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畜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下,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采取外引内联和贸工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对利用不够充分和尚未利用的牧业资源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建立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
这样的发展路线,不仅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也是农牧民实现小康的需要。
二、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径:以市场为导向,以“高起点、集团化”为抓手
围绕上述发展战略,吉林省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畜牧业及其产品开发,市场导向的意义在于对产品开发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配置,这就决定了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发展现代饲料加工业,对生产经营者和劳动者进行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在发展策略上,以“高起点、集团化”为发展策略。在高起点方面,向市场投放名、优、新、稀、特等高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及其加工品。
在集团化方面,强化合同制,以双边和多边合同,采取公司加畜牧专业户或股份制的形式,组成相互依存同兴共荣的贸工牧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增强产业开发的能力和市场竞争的实力,共享经营成果,共担经营风险。在产业集团构筑上,以畜牧初级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实行牧工结合,工商衔接,贸工牧一体化,以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以平等互利条件实行跨国跨省区的联合和合作,引进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吸引专业人才,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三、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建设饲料基地和饲料工业
现代畜牧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饲料工业基础上的畜牧业。
改革开放后,地处世界玉米黄金腹地的吉林省,现代畜牧业依托丰富的饲料资源有了长足发展。具有标志性示范性意义的是皓月(牛产品)、华正(猪产品)、光泽(乳制品)、德大(鸡产品)等大型肉蛋奶贸工牧一体化产业集团的发展壮大。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田向种田能手集中,全省现代畜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必将带动饲料基地和饲料工业的大发展。
实践中,吉林省饲料基地按地区饲料资源和发展畜牧业的需要实行分区建设。西部半干旱农牧区的草原地带,重点是保护植被,防止土壤“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打草原深井实施喷灌,建设人工草场(草库伦),放牧地与采草地实行分区轮牧,在牧区建立预防雪害的饲草储备。中部农业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周围,适应以鲜乳供应为特点城郊畜牧业的需要,确保青饲料的常年供应。
四、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建议
畜产品产出季节性与需求的常年性和节假日需求的集中性,为畜牧业带来市场风险。固定资金的集中投入与流动资金周转中出现的困难,也制约和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亟待政府利用财政、金融杠杆,协调相关利益主体,共同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一)财政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农牧业具有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等特点,属于公共需要。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长期的投资渠道和投入机制。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畜牧业资源及利用现状制定出台不同的补偿政策,使财政投资发挥出最大效益。同时,重点在增量调整上下功夫,使投入到畜牧业的资金逐年有所增长。增加项目实施工作经费,逐步提高财政支持畜牧业支出增量占财政总支出增量的比例。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与金融政策配套形成的合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好的项目实施提供利息和部分保费补贴。
三是从顶层设计开始,整合财政资金。解决多年就想解决而未解决的资金来源渠道多、交叉分散问题。同时,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健全财政扶持政策、体制机制。建议中央管宏观调控;省为中观管理,主要是产业政策、布局、疫病、良种等;具体项目一律由市、县来管。
四是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畜牧业投资营运管理体系。一方面,编制切实可行的与当地畜牧业经济结构相配套的财政投入畜牧业的中长期计划;另一方面,统一管理财政投入畜牧业的资金,协调相关部门关系。要重点投向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养殖业生产体系,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要重点投向畜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结构和畜产品结构“调新、调优、调强”。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促进养殖业、加工业、饲料业和兽药业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统筹发展。在优化品种结构上,坚持做到“三个调整”,即向优质上调整,大力提高三元杂交猪、牛所占的比重,大力推广羊、禽应用优良品种;向食草型上调整,大力发展牛、羊、鹅,使秸秆和饲草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降低饲养成本;向特色上调整,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打造畜产品的特色品牌。在优化产品结构上,把优质、营养、安全、绿色的畜产品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扩大加工能力,延伸加工层次,按照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加快畜产品开发。
(二)金融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开展养殖圈舍抵押融资工作,建议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金融办、财政、畜牧、土地、银监会、银行等部门参加,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推进此项工作。
二是研究制定政策性文件。开展畜禽圈舍产权抵押融资工作,政策性、原则性较强,没有政府扶持,工作难以推进。建议省政府制定出台具体的意见和办法,明确工作思路,细化具体抵押操作流程,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建议在政策文件中界定三个主要问题:由畜牧部门对养殖圈舍贷款资质进行初审并发放《畜禽养殖圈舍所有权证》;建立养殖圈舍价值评估及抵押认证体系,对取得所有权的养殖圈舍,允许其直(间)接向金融机构抵(质)押融资;贷款利率按国家规定下行标准执行。
三是设立风险资金。从调研情况看,开展畜禽养殖圈舍产权抵押贷款面临两个突出问题:银信部门难以对抵押物进行有效的后续管理和风险控制;抵押物流转变现难。建议从省政府金融办“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风险保障基金”中,划拨专项设立畜禽养殖圈舍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资金,在银行的债权无法实现时,按相应比例对银信部门进行代偿。
