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教学的差异

中西方教学的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教学的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教学的差异

中西方教学的差异范文第1篇

中西方文化差异口语教学影响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有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与宗教,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道德观念等等。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多种困扰因素。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里,又通过语言给予表达与传播,所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要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对于我们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英语口语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真正进行口语对话时可以达到真正的交流,而不是只是了解表面的意思,达不到真正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但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培养了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很难说出符合场合的句子,从而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现在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去学习去生活去工作,因此,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相同的字、词对不同的民族而言,由于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意义。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许多学生虽然学习了语音、语法、词汇,有了相当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一定的知识面,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常常不能用英语比较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以雅思口语口试为例,据统计,在2006年雅思考试中,中国考生雅思口语平均分仅为5.39分,可谓全球倒数第一。而2007年,中国考生雅思口语的平均分更是降低到5.36,蝉联全球倒数第一。2008年和2009年,中国考生的排名依然没有进步。社会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类似的批评,不断见于报端,我国英语口语考试大纲早在1999年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语言得体性、适切性的要求。

由此可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确实对于口语教学,对于英语交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个人展示,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中国人在言语交往中喜欢试探,言辞婉转含蓄,避免直截了当,以免过于直露,使对方没面子,令对方难堪。英语中婉转语也很多,但英美人在交际中更注重显示自我,他们认为大多数的人际交往只是一种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对“面子”的考虑往往不如中国人多,他们期望对方做出比较直接明白的回答。如在交谈中,外方代表已经再三表达了否定的看法,但为中国人则误把对方的“No”当成谦虚或托辞。

二、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往往相互问“你吃过饭了吗?”其实问话者并不是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这只是一种问候的方式,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尴尬,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却没有这种问候的方式。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 外国人对于“Hello,have you eaten your meal?”这样的招呼,往往不知如何回答,甚至还有些不高兴,误认为那些同他们打招呼的人以为他们没钱吃饭,而回以“我有钱吃饭”。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Morning!”或“Good 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A nice day,isn’t it?”

又如,汉语“谢谢”的英语对等词是“Thank you”,如何正确地使用和对其做出恰当的反应却是颇有学问的。

就像美国人英在受到别人祝贺、赞美时,“Thank you”是最自然恰当的回答;但我们中国人素以谦虚为荣,对赞美、祝贺往往会回以“哪里?哪里?”“惭愧,惭愧”等,如按汉语直译过去,则变成“Where? Where?”或“I feel ashamed”,这样作答则会让对方迷惑不解,这样不得体的回答最终会导致交际失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和使用英语的国家在各自的日常交往中,如问候、聊天、称呼及答对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模式,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三、社会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明显区别。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中国人听后会说一些谦虚之词,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如A:You look beautiful. B:Thank you.而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说骄傲。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

中西方教学的差异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差异 教学 交际 能力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里有这样的描述: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事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

但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我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分类,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教学。

1.称呼语

人教社jefc教材book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上课时的问候语往往是“good morning, teacher!”也就相应地把“李老师”称为teacher li。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李老师=teacher li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别扭。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 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现在这种习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接受。)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 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的不同风格。

3.赞美及回答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your skirt looks nice. b:thank you. 而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说骄傲。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国家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

人教社jefc book 1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就会觉得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地体现,如jefc book 2 unit 3 mid-autumn day和book 3 unit13 merry christmas!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中西方教学的差异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 差异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18-01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由于文化的差异,用母语互译的方式错误的理解和翻译某些句子和词汇,往往会闹出很多笑话。如“狼吞虎咽”,英语是“Eat like a horse”,却被错误地翻译成“Eat like a wolf and a tiger”;英语中的“restroom(厕所)”被翻译成“休息室”等。中国的贵阳被翻译成”the expensive sun”,等令人发笑的事。

英语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还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须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师从第一天起,就要随时注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应把这种识别和介绍与语言教学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学生真正具备交际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两种实际知识:一是英语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有时运用母语的交际习惯来套用外语以至闹出笑话。例如“学生们在街道上看到外国人就问:”Hello! Where do you come from?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你从哪里来,你叫什么,你多大了?)”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往往会把外国人弄得很尴尬,他们不知道该不该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纯粹是私人问题,这样问在西方人看来是极其不礼貌的。

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把英语学“活”,才能集东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文化修养。

二、怎样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换言之,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因此,我认为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伦理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

