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环利用的概念

循环利用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环利用的概念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第1篇

面对目前中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大力倡导可再生服装发展的契机,在世界纺织品、服装循环再生领域拥有领先技术的日本帝人集团,率先提出将其服装循环再生系统植入中国,帮助中国纺织业建立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在分得中国在该领域的巨大市场的同时,也抢占了投资先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与再生纸一样,家里的旧衣服再也不用一扔了之,它们会通过先进技术的处理加工,将再度回到市场,进入百姓日常生活。乘服装循环再生系统强势进入之势,中国或将迎来再生服装发展的“春天”。

市场先机:纺织大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市场空间广阔

中国是世界知名的纺织大国,每年消耗的纺织纤维量十分惊人。因人口众多,我国每年对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资源和生产化学纤维的不可再生石化原料资源等这些纺织原料的依赖与消耗在数量上是非常巨大的。这其中的大部分织物,在几年之后就会变成废旧纺织品作为垃圾被处理掉。随着纺织品潮流趋势的更迭,更新换代频率的加快,这种浪费趋势愈加明显。不难想象,这些数量巨大的纤维废弃物,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起来,将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可以预见,中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另外,从目前中国服装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近两年来,棉花、化学纤维等服装原材料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全球能源危机已迫在眉睫。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全球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当前,作为纺织大国的中国,对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无论从资源节约的角度还是环保的角度都十分必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强调指出:“废旧纺织品及纤维的回收再利用,是符合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纺织纤维资源回收再利用不仅是一个新兴项目,也是一个正在不断壮大的朝阳产业,不仅对弥补我国纺织原料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是一项资源丰富、投资少、效益显著的新兴行业,不仅可以缓解纺织行业资源短缺的现状,而且可以减少纺织行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除此之外,过去,人们理解的狭义“再生服装”,就是将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如化纤厂的废丝和胶块纺织厂的废纤维服装厂的边角料以及废弃衣物等回收再利用,加工生产成新的服装产品。随着人们对“再生服装”概念了解的深入,如今“再生服装”的概念基本可以概括为:从回收废旧物中提取再生纤维后制成服装。这其中的“回收废弃物”包括但不仅限于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物,从废旧塑料(如矿泉水瓶)中抽取出纤维,作为原料生产的服装也叫做“再生服装”。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到,“再生服装”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纤维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服装”具备非常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发展机遇:国外服装循环再生系统逐步植入中国

据《中国纺织报》2月7日报道,日本帝人集团于近期同山东两家企业签署了在中国开展循环再生业务的承诺。据了解,此次是帝人集团第一次在中国开展制服的循环再生业务,委派的是其1994年在中国建立的南通帝人有限公司作为业务开展的实施承接方。这是在中国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表示我国将初步建立起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之后,第一家表示要在该领域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进行合作的外资企业。帝人集团的进驻不仅可以将流行于日本、欧美的先进服装循环再生系统逐渐植入中国,同时也将比较成熟的纺织品循环使用技术引入中国,为中国企业循环使用纺织品提供技术帮助和服务。毋庸置疑,这对中国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打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也反映出国外相关投资机构对中国纺织再生纤维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事实上,当前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在日本及欧美国家已经是相当流行的产业,具备了相当的发展规模。美国国会与欧洲议会均曾颁布法令,规定挂上“再生”标识的纺织品售价可以比平常纺织产品提高10%左右,如今许多欧美消费者看到有“再生”标签的衣服后都积极表示支持,掏钱购买。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也在相关提案中规定欧盟各国在2015年年底前,必须构建纺织废弃物的回收体系。日本这个亚洲国家由于本身资源稀缺,对于环境保护及资源的再利用一向非常重视,日本企业较早地在环保领域进行了探索与开发,成为世界上纤维循环利用比较好的国家之一,已经生产出多款可以多次回收和再生利用的西服、大衣等。

可以预见,随着流行于日本、欧美的服装循环再生系统逐步植入中国,中国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专家展望:从环保概念到产业发展,再生服装或将迎来“春天”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一、低碳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一)低碳乡村旅游的概念

在追求“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的目标下,旅游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不可阻挡,乡村旅游本身具有自然生态性,其发展也必然要求生态化、低碳化。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和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的归纳与总结,对低碳乡村旅游界定如下:低碳乡村旅游是指将乡村旅游“低碳化”,是乡村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综合,即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本着低碳经济的理念,使用低碳技术和相关政策措施对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宣传倡导低碳理念,让旅游者在旅行中自觉减少碳排量,实现高效低耗的乡村资源利用和最小化的乡村社区环境损害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