四是建立畜禽养殖圈舍交易平台。建议在吉林现代牧业网建立畜禽养殖圈舍交易平台,组织开展养殖圈舍产权流转、招拍挂等交易活动,促进养殖资源变现,解除银信部门的后顾之忧。
(课题总指导:张家桂
指导:王 峰 张立山 施晓东 李少丹
顾问:陈
1畜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1.1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草地资源越来越成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保证,而当前资源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草地掠夺性经营和超载放牧使畜草矛盾日益突出,草地生态日趋恶化,仍未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牧区经济的发展。
1.2畜牧产业化经营滞后,畜产品附加值不高主要表现在由于受生产水平的制约,畜产品科技含量、生产基地规模化、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导致畜牧业生产效益低。
1.3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素质差,不能适应畜牧业向高层次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柴达木地区的畜牧业向高层次、高效益方向发展。
2发展思路和建议
2.1发展总体思路
认真落实省农牧厅畜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的任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出规划,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第一目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牲畜结构调整,加快地方优势畜产品开发,增加特色产品,争取优质名牌,实现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草地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2建议
2.2.1优化畜牧业结构一是优化畜种结构,重点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二是优化畜群结构,逐步提高母畜比例,加大出栏率和商品率。三是优化品种结构,以提高良种牲畜比例和个体生产性能为目标,在加快现有优良品种繁育的基础上,引进西门塔尔肉牛、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无角陶塞特羊等优良品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2.2.2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实行专业化生产要遵循“以草定畜、优化结构、提高品质”的原则,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优势互补”的方针,立足畜牧业资源优势,逐步建立三个产业带和一大基地。以天峻县、都兰县和格尔木市为主的高寒高山区藏系绵羊、牦牛产业带,巩固和发展藏系绵羊、牦牛优势;以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格尔木市、大柴旦行委为主的西部荒漠、半荒漠区柴达木绒山羊产业带;以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为主的农区肉牛、半细毛羊产业带;以西部三行委和二市为主的西部工矿区及城郊商品畜基地,扩大奶牛、猪、鸡的养殖规模,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之路,大力发展城郊和工矿区奶牛、生猪及禽类生产。
2.2.3加大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一要实施好“牧繁农育”工程,重点扶持一批牛羊贩运专业户、专业村,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贩运育肥基地;二要通过引进、改良、繁育相结合的办法,提高畜禽良种化程度;三要大力开发农区、半农半牧区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开展种草养畜,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发展草产业,加大秸秆氨化、微贮、青贮技术推广,建立饲草料加工厂,开展全价饲料的生产和应用,增大畜牧业稳定发展的保险系数。
2.2.4大力引进推广畜禽优良品种和畜牧科技实用技术一是加大引种和改良力度,重点抓好肉牛和肉羊杂交改良、绵羊改良、绒山羊改良等,使优良品种上规模、创特色。二是重点普及良种繁育、暖棚养殖、快速育肥、牧草栽培、秸杆氨化等技术,提高畜牧业产出率和畜产品质量。三是积极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饲养方式,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经营规模,缩短养殖期,增加出栏率,增加收入。四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养殖能手,发展示范村社,建设示范乡镇,逐步做到先进实用技术进村入户,进一步完善畜牧科技服务功能。五是健全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加强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牛羊销售等各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拓宽服务领域,解决养畜户的后顾之忧。
2.2.5加快生态畜牧业建设,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海西州草地畜牧业生产特点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结构调整中要正确处理生产发展和草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一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生态畜牧业建设,充分调动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草畜矛盾,把科技教育、畜种改良、种草养畜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要坚持草地保护建设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依托退耕还林草政策,采取封育、休牧、轮牧、养草,恢复天然植被、治理鼠虫害等措施,加快草场改良步伐,提高草场抗灾保畜的能力,提高商品率,减轻冬春草场压力。
摘 要:针对天津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天津畜牧业现状的数据调查,提出构建天津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必须积极推进科技进步、畜牧产业化经营、疫病防控与畜禽产品安全体系建设、高端品牌创立和畜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创建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4.006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 tianjin
chen peng, zhang lei, zhang ming-liang
(tianjin institute of rural economy and agricultural regional planning,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industry,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with data in tianjin. the way was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ctively,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epidemic disease control and setup safety system of animal products, found high end brand and built recycling economy of animal husbandry.
