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授课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工作目标
自延期开学之日起至正常开学期间,以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前提,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教育平台,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电脑、手机APP和智能终端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线上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消减疫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确保特殊时期教育教学顺利过渡。最大限度实现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部署,逐级推进。教育局负责学校网上教学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具体指导。各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市和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做好本校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学校根据信息化基础条件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遵循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差异化实施办法和措施,灵活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职业技术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预案,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先做好毕业年级、特殊需求的教学安排,同时做好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正常教学活动的衔接准备。
(三)精准实施,务求实效。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快捷、易用、实用、普惠的要求,优先选用本校应用成熟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效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授课、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确保线上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务实高效,与春季学期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各学校要加强与国家、省和市教育资源平台、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引导互联网教育企业向各学校免费提供安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
三、组织实施
(一)基础教育
1.教学组织。
(1)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延期开学期间,采取“一校一案”模式,以学校为主体,区分不同学段、年级、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网络教学方案和课程表,编制“居家学习”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法。
(2)注重线上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教学环节设计。各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师进行网上集体备课,共建共享备课资源库,尤其要加强对新任教师的指导力度,确保教学标准不降低。积极研讨交流线上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线上教学水平效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及时进行反馈答疑,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降低。
二是科学设定教学内容、时长。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线上教学内容宜少不宜多,进度宜慢不宜快,不得赶超教学进度。线上教学第1周以检查寒假作业、在线答疑、心理辅导、指导课外阅读为主,逐步过渡到讲授新课内容。(小学段,一、二年级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0分钟/天;三、四、五、六年级,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1.5小时/天。初中段,初一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小时/天;初二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5小时/天。高中段,高一高二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4小时/天)。因疫情期间耽误的教学内容,开学后将酌情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以保质保量完成学期教学任务。
三是加强初、高中毕业年级教学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集中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切实加强备考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线上学习要留痕、存档,要与学期“正常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其他年级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3)幼儿园可通过APP、微信、QQ等方式,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严禁幼儿园直接面向幼儿开展网上教学活动。线上培训机构不得以网络教学名义,违规组织超纲、超前培训。
(4)网络教研和教学指导。充分利用教育部“教研网”“教研”微信公众号、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等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完成新学期线上集体备课工作。教研员要加强对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指导、跟踪、服务和监督,探索创新网络教学多样化有效形式,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以创响名师名校“金名片”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我市优秀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组织名师工作室开展网上答疑解惑,并进行实时跟踪指导和检查。有关网络教学计划指导意见将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于近期另行发文。
2.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课堂。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设直播课堂,教师集中授课,课后分校(分班)辅导,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网络点播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存量资源和积累的“一师一优课”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资源点播。
(3)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推送给学生供自主学习。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4)电视视频学习。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教育电视台,通过直播、点播等方式进行学习。
(5)线上辅导答疑。各学校在组织网络课堂学习的同时,可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辅导、答疑,并合理布置作业,严禁加重课业负担。
3.教学资源。
按照“用好国家和省资源、聚集地方优质资源、开发内生特色资源”的总体思路,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选择相应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央电教馆提供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中国教育电视和通过电视频道播出有关课程(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人民教育出版社开放“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
