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养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很多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让孩子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前美国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洛克菲勒,每个星期给孩子的零花钱只有三十美分,相当于人民币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们每周把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好,下周领零花钱的时候交父亲检查。后来,他的儿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要依靠亿万富翁的父亲。新时代要求我们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就可以将自己的财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由于金钱问题而时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学会理财,也就是学会规划人生,会理财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一段时间过去后,要让孩子算算账,一个学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钱。
另一个方面也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宽容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孩子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灵压抑,性格孤僻,过早地失去了童真。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家长要处理好要求的严格与环境的宽松,过程的严格与结果的宽容的关系。宽容是对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气,严格要求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终良好习惯。
三、不要"智子疑师",家长和老师配合,形成合力。
中国有个成语"智子疑邻",大意是大雨淋墙,儿子说要小心防盗,邻人也跑出来如此说。当晚果然失窃,那么主人家看来,儿子是机警的,邻人是值得怀疑的。做为家长,我们往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尤其是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是成长遇到问题时。面对孩子遇到的各种困境,我们的心态容易着急,不能冷静、理智地和孩子一起分析造成问题或困难的真正原因,特别是当孩子自己不能正确归因,选择了推脱逃避的态度时,家长往往下意识的认为问题不是自己孩子造成的,是老师的原因,是环境的原因。不信任的心理正是教育的大忌,这会大大消减老师的教育功效。
无论是成绩的提升还是不良习惯的矫正,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中得到改善和提高,一名高中生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家长更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和自己孩子的问题是无从下手解决的。所以家长要巧妙的配合老师,配合学校,形成良性的互动,这样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解决问题。而且家长往往只从自己孩子的角度出发,很少能从班级或者年级角度出发研判一些问题,心急之下使一些原本可以通过沟通,调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情绪化,非常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教育在于沟通,良性的沟通就会有良性的教育效果,家长和孩子需要沟通,师生需要沟通,家长和老师同样需要沟通,沟通的前提就是彼此信任,信任的前提是彼此理解。三方的信任可以产生最大的教育合力。试想,如果老师埋怨家长,家长抱怨孩子,孩子抵触老师,家长又来埋怨老师,那教育便无从谈起。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复杂所以难免会有失误,家长会有失误,老师也会有失误,家长只需面对一个孩子,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不能抱怨,至少不能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师,抱怨学校,抱怨社会。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引导和带动孩子心态的积极,遇到困难多找主观原因,少找客观原因。
四、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在创造力日益成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推崇。为此,近年来社会上以各种方式举办的美术培训机构也一直长盛不衰。这一现象足以反映家长对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视,但重视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
在下列片断中,我们可窥探一斑。一次美术兴趣班活动结束后,家长纷纷去接孩子,小家伙们欢呼雀跃地扑到父母面前,高举着绘画作品骄傲地说:“看,我画的!”孩子们兴奋得涨红了的小脸,介绍作品时的天真烂漫,依偎父母时的期待眼神,那一幕真的让人很动容――孩子们在传递一个信息:期待赞许,期待与父母分享画内、画外的故事。可接下来听到的却是一种不和谐的声音:“画的什么呀?我都看不懂。”“这么不圆,你看老师的太阳画得多圆呀!”“你瞧,老师的树是绿色的,你怎么画成红色的!”家长用成人的思维对孩子的作品评头论足,用挑剔的眼光给予是非评判。慢慢地,孩子的表现悄然发生了变化:有的孩子画了擦、擦了画,反反复复,只因与老师画的不像;有的孩子画完后把画藏起来不带回家,因为带回去只有挨批的份;有的孩子央求教师直接把画贴在墙上,只有这样才能博得爸爸妈妈的称赞……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家长更多追求的是美术的教育性和短期的教育功能。这种追求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却忽视了发展儿童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情趣,导致期望太高,要求甚严,方法简单,从而损害了孩子学习绘画的兴趣、信心。因此,重视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是一回事,怎样重视又是一回事。那么,怎样重视才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积极效果呢?