key words: animal husbandry;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现代畜牧业是利用先进的畜牧兽医科技、现代的工业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理念,建立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以优质、高效、安全、生态方式生产畜禽产品的产业。产业体系以布局区域化、品种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商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等为主要特征。发展现代畜牧业,满足消费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天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是天津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化、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畜牧业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标准化与高端特色畜牧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仍不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随着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和滨海新区的全面开发开放,如何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畜牧业,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将是未来天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议题。
1 天津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禽生产主要包括大牲畜、猪、羊、家禽、兔等养殖,2003年以来天津畜禽生产规模呈小幅下降趋势。“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了10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31个,规模化养殖水平:生猪达到85%,肉鸡达到95%,奶牛达到95%,蛋鸡达到90%;养殖场硬件水平明显提升,新技术、新工艺得以集成和应用,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养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整体效益年均提高10%以上。截至2011年,全市畜禽养殖基地达98个,奶牛存栏1 000头以上的养殖基地达到46个,占比达30%;全市生猪出栏377万头,奶牛存栏15.7万头,蛋鸡存栏1 307.5万只,肉鸡出栏8 655万只,肉牛出栏19万头,肉羊出栏66万只。全市肉类产量42.9万t,禽蛋产量19.3万t,牛奶产量69万t,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31.7,14.2,
50.9 kg(按常住人口1 355万人计算);全市畜牧业产值9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2%,比2010年增长2%;全市畜禽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全市近年畜禽生产情况详见表1[2]。
2 天津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受土地政策制约,畜牧业发展空间有限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文件)规定:“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应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占用基本农田”。但实际属于非基本农田的农业用地资源非常紧张,可供畜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加之畜牧业疫病防控压力较大,各区县发展畜牧养殖业的积极性不高,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的难度很大。
2.2 畜禽良种产业发展不足
由于投入不足,天津市畜禽良种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值相对较低,在全国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大型种畜禽龙头企业还不多,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无论从种畜禽场的数量、档次、单体规模,还是总体规模上都有较大差距。从全市种畜禽发展的情况看,种猪产业发展较快,肉羊、奶牛的良种产业起步较晚,种禽产业虽起步较早,但近年来发展较为缓慢,各畜种间发展不平衡,缺乏成为畜禽良种重点供给基地的基础[2]。
2.3 缺乏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
大部分畜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窄,科技含量偏低,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天津市目前仅有肉鸡和奶牛产业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猪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大部分屠宰厂生产的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利润有限,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已建立的各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稳定性差,带动能力不强,特别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较少。
2.4 养殖污染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养殖场户粪污处理意识薄弱,设施设备滞后,养殖污染已经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3]。同时,部分饲料产品大剂量使用高铜、高锌及其他矿物质添加剂,造成排泄物中重金属含量超高,污染土壤环境。养殖污染治理投入大,虽然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对养殖场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养殖场户主动投入治污积极性不高。低碳经济模式的提出和快速推广,给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4]。
2.5 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
全问题日益严峻
国内动物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动物疫病源分布较广。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病毒变异加快,加之新的疫病逐渐增多,流行规律不清,防控难度加大。天津地处物流人流密集的交通要道,活畜禽及畜产品流通频繁,极易受到外来疫病的影响,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部分基层兽医站人员经费不能保障,影响了动物防控工作的开展。部分企业和养殖户缺乏社会责任,非法添加违禁药物及超剂量使用添加剂、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等行为仍有发生;畜产品优质不优价,优质安全畜产品发展的市场内动力不足。
3 加快天津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科技进步,增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后劲
