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植物遗传资源;保存;利用

植物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极为重要的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作物遗传资源也称种质资源,是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用于栽培、育种和生物学研究的各种生物类型的总称。长期以来,人类对作物遗传资源的保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遗传资源流失加速,遗传多样性减少和一致性增强,其后果是导致作物遗传脆弱性和病虫害的暴发而造成农业损失,并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植物遗传资源保存的紧迫性

1.1人类活动的加剧,加速了植物遗传资源的流失

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增多,特别是对资源不合理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加速了作物遗传资源的流失。N.Meuers(1988)估计在过去2亿年间,大约每27年有一种高等植物灭绝,而现在的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E.O.Wilson 1988)。我国云南景洪原有野生稻分布点26个(1968年),现仅剩1处;江西东乡原有野生稻分布点7~8个(1978年),现仅有2处。这些种质的消失,是难以用任何现代生物技术重新创造的。

1.2遗传多样性的减少,导致遗传脆弱性和病虫害的暴发造成农业损失

20世纪以来,随着新品种的大量推广,少数品种成为优质品种,品种遗传的多样性减少,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现代品种基因的等位性变异愈来愈少。建国初期,我国有1万个小麦品种(主要是农家品种)在种植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仅存1000个品种。我国育成的小麦品种数百个,其亲本大都离不开14个骨干亲本。贾继增等用分子检测方法证明现代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最差,地方品种较好,野生种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用RFLP标记在14个普通小麦品种各条染色体的472个位点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发现283个位点有多态性,其中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后染色体加倍育成的Synthetic持有等位变异175个,10个品种间杂交育成的品种只有0~7个。美国在过去100年间,玉米品种丧失91%,西红柿品种丧失81%。作物品种单一化和遗传基础狭窄,增加了作物对病虫害抵抗能力的遗传脆弱性。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流行,造成200万人移居美国,50万人死亡。

1.3作物遗传资源的保存,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植物遗传资源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洲际引种开创了高产作物引种,使农业总产量提高1倍;石油农业虽使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作物倒伏等问题的出现。1960年左右小麦、水稻等矮秆基因的开发和利用,标志着第三次农业发展“绿色革命”开始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明的“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株转育成不育系”,开创了我国“三系”配套杂交水稻生产的新局面。农业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人类对植物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广泛利用,用一种生产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食物安全型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方式代替传统的农业运作方式。

1.4遗传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应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

对植物遗传资源的科学分析和评价是推广利用的前提,特别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多样性。随着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而任何一个品种和类型都不可能具有与社会发展需要完全相适应的性状(基因),必须通过育种途径来实现这一需要。育种工作就是要按人类的意图对植物遗传资源进行加工、改造、选择和培育出符合人类需要的品种,遗传资源为人类提供食品、药品,并为人类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植物遗传资源的保存方法

保存就是人类利用生物圈(即全部生物)的管理,使其能给人最大的持久利益,并保持其潜力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和愿望。植物遗传资源的保存是以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持样本一定数量和原有生活力及遗传性,使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具有完整性,并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物质传递下去,减少繁殖过程中的遗传漂变。保存可采用自然(原生境)和基因库(非原生境保存)相结合的方法。

2.1原生境保存

原生境保存是指在原有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繁殖保存。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天然公园等途径来保护野生及近缘植物物种。据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现有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共有1999处,面积为14398万km2,占国土总面积14%左右。建有3个国家级珍稀野生植物保护区:广东高州和江西东乡的野生稻保护区,山东垦利野生大豆保护区,我国卧龙山、长白山和鼎湖山三处被列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2.2非原生境保存

非原生境保存是指将植物遗传资源迁出植物原有生态环境以外的地方进行保存的方式。

2.2.1植株保存。可采用种质圃、植物园等保存植物遗传资源的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的生活力。该保存方法为使植物遗传资源保持一定数量,必须隔一定年限(1~5年)种植繁殖一次。特别适合于产生顽拗型种子的植物(如槭树、七叶树等)。这种种子在干燥(种子水分低于12%),低温(10~15℃)的条件下迅速失去活力。