(三)随机讲授

因为目前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只能按照现有教材,涉及到什么教授什么,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教材中有许多与文化有关的词语可挖掘。例如:在讲授“floor”一词时,应告诉学生这个词除了“地板”的意思外,还有“楼层”的意思。但是英美两国的表达方式又不一样,中国和美国的说法是一样的。而英国习惯把二楼叫做“the first floor(一楼)”,以此类推,四楼叫做“the third floor(三楼)”,而且英美等国,人们不喜欢13这个数字,认为它不吉利。因此,在一些高层建筑中和宾馆中不设13层楼,也没用13号房间,有时用12A或14A等表示,有时干脆12之后就是14。

(五)差异比较

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不得要领的学生,总喜欢把母语和外语互译,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例如:在回答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往往过于谦虚。当人家称赞你外语说得好时,中国人往往说:“哪里,哪里,说得不好,瞎说。”或者说“不敢当,还差得很远。”而英美人则会用“Thank you”来回应。如果按照中文的方式来回答,对方就会感到你认为他刚才称赞的话是假话,是虚伪的奉承。而在中国人之间谈话若用英美方式来回答就会让人感到不谦虚。在中国文化来看,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英美文化来看,这是自卑和无能的表现。

(四)教师鼓励学生自发寻找和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素材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强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综上所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教师应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8

[2]陈申 《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戴凡,Stephen L.J.Smith 《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中西方教学的差异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西方;善;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95-03

在伦理学中,“善”指的就是大家共同满足,双方能够互相自愿接受话语、行为以及精神上的帮助。性善论是儒家认为的人生而性善,成为政治上“以德治国”的基础,另一方面,性恶论就成了西方政治上进行“法治”的主要源泉。大多数时候,人性的善恶只是存在不同的思想者眼中,也就会有不一样的论断,也许这只是顺手捏造出来的一种表达。既然人性的善恶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终归是有其一定的伦理学原因的。

一、中西方伦理学中的“善”

(一)中国伦理学中的“善”

中国文字中的善就是羊进入口里,羊在古代被人们认为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羊是善良温顺的代表,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善”。儒家思想自始至终占据着中国思想统治性的地位,并通过道德的引导渗透贯穿整个伦理发展历史。作为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中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孔子认为的“善”是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社会规范,更多的则是表现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对于普通百姓,“善”在其日常生活中能够使邻里和睦;对于君主来说,“善”可以稳定社会秩序,体现了君主的仁爱思想,和谐社会也就产生了。

孔子为孟师,思想上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孟子在伦理观念上提出了人“性本善”,他认为人性生而为善,具备着向善的意向,这是一种萌芽状态,也就是他所谓的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4个方面的规定使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与仁义礼智“四德”相互对应,四心为四德的开端。拥有四端也只是在可能性的阶段,需要后天的训练,要经过主体主观的努力和其他人员的教化才能达到完备的伦理上的“善”。

“善”经由两位儒家圣贤代表的论述,逐渐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中伦理上的“善”,对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西方伦理学中的“善”

西方的伦理思想内容丰富,“善”是其最根本的一方面内容,西方人对其具有科学的内涵认识,就是一种完善的状态,表现为事物各个部分可以相互依存但自身又可以单独存在。西方这种伦理观念下的善就包含了“幸福”“目的善”“真善”:

第一,幸福。在西方人的眼中,幸福是人们感到“适合”最直接的善,所以伦理学中善的观念必须首先是有幸福的内容。在西方人看来,善没有幸福是不可想象的,问题只在于什么样的幸福[1]。目前幸福主义下的伦理学研究中无非有以下3种主流的幸福观:①物质利益带来的幸福到达灵魂上的幸福。②自由下的利己主义带来的幸福。③非理性主义下的个人幸福。有西方人比如康德认为人的自由并不带任何情感意志,单纯地只是一种原则,人们可以一直听它的号令来追求简单的尘世幸福。我们不是彻底否定自由下的幸福,只是希望能脱离形式主义,尽可能地实现这种非理性下的个人幸福。这种幸福观念降低了利己主义下的幸福,建立一个正义合乎人性伦理学的幸福王国,是对人性道德的尊重。

第二,目的善。所有美好的事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也就是“善”。这种状态是就自身而言的,是独立于其他事物的。也就是说,判断一事物是否是目的善,要看其在任何情况下是否都是善的,因为目的善都是绝对的[2]。苏格拉底提出了大自然创造万物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人们干不同的事也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同人们的灵魂能够得到满足和释放一样。人性道德是目的善的最高阶段,所有的目的都是绝对的善,只是借助的意志手段有所差别而已。在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戴着“合目的性”的眼镜,所以看见的事情都是合乎规律,符合善的观念的。