一、在倾听、欣赏中回应孩子
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是其心灵的表白,蕴含着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漫长的培养过程,需要家长悉心呵护。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找来两组小孩,首先让他们长跑消耗体能,然后一组小孩被批评,另一组小孩被表扬。结果发现,被批评的那组小孩就像泄气的皮球,无精打采;而被表扬的那组小孩似乎还意犹未尽,体能迅速恢复。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有助于帮助孩子挖掘潜能,摆脱自卑,树立自信。
姗姗在画《雨天》时,画面上除了有撑伞的人外,还有一些又长又粗的斜线,这些斜线使得本来挺漂亮的画变得一点儿也不美观。问她这些又长又粗的斜线是什么,“是很大很大的雨呀!”她认真地解释道。这幅看上去很普通的画,如果没有孩子精彩的介绍,画中展现出来的丰富想象力就不会被发现。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因此,家长要真诚、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叙述,带着一片童心去欣赏他们的智慧流露,与他们一起分享画中的情趣所在。只有在倾听中才能了解孩子的奇思妙想,只有在欣赏中才能体验孩子色彩斑斓的内心世界。如此,才能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二、在对话、赞美中激励孩子
当孩子兴致高涨地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时,家长可在顺应和尊重孩子想象力和创意的基础上,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平等对话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挖掘心灵深处的故事。对话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沟通的策略,能帮助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做成他想做的事。运用对话策略的同时,还需通过赞美的语言来支持孩子。美国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曾宣称:“把最差的孩子给我,只要不是,我都能把他培养成优等生!”巴士卡里雅的妙方是什么?他的妙方就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多鼓励、多赞扬。有了肯定的评价,每个孩子都能从学习中体验喜悦感、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机。
当然,赞美要把握好适度和真心的原则。过度赞扬会让孩子找不着方向,敷衍回应则会让孩子感到不被重视。“适度”就是和孩子在情境中探讨图画里的故事,拓展孩子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对他们的好奇、探究、大胆、反思等品质给予即时的赞美,言之有物,言之有度。所谓“真心”是在倾听的基础上接纳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在赞美中真正获得自信的品质,维持长久的绘画激情和创意。有了“对话”与“赞美”,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是被接受的,才能真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三、在宽容、开放中支持孩子
我们都知道幼儿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即: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需要借助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和想象性等特征。这个阶段孩子的作品在家长看来往往是“四不像”,甚至令人发笑,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孩子对现实生活及事物特有的认识。比如:把小女孩的嘴巴画得很大(因为小女孩涂了口红);把手臂画得很长(因为他想拿东西);太阳画成灰色(因为天空要下雨,太阳很生气);树上长出糖果(因为渴望生日时父母买很多的糖果)……显然孩子的画中有很多“常识错误”,但父母完全无须与孩子较真。弗兰兹・西泽克曾说:“五条腿的兔子或很多轮的汽车简直就是很好的作品,这根本无关系。”“合情不合理”的儿童画真正体现了孩子们的大胆与可爱,只要布局基本合理,充满童趣,哪怕是有错误,家长也要以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去接纳,以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其实只要孩子一直快乐地画着,一直快乐地成长着,有什么能比这让更家长满足的呢?
