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ECFA;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63-03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规范两岸经济贸易合作的基本协议,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作为WTO框架下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ECFA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WTO体制内存在和发展,同时受到WTO的约束和监督。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区域”概念的解释具有特定的含义,WTO绝大多数成员方是独立的国家。但特殊情况下,单独关税区也可成为WTO的成员方。于是,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规定中,不论关税同盟,还是自由贸易区,其区域均指“关税区”,在这个意义上,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不同国家之间成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一个国家内部建立的经贸合作安排应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的发展模式[1]。
一、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为了谋求共同的经济贸易发展,通过缔结条约而建立起来的经济贸易联合的过程[2] 。而法律角度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是发生在某一国际区域的有一定政治、经济联系的多个国家或关税领土内,兼有跨区域性的特征。其所涉及的领域具有特定性,即主要限于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一定范围内。目前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领域,从货物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范围,如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投资措施等。
为保证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顺利进行,就需要一定的法律规则作为保障。国际条约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法律规则的主要形式,因为条约是具有缔约能力的至少两个国际法主体意在按照国际法产生、改变或废止相互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一致。条约的造法性和契约性的功能可以为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有效运作提供法律支持。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法律规则突出规则导向性。以规则为导向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可以较为公正、公平地分配以货物、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利益,而且,规则为导向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往往具有可操作性、可预见性以及稳定性的功能。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强调一定的强制性。强制性不仅体现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机构设置、条约方式、法律规则的采用等方面,而且重要的是,这些形式里面贯穿一些带有诸如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制性的机制。
除了法律规则的保障之外,一系列永久性机构的建立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运作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些永久性的机构包括立法、行政或执法、司法或具有司法性质等方面的职能,并且具有制度性场所、相当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性。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往往是重大、实在的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故需要具有立法职能的机构,有执行最高权力机关决定的机构以及处理、协调、服务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各种经常性工作的机构。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类型的确立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运作的具体表现。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在法律角度上分为四种类型,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完全的经济同盟,它们的自由化程度由低到高,每一种类型在法律上各有不同的要求[3]。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必须遵守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相关规定。在WTO框架协议中,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规则主要规定在四个国际文件中:《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第24条、《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5条、《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和更优惠待遇、互惠及更充分参与的决定》的“授权条款”以及《关于解释1994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第24条的谅解》。上述四个文件中规定了建立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规则。
综上所述,法律角度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一定国际区域内的诸个国家或关税领土以协议为基础并建立一定机构,确立一定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类型,在某些特定经济领域有效地实施统一规则的整合过程。在此整合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性、规则性以及组织性的特征。
二、ECFA是WTO框架下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
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方面,2008年5月后,海峡两岸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两岸经贸往来向着正常化方面发展。“海协会”与“海基会”在2008年6月以来,进行制度化协商,签署多项协议,成果丰硕。然而,在未来两岸贸易及人员往来日趋紧密的情况下,必会产生各类经贸问题。仅靠“海协会”及“海基会”处理两岸经贸关系,渠道过于单一,对未来两岸经贸的发展上,必将形成瓶颈。因此,有必要建立全面性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才能满足贸易上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两岸经贸事务需求。在此基础上,中国内地和台湾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如果落实好协议内容,积极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ECFA包括序言和5章16条及5个附件,内容涉及双方合作措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程序内容。这些内容包含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内容之内,完全具有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性的特征。在ECFA序言中指出:本着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通过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因此,ECFA是在无损于对其他WTO成员所作的承诺前提下对两地经贸关系所作的安排,符合WTO及GATT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内在要求,因此,ECFA属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符合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规则性特征。ECFA作为WTO框架下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受到WTO的约束和监督,并在WTO体制内存在和发展。
