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海拔;隧道施工;软弱围岩;超前支护

1工程概况

该隧道位于川西高原山区,横断山脉中断的大雪山脉与沙鲁里山脉之间,属于构造浸蚀高山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平均海拔约4200m,常年温度偏低且氧气稀薄,冬季最低温度约-20℃,隧道全长2831m,属于高原区高寒长大隧道。常年受积雪融化入渗和自然降雨影响,地下水丰富。

2隧道不利地段的施工基本原则

在隧道不利地段施工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充分收集并利用围岩自身的结构特点和优势,争取在围岩变形可控的范围内选择适用性较强且收效显著的支护类型。(2)要不间断监测施工过程,以便随时给施工提供指导;同时,结合现场实际可考虑先修筑底板、临时仰拱或仰拱,有利于将断面尽早封闭成环。(3)对重点部位的支护进行加强,防止因部分支撑薄弱引发隧道塌方、滑坡;还要控制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检验、地质预测、测量反馈、方案修正等工作。(4)隧道周围围岩松散,结构自稳周期短,所以,爆破、排险到位后要以最快速度开展锚、喷、挂网及型钢等架设施工,但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出渣的同步或交错进行,尤其对地下水活动强烈区段,支护施工要及时跟近,便于稳定围岩。(5)仰拱要跟紧施工进程,对于地质条件不良的区段,在二次衬砌之前需要完成底板施工,在完成拱、墙部的初期支护后紧跟着完成仰拱施工,这样不仅能方便初期支护尽快形成封闭的受力结构,也能为后续二次衬砌施工中模板台车轨道的铺建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方便洞内材料运输。

3隧道不利地段施工技术难点

在隧道不利地段施工时,存在施工进度慢、施工方案变更以及隧道塌方及变形超限三个技术难点。(1)施工进度慢。由于隧道进出口地质属于呈霹雳面发育的砂岩或千枚岩,存在产状紊乱、层间结合力差等特点,施工时局部会出现韧性剪切破碎带且此类岩石质地较软,遇水会发生软化、层间滑脱情况,这些问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延缓施工进度。(2)变更施工方案。初期支护设计方案为:选用长4.5m的A42小导管加强锁脚锚杆,同时选取本项目中Ⅴ形加强型衬砌和双层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施工,将预留变形量增至25cm,保证各项工序紧密衔接,严格把控施工程序,对初期支护结构及时封闭。但从施工的情况来看隧道局部仍存在初期支护变形超限情况。(3)隧道塌方与变形超限。施工中隧道多次出现塌方,存在变形超限问题的共3段,全长125m,隧道拱腰为超限多发段,最大超限值达70cm,均由施工控制不当或受隧道地质制约原因引起。

4施工进度缓慢的原因

针对施工进度缓慢的原因,具体分析后确定为以下三方面:(1)本工程处于高原高寒地区,气候恶劣,有效施工时间极短,设备使用率相对较低[1]。(2)施工经验不足,施工中因未及时封闭仰拱引起的变形、塌方较多,处理时间过长。(3)方案设计不合理,前后工序衔接不紧密,要点把握不到位,造成多段返工。

5优化施工方案

一般情况下,软弱围岩地段自支护能力较差,故对软弱围岩隧道进行施工时要以提高围岩自支护能力为主要目的,这样才能让初期支护快速封闭成环。本隧道工程中拱部和仰拱结构处承压较大,因此出现变形的概率也会增加。

5.1预留合适的变形量

隧道净空间与结构实际尺寸、初期支护变形情况是选定隧道开挖断面的基本要素,同时结合围岩级别、施工方案、断面规格、埋深、支护等,通过工程类比法预留支护变形量。待仰拱布设完成后,结合实测数据推算出当局部初期支护变形量为预留变形量的1/3时,可使用后注浆措施,此时初期支护变形量可被控制在30cm内。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30cm为最佳的预留变形量,此时不仅能有效保证二衬厚度,还可在最大程度上缩减成本[2]。

5.2结合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时间优化施工方案

为避免初期支护施工中出现下沉、变形、开裂等问题,施工时要控制好中下层台阶间距,保证下层台阶的仰拱布设紧跟中层台阶完成,从而让初期支护尽快封闭成环[3],可采用“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并将中层台阶与仰拱的距离控制在18m之内。因上层与中层台阶均会出现初期支护下沉、变形、开裂问题,因此可将上层、中层、下层台阶的垂直高度重新修正为3m、3m和3.5m。为缩减初期支护封闭周期,12d为中层台阶开挖初期支护到同榀仰拱封闭完成的最长周期。因仰拱使用整体浇筑法施工,为保障施工进度,需将仰拱和填充浇筑频率控制为6m、4d/次。采用增强的A42注浆小导管注浆工艺对超前支护、系统和锁脚锚杆进行施工,注浆时严格选取止浆阀,认真完成注浆记录表。图1为K85+303、K85+310段的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情况。监测时间均为2019年。由上图可知两段仰拱施工未及时完成,施工时借助实时监测数据调整该段后注浆施工;同时,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有持续变形态势,最大变形可达50cm,不仅侵线严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成本。由图2可知,因K85+328段仰拱布设及时,初期支护封闭成环迅速,10天内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出现收敛现象并有一定程度持续。结合图1和图2可知,仰拱施工时间可利用监测数据判定,但施工方案需结合实际调整。若初期支护变形量较大,不仅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并停止掌子面施工,尽快完成中、下层台阶,让仰拱尽快封闭成环。一般情况下,12~15天为上层台阶开挖后最佳仰拱施工周期,超过此周期会增大初期支护变形量。由于本工程上层与中层台阶均出现了初期支护下沉、变形、开裂等问题,故施工时选用了三台阶预留核心法。在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进行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时,工人的施工效率低,为提升工人与设备施工效率,需将上层、中层、下层台阶的垂直高程重新调整并分别控制在3m、3m和3.5m,并将中层台阶与仰拱间距控制在18m内。

