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6-1273-03
The Reform of Cultivating Go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U Wen
(The Computer and Software Department of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and the reform ideas of cultivation target. Then took the social demand as the guidance, and described the reform ideas of cultivation targe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of: the settings of occupational post groups, typical tasks, knowledge points, skill points and cultivating goal and so on.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e reform of cultivating goal
1 本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置现状及改革思路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我院老牌的计算机专业之一,但通过对我院近三年毕业生(2010届、2011届、2012届)回访后发现,毕业生对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评价中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课程内容陈旧,与实践脱节(占调研人数71.43%),以及与实际工作适应性差(占调研人数57.14%),如图1所示。毕业生普遍感觉专业设置特色不强,相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大多数同学觉得本专业像“万金油”,什么都学过,但什么都不精。
作为国家级示范高职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也曾存在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网络、软件等专业并存的情况,该专业也曾面临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特色不明确、毕业生求职竞争力不强的困境,经过专业改革,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将专业特色锁定在了智能楼宇方向,在明确了专业方向和特色后,该专业被列为学院示范建设重点专业,之后被列入了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验收的重点建设专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从一般性转变为具有某些行业特性。“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多年来逐渐成为众多高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面向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时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是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纽带,是学校能否主动、灵活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重要环节,是高职教育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切入点。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在对人才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高职教育的市场定位。
2 本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
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人才需求存在着脱节的现象,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当困难,这些毕业生除了极少数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计算机应用和维护工作或者软件开发机构外,绝大多数并无优势,在能力方面缺陷明显,专业水平并不高。这是因为高职学院都相继开设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专业设置重复,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专业优势。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突破移动互联网、宽带集群系统、新一代无线局域网等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应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我国已进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快车道。2010年3月,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等十大领域重点部署。因此,移动通信、物联网应用人才也已经加入到IT产业发展中最紧缺的人才行列中。随着IT业的快速发展和IT技术向传统产业的不断渗透,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专业改革,尽快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本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改革应面向移动产业发展、以移动互联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为特色。
通过召开行业专家座谈会,邀请企业第一线的技术专家,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方式,通过激烈而富有成效的思维碰撞与归纳总结,凝练出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表1)和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表2)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知识点、技能点。
表1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岗位群
程序开发人员\&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1.熟悉无线电波传播模型以及通信组网的基本原理
2.掌握Android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实现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
3.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
4.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知识
5.掌握图形图像软件的使用、UI设计等知识
6. 理解Android的系统架构、熟悉android的JAVA本地接口(JNI)、掌握Android NDK开发
7. 精通PHP、java开发语言,熟悉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1.具备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的逻辑思维能力
2.具备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的编程能力
3.具备Android应用程序的测试能力
4.具有较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能力
5.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与测试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7.具备协同开发的能力
8.具备良好的代码编程习惯\&2\&Android应用程序测试\&3\&Android手机游戏开发\&4\&移动终端驱动
本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方向分为两个方面:
1)培养具有物联网基本理念,具有物联网行业对应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物联网系统构建与集成能力,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应用实施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能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服务于移动互联网行业,适应移动互联网软件测试、终端界面设计、终端软件开发、终端产品测试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 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既要解决高职学校专业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又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需求、兼顾各高职学校专业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继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创业能力;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其职业生涯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与多样化社会相适应,实现职业教育办学功能多样化,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学生从入学到高职生、再到职业人的转变,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距离”。
参考文献:
[1] 温涛.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参考方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1.1构建迭代优化的教学模式
(1)更新教育理念,采用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教育模式。
参考当前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按照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流程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运行的完整生命周期作为实践教育的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结合该教学模式和原有政产学研合作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和素质,探索出适合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新方法。
(2)紧跟行业动态,持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教育体系。
