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高铁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铁时代正式向我走来。距离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随着5月11日京沪高铁的试运营。市召开这次高规格的全市“迎接高铁时代,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反映出市委、市政府对高铁重大发展机遇的科学掌握和对高铁旅游的高度重视。这是省五个高铁沿线乡村和三个跨线乡村第一个召开高铁旅游大会的乡村,谨代表省旅游局表示热烈祝贺。下面,就市高铁旅游发展谈几个问题。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高铁旅游的特点
以及京沪高铁即将通车,国高铁建设进入全面收获期。高铁作为一种现代高速交通工具,对旅游的影响十分广泛,归纳起来可以用10个关键词来诠释。第一个关键词:高速度”速度是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各国都在不时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高速列车的最高运行时速,分别达到300公里、300公里、280公里、270公里和250公里。武广高铁运行时速达到350公里,广州到武汉最快仅用2小时57分。京沪高铁运行时速将达到300公里以上,随着武广、郑西高铁的相继通车。不到5小时即可实现京沪陆路通达。第二个关键词:公交化”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4分钟一列(日本为3分钟)最小行车间隔。京沪高铁平均每8分钟一趟车,每天5个始发站平均发车150班次,年双向流量1.6亿人次,济南站的人流量将达到2000万人次,实现了高密度”公交化”运行。第三个关键词:同城化”高铁的建成运营实现了大城市之间或大城市与卫星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功能再划分,两城或多城变为“一城”即“同城化”高铁把山东变成了北京和上海的近郊。早上从北京、上海动身,中午到山东旅游、休闲、吃鲁菜,变得触手可及。同时,京沪高铁的建成将在山东省内形成围绕济南、青岛两地若干个“小时旅游圈”以济南为中心,1小时旅游圈”将覆盖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枣庄等;2小时旅游圈”可达东营、青岛、烟台、日照、临沂等;以青岛为中心的1小时旅游圈”将覆盖潍坊、烟台、威海、日照,实现了省内各乡村同城化。第四个关键词:目的地”山东地处京沪两大旅游中心乡村相互吸引、辐射的交叉地带,连接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最快、旅游消费能力最强的经济区域。借助京沪高铁的开通,山东作为高铁沿线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辐射半径将大幅扩展,客源流量与市场规模将呈现增长态势,有可能出现“爆棚”效应。第五个关键词:度假仓”即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度假仓式的旅游目的地要素齐全,行、游、住、食、购、娱全部包含在内,一站式解决游客的多种消费需求。近年来,各重要旅游目的地都在积极适应这一需求,从抓单体项目时代转向集群式、集约型发展时代,把大项目装进旅游度假区,或者将旅游度假区打造胜利能完备的综合性度假仓。第六个关键词:过境地”京沪两大国际都市综合优势突出,将会对沿线乡村形成“虹吸效应”游客对沿线旅游产品有所选择,同质化旅游产品许多可能会被过滤掉。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特色旅游资源、综合实力与竞争力较弱的地区,极易出现游客“过而不入”现象,区域旅游竞争格局中沦为“过境地”第七个关键词:零换乘”即在高铁站区内实现高铁与城市公交、轻轨、出租车、旅游大巴等交通工具的对接。高铁站区内规划建有完善的公交、客运、出租车以及通往机场的大巴、通往景区(点)旅游巴士停靠点和出入口,实现乡村各类交通与高铁的无缝对接”乡村轻轨、地铁的规划设计也都充分考虑到与高铁的有效衔接,预留通道和出入口。第八个关键词“一条龙”行、游、住、食、购、娱一站式服务。重点推广联动发展模式,使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娱乐场所、餐饮业等相互间联动合作,形成“景区+旅行社”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购物”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娱乐场所+餐饮+购物”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使各方利益达到最大化,游客得到最大的旅游价值。第九个关键词:自由行”旅游者不再主动地接受旅行社的安排和服务,而是以高铁为主要交通工具,什么时间走,看什么、吃什么、玩什么、买什么,完全由个人决定。旅游产品的设计相应地能够满足高铁自由行游客的要求。第十个关键词:周末游”过去,周末只能在乡村近郊休闲旅游。高速铁路的发展为旅游带来了全新的出行方式,周末到数百公里以外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成为可能。周末以家庭游、个人游为主的自助方式将逐渐取代组团式出游,周末游”将成为高铁旅游的主要出游方式。