(二)低碳乡村旅游的内涵

低碳乡村旅游与传统乡村旅游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低碳乡村旅游是具有低碳体验和教育功能,以减少旅游活动中碳排放和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为基础,重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低碳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

(一)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的理论

1.循环经济理论是必备的理论基础。低碳乡村旅游注重资源再利用、关注环境、倡导节能减排,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可持续重复利用的方法来缓解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循环经济在低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事实上就是通过清洁生产、资源再造、环境修复等途径,形成旅游业与乡村产业循环体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和构建低碳保障体系,实现乡村旅游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多赢的战略目标

(二)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的路径

低碳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且需要乡村农户、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具体模式可参见图1。

三、低碳乡村旅游模式实施的方法

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重要形式,是国内旅游中的一匹“黑马”。在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应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面向低碳经济,以积极的姿态,学习现有的低碳示范区,引导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实施低碳乡村旅模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政府应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共同宣传乡村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多做公益广告,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低碳旅游,促进公众在乡村旅游中主动进行绿色消费,践行低碳旅游,追求低碳生活。

培养旅游者与农户的低碳旅游意识,营造低碳乡村旅游环境。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乡村农户是低碳乡村旅游氛围的营造者,低碳乡村旅游模式落实到实践中并取得可观效益,最关键的就是要使活动主体,即旅游者,和乡村农户自觉树立低碳旅游意识。乡村旅游目的地可利用多媒体、广告牌及宣传手册向广大旅游者广泛普及低碳环保理念,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从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及娱乐活动等方面自觉购买使用含有低碳性质的商品和服务。

低碳循环技术:充分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低碳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是合理处理乡村旅游生产和加工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对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使用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方式进行再利用处理,形成一个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系统。以沼气为主的物质能源再循环、废水循环利用、其他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等方式循环高效的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量。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第3篇

“再生资源利用”唱响工业新歌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人类社会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原生性资源却原来越少。如今,我们已经遭遇了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瓶颈。如何减少浪费、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甚至促进资源无限循环,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主题之一。因此,减量化、再使用、循环利用,成为新世纪循环经济三原则;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成为产品设计、实验与商业化探索过程中的指南针,为全球低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据专家预计,三十年后,我们将经历原生资源迅速枯竭的过程,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将有近一半转向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再生资源产业门类众多,而工业余料和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受各国的管理体制、市场规范、产业集聚、污染治理、技术程度、生产效率、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制约,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这些资源有的被回收,化为原材料投入循环利用中,更多的却没有被回收,直接被当作垃圾处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以“世界工厂“中国举例,由于管理不善和技术落后等原因,目前中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再生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据调查,每年约有200至300万吨废钢铁、600多万吨废纸、200多万吨碎玻璃、70多万吨废塑料、30多万吨废化纤、30多万吨废橡胶和4,000多吨粉煤灰未被合理回收再生利用。而其中,优质原材料又只能降级使用,去生产初级和低档产品。如废铜基、铅基、铝基合金等的回收,基本上均采用回炉重炼生产纯金属的方式,浪费了大量的合金元素。每年,中国从废钢中扔掉的各种合金元素就有近万吨。因此,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推广已经迫在眉睫,它关系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可持续性,将成为国家经济和人类社会继续稳步发展的制胜关键。

环保新理念:“升级再造”

再生资源的基本处理和利用方法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等多种学科,主要处理和利用技术有如下几方面:1)物理法处理和利用。利用固体废弃物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从中分选或分离有用或有害物质;2)化学法处理和利用。通过固体废弃物发生化学转换回收有用物质和能源。煅烧、焙烧、烧结、溶剂浸出、热分解、焚烧、电力辐射都属于化学处理方法,采取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降级使用”原理。3)生物法处理和利用。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处理固体废弃物。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然而,这些传统的处理和利用方式大多难以避免原材料和能源的再次损耗。

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效率一直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近几年,一种基于不再增加能耗的利用方式开始流行,即“升级再造”。升级再造是在现有循环利用的基础上采取的更加低碳的升级利用方式。