学院持续不断地将最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每年都会根据当前热点技术调整教学计划,甚至设立新的专业方向,使得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热门技术,从而在实习、就业中保持竞争优势。例如,为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潮流,学院设立了移动互联网和游戏开发技术方向;近期为了将云计算、大数据等热门技术引入课堂,学院正在筹划设立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方向。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
学院结合多方需求,将更多的企业力量引入到教学体系中,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课后实验、项目实训、科研创新、实习创业等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为了增强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院教师团队密切研究跟踪大型软件企业的发展方向,找到教学内容与企业发展方向的契合点,同时结合企业在用人方面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形成互惠共赢的局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4)提高教师素质,形成具有“双师型”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学院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多年学术研究的经历使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工程实践能力比较欠缺。通过加强与社会及企业的合作,我们将更多的实际开发项目引入到实验室,同时也将部分教师安排到知名企业中进行交流,在实际项目中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逐步形成了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应用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从而使得培养的学生具有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迭代优化,课程体系得到及时更新,教师项目经验得以不断增强,企业参与教学获得持续动力。教学内容变得全面而立体,理论与实践并重,动手与互动并行,形成了互动式立体化软件工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课后实验、项目实训、科研创新和实习创业5个重要教学环节中均以学院专职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双方共同参与的形式进行。大量的互动交流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已具备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互动式立体化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1.2主要创新点
1)基于迭代的方法对教学体系的主要环节进行持续优化,形成了软件工程教学的新模式。
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人才需求,我们对教育模式、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按照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进行循环迭代,持续不断地改进每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结合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经验和原有资源优势,最终提出了面向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互动式立体化教学模式。
2)基于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动态,及时融入前沿知识,形成立体化课程体系。
我们紧跟国内外技术前沿,动态调整专业方向,淘汰落后方向,设立新兴方向,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按照自顶向下的方式对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和优化。将每个方向的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提高课3个层次,分别注重拓宽基础知识领域、强化专业应用技能和普及前沿技术热点,形成分层次立体化的知识体系结构。
3)基于学校教育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克服校企合作困境,建立三方互动的教学机制。
我们结合知名企业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教学的热情。我们对课堂教学、课后实验、项目实训、科研创新、实习创业等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安排学院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前者注重理论授课和过程管理,后者注重实践指导和经验分享,以此建立学院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三方互动的教学机制。
4)基于校企双向互动机制
提高学院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并重,弥补课堂教学的短板。我们通过产学研平台的建设加强学院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互动交流,鼓励教师经常参加知名企业组织的技术研讨会,直接参与企业人才培训和工程项目开发,将更多的实际项目引入到学校实验室,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开发任务;增加学院教师的实际项目经验,增强他们的“双师型”素质,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互动式立体化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互动式立体化软件工程教学模式在新专业方向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以下将以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的设立和教学实践为例介绍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2.1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的设立
近年来,数字娱乐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并成为目前市场投资和开发的热点方向。大量游戏和移动互联网公司的高速成长预示着市场对本方向人才的巨大需求。为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了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与微软、巨人网络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移动互联网应用研究中心,进行合作教学和实训、实习指导。在软件工程培养体系下,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通过课堂教学、项目实训和公司实习等方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技术优势,重点研究方向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游戏开发、数字娱乐、人机交互等。教学注重课堂、实验室与产业界的无缝结合,注重强化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沟通与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使之逐步具备国际化视野。本方向围绕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游戏策划与开发、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等领域开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授课以开发技术为主,交互设计为辅,面向当前信息技术产业的热门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为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和游戏公司培养高水平的骨干人才。
2.2教学与实验环境建设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对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分配了专门的实验室和实训室,配备了数十台苹果一体机和图形工作站。实验室拥有可靠的Internet网络环境资源和丰富的电子资源,浙江大学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库,如ACM、IEEE、Springer、Elsevier、万方、维普、中国专利库、美国专利库、欧洲专利库等,为学生进行文献搜集、国内外研究进展跟踪等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引入知名合作企业,学院先后成立了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微软移动互联网应用研究中心、巨人技术中心等联合实验室,并获得了合作企业的手机、图形工作站等硬件支持及Windows正版软件、游戏引擎等软件支持。实验室建设旨在基于与知名企业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验设备可熟悉Mac、Linux、Windows、iOS、Android等开发环境的建立和使用,使自身的开发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
2.3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紧跟当前技术动态,学院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每年都会跟合作企业商讨调整,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领先。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包括英语、自然辩证法等公共课,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基础专业课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游戏开发等特色专业课。每门专业课的授课均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过程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这里以游戏开发关键技术课程为例展示授课内容。
2.4校企合作的推动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广大工科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这种培养方式也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然而,由于现行学校机制、教师观念、资金问题以及企业不愿意投入太多等原因导致目前校企合作教学面临困境。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经过多年探索,找到了一条产学研合作进行互动教学的道路,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从上一节中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主要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就可以证明。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原因包含两个方面:
(1)研究知名企业发展战略,将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发展推广方向相结合。
知名企业是行业技术的引领者,一些前沿、高端技术往往由这些企业提出,他们有推广自身新技术的需求,而高校是推广新技术的最佳场所,及时与这些企业取得联系就很容易将企业工程师请入课堂。例如,在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的教学中,微软不但提供了设备支持,还派出了数名资深工程师进行现场授课。
(2)了解中小企业的技术要求,将学生的实习就业与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
中小企业是行业技术的追随者,他们不愿意也没精力去主动推动一些新技术的普及,但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而高校是最大的人才聚集地,从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角度出发也很容易建立合作培养学生的关系。例如,在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的教学中,杭州无端科技、上海毅睿网络等公司通过设立实训项目的形式对教学进行了支持。
3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1)招生数量逐年增加。
移动互联网与游戏开发技术方向研究生招生数量近年来持续增加:第一年为33人,第二年为84人,第三年为91人。这说明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产生了持续的吸引力,相信该模式对其他院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也将产生良好的借鉴意义。
2)课堂教学成果更加丰富。
将知名企业引入到学院教学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企业工程师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学生也做出了更多有创意、有技术含量的作品。例如,学生学习WindowsPhone应用开发技术课程,完成数十款App的开发,并成功到了应用商店;游戏开发关键技术课程学生也分组完成了十余款跨平台游戏作品,并到了多个应用商店。
3)科研创新成果突出。
经过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联合授课,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了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一些合作企业会将合适的项目放到实验室由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开发,这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形成良性循环。近年来,以学生为主力开发完成的项目包括:宁波团市委“最青春”、仁通科技牛扣网及客户端、兰州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手机客户端、宁波海关移动办公、机器零件互动展示等。
4)科技竞赛成绩显著。
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程序设计竞赛,使学生既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创意设计能力,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例如,软件学院有多支队伍报名参加一年一度的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每年都有队伍晋级中国赛区半决赛,并多次获得了中国赛区三等奖等奖项。5)实习就业效果良好。学院通过互动式立体化软件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学生的实习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2—2014年,学生实习率每年都达100%,进入一流IT企业实习的比例保持在7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达100%,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和重点企业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6)地方人才教育和产业水平得以提升。
该专业方向有多门专业课程入选宁波市智慧产业人才基地核心引导课程和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网络视频公开课,每年考核结果均为良好以上。学院教师还面向宁波其他高校和企业举办了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等专题培训,提升了宁波人才教育和产业水平。
4结语
关键词:物联网;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专业方向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2-7368-03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1999年提出的,是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1],进行通讯和信息交换,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和管控的一种新兴信息技术。它有两层意思:第一,互联网仍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第二,引入了人与物之间的交流,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是继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次信息产业发展的浪潮。2009年11月,总理发表了《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示要突破物联网、传感网关键技术,物联网产业随机被列入国家五大新兴产业之一。2012年2月,我国工信部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截止2010年3月,已有近700所高校向教育部提交了设立物联网相关专业的申请。其中37所院校获准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并从2011年起开始招生。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技术问题,还包括社会和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因此,该领域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人才。作为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适应时代和科技发展,探索物联网相关课程的教学设置,重点培养物联网应用的相关人才。
1 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调查、专家座谈和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对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岗位设置、工作任务性质及职能要求等进行调研,确定了高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主要面向物联网感知设备应用、物联网通讯设备应用、物联网开发和集成、物联网管理和服务等就业岗位[2],培养物联网建设技术人员、物联网产品应用技术人员、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人员、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管理和维护人员等。因此,面向技术应用的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且掌握物联网相关知识,具备物联网建设、应用、管理和维护等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2 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物联网的产业链主要涉及对物的感知、对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都不同。其中,对物的感知主要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来获取对物的感知信息,涉及到物联网中的硬件系统[3],需要硬件电路设计和制造人员以及电子设备技术人员。获取物的感知信息后,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这个环节主要涉及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计算机网络通信人员。最后的数据处理环节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进而实现应用,主要涉及系统分析,需要系统设计、应用和管理人员。因此,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应根据物联网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对人才的不同需求而有针对性的进行。
3 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的岗位进行调研与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物联网技术架构出发,考虑应用方向与应用领域,与典型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实际的物联网工程项目的实施来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高职物联网课程体系建设由三大课程模块组成,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三大课程模块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下面以物联网的三层技术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为主线,以各种公共课程为基础,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实际,分析高职物联网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
1) 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获取信息的来源。由各种感知设备构成,包括二维码标签、温湿度传感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GPS、摄像头等传感器设备。在该层课程设置方面,应与硬件技术相关的学科作为专业基础课,如:电子线路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与传感器技术、信息获取等软件技术相关的学科作为专业核心课,如: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及应用、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等。
2) 网络层: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部分,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4]。由各种网络组成,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网络管理系统、广电网等。高职物联网专业在该层的课程设置要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基础知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如: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以网络应用与管理等技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如: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等。