但是,ECFA又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从国际公法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国家,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ECFA不具有国际法的属性。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者,谓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面协定,不论其载于一项单独文书或两项以上相互有关之文书内,亦不论其特定名称为何。1986年《关于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条约法的维也纳公约》把国际条约从“国家间”扩展到“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的条约。中国内地与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不具有“国家间”、“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的因素。但是内地与台湾是一个国家内的两个单独关税区,于2001年先后成为WTO的正式成员,ECFA的主体是WTO体制下的两个正式成员。所以,ECFA的调整对象既不是国家间的国际经贸关系,也不是中央与地方间或地方与地方间的国内经贸关系,而是一个国家内不同的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贸关系,是WTO不同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系。
从国际民商事法律角度看,“国际”既包括国家,也包括一个国家内的不同法律区域,由中国政府和中国台湾签署的ECFA,是一个国家统辖的不同单独关税领土间的区际协议。也就是说,传统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规则是调整同一区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国际因素和“国家间”的特性,而ECFA则不具备这一特点,它调整的是一国之下的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济关系。它所追求的经济一体化,是指各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是一种WTO框架下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
三、ECFA是一个弱化机构设置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各方经济利益,就会出现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可以说,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基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载体,是在契约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的组织模式。ECFA亦不例外,它既是WTO框架下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又是一个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组织是一种主要执行经济职能的专门性国际组织,是国家间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形式,也是一种制度性活动场所 [4]。“国际”揭示出国际经济组织的参加者一定是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个人、法人或民间团体。“经济”说明了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和活动范围,即它是经济领域的组织。“组织”说明的是国际经济组织体制上的特点。一般情形下,组织应该是一种常设机构,一种实体,它应该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5]。这些是国际经济组织的共同特征。在国际经济组织名称前冠以“区域性”修饰,就构成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只不过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区域”是指能够进行多边或双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大于一个国家的或一个法域的地理范围。由此,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区域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由特定地域的国家或地区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传统上,其成员一般限定在某一个比较特定地理上相连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目前,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朝着开放性的方向发展;第二,国际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建立起来的,超过了一个国家或法域的地理范围;第三,经济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职能不像一般国际组织那样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有活动,它是为特定的经济目的而设立的,主要致力于协调区域内各国的经济政策,就经济领域内的冲突进行调节,其活动范围主要限于经济领域;第四,组织性。如同国际经济组织中的“组织”一样,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中的“组织”是一种常设机构,有办公地点和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组织是安排分散的人和事物,使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是按照一定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判断一个机制性实体是否一个组织,首先要看其是否设置有机构,其次而且是最重要的要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ECFA设立一个常设性机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会由双方指定的代表组成,负责处理与协议相关的事宜,包括但不限于:(1)完成为落实本协议目标所必需的磋商;(2)监督并评估本协议的执行;(3)解释本协议的规定;(4)通报重要经贸信息;(5)根据协议第10条规定,解决任何关于本协议解释、实施和适用的争端。同时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设立工作小组,处理特定领域中与本协议相关的事宜,并接受委员会监督,而且与协议相关的业务事宜由双方业务主管部门指定的联络人负责联络。由此看出,ECFA有自己的常设机构和工作人员。为保证一体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必要时经双方同意可召开临时会议。此外,CEFA规定双方应不迟于本协议生效后六个月内就建立适当的争端解决程序展开磋商,并尽速达成协议,以解决任何关于本协议解释、实施和适用的争端。可见,ECFA设置有一定的机构,并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ECFA呈现出明显的经济性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组织性。
但是,ECFA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比,其弱化了组织机构设置。传统的区域经济组织的组织机构设置尽管不尽相同,但其本上都是按照“三权分立”的模式来设置机构的。由于CEFA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具有运作机制高效的特点,无须按照“三权分立”的模式设置组织机构。所以,CEFA协议规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详尽和明确的法律规则,以此减少对庞大的组织机构的需求,采用的是强化自由贸易规则,弱化组织机构的方式来推动区域贸易组织的运行。它只设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作为组织的最高机构。在需要时建立工作组,处理特定领域中与协议相关的事宜,在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之下,不设常设执行机构和行政机构,与本协议相关的业务事宜由双方业务主管部门指定的联络人负责联络,负责处理相关事项,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具体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慕亚平,宋洋.CEPA―WTO框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新模式[G]//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1997:430.
[2]吴益民.论WTO框架下CEPA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治论丛,2007,(5):127.
[3]刘世元.区域国际经济法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1.
[关键词]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辐射能力战略构想
一、“泛珠三角”区域整合基础
1.从地理区位来看
泛珠三角经济区东、中、西部区域特征明显。香港是亚太金融、物流和信息中心,澳门与欧盟和葡语国家联系方便,广东毗邻港澳,唇齿相依。如果以“大珠三角”为内圈,第二圈则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等沿海与“大珠三角”相邻的省区,第三圈就是“9+2”的其他省份。处于“龙头”地位的核心区是粤、港、澳大珠三角经济圈。随着CEPA的进一步实施,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大珠三角城市群,将由现在的城市黄金圈沿西海岸线延伸至湛江和汕头,发展为华南大都市连绵带,成为“泛珠三角”无可争议的经济中心。该经济中心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周边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增长力。
2.从资源方面来看