第三,真善。真善是最高目的善,又被称为“善之真”,是理想型的善,是个人追求的最高的善。这里的真善与中国所讲的至善完全不同,中国的至善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它完全地剔除了个人主义下的至善。西方人所谓的真善是关于人的品性道德的最高阶段,一种终极目标的意识追求,世俗主义下生活的人们是享受不到真善的,现代西方人所宣称的普世道德或普世价值就根本不是古希腊人所提到的这种单纯地达到真善的地步,而只是低级的庸俗的善,一种“乌托邦”。

二、中西方伦理学的内核及其冲突的原因

(一)中西方伦理学的内核

毋庸置疑,中国的伦理学是从儒学开始发源的,儒家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伦理学的思想根基。儒家思想源远流长,无论是春秋时期孔孟的“仁”“礼”“性善论”还是后来的程朱理学,无一不是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它强调的是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集体利益,人是自然中的人,因而儒家文化历来推崇牺牲自己维护家庭和集体利益的道德准则,所以说儒家思想伦理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思想[3],也就是说中国伦理学的核心就是一切以集体为重、团体至上。

在古老的希腊时期,伦理学已经诞生并有了丰富的内涵:伦理学是指各种发展变化中的思想理念,道德观念所形成的一系列体系。在各阶段形成了差异悬殊的特点,但是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西方的伦理学一直强调的是个人利益至上,永远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高点。宗教盛行自始至终重视着上帝给予信仰者的保护和忏悔带来的自律以及神学的他律,启蒙运动后,又迅速恢复到了之前遵从个人利益的阶段,西方伦理学的中心也就放在了推崇个人利益、个人利益至上。

(二)中西方伦理学冲突的原因

封闭的社会下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体制就注定中国的传统思想必然是保守的封建愚昧的,重农轻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导致简单的物物交换使得人们交流困难,只为了求得短暂的平和。一直以来,中国以血族关系为基础,家族是国家的根基,单纯地依靠家族的聚合,传统的伦理观也只是调和家庭伦理矛盾,家庭道德伦理成为中国社会的首要原则并将父子关系放在伦理道德的首位。

反观西方,其伦理观起源于古老但是思想先进的希腊,那里曾是思想最为发达的地区,独特的位置和环境造就了西方人的商业头脑,很快地便形成了发达的经济社会,商品社会的发展就养成了当地人们利己主义浓重。西方伦理学也就打破家族关系到达国家层面,那么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就出现了冲突,雅典式的国家十分重视个人和集体利益的调节。

三、中西方“善”视角下的伦理学差异比较

(一)中国自然经济体制下“善”代表的保守型以内向中和表现出来的伦理学,西方商品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善”代表的开放型以外向竞争表现的伦理学观念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时期统治着中国的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基本上不存在复杂的社会分工。少量的商品经济只是凤毛麟角,对中国经济起不了主导作用,更不可能随意改变小生产方式的经济体制,结果只能是人被捆绑在土地上,但又只能这样才能促进当时整个社会的发展。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决定了人际交往是保守的、静态的,形成以中和为主流形式的伦理学观念,人们也只能依附于社会群体才能得到思想品德的升华。

西方则完全不同,它重视活力十足的商品经济,随着生产力范围的扩大,生产关系使得人们之间关系密切,不局限在自给自足,而是更加注重物品的交换,脱离了土地对人的束缚。个人的主观意识也进一步被释放,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也就是把他人作为自己发展的手段。由于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人们便被利益驱使去做为自己创造财富的事,极少地考虑群体的利益,竞争也就随之产生,伦理学也就表现为外向开放。

(二)中国的伦理学更加以“善”来调节家族内部关系,西方的伦理学更注重以“善”来调节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关系的调节

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质,使得华夏先民在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完好地保存了氏族社会遗传下来的家族血缘关系。所谓家族,是由男女之间的婚媾关系繁殖、衍生出来的社会群体[4]。尊卑有序,长幼有次,君臣父子的伦理观念在封建时期已经很深刻地印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善”在伦理学中只是用来调节这种氏族内部矛盾和关系的方式。协调好家庭伦理,才能推之于社会层面,去适应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