3) 应用层:是用户和物联网进行交互的接口,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应用。与之对应的课程设置应以各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工具为专业基础课程,如:C语言程序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以面向智能应用的相关技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如:智能家居应用技术、制造业ERP技术应用、物联网系统集成与管理等。
4 高职物联网专业方向设置
物联网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大量学科和技术,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与通讯、自动控制、遥感与遥测、精密仪器、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商务等。根据高职院校专业招生情况,现将高职物联网专业方向设置如下:
4.1 物联网自动控制
培养目标:面向机械电子行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及电子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熟练掌握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电工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等,具备在物联网相关机械和电子类企业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电子线路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单片机原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微波与天线技术等。
4.2 物联网网络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面向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行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精神,熟练掌握物联网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使用、维护和系统集成等知识,并且能完成物联网信息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的应用推广[5],能在各种物联网开发、应用领域工作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软件工程、通信原理、数据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物联网网络安全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基础及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开发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等。
4.3 智能车联网
培养目标:面向未来智能汽车行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智能车联网基础知识和原理,具备车联网组建、管理、应用和维护,车联网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6]。
专业基础课程:车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蓝牙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交通导航与信息服务、智能交通管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RFID技术与高频技术、传感器网络与检测技术、GPS定位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等。
4.4 智能农业管理
培养目标:面向未来智能农业生产和管理行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智能农业管理理论知识、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掌握智能农业管理相关知识和原理,具备农业管理信息采集及处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智能粮库管理、农业生态智能监测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农业设施智能化管理、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灌溉技术应用、地理地质信息应用技术、智能粮库管理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 RFID技术与高频技术、传感器网络与检测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网络设备配置调试与管理、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大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等。
4.5 智能医疗服务
培养目标:面向未来智能医疗系统行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智能医疗服务基础知识、优良的医德医风、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掌握智能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智能医疗档案管理等能力的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管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RFID技术与高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传感器网络与检测技术、智能医疗档案管理系统等。
5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物联网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物联网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出发,分析了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实际,以物联网的三层技术架构为主线,研究了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最后设置了五个专业方向和相关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春杰,李丹,陆璐.信息技术专题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2] 周观民,王东霞.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探索[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3] 杨从亚.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4] 朱平,顾卫杰.基于技术框架的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5).
[摘 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成为了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契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并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创业;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149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技术又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行业升级、新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生活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成为了创新创业的新趋势。目前,全国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大学生现在已经逐渐成为网络的主力军,网络创业又具有投入资金少,占用资源量不大的优势,是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契机,“互联网+”创新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创业的新途径、新机会。
1 “互联网+”创新创业现状
1.1 大学生对“互联网+”理念不了解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只有59.21%的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互联网+”创业理念,其余40.79%大学生还仅仅认为“互联网+”创业只是开设淘宝网店、开办网络公司等。“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而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互联网”阶段,并没有真正领会到“+”这一概念。
1.2 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意愿不强烈
大学生创业意愿不强烈,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只有8.11%的大学生表示,一定会进行“互联网+”创业,83.55%的大学生表示可能会进行“互联网+”创业,其余8.33%的大学生表示一定不会进行“互联网+”创业。大多数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持观望的态度,创业意愿较低。
1.3 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就业前景不看好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仅有37.82%的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就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7.42%的大学生持悲观态度,其余55.48%的大学生表示创业就业前景较为一般。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就业的前景并不看好,而大多数学生认为“互联网+”创业并不能为大学生就业带来太多改变。
2 “互联网+”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2.1 大学生自身影响因素
2.1.1 良好的创业伙伴
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时,由于很多大学生的专业与网络并不相关,在“互联网+”创业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所以在进行“互联网+”创业时,大学生往往都比较期待有一个网络相关的技术合伙人。网络技术较为复杂,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知识,所以对大部分大学生而言,想要自己学习网络知识进行创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能够找到一个懂得网络的技术伙伴,无疑能为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扫清技术障碍。