泛珠三角经济区各省份和特别行政区之间资源条件的差异明显,互补较强,为经济金融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贵州、广西、福建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如仅贵州乌江的十级梯度开发就相当于三个葛洲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四川的矿种数目多样,存储量大,如江西的铜、银、铀等1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广东、福建、湖南、云南、海南、贵州等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创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如广东的旅游外汇收入多年来都居内地31省区市中的首位。港澳地区自由港体制、国际商贸网络、雄厚的资金、现代服务业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独特优势,以广东为核心的泛珠三角人流圈逐渐形成。海南是全国最大的化肥基地,主要为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供应优质的化肥。中国最大的气田在海南,年产量60亿立方米,供应香港就有29亿立方米,其发电量占了香港的30%多。海南完全可以成为华南地区的能源供应基地。
3.从经济发展来看
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梯度性差异,这种差异为区域经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2005年中国人均GDP13919元为指标,可将“9+2”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港澳,人均GDP分别为208211元和186722元,是全国人均GDP 15倍和13.4倍,已进入世界先进地区之列;第二层次为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的广东和福建,分别为23616元和18557元,但与港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第三层次为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而粤港澳三地创造的GDP相当于全国GDP的30.07%,超过了闽、赣、桂、琼、湘、蜀、滇、黔8省区所占全国GDP的比重(21.7%)。由此可见,在泛珠三角经济区澳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将通过其发达的服务业为内地产业提供广阔的经贸平台;广东则是内地9省区和港澳经济合作的桥梁,并在内地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中发挥重要的辐射作用;闽桂赣等8省区亦各具资源、人才等方面优势,可以承接粤港澳转移的产业和投资,并且为粤港澳地区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
二、透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障碍
1.行政区划障碍
泛珠三角区域内存在着三种类型的行政区域:一种是一般的行政区域,即大陆出海南外的30个省区;二是特区,即海南、深圳、珠海、厦门;三是特别行政区,即香港和澳门。三种类型的行政区域在性征级别、区情、政策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何实现平等又能发挥某些具有优势地区的特殊作用,是区域整合必须考虑和处理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广东具有较其它省份多的政策优势,经济特区也拥有优惠政策,港澳回归后,享有港澳人治港澳,高度自治的特权,而随着中央西部打开发战略的实施,优惠政策又向西部倾斜。区域内各省区绝不会为实现区域整合放弃既得权益,行政壁垒在泛珠三角区域内仍显著存在。商品自由流动、生产要素流动受阻、争夺资源等问题屡见不鲜,成为区域整合的无形障碍。
2.基础设施障碍
各地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通讯、交通方面做到沟通无障碍,这是区域合作的最根本条件。当前泛珠三角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同时缺乏合理的协调机制,导致了基础设施不匹配,特别表现在交通设施上,交通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尚未形成综合大交通体系,出口通道不完善,特别是东西的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铁路公路以纵向贯通型为主,缺少横向铁路、公路干线的通道,还没有形成东西横向出海的综合运输大通道,造成珠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缺乏紧密的经济互动。二是交通管理体制上的各自为政,既没有建立跨省运输的有效协调机制,也没有开放跨省运输市场的竞争,使已有的运输基础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加大了本应下降的运输成本,阻碍了省际间的物资和人员的交流往来,生产要素未能实现充分流动,这是制约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因素,从而使泛珠三角经济金融合作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尽快构建适应区域合作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网络,提高物流效率,创造良好的人流、物流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竞争能力。
3.产业的同构障碍
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追求发展政绩引起投资冲动和扩张意欲,也会导致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最终使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难以形成。目前如何强化产业错位发展和要素互动,完善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辐射力是当前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4.制度
斯密的“分工生产的普遍富裕”是区域资源整合的目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正在起步,它会触及我国经济制度中的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例如,由户口和户籍制度以及城乡差别导致的对劳动力的就业歧视,影响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了维护局部利益而形成的各种法规和政策,会阻碍资本和商品的作用。从微观层面看,它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宏观层面看,它导致了投资的膨胀和结构不合理,是引起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因此,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有效整合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三、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1.设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协会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需求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和配套机制。配合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建立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需要在本区域内建立常设的专门办事机构(如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协会),以处理区域经济合作日常事务及协调区域间发展相关事项。
2.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联席会议制度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不能脱离成员间充分了解和协商,合作要求通过相关机制为其提供运作的规范,借鉴国内外区域合作组织的先进经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建立起系统的联席会议机制。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联席会议体系,应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地区行政长官会议;第二层为部门首长会议;第三层次为常设代表委员会(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协会)。主要负责处理合作的日常事务;第四层次为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组(属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协会),负责具体领域的工作;第五层次为执行委员会(属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协会),主要负责具体合作事项的运行状况调查、监督和执行。在该联席会议机制中,首先由常设代表委员会制定合作项目计划,然后,部门首长会议讨论并从中挑选后报行政长官会议确定,最后报各省人大以及港澳立法会通过一进入实施阶段。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组主要队友常设委员会提出的专业性问题和具体项目负责评价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委员会主要行使监督职责,对不承担规定义务的成员通过特定方式使其尽快履行。
3.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应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