二、充分认识高铁对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京沪高铁沿线24个站点之一。京沪高铁开通后,京沪高铁在设曲阜东站。年单向旅客输送能力可达到8000万人次,将对的乡村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京沪高铁与京台高速、104国道和日东公路等形成的高速交通体系,将大大提升的可进入性,游客的数量和层次将会大幅提升。高铁开通后,巨大的客流将会产生强大的购物、餐饮、休闲、商品和服务消费能力,直接带动旅游产业链条的完善和提升,高铁经济”必将成为市今后经济发展的引爆点。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一)京沪高铁对市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一是加快推进市旅游目的地建设。京沪高铁将缩短客源地与市之间的感知距离。使更多的境内外游客选择来旅游,也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入境游客的二次分配”高铁效应带来的大量游客的涌入,将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形成“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市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进程。二是加速市旅游区域合作进程。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肯定引起高铁沿线旅游乡村以及旅游产品的重组,这为市融入高铁旅游时代,不时深化与相关城市的旅游合作发明了条件。三是促进市优化客源市场。京沪高铁沿线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3.3%2010年,北京市民出游率达到2.1次、上海达到2.5次,江苏达到1.7次。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将使更多的高端客源来休闲旅游,同时将进一步激活商务、美食、会展旅游市场,形成更具消费能力的中高端旅游消费群体。四是推动旅游产品提档升级。高铁旅游将带动休闲游、体验游、养生游、修学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发展,直接促进酒店住宿、餐饮娱乐、旅行汽车、特色购物等各要素产业发展。
(二)京沪高铁对市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京沪高铁是一把“双刃剑”对旅游业发展有促进作用。游客会流向设施完善、产品独特和服务优良的旅游目的地。单纯依靠门票收入的旅游目的地将极有可能成为高铁旅游经济的中转站”无法分享客源增加带来的更大效益。市如果不能加快旅游产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丰富旅游产品结构,推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落伍。二是对市旅游交通体系的挑战。从地理位置上看,市正好处于至北京2小时、至上海2.5小时的黄金分割点”上,这一优势将会推动市成为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因此,主要景点之间道路状况、旅游交通网络、交通工具的多样化水平,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对市旅游接待设施建设的挑战。高铁游客对高端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娱乐设施、综合服务设施等要求较高。市目前酒店规模档次较低、旅游演艺项目缺乏、旅游购物欠发达、集散中心功能不完善,高铁对市旅游接待设施形成了考验。四是对市旅游服务和人才的挑战。高铁旅游”使沿线乡村间的合作与竞争加剧。这种竞争不只是旅游产品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包括旅游规划人才、市场营销人才、旅游管理人才、旅游服务人才等。目前,市还没有做好充沛的准备。
三、有关建议
做好高铁旅游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从旅游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实现高铁与城市交通的零换乘”迎接高铁时代到来。实现高铁与城市交通的站内“零换乘”一是加快推进乡村交通与高铁的站内衔接。要在高铁站区内规划建设完善的公交、客运、出租车以及通往机场的大巴、通往景区(点)旅游巴士停靠点和出入口,真正实现乡村各类交通与高铁的无缝对接”使不断涌入的游客及时分流到市区、景区;要与周边乡村做好交通衔接,开通旅游直通车,提高市的可进入性。二是加快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有关资料显示,自助游散客已经占到游客总量的80%以上,成为旅游者的主体。市要积极适应这种新趋势,充分考虑高铁游客、自驾车游客等散客的需求,高铁站区、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相对集中区域,建设信息化水平较高,咨询、预定、服务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集散中心。
(二)加快实现旅行社对高铁游客的一条龙”服务。旅行社是旅游产业的龙头。必需充分发挥旅行社的作用,做到旅行社对高铁游客的一条龙”服务。一是加快推进旅行社向高铁站点聚集。要协调铁路部门,支持重点旅行社在站内设立经营点或柜台,实现旅行社与高铁游客的零距离”对接。二是深入推进旅行社与旅游要素的有效衔接。借鉴枣庄市的做法,引导和推动旅行社与景区、宾馆、餐饮、汽车公司、购物商店等捆绑经营,共同推出打折优惠活动,让利游客。三是为旅行社“一条龙”服务提供条件和支持。主要是租用场地、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三)打造高铁特色旅游产品。一是推出有竞争力产品。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有价格、品质双重竞争优势的一日游”周末游”旅游产品,真正形成市场优势。二是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省旅游局正在组织编写《山东不可不去的一百个地方》山东不可不吃的一百种美食》和《山东不可不买的一百种旅游纪念品》高铁开通后,将在高铁沿线乡村投放。市要抓紧整合包装外地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参与推介,抢占市场先机。
(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一是加强乡村间的对接。要主动加强与北京、上海、济南、泰安、青岛等其他高铁沿线及跨线城市的对接。共同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跨地区产品组合。建议重点加强与泰安的合作,联合打造最具竞争力的高铁世界遗产旅游板块”
