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案

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案

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案范文第1篇

第一章设计参数

1.1

设计规模

处理垃圾滤液720m3,小时处理量30m3/h。

1.2设计原水水质

表1-1

单位:毫克/升(pH除外)

项目

CODcr

BOD5

PH

SS

NH3-N

浓度

4500

2000

8.3

10260

1800

1.3

设计出水水质

表1-2

单位:毫克/升(pH除外)

项目

CODcr

BOD5

pH

SS

NH3-N

限值

≤200

≤100

6~9

≤300

20

第二章

污水处理站设计原则

2.1

污水处理设计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使设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2)综合考虑废水水质、水量随季节性变化的特征,选用的工艺流程技术先进、稳妥可靠、经济合理、运转灵活、安全适用。

(3)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减少占地和投资。

(4)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其他栅渣、沉淀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自动控制,力求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

(6)污水处理设备,要求采用技术成熟、高效率低能耗、运行可靠的产品,部分关键设备可考虑从国外知名品牌。

(7)优化处理工艺,减少投加药剂量,节约运行成本。

(8)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界定条件进行设计,适应项目实际情况要求。

(9)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把污水处理站设计成一个花园式的处理厂,绿化面积超过40%。

2.2

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1)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按其产生的污泥量、污泥性质,结合自然环境及处置条件选用符合实际的污泥处理工艺。

(2)采用合适的脱水、浓缩方法,脱水后送填埋场填埋。

(3)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垃圾、沉砂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第三章

渗滤液处理工艺

3.1工艺流程

针对本工程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经精心计算,优化设计,本初设方案选用的处理流程图(见下页)。

3.2工艺流程简述

垃圾填埋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经专用的收集管道汇入调节池,调节池前设细格栅,对渗滤液中的部分颗粒物质进行过滤,渗滤液在调节池中得到均质均量。从调节池中流出的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至混凝沉淀池,在混凝沉淀池加混凝剂和絮凝剂,使SS得到大量的去除。混凝沉淀池出水进入氨氮吹脱池,将pH调制碱性,并控制一定的温度,可以使氨氮去除率达到较高水平。出水需调节pH值至6.5~7.8,然后进入UASB厌氧反应器。污水经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处理后,进入A/O反应器。A/O生物接触氧化池充分实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功能。MBR系统内置于A/O池后,MBR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UASB厌氧反应器、A/O生物接触氧化池产生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他,经浓缩处理后的污泥由螺杆泵统一送到填埋区填埋。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第四章

主要构筑物、设备工艺技术参数

4.1

细格栅

水量总变化系数KZ为2.1,设计水量为30/3600*2.1=0.0174m/s。

栅条间隙取e=1mm,安装倾角а=75度,栅前水深h=0.5m,过栅流速v=0.9m/s。

栅条数n==38条

栅槽有效宽度:B=S(n-1)+en=0.01*37+0.001*38=0.408m,取0.41m,栅槽宽度取0.5m。

过栅水头损失:=0.385m

栅槽高度:H=h+h1+h2=0.5+0.385+0.3=1.185m,其中h2为栅前渠道超高,取0.3m。

栅槽总长度:L=l1+l2+1.0+0.5+,l1=,l2=。

其中,l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m。

l2——栅槽与出水渠连接渠的渐缩长度,m。

H1——栅前槽高,m,

——进水渠展开角,一般用

B1——进水渠道宽度,m,这里取0.3m。

则,L=++1.0+0.5+=++1.5+≈2.13m

设计格栅渠尺寸:2.13*0.5*1.185m。

4.2

调节池

4.2.1

调节池

停留时间:48h

池体尺寸:12*12*10.5m,有效水深10m。数量:1座。

4.2.2

潜水搅拌机

1台,直径:10m

4.2.3

提升泵:

流量:35m3/h

扬程:20m

数量:2台(1用1备)

4.3两级混凝沉淀池

混凝沉淀设计两级,两级相同。每级设计如下:

4.3.1反应区

添加药剂:PFS、PAM、PAC

接触时间:60min

V=30*1=30m3

反应区分三格,每格尺寸2.0*3.5*2.2m,有效水深1.8m。

三格每格添加一种药剂,每种药剂接触时间为60*(2.0*3.5*1.8)/30=28min

4.3.2沉淀区

采用竖流沉淀池。

参数选取:

中心管流速ν0:20mm/s

中心管面积f1:q/ν0=0.42m2

中心管直径d1:0.73m

污水在沉淀区上升流速ν:0.5mm/s

沉淀时间:2h

沉淀池有效高度:h=3600*0.0005*2=3.6m

间隙流出速度ν1:30mm/s

中心管到反射板之间的间隙高度:q/(ν1*π*d1)=0.09m

缓冲层高:0.4m

沉淀池面积f2:q/ν=30/3600/0.0005=16.67m2

沉淀池面积A:f1+f2=17.09m2

沉淀池直径D:4.67m

污泥斗:倾斜角取60度,截头直径0.2m

污泥斗高度:(D-0.2)/2*tan60=3.87m

沉淀池总高度:0.3+3.6+0.09+0.3+3.87=8.16m

4.4吹脱塔

4.4.1进水pH调节池

停留时间:1h,将pH调制11左右。

直径3.6m,有效深度3m,超高0.5m。

潜水搅拌机:

直径:1.5m

加药:CaO

加药泵:1台。

提升泵:流量:30m3/h,扬程:10m,数量:2台(1用1备)

4.4.2吹脱塔

吹脱塔是利用吹脱去除水中的氨氮,在塔体重,使气液相互接触,使水中的游离氨分子穿过气液界面向气体转移,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要想使更多的氨被吹脱出来,必须使游离氨的量增加,则必须将进入吹脱塔的pH调制碱性,所以在进入吹脱塔之前将pH调制11。吹脱塔内水从塔顶送入,向下喷淋,空气从塔底送入。

设计参数:设计淋水密度为100m3/m2.d,汽水比为2500m3/m3。

设计计算:

(1)

吹脱塔截面积=设计流量/设计淋水密度=7.2m2

(2)

吹脱塔直径=3m

(3)

空气量=30*2500/3600=21m3/s

(4)

填料高度:采用填料高度5m,考虑安全系数1.5,填料高度为7.5m。

4.4.3出水pH调节池

停留时间:1h,将pH将至8左右。

直径3.6m,有效深度3m,超高0.5m。

潜水搅拌机:直径:1.5m

加药:盐酸或硫酸。

加药泵:1台。

4.5

UASB厌氧反应器

4.5.1

UASB厌氧反应器

有效容积计算:

采用颗粒污泥,设计容积负荷:NV=6kgCOD/m3.d

预计去除率80%

有效容积:设计流量*(进水COD-出水COD)/容积负荷=432m3

设置有效高度为4m,两座,则有效面积为432/2/4=54m2。设置长宽比为2:1,则长和宽分别为:10.4m、5.2m。

顶隙约为总体积的10%,则有效高度为总高度的90%,总高度为:4/0.9≈4.45m。

设计尺寸:10.4×5.2×4.45m。

结构:钢砼。

数量:

2座。

水力停留时间:16h。

三相分离器。

4.5.2沼气回收利用系统

阻火柜:2套

脱硫器:1套

储气罐:按每去除1kgCOD产生0.5m3沼气计算,每天沼气产量为4.5*30*24*0.5=1152m3,按0.5d储气量设计储气罐,每套290m3,2套。

气水分离器:1套。

沼气、油两用锅炉:

1台

4.6缺氧接触氧化池

缺氧池停留时间按1.2d设计。

有效池容为:30*1.2*24=864m3

设计尺寸:10*10*9m。

4.7好氧接触氧化池

1.