首先,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外向发展模式特征是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活动的国内外界限模糊起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必然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路向;其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发展外向型的泛珠三角经济区提出了必然要求。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基于国际经济的发展才会有更好的前景和广阔的空间;第三,泛珠三角经济区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其中云南、广西还与东盟国家直接接壤,是东盟开放的窗口。香港、澳门两大特别行政区,本身就属于国际经济体系,作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龙头。港澳地区的经济与内地省区的经济融合一起,也必然是该经济区域国际经济建立更广阔的联系,提升国际化程度,从而使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外向型特征更加明显;第四,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广东将会继续保持并强化这种优势,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不仅为发展经济区提供坚实的基础,而且也是被辐射的周边地区显示出其经济的外向型特征。
4.交通、信息业的协调与整合现行
目前广东与周边省区之间已初步形成水、陆、空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但纵横交错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尚未形成,这势必影响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互动发展,对此广东省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在进一步完善省内交通体系的同时,将努力加快出省高速通道体系,需要有多方合作才能逐步完成,另一方面是信息化的建设和协调,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应顺应时代的要求,遵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规律,高起点地进行运作,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大范围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其难度应给予足够的估计。
5.梯度转移,逐步推进,点面结合
首先,应不断加强珠三角核心层的整合与提升,泛珠三角的发展实质上就是珠江三角洲的辐射问题,辐射能力越强,泛珠三角的发展就会越好。不仅要进行基础设施的整合,也要在观念、市场制度、协调机制、咨询、产业发展、政府职能、发展战略、城市建设以及为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与发展,真正提升大珠三角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持。
其次,重视核心珠三角对广东省内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辐射带动,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仍然比较之后,在接受珠三角的辐射过程中,相对于广东省周边省区来说广东省内其他较为后劲的地区更有地缘优势,加快广东后进地区的发展是提升大珠江三角辐射能力的重要环节,也使泛珠三角经济区梯度发展不可绕过的层阶。
第三,加快推进与广东毗邻省区的全方位合作,在地域上与广东相连的省区在其结合部位最容易产生辐射效应,应以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经济融合。如果那些与珠三角或广东相邻的地带不能首先得到辐射,就很难说能在更广的范围内产生辐射效应。
第四,培育区域内的次辐射中心,对于与珠三角和广东距离较远的省区,应采取首先发展区域内次辐射中的战略,以点带面。次区域辐射中心主要是指大城市以及围绕大城市的中小城市群落,珠三角核心辐射源通过强化对这些大城市及城市群落的辐射,增大这些城市的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使其产生辐射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次区域经济圈。借助大的交通干线把核心珠三角与次区域中心紧密相连,推进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基础;合作博弈理论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省际边界区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绝大部分经济较落后。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际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要缩小省际边界区域与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是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互动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来看,区域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处于共同区域空间内的不同地区之间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目标而进行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其最终目标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博弈理论作为研究合作的重要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指导,不论从两者的定义、运行条件,还是内在本质和最终目标都是统一的。因此,本文认为合作博弈论完全可以作为指导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理论。
一、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
为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时代的社会经济合作活动的宏观空间规律,需要积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重要成果。伴随世界经济联系格局的动态变化,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也在不断演化和扩展。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关产业和技术跨国转移的理论扩展了用以解释和分析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界一直致力于寻找和建立关于国家之间,特别是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产业技术联系宏观规律的理论解释,为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互补性发展寻找理论根据,其中主要有行政边界区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竞合理论、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协同论。
(一)行政边界区理论。边界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某政治实体(如国家、行政区等)与其他接壤政治实体(如国家、行政区等)在交接处所构成的特定地理空间。省际边界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行政单元――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交界处,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行政边界区理论一是源于行政区经济理论,即改革开放以来,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纵向运行系统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区域经济的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出现的特殊区域经济类型。二是来源于行政区边缘经济论。在行政因素对经济的约束作用下,我国行政区交界地带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该理论认为,由于行政边界的存在而对行政区之间经济、社会因素流动产生的阻碍或促进作用,表现为边界区域中不同行政区的城市经济水平增长的结构性差别、要素流动的断裂或一体化。
(二)系统动力学理论。系统动力学出现于1956年,创始人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系统动力学模型能方便地处理非线性和时变现象,能做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仿真分析和研究,适于分析研究系统结构与动态行为。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几乎遍及各个领域,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新学科,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区域经济合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各个因素之间还互相产生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要想把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清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般的分析方法很难做到。而系统动力学正是分析复杂动态系统问题的方法,所以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是非常确切的。