5.3优化施工措施

(1)因本隧道地处高原地区,具有恶劣的自然环境,人工效率较低,现场无法加工工字钢,因此要提前联系工厂定制成品[4]。(2)本工程的系统锚杆、锁脚锚杆均选用加强型A42注浆小导管,上层与中层台阶、中层与下层台阶间每侧通过4根A42注浆小导管连接,同时将小导管通过A32U型钢筋焊接,有效保证锁脚质量。(3)支护措施开展时间为初期支护变形量是预留变形量的1/3时,针对该段选择后注浆方法处理,严格遵照设计要求控制注浆压力、注浆孔间距[5]。若当初期支护变形量大于预留变形量,先进行后注浆处理,再布设仰拱并注浆,换拱作业要待整体稳定后再进行。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关于“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局之战”。

二、排查情况

(一)危险化学品整治情况。一是重点整治了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隐患排查“两个导则”不落实,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标准要求、未做安全风险评估,且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依法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和未持证上岗等问题,经排查并未发现此类问题。二是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各环节的情况,水利行业涉及危险品为汽油,需要使用汽油需局办公室开办证明汽油用途并交送公安局确认方允许采购汽油使用。

(二)消防安全整治情况。对局内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张贴了消防安全公告,提醒局内工作人员做到人走关火,截至目前,局内共有逃生梯两处,灭火器六罐,张贴消防安全宣传公告1份。

(三)建筑施工整治情况。盯牢水利、基层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项目,重点整治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及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和冬季恶劣天气强行组织施工,特别是防滑、防冻、防火、防中毒窒息工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局内组织进行检查并未发现该类问题。

(四)特种设备整治情况。以重点工程施工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重点,严查使用未取得许可生产,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未建立并有效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未按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或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未办理使用登记,未按规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问题,严查施工队对特种设备管理使用情况,未发现该类问题。

(五)水利行业整治情况。重点整治大中型和重点在建水利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现场管理、安全防护情况;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情况,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取用水、河道控制范围内的非法搭建、在河道非法倾倒泥土或建筑垃圾等行为,在9月2日发现四公里河道存在垃圾点,要求负责单位清扫垃圾,目前已整改完成,在11月8日发现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隐患1处,目前已整改完成。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隧道;涌水;施工;综合预测

1 隧道工程概况

多丰铁路平顶山隧道全长6810米,位于丰宁县城正北约20公里处,进口位于潮河河谷东侧缓坡阶地的上部,近东西向横穿潮白河与其支流牛河间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分水岭,出口位于牛河上游沟谷的西侧阶地上,进、出口端沟壑纵横,隧道埋深20~450m。线路位于5‰、-5‰、-11.08‰的人字坡上。

2 隧址区地质概况

2.1 隧址区地形地貌及地层

本隧道位于低中山区,穿越平顶山,高程850~1320,相对高差20~470m,地形起伏较大,地势陡峻;进出口处地表有砂质黄土覆盖,山体坡度平缓,为第四系黄土梁地貌。隧址区植被发育,多为林木,植被覆盖率约90%。隧道洞身通过段主要地层是中粗粒花岗岩、太古界混合岩化片岩夹黑云斜长片麻岩。

2.2 地质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中朝准地台北部边缘,属燕山褶皱带,主要特征为:混合岩化作用较深,岩浆侵入活动强烈,而沉积地层则极少,反映出自震旦纪以来长期处于相对上升隆起状态。DK157+300发育一性质不明断层,线路大角度通过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宽度约50~100m,对工程有一定影响,构造泉水发育,冬季形成冻胀冰丘,夏季有少量水流,断层产状:N45°E/70~80°N,岩性为石英片岩,岩性呈现挤压扭曲现象,地下水较发育。

3 隧址区水文地质特征

3.1 河流水系及气象

隧址区西部为近南北向的潮河上游,该区降水多沿沟谷汇入潮河;东部为潮河的支流牛河,东部诸沟降水流入牛河,最终汇入潮河,两河的水量变化较大,具有较明显地山区河流特点,洪水时暴涨暴落。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区内地表水主要集中在隧道中后段牛河支沟的横河河谷区,该段为横河的上游,地表有溪流,水量较小,受季节性降水影响明显。

隧址所处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季风型山地气候区,冬长寒冷干燥少雪,夏短炎热多雷降雨,年平均气温为7.2℃。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457.4mm,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丰枯程度及动态变化起控制作用。

3.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本区地下水为松散堆积层中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沟谷地段的第四系冲洪积层、冲坡积层中及全风化层,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及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沿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与基岩面向下渗流及排泄。基岩裂隙水分布于粗粒花岗岩、混合岩化片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斑状混合岩的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中,由于其节理裂隙发育贮存有大量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大,大气降水补给。

4 隧道勘察阶段涌水量预测计算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在进出口段采取钻探和物探的所获得的水文参数的基础上,除进口约500m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体段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经验公式和地下水动力学法的裘布依理论式进行比较外,其余基岩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均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进行涌水量预测计算,最终预测进口段500米正常、最大涌水量分别为460m3/d 、3000m3/d,为强富水区;出口300米段为贫水区;其余6000米正常、最大涌水量分别为290m3/d、400m3/d,为弱富水区。

5 施工阶段涌出水情况

该隧道除进出口侧及一断层破碎带通过范围为软弱的Ⅳ、Ⅴ级围岩外,其余段落约5.7km为较好的Ⅱ、Ⅲ级围岩,其中Ⅱ级围岩在隧道中部里程DK153~DK157段连续约4km长。施工布置情况为:进出口两作业面施工,在距进口、出口分别为1288m、1410m处分设1#、2#斜井施工。进出口段在较差的围岩条件下均未出现较大的涌出水情况,但在DK153~DK157段较好围岩条件下出现了较大的涌出水。下面就典型的几段涌出水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5.1 1#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涌水