将某样东西“升级再造”,其实就是用创新的方式将其改造,让其发挥新的功效。我们熟悉的“循环利用”通常是将一样东西的全部材料完全拆解,然后将其制作成别的东西,这个过程中会消耗更多能源,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其不同的是,升级再造不会对原材料进行任何再处理,而是换个方式利用它们。除了节能以外,升级改造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能够让那些传统循环方式无法回收处理的物品再次被利用。而在这个回收过程中,很少或几乎没有材料会被废弃,让每个部件都发挥它潜在的用途。

升级改造后的产品通常比改造前的物品或材料具有更高的价值。例如:金属拉环做成的胸针或耳环等饰品,低面值的硬币做成的衬衫袖链扣等。

由于升级再造的精神是不对原材料进行任何处理,而是换个方式利用它们。因此在利用方式上,许多设计师选择将原材料重新组合为可供人类利用的器具,或是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事实上,虽然升级再造的概念是近些年才逐渐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在设计和艺术领域,早有大师作先驱。其中最出名的是毕加索的立体雕塑作品――《牛头》(1943年),而这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也被人们津津乐道。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活垃圾;循环处置;法律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数量人口的增多,城市生活垃圾也成为环境污染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之一。当我们陶醉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这支“垃圾大军”正一步一步地包围着我们,并随着城市的增大而增大,刺鼻的空气,巨大的垃圾山,不仅使得堆放区域气味难闻,垃圾渗漏液流入周围水体和土壤后,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如今“垃圾围城”的困境愈来愈凸显出来,垃圾处理不好,矛盾会变得越来越尖锐。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城市垃圾量的增长势头很难遏止。我国经济发展一方面面临资源枯竭的局面,一方面又将大量可资源化垃圾或一埋了之或一烧了之。因此,加强我国生活垃圾循环处置迫在眉睫。

一、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循环处置生活垃圾的法律实践

(一)日本循环处置生活垃圾的法律实践

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口、环境、资源压力大。为了合理、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日本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其完备的法规体系为垃圾分类回收提供了依据和指南。日本政府在促进循环型社会构建方面的立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指2000年12月公布实施的《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在垃圾分类方面,该法从宏观层面对政府、事业者、地方团体、公民的责任义务做出了规定。第二个层次是综合性的两部法律:《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与《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前一部法律对废纸、纸制品,碎玻璃、玻璃容器,废旧复印机,整体浴室及整体厨房,废旧汽车、计算机、电视机、冰箱等废旧家电等分类回收主体、回收处理方式及回收注意事项做了确切的说明。后一部法律于1970年制定,2000年修订时增加了垃圾产生最小化、垃圾分类及回收等条款。第三个层次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如《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汽车再循环法》及《绿色采购法》。可见,为了推进构建循环型社会,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法律体系。以《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和《环境基本法》为基础,确立了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的基本政策。《废弃物处理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分别从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的不同侧重来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形成。在资源再利用方面,还具体制定了《容器包装再利用法》、《家电再利用法》等法律来强化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

(二)英国循环处置生活垃圾的法律实践

英国将源自侵权责任法领域的“注意义务”原理引入环保法领域,并将注意义务规则作为废弃物管理的法定条款确定在该国1990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 of 1990)中,成为用注意义务规范废弃物处置的先行者。英国1990《环保法》规定:凡是进口,制造,运输,保管,处理或处置“被控制”废弃物的当事人具有妥善管理废弃物的注意义务。此后,该项注意义务规则又在1991年《环境保护注意义务实施条例》、1996年《废弃物管理注意义务的行为守则》以及2009年《协商修订废弃物管理注意义务行为守则立法指引》中得以丰富和更新。在废弃物的管理中,英国长期坚持“末端控制”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策略,即:在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环节,应当注重尽量做到“无害化”,以降低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以及对人们生命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以该理念为指导,英国先后颁布了1974年《污染控制法》、1989年《污染控制法(修正案)》、1990年《环保法》、1991年《可控废弃物管理规定》、1994年《废弃物许可证管理规定》等多项立法。随着国内的废弃物管理概念的发展及欧盟框架下的“循环型社会”理念的提出,英国废弃物管理方式逐渐由“末端处理”转变为“源头控制”。1998年、1999年和2003年,英国陆续颁布了《废弃物减量法》、《污染防治法》以及《家庭生活垃圾再循环法》等法律,注意义务规则的内容在立法中不断得以调整和丰富。2005年,英国和威尔士在《家庭废弃物管理的注意义务规定》中,首次在家庭废弃物处理领域确认了“废弃物循环利用”理念。它规定,家庭应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确保基于家庭财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合理回收和循环利用,家庭废弃物应授予经法律许可的人来处理,如果因随意倾倒垃圾而被追溯至最初的产生者,家庭将被处以5000英镑的罚款。从此,英国开始了全新的废弃物管理方式,废弃物管理方式开始从综合治理、循环利用为主导的线路发展延伸,废弃物治理水平逐渐提高。