(2)充分利用省、市、县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各学校可登录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市教育公共资源平台()。
(3)鼓励各校开发开放本校网络教学资源。各校要积极发挥现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按程序逐步遴选一批微课等类型的优质资源,根据实际需要提供面向本校中小学生的网络教学服务。在疫情期间,不提倡、不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录制线上课程。
(二)职业教育
1.教学组织。职业技术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预案,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先做好毕业年级、特殊需求的教学安排,同时做好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正常教学活动的衔接准备。要本着“合法合规、精准有效、安全快捷”的原则,优先支持实时直播,优化已有合作平台课程,按需扩大合作平台范围、加大合作共建力度,为线上教学提供课程资源支撑。组织本学期任课教师,通过学校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建课、授课、辅导答疑等培训。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应为网上教学和相关培训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确保线上直播授课、同步课堂、自主学习、考核评价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开展线上理论教学。职业技术学校要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和指导,任课教师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线直播授课、同步课堂、发放学习资料、开展网上交流与讨论、学习辅导答疑、布置课后作业等。任课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课程大纲,方便学生线下自学。学生应通过学习平成学习任务,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学习质量。任课教师要以教研室、课程组为单位,通过微信群等适当方式开展教学研讨,备课,做好网络教学课程设计。对不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学生,要选择适当方式进行授课,开展学业指导。高教社自2月15日起,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免费提供77门在线课程教学服务。
3.调整实践教学安排。职业技术学校要调整新学期实训教学计划,一律暂停组织包括毕业实习、技能竞赛集训等在内的所有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活动;一律暂停未经批准的一切团体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组织、不参加人员密集的各类活动。调整实验课的安排,等待学生返校后,根据实际教学周数进行安排,可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弥补延迟开学导致不足的学时。要及时调整新学期实践教学计划,校外实习实训活动开展时间,依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另行通知。对目前已在外实习、暂时无法撤回的学生,要采取自愿原则,协调实习单位、学生家长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安排专人加强日常管理和预防教育。要切实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4.就业指导与服务。禁止组织学生参加集中招聘活动,禁止职业技术学校赴市外开发就业市场(恢复时间另行通知)。职业技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灵活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及时通过各类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学校就业网站、微信平台等或推送供需信息,广泛采取网上招聘、线上面试等方式完成双选。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市内就业创业。要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以优质的服务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
四、工作步骤
(一)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指导及实施准备(2月18日前)
各学校成立线上教学活动组织领导机构,编制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做好教学活动安排部署。
(二)教师网上培训与备课(2月20日前)
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任课教师开展线上网络教育资源使用培训。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等方式,开展网上备课。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安排,进一步修订完善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三)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应用测试(2月21日前)
各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和教师代表开展相关教学平台测试工作,利用各种线上会议系统、即时通信工具对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开展应用培训,为全面实施网上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四)学校网络教育教学组织实施(2月24日后)
各学校于2月24日起全面启动实施网上教学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教育科、职业与成人教育科、法规科、教师进修学校、幼儿教育工作办公室、教育技术装备服务中心相关科室和部门为成员的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我市延时开学期间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学校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负责教学计划编制和教学内容安排,健全相关配套措施,指导教师全面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并根据教学实效对相关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二)强化培训指导
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技术装备服务中心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网上教学指导,为教师开展高质量的网上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切实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规律,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效。各学校教学指导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要紧贴教师需求,做好相关业务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三)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各互联网教育企业等的沟通协调,全力做好网络教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协调各互联网教育企业同步做好相关平台的资源更新和教学应用支撑工作。
(四)强化家校共育
各学校要结合《市培养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加强家校联系,分班级指定专人及时向家长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安排,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提前做好网络教学准备,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线上教学、按时完成网上作业。要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延期开学期间活动计划,让学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适当开展劳动教育等方式,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魄,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防止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学校、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现有条件,选择网络学习或电视空中课堂学习,防止再购置新的设备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五)强化质量监控
