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工艺实训心得

电工工艺实训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工艺实训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工工艺实训心得

电工工艺实训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职校; 电子电工实训; 信息教育; 整合

电工电子类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呼唤中等职业教育中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模式改革,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早已提供了满足这个需求的条件。但是,在我们农村职校,电工电子专业实训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却只刚刚开始。

1 农村职校电子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教学改革是多年的老话题,普通教育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很了不起的成果,但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采用严重滞后的教材或是自己的校本教材进行教学,摸索着适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教育实践,而且传统的根深蒂固的陈旧的普通教育的观念还在职业教育中存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在中职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这种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其弊端远胜于普通教育,特别是专业实训课的教学,许多老师向学生传授过多的专业技能知识而缺少专业技能本身的训练,把专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知识等同起来,学生只是掌握了专业技能知识,根本不能进行专业的实际操作。

笔者认为导致电子电工实训课不利的教学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1.1 教学理念问题。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校掌握了专业技能知识,到实际岗位中动手自然就会。这是对专业实训教学的一种错误解读,技能操作是我们的一种身体行为,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反复训练才能形成。

1.2 缺少实训基地。我们农村职校的硬件跟不上,校内的实训基地欠缺,教师无法在校内实现真正的现场教学。破天荒谈来了一个校企合作项目却只能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很难产生实际的合作行为。

1.3 资源未能整合。实训教师未能按照教学任务、教学活动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地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2 电子电工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整合策略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和EDA技术的应用给农村职校电子电工实训课注入了活力。两者与电子电工实训课的有效整合能解决农村职校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中的不少问题。

2.1 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辅助电子电工实训课的教学。在课堂内外,采用多媒体设备构建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意义的建构,是信息技术与电子电工专业实训课结合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综合处理的优势,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与一体,将学生融入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扩展思维空间,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学生认识事物的难度。

网络出现,丰富了教学和学习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在网络上完全可以实现视频直播或教学视频的点播,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学习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环境中教师的讲授内容;将相关教学资源存放在校园网的资源库内,学生可以随时查询、学习;因特网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2.2 EDA技术在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中应用。

2.2.1 仿真软件与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的整合,从实验教学的角度看,许多中职生由于实验室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及时满足各种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要求;另外考虑到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我校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师在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引入了Multisim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虚拟一个测试仪器先进、元器件品种齐全的电子电工工作平台,一方面克服了实验室在元器件品种、规格、数量上不足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验证、设计、测试、纠错、创新等不同形式来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电工工艺实训心得范文第2篇

1课程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不同于其他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具有如下特点:(1)实践性强。课程涉及大量具体工程的特殊施工机械、复杂施工方法等,学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讲授的内容不容易理解。(2)知识面广。本课程的学课本内容之外,还涉及到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水力学、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课程相关内容的运用。(3)政策性强。本课程的学习涉及到大量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工程规范、规程、标准、法规的运用。(4)灵活性高。对应一个具体施工过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同时一个时期常用的施工机械、方法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因此本课程的内容必然是灵活的。

2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设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我院水利工程类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之一,我们无论是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还是在课程体系上都做了一些改革。本课程的内容是非常繁多和杂乱的,章节之间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要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完,课时即使增大一倍也是不够的,同时也是没有必要的。这就需要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逻辑清晰,有针对性地做到一部分内容精讲、一部分内容略讲、一部分内容不讲。如钢筋混凝土工程这几章,由于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最广、牵涉的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影响质量因素非常多等特点,是授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精讲;砌体工程这一章节,虽然其应用范围也较广,但其施工工艺相对较为简单,故而对其略讲即可;吊装工程,因其应用范围相对较少,可留给学生自学。从课程内容上继续强化常见工种的学习,要求掌握常见工种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质量安全要求,通过这些学习结合施工实习,学生可以取得中级钢筋工或混凝土工职业资格证书;建筑物施工将原来的各单项建筑物施工按类型合并为土石建筑物、混凝土建筑物、地下工程等,将原有各类型建筑物共有的内容合并,重点学习各种类型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内施工机械设备演示、施工工种技能训练、施工方案拟定综合练习等,学习施工操作技能及制定施工方案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工程施工的理解。