2.2.2种子保存。主要通过保存种子的种质库来完成。根据库温、保存年限、相对湿度可分为:(1)短期库:库温10~15℃,相对湿度60%,种子含水量为8%左右。主要是临时贮存应用材料,并分发供种子研究、鉴定、利用。种子存放于布袋或纸袋,可保存2~5年。(2)中期库:库温0~10℃,相对湿度<60%,种子含水量为7%左右。以中期贮存为目的。种子存放于玻璃瓶或纸袋,可保存15年以上。(3)长期库:库温为-18℃或-20℃,相对湿度<50%,种子含水量为5~7%。为种子长期贮存,为保证遗传完整性,一般不分发种子。种子存放于种子盒或小铝盒,可保存50年或更长。

2.2.3离体保存。主要是利用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特点,采用试管保存细胞培养物质或组织和超低温保存。陈振光于1985年将柑橘试管苗培养在20℃、12h光照条件下,不做转移继代培养保存长达13年。我国建立的马铃薯和甘薯试管苗种质库保存900份和1600份。

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多媒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2-0104-02

植物学是本科农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被子植物形态结构和植物界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

一、教学内容

《植物学》课程是通过讲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教学挂图、教学模型和实物进行教学。但挂图与实际结构相差很远,模型又太少,实物不容易采到,因此学生不容易掌握。现为弥补以往教学的不足,增加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

1.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相关的知识与农林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在讲课过程中要多举实例使学生加强理解,举例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是与其专业有关的植物。在理论教学方面,针对植物学课程直观性强的特点,要结合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求学生以教材和教师讲授内容为主线,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既掌握重点内容、理解疑难点问题,又可扩大知识面,系统获得本课程基本理论。

2.内容更新,激发学生兴趣。针对《植物学》课程的不断改革,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要形成课堂讲授、投影、幻灯、挂图与学生实验有机的结合。在植物分类课中播放与教学内容密切配合的录象教学片,使野外生长的植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摆脱了生长季节和分布地区的局限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植物分类学部分选择重点科属,由于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理论成为当今最重要的生物学思想,着力调整植物的举例,增加园艺植物、遗传研究中重要的植物、植物的品种等内容非常必要。由于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环境植物也要引起关注。不只强调对植物的利用,要更多地培养学生保护自然、保护植物,合理利用植物的思想,以及植物的有害性方面如由植物引起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由于新的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遗传引入分类,产生了一些新的分类系统和对植物起源和进化有新的认识和理论,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对系统和类群的演化关系的进行调整等。我们要利用显微摄影系统和数码照相机,制作大量真实清晰植物显微照片和植物外形数码照片,有助于学生对植物体结构的理解和加深印象,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植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效率。基础知识和新增知识综合在一起提供了大信息量,给植物学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所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整合,形象生动地展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使死板的过程叙述生灵活现,化解难点,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应鼓励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探讨,变“一言堂”为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投入的讨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寻求有关知识[2]。如植物的形态,南北方差异很大,名称也各异,很多学生只知道家乡的土名,通过学习,能把家乡野生植物及其在生产上的意义与课本对应起来,从而激发了解当地植物资源进而保护植物资源的兴趣。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植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具有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概念抽象、理论知识难记忆而又极赋实践性等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电化教学手段,实现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目的。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重点讲授,讲深讲透、一丝不苟。同时,坚持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穿行、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直观教辅材料,让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独立观察研究,既验证课堂理论知识,又培养操作技能,拓展知识,最终达到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对主要科、属、种的代表植物和常见植物进行实地生长状态拍照,并对照片加注说明,附在每份标本上,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全面地掌握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我们还要建电子标本室,这样也可摆脱了生长季节和分布地区的局限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实验内容的设计。植物学实验内容还是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因为植物学本身的描述性,决定了我们在实验设计上应以形态和结构来展示和再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概念为基本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做临时装片,一方面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亲手做装片观察,可增强兴趣。好的装片可作示范,激励学生。但是,也应适当考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种子和幼苗实验中,可让学生自备种子进行播种,观察发芽过程,将自己的种子及幼苗带到实验课上进一步解剖,用这些植物进行根、茎、叶的结构观察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如叶的解剖结构的观察,可比较旱生植物、水生植物;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叶的角质膜厚度、气孔的形态和数量、栅栏组织细胞的层数等,并将结果进行分析。