各学校要切实做好网络课程内容监管和质量保障。教师直播或录制的课程以及网络课程的选用,由各学校负责审核,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网上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加大作业考核检查、在线学习督导和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理论性比较强,不便开展实训教学,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组织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单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当代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
2“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
2017年,我校汽车专业“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获得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立项项目。目前,“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正在我校汽车专业多门课程开展行动研究。“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就是把德国的“六步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的六个步骤,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与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把六步中的一些步骤(如资讯、计划等)放在课前学习,形成新的“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完成“资讯”学习、收集知识点并完成在线测试等相关作业。根据学生能力和学习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把“计划”部分的任务放在课前让学生完成,比如列出实施环节所需的工具材料、操作步骤或分析可能的原因等。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混合式教学与行动导向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行动导向教学则是世界各国职业院校广泛应用的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
3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型构建
基于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授课模式现状,根据我校混合式教学改革和汽车专业“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将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型设计。
4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六步一翻转”教学模式实践
根据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六步一翻转”的教学模型,以汽车保险投保为例,教学实施过程如下。(1)课前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线上完成主要知识点的收集。把行动过程的资讯环节(知识点的学习收集)安排在课前线上完成,并要求学生完成一个课前学习任务和相关测试题。课前学习任务:如果你是一名保险公司业务员或汽车4S店的保险专员,你应该怎么为客户做好汽车保险投保服务才能使投保成功率提高?请把你的投保服务设想,写到班课(蓝墨云班课)的“课前作业/任务”里面。教师把汽车保险投保的知识点做成测试题通过蓝墨云班课进行任务布置,并相关汽车投保的视频资料;测试题设计要求根据汽车保险投保的内容设计成符合蓝墨云班课的活动形式,测试题一般设计成选择题、判断题或者问答题的形式,学生完成测试题所需要的辅助资料(小视频、文字资料、图片等)也要求教师提供到资源库中。在汽车保险投保这个内容中我采用选择题及判断题的形式做成测试题,并制作两个投保微视频提供学生观看学习,其中一个是上门服务,另一个是到店咨询投保。测试题一般要求学生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完成,结合本校情况,晚自习有两节课的时间学生是可以用来自主学习的,并且晚自习的时间学校还安排有生活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做测试题的过程中由生活教师巡查监督,保证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测试题,教师在晚自习时间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给出必要的指导及解答。(2)课中采用角色扮演法完成汽车保险投保教学。依据汽车保险投保的实际工作流程,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法组织教学,完成行动过程的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环节。教师首先提出如下情境设计:一位客户在汽车4S店新购买一辆别克英朗进取型轿车,请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客户在4S店跟保险专员咨询投保。任务目标是保险专员根据客户实际情况给出最优的投保方案,包括险种、保额、费用等。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室座位呈岛型布置,每组4人~6人。每个小组都设有组长、发言人、观察员、计时员、记录员这些角色,为汽车保险投保在课堂上采用的角色扮演教学法提供了有利条件。活动1:课前学习反馈首先,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的“选人”功能随机抽取几位学生上台谈谈自己课前完成的汽车保险投保服务设想。然后,教师再通过班课查看其他学生的设想。根据学生们的完成情况,由此引出课题“如何做好汽车保险投保?”活动2:制订汽车保险投保咨询扮演实施方案(计划、决策)按照角色扮演的要求,在汽车保险投保实施过程需要有保险专员及客户两个基本角色,也可以有服务经理、客户的亲人等角色。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根据课前学习收集到的信息,分析保险专员及客户在汽车投保过程中各自需要做些什么,讨论如何扮演好保险专员和客户这两个角色,写出两个角色在投保过程中交谈的内容,可以涉及投保的险种、投保额、费用计算及优惠等,越详细越好。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组内拿出一个最优的实施方案并写下来,形成本组的投保咨询扮演实施方案(表演的脚本)。组内选出两个学生扮演保险专员和客户,小组其他学生由组长做好分工(比如可以增加扮演有权答复保险费用优惠条件的经理、提出异议的客户亲人等)。活动3:汽车保险投保咨询扮演实施展示(任务实施)扮演客户的学生来到4S店跟保险专员咨询汽车保险投保,与扮演保险专员的学生按照之前制订好的投保咨询扮演实施方案(表演的脚本)扮演汽车保险投保咨询与服务实施过程,分组逐一展示。教师根据任务目标结合评价标准观察各组展示情况并记录,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扮演保险专员的学生按照客户的需求跟客户进行交流洽谈,并能帮助客户制订投保方案,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保险专员确实能够根据客户的车型及客户的购车用途、驾驶习惯、有无车库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然后为客户制订出一个最佳的投保方案。为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客户要提出一到两个异议,比如“保险费太贵了,你所说的险种对我来说意义不大,用不上”等。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各组的观察员观察并记录其他组的实施情况,根据评价表给其他组评分。活动4:汽车保险投保咨询扮演展示评价(检查、评价)任务实施评价可以采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时机可以在每一个小组展示结束之后,也可以在全部小组展示结束之后进行。小组自评:由组长执行,评价本组的角色扮演是否达到汽车投保咨询的任务目标,并根据评价表进行自我评分。组间互评:由各组的观察员执行,根据表演观察和评价表的评分情况,评价其他组的表现,通过相互评价和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点评:根据观察和记录,评价各组在计划、展示等环节的综合表现,发现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给出合理的建议。(3)课后线上交流巩固。课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写一份完整的汽车保险投保话术并上传到蓝墨云班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话术进行点评,学生之间相互对其他学生的话术进行评价。通过师生点评和交流,学生对自己所写的话术有了更好的认识和改进,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新媒体 微课 混合式教学