1#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正洞里程为DK153+410,施工至DK153+405处时,出现一横穿隧道的环向宽张裂隙自隧道右侧边墙底往拱顶延伸至斜井拱部,右侧边墙处最宽达30cm ,往拱顶一直收窄至5cm左右,裂隙下部呈股状涌水,水较清澈,水量较大,至拱顶呈线状流水。

经现场测定隧道中线走向为N60°W,裂隙产状为N25°E/85°S,除裂隙两侧各1米左右范围岩体受水浸蚀风化较强、节理裂隙发育外,其余岩体均为近弱风化中粗粒花岗岩,块状结构、呈不规则状、密闭状,岩体较完整,隧道此处埋深130m,此处线路左侧280m左右地表有一顺线路方向的大冲沟,其支沟在掌子面前方360m横穿隧道并与线路交角55°,其走向为N5°W。根据本区的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自震旦纪以来长期处于相对上升隆起状态,构造隆起的太古界结晶基底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线型褶皱所组成,这些褶皱的轴面走向大都为北东东~南西西或南西向,DK153+405处的构造裂隙继承这一大的区域构造特性。故此处出现的涌水属局部构造裂隙水,经测算涌水量约600~700m3/d,当时采取了以排为主局部注浆封堵的措施,约两月后集中股状水出流变小,其余呈散流状。

随后在掌子面DK153+424处钻孔施工中,钻眼至DK153+426时,掌子面右侧出现压力水流自孔眼喷出,出水集中在右侧边墙处,掌子面左侧和右侧拱部孔眼未见出水,掌子面岩体为近弱风化中粗粒花岗岩,块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呈不规则状,岩体较完整。经综合分析预测,认为此处涌出水与DK153+405处一致,不会出现灾害性的涌出水,确定按当前施工方案开挖揭示。随后开挖揭示分别在里程DK153+427、DK153+429、DK153+433处右侧边墙高2~4米高范围内为宽张裂隙股状涌水,水较清澈,水量较大,压力不大。整个DK153+426~

+436段内岩体多为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围岩大多为块状镶嵌结构,岩体较破碎,完整性稍差,此处的涌出水分析通过从宏观的区域构造到开挖揭示的局部小微构造以及从外到内的综合地质分析判释,涌出水符合此前的判断,同前措施一样顺利进行了处理。

5.2 1#斜井丰宁侧掌子面里程DK154+987处涌水

1#斜井丰宁侧掌子面里程DK154+987处,右侧掌子面拱腰位置炮孔钻至2.5m深时,不明压力将正在施钻钻机顶出并抛掷4~5m远,并伴有呈水汽状的水柱喷出,导致掌子面无法进行开挖施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停止施工,此后连续5天多次试探观察,施工人员将5米长的钻杆推至孔内,反复推拉扰动1到2分钟后又出现不明压力,最大压力直接将5米钻杆抛掷25米远左右,并伴有土黄色浑浊水涌出,呈喷射状,但随后2~3分钟慢慢恢复平静,涌水也逐渐变清澈变小。

后经现场施作TSP超前地质预报,结果显示:DK154+990~DK155+001段,VP/VS 增大,泊松比增大,有流体存在;DK155+004~+034段,VP/VS与泊松比逐渐增大,围岩稍破碎,有孔隙水或流体存在。在TSP超前地质预报完成后第二天,在扰动炮孔内的钻杆后,炮孔内不明压力明显减小,已不能顶出钻杆,但突然喷出的水柱仍能喷出孔口5米左右远。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此前在DK153+405~+433段揭示情况,经分析预测,认为掌子面前方出现的不明压力为前方构造裂隙中的水和充填的水解风化物所致,预测此构造裂隙贯通性好、延伸较远,充填粘土质风化物,由于水量不大,不存在较大的断层和腔形水体,但前方30多米范围内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富含裂隙水,可将已成钻孔装药爆破开挖揭示。

在随后的开挖揭示显示,出水点位于里程DK154+991处,该处为一横穿隧道的环向宽张裂隙,与隧道成近正交关系,产状为N30°E/80°W,拱顶正中一股较大集中水流,其余顺裂隙面前后约1米范围内为线状水流,裂隙内充填强风化物夹粘土状物,拱部最宽约10cm左右,向两侧往下收窄,稳定涌水量大约400 m3/d,裂隙两侧围岩均为弱风化花岗岩,节理不发育,块状结构,完整性好。该构造裂隙与此前DK153+405处的裂隙产状大致一样,这也更加印证了此前的判断,但这次通过有针对性的增加TSP超前地质预报,更确保了此次涌水预测的准确性,使得此次涌出水处理没有产生什么危害。

5.3 2#斜井多伦侧掌子面里程DK154+764处涌水

2#斜井多伦侧掌子面里程DK155+764处,自炮孔中出水呈喷射状,左、右侧拱腰及拱顶各一个炮孔均向外喷水,最远喷离掌子面约6m,水质清澈,围岩为弱风化花岗岩,节理不发育,呈块状结构,围岩较完整,掌子面下部有少数五六条裂隙中有水流出,掌子面中部有6个炮孔出水,炮孔内水均未充满,无明显压力,整个掌子面涌水量最初达1400~1600m3/d。

此次涌出水是本隧道开工以来的最大涌水量,全隧道仅剩1#、2#斜井之间的750米未开挖贯通,已开挖地段大约出水量为:进口及1#斜井约2600 m3/d、出口及2#斜井约2100 m3/d(含掌子面DK155+764处的流量)。由于地下径流深度法是按某一范围内水循环过程中总补给等于总排泄的法则进行测算的水均衡法,可据此测算出整个隧道范围内的正常总出水量减去已开挖揭示地段的出水量而大致测算出剩余未开挖地段可能的正常涌出水量,从而可大致确定掌子面DK154+764处的涌水量范围。按下述地下径流深度法公式测算:

Qs=2.74・h・A h=W-H-E-SS A=L.B

式中:Qs―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正常涌水量(m3/d);

h―年地下径流深度(m);

A―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集水面积(km2);

W―隧道区年平均降水量(mm);