从市场竞争看,畜牧技术和投入滞后于产业发展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从结构调整看,科技进步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手段和中心环节,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最根本是依靠科技进步。一要加快科技创新能力[5]。过去的那种畜牧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发展和市场需求,必须增强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二要加快科研力度,力争在畜禽良种培育、健康养殖、安全优质新型饲料研发[6]、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和动物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 要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单项技术推广向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转变。四要进一步加快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加强畜牧科技知识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7]。
3.2 要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农村社会小康目标的主要途径。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畜牧业作为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的一项产业,不能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上,需要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行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 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格局,政府要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财政贴息、银行贷款、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协助企业完成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龙头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将企业做大做强。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营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其次要引导农民在养殖方式上尽快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生产出优质的畜产品,有利于向外拓展市场。在养殖小区成立养殖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协会或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团结起来,形成完善的产业化利益连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连结机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使农民参与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分配,提高养殖效益[8-9]。
3.3 搞好疫病防控与畜禽产品安全体系建设
疫病防控与畜产品安全是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疫病防控方面,要强化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疫病防控、兽药质量监管等职能,全面改善各级兽医主管和技术部门的硬件设施和工作条件,加强对技术的支持和物资的保障;同时要加大基层兽医人员各项技能的的培训力度,构建高效运转、保障有力的动物防疫体系。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覆盖范围广、运转高效的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质量监管,建立从畜群、饲料兽药到畜产品质量各环节的安全检测体系;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活动,倡导和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生产,监督和引导现代畜牧业的健康发展[10]。
3.4 发展高端品牌和特色畜牧业,提高行业竞争力
高端品牌和特色现代畜牧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高端的产品品质、良好的品牌效应、自主的知识产权、特定的消费市场和良好比较效益的畜牧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天津要突出特色区域、特色产品,加大外引内联力度,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高端特色畜牧业。要重点发展主要包括宁河北部、宝坻东北部、蓟县南部、静海南部以及大港西部等30个重点乡镇的生猪产业带;主要包括武清中北部、北辰、宝坻中北部以及静海等22个乡镇,以及农垦的大钟庄农场、里自古农场、黄庄农场、北大港农场和潘庄农场的奶牛产业带;主要包括武清南部、静海南部、宁河北部、西青以及大港等29个重点乡镇的肉鸡产业带。大力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饲料、兽药生产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商标,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加大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进行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认证,继续做大做强“海河”乳制品、“天河”种猪、“宝迪”种猪、“奥群”种羊、“大成”禽产品等知名畜禽产品品牌,开展系列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鼓励到周边地区开设特色高端产品营销网点,提高品牌知名度。
3.5 积极创建畜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
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由于其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等特点,使得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在具体运用中面临着技术操作不规范、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完善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将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大力发展以秸秆养畜、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加大对散养农户养殖设施的改造以及饲养小区和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扶持和规范养殖小区发展,妥善处理畜禽粪便和污水,积极发展沼气,净化养殖环境。通过种养业的互补优势,依托畜牧和饲料业等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种养有机结合,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在国内率先实现具有无害化、生态化和循环化特征的特色畜牧业发展方式[11-13]。
参考文献:
[1] 潘春玲,吕杰.畜牧产业新模式的建立与政府管理[j].农业经济,2006(10):38-39.
[2] 臧胜兵,成荣,姜加华.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j].江苏农村经济,2006(12):34-35.
[3] 张玉海.京津冀畜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4):154-156.
[4] 吴道义,顾明.毕节地区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11):155-157.
[5] 付蓉.对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137-138.
[6] 卢成达,郭志利,张丽娜.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及生产对发展山西畜牧业的意义[j].山西农业科学,2009(2):72-74.