总之,在美术活动中,家长不要片面追求短期的教育效果,而要着眼于呵护孩子心中的艺术之芽,细品作品的真实意义;着眼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涂鸦”,在欣赏中相信、回应、推动、支持孩子;着眼于用长远的眼光锻造孩子美的素养,培养孩子用美的眼睛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从而幸福地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课改;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见证成长;校本课程;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3.07
一、以学生为本,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与活动,让学生享受课改的成果
1、上好生命教育课。对学生进行了生动有效的生命教育,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围绕生命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呵护一个鸡蛋”、“我做一个垫子”、“给长辈洗一次脚”、“去田野摘果子喽”、“我和孤儿过六一”……这些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了认知协作能力,尊重生命、珍视生命。
2、开展食育课。结合美育与劳育的特点,开发了边缘校本课程——“食育课”。它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力求将“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食育课有效地满足了孩子的动手探究创作欲望,生动地再现了劳动创造美,在参与体验中学习到许多课本上已有的或无法学到的东西:变化的拼盘令人愉快;人与食物的缘分多么值得珍惜;快乐地进食与用餐礼仪……“食育课”在悄无声息地引领着孩子们培养正确的生活情感态度,树立社会主义主流的价值观。
3、诵读《弟子规》。地处古都咸阳,脚踏秦川大地,两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使我们深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校用先哲的智慧引领学生,开发了校本课程“《弟子规》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祖国文化的深邃精辟,同时把所学、所知落实到生活实际中。“百人诵读《弟子规》”、“专题演讲比赛”、制作《弟子规》手抄报;创办以《弟子规》为主题的文化墙;“为家长做家务”、“给爸爸妈妈写信”等活动让学生学习尊重、理解、宽容与感恩,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崇敬与热爱。
4、进行健康、参与、和谐的阳光运动。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贯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的发展理念,我校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开展了系列阳光运动。自2005年开始,我校每年在春秋季节各举办一次以“运动、参与、健康、和谐”为主题,融体育、健康、艺术为一体的大型“校园健康文化节”。它一改以往竞技型的运动会为人人参与型的运动盛会,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平时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轮滑队等,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运动生活,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健康、愉快的合作。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人际关系,乐观自信的个性,热爱生活的态度,是我校对学生心理培养的目标。为此,相继开展了“阳光地带亲子行动”、“与你同行体验活动”、“心心相印团队辅导”、“悄悄话信箱”、“知心姐姐广播站”……这些活动培养孩子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真诚坦率的人生态度。
二、以教师为本,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让教师享受成长的乐趣
1、提升教师师德素养。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础。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不断学习提升。学校针对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一方面利用每周二教研活动时间引领教师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爱岗敬业演讲比赛”等引领教师对事业的忠诚,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爱学生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学校定期进行“师德培训会”,要求教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关心和帮助。对程度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2、教师自主发展与终身发展。学校高度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给教师搭建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赋予工作努力、勇于进取、有特长的教师以重任。为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学校开展“师徒结对”、“青年教师五个一赛教”、“青年教师风采展示”“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教师赛教等多种活动,促进教师结伴迅速成长。民主、科学、人文化的管理极大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埋头钻研,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作风扎实,一种敬业、乐业的良好教育教学风气悄然形成。省教育厅领导和专家来我校考察后,欣喜地评价我校“管理好、队伍强、人气旺”。
3、关注教师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老师们都很辛苦,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承担着教育的重任。我校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定期举办“户外拓展”、“健康文化节”、“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