按脱氮计算:(氨氮吹脱去除率按80%计算)

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氨氮浓度约为360mg/l,氨氮去除率按90%设计,则出水氨氮浓度为36mg/l。其中凯氏氮浓度和氨氮浓度的比例约为0.6:1。设计填料容积负荷MN为0.7kgTKN/(m3填料.d),选择悬挂填充,填充率为50%。

则好氧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为:

=1064.7m3

取1065m3

停留时间:=1.48d

2.按去除有机物计算:

UASB出水BOD5按800mg/l,好氧池设计去除率90%,则出水BOD5为80mg/l。设计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为2kgBOD5/(m3填料.d),悬挂填充率为50%。

则好氧池有效容积为:=518.4m3。

二者相比按脱氮所需池容更大,因此取好氧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为1065m3。

设计尺寸:10*10*11m,有效高度10.65m。

混合液回流比:300%。

混合液回流泵:1台,100m3/h。

曝气机1台。

4.8

MBR膜池

1.池容计算

设计进出水BOD5分别为200mg/l、10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0.1kgBOD5/(kgMLSS.d),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8000mg/l。

则MBR有效容积为:

=128.6m3

取值130m3

设计尺寸:5.0*5.0*6.0m。

4.9

污泥浓缩池

污泥的产生主要在混凝沉淀池和生物反应池后,生物反应UASB产生的污泥量,MBR产生的污泥量极少。

4.9.1混凝沉淀池污泥量计算

P2——污泥含水率,取95%。

=138.24m3/d

≈6m3/h

4.9.2

UASB污泥量计算

(1)反应器中污泥总量计算

厌氧污泥平均浓度按15VSS/l,则污泥总量为:427*15=6405kg/d

(2)

产泥量计算

污泥产量取0.08kgVSS/kgCOD,进水COD浓度4500mg/l,去除率70%,污泥含水率为98%,污泥浓度为1000kg/m3。

产泥量为:0.08*30*24*4.5*0.7=181.44kg。

则污泥产量为:181.44/(1000*(1-0.98))=9.1m3/d≈0.38m3/h。

4.9.3MBR污泥量计算

因进水COD很小,MBR污泥量产生量可基本忽略。

4.9.2污泥浓缩池设计

设计浓缩时间6h,则浓缩池池容为:6*(6+0.38)=38.28m3

设计有效池容40m3

C0取96%,污泥固体通量采用40kg/m2.d。

则,浓缩池面积为:S==14.7m2

(二)

浓缩池直径

D==4.33m

(三)

浓缩池深度

浓缩时间t:6h

有效高度h2===2.51m

设超高h1=0.3m,缓冲层高h3=0.3m,池底坡度1/20,污泥斗上底池径2.0m,下底池径1.0m,则池底坡度造成的深度h4为:h4==0.058m

污泥斗高度h5:=0.71m

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渗滤液;厌氧工艺;好氧工艺

不同类型的垃圾渗滤液都含有大量对环境和人类有严重危害性的物质,必须有效的处理才能达标排放或回用。而渗滤液污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氨氮含量高、营养元素比例失衡,可生化性较好,水质差异大等特点,与一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来对比,其处理难度和成本都要高很多,目前还没有完善出普遍适用的经济高效的处理工艺,不同的项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可行的污水处理工艺[1]。某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园区内生活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厂产生的渗滤液,出水外排或者回用。本文将就渗滤液的污水处理工艺比选、流程设计和工艺方案进行探讨,为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1渗滤液来源、水量和进出水水质

1.1渗滤液来源

本项目渗滤液污水处理厂主要有三个来源:1.1.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该类型渗滤液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填埋场。园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处理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城镇产生的生活垃圾,该填埋场包括部分已投运中老龄垃圾填埋场和部分新建垃圾填埋场。1.1.2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该类型渗滤液主要来自生活垃圾焚烧厂。园区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为新建垃圾处理工程,以机械炉排炉作为焚烧炉炉型,主要处理城区及其周边城镇产生的不可回收生活垃圾。1.1.3餐厨垃圾处理厂渗滤液该类型渗滤液主要来自餐厨垃圾处理厂。园区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主要处理城区及其周边城镇产生的餐厨垃圾和其他有机垃圾。

