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科技问题

农业科技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科技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科技问题

农业科技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融资;农业企业

1农业科技园区融资面临的问题

农业科技园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各级部门针对园区融资的一系列问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然而由于企业自身因素和其他外部因素,一些政府相关部门的优惠政策在现实操作中较为困难,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此外因为一些企业不符合相关规定而未享受相关政策,进而造成了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所以,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在园区的发展平台,除了自身的融资特点外,也存在着与其他企业一样的融资困难,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融资途径不畅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园区企业自身问题

园区内的农业高科技企业自身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信用问题尤为突出。许多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建立时大多依靠政策支持,不能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过硬产品。许多园区企业的再生产需要的资金来源于向银行进行借款,当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时,往往只能关门,与此同时企业自身还有沉重的债务包袱,许多企业会想尽办法拖欠银行债务,更有甚者,许多园区企业出现现金不入账,不还贷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园区企业的信用形象,使整个市场的信用环境不断恶化。此外,园区内的许多农业科技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企业的日常的生产活动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会计信息不完善。银行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和资金使用情况,这阻碍了企业和银行更好地开展相关业务。这类规模的企业往往会出现自有资金不能够满足生产,只有通过借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这样会形成过高的负债率,在对企业借款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障碍。

1.2融资渠道单一

在企业成立初期,此类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在这一时期,企业的发展都是来自于自身的资金积累包括自筹资金和相关的留存收益,此类资本基本上是向亲属朋友的借款和投资者自身的存款。但是这一期间企业筹集资金有限,在企业成立初期发挥作用,然而由于企业想要进一步壮大,还需要后续资金的不断投入。在企业的后续发展中,重要融资方式包括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其中债务性融资是大部分企业主要的筹措资金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其中向银行借款的筹措资金的方式占绝大比重。农业科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取得资金的方式较为单一,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3融资政策渠道不畅通

有关部门没有对园区企业的融资提供有效、合理的支持政策和支持渠道。农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有其自身特点,农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而且生产周期长,生产资金回收慢。农业企业生产需要较多资金支持,而农业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相较其他企业扶持力度不大。而且优惠政策很难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有效的利用,实用性相对较低。而且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政府相关部门对其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很难形成一套合理有效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体系。这种情况造成园区企业融资政策渠道不畅通问题的出现。

2解决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融资问题的措施

农业科技企业存在一系列融资方面的困难,说明了园区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针对这些多重因素造成的相关难题。应当采用综合性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的融资环境。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2.1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目前来看,一方面国家对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专项的法案还较少。所以,我们需要对相关公司融资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享受政策带来的优惠待遇,减少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使企业有一个更好发展的法制环境,从而为企业更好发展扫清法制障碍。另一方面因为此类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企业生产不稳定,生产经营风险相对较大等情况比较突出。筹措资金的方式较为单一,借贷现象尤为严重,对农业科技企业融资十分不利。因而此类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资金问题,更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拓展政策性融资渠道。

2.2创新发展直接融资方式

科技园区往往经过风险资本和人才的引进,来促进园区的发展。园区的发展又进一步提升了风险资本和人才的引进。由于农业弱势性的固有特征和风险的不可预测性,给园区企业融资带来了问题。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企业出现风险的程度很高,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资金,刚刚建立的企业更是如此。风险投资的进入,使企业能及时掌握一手信息,降低了企业进行生产的风险,让风险投资资金在企业中得到更好的运用,从而使农业科技园区和风险投资形成更好的优势互补。应当建立风险投资服务平台使其发挥纽带作用,给双方提供相关信息。还应设立相关的风险补偿基金来防范项目失败情形的出现。

2.3增强园区企业融资能力

要想进一步缓解农业科技园区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更需加强自身的融资能力。而提高融资能力最重要的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也就是需要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研发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产品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时,有必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并评估产品可能出现的风险,良好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企业的每一分钱都发挥作用。另外,企业想要进一步的发展,还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树立企业发展,人才先行的理念。引进符合园区企业的管理类人才,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层的素质,提高管理层的专业化水平,使园区内农业科技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积极吸收专业科研人员,为产品的不断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最后,还要利用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积极进行申报,减少因为政策因素而给企业带来的成本费用的增加,利用政策优势继续使公司发展壮大,从而使公司融资水平不断发展。