3师资队伍建设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强。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参与过具体的施工过程,而要求其生动地讲出来,那么他所讲的内容必然不丰富、不实用,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我院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师培养,授课教师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从教的;二是从施工单位引进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三是有针对性地聘请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前者,我院安排他们在施工单位顶岗实习1~2年,从事工程实践锻炼,并在我院的企业———水源建设监理公司兼职,这样不仅有教学经验,而且有实践经验;对从施工单位引进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我们着重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培训,引导他们如何将具体工程实践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此外,我们还有针对性地聘请一些工程技术专家给学生作专题报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这三种方式,我们培养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能进行具体工程实践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他们既熟悉工程实际,又了解毕业生的职业要求与岗位群;既能进行理论教学讲解,又能从事实践教学工作,还能承担一些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工程监理,产学研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4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这样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完全依靠课堂的讲授是不够的,还要补充以直观性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4.1采用实物、图片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辅助以真实的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过程的图片以及部分实物或模型,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院建有施工实训中心,有水利水电工程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在讲到某一工种的施工时,我们将学生带到施工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同时在网上收集资料,给学生展示教师利用各种机会拍摄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照片,如爆破钻孔、装药、起爆、钢筋绑扎、组合钢模板拼装、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截流施工、隧洞爆破开挖等照片,增强学生对施工过程的认识。

4.2现场参观实习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关资料表明,现场参观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在课堂上单纯听讲要大得多,且印象更加深刻,同时现场参观又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于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注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附近可供参观的建筑工地进行介绍。在专门的施工实习期间,安排学生去在建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实习,参与各种工种施工,从中熟悉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布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等知识,加深学生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认识。

4.3采用多媒体教学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一般短的可能1~2年,长的可能5~8年,更长的甚至十几年都是有可能的。短暂的现场参观不太可能对一个建筑物的施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事故案例等平时不容易看到,多媒体教学恰恰可以起到此方面的弥补作用。我们水工教研室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通过两年多的建设,收集了大量施工图片,制作了施工导流动画,录制了300余分钟的视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各工种、各种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所采用的施工机械设备;课后学生还可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复习巩固,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学习效率。

5考试考核方法建设

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和课程特点,考试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然而,我们以往基本偏重的是卷面考试这一形式。最终的成绩评定则以期末和期中成绩的一定比例综合而成,不注重平时的形成性教学测评。这种考察评价机制,实际上仅仅反映了学生的记忆能力,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体现。而且,这种考试形式会造成学生产生“重学轻用”的观念。考试改革的的基本思路是:

(1)考试考核成绩组成

总成绩=基本操作技能40%+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施工工艺闭卷考核40%+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讨论及分析10%+网络资源利用、施工新技术的认知报告10%。

(2)实施方案

①模拟实际操作考核结合《水利工程施工》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校内施工实训场所模拟实际工程,进行钢筋、模板工种的实际操作,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操作技巧。②闭卷考核结合施工工程,以闭卷的形式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施工工艺,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③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阶段性讨论及分析在某些相关章节内容后,模拟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案进行讨论,针对学生的分析、现场答辩进行综合评定。④对施工新技术的认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熟悉国内外施工新技术,并写出心得体会,根据“报告”的内容评定成绩。

6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电工工艺实训心得范文第3篇

掌握了解焊接和气割的基本要领。

实习地点:

二.实习内容:

1.安全:工作前穿好工作服,带好工作帽,检查所有工具是否齐备,有无损坏,观察周围环境并熟悉工作环境,开关电源时用单手,焊接过程中若发生故障应立即断开电源,气割中若突然火焰熄灭应立即关掉乙炔再关氧,以免发生漏气或爆炸事故。

2.焊接内容:先检查所需工具是否齐备,有无损坏,线路接触是否良好,电弧焊机是否外壳是否接地,焊条放在指定的容器内,焊接时,打开电源,夹好焊条,焊条与焊枪夹角在90-120度左右,调节电流大小为焊条直径的30-40倍左右,此次实习主要以平敷焊为主,焊接中,引弧可选敲击或划线的方式,引弧后以划圆的方式进行焊接,应注意的是,划圆的宽度和焊接的速度,若不注意会引起夹渣和未焊透等现象,焊得好的其宽度基本相等,表面呈鱼鳞状看起来比较美观,渣壳自然脱落,工作完后,关掉电源清理工具打扫卫生。

3.气割内容:工作前穿好工作服,带好工作帽隔热手套及墨镜,气割时先检查管子有无漏气及接触是否良好,开启气阀,调压在0.4-0.6MPa之间,并注意保留0.4-0.6MPa在瓶内,点火时,应先开乙炔,待点燃后立即开氧,调节氧和乙炔的比例,适中后,先预热再在待割件边缘加热,后开高压氧进行气割,速度适中手要稳,工作后关掉气阀清理工具,打扫卫生。