学校还定期聘请心理学专家为教师做心理健康讲座,缓解教师压力、解决教师心理困惑,帮助教师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育教学和教改活动中去。我们举行了“教职工及家属联谊会”、“教师生日聚会”、“心灵相约教师沙龙”、“教师退休欢送会”;面对社会突发变故,如:“5.12”大地震发生之后,我校通过“心灵的余震”心理讲座,及时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每学期学校还给教师购赠书籍,以此加强与教师精神的情感沟通,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结伴成长,创造优异成绩
学科定位:注重能力 培养创新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给予高度重视。普遍共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在于,它是培养信息时代国家、民族发展所需竞争人才的关键,是蕴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对于每个受教育个体的价值在于,信息技术教育可帮助每个个体做好应对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的准备。
同样,美国在2010年《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能只关注技术层面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富媒体交互和物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性。这些特性能让学习者利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信息,从而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这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信息素养和实践与创新能力。因此,研究在信息时代下如何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起来,支持学生更好地学习,是很有价值的。
初步实践:系统分析 初显雏形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就如何构建信息技术学科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落脚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功能性调研,并以祝智庭教授的电子书包三层框架理论为指导,形成数字化学习环境雏形。该系统包含三个单元:学生端、教师端、教学服务中心。其中教师端、学生端都属客户端,支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服务中心为核心,全面支持教师端、学生端各项应用,包括资源存储、信息推送、实时交互和数据分析处理等。
学生端包含四大模块:电子课本、学具箱、学习中心和个人成长袋。其中,电子课本是核心,融入了电子教材、富媒体、学具及同步拓展资源,既方便学生课前自习,也满足教师整班教学。学具箱是所有学具的集合,能帮助学生探究知识、理解概念、提升思维,如思维导图、各类互动工具、编程工具(Scratch程序、LOGO程序)等。学习中心包括同步课堂、拓展学习。其中,同步课程服务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有效地解决学生差异性问题;拓展学习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是与本课相关的拓展性知识。个人成长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如练习奖励、随堂练习成绩、电子作品、考试成绩都会记录在内,伴其成长。
教师端包含学生端的全部功能,此外还具有教学管理和课程管理两大功能。其中教学管理中心可对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分项目学习、论坛讨论、小组合作、测评系统模块)和教学资源(分阅读类、多媒体、资源包模块)进行管理和编辑。通过教学管理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对课堂同步资源进行实时推送,学生登录后就能接收到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课程管理中心则主要包括学生管理和成绩管理两部分。
作为教学服务的基础平台,教学服务中心端主要提供了教学管理和课程管理功能。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师生的基础信息、成绩数据统计等。课程管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资源,包括阅读性资料、多媒体素材、工具资源等;另一类是交互教学活动,包括作业模块、论坛交流、项目学习、测评模块等。在课程管理中,所有模块都由教师进行设置,学生端会随之变化;不同教师、不同的教学课程资源及课程设计,对应的学生端也会有所不同,这样既实现了以教师为核心的班级化特色教育,又和学生端保持相对一致。
三大单元相互协调,全面支撑着整个数字化学习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端,它以电子教材为主,加入学具盒和教学服务两大模块。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班级化学习,又实现了自主个性化学习。同时增加其多媒体性、交互性和即时通讯,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下图是我们设计的电子课本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我们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不仅是简单的教材电子化,而是将它变成一个“能说话”、“会回答”、“善交流”的课本,并且融入学具、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通讯等功能,形成一个综合、多元的学习活动载体。问题提示、动画演示则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强化记忆,从而轻松攻破知识难点。
应用实践:启迪智慧 点亮课堂
课堂实践是检测效果的最好方法。为此,该系统成型后我们开展了多次课堂实验,姑苏区骨干教师在苏州市范围先后执教了《重复命令》和《过程的修改与调用》两节课,在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
