工作中暴露的各种问题,对会计的工作秩序和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对工作环境进行净化,即实现常规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分离,同时又能对林业会计监督工作进行有效的推进。

4结语:

林业会计活动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由林业企业的特殊性所决定,也因此决定了会计监督工作要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而东北地区正逐步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会计监管环境,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林业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和管理者必须充分认清形势,对自身的职责能够切实履行,使会计监管的有效性有所提升,促进林业企业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发展。(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延寿县林业局奎兴林场)

参考文献:

[1] 李育才.中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会计监督的特点范文第4篇

一、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及我省实际来看,中小企业管理层普遍缺乏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普遍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监管部门的要求,是一种纯粹的成本,没有看到内部会计控制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以及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价值。这种情况导致了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意愿。从组织架构来看,建立起有效运作的企业治理结构是内控制度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具体到内部会计控制来看,相关的岗位和制度设计包括恰当的岗位设置、严密的凭证制度、合理的会计记录程序和严格的日常核对制度等。中小企业中,相关的岗位设计和相关授权制度普遍存在交叉、混乱或缺乏的情况。这使得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来看,缺乏称职的财务岗位人才是影响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健全的重要因素。但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而企业又往往不重视在职人员的相关培训,致使建设中的内部控制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未能达到企业内部控制预期的效果。

二、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往往存在重最终经营结果而忽视风险评估的倾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技术创新加速以及规制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和规制环境更加复杂。缺乏全面风险评估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很多时候会影响到中小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具体到内部会计控制而言,构建内部会计控制应全面评估中小企业经营面临的内外部各类风险,并针对可能严重影响到企业内控执行,或可能引发财务风险的重大风险因素设立相应的控制制度加以防范。同时,在风险管理中,还应该注重新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以提升企业分析和量化评估风险的能力。

三、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企业内部会计活动对公司经营风险和经营活动实施的控制。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缺陷主要表现在各内部控制环节缺乏规范性。这使得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一般来说,会计控制主要环节包含以下内容:第一,适宜的财务岗位设置,一般可设会计主计、稽核、出纳等岗位;第二,严格的凭证制度;第三,规范的会计记录流程;第四,严格的日常核对制度。

四、信息与沟通存在的问题

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信息系统的沟通与反馈。中小企业往往忽视了经常性的内部信息沟通机制、外部信息沟通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相应地,相关的反馈机制也就无法建立完善。这使得内控体系执行情况的相关信息无法被有效利用,无法是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持续保持其有效性。实际上,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层级少、组织结构简单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有利用信息及时沟通和反馈。

五、监督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监督活动包括三个层面,即政府层面监督评价、社会层面监督评价和企业内部监督评价等。其中,政府监督大多局限于对企业偷漏税行为的监管;社会监督局限于相关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和内控执行情况及有效性出具的相应审计报告;企业内部监督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多数未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评估机构,多是依赖财会部门或岗位人员自我监督。此外,中小企业即使建立相对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大多会受到管理层的干预,缺乏独立性。

六、我省中小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改进策略

许多中小企业处于企业初创阶段,由于规模、成本和能力方面的限制,往往缺乏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足够激励和充足资源。但同时应该看到,在企业初创阶段,企业内控方面的确实往往是企业经营失败和无法持续成长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包括企业和政府在内的社会各方应关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营造起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的有利环境因素。

首先,可以把我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作为探索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依托。根据不同产业集群的行业特点、业务模式特点、潜在风险特点和发展阶段特点等建立起适合我省企业实际的适宜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可以率先选择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作为试点,建立起相关的“典型范例”,然后再在其所在的产业集群内推广。

会计监督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会计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市场繁荣、扩大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会计造假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我国中小企业可信度。探讨目前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特点和需求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特点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有其独特的特点,据此,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1、企业主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受重视程度。2、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3、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以交叉审核为主要手法。我国中小企业人员数量少,运用交叉审核方法可以用少数人员相互交叉核对个人工作,从而达到防止错误和舞弊的目的。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需求性

众所周知,一个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使资产更为保值和增值。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缺陷,其所有者会更加关注内部会计控制,对内部会计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

1 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一套科学和系统的管理体系,加上员工的素质相对较低,所以更需要有一套能够保证系统安全、维护企业生产和管理正常运行并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水平的机制。而内部会计控制能够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2 相对而言,中小企业对建立一个高效运作的内部会计控制有着比其他企业更大的潜在动因。我国的多数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达到分离的阶段,经营者即是所有者,经营者可以站在所有者的角度,以实现所有者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来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因此具有最大的渴望与动因。

二、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由于会计控制薄弱而导致经营状况不断恶化,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

1、管理人员认为没有必要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其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集中,各项指令执行能够快速落实,因此,管理者往往忽视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2、一些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着误解。他们认为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从而导致企业会计控制残缺不全:相当一部分管理者把会计控制看做是一堆文件、手册和制度,遇到具体问题时,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大事小事领导说了算;有些管理者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控制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有些管理者甚至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或集体的利益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账目。