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在使学生理解书本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植物学基本技能以及解决与植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有:热带植物的观察(热带植物观光园内);校园植物多样性观察;植物的鉴定技术;蜡叶标本的制作等。要求学生分组独立完成,教师指导。这些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精神。如学生在鉴定植物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有的学生学会了使用植物检索表和解剖镜等工具独立鉴定植物;有的学生学会了研究植物结构的方法;有的学生学会了野外调查植物的方法等。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不同专业和个人的爱好,学生可按不同分类单元如蔷薇科、豆科、十字花科、茄科、禾本科、百合科等,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并提出合理利用、配置等建议。促使学生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植物分类工具书,这锻炼了学生鉴定植物、调查研究植物多样性和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的能力,也密切了与他们学习后续相关课程的衔接。与此同时,为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还规定学生制作一定数量的标本,好的标本又成为下届学生教学的实验材料。要对校园植物的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编写植物名录,制作植物标牌,提出学校绿化建议等。这样既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校园的素养。

参考文献:

[1]袁颖.高等学校农林专业《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149.

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植物; 多样性; 保护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7403

1引言

伴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森林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功能日益凸显,健全的森林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1]。漕涧林场辖区地处被认为是世界3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交汇带上,即喜马拉雅地区、中国西南山地、印度―马来的交汇带上[2],林区内山高谷深,坡度较陡,隐域环境众多,植物多样性丰富,还有许多地区的植物多样性还未得到充分认识。为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对林区植物多样性进行深入调查和抢救性保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2研究地自然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漕涧林场位于云南省大理州西部云龙县境内,在大理、保山、怒江三地州交界处,东经98°58′~99°15′,北25°29′~26°04′之间,林区最高海拔3655.9 m,最低海拔2300 m,辖国有林面积21731 hm2,是中国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带的边缘位置(图1),林区河谷切割深刻,全为山地,气候冷凉,最冷月为1月,年平均温度8.8℃,雨量丰沛,年平均降雨量1500~2000 mm之间,属温凉性气候带,利于植物生长,森林覆盖率84.85%。

2.2生态区位概况

漕涧林场林区位于横断山脉南缘滇西纵谷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末端,澜沧江和怒江的分水岭上。林区西隔怒江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望,东临澜沧江与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林区位置见图2,分属怒江和澜沧江流域,印度洋和太平洋水

系,处在喜马拉雅地区、中国西南山地、印度―马来等3个被公认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带核心区,林区生态区位尤为重要,林分结构完整,植物种类丰富。

3植物多样性保护背景

3.1林区植物多样性现状

漕涧林场林区范围内森林植被类型多样,从海拔2300 m的集体林交界处到海拔3655.9 m的山顶,植被类型包括:Ⅰ暖性阔叶林(2300~3000 m)、Ⅱ暖性针叶林(2300~2800 m)、Ⅲ温凉性针叶林(2600~3000 m)、Ⅳ寒温性针叶林(3000~3655.9 m)、Ⅴ竹林(2500~3655.9 m)[3]。云南省范围内分布的野生植物种类中有1/3以上物种在林区内有天然分布,目前已查明的木本植物种类达74个科283种,其中大量分布的有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分布31个种、蔷薇科(Rosaceae)植物分布29个种、樟科(Lauraceae)植物分布17个种、槭树科(Aceraceae)植物分布10个种、壳斗科(Fagaceae)植物分布9个种、山茶科(Theaceae)植物分布9个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分布8个种、松科(Pinaceae)植物分布8个种、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分布8个种、忍冬科(Caprifoliaceae)植物分布8个种、冬青科(Aquifoliaceae)植物分布7个种、桑科(Moraceae)植物分布7个种。林区内分布有滇藏木兰(Magnolia campbellii(Hook.f.et Thoms)D.L.Fu)、长喙厚朴(Magnolia rostrata W.W.Smith)、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云南榧木(Torreya fargesii Franch.var.yunnaneasis(Cheng et L.K.Fu)N.Kang)、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 Dunn.)、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 Hook.f.et Thoms)、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云南黄连(Coptis teeta Wall)等多种国家Ⅰ、Ⅱ级保护的野生植物,其中被划入《中国植物红色名录》的受威胁植物种类在林区有40种之多[4],这些濒危物种在林区内均长势良好。漕涧林场林区位于世界杜鹃花科植物的中心分布区域,林区内集中分布有31个杜鹃花科植物品种,云南的名花,即山茶花、杜鹃花、玉兰花、报春花、百合花 、龙胆花、兰花、绿绒蒿,在林区内都能寻到踪迹。林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森林类型,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林区鸟兽资源较为丰富。