对于中国最近数年的高速发展与惊人变化,中国人本身可能总是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像我们这些海外华人,一两年左右看上一次,那种对比以后的变化才愈发显得眩人耳目。这其中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年初第一次坐上了高铁,让我有了直观的印象,其中的方便与快捷,只有那些深受过去交通不便之苦的人才能体会。
仅就战略上着眼,中国在数年内投入巨资,集中建设高速铁路,无疑具有深远影响,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超过很多普通民众的切身考虑之外。
高铁的战略意义
中国是一个幅员无比辽阔的大国,少年时我经常坐着时速一百来公里的普通火车在这片大陆穿行。有时坐上好几天,看着窗外的气候带逐渐变迁,地形与地貌也逐次变动,食物、衣着,甚至语言、习俗乃至人种都在变化,这真是一片浩瀚的大陆气象。然而,我也看到了因为地域的隔绝,而导致的经济、文化的割裂;只有交通,便利快捷的交通才能改变这一切,而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无疑是铁路。
记得当青藏铁路修通时,这条铁路让与内地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就长远而言,还会加强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同中国之间的联系。更不要说更具有战略意义的高速铁路了,它可以将这块广博的大陆串成一体,并极大地改变内陆的政治与经济文化版图。
中国还计划修建到中亚和北欧等地方的高速铁路网,其中所表露出来的战略层面上的考虑更是跃然纸上。通过这个高速流动的血脉,整个大陆内部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就有了相对紧密的联系,这就像一颗恒星,通过这个有形的网络,将周边的星球吸附到了自己一体。所以,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二十年后,这条条高速铁路所延伸之处,都是中国对外影响的扎根之所。
中国国内相对较有生产能力的高速铁路,一方面可以加快国内人员与物流的流通速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培植出一个全新的产业链,而在战略上又没有受制于人,将大量的资源消耗在资助自己的战略对手之上,实在可谓是一石多鸟。如果中国能将这项技术出口海外,去参加国外的高铁建设,这更是不期而至的额外红利。
能源与环境的双重需要
本文将通过搜集近年来的数据分析在高铁经济背景下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了解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状况,进而分析说明武汉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论文重点探讨了承接产业转移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据问题确定武汉在高铁经济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的定位选择,进一步提出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定位策略,为实现武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铁经济 承接产业转移 定位
0 引言
高铁经济,泛指依托高速铁路的综合优势,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以及消费群体、消费资料等消费要素,在高速铁路沿线站点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高铁使城市群间人流、物流效率与质量大幅度提高,拉动沿线经济和城市群的区域联系,带动相互间的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是指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主动做好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增强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推进新工业化进程。
武汉正好处于京广高铁与沪汉蓉高铁的交汇处,占据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武汉也因此成为了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重要联结点。通过武汉的这两大高铁,提供了缩小沿海和内地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能,同时大力推动了产业转移的过程。因此,武汉在高铁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应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并进行承接产业转移的定位分析,以实现武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 高铁经济背景下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中国第二次产业转移的浪潮就是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来讲,大力推动东部向中西部开展产业转移,对于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均衡发展,意义重大。
武汉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承接产业转移形势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来说明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1.1 利用内资情况
由于现有统计资料中,关于武汉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情况没有直接的统计数据,因此,对武汉地区产业转移承接现状的描述,主要依据的是武汉市利用内资情况。