2.4构建园区金融支持体系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积极引导国有和社会资本对农业科技园区进行投资建设,汇集形成更多的金融资源,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资本的发展层次,活跃资本市场。在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金融平台连接企业和金融方的作用,形成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相互协作,互利互惠。进一步发展园区内的信用担保体系,使得企业在有资金困难时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使企业和金融机构能够良性互动。

3结语

农业科技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资金支持

要想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较少,不利于科技兴农政策的开展。现如今,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研的经费站农业生产总经费的比重较低。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世界许多国家在1%以上,但是我国却仅仅为0.17%~0.27%。通常情况下,只有当比重达到2%左右时,才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获得充足的科学技术支撑,但是我国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较低,这就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现象:(1)成果推广难以形成大规模、(2)国家级项目争取不到、(3)品种改良更新不到位等等。

1.2创新人才极度缺乏

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人才是其中的根本,如果缺乏科技人才,那么农业的创新工作也就无法有效开展。从农业方面来看,我国的科研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很难满足农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因为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的配套政策未能实施,使得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不够理想,与其他行业的差距逐渐拉大,这样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1.3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在我国,科研成果与农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这就使得农民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使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受到了阻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农业科技创新效益的显现周期较长,而且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成本更大,这就挫伤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2)由于农民自身知识的不足,使得他们采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有限,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解决对策

2.1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

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政策的支持,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首先,要走多条投资渠道之路。

2.2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农业科技创新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无论是进行科技创新,还是进行技术成果转化,都需要依靠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才能够得以实现。所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并建立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以便将人才的潜力进行有效的发挥,使他们最大化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另外,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进而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3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农业的发展所服务,所以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让广大农民都认识到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是农业科技展示其强大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吸引广大农民的兴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需要相关科研部门不断提供先进的科技成果,并通过提升农民的认知度,来实现对这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换,继而促使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实现我国农业的经济增长。但是,农业科技成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条件的影响,所以其转化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工程。因此,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对农业科技体制进行适当的改革,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管理力度,要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还需要广大农民加强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提高自己采用科学技术的意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农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也需要实现科技的创新与突破,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并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如此,才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问题与对策;佛山市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5-05-02

农业科技推广是指农业技术人员通过试验、示范等活动,将农业技术(包括种子、植保、土肥、栽培等物化和非物化技术)和科技成果传播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有关农业技术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扩大面积和规模,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1]。农业科技推广是促进农业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力,对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3]。近年来,佛山市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发展。但是,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在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体制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因此,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研究,对于促进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目前,高明区设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包括农技推广、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植物检疫、农产品加工等,全区每个乡镇(街道)设农业科技推广站。近年来,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3年,高明区建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面积733.33hm2,水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300hm2。引进、示范作物新品种45个,其中水稻新品种30个;经济作物新品种15个,示范面积1 533.33hm2,幅射带动面积0.97万hm2。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50个行政村,服务农户1.2万户,推广面积1万hm2次;培育科技示范户142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 420户;开办农技培训班58期,培训农民4 513户;举办现场咨询会、观摩交流会8场次,累计接受咨询4 465人次;累计派发培训、宣传资料42 310多份,免费派送优良种子种苗约2.5万包(株)、高效低毒农药约4.2万多包(瓶)、优质肥料约8.5t等。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引进了新品种、新技术,加强了农民的科技培训,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

2 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

2.1 农业推广机构运行乏力 高明区共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共5个,其中:区级推广机构1个,乡镇(街道)4个。目前农业科研和推广人员的科研推广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农技推广单位属于政府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执行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职能,在技术推广中,长期以来高明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全市农技推广单位办公条件都较艰苦,乡镇站中,有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站无办公场所,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推广工作停留在“一张嘴,两条腿,眼观手摸”的原始状态,已有的办公用房破旧,年久失修,部分已成危房。乡镇农业技技术推广站,达到“四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标准的几乎没有。且个别乡镇没有列支专项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除了人员的工资外,没有任何事业费和专项费,开展工作十分困难,甚至负债运转,制约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正常进行。

2.2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职称结构看,高明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高级职称占10%,中级职称占42%,初级职称占35%,其他站13%;同时,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其中大专及以上占51%,中专或高中占46%,初中占3%。从专业结构看,畜牧、兽医、农学、蔬菜等传统专业人才较多,农经、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以及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另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三老化”问题严重,而人员老化,结构老化,知识老化。同时由于人才流动不畅,新毕业的大学生因编制原因进不来,人才队伍日趋老化,很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断层现象比较严重。