1.2渗滤液污水水量和水质的确定

根据前期调研资料,初步确定本污水处理厂进水渗滤液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水量约为200t/d,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水量约为450t/d,餐厨垃圾处理厂渗滤液水量约为150t/d。依据本项目所处环境,园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处理工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场龄,并参照目前类似垃圾处理项目的渗滤液水质,考虑一定裕量,本污水处理厂的渗滤液混合液的进水水质初步确定如下: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就近排入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按照园区规划方案及考虑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渗滤液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考虑直接排放自然水体,部分作为中水回用于园区绿化,浇洒道路,洗车等用途。本工程处理后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2渗滤液混合液处理主体工艺方案的比选

根据本项目水质特征和不同工艺的特点比较,初步确定本项目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厂采用“厌氧工艺段+好氧工艺段+深度处理工艺段”组合的三段式工艺流程。本文主要探讨厌氧工艺段和好氧工艺段的工艺比选。

2.1渗滤液厌氧处理工艺比选

厌氧生化处理具有能耗少,操作简单,剩余污泥少,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该工艺所需的营养物质少,适合于营养物质失调的渗滤液的处理。近年来,运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厌氧生化处理方法主要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滤池(AF)、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是一种结构简单、处理高效的新型厌氧反应器。废水从反应器底部上升通过包含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在与污泥颗粒的接触过程中发生厌氧反应。反应器具有三相分离器的特殊结构,可以在反应器内高效实现水、气、泥的分离,将活性较高的颗粒污泥保留在反应器中[2]。该反应器可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较高的容积负荷率,无需投加填料和载体,运行维护简单,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有良好的效果,在渗滤液污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厌氧滤器(AF)是采用填充材料作为微生物载体的一种高速厌氧反应器,厌氧菌在填充材料上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3]。生物膜与填充材料一起形成固定的滤床。污水在流动过程中生长并保持与充满厌氧细菌的填料接触,因为细菌生长在填料上将不随出水流失,在短的水力停留时间下可取得较长的污泥泥龄。由于滤床容易被渗滤液污水中的悬浮物堵塞,厌氧滤器不适合处理悬浮物较多的废水。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是一种新型高效流化态厌氧生化处理反应器。厌氧流化床内填充活性炭等细小的固体颗粒作为载体[3]。废水从床底部向上流动,并使用循环泵将部分出水回流,以提高反应器内水流的上升速度使载体颗粒在反应器内处于流化状态。流化床反应器需要大量的回流水以保证流化态,致使能耗增加,成本上升。流化态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所形成的生物膜在厚度、密度、强度等方面相对均匀或形成的颗粒均匀,较轻的颗粒或絮状的污泥将会从反应器中连续冲出。生物膜的形成与剥落难于控制,真正的流化床形态很难实现,致使工艺控制困难,投资运行成本较高。通过厌氧工艺比较分析,考虑本项目的特殊性和进水水质情况,初步确定UASB作为本项目的厌氧处理工艺。UASB按800m3/d处理规模进行设计。设置3座UASB钢制反应塔,每座容积1000m3,直径12m,高12m。UASB前设置预酸化池,用于对初沉池的出水进行加热、调节pH和预酸化。预酸化池内设置潜水搅拌机,防止池体内固形物沉淀。