数据来源:武汉市商务局http:///Publish/
2011-1-19。
从表1-1可见,2009年到2010年之间,东部地区十省市在武汉地区的投资项目与投资金额明显增加,特别是投资金额增幅达到了34.41%。另外,有必要指出,在全市引进的506.10亿元资金中,有71.78%是由东部地区投资的。
不难看出,这些省市大部分都有高铁线路与武汉连接,这也间接说明了在高铁经济背景下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增强了。
1.2 接受投资产业构成情况
这一部分将通过数据的整理分析外商投资中具体分布的产业状况,进而分析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武汉市商务局http:///Publish/2011-1-19。
而从表1-2中可知,2010年外地企业对武汉市三大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最高时达到了372.96亿元。在第二产业的投资中,由数据可知,主要投资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部门,且第二产业的投资比例有所降低。三大产业的占比分别为:第一产业1.05%;第二产业32.77%;第三产业66.18%,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总的来看,武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积极地变化,但是同许多中部省会城市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在承接产业的行业来看,仍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特别是制造业方面尤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2 高铁经济背景下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面对高铁经济背景下东部产业转移的浪潮,各高铁沿线城市与地区都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面对那些竞争对手,武汉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2.1 高铁经济背景下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2.1.1 高铁所带来的区位及交通优势
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武汉作为联结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促进中国东、中、西部互动的桥梁纽带功能逐步显现。
而武广高铁的建成,则将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有机的联合在一起,拉近了三个城市群的时空距离,拉近了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交流距离,使三地间的人流、物流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便利,其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直接拉动了沿海产业加速向中部转移,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了跨区域间的“同城效益”,有力的促进了三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武汉更处于武广高铁与沪汉蓉高铁的交汇处,另外连接了长三角地区,高铁所产生的同城效益与区域经济效益更明显了。
2.1.2 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良好
与沿海发达地区如广州、上海等地相比较,武汉属于中部地区中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地区,综合生活成本也远低于沿海地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具有较大吸引力。武汉市本身基础设施完备,区位优势明显,物流成本低。土地、能源、原材料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工业集中度最高的工业化城市,在钢铁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光电产业、环保产业和物流服务业等六大领域,加工配置能力雄厚,同时武汉又是光通信、汽车、船舶制造三大国家级工业基地,这将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更多的便利。
2.1.3 科教与人才、智力资源雄厚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武汉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智力资源的优势比较突出。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2所普通高校,70万在校大学生。成人高校在校学生近12万人,各类科研机构106所。武汉同时拥有3个国家级的开发区,其中,“中国·武汉光谷”所在地武汉东湖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在光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微电子技术和新型材料等领域,科技开发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些优秀的智力人才资源为武汉承接的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及众多的人才资源,有利于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