[7] 韩艳东,张玉屏,张成材.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几种模式[j].中国畜禽种业,2007(04):48.
[8] 区锦联.公司+农户模式中畜牧业农户的利益损失——基于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11.
[9] 孙建萍.公司+基地+农户的五种做法[j].中国牧业通讯,2007(12):76.
[10] 马强,任巧玲,刘付玫,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建议[j].河南
农业科学,2008(12):134-136.
[11] 柯福艳,张社梅,毛小报.发展生态循环型现代畜牧业战略转变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畜牧杂志,2010(20):23-26.
在21世纪的今天,几乎无人忽视环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无论从各地区严峻的环境形势还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来看,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迫在眉睫、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大庆“九五”期间就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了相关工作。在“十五”期间,大庆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生态环境和科技发展等领域全面开展了推进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仅2005年,大庆市生态环境建设总投资高达29.12亿元,投资额居黑龙江省第一。但是,环境资源的保护不仅是生态环境破坏后的补救,更重要是开发、使用之前的规划。在制定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时,应当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且各规划之间应当互相协调。本文以此为衡量标准,对大庆畜牧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分析。
一、大“庆十一五”畜牧经济发展规划简要
《大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为《大庆十一五规划》),在第四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其发展战略包括:优化提升畜牧业战略、巩固发展种植业战略、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战略。优化提升畜牧业战略的具体目标是“:依托资源优势,把畜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壮大牛、猪、鹅经济,带动整个畜牧业发展。进行品种改良,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强风险防控体系、畜禽繁育推广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到2010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45万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比重达到60%以上。”
二、优化提升畜牧业经济战略分析
(一)从经济角度的分析《大庆十一五规划》没有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种植业上,而是转为重点发展畜牧业。畜牧业前联种植业,后续加工业,它对粮食的转化和土地的增值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其他产业所不可替代的,发展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升级的需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畜牧业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从经济学角度上看,这一战略选择顺应了市场的需求,能够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因此是一项科学的战略选择。大庆畜牧业的发展不仅肩负着促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的重任,而且涉及到大庆草原生态环境的开发、保护、利用和改善等问题。因此,大庆畜牧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以下从该角度对大庆畜牧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分析。
(二)从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角度分析1、从资源优势分析。至2005年,大庆拥有耕地面积60.7万公顷,拥有草原68.9万公顷,拥有湿地120万公顷。可以看到,其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如果扩大耕地面积,必然会使草原、湿地的面积减少。大庆市统计局推算出大庆湿地年产生态价值高达840亿元。大庆种植业每万平方公顷产值为1.32亿元(2001-2005年的平均产值),比较而言,开发湿地发展种植业的农业经济收入要比湿地产生的生态价值低得多,因此,保护湿地是大庆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然而,湿地生态价值不能直接转化为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收入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发展畜牧经济的战略选择既能够达到保护湿地目的,又能利用大庆丰富的碱草资源,达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目的,平衡了两者的矛盾。它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既发挥了大庆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又顺应了自然、生态规律,因此也是一项科学合理的战略选择。2、从大庆草原资源承载力角度分析。所谓的自然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区域自然资源可以支撑的牲畜数量规模。