H―年地表径深度(mm);

E―某流域年蒸发蒸散量(mm);

式中t?―流域年平均气温(℃)

SS―年地表滞水深度(mm) (此隧道影响范围地表无滞水) ;

L―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长度(km);

B―隧道涌水地段L长度对两侧的影响宽度(km)。

得到整个隧道正常涌水量约为4500 m3/d,由于未开挖段两端的出水还处于涌出水初期的最大流量,全隧目前的出水量已超过预测的总正常出水量。经分析认为,前方出水量不会再有超过此出水量的储水构造,确定待涌出水量有较大幅度下降时可开挖掌子面。后通过揭示于里程DK155+761处有一横穿隧道的环向宽张裂隙,裂隙产状为N28°E/88°W,同前述构造裂隙产状相似,裂隙拱部段内呈帘幕状流水,水量较大,DK155+757~+749段右侧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其右侧拱部和边墙呈无压状大面积漫流。

6结束语

对于一般隧道涌出水预测,由于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很难根据某一种经验、理论和模型准确预测,尤其是对具体的某一个工点或工程部位,虽然现在可供使用的预测技术手段、理论和方法较多,但其限制条件较多,即使需要较准确的预测,那也是一种大范围的宏观预测,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后还不一定达到较好的效果,前期采用较适宜或已具备条件的预测方法和手段进行必要的预测,对一些较难收集的地质、水文参数和边界条件等,在施工的逐步揭示和能开展工作的前提下对具体的工点或工程部位更进一步的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TB10049-200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铁路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高原高寒地区,隧道施工处于低气温、低气压的施工环境中,比之一般地区,混凝土在施工中和运营期间的冻融破坏、内燃动力设备的效率降低、施工中的通风排烟等均需采取特殊的施工措施。我国已建成的隧道工程在高原高寒条件下的施工中,最冷月都停止了混凝土的施工。我国近五年内即将开工建设的高原隧道总长达50公里以上,研究高原高寒地区的隧道施工技术具有广阔的运用和推广前景,对我国高寒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高寒地区主要施工原则

1.1由于气压低、缺氧、寒冷、多风,内燃机械功率损失较大,防冻起动较难。尽量少用内燃机设备,多用电动或风动机械。

1.2尽量用机械化设备的配置,减少施工人员,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1.3加强洞内通风机械设备的配置,提供洞内更多的新鲜空气,改善工作面的空气环境。

1.4在持续低温的条件下,采取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特别是喷混凝土和混凝土的质量。

1.5为了防止施工中出现冻融、冻涨的可能,要建立完善的、充分的供暖、防寒、保温设施,保证人员、机械设备和施工的正常运行。特别是隔热层的修筑对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

1.6隧道防冻是施工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低温和水的存在是形成浆涨的基本因素,因此,除作好防冻涨的措施外,在隧道周围形成一个包括泄水洞在内的完善的、通畅的了防排水系统,是工程取得成败的关键。

2.博克图隧道施工防寒保温

2.1衬砌防寒保温

在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表面,设置复合隔温层,可阻止隧道内的高寒气流,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袭,阻止混凝土衬砌向围岩传递高寒负温,致使二次衬砌背后地下水产生冻胀而损坏结构。该技术在高寒隧道施工中尚属首例,其施工程序和方法是在二次衬砌(含仰拱)表面利用膨胀螺栓铺设一层厚5cm的PU(硬质聚氨脂)隔温材料,形成闭合隔温圈。在PU板外表面,铺设3cm的硅酸铝板,用2cm宽金属条焊于螺栓顶部,固定两层保温板。待上述两道隔温层施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再将厚1. 5cm的玻璃钢板,环向安装在隔温层外,起表面支撑保护和防火作用。安装时,在玻璃钢板和钢带上,每间隔30cm 钻孔,用铆钉锚固定在二次衬砌结构上,最后,用无机粘剂填充接头缝隙,外侧涂抹防火涂料。

2.2洞内保温

为了能够有效地保证隧道内温度,采用在靠近洞处安装两道保温门进行保温,两道保温门之间距离为15米,保温门具体做法如下:先在基底浇筑C30砼基础,基础厚度为50cm,宽度为50cm,基础前后各2米范围用碎石土垫斜坡道便于车辆进入。浇筑砼时预埋套管,套管采用φ60套管,套管间距为1m,砼强度达到100%后架设钢管架,钢管架采用φ42无缝钢管,钢管与钢管之间采用蝴蝶扣连接,钢管间距为1米,钢管与隧道初衬接点打膨胀螺栓,膨胀螺栓与隧道初衬拧紧,与钢管采用焊接进行连接,保证钢管架牢固;钢管架最后采用剪刀撑进行加固,钢管架架设示意图如下:

钢管架架设完毕后检查其稳定性,确保其安全稳定后搭设彩钢板,彩钢板采用15cm厚防火彩钢板,彩钢板与钢管架之间用自锚螺栓连接。彩钢板搭设预留通风孔及排气扇孔,考虑隧道内通风排烟地需要,在隧道顶部安装两扇工业排气扇,与通风机一块使用,保证隧道内施工环境满足需要。门框采用槽钢焊接牢固且与钢管架进行连接,保证其与钢管架连接牢固,尺寸为4.5米*4.5米,并在上、下安装滑道,滑道采用槽钢加工而成;门的材质采用15cm厚防火彩钢板,在下部安装滑轮便于门的推拉,具体门制做示意图见右图,隧道彩钢板架设示意图如下:

在两道保温门中间设置蒸汽锅炉,蒸汽锅炉为冬季施工的主要设备,也是保证隧道冬季施工的关键,锅炉选择计算式如下:

①冬季施工考虑隧道掘进300米,隧道宽度12.6米,需供热面积

②洞外空压机房48平米、发电机房35平米、值班房15平米、钢筋棚200平米,合计298平米;