2.2 高铁经济背景下武汉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2.2.1 产业结构失衡
武汉在最初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时,往往不加分辨地引入各种产业,对于其是否适合本地区发展则有欠考虑,这就使得武汉的产业结构失去了应有的层次性和合理性,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2010年,武汉市三类产业结构为3.1:45.5:51.4,按照理论标准判断,我市产业结构已经升级,但实际上产业结构仍是低水平低层次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制定武汉的承接产业转移定位将会加剧产业结构的失衡。
总体来说,工业结构偏重。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的工业结构偏重的特点还很突出,工业结构调整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011年,武汉规模以上轻工业产值比是1:3.30,仅低于南京的1:4.54。武汉的轻工业发展明显低于其他城市,2010年规模以上轻工业总产值是1491.76亿元,只比南京的1154.50亿元高,只有青岛4127.04亿元的36.2%。
另外,承接的转移产业基本上集中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偏小,这表明转移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2.2.2 产业链缺失,硬件软件设施不到位
随着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移到湖北,对这些企业而言,它们遇到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与企业配套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到位上。一是产业链缺失,金融、物流等主要服务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竞争力弱,给产业转移企业生产带来不便。二是相关专业服务跟不上,给企业经营设置“软性”障碍。如果武汉不能结合和利用本地生产要素进行重新布局,这对未来高端企业落户武汉,将造成不利的情况。
2.2.3 人才外流
作为教育大省、科技大省,湖北并不缺少人才。但事实却相反,大量出自湖北的尖端人才流失到广东等沿海省市,使得武汉本地缺乏高层技术、管理人才,这也成为制约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之一。当东部产业转移到湖北时,企业的融入、本地化管理等都需要当地人才,而人才流失无疑给这些企业竖起一座看不见的壁垒,严重影响承接产业转移后企业在本地的后续发展。
2.2.4 人口流动压力增大
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将会导致以前外出务工的人员随着产业转移的浪潮返回湖北。同时,许多谋求发展的人也会被吸引到湖北来。这样,由人口增加而产生的问题便接踵而来。一方面,人口增加将会导致现有的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低下,产业承接带来了省的人口大量增加,但人口的增加并没有相应的公共设施与其配套,以武汉为例,交通设施、环境构建已经成为武汉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人口增加将会导致土地和住房问题紧张,影响社会稳定。随着产业承接和人口流动的加快,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
3 高铁经济背景下武汉承接产业转移定位分析
通过对武汉在高铁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具备的优势进行的分析,说明了在武汉进行产业定位时,应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并在承接产业过程中完善产业链及加强硬软件设施的建设。目前,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定位主要表现在打造第二产业集群和发展第三产业两个方面。
3.1 重点打造第二产业集群
由目前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来看,武汉仍以承接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主。因此,武汉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整体规划,把重点放在扩大第二产业集群上,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武汉处于两大高铁线路的交汇处,这为武汉承接上海、广州、深圳等东部地区发展饱和的第二产业提供了条件。
武汉目前发展比较成功的一个第二产业集群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集了神龙、东风本田、东风电动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160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及一批汽车销售企业和配送中心,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2010年,武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就达到了1212.28亿元,也是全市唯一过千亿元的产业。汽车生产已形成重、中、轻有机结合,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集中度高的区域之一。也为武汉发展其他产业集群提供了经验。