三.心得体会: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给我们讲解了焊接实习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之后我们便来到了焊接实训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们便学习平敷焊和气割,在这一周的实习中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人要想学一门技术并不难,但要学好一门技术那就难了,要把一门技术学得精益求精那可就难上加难了,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我便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便对这次实习的收获很大,学到了不少东西,使我终身受益,在这,我将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老师,您辛苦了! 本次电工电子实习中,学生普遍反映这次实习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在实验室的程老师和张老师的帮助下,我也成长起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教育不是为了教会学生谋生,而是教会他们创造生活。

这次实习的成功离不开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离不开程老师的丰富经验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离不开张老师做的许多大量、繁杂的准备工作,离不开系领导的关心支持。

通过这次实习,在电工方面同学们掌握了常用的电工工具,如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电子方面,熟悉了常用电子器件类别,如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及基本测试方法。

在理论知识方面,同学们系统地学习了:①元器件的焊接技术 ②元器件基本知识和测试 ③万用表的使用,包括磁电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 ④印刷板的制作 ⑤电子门铃工作原理 ⑥万用表的实验原理。

实验的重点项目:万用表的安装调试在程老师、张老师精心指导及自己的努力和严格要求下,结果很令人满意,全班无一失败。

黄志清等许多同学在实习报告中提到:“这次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是的,通过实习他们更加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的道理,还有许多同学呼吁学院多给他们一些实习的机会。冯丹丹同学写到:实习前的自大,实习时的迷惘,实习后的感思,恰恰组成了我此次实习的“三不曲”。有感思,就有收获,有感思就意味着有提高,我从心里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我付出了,我得到了。

这次实习中,本着耐心、责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这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深刻了解到作为一名民办教师的责任和对待工作应有的态度。按学院的要求培养实用型人才,而实验恰恰是提高他们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最后,我要感谢实验室的张老师和程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和领导的关系支持。

电工工艺实训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生 实训教学 教学模式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融为一体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而现阶段的中职学生都存在着文化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低的情况。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教师教课难,学生学习难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意学习,有了混日子的想法。究其原因有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没有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教师沿用以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欠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与学的问题上,我们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向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教学模式。面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改进教学模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提高。对刚入学的中职生来说,由原来的基础课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一个不小的跨步,此时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首先,多让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了解电子行业发展历程及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拓宽知识面。其次,建立电子制作兴趣小组,辅导学生进行小夜灯制作、有源音响的制作等。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兴趣。从最开始的选择器件到成品再到检测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合作,对于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要和学生一起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适时地加以引导和鼓励。教师也可以利用技能大赛的形式,把其中优秀的学生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有成就感。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从小电器入手,学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随着学生动手能力的增强,教师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专业技能的体验,以此来提高维修技能。这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多看书,多学习,多动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多和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学生共同进步,使学生一直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注重实物教学和演示实验

在讲解本课程中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书上的理论部分讲得很详细,原理也很清楚,但课堂上出现的结果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迷迷糊糊,最后教师和学生都很累,且没效果。这时教师可以引人实物教学,先让学生观看各种型号的二极管实物,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再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二极管接入电路中的不同情况,得出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然后讲解如何用万用表去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及二极管质量的好坏。这样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的完美结合,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更容易。

(二)全员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技能教学中,教师可分组进行教学,让全班参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要个别交流和辅导,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全体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再全班集中中讲解,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因材施教。比如在实训教学中,我把全体学生按照动手能力的强弱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三至四人为一组,要求一个学生在做的时候,其他学生要认真观看,看操作的步骤是否完整,动作是否规范,中间有什么问题等等。这样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都是参加者也都是监督者,每个学生时时提醒自己和同学。最后,进行小组讨论,对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这样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三、加大实训力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技能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手段。目前学校有专门的电子实训室两个、更新了一批电子实训室的设备,并有专人负责,创造了良好的实训条件。

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整个实训教学目标分步进行。第一,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元件,并能准确地识别,知道其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一些有故障的元件进行维修。第二,重点让学生掌握线路原理和熟悉布线图。教师先对要进行的实训项目的理论部分进行复习,引导学生画出正确的布线图以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在学生理解了如何接线以后,重点强调工艺要求。教师可让学生先模拟一些基本操作,然后在线路板上把各种元件连接好,然后再焊,逐步对学生提高焊接质量和工艺的要求。第四,重在提高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做到能够举一反三,自己设计一些线路,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实训结束后,可能会存在很多不成功现象,此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认真分析不成功的原因,找出故障点。教师可让其他学生都参加一起分析,教师引导,直至找出问题所在。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与全体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找出并解决线路焊接中的故障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佳时机。首先,教师要利用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线路原理,这是学生进行故障排除的基础。其次,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不同的排故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提高其思维能力。学生经过反复练习,可使动手能力大大提升。