综上所述需要供暖总积为4078平米,蒸汽锅炉选用能够供暖5000平方米的锅炉,锅炉安装在线路左侧,管道向隧道内与初衬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暖气片拟采用铸铁圆管三柱系列暖气片,暖气片参数如下表:

隧道内暖气片计算:

冬季当地气温的-35℃(最低)计算,隧道内温度达到15℃时才能进行正常施工,所以每米隧道内保温所需热计算如下:

式中:Q――所需热量(千焦)

C――空气比热,为1千焦/(kg. ℃)

m――隧道每延米空气质量(kg),1立方空气质量为1294.64g,隧道每延米体积为100立方,所以隧道每延米空气质量为129.464kg

――温差,通过上述可以计算为40℃

将上述数据代入上边公式中可以计算出所需热量:

(千焦)

暖气片取上表745型计算,暖气进水温度一般为95℃,出水温度一般为60℃,温度差为35℃,水的比热为4.2千焦/(kg. ℃),水的密度为1kg/L, 30分钟将隧道内温度从-35℃加热到15℃,将参数代入上边公式可以计算每片暖气片散发的热量:

(千焦)

隧道每延米所需暖气片为:(片)

通过计算,在隧道里安装暖气时每组为16片,沿洞身每隔10米安装一组,保温效果能够满足要求。(具体布置见后附图)。

2.3喷射砼搅拌机保温

为了能够满足冬季施工需要,我们拟采用将喷射砼搅拌机进洞方案进行施工,为了堆料及施工不受影响,搅拌机安设时距高压锅炉距离不小于80米,搅拌机在隧道内布置示意见下。

2.4掌子面及喷射砼时的保温

为了保证掌子面的温度,采用将高压锅炉蒸汽管紧跟到掌子面、利用蒸汽进行保温的方法进行。每次要喷射砼前先往掌子面喷洒蒸汽进行升温,并在掌子面挂设温度计进地测温,待气温符合喷射砼所需温要求时再进行喷射砼作业;为了保证每次放炮时蒸汽管不受影响,在离掌子面不小于20m的距离利于软管输送蒸汽,每次放炮时将软卸下撤回。

2.5高压风管及水管保温

为了防止输水管路、高压风管受洞外的影响导致堵塞或不畅通,保证掌子面正常施钻,输水管路、高压风管均采用保温材料包裹,具体做法如下:

高压风管采用φ150mm钢管、法兰盘连接,连接时中间加塑料垫圈防止漏气。将洞外高压风管及水管用10cm厚保温海棉进行包裹结实,用塑料布捆绑,外部填锯末,锯末厚度不小于30cm,最后用粘土进行回填封闭,粘土回填厚度不小于1m,具体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2.6洞内排水措施

隧道排出污水安排专用砼罐车拉出隧道外指定地方进行排出。上导坑施工始终保持线路右侧高、左侧低,并每隔10米挖一个集水坑,下导坑每隔20米挖下处集水坑,每个集水坑里放置一台7.5KW抽水机,集水坑里水满时抽到罐车拉走。

2.7空压机房、发电机房及钢筋加工场内保温

空压机房、发电机房及钢筋加工场拟采用隧道内蒸汽锅炉输送暖气进行供暖,暖气管道沿高压风管管道接入,房间内安装暖气片数量计算如下:

冬季当地气温的-35℃(最低)计算,各房间内温度达到15℃时才能进行正常施工,所以每米隧道内保温所需热计算如下:

式中:Q――所需热量(千焦)

C――空气比热,为1千焦/(kg. ℃)

m――房间内空气质量(kg),1立方空气质量为1294.64g,房间高度为2.3米,宽度为5米,每米房间体积为11.5立方,所以房间内每米空气质量为14.888kg

――温差,通过上述可以计算为40℃

将上述数据代入上边公式中可以计算出所需热量:

(千焦)

暖气片取上表745型计算,暖气进水温度一般为95℃,出水温度一般为60℃,温度差为35℃,水的比热为4.2千焦/(kg. ℃),水的密度为1kg/L, 5分钟将隧道内温度从-35℃加热到15℃,将参数代入上边公式可以计算每片暖气片散发的热量:

(千焦)

房间内每米所需暖气片为:(片)

考虑房间内受热均匀,所以房间内一组为5片,每5米装一组。

(具体见空压机房、发电机房暖气安装示意图)

在隧道施工中,取暖设备为直径Φ80cm,高1.2m的大铁皮炉,靠近洞口90m范围内每隔15m左右各布置一个,中间每隔50m布置一个炉子必须满足良好的隔烟装置和保温装置。以防止尾气对洞内空气的污染。排烟管道高于设计标高4m处沿隧道侧壁水平通往洞外。

2.8.混凝土搅拌站保温

2.8.1、拌和站冬季施工时,采用全封闭加热取暖的方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温度。

2.8.2、沿搅拌机周围用方钢或脚手架搭设保暖棚架,进行拌和机封闭保温。

保温棚围墙用方钢或脚手架搭设,立柱间距2米,水平杆间距2米,保温棚高度8米,棚顶用钢筋或脚手架做成组合屋架,保证整个保温棚的刚度和强度。

保温棚内立柱间距4米,可根据棚内场地用途适当调整,以满足车辆运输、装载机上料的需要,但最大间距不超过6米。

保温棚覆盖材料分为内层和外层两层材料。内层为防火层,覆盖材料为石棉布或其他防火材料,外层为保温层,覆盖材料为大棚膜,大棚膜自重较轻,且白天具有良好的采光、采热性能,夜间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2.8.3、保温棚的加热

保温棚整个加热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拌和水的加热,第二部分为混凝土的骨料预热,第三部分为棚内温度加热。

2.8.4、拌和水加热

拌和水用常压蒸汽锅炉加热,在拌和水池旁安装一个2吨的常压蒸汽锅炉,将锅炉内蒸汽管插入水池底部,当对锅炉加热产生蒸汽后,蒸汽从管内压出到水池底部方式对拌和水进行加热,拌和站在开始拌和之前,应提前50~60分钟开始对拌和水加热。