一、引言
我院电子信息专业自从2004年开办至今,每届至少都是两个教学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不可能照顾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而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课堂讲授,造成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师生间有效的互动交流缺乏,同时高职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不是十分容易理解,需要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重复。加之我校招生规模的增长,新增学科专业多,这些都给我校的教学师资队伍带来了严峻挑战。那么推行混合式教学可充分利用我校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个性化需求。
二、混合式教学及其优势
1、混合式教学。Internet的普及和E-learning的发展,在教育技术领域出现了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又称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混合式学习最初指的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现在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也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学习技术的综合运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师生角色固定的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线上教学学习模式,而是实现了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
2、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借助微课学习视频,能较好地避免传统课堂“一刀切”的情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自己定制开展个性化学习,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混合式教学可以提供多种学习内容,使不同的学习内容形成互补。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和线上教学平台上学习知识体系,又能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接触大量辅助学习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如果学习者上课没听懂的,在课后还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教学视频来重复学习;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预习后带着问题去听自己的任课老师课堂讲授,或者带着问题在课后去回放微课视频,使学生更有效率和有针对性的学习。混合式教学结合了传统技术和新技术,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包含不同技术手段的学习方案和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基于网络环境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这为学生操作计算机学习、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教师不仅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而且要更科学地利用好信息技术,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三、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1、线上微课设计。1设计并制作微课、PPT等教学材料,明确相关任务和知识点。在微课中设计练习和思考环节,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提供线上微课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微课的学习和问题反馈,以便教师合理安排线下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2、线下理实一体教学。1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反馈的问题以及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解答,引导学生去掌握理解。2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相关的工作任务,通过学生分组来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
3、教学评价。1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考核,评价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的效果。2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和看法。3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得出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进一步提升后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程;对分课堂;理论课程;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69-02
一、引言
自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2015年全国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000多万人,中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但是,大规模的扩招,也使得学生层次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看电脑,不认真听课的情况普遍存在[1]。尤其是理论类高校课程,由于难以理解,目前仍然偏重于讲授式教学。但是,讲授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跟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由于理论类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每节课涵盖的知识点过多,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微课程与对分课堂的优点,本文探讨了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微课程与对分课堂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2]。作为一种简短而高效的学习资源,微课程能够有效提高知识传输的效率,压缩知识传输的时间,使得学习者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知识内化,开展更多的探究式、协作式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分离了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课后学习两个过程,师生交互很少,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低,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讨论式教学[3]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符合大学教育对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培养的这一主要目标。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对分课堂这一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4]。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时间分配一半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和讨论的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而且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