(三)竞合理论。竞争与合作是彼此关联的,要研究合作问题,必然涉及竞争问题,而研究和处理竞争问题,则又需要合作来化解,该理论强调的是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必须保持合作。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加剧了市场变化,并不断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运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企业进入了从孤立生产向协作经营、从生产型向关系型、从独立发展向互联合作的大转变时期。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可以带来1+1>2的联盟协同效益,使单个企业的局部优势发展壮大为全面的竞争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综合利用。企业的竞争正进入利益共享的合作-竞争时代。“竞合”从企业中产生,进而被其他研究领域所采用。
(四)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所谓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雁行产业形态说和比较优势理论等已有理论学说进行结合应用,从而对世界技术经济演变格局进行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产品的技术周期与不同国家技术梯度之间存在动态匹配关系,基于技术差距的比较优势的梯度递进和转移决定着世界生产和贸易格局的阶段性动态演化。这一理论学派对国家间技术差距的认识逐步从行业技术差别扩展到产品的质量档次差别和技术含量差别以及生产过程的技术差别,从垂直性的技术差别扩展到水平性的技术差别。
(五)协同论。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它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论指出,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子系统相互作用和协作,这种系统会研究内容,可以概括地认为是研究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各种系统的发展演变,探讨其转变所遵守的共同规律。应用协同论方法,可以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类比拓宽于其他学科,为探索未知领域提供有效手段,还可以用于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
二、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分析
博弈论在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它利用数学工具对种种社会经济选项进行深入地分析,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博弈论的一个分支――合作博弈理论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目前合作博弈论还没有像非合作博弈论那样应用广泛,但将来定对人类的前途产生深远意义和影响。将合作博弈论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中,可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现象,还可以使问题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站在某个决策方的立场上找出针对其他方的对策,更重要的是能够分析这些决策过程中各博弈方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规律,导出合理的结果并用以说明相应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一)合作博弈。博弈论,也译作对策论,主要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存在相互作用时,行为主体如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反映了博弈局中人的行动及相互作用间的冲突、竞争、协调与合作关系。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局中人、战略、支付、行动、信息、结果和均衡,这些也是一个完整博弈的基本要素。在众多经济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博弈论成了一种普遍应用的工具,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都被人们理解为某种博弈问题。根据博弈双方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把博弈论划分为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理论倾向于对合作的研究,其强调的是集(团)体理性、公正公平、效率和效益,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是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而非合作博弈理论则偏向于对竞争的研究,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是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决策从而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
合作博弈亦称为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之所以能够增进合作双方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就是因为合作博弈能够产生一种合作剩余。这种剩余就是从这种关系和方式中产生出来的,且以此为限。因此,合作必须经过博弈各方的讨价还价,达成共识,进行合作。在这里,合作剩余的分配既是合作的结果,又是达成合作的条件。合作的目的是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与个体利益并不发生冲突,各博弈方的收益相对均衡而合理,可以说合作共谋符合各方的利益。合作博弈的关键还在于要在合作框架内建立互信,形成一整套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博弈分析。现代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竞争是手段,反映出各区域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时所表现出的利益冲突;合作是目的,反映出各区域对共同利益的认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只注意到了各区域之间存在的经济上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可能推动它们之间经贸联系的深化,但却忽略了利益协调对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迄今为止所有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都是这两方面综合的结果。获利动机会促使各区域,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的政策,最终达成共同认可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分享合作带来的收益。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运用合作博弈论的方法,将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和发展看成是各国、各区域间的一个合作博弈,进而揭示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内在机制。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将各个子区域看作一个行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子区域都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于是,在资源非均衡性与独特性及国家财政有限性的限制下,各子区域政府和企业间相互竞争。各地部门均按各自最优决策行事,以达到个体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个体理性并不一定会达到各自预期目标。因此,为了保证整体区域利益最大化,各子区域之间必须相互合作。可见,一个地区在做出战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优势,还要考虑其他地区相关决策,而且该决策也会影响到其他地区决策的制定,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应以集体理性为基础的合作博弈来分析。
区域主体间合作博弈的现实困境:我们可以把各区域主体的行为看作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所谓重复博弈,实际上就是同一个博弈反复进行所构成的博弈过程。由于重复博弈不是一次性的选择,而是分阶段有先后次序的一个动态选择过程,因此它又属于动态博弈的范畴。1、同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博弈。同质区域,由于资源优势、主导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类似和接近,单干思想往往比较强,合作的愿望不是很强烈。但是,一旦同质区域之间开展经济合作,就可能产生规模经济、规模效益。2、异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博弈。异质区域之间的合作主要是能源、原材料产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地区之间的合作。例如,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偏中西部,而现实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经济要素分布偏东部沿海。这种空间格局一方面使东中西之间彼此都有所求,构成合作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缺陷,在合作时中西部常处于不利地位,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阻碍了异质区域合作进程。从国家宏观的角度看,最佳策略是双方合作,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收益总量上得到增加;最坏的选择是都不合作。而事实上,最坏的结果在现实中产生了。如果不改变这种博弈结构,各区域会不顾宏观经济的恶化,共同陷入区域经济不合作。