3.2 同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3.2.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近几年来,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2006年突破1000亿元,2009年突破2000亿元,2011年又突破3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2011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448.9亿元,增长30.7%,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武汉市重要的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力量。
但现在的武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度不高,产业内部的产业链延伸度不够,这使得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应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
首先,在武汉,可以重点发展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东风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产业,以邮科院、长飞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凯迪电力为代表的环保产业等。支持科技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密切合作,延伸产业链,形成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其次,发挥湖北的科教优势和人才优势,鼓励企业在产品、技术、经营上创新。企业最重要的是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这样才能把武汉打造成为科技人才的集聚中心,吸引人才,最重要的是能够留住本地人才。从而达到吸引高科技成果转移、吸引企业转移的目的。
最后,要大力整合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科技成果资源,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全省各地方和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转移、技术咨询、企业成长顾问等各项服务。使武汉及湖北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谋求新一轮的发展。
3.2.2 发展旅游业及文化产业
旅游业以其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的市场规模和被普遍看好的发展前景,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武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高铁沿线也拥有丰富的旅游产品及各地特色文化,这为武汉发展特色旅游及文化产业提供了可行性和必然性。
我们通过对武广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来说明该问题。从分析看来,从武汉到广州15个停靠站所形成的旅游目的地,区间运行时间最长为30分钟,最短仅为13分钟,且从广州到武汉最长不超过5个小时。高铁的开通极大程度上缩短了旅客出游的时间,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使得不论是武汉前往高铁沿线各城市,还是其他城市来到武汉,吸引力都大大增加了。这就符合了现代人追求快速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期望。因此有必要加快短线旅游的发展。
高铁本身作为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势必在较长时间内提升消费者出游的积极性,因此应该鼓励旅游企业趁机推出高铁沿线的短期旅游产品,特别是周末游。这样可以提高旅客的出游率,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武汉要大力打造特色品牌,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打造新的旅游产品时,要突出武汉的文化特色,以特色树品牌。武汉最近推出的如首义广场、楚河汉街、老汉口码头改建等重大的旅游项目,都突出了武汉本地的特色。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旅游相关的各项服务及基础设施,从而促进旅客的进入及旅游相关行业的进驻。因此,武汉在发展本地特色旅游的基础上,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东部旅游企业到武汉投资。
4 结论
武汉作为高铁线路上的枢纽城市,同时拥有着优秀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等,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武汉应努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以承接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在改善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后,要确定适合武汉经济发展的承接产业定位选择,以实现自身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雪.论交通干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武广高铁为例[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301-302.
[2]何瑞娜.初探高铁经济[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第4期:62-62.
[3]刘伏英.“快旅”时代旅游消费需求变化研究——以武广高铁鄂湘粤地区为例[J].学术论坛,2010年第2期:77-81.