将微课程用于诸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体现,为解决当前高校理论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微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1.课堂实施方案。目前笔者所主讲的课程是《自动控制原理》,面向的对象是测控技术及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以及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学生,班级人数35人左右,每周上课1次,连续3节。本课程是学院平台课,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学习的侧重点都不一样,所以采用讲授式教学,统一授课标准和考试标准并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另外,由于每次课连上3节,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对教师的注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为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拟采取对分课堂的新型教学形式,并结合微课程的优点,为学生课后突破重点、难点提供指导。具体的对分课堂教学形式如下:第1周前1节半课由教师介绍第1章中的课程性质、特点、学习内容,并对学生按相同专业进行分组(每组4~5人,每组由小组成员选出组长)。后1节半课由教师讲授第2章第1~2节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并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第2周第1节课,由学生按小组开展讨论,温习课本内容、分享学习体会、互相解答疑难,并讨论上节课布置的课后习题。第2节课前半节,随机抽取1个小组分享学习体会及课后习题讨论情况,师生共同讨论并解决疑难问题。后半节课以及第3节课,教师讲授第2章第3~4节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并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第3~15周的模式与第2周类似。
2.课后实施方案。《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要求较高,而且课程内容抽象。为了提高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效率,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本课程在课后具体实施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首先,教师在每次课后提供2个微课程供学生线上学习:(1)上节课教师讲授章节的微课程,包括重难点讲解和布置的课后习题。(2)上节课师生共同讨论的疑难解答以及课后习题的典型错误分析。
其次,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不同,本校采取坐班答疑和自习答疑的措施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之初,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答疑,为不同专业及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帮助。
最后,考虑到不同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本课程将小组作业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要求各小组根据自身专业背景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运用本课程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通过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3.考核实施方案。本门课程总分100分,采取形成性评价和差异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突出过程性又充分考虑不用学生之间的内在差异,促进所有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出勤(10%)、课堂讨论(10%)、课后作业(15%)、小组作业(15%)、整章测试(20%)和期末考试(30%)。课堂讨论环节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讨论,对取得进步的后进生要给予充分肯定,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小组作业由各小组代表在课堂进行展示,根据各个小组的选题、分析过程以及获得结果由教师和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评价,最终确定每个小组作业的成绩。在每章结束后抽20分钟左右的时间出1~2道题进行测验,允许小组讨论但不允许抄袭,小组所有成员的成绩按照回答最差的学生成绩确定。本项考核措施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优生去主动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期末考试实行开卷考试,在出卷时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四、微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了讲授式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既能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对分课堂的讨论环节安排在学生自主学习一周后,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学习、思考并发现问题;师生通过课堂讨论环节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课程作为一种简短而高效的学习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结合微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兼顾两者的优点,为提高当前高校理论类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利萍.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16-117.
[2]金陵.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33.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职教改革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直接指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滞后性,强调了强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职教改革刻不容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
一、何谓1+X证书制度
“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X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主要考查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素养。可以说“X”是“1”里面没有的、作为补充强化的内容。X证书就像英语四六级,社会对英语四六级的认可度非常高,在应届生招聘会上我们能看到不少企业把英语四六级作为一个筛选人才的门槛,X证书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一个被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都认可的、能够体现学生职业水平的证书。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X证书包括网店运营推广、商务数据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等证书。是否只有电商专业的学生才能考取这些证书呢?“职教20条”明确告诉了我们,不是。学生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选择考取不同的X证书,而由于一个X证书适合于多个行业领域,对于学生来说,考取X证书能够使他们拥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那么X证书都适合哪些专业的学生考取呢?举个例子,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适合什么专业的学生考取呢?按照商品售卖渠道的划分,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专业的学生都适合考取;按照售卖产品不同的划分,汽车营销、旅游管理、医药营销等专业的学生都适合考取;按照售卖对象不同的划分,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生都适合考取。