2.3 管理体制不顺,推广服务功能不强 目前,高明区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多数是由农学、畜牧、蔬菜等专业技术人员组合而成,乡镇负责行政管理,人事安排,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业务指导。这种按行(下转45页)(上接5页)政区域设置“小而全”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不仅难以适应农业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形势的需要,而且增加了管理难度,使业务主管部门在宣传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规时感到力不从心。加之乡镇(街道)农技人员的经费也与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完全脱钩,使得区业务主管局在人事调整、新技术推广、新品种试验示范和业务工作考证考核上难以管理,导致区、乡镇(街道)两级业务断链。同时乡镇(街道)农技综合服务中心都有包村任务,农技人员大部分被安排去做行政工作,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从而挤占了他们开展农技推广业务工作时间,导致农技推广服务功能弱化,形成了“区上管不了,乡镇管不好”的不利局面。

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

3.1 加强农业推广机构建设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农技推广的基本条件之一。针对佛山市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硬件设施不完备的情况,笔者建议应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具体对策如下:第一,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整合现有各类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建立市、县、镇(街道)、村五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第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上规模、有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在就业市场有影响的培训品牌[4]。为有效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各基地可由首席专家负技术总责,制定生产方案确定主推品种与技术,把基地分新品种、新技术、课题试验等区域,使基地成为品种展示、技术示范、信息传播、培训创业的平台;建立县、镇(街道)、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突出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对示范区域内的村民进行科技培训,现场指导,提升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3.2 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农技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进作风,强化服务,使他们逐步树立起爱岗敬业、为民服务思想,促进农技推广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加大对农技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强化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不断“充电”,提高农技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5]。同时,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在区广播电视台开办农业科技知识栏目,由农技人员按农时季节为农民进行专题技术讲座;三是加强农技队伍的管理,严把农技人员进出关。凡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确保农技队伍的相对稳定。建立健全农技人员工作、学习、纪律、考核、奖惩制度,对农技人员实行岗位目标责任管理,使农技队伍形成一种人人有事干、个个争贡献的新风貌。

3.3 理顺农业推广管理体制 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综合站实行“双重管理、以区里为主”、人财物“三权”归区里的管理体制。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负责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领导,具有领导权、指挥权、协调权、监督权、考评权和站长任命的推荐权,乡(镇、街道)农技人员副科级后备干部的推荐以乡镇为主。区农业科技推广主管部门负责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综合站人员编制、财产财务、业务工作管理,对乡(镇、街道)农技人员的任职、调动、考核、晋级、评先,要充分听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综合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工作协调;实行区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服务对象按4∶3∶3比例计分的三方考核机制。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工作日志和考勤制度,确保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综合站人员一年70%以上的工作日从事农技推广服务。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综合站人员经费由市财政保障,基本工资及阳光工资由市财政列入对口的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发放,其他政策性补贴由所在乡(镇、街道)负责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春芳,王济民,周慧.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培训问题研究[J].基层农技推广,2013(04):1-5.

[2]郑洁.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创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02):243-248.

[3]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3.

农业科技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资金支持

要想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较少,不利于科技兴农政策的开展。现如今,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研的经费站农业生产总经费的比重较低。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世界许多国家在1%以上,但是我国却仅仅为0.17%~0.27%。通常情况下,只有当比重达到2%左右时,才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获得充足的科学技术支撑,但是我国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较低,这就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现象:(1)成果推广难以形成大规模、(2)国家级项目争取不到、(3)品种改良更新不到位等等。

1.2创新人才极度缺乏

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人才是其中的根本,如果缺乏科技人才,那么农业的创新工作也就无法有效开展。从农业方面来看,我国的科研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很难满足农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因为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的配套政策未能实施,使得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不够理想,与其他行业的差距逐渐拉大,这样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1.3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在我国,科研成果与农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这就使得农民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使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受到了阻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农业科技创新效益的显现周期较长,而且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成本更大,这就挫伤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2)由于农民自身知识的不足,使得他们采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有限,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解决对策

2.1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

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政策的支持,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首先,要走多条投资渠道之路。