3.2林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漕涧林场林区与被誉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一江之隔,由于过渡地带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林区内物种分布的奇特布局,各种珍稀濒危植物在林区呈“斑块状”分布在林区各个位置,形成各自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火灾频发和交通便利,林区人为活动频繁,畜害严重等各种因素,导致部份物种出现分布范围缩小,自然更新困难,群落逐渐衰退的趋势。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对林区植物多样性进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还是实现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的前提,也是林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

4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方法和保护措施

4.1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方法和关键步骤

4.1.1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区内对林分群落结构和植物种类进行样地调查,在每个林班内沿海拔梯度选择样地,每100 m海拔区间内设3个样地,针对乔木群:在20 m×25 m样地内设置5个2 m×2 m灌木样方和5个1 m×1 m草本样方;针对灌木群落:在10 m×10 m样地内设置5个2 m×2 m灌木样方和5个1 m×1 m草本样方;针对草本群落:在10 m×10 m样地内设置5个1 m×1 m样方做草本调查[5];灌木和草本样方位置均设置在样地4角和中心位置。通过群落调查,对样地中乔木进行每木检尺,详细记录乔、灌、草种类和数量,以重要值为基础,计算出各个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相对多度=(一个种的个体数量/全部种的个体数量)×100%,

频度=(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

相对频度=(一个种的频度/全部种的频度之和)×100%,

相对优势度=(一个种的基面积之和/全部种的基面积之和)×100%,

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6],

多样性指数: S=出现在样地的物种数,

Pielou指数(均匀度指数):J=(-∑PilogPi)/logS,

Simpson指数(优势度指数):D=1-∑〔Ni(Ni-1)/N(N-1)〕,

Shannon-Weiner指数(H′):H′=-∑PilogPi。

式中,Ni为第i个物种的重要值,N为群落(样地)中所有物种重要值之和,S为物种i所在样方的物种总数,既丰富度指数。运用Sigmaplot软件对多样性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分析植物种类及分布范围,找出种群分布及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导致种群退化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保护。不同种群保护方法见表1。

4.1.2植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步骤

第一步:设施和硬件配置。要更好的保护好林区植物多样性,对珍稀植物的跟踪观测和苗木扩繁培育必不可少,配备相关的观测设备和育苗设施等硬件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

第二步: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热爱林业工作,有多样性保护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定期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关键。

第三步: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规划。对林区植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并合理规划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是做好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

第四步:构建植物多样性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建设是系统开展遗传、物种、生态及景观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也是实现植物多样性规划与保护的重要途径[7]。

4.2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4.2.1种质资源保存

采集种子对植物遗传资源进行存储,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对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采集植物种子,依托设施齐备的科研院所进行种子保存,是植物多样性保护最经济最直接的方法。

4.2.2加强宣传教育

植物多样性保护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强全民的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科普活动,宣传植物多样性保护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强化群众的保护意识。加强监督和法律体系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让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扎根在群众心中。

4.2.3就地封育保护

针对林区范围内更新情况正常,种群生长稳定的珍稀保护树种,通过封山育林和划定保护区域的方式,采取就地保护,主要植物种类包括:滇藏木兰、贡山厚朴、水青树、十齿花、领春木、小果垂枝柏、苍山冷杉、云龙箭竹和槭树科、杜鹃花科等植物种群。

4.2.4建园迁地保护

针对林区内种群数量较少,易遭受人、畜破坏的珍稀植物种群,以及观赏价值、药用价值较高,易遭到人为采挖的植物,结合林场管护站点分散在林区的便利条件,采取建园迁地保护的方法,通过育苗种植扩大种群数量,在分布区管护站附近集中建园进行迁地保护。主要植物种类包括:云南黄连、延龄草、云南大百合、绿绒蒿、黄花独蒜兰等植物种群。