[4]潘辉.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商界,2011年4月:65-65.
[5]刘斯宾.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J].新西部,2011年第3期:33-34.
[6]武汉市统计信息网.
在航空改革做出实质行动—各大民航集团分立挂牌十年之后,铁老大依然屹立不倒。它有自己的法规,自己的警察,也独立于交通部,俨然是一个垄断资源的庞然大物。
这些年来关于铁道部即将改革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日前,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说法称,铁道部改革这次可能真要到来,将拆分为投资、建设、运营三大集团,并将其划归国资委管理,铁道部自身只保留行业监管和法规政策制定职能,而且最快可能今年10月就会落 定。
但是这一说法很快被铁道部定为“谣言”。
不管怎么说,在一系列动车事故及腐败事件之后,铁道部改革已经是迟早的事。
我们还不知道上报到国务院并最终获得审批的将是哪一版。但显然,这个流传出的拆分为三大集团的方案并不是那么理想。
这种分拆其实是最有利于铁道部的一种办法,只是把一个大家伙,变成了三个大家伙,没有相应地引入竞争,所以垄断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对铁道部来说,这样做的好处可能是有机会把巨额债务丢给国资委。
要讨论铁道部应该变成什么样,就要知道它的主要问题在哪。说起来,那大概就是它不能像一个公司那样运作,它的内部管理过于集中了。
“领导们”把持了一系列管理权。首先就是票和钱。这不光是指客运,还包括铁路运输的价格管理权。中国的铁路运作模式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国家统一管理铁路运价,中央定价,集中管理。而不是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做到物尽其用,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除了运价外,它的一些协调体系也是高度集中。
铁路是一个网络,但它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实行全路的集中统一调度指挥。很多交通领域的专家都提到过这一点。比如,像车流调整,涉及到管理列车的装车数量和去向调整,对空车进行调整,并能够科学变更车流运行经路。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这种调整是为了适应自发性的装车需要,对空车进行调拨,但在中国的铁路运行中,运输管理都是计划制的,那么车流调整就得以月度计划为基础,并不是那么有效及时。
这种调度指挥和调整的管理被交给了更高的一层,这就让很多领导具备了批条子拿车皮的权力,由领导来决定铁路车皮的分配和使用,而不是按照市场和实际分路运营情况科学有效调节。
实际上,关于政企分开、路网分离的建议,早在十年前就有类似的呼声了,但最终没有获得通过。按照条块来拆分铁道部可能会是个更好的做法,让铁路局变成集团公司,互相之间存在竞争,并放低市场准入门槛,让更多民营公司进来。对于那些地方铁路局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自负盈亏。
最近上海铁路局就有类似的迹象,比如首次下调了京沪高铁的票价,并在沪杭等路段进行着较为市场化的实验。
当然,分拆必然会涉及到各个体系的资产、债务及人事关系的重新分配,难度不小。而铁道部面临的另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是,它缺乏商业人才。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实际上只有一个决策中心的集中体制,其运营能力可能遭受考验。
关键词:高铁 大学生 培养和使用
一、大学生培养和使用现状分析
杭州工务段近10年间共接收和引进全日制国民教育本科学历以上人员63人,占全段在职干部总数24%。其中前5年接收22人,后5 年41人,数据表明近几年接收数量呈逐年上升之势。
目前,段在岗大学生合计68名,已走上科级及以上岗位的12人,占17%。另有42名大学生在一线专业技术岗位上,参与过宁杭、杭甬高铁联调联试工作的大学生33人。其中32人计划纳入段高铁十大关键专业技术岗位和系统高铁专业技术岗位储备人才库,占大学生总数的51%。表现出大学生逐步进入高铁发展行列。
随着大学生逐渐涉足高铁行列,他们迎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在普通铁路和传统技术装备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亟需人力资源部门重新审视与定位,不断深化培养和优化使用,为高铁的发展打造一支知识文化水平高,技术业务能力强,且能一呼即出、出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大学生人才队伍。
二、大学生培养和使用过程中显现的问题
1.大学生毕业生自身存在的缺陷
(1)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前,大学生毕业生多数为80、90 后,大部分家庭环境优越,在家中又是独生子女,受父母宠爱,多数个性较强,喜欢追求安逸享乐,走入现场后对严格的管理、艰苦的环境,怕苦怕累,不愿埋头苦干。
(2)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大学生在入路时基本上都是20多岁,初入社会,对人际交往缺乏了解,没有经验。与身边同事的相处中,有时不能很好处理认识、观念上的差异,有的在人际关系上不够和谐,影响自身的发展进步。
(3)缺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部分大学生入路后,缺乏对路局、站段大学生培养政策的正确理解,思想浮躁,急功近利,总想寻找快速升迁的捷径。对组织上安排设计的到基层锻炼机会不能很好珍惜,不愿脚踏实地的学习锻炼。
2.大学生培养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1)培养目的不明确。大学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的,才能有效避免过早地将一线培养的大学生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有的大学生在基层一线锻炼的时间不足,对现场设备缺乏了解,欠缺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而导致对岗位不能胜任。