2.2渗滤液好氧处理工艺比选

渗滤液经过UASB厌氧生物处理后,出水中仍含有高浓度的COD和氨氮需要去除。渗滤液处理常用的生化工艺包括氧化沟、SBR、A/O工艺等,这些工艺的主要功能包括去除有机物和生物脱氮,对降低垃圾渗滤液中的BOD5、CODCr、氨氮和总氮都有显著效果。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设置有曝气和搅动装置,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但该工艺也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污泥易膨胀等缺陷。SBR工艺较为简单,通过时间上的交替实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各工序[4]。在流程上只有一个基本单元,将调节池、曝气池、二沉池功能集中于一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固液分离等,故节省了占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脱氮除磷的目的。但SBR工艺对自动化控制要求很高。由于该工艺为序批式工艺,相关设备不是连续运行,设备闲置率较高。如图1所示。A/O工艺是一种流程简单、稳定可靠、运行费用较低的脱氮脱碳工艺,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机理,将去除CODcr和去除NH3-N、TN有机地结合。由于渗滤液中含有大量表面活性物质,直接采用好氧工艺处理,容易在曝气池产生大量泡沫,并加剧污泥膨胀问题。经缺氧处理后表面活性物质得到了分解,可显著减少好氧池的泡沫,有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如图2所示。通过表4中的好氧工艺比较,在渗滤液处理领域,A/O工艺优势明显,而且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包括垃圾渗滤液方面已获得大量成功经验和运行数据,工艺比较成熟、运行费用较为低廉。是否可采取A/O组合工艺,还必须考虑实际的水质特征,主要利用BOD5/TN比值进行判断。如果渗滤液保持在一个低C/N比的水平,或是老龄化进程较为明显,这时就必须对缺氧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分析,本项目中A/O进水BOD5/TN>5,能保证污水有充足碳源供反硝化菌利用。因此,本工程考虑在厌氧工艺之后设置A/O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缺氧池按800m3/d处理规模设计,设置1座,停留时间约24h。好氧池按800m3/d处理规模设计,设置1座,停留时间约96h。二沉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停留时间3h。二沉池出水进入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处理后排放或回用。

2.3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

通过对渗滤液不同工艺的优劣势比较,确定了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如下:垃圾渗滤液通过细格栅进入调节池并进行预曝气,在调节水质水量的同时可以去除一部分氨氮和有机物,出水通过初沉池沉淀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有机物和无机物,然后进入UASB工艺前的预酸化池。渗滤液在预酸化池内调节pH、温度等,再由提升泵进入UASB进行厌氧生化处理。UASB反应器出水进入A/O工艺进行处理。A池接收来自UASB反应器出水,废水中部分反硝化菌群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作用。O池接收来自A池出水,在O池内发生有机物的去除和硝化过程,部分硝化混合液回流至A池。好氧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部分污泥通过泥浆泵回流到A池内,提高污泥浓度。二沉池出水经泵提升后连续进入AMBR,在AMBR内进一步去除有机物,AMBR出水通过纳滤(NF)和反渗透(RO)处理后直接排放或者作为中水回用。

3小结

渗滤液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一般都包括多个工艺段,不同工艺段的设计又受多个因素影响。渗滤液处理工艺中采用厌氧生化处理能耗少,操作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低,但不同的厌氧工艺对不同的渗滤液的适应性有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厌氧工艺。在选用好氧工艺时,同样应当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合理工艺。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在不加外来碳源条件下,污水中必须有足够的碳源才能保证反硝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确保进水水质C/N比较高。渗滤液污水水质复杂,在工艺流程的设计时,需要从水量,水质,运行管理,工程投资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确定经济、合理、可行的工艺方案。

参考文献

[1]焦义坤,迟慧,刘洪鹏.MBR+NF+RO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02):200-203.

[2]代华军.常温下强化UASB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3]贺延龄.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469-490.

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案范文第3篇

Jiang Yong

(Chongqing Sanfeng Covanta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Ltd.,Chongqing 400084,China)

摘要: 重庆同兴垃圾处理有限公司是重钢环司首次引进世界一流的德国马丁SITY2000逆推倾斜机械炉排炉和半干式烟气净化处理技术并实现国产化制造。重庆市生活垃圾水分含量高、热值低,同兴公司焚烧炉燃烧自动控制程度低,锅炉效率低。针对以上情况,同兴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技术方案,并严格按照制定计划实施了相应的技术方案。

Abstract: Chongqing Tongxing Waste to Energy Company introduced the first world-class German Martin SITY2000 grate furnace and semi-dry flue gas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ed itself for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Environment Investment Company. High moisture content and low calorific value for Chongq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resulted in low automatic control and low boiler efficiency. So a series of detailed technical improvingmethods were established and implemented.