4.2.5濒危植物人工繁育保护

针对林区内野外种群数量稀少、更新困难的濒危植物种群,通过人工育苗繁殖,进行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种植,扩大野外种群数量,提高种群稳定性,主要植物种类包括;红豆杉、榧树等保护等级较高的植物。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5结语

植物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维持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植物多样性自身面临的生存危机,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根据林场多年来的保护经验和成效分析:加强基础调查数据收集、建立植物多样性信息共享平台、针对林区环境特征采取常规方法和探索新技术相结合的保护方法,针对林区植物多样性动态跟踪分析和濒危物种评估结果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是做好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只有改变观念、细化责任、强化落实,才能推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才能最终抓好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志勇,季孔庶.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12(4):2.

[2]陈丽,董洪进,彭华.云南省高等植物多样性与分布状况[J].林业科技开发,2013,21(3):359~363.

[3]庞承昭,瞿仰全,吴健全.云龙县漕涧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R].云龙:云龙县林业局,1989.

[4]孙卫邦,文香英,周元,等.云志本山常见植物(国际合作)[R].云龙:云龙县林业局,2009.

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第4篇

实践地点:江西省庐山

实践人员:

实践用具:数码相机一台,每位成员备用记录用的笔记本和笔等

实践方法:1. 查阅现有资料,了解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及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2. 实地考察,分门别类地记录,采集标本并拍成照片

          3. 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整理材料,分析记录成果并总结。

指导老师:

实践时间:  2009年6月5日至6月15日

图片及资料展出时间:  2009年6月16日至23日

注意事项:1、小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做好配合

          2、活动过程中要实事求是、端正态度

          3、严谨考察,详实记录

          4、成员之间多交流互动,活动后期认真作好总结

                                                                          

实践目的:

本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广大的同学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的破坏可以引发生态性“灾难”的后果,结合生态旅游关注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让广大的同学乃至整个社会认识到植物种类多样性的重要,并且通过庐山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开展校园图片展活动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能有更大的热情和动力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母亲. 另外,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美丽的大好河山,从而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专业、爱祖国的情怀。

实践背景:

1.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类型复杂、植物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风景区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森林荫郁,植被丰富.然而其植被破坏也很严重,尤其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由于人为的 因素,自然植被已经面目全非,许多珍稀的植物已经濒临灭绝,给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 江西庐山植物园在中科院植物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基地”。目前,植物园已对40科77属94种的植物实施了迁地保护,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园新开辟了珍稀濒危植物区,以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发展为研究方向,在迁地保护、致濒原因、生存力、有效种群、最小存活种群、保护生物学、遗传育种、人工繁殖和驯化等方面深入研究;并进行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再引种,实现珍稀濒危植物野生种群的恢复,使该园成为珍稀濒危植物种质保存基地和科研基地,为社会提供有重要经济用途的珍稀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繁育和驯化技术。目前,该园驯化成功的国外优良树种,有柳杉、冷杉、花柏、金松、欧洲云杉及一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已在我国不少地区推广。

3. 位于庐山北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莲花洞森林公园内违规建房成风,美丽的风景惨遭破坏。更令人震惊的是,大多数新建的别墅宾馆都没有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土地证。

实践方案:

(一). 结合生态旅游的思路,要密切关注人们在开发庐山的同时,可能有的对庐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用实证的资料数据呼吁人们保护大自然.如何人们大量在山上建别墅,没有规划性地浪费土地,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不当等.

(二). 在实地的调研结束后,我们将在学校内进行大量的图片及有关庐山植物园和莲花洞森林公园的资料展出.

(三). 对庐山植物园,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等园区的植物种类进行调研,由王万贤老师给我们讲解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我们将对老师所讲解的知识进行记录在案和资料整理.

(四). 活动中主要进行对庐山植物园和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的植物种类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且把植物园和公园中保护完好的植物种类及生物进行拍照,将所有的图片及记录的资料在学校进行展出,展出的时间为期一周.