1.实时帮助,告别困惑。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都应设置“小帮助”,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碰到疑问时,只要点击“小问号”——帮助文件即可。这些帮助可由音视频、动画组成,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困惑。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他们碰到的困惑有所不同,这样就可以让其根据切身需要来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动交流,集思广益。交互、互动理念的引入实现了一些在传统教材中无法呈现的功能。如难点解答、智能判断等,最重要的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现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重“互动”。如学生遇到困难时,可通过推送功能将自己的错误程序以图片方式上传到教师端,教师可以将“疑难杂症”与学生共同分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点滴记录,多元评价。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在电子课本中会有相应练习。当学生完成练习后,系统会给予评价。若答错了,会有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再次尝试;若答对,则会给予肯定,加“”予以鼓励。另外,学生也可上传作品至平台,与同学互相交流阅览,并能相互给予评价,学生登录平台后在学习中心便可看到自己获得的所有成绩,教师也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
4.既是学具,又是教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也满足了教师的教。学生可根据自己能力选择不同梯度的练习,做到择材自习;学具的调用,丰富了知识与概念获取的方法与途径,加强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结反思:找出关键 提升亮点
在开发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资源量大、技术新颖”往往被视作为其优势,其实不然,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会把孩子吓倒,让孩子更为疲惫。只有将有效的知识进行合理筛选,才能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另外,只关注技术层面的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为学生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学得更好。不是所有的先进技术都适用于孩子,孩子的生理、心理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操作习惯、易用程度、呈现方式上要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呈现方式上要注重媒体的多元性,要选择合适的媒体丰富学生的课程资源,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层次性。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孩子的高级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尽可能给学生以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调试,最终形成作品。
在该环境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但也要鼓励学有所长的学生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类拓展资源挑战自我,让每一位孩子都有不一样的发展。
2007年,刚刚进入中欧国际商学院读EMBA的张思路,还没有想过会走上今天这样的创业道路;2009年,从中欧国际商学院毕业之时,张思路已经开始勾画他的最新创业蓝图。尽管在此之前他已经是多家公司的股东,创业也不是头一遭,但创立北京卓美时代国际文化有限公司(针对青少年儿童英文教育戏剧的专业机构,下称“卓美”)却是一次不同以往的经历。
没有EMBA,就没有卓美
虽然做成一件事要考量诸多方面的因素,但从张思路的言谈中不难发现,商学院的学习经历给他带来的深刻影响。2000年以前,张思路一直在外企工作,在此之后便开始了和朋友合伙创业做公司,再发展到2005年左右的时候,他已经是几家公司的股东了。“当时就感觉本身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还是有欠缺,很多做生意的感觉是来自自己的直觉,很多时候是凭直觉在做事情,但是这种凭直觉做事情有的东西也许是成功的,但是你没有章法也不知道为什么能成功,尤其是在北京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心里还是会没底。”张思路在解释为什么选择去商学院学习时,对《新商务周刊》的记者如此说。
大部分进入商学院再学习的人都是抱着和张思路同样的想法,尽管外界也流传着关于商学院的种种绯闻,但在张思路看来那只是极少数。“我觉得在中欧抱着搭建人脉资源去学习的人不多,因为这种人脉资源一定是学习过程中的副产品,很多人还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去的。通过正规学校的学习,把自己原来的那套东西整个的给梳理一下,然后能使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张思路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的,而这段经历也让他如愿以偿。
“如果说没有读商学院,那就没有卓美。因为有商学院学到的这样一个理论的东西,所以在做任何一次创业的时候,都会从产品开始,包括市场、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未来的市场前景、容量,等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还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研发能力,都会很全面地去考虑这些问题。如果真的学得很到位的话,就不会漏掉某一个点,否则就会很麻烦,风险很大。”因此在着手做卓美的时候,张思路采取了逆向思维。通过把EMBA中关于企业的各种因素先考虑进去,再套用在自己将要创立的卓美身上,看看是否能够契合。
“我是倒过来推的,因为把卓美当成了培养孩子的素质教育的产品,那这个产品也是服务业的产品。这个产品的形态是什么,我自己就要定位清楚:它有多大的市场,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又都是什么样的……”用张思路的话说,通过商学院的学习,思维方式和格局跟以前做企业的莽撞就大为不同了,尽管他当时对教育戏剧这个行业没有多少了解,但是自己已经学会了从一个商业模式的角度去审视它。
也正是因为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因素,张思路和他的团队在创业之初就认识到,如果是自己做研发,那就要花很多时间去做市场培育,这个过程是很困难的,也不是他们的强项。在这种情况下,就考虑从国外借鉴一些东西,同时既然是从国外“拿来”,那就要选择最优秀的产品,这样才能定位一个好产品。最后,他们把目标瞄准了总部位于英国,拥有多年教育戏剧历史传统的海伦奥格雷迪戏剧学院(Helen O’Grady Drama Academy)。