关键词: 垃圾坑 渗滤液 推料器 炉排

Key words: waste pit;leachate;feeder;grate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168-02

1项目简介

重庆同兴垃圾处理有限公司是重钢环投控股及参股公司,该项目引进世界一流的德国马丁SITY2000逆推倾斜机械炉排炉+半干式烟气净化处理技术并实现国产化制造,采用悬吊立式自然循环锅炉,可使垃圾不经分选直接燃烧,特别适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水分含量高、热值低的特点。该炉型采用一套独立的液压系统做为炉排运动的动力,设计垃圾处理量为600吨/天,整个炉排由左至右分成四列,每列炉排由10个活动级炉排和10个固定级炉排组成,每级炉排由16块单独的炉排片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组成,在运行中实行同步运动,总行程为420mm。炉排片采用异形结构,其顶部角锥部分设一个风孔,作为垃圾焚烧提供氧气的一次风由这里进入炉膛。整个炉排由下至上采用24°前倾式设计,每列炉排分成上下两组,上炉排由同步的两支液压缸驱动,下炉排也由两支同步的液压缸驱动,分别为垃圾提供燃烬和灰渣输送功能。在上炉排前端是给料器,给料器高于炉排1.2米,SITY2000炉型由8个给料小车组成4组,给料小车的作用主要是将溜槽内的垃圾输送至炉排表面,同时完成垃圾的部份滤水功能,滤出的水由给料小车下部的渗沥水管输送至渗沥液池。在DCS程序中,可根据锅炉的蒸发量、炉膛温度、烟气含氧量等参数来调节给料器运行速度,循环步数及循环长度等,从而实现推料与燃烧的自动控控功能。

垃圾储坑的结构为长53米、深17米、宽15米,底部由鹅卵石铺设,垃圾坑进行了严格防腐、防渗处理。垃圾大厅有八个垃圾门供垃圾车倾倒垃圾,根据生产需要控制垃圾门的开闭。垃圾坑前墙整个底部有1.2米高的箅子,用于排放渗滤液。

该项目是公司首次引进世界一流的德国马丁SITY2000逆推倾斜机械炉排炉和半干式烟气净化处理技术并实现国产化制造。重庆市生活垃圾水分含量高、热值低,同兴公司焚烧炉燃烧自动控制程度低,锅炉效率低。针对以上情况,同兴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技术方案,并严格按照制定计划实施了相应的技术方案。

2改造原因

2.1 垃圾坑排水方式改造改造原因:垃圾坑内设计排水方式为垃圾坑底部前墙箅子排水,其缺点是一旦坑内料位高过箅子,箅子将被垃圾堵塞,坑内渗滤液将不能通过箅子排走。通过人工放下潜水泵的方式打水,耗时耗力耗材,排水效果不好,不便于管理。

2.2 干燥段灰斗热风管束改造改造原因:冬季气温较低,垃圾发酵不充分,进入炉膛内的垃圾含水率较高,原本在干燥段烘干的垃圾由于干燥用热风量不够,导致垃圾着火点后移,总的燃烧时间缩短,同时炉膛内热负荷不够,垃圾燃烧不充分,影响垃圾燃烧和垃圾处理量。

2.3 四列灰斗风室锁气器改造改造原因:由于焚烧炉底部的四列炉排下16个灰斗是与重力翻板阀相连,当灰斗内的灰达到一定重量后,重力翻板阀动作,将灰放入炉排下刮板机。实际运行中,重力翻板阀经常处于常开状况,用于干燥和燃烧用的热风经常从炉排下刮板机漏走,热风起不到应有作用,不利于垃圾的干燥、燃烧和燃尽。