(二)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

1 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大部分中小企业仍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没有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偏重事后控制而忽略了事前预防控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待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后设法堵塞或予以惩罚,导致内部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会计控制失去效力。2、在资产控制上,有的中小企业只注重钱财物等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而忽视了对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使会计控制不能全方位地发挥控制作用。3、在检查、考核和奖惩力度上,没有设立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三)组织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职责不合理

中小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对于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比较重视,而对于横向间的协调与合作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对于内部会计机构,一方面,有的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将会计和出纳工作由一人兼任,或者将企业的全部会计工作委托给会计事务所;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却层次不清。岗位责任制不明确、不落实,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内部管理职责分配不当,这些都使得会计管理工作无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对于外部监督,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往往使这些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不尽人意。对于内部监督。中小企业更多考虑到成本费用等因素,极少设立内部审计部门。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即使有些企业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得不到重视与支持,而且独立性较差,因此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再加上内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不适应工作的需要,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监管不力。种种监管形同虚设。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分析

下面将针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普遍问题,从企业生命周期即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的目标出发,结合COSO报告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一)中小企业创业期的内部会计控制对策分析

1 内部会计控制方面

企业所有者在建立有效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增强企业所有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这对于建立一个高效运作的内部会计控制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在企业创业期,提高企业所有者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这样才会促使他们切实地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达到会计控制和企业发展的目的。

2 风险评估方面

中小企业在创业期的管理机制比较灵活,并且管理层次较少,决策层能够较快地获取第一手资料,因此企业所有者应该主要从业务、资产两个角度对风险进行结果判定、统计、分析,评估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对企业的控制内容进行分类,并对选定的控制内容展开进一步的细分,运用评估专家(如内部审计师)的理解和判断来确定控制风险的性质,并有针对性地处理相应风险。

3 控制活动方面

中小企业在创业期的控制活动方面,首先要实行账、钱、物分管原则。由于中小企业创业期人员少,比较容易产生岗位职责不清等问题,因此,要做到账、钱和物必须分管,各尽其职,来减少资产损失。其次要实行财产安全控制。财产安全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资产保护和定期清查。创业期中小企业一方面应严格控制对财产物资的接触。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资产,防止资产直接接触损失的发生;另一方面应

建立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同时应进行记录保护,对企业各种文件资料妥善保管,避免记录受损。

4 监控活动方面

中小企业在创业期,由于资本有限、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简单等特点,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因此。企业要加强企业所有者的直接监控力度,重点加强对会计部门的监督。同时,应该从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牵制制度着手。

(二)中小企业成长期的内部会计控制对策分析

1 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处于成长期时,企业管理者应该深入到企业的各个角落,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逐步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实时关注环境的变化情况,当企业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或国家会计制度发生变更时,要及时修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之适应变化的环境,得到更有效的实施。

2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中小企业处于成长期时,应该科学地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之间相互监督、层层制约的治理机制,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各层级的工作职责。企业首先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其核心作用。其次要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员工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同时,企业要加强监事会的监督控制作用。监事会在实施财务监督的同时,要对企业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以及董事会、管理层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3 严格实施和完善会计系统控制

在实行会计系统控制过程中,企业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进行岗位和人员控制。企业应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设置会计岗位。进行会计记录控制;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要重视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企业采用电算化时,一要运用计算机对各项会计业务进行检查;二要建立一套先进的会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用现代化手段对会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三是在应用软件开发中设计会计业务处理程序时,要将制约、监督等风险控制防范功能融入其中。使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职责权限和有制约的操作程序才能进入系统。处理会计业务。

4 建立相对独立的监控层次

中小企业成长期要建立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一是在企业一线“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禁止一个人全过程独立处理。二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三是建立以内部稽核部门对各岗位、各部门、各机构、各项业务全面实施监督反馈的第三道监控防线。内部稽核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和业务活动,并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实行严格的检查、反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三)中小企业成熟期的内部会计控制对策分析

1 重新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中小企业处于成熟期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首先,组织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效果,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即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规模、管理理念、经营战略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在职责分明的同时,搞好整合,使整个企业的组织体系在相互制衡的前提下协调、高效地运行。其次,在重新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即要做到家族成员不能担任关键管理岗位;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决策层人员、决策执行人员和监督及审计层人员彻底分离等。总之,要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完善提供更为良好的制度环境。

2 建立完备的风险评估机构

处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应该将风险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之中贯穿、应用。具体来说,企业应当设置财务部或审计部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配备相应的风险管理人员来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制度、程序和方法,以确保风险管理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应当对企业每项业务、每个部门、每个部分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建立起企业风险数据库。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借助外部咨询机构对企业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清理。同时,企业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将风险意识植入企业文化之中。

3 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监控

处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一方面要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效果和主要风险;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审计机构的审计范围要逐步由财务收支审计、设备购置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向,还应包括稽查、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和企业内部各组织结构执行制定组织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提出建议和报告。同时,也可借助外部监控主体对企业进行监控。随着我国独立审计事业的逐步发展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逐步规范,利用独立审计的结论服务于企业管理已成为可能。

总之,中小企业应该注重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健全,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进而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宜霞,舒惠好内部控制国际比较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黄义和企业内部控制设计问题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