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基础概念

医学基础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基础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基础概念

医学基础概念范文第1篇

一、提供鲜明、生动、真实的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在实验教学中,首先以生动、鲜明、真实的实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分析、讨论、比较,促使学生思维、想象、记忆,最后得出完整、正确、深刻的化学概念。例如,在讲“化合反应”这一概念时,我们借助木炭、硫粉、红磷、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这些反应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指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紧接着又做一个蜡烛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证明蜡烛燃烧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物质的反应,这样的实验对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内涵提供了典型、必要的认识。此外,其他化学反应类型概念的得出,也是在做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得出的。

二、采用对比的方法

许多化学基本概念都是对立统一的,存在一定的关系,形成一个概念组。例如,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合反应、分解反应;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纯净物等等。对于这些本质特征对立的并列知识,在教学时,可通过列表比较,并举出几个实例帮助学生加以区别,做到异中求同,让学生在相互对比的基础上成对记忆。这样,只要理解和记住对立概念的一面,就可以推出和记忆另一面。经常这样训练,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悟性,较敏锐地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较好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这样就会让学生更有效地记住这些概念而不会混淆。

三、使用多媒体解决抽象概念的教学

初中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化学,对一些宏观物质的现象尚可理解,但对于宏观物质的微观粒子构成就很难想象,也就很难掌握。例如,分子、原子、离子等。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一方面应用各种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思维,学会看书和思考,透彻理解概念并在应用中巩固概念。

医学基础概念范文第2篇

从情趣出发,让学生得到美的启蒙。

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基本音阶时,教师要把七个音符写在黑板上,用汉语拼音标上唱名,然后再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教学生认识,教师用琴伴奏,学生随着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虽然做到了基本会读,会唱,但是音准,特别是半音还是掌握不好。用这种办法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这时,可根据儿童的特点,以“听”为主激发兴趣。做法是:把学生分成两个组来做游戏。一组学生拍一下手喊4,另一组学生再跺一下脚唱fa;再拍一下手喊6;另一组就唱la;再拍一下手喊7;另一组学生就唱si……经过这样反复多次,既有音程的变化、组合,又有一问一答式的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音准感,而且培养了注意力,逐渐引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刚刚入学的学生特点是好动,如果一堂课让学生坐着不动,他们会坐不住的,所以当学生对一首歌基本上能唱之后,就要选择恰当的动作配合。比如:在教唱《小袋鼠》这首歌时:“小呀小袋鼠,摘呀摘果子,果子放进大袋子,……”我就选择简单而又适当的动作,教学生边唱边舞,结合“体态律动”,弹2/4拍子的音乐,进行训练,这时可要求学生在音乐声中做摘果子与放果子的动作。摘果子是强拍,将摘下的果子放在篮子里是弱拍。当我把这首歌的动作全部教完时,学生就完全掌握了歌词和强弱规律,同时也理解了歌曲的内容。

从育人的目标出发,进行审美教育。

我国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大多数歌曲,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百唱不厌的优秀作品。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如,我在教学生唱《向着国旗敬个礼》时,先要求听《国歌》,出示印有国旗飘扬的图片导入,再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或校园的升旗仪式,引导学生认识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然后,教学生读歌词,并根据歌词,让学生找一找这首歌中哪几个词、字要读重一些,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国旗的意义,并告诉学生在升国旗时应注意什么?如何向国旗敬礼等。我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歌唱,“爱祖国、爱国旗”要求唱得肯定些,“向着国旗敬个礼”中“国旗”两字要求唱得突出些,“敬个礼”要唱得坚定饱满,“敬礼”要求热情。最后教师小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爱国旗,尊敬国旗,就是爱国家,爱我们自己。

医学基础概念范文第3篇

一、“熔化”与“溶化”不同

熔化是指固态物质由于吸热,温度升高到熔点时,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而溶化是指固态物体在液体中溶解,与液体相混合的现象。熔化是固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需要吸收热量。溶化则对温度的要求并不很高,不需要吸收热量。

二、“白气”与“气”的不同

日常生活中看到很多“白气”,但它不是气体,它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悬在空气中而成,它是液体。

三、“雾”和“露”都是液化现象

“雾”和“露”都是液化现象,学生往往分不清,为什么都是液化现象,却又形成了“雾”和“露”呢?原来,“雾”和“露”虽然都属于液化现象,但它们液化后形成的小水珠有的凝结在空气中的浮尘上,有的凝结在草木、石块的表面上,凝结在浮尘上形成了“雾”,而后者则为“露”。