三、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与合作博弈的内在统一
合作博弈的主要特征在于所研究的行动参与人的行为在相互作用时,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通过有效磋商达到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后,使得总收益获得增加,从而使得各个成员都可以从稳定的合作中收益得到增加。而区域经济合作也是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使得参与合作经济主体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本质与合作博弈理论的内在是完全一致的。合作博弈强调的集(团)体理性、公平公正、效率和效益、实现“双赢”,正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所需要的前提、保障、动力和目标。区域经济合作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博弈过程,博弈论分析方法应运用到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合作博弈理论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理论是完全合适的。
(一)集体理性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首要前提。在经济学中,理性是指单个经济单位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一切相关的、可获得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的整理。以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称之为个体理性,至少在局部问题上存在以集体(团体)利益为目标,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称为集体理性。集体理性是指某一集体中的大部分成员在“共同信念”导向下,采取一致行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且集体行动存在潜在收益。当个体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决策时,并不一定能实现集体或社会的最大利益,而集体理性(使联合报酬最大化)却可以促使参与者共同选择合作策略,实现集体或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区域经济合作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的总体收益,并同时实现成员自身收益的增加。实际上,由于资源禀赋等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通过互利合作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实现集体行动(合作)应该是完全可能的。只要经济合作主体具有集体理性,就会产生合作的意愿,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有开展的可能。因此,区域经济合作开展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合作主体具有集体理性。
(二)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参与经济合作的各个区域,必须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合作如果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是不可能长久开展下去的。公平、公正的合作环境是指合作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权力和获得合理的利益。为防止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公平现象,保障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种区域合作约束机制,这种约束机制也是通过合作双方协商达成的。在我国,经济区域缺乏一致性的规则,各地区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政策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个问题不解决,区域经济合作就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区域之间针对区域整体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必须以制度性的合作规则来保证。这种区域合作约束规则的形成是区域间相互博弈的产物,体现了参与者的一致同意,应对违反“游戏规则”者与采取机会主义者予以充分的惩罚,以使违规者望而生畏。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公平、公正的环境也是区域经济合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条件。
(三)效率和效益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区域经济合作是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创造出单个区域无法获得的经济效益。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更重要的是,合作必须给参与的各方都带来比单独发展更多的经济效益,或者说参加合作的各成员收益的提高至少要等于由于参加经济合作而引起的各成员的直接收益损失。否则,合作就缺乏凝聚力,不可能长期维持,各成员将失去参与经济合作的动力。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充分条件是合作各方能够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分配,并最终达成有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约束彼此的经济行为。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经济合作一定会给各成员带来大于不合作时所能获得的利益,并且任何破坏合作的行为都会导致其收益下降,也即只有真诚地与所有合作者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对这样的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各方都想通过有效磋商使自己的获益尽可能的多,表现出在利益分配上的冲突,但实现各个参与合作区域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经济合作推行的内在动力。
(四)实现“双赢”、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最终目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区域经济合作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重要手段。当前区域间利益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利益分配上。不发达地区长期处于向加工制造业发达地区提供廉价能源原材料地位。由于价格体系不合理,特别是某些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能源、原材料在产业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地区,高成本的原材料往往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在市场上交换,这等于把这类地区的部分利益无偿地转移给了资源加工地区。这些原材料在加工制造业发达地区经过深加工后,再以高价返回原材料产区。这种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必然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因此,要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区际利益分配,即重视原材料产区的经济利益,调动原材料产区的积极性,加工地区主动让利,将利润的一部分返还给原材料产区,发达地区更多地向落后地区输出技术、资金和人才,强化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合作中获益较多的成员应给获益较少的成员以一定量的利益补偿,进而达到利益的相对均衡分配,推动不发达区域的发展,促进发达区域的平稳发展,最终实现协调发展局面。
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区域间的合作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密切,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为了使区域经济合作在省际边界区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研究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理论也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合作博弈理论作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指导理论,无论是他们之间的内在本质和运行条件,还是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
(作者单位:1.淮海发展研究院;2.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艳萍,区域经济合作博弈[J],现代商业,2007.10.
[2]陈钊,行政边界区域刍论[J],人文地理,1996.4.