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选择考取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由于一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适合于多个行业领域,对于学生来说,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就业竞争力,进而拥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区别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上岗前在院校内获得的,是学习结果的凭证,也是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凭证。而职业资格证书是上岗后在院校外获得的,是某个行业的准入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上盖的是行政主管部门的章,是由各个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如:注册会计师(实施部门为财政部)、教师资格证书(实施部门为教育部)等。近几年不断取消了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未来将只有39个左右。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上盖的是企业(X证书对应的培训评价组织)的章,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将受到更多的重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机制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运行机制主要有三大主体:政府、培训评价组织、院校。政府负责筛选符合要求的、质量好的企业作为培训评价组织,同时要切实做到“放管服”。培训评价组织的性质是行业组织、教育机构、评价机构,负责制定标准、与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组织师资培训、组织考试、颁发证书等,要注意的是培训评价组织不能直接培训学生,只能进行师资培训。院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在培训学生的同时也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书证融通,进行评价模式改革、学分制改革、弹性学制改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评主要包括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门考试,60分及以上视为合格(百分制),两门考试都合格方能获得证书。初级和中级证书可直接考取,高级证书则需要获得中级证书之后方能考取。
四、1+X证书制度将破解的职教难题
(一)落实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是1+X证书制度的最终目标,通过1+X证书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在教材上将理论性强的教材科普化,将行业内的一线工作流程、职业标准、新技术新知识、碎片化的和未成体系的知识等进行整合打造成工作手册式活页教材。在教法上实现教师示范和师生互动答疑,这对教师在专业水平上的要求更为严格。在教师团队上打造出自身能够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同时能在对口企业上岗的双师团队。
(二)全日制向弹性学制的转变
所谓弹性学制,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学校给出一个最迟毕业年限,学生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安排在规定年限内修够学分即可,如果学生提前修完则可提前毕业。目前境外许多高校都采取了弹性学制。弹性学制这样的模式更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虽然目前国内依然是全日制为主的学制模式,但1+X证书制度必将带来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模块化教学、弹性学制等灵活的学习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管理制度必将在试点工作中涌现出来。
(三)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
传统的学历教育更倾向于获取文凭,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对职业领域的探索不够深入。针对这样的情况,“职教20条”中明确指出X证书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1+X证书制度带来的改革旨在让学生了解专业技能知识、企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职业标准、工作过程等,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更是终身受用的知识。
(四)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
传统的职业教育更偏向计划机制,由国家统一计划和调度,缺乏市场竞争活力。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引领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深化三教改革,并将引导院校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进一步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高质量开展社会培训。此外,中央财政还建立了奖补机制,对各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给予奖补,无论是院校还是培训机构,谁能帮助学生拿到证书,谁就能获得奖补资金。
五、落实1+X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盲目考证
1+X证书制度其宗旨是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进而缓解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然而,目前盲目考证的现象在高校中屡见不鲜,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明确。盲目考证最后容易造成“多而不精”的结果,学校应当注重结合专业和行业领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同时,老师应当有指导性地向学生讲解适合考哪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何适合考这些证书,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辅助参考意见。
(二)师生需要适应专业交叉学习
以电子商务专业网店运营方向为例,如果想开好一个网店,不但要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对市场营销、商务数据分析等专业的知识也要能够融会贯通,学生可根据自己未来的就业需求考取网店运营推广、商务数据分析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业交叉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以实际工作流程为导向,有目的有条理地去学习。但对于一些院校来说,专业交叉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但师生都要去适应专业交叉学习,还涉及整合各专业资源、教师团队升级、管理机制的变革等诸多方面。
(三)部分学校师资培训力度不够
目前的1+X师资培训的整体情况是,各院校选派几位老师到试点院校由培训评价组织进行统一培训(或以线上授课的方式),老师回校后再培训校内老师,进一步培训校内学生。然而,由于对证书考试平台的不熟悉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透彻,在师资培训过程中问题重重,尤其是跨专业参加X证书培训的老师非常吃力,此外还存在部分老师无法自己通过培训考试的情况。在师资培训方面还应给予更充分的重视,进一步加大力度。
(四)教学管理改革
为实现1+X证书制度的落地,需要从学习时间、选课制度、学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改革,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进行跨界学习,并在教学管理、成绩管理、考核管理等方面实现制度化和体系化,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在不影响本专业学习的同时,达到提升“一专多能”的目的。如果想实现1+X证书制度的落地,还需学校自上而下地进行整体变革。
六、结语
1+X证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一线教学中要落实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需要结合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学校三主体,改革专业标准和考核机制,督促全国职业院校在标准的考核机制下提升教学质量,在为企业输送更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缓解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
[2]王兴,霞.1+X证书制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