2.1.2 稳定的创业资金
虽然网络创业相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投入资金较少,但大学生作为一个没有工作收入的群体,如何能够获得稳定的创业资金仍然是创业路上的一块绊脚石。目前,相关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和支持不足,大学生融资渠道不通畅,由于大学生自身拥有的资产有限,很难获得充足的创业资金。缺乏稳定的创业资金,使大学在自主创业道路上驻足不前。
2.1.3 相关专业知识
“互联网+”创业不仅需要相关产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网络专业技术,所以对大学生而言,“互联网+”创业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比传统创业更加广泛和全面。由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比较单一,如何能够全方位的掌握“互联网+”创业所需的技能,是大学生在创业路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通过在日常学习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技能,以满足“互联网+”创业的技术需求。
2.1.4 创业方向及经验
良好的创业方向和丰富的创业经验,对任何创业者而言都是创业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对于大学生而言,其生活经验不足,对社会的了解程度不够,不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社会的需求,无法找寻良好的创业方向,导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不知道进行哪一方面的“互联网+”创业,这是现在大学生不进行创业的主要因素。且由于“互联网+”是创新 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大部分大学生甚至都不了解“互联网+”的真正内涵,在“互联网+”创业方面的经验更是匮乏。创业方向的模糊和创业经验的缺乏,是直接影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重要因素。
2.2 高校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影响
2.2.1 创业资金的支持
目前,在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缺乏的情况下,大多数高校又由于自身经费的限制,无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项的资金支持。如果国家政策能够帮助高校设立专门的创业资金,为大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创业资金,将会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概率。
2.2.2 校园网络的建设
当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创业孵化中心,其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本的创业场地和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大学生传统创业的需求。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需要相应的网络设施和相关电子产品设备,因此,完善的校园网络、完备的电子设备,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2.2.3 网络创业课程的开设
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势,高校开设了各种各样创业相关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理论支持,但“互联网+”创业的特殊性,不仅需要传统创业知识,更需要相关的网络课程,无法掌握相应的网络创业技能,何谈“互联网+”创业。因此,网络创业相关内容成为了高校急需要开设的必备课程。
2.2.4 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
目前,高校的创业辅导都是集体化的辅导,缺乏对学生的专门的、有针对性的辅导。而大学生往往最缺乏的是针对其自身特点的指导与意见。高校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开始相关的创业课程、开展相应的创业比赛,帮助大学生积累创业相关知识与经验,但由于大学生自身掌握知识结构的不同,大学生创业会面临不同的问题,高校可通过建立完善的创业指导队伍,面对不同的大学生创业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3 “互联网+”创业发展对策
3.1 将“互联网+”引入相关的专业及创业课程中
高校目前单纯的专业教育和创业课程,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智能时代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在深入理解“互联网+”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将“互联网+”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的建设中,培养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引导大学生将自身专业与“互联网+”相融合,提供新的创业方式和创业渠道,帮助大学生正确进行“互联网+”创业,有意识的规避互联网自身的弊端,真正做到“互联网+”课程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互联网+”创业的梦想。
3.2 实训驱动,提高大学生有效运用互联网创业的能力
面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不足,创业经验缺乏,互联网技术水平不高等现状,高校应开设相关的创业实训课程、举办相应的创新创业比赛,帮助大学生积累创新创业经验。让大学生在实训课程里、在比赛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应的创业技能,提高自身的互联网应用技术。
3.3 构建高校“互联网+”创业平台
构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科研机构以及大学生构成的高校“互联网+”创业平台。“互联网+”常态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依靠高校一方的力量,更应深化高校与政府的合作、与企业的合作、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走上创新创业道路。
“互联网+”为大学生新创业带来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契机,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当地企业、相关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创业活动,以达成相关协议,创建完善的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真正帮助大学生实现“互联网+”创新创业梦。
主要参考文献
“互联网+”推动着传统产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升级,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已任的高职教育势必要随机做出反应。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直接对应“互联网+”。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无论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师素质都要对接“互联网+”,信息类人才培养创新是高职直面“互联网+”的重点。
关键词:
“互联网+”;专业建设;信息技术;高职教育
2012年11月,易观国际首席执行官于洋首先提出了“互联网+”理念,从此国内引发了“互联网+”热潮。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将大大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国家这些强有力的“互联网+”推动措施必将在各行各业的生产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国家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势必要及时跟进和密切配合,否则必将被“互联网+”淘汰出局。国家制订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所涉及的大量信息技术直接对应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的“互联网+”创新思维已摆在面前,更是成为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
1高职教育与“互联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已近二十年时间,在这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还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各种新技术新理念的强有力冲击,从前几年的移动通信和物联网到现在的“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些新技术新理念的出现将大大改变高职人才的培养理念与格局。特别是“互联网+”将引领未来若干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革“,互联网思维”深入高职教育将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将长期影响和改变各类岗位的能力需要,也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时间很短。从目前来看,什么叫“互联网+”还没有统一且精准的定义,但这丝毫也不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互联网+”思考。通俗地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一般主要涉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类信息技术,而这些技术对应的专业可使高职院校校目前发展的重点信息技术专业。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院校的这些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多脱胎于传统的计算机类专业,因此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与困难。首先是理念的落后。大家往往把信息技术简单地说成计算机技术,甚至把这两类技术完全等同起来,在专业建设上往往是新瓶装老酒,因此导致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更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二是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陈旧落后。虽然这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和提升,但由于惯性思维与其他原因,专业的调整落后于时展的需要。另外,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内容大多还没有更新,没有体现新技术的发展与岗位能力需要的变化。三是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没跟上。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移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普及应用,对信息技术类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思考