四、物体密度与物质密度不同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一个实体,是物质赖以存在的形式,而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课桌是一个物体,它是由木材、金属、油漆等物质组成,它的密度实质就是课桌的平均密度,称为物体密度。教师可通过举例帮助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以便于能很好的理解物理现象。

五、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状态如何、是否受力都无关,它没有条件限制。惯性定律则是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这一条件下的一种运动规律,它有条件限制,一旦受到外力,就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六、压力与重力不同

压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一是产生的原因不同。压力是由于两个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其性质属于弹性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性质属于引力。二是方向不同。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指向受力物体的表面;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只有当支持物体的表面为水平方向时,压力与重力的方向相同。三是力的作用点不同。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接触的表面上;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四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是支持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本身。

七、正确理解扩散现象

医学基础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导入原则主体性课程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概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关注概念的背景和形成过程,进而避免机械记忆概念的现象,真正的使学生明白概念的实际意义,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课程导入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基于概念导入式小学数学导入课程的原则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概念导入教学时,要结合以下教学原则,提高课程导入的有效性。

(一)导学结合原则

导学结合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师生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进而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的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重视思维训练原则

概念的学习要求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因此在导入课程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即教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自主的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强调比较的原则

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明确概念的含义,还要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因此需要在概念导入时,进行比较导入,即引导学生去探索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差别,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把握,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概念导入式小学数学导入课程方式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视,借助概念导入式进行小学数学的课程导入,一方面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为数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观察导入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概念导入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现。例如在学习概率的概念时,单纯的讲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如果设置观察导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将不同颜色的小球放在盒子里,让学生去摸,然后观察球的颜色变化,进而形成对概率的初步认识,并明确概率的基本含义和相关应用。

(二)动手操作导入

数学概念的学习也需要进行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数学知识的直观性,使学生对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学习圆形的相应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各个图形,如圆形、椭圆形以及其他形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行车车轮是圆形的,并去探索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的事物。

(三)故事导入

小学生处于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因此学生对于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会感到吃力,这就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概念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其中故事导入法就是小学数学概念导入的一个有效形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联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引导学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运用故事导入概念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要明确故事是为概念教学服务的,不可以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因此教师要选择针对性强的故事,并在故事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局限于故事本身。

(四)类比导入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多种概念,并且多种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概念的导入时,采用类比导入,即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概念和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比较新事物和旧理论之间的矛盾和类似现象之问的异同,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分数通分和约分时,可以让学生对两种概念进行类比,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两种计算形式在分数计算中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概念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视对小学概念导入的重视,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依据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抓好课堂中概念的导入、形成、运用等教学过程,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树清.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教学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医学基础概念范文第5篇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发现概念图对初中英语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概念图可行性比较强,它可以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发散思维。

一、用概念图来加速巩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单词一直是学生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尤其是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单词量相应地增多且长。而学生则对此望而却步,在心理上就打了败仗。为了解除学生的胆怯心理,笔者着重强调词与词之间的密切联系。根据从短到长,先易后难的原则,从词根开始,按照构词法的规则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用图示的形式把同根词列举出来,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图形轻松、全面地把握单词之间的关系,迅速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单词,并获得清晰而深刻的记忆。

此外,在词汇教学中,笔者还尽量把同一单元中互相有联系的词组织在一起,用概念图表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组块记忆,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高单词记忆效率,快速地扩展他们的词汇量。

二、用概念图来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

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语法知识有: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式、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将来时等等。学生对现在进行时很好理解,但是对于过去进行时却理解得不好,笔者通过绘制概念图,告诉学生,过去进行时就是过去的某个时间段,或者过去的某个时间点,黑点表示过去某一时间点,区间表示某一时间段。并给出例句:

(1) Mother was doing housewok at nine last night.

四、概念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在阅读理解中,文章的组织由内容而定,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可以科学的设计各种图表格式,建立语篇图式概念,比如,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B 3a学生阅读后完成下列图即可明白Super Chicken Sandwich的制作过程。随着对整个流程的了解,学生思维的流畅度也得到了发展。

五、用概念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英语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通过写作训练,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词汇、语法等知识,增加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并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然而,书面表达也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也使用了概念图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自己的想法具体化和明确化,形成清晰的写作提纲。比如要写一份邀请书,在写作之前,先让大家一起讨论一下invitation 的要素,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