二、发达国家生活垃圾循环处置对我国启示

(一)对于垃圾分类立法的缺失

从日本和英国两国的环境立法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立法一般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立法一般都在上世纪末。而中国环境保护相关立法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重视,对于生活垃圾处置的立法一般是以《通知》、《办法》等行政性文件为主。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立法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对生活垃圾的法律规定是分散的,片面的。没有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对生活垃圾循环处置进行支撑,同时需要一部法律,对生活垃圾从产生、分类、回收、处置全过程进行规制。从我国目前的法律形式来看,我国现行的环境立法是以《环境保护法》为指导,《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为专项法对于生活垃圾进行完善的。在已有三部法律建立的法律环境来看,我国只需要将生活垃圾循环处置更加细化的融入其中即可,进一步通过立法促进生活垃圾再循环利用。

(二)积极宣传鼓励全民动员

中国环境保护的理念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宣传,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对于环境保护这个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而对于生活垃圾来说,公民更是对于几十年的堆叠扔至垃圾场的处置方式根深蒂固。即使有公民理解环境保护,垃圾分类,但对于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的界定十分模糊,没有明确的概念。此时,需要政府积极宣传,对于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机、无机等垃圾分类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公益广告、宣传册等方式进行简单易懂的讲解。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对于垃圾分类的类型已经写入法律中,对于垃圾分类不正确的公民要实施罚款。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对于垃圾分类概念的模糊,因此,从加大宣传开始做起,通过政府对公民加大宣传、公民对公民相互影响起步,循序渐进的进行改革。这也正体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减量化原则。

(三)拓宽垃圾回收的渠道

环境保护是件公益事情,受资金的限制,很多工作都因资金不足而难以实施。许多保护环境的支出,都没有纳入当地政府的预算中,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于生活垃圾更是如此,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垃圾回收、分类、处置中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生活垃圾回收难以得到预想中的效果。相较而言,发达国家的许多做法值得中国借鉴,将垃圾回收市场化,由政府作为第三方进行积极引导以及实时管控。这样不仅引入不少资金链条,同时对于垃圾回收、分类、处置也可以更加细化到每一步,每个过程都有公司进行分管。同时,政府也应对这些有利于生活垃圾循环处置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积极投入资金,保护环境。

(四)资源化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资源化是将生活垃圾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起来。从发达国家近年来生活垃圾循环处置过程中可以看出,不少国家走的是“末端处理—循环利用—皮面产生”到如今的“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末端处理”的方式,将生活垃圾资源化最有效的途径亦是如此。因此,作为中国对于垃圾循环处置,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从而增加循环利用的过程,从生活垃圾产生、分类、处置三个方面投入科学技术。对于生活垃圾分类过程可以加大科学技术,进行重力分选、风力分选、浮选等方式进行选择。对于生活垃圾处置,则可以进行焚烧、填埋、堆肥等更加环保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孙佑海.中国循环经济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周珂.环境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第5篇

如何合理利用废弃的集装箱,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中国的前面。在国际上,利用废弃或旧的集装箱改装成房屋、临时场所或移动设施等循环利用项目已十分广泛,但在中国废旧集装箱的循环利用和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谁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使废旧集装箱循环利用,对扩内需、保增长、节约能源、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收入等方面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废旧集装箱的循环利用在中国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社会发展前景。

青岛恒丰物流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的(中外合资)现代化大型物流装配企业,为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公司在集装箱翻新、改装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和项目的全方位开发,已经取得了良好业绩。2009年,公司经过调研分析认为,利用好国际上每年大量的废旧集装箱,纳入中国极力推广的循环型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行列里,不仅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使得利用废旧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循环经济的效益层面也将有更大的突破。引导循环型经济