[3]郭荣星,中国省级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4]郭荣星,区域边界与边界区域:一种经济分析[A],叶舜赞等,一国两制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研究[C],科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合作;辐射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063-02
天津东临朝鲜、韩国和日本,北近蒙古和俄罗斯,西靠中国北方广大腹地和独联体国家,处在中国北方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中心位置,在东北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通过以天津为端点的三条亚欧大陆桥,可以把亚洲与欧洲、太平洋与大西洋连结起来。在东北亚沿海城市中,天津的腹地最为辽阔,拥有中国北方二百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和三亿多人口,而且蒙古和中亚、西亚一些国家也把天津作为出海口,这是东北亚城市中所特有的。东北亚的合作与发展需要重视和依赖天津发挥更大的作用,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也为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东北亚概况
东北亚指亚洲的东北部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即整个环北太平洋地区,拥有四亿人口,GDP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从自然资源分布来看,俄罗斯远东地区最丰富,中国东北地区较丰富,日、韩、朝则处于劣势,蒙古的资源局限性也很明显,因此,东北亚6国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日本、韩国经济比较发达,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处于中等发展水平,朝鲜、蒙古相对落后,彼此间存在金字塔式的级差现状,对于开展经济合作非常有利。另外,各国地域比较集中,经济要素流动便利,为各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
二、东北亚区域合作现状
进入新世纪,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活跃并取得积极进展,利益的共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正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两大支柱。
(一)合作成绩显著
1. 共同举办的东北亚博览会是集商品贸易、投资合作、会议论坛、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展会,期间举办的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东北亚五国商务周(日)以及投资合作、经贸洽谈等方面专业国际会议,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更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
2. 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涉及中、俄、朝、韩、蒙、日等国,是当前全球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营造了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3.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东北亚各国在共同接受的框架前提下,建立多边金融合作组织机制和东北亚合作开发银行,进一步加快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4.在环境合作领域,中、日、韩三国召开环境部长会议,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并通过经济、交通、能源等诸多领域的合作,促进政府做出决策,促进东北亚六国探讨不断扩大区域性合作领域。
(二)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经济正在经历复杂和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贸易需求明显萎缩,对区域贸易投资合作造成了冲击,但东北亚国家之间经济的互补性强,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1.面临的机遇
国际政治方面,东北亚地区政治形势有所缓和,稳定和发展成为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主流。进入新世纪,东北亚各国都把谋求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放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首位,积极建立和保持有利的外交关系。国际经济方面,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经济因素在该地区安全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改革为这一地区提供了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和投资空间,日本和韩国的技术、资金在市场上得到了增值和扩展,其所缺乏的能源、矿产资源及农牧产品等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获取。各国互相取长补短,进行着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共同构建了东北亚经济圈的良性发展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区域性经济集团越来越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体,更加速了东北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2.面临的挑战
目前,东北亚区域合作仍然面临着制度性和结构性的障碍。由于东西方社会制度的对立、经济体制的不对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之间存在历史和现实的错综复杂矛盾,导致该地区合作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状态中,尚未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在合作意识层面,缺乏战略发展眼光,受各自利益牵制未能从东北亚整体发展考虑全局性布局,带有比较强的地方性色彩,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抵消了区域性综合优势的发挥。在对外交往上,受政治因素的印象,尚未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大兵团联合作战”态势。
三、天津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天津经济发展与东北亚其他地区有着多方面的互补关系。从东北亚的概况分析中可以看出,东北亚是世界上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互补性最强的区域。天津处于中国北方地区,处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位置。在技术发展水平方面,东北亚既存在较为发达的城市,诸如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首尔等,但同时存在大量的中小型城市,天津处于发达城市与中小型城市之间,既需要也有能力承接日韩技术的梯度转移,同时可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把成熟技术转向其他不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类型方面,日韩国主要是加工制造型产业,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和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主要是资源加工型产业,而天津在产业结构层次中处于中间位置,一方面可以把资源或初加工产品转移至日韩等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另一方面可以把把日韩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等转移至不发达地区。另外,日韩正在从重化工发展阶段向高新技术发展阶段转型,天津正处于重化工发展阶段,可以顺利承接发达城市和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
四、发挥天津辐射作用,扩大东北亚区域合作
天津要成为一个国际性城市,首先要成为东北亚的核心城市。因此,努力增强天津对东北亚地区的服务功能,成为一个位居东北亚中心地带的枢纽城市,具备更强的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对推动东北亚各国经济交往,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1.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作用,扩大东北亚的自由开放度。随着国家把地处环渤海地区中心位置的天津滨海新区确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经由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东北亚地区中心地带和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战略即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也是拓展东北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应面向东北亚的需要积极制定和调整发展战略,把天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连成一体,积极与世界接轨,构成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基本骨架,为活跃和繁荣东北亚经济发挥应有作用。
2.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业,推进东北亚银行建设。天津作为现代化的港口城市,金融业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北方金融中心,有发展商业银行的良好基础。在天津建立东北亚银行,利用多边银行的融资机制,不但有利于淡化国别色彩,减少摩擦矛盾,而且有助于加快跨国能源、交通等重大合作项目建设,推进整个东北亚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首先,天津应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金融支持政策,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先行先试,自主创新,为东北亚银行组建提供示范作用;其次,应积极发挥东北亚金融合作研究中心的作用,依托南开大学综合优势,加强东北亚各国金融人士的相互交流;第三,加强与东北亚各国友好城市的沟通与协调,围绕东北亚银行的投资开发等问题加强合作,努力提升天津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
3.发挥天津物流集散功能,促进东北亚地区繁荣与发展。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贸易中心,近年来一直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采取多种措施组织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工作。为了把天津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推动日、韩、朝、俄、蒙等国的经济往来,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天津应该依托区位优势和综合运输体系优,加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以远洋运输、航空货运、国际中转、多式联运、配送、信息服务等为主体的物流枢纽地位,提高天津物流服务的国际、国内辐射能力,形成以港口为龙头、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框架体系,实现大型物流基地和各种综合性、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的相互衔接,把天津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增强天津对东北亚地区的服务功能。
4.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推动东北亚各国工业品加工。天津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和第二大工业城市,加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职工素质高,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便宜,成为外方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是东北亚各国理想的工业加工基地。进入新世纪,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天津要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推动东北亚各国加工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进一步完善研发转化体系,提升东北亚地区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二是根据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趋势,重点培育无线通信、光电通信、网络设备、高性能计算等产业群,高质量建设光电子、微电子、软件等产业基地。三是围绕空客A320,直升机和大火箭项目,极引进零部件、航空航天材料和空管设备、机载设备等配套企业,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四是在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础制造装备、工程机械和高档数控机床等方面实现突破,积极引进汽车制造和造船企业,壮大汽车、造船和机械装备产业发展。五是重点发展天然药物及保健品、基因工程药物、医学仪器和医疗器械等产业,加快集聚东北亚各国大型制药企业、跨国研发中心和专业孵化机构,构筑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和产业链,形成东北亚地区领先的医药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大力提升滨海新区在东北亚经济格局中的地位[J].港口经济,2009(9).