2.2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农业科技创新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无论是进行科技创新,还是进行技术成果转化,都需要依靠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才能够得以实现。所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并建立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以便将人才的潜力进行有效的发挥,使他们最大化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另外,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进而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3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农业的发展所服务,所以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让广大农民都认识到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是农业科技展示其强大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吸引广大农民的兴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需要相关科研部门不断提供先进的科技成果,并通过提升农民的认知度,来实现对这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换,继而促使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实现我国农业的经济增长。但是,农业科技成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条件的影响,所以其转化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工程。因此,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对农业科技体制进行适当的改革,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管理力度,要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还需要广大农民加强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提高自己采用科学技术的意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农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也需要实现科技的创新与突破,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并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如此,才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问题范文第5篇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吸收、创新和集成开发的重要基地和窗口,有力地促进了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以苍溪县农业科技园区为例,野聚土防水、少耕免耕、机械进园、高位嫁接、平行拉蔓、自动微喷、种养循环冶等猕猴桃技术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由原来的20hm2扩大到133.33hm2,还辐射带动广元市元坝区采用聚土防水新模式发展猕猴桃66.67hm2。农业科技园区展示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当地和周边的农业产业发展,极大地提升农业产业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广安市以观塘镇为核心建成面积达346.67hm2的广安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设施农业基地,辐射带动近400km2的现代农业发展,惠及12个乡镇近30万农民群众,2010年农民人均增收3738元。

    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建设园区时没有进行整体规划,且多数园区从方案论证到规划设计时间仓促,未能做好规划准备[5-6],无地方特色,有些园区选择的产业根本就不适合当地种植;部分园区只重观赏价值轻实用价值,从美学的角度考虑的多,偏重观光休闲功能,造成科技园区在后期使用中的诸多不便;甚至有的地方为了迎合某些主要领导的意图,在园区内大量引进野高、精、尖冶的设施,片面追求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和先进设施,而不是真正地从发展角度出发、以科技发展农业为目标,仅成了政府的野形象工程冶[2-3]。调查表明,农业科技园区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成都片区,该区面积占全省10.93%,但是却建设了33个农业科技园区,在全省园区总数中的比例较大,达到35.48%;农业科技园区数量较多的地区为川东片区和川南片区,川东片区和川南片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居全省总经济发展程度的中等水平,二者园区的建设密度也相差不大;农业科技园区数量最少的地区为攀西片区和川西北片区,这2个片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落后于其他几个地区,尤其是川西北片区,其占地面积非常大,约占全省面积的1/2,但是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时间晚,较落后,截至目前仅有4个省级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为农民做榜样,帮助农民一起发家致富,促进新的科学技术在农村得以推广和应用。但是,目前部分园区的建设是以政府投资为主,造成政府主观意识太强,对园区的建设方面干预太多,不能引进最佳的科学技术,往往导致经济效益较低,或是过分贪大求洋,脱离实际,使其示范容易但是推广困难,老百姓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受益甚少,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科技对农业园区的建设至关重要,只有将科技融入到农业园区的建设中去才能建设出好的农业科技园区[1]。但是部分园区在建设期间科技支持力度过大,但是在运行时缺乏创新意识和自主研究精神,导致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还未能掌握,不能创造出具有高市场竞争力的、高效益的技术品牌,同时由于园区的科技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又制约了自身特色产业的发展。另外,园区技术推广扩散方式单一,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没有与科技示范基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较低、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导致其在指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时力不从心,不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4]。

    发展对策

    在园区建设期间,要聘请专家对园区的水平布局、垂直布局、功能定位、主导产品及优势产业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充分的论证,避免市际、县际之间的规划雷同重复;在园区运行期间,可采用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的方式引进人才,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科研活动,注重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同时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使科技人员特别是高素质科技人才心甘情愿扎根园区,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符合我国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新型技术创新体系、示范推广体系和产业开发体系[5]。按照结构合理、优势突出、层次分明、分工协作的原则,在四川省建设一个资源配置合理、区域分工明确、优势特色互补的农业科技园大网络,做到区有综合性示范园区,县有高标准示范园区,乡有特色示范园区。形成野核心区要示范区要辐射区冶梯度推进的技术传播途径。在充分发挥发达地区数量多、标准高、规模大的农业科技园区带动作用的同时,高度重视偏远地区园区数量少、档次低、规模小的问题,这些地区更应加快园区建设,努力实现全省满覆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是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的核心。农业科技园区要建立健全企业或业主准入机制,严格把关入主园区的企业和业主,同时园区应遵循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冶的原则,逐步建立野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冶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企业经营机制,保障园区持续稳定发展[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