由于大庆草原面积的有限性,决定了其载畜量不可能无限大,存在着资源最大承载能力问题,即存在着一个墒值。当本区域的载畜量超过这个墒值时,该区域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庆畜牧经济发展战略应考虑到环境资源承载力问题,应有一定的限度,应在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范围内适度发展。为验证大庆草原载蓄能力,在此,对大庆草原承载畜(牛羊)的能力进行计算:为了换算的目的,根据某一特定家畜的放牧压当量或饲料消耗量所确定的标准家畜叫做家畜单位,也称动物单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牛作为标准单位,称为牛单位。中国以绵羊作为标准单位,称为绵羊单位或羊单位。王栋(1955)规定的中国绵羊的含义是:一头体重40kg的母羊及其哺乳羔羊,每天约需牧食青草5--7.5kg。中国牧区和半牧区适用的家畜单位换算系数:一头牛相当于5头羊,一匹马相当于5头羊。研究思路如下:可载牲畜总量牲畜超载量牧草需求牧草产量可载牲畜总量可载牲畜总量牲畜超载量饲料粮需求干饲料粮可载牲畜总量根据单位畜日需草量,折算出年需草量,即为草畜转换系数。取每只羊日需草量5千克,得出天然牧草地草畜转换系数365×5=1825千克/只=18250吨/万只,人工牧草的,由于加强了管理,采用了合理的种植方式,转换系数可降低为天然牧草的0.7,即0.7×18250=12775(吨/万只)。以大庆的城市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和土地肥力为自变量,以大庆的产草量为因变量,我们选取1997-2005年的数据(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1998-2006》),用SAS软件对这些数据做线性回归,设产草量为y,降水量为X1,日照时数为X2,土地肥力为X3。由于缺少大庆的土壤肥力的数据,我们选取了与大庆土壤接近的内蒙古的土壤肥力作为我们的研究数据,我们得出:由方程可知,由于>0.7,证明相关度很高,相关性很好,F表示的是F检验,也就是显著性检验。事实上我们从R2的值就已经知道是相关性较高了。可见大庆的产草量和城市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密切相关。牧草地可载畜总量与产草量呈正相关性。用上述SAS软件计算大庆草原产草量,得出2004年草原实际供应5亿公斤干草,大牲畜需要20亿公斤干草,缺口15亿公斤。2005年大庆的产草量为8.28亿公斤,由于大庆实行了草原禁牧,提高了大庆地区的土壤肥力,预计2006年底,大庆的产草量将达到10亿公斤,可载畜量达到8.7万羊单位。而实际上截至2006年6月末,全市大牲畜存栏61.2万头《。大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45万头,等于225万羊单位,与大庆草原载畜力差距很大。以上证明,大庆大力发展畜牧经济战略的实现将受到草原生态环境的制约。
三、促使大庆畜牧经济与生态环境实现“双赢”的建议
(一)草原的开发、利用与治理建议大庆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大庆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上。尽管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是个定量,但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手段会影响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利用方式不同,产生的后果就不同。因此,在大庆草原利用上,笔者建议:1、加大人工牧草的种植面积,提高人工牧草的单产。前面公式证明,牧草承载力系数与人工牧草单产呈正相关。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提高人工牧草地的单产,以提高草地载畜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牧草比天然牧草的产量高,因此,可以加大人工牧草的种植面积,以提高草原的产草量,可为畜牧业的发展准备条件。2、加大牧草地的开发速率。牧草承载力系数对牧草地改良速率有一定的影响,牧草承载力系数与牧草地改良速率呈正相关性,因此,适当加大牧草地开发速率可相应提高牧草地承载畜(牛羊)的能力。3、加强草原的治理。大庆碱草是奶牛、羊、大鹅等家畜的优良饲料。草原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产草量,也就影响到载畜量。2005年大庆实行了禁牧政策,就让全市草原的平均产草量从每亩不足50公斤猛蹿到80多公斤,全市草原多产草31万吨。2006年全面实行了禁牧政策。这些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大庆市政府应继续采取积极政策的防止草原的退化、沙化、盐碱化,禁止不合理开发使用草原,使大庆草原再现“风吹草动现牛羊”的情景。
关键词 畜牧业;环境污染;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4-0109-01
我国草地资源非常丰富,畜牧业比较发达,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畜牧业可以为人们带来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动物身上的毛发、皮肤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生产的原材料。可以说我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离不开畜牧业的资源供给。在畜牧业给人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福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几年来,由于人类大肆的破坏环境,无情的向自然界索取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结构逐渐趋于弱化和不稳定状态,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相应的高度。由畜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只要有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随着畜牧业规模的扩大,这种污染程度也逐年加剧。虽然大规模集约型的畜牧业产生了很多污染问题,但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衣食等方面的需要,畜牧业朝向规模集约型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符合时展的,我们不能对其进行遏制。因此,为了保障畜牧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处理,只能从提高生态保护手段方面入手。