2.4 推料平台坡度改造改造原因:进入焚烧炉料斗内的垃圾,在推料器上经过推料器和垃圾的挤压,有一部分渗滤液通过推料器下的渗滤液接收斗排走。因为推料陡坡的坡度太小,渗滤液排出不畅,将有一部分渗滤液被推到炉排,加大了垃圾的含水量,垃圾在着火前的烘干需要更长的时间和热量,不利于垃圾在焚烧炉内的燃烧。

2.5 推料器及炉排自动运行速度、一二次风的风量、风压等的调整、摸索、优化改造原因:由于进入料斗内以及炉排上的垃圾成分较复杂,含水量较高,热值较低,锅炉运行人员对垃圾在炉排上燃烧的理解不尽相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运行人员对运行控制手段的存在差异,对各个关键运行参数调整不一致。

改造前,渗滤液收集系统不能充分收集渗滤液,干燥段热风量不能有效干燥炉排上的垃圾,进入焚烧炉的垃圾水分极重,运行人员对推料器及炉排自动运行速度、一二次风的风量、风压等关键参数的调整不一致,导致焚烧炉燃烧自动控制的时间不到运行时间的20%。如果入炉生活垃圾含水量较高,不但降低了入炉垃圾量的热值,消耗更多的热风来烘干垃圾,减少燃烧用的热风,而且增加炉排的机械负荷,不利于焚烧炉的稳定燃烧,焚烧炉自动控制几乎不太可能。如果对推料器及炉排自动运行速度、一二次风的风量、风压等的调整等关键运行参数不进行摸索、优化,将不利于垃圾燃烧自动控制。

鉴于以上情况,同兴公司希望通过对通过渗滤液收集系统和干燥热风的的一系列改造以及对关键运行参数进行优化、标准化,来实现增大渗滤液的收集、增加干燥用的热风、提高入炉垃圾吊的热值,最终达到垃圾燃烧自动控制。

3实施方案

3.1 2010年2月-3月:垃圾坑的渗滤液排放方式改进

3.1.1 原有方式在坑内垃圾较少的情况下(5000吨左右),渗滤液基本能够通过前墙廊道疏通渗滤液孔外排。在坑内垃圾较多的情况下(超过5000吨),由于垃圾坑底部前墙廊道渗滤液孔处于垃圾坑底部,料位一高,排水孔几乎被堵死,渗滤液几乎不能通过前墙廊道疏通渗滤液孔外排,只能下潜水泵打水,尽管排放渗滤液方式不理想。

3.1.2 改进方式2010年2月份在垃圾坑侧墙底部离前墙2米,每隔50cm垂直向上打一排排水孔。这样即使垃圾坑内料位较高,也能通过加强管理及时排走一部分渗滤液,操作方面,灵活性加大,排水效果明显好转,弥补了前墙廊道排水不足的缺陷,减少了部分垃圾含水量。

3.2 2010年3月-4月:干燥段灰斗热风管束改造

3.2.1 原有方式原本在每台焚烧炉的8个干燥段灰斗,通过从底部进入灰斗里的热风对炉排上的垃圾进行干燥,由于干燥段热风风量不够,干燥效果不理想,垃圾进入燃烧段水分较重,不导致垃圾着火点后移,同时炉膛内热负荷不够,垃圾燃烧不充分,影响垃圾燃烧和燃尽。

3.2.2 改进方式鉴于此,同兴加强针对性的生产管理,在干燥段灰斗侧部引入直径为200mm的热风管束,增大干燥用热风量,加快垃圾的干燥速度,使进入燃烧段的垃圾燃烧更充分,燃尽段垃圾燃烧更彻底。