2.8.5、骨料加热

结合拌和站现有的料仓布置情况,在料仓与料仓之间设置砖砌火炉,火炉的烟囱可用镀锌铁卷制,烟囱在棚内应量加长,这样可以增加棚内的散热面积,充分利用燃煤的热能。

2.8.6、由于棚内空间较大,为了提高棚内的温度,在拌和站周围增加三个砖砌火炉增加棚内的温度,降低因棚内进出车辆造成的棚内温度的损失。

2.8.7、混凝土的运输保温

混凝土运输设备为罐车运输,混凝土罐外层设计有一层保温涂料,为了减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热能损失,在混凝土罐外再包裹一层帆布进行保温。

2.8.8、冬季热工计算

我项目计划冬季施工的主要项目为隧道的混凝土工程,隧道内白天气温接近恒温,温度约在7摄氏度,白天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博雅地区白天的最低气温在-20摄氏度,混凝土最长运输距离3.5km,运输时间最长不超过15分钟,一般混凝土安排在半天施工,按照最不利因素考虑:取外界温度为-20摄氏度,运输时间1/4小时,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取入模温度T2=5摄氏度,现场测得砂的含水率Ps为4.5%。

C30混凝土每盘(1m3)用量如下:

水:184kg,水泥:376kg,砂:736kg,碎石:1104kg

混凝土出拌和站的温度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T2=T1-(aXt+0.032Xn) X(T1-Ta)

n=混凝土运转次数;

t=混凝土运输时间;

a=温度损失系数;

Ta=运输时环境温度;

T1=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取n=1a=0.25t=1/4 hTa=-20摄氏度

可得混凝土的出机温度T1=7.6摄氏度。

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T1=T0-0.16(T0-Tb)

T0-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

Tb-搅拌机的温度(由于搅拌机在保温棚内,此处温度按照最不利温度考虑,取Tb=0);

计算可得T0=9.0摄氏度。

由于水泥、砂、碎石均在保温棚内经过预热,所以计算时温度按0摄氏度考虑,拌和水温度可通过下式计算:

T0=[0.9(WcTc+WsTs+WgTg)+4.2Tw(Ww-PsWs-PgWg)+c1(PsWsTs

+PgWgTg)-c2(PsWs+PgWg)]/[4.2Ww+0.9(Wc+Ws+Wg)]

Ww、Wc、Ws、Wg-水、水泥、砂、碎石的用量(kg);

Tw、Tc、Ts、Tg-水、水泥、砂、碎石的温度(摄氏度);

Ps、Pg-砂、石的含水率(%)

c1、c2-水的不热熔(KJ/kg・K)及溶解热(KJ/kg)

按砂、碎石、水泥都在同一最低温度考虑,取Tc=Ts=Tg=0 摄氏度;

Ww:184kg,Wc:376kg,Ws:736kg,Wg:1104kg;

Ps:4.5%,Pg=0;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当骨料温度≤0摄氏度时,公式中的c1=2.1c2=335;

T0=[0.9X(376x0+736x0+1104x0)+4.2xTw(184-0.045x736-0x1104)+2.1(0.045x736x0+0x1104x0)-335x(0.045x736+0x1104)]/[4.2x184+

0.9(376+736+1104)]

可得Tw=56.8摄氏度。

由上面计算结果可知,混凝土搅拌时所需水温均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拌和水温度≤80摄氏度的条件。

2.8.9、拌和水的加热时间

我项目选用2t常压蒸汽锅炉对拌和水加热,常压锅炉产生的蒸汽温度为160摄氏度~200摄氏度,蒸发量为1t/h,拌和水池的容量为20m3,混凝土开盘前盛半池水后开始加热。水的比热必为4.2,水蒸气的热容比为1.84,水化热为40.8,水蒸气的分子量为18,则将10 m3水从4摄氏度加热至57摄氏度所需的水蒸气重量q如下计算:

4.2xqx(100-57)+40.8xqx(1000/18)+1.84xqx(160-100)=10000x

(57-4)x4.2

可得 q=869 kg;

提前加热时间t=869/1000x60=52分钟。

按照施工工序的排列情况,考据到冬季施工每天最大工作量为一模二次衬砌+一段20m仰拱,日混凝土需用量约为200 m3,每模衬砌浇注速度约为7小时左右,20m仰拱浇注约为4小时,平均速度为18.1 m3/h.

2t锅炉每小时可为拌和混凝土提供热水11.5 m3,可满足62.5 m3/h的拌和速度,满足施工需要。

经过计算得到结果表明,通过2t常压蒸汽锅炉对拌和水加热,开盘前提前50分钟~60分钟盛半池水加热至57摄氏度以上,能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对冬季混凝土施工入模温度的要求。

3高寒地区公路隧道主要施工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选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GJ55-2000)进行,并遵照有关规定。在进行配合比设计前须收集以下资料:混凝土结构形式,结构所处环境情况,设计要求(强度等级、抗渗标号),施工方案、工艺,原材料品质,混凝土从浇筑之日起若干天内的日平均气温。将试拌、调整好的三个混凝土配合比分别制作抗压强度试件,经标养28天试压后,选取符合试配强度的配合比。水泥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温度保证在0℃以上,且不带冰雪,不得结块。洞外粗、细骨料运至洞内后先进行保温处理晾及火炉加热处理,待符合混凝土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外加剂由减水、早强、防冻等组分复合而成。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9)、《混凝土防冻剂》(JC475-92)。拌制混凝土用水,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采用锅炉对水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50℃~80℃之间。

3.2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混凝土浇筑前,清洁模板及钢筋。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混凝土应采用分层连续的方法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小于20cm。采用加热养护的整体结构,当混凝土的养护温度高于40℃时,应预先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施工缝的位置。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环境气温和进入喷射机的材料温度不应低于5℃。已喷射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宜采取临时遮盖保温棉布覆盖措施。