相比于中国,西方的“雅典式”社会显然是打破古老的家庭内部关系而上升到城邦层面,自由人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更为高远。在商品经济下,西方的个人利益必然会与群体利益产生冲突,如果说家庭之间的冲突只是一种简单的金钱财富上的矛盾,那么个人与国家之间冲突的原因就不局限在金钱上了,还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观念、思想体系等等政治文化方面,所以西方在进行伦理学的研究时就更多地会把重点放在个人和群体国家利益关系的调和上。

(三)人性论比较中西伦理,中国的伦理学中“善”成为判断人性品德的标准,西方的伦理学则完全不同,以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础,“善”成为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封闭的,它从人性本善到后天道德修养的养成最后再到人性的回归,可以看出道德在人性培养的过程十分重要――是人生目标和价值所在。人在实践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生产力水平自行把道德调整到最适合的位置,也就是“善”。孟子的性善论是为了养成善而非利用善,强调人的能动性的发挥。

幸福伦理思想的前提也是人性,但是这里的人性和中国的道德是不一样的,人性成了道德形成的依据。以费尔巴哈“我欲故我在”和黑格尔“我思故我在”为代表的感性和理性主义是西方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道德是人发展到“善”的手段。目前,西方人性论下的伦理学以人道主义为核心,更偏向实现人的价值。道德不是人的目的,而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手段[5]。西方人擅于把“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资本主义的建设服务,更切合实际,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中西方伦理学上的讨论也均被局限在“善”的伦理学之上,被普遍的认为伦理学就是在讨论“善”在中西方伦理学的差异。不同的是中西方一个把善看作是因而另一方把善看作是果,我们在讨论善的过程中必须辩证地看待善在伦理学中的真正存在价值和意义,要对道德路径和善的对象进行正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西方伦理中的善.社会科学战线,2001,(5).

〔2〕宗家鸣.摩尔“善”的伦理思想研究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2014.20.

〔3〕张松林.西方伦理学和中国儒家思想伦理之间的矛盾.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31).

中西方教学的差异范文第5篇

语言是一个民族长期生活过程的积累,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体现。所以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了解其遣词造句的方式,而且要对其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英语在当前已经成为我国中学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学校和社会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但是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只重视对词汇、语法、阅读等的教学,而忽视了语言文化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不同,东西方文化差异是非常大的,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东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称呼语有差别。在中国,我们在称呼家庭成员的时候,往往是“大伯、叔叔”“小姨、姑姑”“大姐、小妹”等,这样能体现人们之间的辈分或年龄,但是在英语中的称呼只是“uncle” “aunt” “sister”等,甚至是直呼其名。另外,在中国,我们往往用“姓 + 职业”的方式称呼某种职业的人士,例如,李老师、张医生等,而在西方一般都是用“mr、 miss + 姓”的方式,例如, mr green等。第二,问候语有差异。在中国,我们碰到人打招呼时往往会问“你上哪儿去?”、“最近干嘛呢?”之类的话,但是在英语中打招呼用的多数是“hello!”、 “how are you!”这样的话。如果问“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觉得那是自己的私事,别人没有知道的必要。第三,礼貌用语有差异。中国人在接受别人的表扬和夸赞的时候往往是谦虚的,一般会说“我做的还不够。”之类的话,但是西方人都能很坦率地接受表扬,一般都是说“thank you.”。 第四,禁忌语有差异。在西方国家,人们对年龄、婚姻等的问题比较敏感,一般是不做回答的,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隐私。第五,提建议的时候用语有差异。在中国,我们在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往往会说“我觉得你应该……。”,但是在西方,人们往往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建议,一般都会说“如果我是你,我会……。”

 

二、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应该如何开展初中英语教学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非常大,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正视这种差异。但是从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来看,教师使用的仍然是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能写、会读,但是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重视不够,从而也就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与文化知识相关的问题时,就直接跳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西方文化这块跳板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并且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真正将初中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 

 

1. 调整教学目标

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注重的是学生词汇的积累,语法的学习以及在考试中成绩的提高。但是在新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革,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以此指导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2. 教师要树立初中英语教学新观念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英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思想观念对英语教学的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不重视文化差异,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中,没有意识到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教出来的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未来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能将跨文化交际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使学生能主动接受西方文化,提高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是文化交际中的一种,因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在进行非语言交际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别人讲话的时候,中国人往往认为沉默是对别人话语权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国家,需要点头表示认同,不然就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还需要重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在英语交流中能准确了解对方的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4.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采用这些技术,加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互联网向学生展示一些西方国家人们生活的片段,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总结东西方文化差异。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开展各种讲座和文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同时可以举办小型的情景剧演出,穿插一些文化因素,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东西方文化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