运用节能减排的发展观点,创新企业发展新理念,更好地引导循环型经济在国内深入推广和实践。节能减排就是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节能减排也是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做好这项工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2009年12月13日,笔者前往青岛,采访了青岛恒丰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冯伟介绍,公司计划在两年的时间内,投入7亿元人民币的项目资金,大力开展废旧集装箱房屋的制造和经营。企业希望把循环经济作为工业化的发展基础,建立符合国情又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实现循环经济工业化生产,可以为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既可以为中国经济寻找到适合循环经济的整体性发展思路,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形成的矛盾,又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冯伟认为,中国企业应根据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机会。企业是从解决废弃集装箱问题入手,向再创造、创新效益的诸多领域延伸,就是最终旨在改变集装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一般经济发展模式。如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在把循环经济延伸到“垃圾经济”和“废弃物经济”。从恒丰物流倡导的废旧集装箱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探索和实践看,就是在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直接目的是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从而顺利实现循环经济的实践意义。

打造模块化建筑

谈到利用废旧集装箱实现循环再利用的话题,冯伟认为,废旧集装箱的循环再利用,其方式、方法和创新思路就会使得原来的高碳钢板材料,得以循环使用,可以减少大量因回炉炼钢而发生的重复污染,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企业自身而言,2010年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400余万吨的排放量,对改善国家的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提高电力保障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企业在国际经济环境不是很理想的背景下,能够敢于争先,勇于走循环经济的创新发展的路子,就是在运用生态学的客观发展规律来指导企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前期大的投入,资源高效的手段和循环利用的理念,实现对社会污染的低排放。用实践来倡导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是多向的,我们是在倡导节约资源、降低消耗的同时,大力推广和提高社会废旧资源的再利用,以经营实践带动社会责任。

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着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思维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而企业如何利用废旧集装箱打造新的经营理念,冯伟介绍,恒丰秉持为集装箱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的理念,长年从事集装箱翻新、改装业务,看好废旧集装箱制造业务,主要出于能够有效地延长集装箱的使用寿命,有效地实践循环经济发展企业的理念。以废旧集装箱改装而成的房屋,将使集装箱的使用年限可以有效地延长10年以上,减缓作为废钢再炼对资源的耗用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有效提升产品价值和企业效益。

冯伟分析,使用十年以上的集装箱,因油漆脱落、箱体变形等现象使得维修成本较高,逐渐退出流转领域。而这些废旧集装箱,主体框架依然良好,采用废旧集装箱为基本单元主体,建造集装箱房屋,有效延长了集装箱的使用寿命,适应城市建设建筑结构多向的需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临时用房、街道报亭和治安亭等。集装箱房屋既具备永久性建筑的特点,也具备活动房屋的特性。比如,我们生活的城市有些地块还没有使用创意的情况下,可以先期采用集装箱改造的小型别墅、观光厅、咖啡吧或其它临时建筑。同时,利用废旧集装箱,对于土地紧张又没有合适的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形象和土地资源合理发挥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为公共厕所、户外运动场所、移动卫生间、工地临建房、经济适用房、景区规划过渡房等提供良好的解决和辅助方案。

把废旧集装箱回炉再炼钢的过程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过程。如利用1个废旧集装箱,就能等于节约1.7吨钢材和0.4立方米木材,减少二氧化碳3.49吨。假若一年利用10万个废旧集装箱,就可减排34.9万吨二氧化碳。企业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就是在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的排放,也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创新之路。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低耗发展,大力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的产业,大力支持循环经济的行业,才是真正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生态指标,人性化工业制造 “活动板房需求量日益增大,每年建设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规模。”冯伟分析道。良

莠不齐的各种板房产品充斥市场,也给财产、生命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如何防火、阻燃,实现人性化设计和工业化制造?这就是使用废旧集装箱建造的最大优势。

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道路的不断加快,形象需求工程,和谐景区项目日益增多,利用废旧集装箱的自身优点和特性,与活动板房比较,除具有可回收、可拆卸、可移动等共同点外,防震、防火、阻燃能力大大加强,安全性显著提高,更使得使用者放心、安心、乐心。另外循环利用寿命更长,模块化集成效率和人性化设计概念优势显著,更加符合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求。说到集装箱制造的话题,冯伟说,中国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增长,使得集装箱制造中心从日本韩国已经大部分转移至中国,目前全球约有95%的集装箱是由中国制造。集装箱制造的过程,也是“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过程。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使得各种集装箱大量闲置,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码头场站资源,并且新集装箱的需求也在急速下滑。如何有效引导废旧集装箱退出流转领域,也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司决定吸取国外业内的一些成功经验,大量制造适应时代,紧随城市发展需要的集装箱房屋,以有效引导废旧集装箱退出流转领域,这也是在为循环经济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