(五). 活动成员要对庐山各种地理环境下的植物进行综合全面的调查,对植物的分布和不同植物对各种气候的适应要系统观察和分析.

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第5篇

多样的动植物

Play1.找蚂蚁

在带宝宝散步的过程中,留心小区周围路旁、大树底下的蚂蚁和蚂蚁洞,引导宝宝认识蚂蚁,观察蚂蚁长什么样,是怎么生活的,它们整天都忙着干什么?当它找到食物怎么办,是马上就吃了还是干别的事情?等等。

效果:认识蚂蚁,了解蚂蚁的特征及习性

Play2.树的样子

和宝宝在小区散步的时候,让他认真观察每一棵树,包括高矮、大小,有没有开花,树叶是什么样的,用手摸摸树皮有什么感觉。

效果:初步认识树

Play3.各种各样的植物

常带宝宝到小区、植物园转转,感受一下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知道有高高大大的树、有低矮漂亮的花、有在地上长的小草等。

效果:丰富宝宝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Play4.会变的叶子

和宝宝逛公园的时候,引导宝宝看看公园里树上的叶子和地上的叶子有什么不同?之后从植物上摘一片绿色的叶子,问宝宝猜猜过几天叶子会变成什么样?到了秋天,和宝宝一起再看看树上的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温馨提示:为帮助宝宝记忆,可把枯萎前叶子的样子拍成照片对照观看。

效果:知道叶子离开植物就会变黄变枯萎。

神奇的天气变化

Play1.风

当风吹到身上把衣服撩起时,当地上的白色塑料袋高高飞起时,告诉宝宝:这是风在吹。妈妈可随时引导宝宝感受、发现风的存在,如:大树摇摆、红旗飘起、家里的窗帘被吹起,都说明有风。

效果:感受发现风的存在。

Play2.白天和黑夜

早上醒来,让宝宝看看明亮的窗户和户外的太阳,告诉宝宝现在是白天,可以吃饭,可以去外面玩;晚上,再让宝宝看看窗外黑黑的夜空,引导宝宝认识晚上太阳不见了,睡觉去了,而天上会出现月亮和星星。为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妈妈还可准备关于白天和黑夜的图片,如:白天天空中有太阳、白云、小鸟,人们上班、上学,商店开门营业,大街上人来人往;晚上则黑乎乎的,天上只有星星和月亮,人们都在睡觉。

效果:知道白天和晚上及其特征。

Play3.奇妙的四季变化

每个季节,都带宝宝到户外多走走多看看,看看春夏秋冬外面都有什么变化。为了帮助宝宝对比,妈妈可把各个季节的变化照下来,帮助宝宝回忆对比。

效果: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与变化。

Play4.照顾娃娃

准备一个布娃娃和娃娃穿的衣服、帽子等若干。平常天气变暖或变冷妈妈给宝宝增减衣服的时候,或者宝宝自己感觉热或冷想换衣服的时候,引导宝宝给家里的娃娃也换换衣服。

效果:知道要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奇妙的物理现象

Play1.磁铁吸吸吸

准备一块磁铁和一些家中闲置的小铁锁、铁夹子等,让宝宝拿着磁铁吸一吸这些东西,然后鼓励宝宝拿着磁铁石在家中四处吸一吸,看还能吸到什么。

效果:感受磁铁的磁性。

Play2.会跳舞的纸

准备一块皱纹纸,团成球状,妈妈举高然后放手,让它自己落下,再把皱纹纸展开,然后再次把它举高并让它自由落下。当皱纹纸飘飘扬扬好像跳舞一样下落的时候,妈妈可以告诉宝宝,纸在跳舞呢,慢慢地才能跑到地上。

效果:对物体下落现象感兴趣,能初步感知物体下落时速度有快有慢。

Play3.飞跑的小车

准备一辆玩具小车和一块木板,还有一些积木。用积木把木板稍微垫高,角度约30°~40°。妈妈让宝宝把车放到斜坡的最上方,宝宝马上就会看到小车从坡上飞跑起来

效果:感受坡度对小车速度的影响。

相关期刊更多

青海草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

东方考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编辑部

林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