(2)培养方向单一。需摒弃侧重于专一行、精一行、用固定类型的岗位培养专业型人才的模式。专业型、技术型、管理型在大学生早期培养中三者不可偏废,否则将使大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丧失支撑基础。
(3)培养内容失衡。在大学生培养中,习惯性以理论学习为主,存在着“重管理、轻技术”,导致大学生在技术生产实践中存在“手无缚鸡之力”的尴尬局面。
(4)选拔使用方式失误。在大学生的选拔使用过程中,论资排辈、任人唯“本”(学历证书)、拔苗助长等不良倾向,容易挫伤要求上进且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的积极性,或在大学生中自然形成“抬头望、坐着等、熬年头”想法,或形成“先天营养不良”的大学生无法担负重任的局面。
3.企业管理与大学生员工价值需求落差
企业对大学生管理与大学生员工对自我价值的需求的匹配尤为重要。对大学生视同劳动力对待,在一线作业中,认为大学生派不上用场,一无是处。亦或将“高学历等同于高能力”,任凭大学生“自然成长”。这些都容易导致大学生因感受不到企业的重视,对自身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对企业失去信心而选择离职,造成大学生人才流失。
四、大学生深化培养和优化使用的对策
1.探索行之有效的早期培养方法
(1)用好见习“磨练”期。一方面适当延长他们在较艰苦的一线岗位上的见习时间,使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意志、积累现场经验、加强沟通锻炼,增长技术业务才干,同时甩掉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急功近利等弱点。另一方面加强对日常跟踪和目标考核,让他们在生产一线关键岗位“赛马”竞争,分出优劣,重点掌握。
(2)加强人文关怀。不但要加强入路教育,也要不失时机地以谈心和文体活动的形式进行大局观念、团队精神教育,增强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以解决引进接收初期思想、情绪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3)强调跟踪培养。对见习期满的大学生,所在车间、部门应详细了解该大学毕业生在见习期内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培养方案,经上级同意后,落实专人进行跟踪培养,并定期写出书面汇报,同时培养人要按规定填写《跟踪培养表》,待培养基本成熟后,经集体讨论后上报主管部门,决定是否纳入高一层次的培养计划。
(4)注重轮岗培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层一线岗位,让每个大学毕业生全程历练,力促他们扎实根基,切实与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接触,为今后走向管理岗位和承担重要关键岗位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化培养制度和使用管理
(1)培养制度化。应制定高校毕业生见习和继续培养锻炼管理办法。需对见习管理、定职定级、继续培养锻炼做出具体规定,从而形成大学生培养和使用的有效机制。
(2)合理使用法。一是岗位交流,把在一般管理岗位工作几年的大学毕业生,通过轮岗、下派锻炼、挂职锻炼的方法,给他们舞台,促他们进步。二是构建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竞争平台。在择优竞聘之中,改进考察方式方法,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学生走上合适岗位,得到重用。三是加大梯次培养选拔力度。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分梯次加大培养选拔力度,根据实际选拔任用一批,适时储备一批,使大学生培养选拔形成源源不断、波浪式推进的良好态势。
3.形成多元化的培养和使用手段
(1)送外培训。积极输送优秀青年大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基地学习和高校举办的持续培养锻炼班。
(2)“师带徒”培养。优秀青年大学生与企业领导层、中层干部签订师徒协议,以一带一的形式帮带和加快优秀大学生的成长。
(3)推动“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报名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切实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4)“压担子”训练。促进大学生快速成长。一方面是加强项目锻炼,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安排其参与相关的QC攻关课题。另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可塑性强的大学生,派到一线车间,在相对较困难的岗位任职,通过实践丰富工作经验,磨去稚嫩,走向成熟。条件成熟的及时放到关键岗位,委以重任,予以重用。
4.多种激励方式,刺激大学生加快成长
(1)注重“比”。企业应建立优秀大学生人才库。并每年自我推荐和组织推荐的方式,确定候选人,召开推选会,集中述职,无记名投票方式选拔本年度优秀青年大学生。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先进工作者、中青科技人才、首席工程师等评选。
(2)及时“奖”。鼓励大学生参与撰写技术总结或专题论文,并组织发表会,进行集中评比,对获奖论文及时奖励。对大学生“师带徒”等培养活动进行监督、跟踪和年度考核,每半年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对培养取得实效的师徒进行奖励。
(3)立典型,树榜样。对评比出的优秀青年大学生等要及时公告,选取典范,进行表彰。要每年召开大学生座谈会,请具备“榜样”效应的大学生发言,从而起到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