根据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畜牧业的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性的畜牧经济产业,提高畜牧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到大自然当中。另外还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通过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来提高畜牧产品的附加值,不只是增加经济效益,还要同时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畜牧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局面。
1 畜牧业环境污染途径
1.1 粪便污染
我们都知道,动物才是畜牧业的发展根本,动物在成长过程中,每天都会排泄出大量的粪便,这些粪便当中已经没有了任何营养物质,剩下的只是对土壤有危害的废气固体物。粪便污染是畜牧业产生自然污染中占比例最大的。其每年排出的粪便比全国的工业生产固体废物还要高出将近3倍,由此可见,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对环境污染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对这些粪便进行合理的解决处理任其随意分布,不仅会对土壤,水资源造成难以想象的污染,促进了各种细菌的滋生,加速了疾病的传播,破坏了地面的美观。
一些农民和养殖人员知道,粪便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可以用在植物的生长当中。但是过度的使用粪便作为肥料,不仅不会促进植物的生长,而且粪便中的微量硝酸盐、重金属会在土壤或植物体内堆积,造成了植物发生病变,地下水及地表水被污染的现象。当水污染进一步加剧,污水流到哪,就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一旦长久不进行治理,就很难就行补救措施了。
1.2 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是畜牧业所带来的第二大污染现象。畜牧业的主要工作并不只是圈养各种动物,还会对一些原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这样的话,畜牧业的污染源不仅来自动物,还有个加工厂的废物排放。当处理不当的粪便、尿或是各种加工厂排放的废水,渗入到地下水当中,会对地下水造成难以补救的污染问题,当排入地表水当中,也会增加水流内的各种有机物浓度,从而不断的恶化水质,某些动物一旦饮用,轻者食物中毒,重者造成死亡。
1.3 恶臭污染
动物排泄出来的粪便是造成恶臭污染的主要来源。粪便一般是动物体内的废渣残留物,其味道非常刺鼻,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臭味很容易在畜牧场内挥发,对整个区域内的空气都造成污染,虽然不能严重的影响人们的健康,但却破坏了人们舒适的生活环境。
1.4 药物残留潜在污染
动物也属于生物,也经常出现生病现象,现如今,面对生病的动物,放牧者已经告别了传统的治疗方法,直接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就算动物没有生病也会打预防针,再加上各种农药、消毒药等的使用,其药物残渣虽然比较少,但是积少成多,形成了潜在的污染源。
2 畜牧业环境污染成因
2.1 畜牧形式的转变
传统的畜牧形式都是采用家庭式的分散经营,这样的话产生的污染力度比较轻,大自然可以自行调整消化,但是其管理起来不方便,个人的利益收益比较低,因此开始慢慢转向集约型经营。集约型经营虽然便于管理分配,但是对环境污染也急剧增长。各种动物排泄物、药品残渣的积压很难处理,一旦没及时合理的处理,便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2.2 畜牧场地的转移
传统的畜牧地点一般都在农牧场,但是随着人们对于肉类、蛋类的需求越来越多,农牧场与市中心距离果园,导致运输不方便,肉质不够新鲜等问题,因此,畜牧地点慢慢由农牧场转移到郊区,增加了污染物处理的难度。
2.3 化肥代替了农业有机肥,各种药物使用量增加
化肥较农业有机肥效果更明显、造价更低,因此逐渐代替了农业有机肥的地位,从而使粪便中有机物含量增多,造成了环境污染。另外各种药品的使用,产生的药物残渣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也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3 畜牧业生态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生态保护的意识
说到底,畜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畜牧人员的环保意识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提高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要不断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生态保护案例,增强对污染物的处理力度。
3.2 加强环境监控力度
要重视检测队伍的建设,增强畜牧业环境污染现象的检测力度,一旦发现有污染环境的行为出现,要尽快的采集数据,与相关部门配合,对污染源头进行处理。
3.3 采取动物营养性环保措施
合理配制饲料,使用环保型饲料,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采用多阶段饲养法。
3.4 搞好生态草原建设,控制畜禽排泄物,控制药物残留
把发展畜牧业同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在为人们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为了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畜牧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的现象,控制好各种药物、制剂的指标含量,在这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其他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来增强自身的环保能力。
参考文献
[1]冷大勇.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