跨界合作
海伦奥格雷迪戏剧学院由海伦·奥格雷迪女士(Helen O’Grady)在1979年成立于澳大利亚,现总部在英国,在英、美、澳、加、日、新等27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500 多家分支机构,接受课程的孩子达到200万名。开设课程包括:学前工作坊(4-6岁)、小学低年级课程(7-10岁)、小学高年级戏剧课程(11-13岁)、表演课程(14-18岁)。
从海外找来了可以移植中国的教育模式,这让张思路看到了教育戏剧的前景及公司发展的方向。因为在他看来,“海伦奥格雷迪戏剧学院满足了消费者想要的东西”,而这也是从商学院学来的东西。
“因为这个品牌有几个特性:第一,它有历史,有历史传统的东西就有它存在的理由,不用太多地论证;第二,它在全球有这么多国家在进行推广,就说明它是可以跨文化、跨地域的;第三,对方愿意给我在中国的独家,那意味着未来这个市场我可以控制。如果说没有商学院教我把思路梳理清晰,那自己肯定想不到这些。”张思路对引进这个洋品牌很有兴趣,而同时支持他想法的还有另外两位跨界合作的伙伴。
张思路的合作伙伴之一—英童,是位电影导演,两人结识于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当时担任副导演的英童在为影片寻找饰演童年方达的小演员,而最后定下的小演员正是张思路的儿子,两人因此相识。
早有在教育领域创业想法的英童与张思路算得上是恰逢知己,一个是富于创业灵感的导演,一个是拼搏商海多年的高管。经过差不多两年时间的前期准备,卓美于2010年成立,定位于以全英文的教育戏剧方式对4岁至18岁的青少年儿童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经营模式。2013年,公司预计有2000万元的营收,并且在积极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实现卓美的异地复制做准备。
或许是因为选择了教育戏剧这种模式天然的和影视存在内在联系,所以张思路的卓美跨界伙伴除了英童之外,还有另一位大牌导演的加盟,也是自称卓美的天使投资人—导演冯小刚。
2012年7月25日,在卓美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艺术团及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举办的第二届校园戏剧展演活动闭幕晚会上,冯小刚作为嘉宾出席当晚的颁奖礼,同时也正式公开了自己作为卓美天使投资人的身份。
冯小刚的加入,用英童的话来说,投多少钱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他的号召力实在是太大了”。尽管张思路和英童一再表示,只想冯小刚参与到卓美就行,不用投钱,但冯小刚还是执意投下真金白银,以示对卓美教育戏剧的支持。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推广,配合着公司各方面的资源,卓美现今的教学规模已经达到了学员1700人左右(其中合作在校生1200人,机构培训学员500人)。除了公司设立的教学点以外,卓美的“创造性英文戏剧”课程还进入到了北京的部分学校成为校本课程,这当中包括有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小学、东城曙光小学、中关村二小等,其中一些学校还将卓美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
目前卓美开设了北京朝阳分中心和吉林分中心,并在北京的西直门开设了常规班,包括英语夏令营、冬令营和英语戏剧夏令营、冬令营等等。这个暑期的卓美北京夏令营是5天一个周期。“早上9点到下午4点,这些孩子在周五下午都能表演节目。孩子们自己画画、做道具、背台词,最后能呈现出一台剧,家长都很满意,口碑都非常好。”张思路对首先做好教学点的质量显得十分坚持,希望能把质量做好,然后再去异地规模化复制,“否则质量上不去,上去的数量也没有意义,只是对自己品牌的伤害。”
前进的路上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投资人冯小刚电影中的经典台词,道破了张思路对卓美发展中最为重视的一环。对人才的渴求,在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是头等大事,而对于教育戏剧这个新兴事物来说,就更是如此。
“其实在刚开始做卓美的时候,也包括现在,一直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的问题。因为卓美这个教育产品是舶来品,尤其是以戏剧来推动人格的教育,这个实际上在中国的土壤上是比较超前的,那如果要在中国做这个就要找几方面综合的人:第一,对教育培训比较了解;第二,对教育产品的特性比较了解;第三,个人的艺术修养要有。所以,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出现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当时起步时很困难,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在谈到人才问题时,张思路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而为了解决人才队伍的培养,卓美开始自己建立培训体系。“希望有更好的人才能被吸引过来,在我们这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有利于我未来的扩张,这些都属于重新来做。”虽然在与海伦奥格雷迪的合作中,有授权方负责为卓美培训授课教师这一项,但这在张思路看来还远远不够,要在国内接上地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我是在做商业公司运作,但最终落地还是需要做好教育的质量和口碑。教育戏剧必须是要懂英语、懂教育、懂戏剧,这样的人才就很少,就算想挖人都很困难,很多还得我们自己慢慢培养。”
同时卓美在维护客户上也不断地下功夫,包括邀请家长来观礼孩子的戏剧汇报表演,增强家长对教育戏剧理念的认同。“我们现在也在包括使用微信等手段来做推广。因为微信可以很好地实现人传人,特别是对我们来说能形成非常忠实的客户群。”卓美会通过微信不定期地给目标用户推送包括活动的预告、总结、知识普及等相关信息,与家长保持一个较好的互动,从而增加客户的忠诚度。
而除了单一的教育戏剧之外,卓美还有一个小剧团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学员报名教育戏剧班上课,想进入卓美的剧团还需要经过更严格的面试,比一般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报了剧团的学生是有倾向于在艺术方面更发展一点的,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平台,虽然不一定是要走上戏剧这条道路,但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自己。”张思路说卓美不缺乏导演、影视学院的资源,也坦承培养小明星可能会来一些快钱,但他又指出这种操作模式实际上已经不是素质教育的培训。“因为它面对的是很小众的,只能是满足某一些人能上电视或上电影,但是剩下的绝大多数人却学不到任何东西。它实际上就不是教育。我既然是要面对大众的,那就要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