2.1互联网思维从“互联网+”视角来思考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一定会想到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个新概念,目前在学术界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普遍认可两种理论:一是工具论,二是现象论。互联网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基础设施,是一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所有企业都必须连接互联网。这里互联网是被当作“器”来看待的“。广义之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可穿戴式设备等。无论是工具论还是现象论,它告诉我们现在的世界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思维也将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
2.2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互联网+”本质上就是立足互联网平台,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最终达到企业市场竟争力的提高。典型的是“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即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从“互联网+”的本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产业必将在生产、研发、营销和管理等多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必将导致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改变。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特色的高等教育。产业链上的岗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岗位—能力—课程—专业—岗位”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逻辑循环。信息技术类人才所对应就业岗位在“互联网+”大潮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来源于对应岗位的能力需求,在分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就业岗位时务必要从“互联网+”的视角来考察与研究,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着眼互联网思维的体现,从而制定出体现“互联网+”因素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找准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因“互联网+”岗位职业能力的变化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上“,互联网+”因素在课程体系与内容中的体现已十分迫切。培养目标的明确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虚拟化教学已呈现出优势,当前MOOC就是一种已被大家接受的典型的互联网教学方式。另外,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正在大力发展,这些依赖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推动着人才培养的创新。
3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3.1课程体系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是当前一个重大热门的课题,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更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人才培养的中心内容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现,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设计上要全面体现“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的视角来审视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是要强化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课程设置,如可开设“互联网技术基础与应用”课作为信息技术类专业统一的通识课。二是要用互联网为主线和脉络把各类课程串起来,使互联网因素融入到各科课程中去。三是用新知识更换那些传统陈旧的课程,如可增开“云计算与大数据”之类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课程。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互联网+”化最终要在课程内容的全面更新中实现,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内容比较陈旧,已远远落后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
3.2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手段与方式的创新。长久以来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教室里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的主流模式,这一形式的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特别是目前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主动性直接左右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变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已成共识。一是大力开发网上课程资源库,做到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自由学习。二是改变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是信息库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三是采用最新的MOOC教育模式。MOOC是一种具有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特点,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优秀教学形式,已被大家广泛接受。
4教师的互联网思维
在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知识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自觉主动学习和吸收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和新思想,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互联网思维已经给高职院校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理念落后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主动调整理念、更新观念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类变化。对于高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来说,务必对“互联网+”相关的技术要认知并掌握,要形成从互联网的角度来审视思考教学与科研工作。二是教学手段与方法没有及时更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深蒂固,大家也习惯于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互联网带来的飞速变化使得信息化工具的作用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作为信息技术类教师更要不断提高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能力,特别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三是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环境与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学生为主的主动学习方式在互联网这一大平台下做到了虚实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和次的关系了,更多地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因此,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营造对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四是知识和能力出现短缺。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来说,知识的传递与更新对教师来说会有一定的滞后,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教师的知识水平没有及时跟上是普遍现象,条件的限制导致科研活动有限,教师的整体能力水平与“互联网+”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知识更新,理念跟进成为目前高职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5结语
教育创新是个永无止境的命题,随着社会的变革、技术与理念的发展,各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色“。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未来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创新发展必然要站在“互联网+”潮头的前面。本文从“互联网+”的视角简要阐述了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从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改革创新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海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2]张新.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6(2).
[3]朱晋伟.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提高人才教育质量[J].科教导刊(上),2015(10).
[4]兰绍清.MOOC在线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启示[J].当代经济,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