[2] 易志云.天津参与东北亚合作推进物流业发展研究[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3(1).
本章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章,前四章介绍了地理基础知识,了解了世界的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与聚落的情况,但世界各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本章首先介绍了世界不同地域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然后通过了解它们的差异,寻求更好的合作,最终不同地域获得发展,同时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做好铺垫。
二、课标解读
(1)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可举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为例,如不同的大洲或国家;可举经济发展方面的例子;也可举发生在学生身边并能亲身感受的例子,如比较生活水平(居住水平、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的差异。
(2)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多种划分标准,因此,世界各国也没有全部明确地被划分成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通常,欧盟各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被公认为发达国家,还有些国家如前苏联各国、以色列、南非等,有人把它们归为发达国家,也有人认为它们不属于发达国家。因此,教学时宜介绍公认的发达国家,但又不能绝对化。
(3)利用地图合理解释“北”与“南”。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突出“北”(大多数位于北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突出“南”(主要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这样学生能了解新闻媒体中经常提到的“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
(4)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标准”明确要求从学生容易理解的经济领域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企业面向世界市场以及世界同行业的竞争,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生产活动的国际化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三、教学建议
1.合理预设,达成学习目标
目标一: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用比较方法,由近及远举例认识地域发展差异。近的可对比不同学生家庭之间的居住条件、收入多少、消费水平等;远的可让学生结合教材P89图5.2 比较不同国家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由小到大举例认识地域发展差异,如学校附近的乡村和城镇二者经济发展情况、欧洲国家和非洲国家,把二者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实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感受。
目标二: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首先,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一组概念,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多种划分标准,因此,世界各国也没有全部明确地被划分成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从宏观上了解即可。其次,让学生在教材P90图5.3上找出公认的发达国家,并说出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一半球(北或南)。明确“南”和“北”的“含义”。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以人们常用一个“北”字概括发达国家的分布大势;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所以常用一个“南”字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大势。这样学生能了解新闻媒体中经常提到的“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
目标三:根据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看教材P92图5.5 美国某品牌手机关联企业的分布,教师提问:一件复杂的产品,一个工厂(国家)是否能自己完成?师生一起交流讨论(学生可以举其它实例)。总结出,一个国家要发展和进步,就要同其它国家开展合作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2.利用活动,突出自主探究
本章共有三处“活动”:感受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差异;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不平等。“活动”是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形式,每个活动被设计成按一定步骤,适度阶梯展开的体现探究思路的问题,教师可以按照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证据、整理与分析、解释、表达与交流)合理展开探究活动。
例如,活动一“感受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究思路如下。
(1)发现地理问题。第一步,提供相关信息:教材P88图5.1 世界灯光影像图(图中灯光的亮暗反映了所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灯光最亮的地区,城市发展水平最高);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第二步,引导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
(2)提出假设或猜想。从上述地图中,学生发现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有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世界上发展水平高的地域主要集中在哪里?为什么集中在那里?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猜想,学生有可能提出如下假设: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有关?与当地的气候、地形有关?
(3)收集证据。所收集的证据要以假设或猜想为依据,以解决问题为宗旨。
(4)整理分析资料。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和综合,如把收集的资料制成图表、表格、模式图等。
(5)思考与假设。学生根据整理的资料,对所提出的假设或猜想作合理的解释。如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海陆位置因素——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域,沿海多于内陆;纬度位置因素——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地形因素——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域主要分布在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气候因素——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域主要分布在温带气候类型地区。
(6)表达与交流。师生就自己的假设或猜想及其形成的解释进行充分交流,可以加深对探究问题的进一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