3.3钢材的应用注意事项。在负温条件下,钢材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脆性增加,加工性能下降。钢材存放于室内或进行严密覆盖,焊条选择韧性较好并存放于5℃以上的保温箱内。对于冬季施工应更加注意检查钢筋的平直、有无损伤,表面有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项目。钢材加工在棚内进行,加工棚用墙板封闭挡风,并作好相应的保温加热措施。钢材正式焊接前,先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成批焊接。钢材加工在棚内进行加工,加工棚内设置暖气进行保温措施。

结论:通过以上冬季施工措施的实施,保证了博克图隧道冬季施工的顺利进行,整个冬施期间没有因为气候原因而造成施工延误,并且保证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1]周晋筑;昆仑山隧道洞内防排水及衬砌隔热保温层施工技术[J];冰川冻土;2009年01期

[2]张德华,王梦恕;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区隧道施工新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24期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1 常见桩的类型

1.1摩擦型桩

1.1.1摩擦桩 外部荷载主要通过桩身侧表面与土层之间的摩擦阻力传递给周围的土层,桩端只承受部分荷载,一般不超过10%。如打在饱和软土地基和松砂地基中的桩。这类桩基的沉降较大,稳定时间也较长。

1.1.2端承摩擦桩 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桩的端阻力和侧摩阻力都同时发挥作用。如穿过软弱地层嵌入较坚实的硬粘土和砂、砾持力层的桩。这类桩的侧、端阻力所分担荷载的比例,与桩径、桩长、土层的摩擦系数以及持力层的承载力有关。

1.2端承型桩

1.2.1端承桩 外部荷载通过软弱土层,由桩身直接传给桩端的基岩,桩的承载力由桩端基岩提供,一般不考虑桩侧摩擦阻力的作用。如武汉长江大桥的管柱基础。

1.2.2摩擦端承桩 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承受,如通过软弱土层桩端嵌入基岩的桩,由于桩的长细比很大,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桩侧摩擦阻力也起到部分作用,但桩侧阻力小于桩端阻力。

1.3按桩身材料分类

1.3.1砼桩

①预制砼桩 可在工厂集中生产,也可在场地附近预制。一般为400 ×400或500 × 500,单节长

10米左右,现南京广泛使用的预应力砼薄壁管桩,外径为Φ350~Φ500,壁厚60~80,管长7m~11m等。在南京的小高层建筑中已被广泛应用。

②灌注砼桩 是用桩机设备在施工现场就地成孔或采用人工挖孔,在孔内放置钢筋笼,其深度和直径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由设计单位确定。在南京各类建筑中也已广泛地使用。

1.3.2钢桩 主要采用型钢和钢管两大类,作临时支挡结构或永久性的码头工程。H型钢和I型钢

桩则主要用作支承桩。钢管桩则由各种直径和壁厚的无缝钢管制成。H型钢桩,在南京模范马路穿越玄武湖隧道工程中作基坑支护桩使用,上海宝钢曾使用直径为900的钢管桩。

上述几种桩型中,最常用的为预制桩和就地灌注桩。

2 预制桩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2.1预制桩的特点

2.1.1桩的单位面积承载力较高。

由于其属挤土桩,桩打人后其周围的土层被挤密,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2.1.2桩身质量易于保证和检查;适用于水下施工;桩身砼的密度大,抗腐蚀性能强;施工工效高。因其打人桩的施工工序较灌注桩简单,工效也高;

2.1.3预制桩单价较灌注桩高。预制桩的配筋是根据搬运、吊装和压人桩时的应力设计的,远超过正常工作荷载的要求,用钢量大。接桩时,还需增加相关费用;

2.1.4锤击和振动法下沉的预制桩施工时,震动噪音大,影响周围环境,不宜在城市建筑物密集的地区使用,一般需改为静压桩机进行施工。

2.1.5预制桩是挤土桩,施工时易引起周围地面隆起,有时还会引起已就位邻桩上浮。

2.1.6受起吊设备能力的限制,单节桩的长度不能过长,一般为10余米。长桩需接桩时,接头处形成薄弱环节,如不能确保全桩长的垂直度,则将降低桩的承载能力,甚至还会在打桩时出现断桩。

2.1.7不易穿透较厚的坚硬地层,当坚硬地层下仍存在需穿过的软弱层时,则需辅以其他施工措施,如采用预钻孔(常用的引孔方法)等。

2.2预制桩的适用条件

2.2.1持力层上覆盖为松软土层,没有坚硬的夹层;

2.2.2持力层顶面的土质变化不大,桩长易于控制,减少截桩或多次接桩;

2.2.3水下桩基工程;

2.2.4大面积打桩工程。由于此桩工序简单,工效高,在桩数较多的前提下,可抵消预制价格较高的缺点,节省基建投资;

2.2.5工期比较紧的工程,因已在工厂预制,缩短工期。

3 灌注桩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1特点

3.1.1适用于不同土层;

3.1.2桩长可因地改变,没有接头。目前钻孔灌注桩的直径已达2.OM,有的桩长达88M,如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济南黄河斜张桥的钻孔灌注桩直径为1.5M,长达82-88M;

3.1.3仅承受轴向压力时,只需配置少量构造钢筋。需配制钢筋笼时,按工作荷载要求布置,节约了钢材(相对于预制桩是按吊装、搬运和压桩应力来设计钢筋);

3.1.4单桩承载力大(采用大直径钻孔和挖孔灌注桩时);

3.1.5正常情况下,比预制桩经济;

3.1.6桩身质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断桩、缩颈、露筋和夹泥的现象;

3.1.7桩身直径较大,孔底沉积物不易清除干净(除人工挖孔灌注桩外),因而单桩承载力变化较大;

3.1.8一般不宜用于水下桩基。但在桥桩(大桥)施工中,有采用钢围堰(大型桥梁)中进行水钻灌注桩施工,如南京长江二桥桥桩施工时,采用大直径围堰,然后在围堰中进行水钻灌注桩施工的工艺,确保了桩基施工的质量。