由此可见,对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这门课程,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加大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

电工工艺实训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练考评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训练小组;全程化考核

中图分类号: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27-03

要掌握专业技能就必须训练。在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怎么组织,训练什么内容,训练的结果如何,对训练结果如何考核和评价,如何处理“练考评”三者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是实训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时必须做好的。

训练:组建训练小组

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便于学生训练中进行交流、沟通,便于开展组内、组间学生技能竞赛,便于考核评价。小组的划分要灵活,要适时进行调整,可按性别划分,也可按小组平均成绩相等划分,也可按成绩分层次划分。具体按哪种方法划分,应视训练情况的需要而定。

训练方法多样化 在训练中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训练内容、学生情况而定。常用的方法有:(1)讲练结合,即示范演示与规范训练相结合,讲中有练,练中带讲,边讲边练,边练边讲。重点内容、关键技术和工艺应反复讲几次或示范操作几遍,让学生加深理解,加深印象,把握住技巧和关键。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具体化。在实习实验课讲解或示范操作时,应根据学生的注意力、表情及时提问学生,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这种训练方法能消除学生因训练时间过长产生消极、怠慢的现象。(2)先基本训练后强化,即对于某些训练项目先训练基本技能,待基本技能掌握后再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在元器件焊接训练中,先让学生进行元器件管脚的握制、电烙铁的使用、焊接的基本要领、焊点的要求等训练,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后,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焊接,比较谁焊的焊点多,谁焊的好(即焊点光亮,无毛刺,无虚焊、脱焊,焊点大小适中,成锥状)。(3)巡回指导、逐个记分法。巡回指导是生产实习教学的主要环节,是观察、了解学生操作情况的有利时机,是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违规行为和不足。每次接线后,都要打分,给表现好的学生和有明显提高的学生打高分,对不符要求的学生不予打分,直到改好为止。如在进行电机拖动技能训练时,学生在接线中出现长架空线、交叉现象,让他们重接。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能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整体授课效果。

训练内容模块化,具体过程项目化 根据本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当今企业的用工需求,把学生要掌握的技能训练内容划分为几个模块,各模块再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要制定训练的目的要求、具体任务、训练步骤、考核评价标准。这样能使学生在训练时目标明确,操作有序,团队协作,展开竞赛。通过考核评价应使学生发现自己技能训练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成绩,产生成就感,激发出再次训练的兴趣。如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专业的技能训练,划分为四个模块:(1)常用电子元器件性能测试及测量仪器的使用;(2)元器件的焊接;(3)常用单元电路的装配与调试;(4)实际应用电路的装配与调试。在模块(1)中,又分为电子元器件性能测试、万用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低频信号发生器等项目。其他模块同样分为若干个项目。

组织形式灵活化 小组的划分应根据训练情况灵活确定,刚开始训练阶段可按理论成绩划分,待训练一段时间后根据技能训练的成绩平均划分。这样分组的好处是:每组中有技能成绩好的,也有技能成绩差的,在训练中他们可以互相帮助,相互交流。一方面,能降低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整体的技能训练成绩。待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可按技能成绩划分快慢组,其好处是能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技能成绩好的小组除完成规定的训练项目外,可适量增加难度,适当安排一定量的选修项目,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更多专业操作技能;技能成绩差的小组只要能完成规定的技能训练即可。这样做,对实习训练劲头足、进步快的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对中层生和后进生也是有力的鞭策。如在组织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技能训练时,初始阶段按理论成绩划分小组,待第一阶段常用电子元器件性能测试和测量仪器的使用结束后,按技能训练成绩平均重新划分小组,待第二、第三阶段元器件焊接、单元电路的装配与测试训练结束后,按技能训练成绩划分快慢组,进行第四阶段实际应用电路的训练。由于组织得当,既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训练成绩,也使技能成绩好的学生有了更多发挥的机会。在近几年徐州市、江苏省组织的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技能大赛、技能创新大赛中,我校获省级二等奖、三等奖,市级一、二、三等奖多次。

考核:全程考核,方法多样

考核是对学生技能训练成绩的检测,通过考核能发现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便于改进日后的教学。

考核要全程化 学生技能训练的过程,也是考核的过程。在训练过程中,从学生的安全文明操作、纪律的遵守到仪器的使用,以及技能训练中的操作工艺、方法,技能训练完成的情况,团队合作情况等都是考核的内容。可以说,只要学生在训练场地,与其相关的一切都是考核的范围。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职业技能、爱岗敬业精神、语言沟通能力。

考核方法多样化 (1)理论考核与专业技能考核相结合。在技能训练中应结合所学课程内容,针对具体训练项目进行理论考核。考核方式可采取笔试、口试或提问,按照工艺流程分阶段进行,内容应简短,形式要多样化,应避免死记硬背,突出应用性。如对照实物口述元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默画原理图,写出操作步骤,叙述操作要领和安全操作规程,分析操作工艺是否正确等,从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较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2)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每一次训练,都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仪器使用情况、操作规程遵守情况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情况加以考核,作为平时训练成绩记录下来。一个阶段的训练结束后,要进行阶段考核,了解学生本阶段技能掌握情况。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期中、期末两次考核,建立学生成绩考核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成绩进步快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成绩下降的学生,要了解原因,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3)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就是根据训练项目的内容,按其权重给出相应的分值,根据学生在实际技能训练过程中操作情况给出一定的分值。如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训练中,定量考核分值为:元器件性能检测10分,电路安装50分,电路调试30分,安全文明操作10分。定性考核就是根据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工具的使用,元件和器材的选择,使用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工艺等进行有针对性评价。通过定性和定量考核能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学习的信心,不断克服自己技能上的缺陷,不断进步;让能完成训练任务、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鼓励他们改进操作方法和操作工艺,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评价:内容全面,方法多样

评价内容全面化 评价内容要“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评价是对学生技能训练成绩进行分析总结,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再理解、再加深过程。通过评价,应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1)知识: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评价,一是看是否达到了“必需、够用”,二是看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技能训练的能力。(2)技能:是课程评价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必备的岗位技能。专业技能又分为基本技能与综合技能。基本技能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如焊接、常用仪器的使用、电路图的识读、电路的识读、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综合技能是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途径。如在单级低频小信号放电器的安装与调试训练中,提出几种故障如短接集电极电阻、静态工作点设置偏高、输入信号幅值过大等,或发现学生安装的电路不正常时,看学生是如何查出故障原因的,作为该项目的综合技能评价标准。(3)职业素质:是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安全操作、团队协作、与同学交流沟通、应急应变的能力等。

评价方法多样化 学生技能训练的评价既要有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既要有量化评价的成绩,也要有质性评价的评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对象认同评价结果,从中得到启发和激励。(1)定量与定性的方法相结合:定量,就是根据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确定若干评价项目,确定评价标准和根据权重给予相应的分值,根据学生技能训练的情况,评价出学生的训练成绩。成绩评定能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进行有效的控制,激励和督促学生对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定性,就是根据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工具的使用、元件和器材的选择、使用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工艺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在评价表中写出评价结论。通过定性评价,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学习信心,不断克服自己技能上的缺陷,不断进步。(2)学生自评、小组评定与教师确认的多元主体评价:学生自评,就是让学生对照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自己给自己评定成绩和对自己的技能训练表现写评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的自评,是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与关怀。小组评定,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教师确认,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成绩、小组评定的成绩,对照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给学生评定技能训练的成绩。(3)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学生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有些表现是需要控制的,如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反训练纪律、可能损坏仪器或仪表的线路连接等;有些表现是需要鼓励的,如采用新工艺和新方法、对设备的安装或线路的制作提出新的看法或新的见解、对教师在教学中讲解的操作提出的疑问等。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无时无刻不在向教师提供信息,为全面评价学生的技能训练,应注重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每个项目训练结束,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的评定,对学生表现给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肯定学生的成绩,是对学生的鼓励和鞭策,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加深。两种评价相结合,既注重了过程,又抓住了结果。

总之,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项工作。训练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考核是检查学生训练结果的手段,评价是对学生技能训练成绩的肯定,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练中有考,考中有练,考后有评,以练促技,以考促练,以评代考,练考评一体化的技能训练模式,能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建立对专业的兴趣,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早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义芳.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黄革勋.电工技能训练实践教学评价的探讨[J].广东教育:职教,2009(2).

[3]裴洪庆.电子技能训练心得[EB/OL].(201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