3.2灌注桩的适用条件

3.2.1沉管灌注桩 此类桩的适用条件基本同预制桩。现已广泛用于南京的多层住宅中,有时采用单打,有时采用复打工艺,主要依据土层的松软程度和单桩承载力来决定;

3.2.2水钻孔灌注桩 此类桩除了在碎石土、自重湿陷性黄土、砾石层中不宜使用,其余土层基本均适用。目前,对单桩承载力较大的高层建筑、大跨度工业厂房、大型桥梁等工程中,基本使用了水钻孔灌注桩。如南京的"华泰证券大厦"、建设中的南京奥体中心、已建成的南京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南京长江大桥等大型工程中均采用了这种桩型;

3.2.3螺旋钻孔灌注桩适用于基本无地下水,且桩长有一定限制,一般不能穿过卵砾石层,这种桩形属非挤土型干钻孔桩,不需要泥浆护壁,因此施工周期比水钻孔灌注桩要短,现场无泥浆污染。如现施工的南京地铁指挥中心工程,使用了这种桩型。还有机动洛阳铲成孔灌注桩,其适用条件基本同螺旋钻孔灌注桩,此桩在小高层建筑中使用较广,如南京市公安局干警宿舍楼桩基工程。

3.2.4人工挖孔灌注桩 此桩适用于地下水较少,对安全要求特高,如有害气体、易燃气体、孔内空气稀薄等,尤其在有地下水时需边抽边挖,因此对漏电保护等也有特殊要求。人工挖孔灌注桩不适宜用于砂土、碎石土和较厚的淤泥质土层等。

4 预制桩的施工工艺

目前预制桩在南京地区使用比较普遍的是预应力砼薄壁管桩。

根据设计要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现场施工条件,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分析沉桩阻力,合理选用静压桩机的型号和施工工艺,作好施工准备。

4.1沉桩阻力

首先根据桩型、沉桩深度、接头形式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对沉桩阻力作出分析,选用合适的静压桩机设备。

沉桩阻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土质结构、埋入持力层深度、桩数、桩距、施工顺序等组成,分析实测资料表明,沉桩阻力是由桩侧阻力和桩尖阻力组成。通常情况下,两者沉桩阻力的比例是个变值。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析沉桩阻力。

4.2桩顶垫材

合理选用垫材能提高打桩效率和沉桩精度,保证桩帽免遭损坏,压桩时,垫材起着缓和并均匀传递桩机对桩头的压力,并均匀地传递于桩帽上。一般采用橡木、桦木等硬木按纵纹受压使用,并根据情况及时更换。

4.3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

4.3.1管桩应达到砼强度等级的80%以后放可倒运,达到100%才能出厂;

4.3.2管桩吊运应轻吊轻放,严防碰撞;

4.3.3管桩堆放、吊运支点需按计算要求进行,起吊时,绳索与桩的夹角应≥45°;

4.3.4堆放场地应压实平整,并有排水措施;

4.3.5管桩应分规格堆放,堆放层数,应根据其强度,地面承载力、垫木及堆垛稳定性确定,一般管径直径:350应≤7层,400~450应≤6层,500应≤5层;

4.3.6管桩应按支点位置放在垫枕上,层与层之间用垫木隔开,每层垫木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层垫木位置应在同一垂线上,堆垛时,必须在两侧打好防止滚垛的木楔。

4.4压桩程序和接桩方法

4.4.1静压法沉桩一般采取分段压入,逐节接长的方法。接桩有焊接法和浆锚法。在接桩时,应先检查下节桩的顶部,如有损伤应予修复,并清除桩顶上的杂物。在上节桩就位前,要清除接头处附着的污染物。有变形的桩,应修理合格经监理单位签证同意后再使用;

4.4.2沉桩应连续施打,避免长时间中断;

4.4.3压桩顺序应结合工程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客观条件,选用打桩效率高、对环境危害影响小的合理打桩顺序。

5 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5.1准备工作

5.1.1资料准备。根据施工图、地质报告和水文地质资料、地下管线图、临近建、构筑物等情况制定施工组织设计。

5.1.2场地准备。迁移场地内妨碍施工的高架线路、地下管线等,地下构筑物应先挖除。确保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和设置场地排水、搭建临设和其他准备工作(如水钻孔桩所用的泥浆循环池和沉淀池等)、设置基准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对各种施工机械进行检查调试。

5.2施工工艺

5.2.1根据设计桩型,采用相应成孔工艺,并使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2.2钢筋笼制作与安放

①钢筋笼制作,钢筋的种类、钢号、规格、搭接、焊接、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对于大直径的钢筋笼,为确保搬运、吊放时不变形,应在笼内设置支撑。钢筋笼下部应加设砼保护层垫块;

②钢筋笼的安放与连接,安放时要垂直缓慢地放人孔内,避免碰撞孔壁。当钢筋笼较长时,应采用逐节接长放人孔内。主筋接头必须不在同一平面内。安放完毕,应检查笼顶标高。

5.3清孔 钢筋笼入孔前,需进行清孔

5.4砼灌注

砼所用材料和配合比必须根据材料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施工过程中,现场应制作砼试块,同条件养护。砼灌注方法:

5.4.1孔内水下灌注宜用导管法;

5.4.2孔内无水或渗水量很小时,灌注宜用串筒法,用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捣实;

5.4.3孔内无水或孔内虽有水,但能疏干时,宜用短护筒直接投料法;

5.4.4大直径桩砼浇灌宜用砼泵;

5.5砼灌注质量控制

5.5.1成孔通过验收合格后,应尽快灌注砼。并检查砼坍落度;

5.5.2确保砼灌注振捣密实;

5.5.3每根桩的砼灌注必须连续运行,以确保不出现断桩现象;

5.5.4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桩顶标高需留有适当的超灌量,以确保桩头质量;并做好桩头和孔口的保护工作;冬季施工时,应有相应的保温措施;每根桩灌注结束,应由专人做好施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