3.3 2010年4月-7月:灰斗锁气器的改造

3.3.1 原有方式原有灰斗锁器设备为重锤锁风翻板阀,其工作原理为重锤式锁风翻板阀的阀板在炉渣重力作用下自动开启,物料下落后,配重杠杆系统使阀板自动复位,防止热风吹入,从而完成物料的输送。但是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炉渣从阀板上下落后,配种杠杆经常不能将其复位或者完全复位,使翻板阀处于开的状态,没有起到锁器的作用。09年改为单层单门气动锁气器后,效果比重锤锁风翻板阀略好,但是仍然存在热风外漏现象。

3.3.2 改进方式鉴于以前存在锁器气方面的不足,现在打算将锁气器改为型号为QFB3030-2形双层式气动锁风翻板阀。用双层阀体组合结构,通过气动执行机构实现对阀的开启闭控制,两层阀体之间在输送炉渣时交替开关,自动复位使阀板始终有一个是关闭状态,使卸料与锁气同时达到目的。气动双层卸灰阀采用了研磨型阀芯,密封性能更好。5月份已经和生产厂家签订了供货合同,由于设备的供货周期和检修安排,6月份完成#1炉的改造,9月份完成#2炉炉的改造。改进后,热风外漏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减少了外漏灰,加大了干燥段热风,促进了燃烧。

3.4 2010年8月―9月:推料平台坡度的改造

3.4.1 原有方式原有推料平台坡度为0度。当给料小车将垃圾推到给料器末端至炉排的600mm平台段时,本段垃圾中渗滤液没有进入渗滤液收集系统,而是被垃圾带至炉排,参与了垃圾的燃烧。

3.4.2 改进方式鉴于此,为了推到炉排上发酵垃圾的渗滤液的收集,8月25日#2焚烧炉,9月2日#1炉计划性检修时,将两台炉原有推料平台坡度0度,改为现有的15度。通过改造,料斗里面的垃圾更多水分将进入推料器下的渗滤液收集系统,减少进入炉排的水分。

3.5 2010年3月-11月:推料器及炉排自动运行速度、一二次风的风量、风压等的调整、摸索、优化

3.5.1 原有方式

①推料器速度:3-15左右,波动较大。

②负荷:围绕45t/h左右,波动较大。

③料层:厚薄未加控制,一般控制在600-150mm左右。

④燃烧区域:燃尽段下炉排上两列的区域有明火。

⑤上炉排速度:50%,偶尔大。

⑥等待时间:40s左右,波动大。

⑦一次风:35000到75000。

⑧二次风:一般调整含氧量在2%到12%。

⑨炉膛温度:下限650℃,上限1150℃。

⑩落渣口温度:300℃以上。

???一次风温:200℃左右,波动大。

3.5.2 改进方式

①推料器速度:8左右,波动少。

②负荷:50t/h左右,波动少。

③料层:一般控制在300mm左右,波动小。

④燃烧段区域:坚决控制在至多下炉排上两列的区域无明火。

⑤上炉排速度:50%,偶尔增大5%到10%。

⑥等待时间:40s左右。

⑦一次风:45000到65000,通常在50000左右。

⑧二次风:一般调整含氧量在4%到8%。

⑨炉膛温度:900℃左右,下限850℃,上限1050℃。

⑩落渣口温度:300℃以下。

???一次风温:220℃以上。

4效果评价

针对该项目,公司年初拟定了一系列技改措施,本年内基本上按照拟定计划进行了实施。通过一系列技术改进后,焚烧炉自动控制的运行方式时间大大延长,从原来的20%以内提高到90%以上,生产数据得到明显提高。其中:

渗滤液的收集量:10年为71521 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2602吨,比去年有很大的好转。说明渗滤液排水方式和收集方式的变化更有利于渗滤液的排放,对焚烧炉的入炉垃圾的控制和垃圾在炉排上的自动燃烧控制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吨入厂垃圾发电量:10年为268.09千瓦时/吨垃圾,比去年同期增加25.13千瓦时/吨垃圾,说明每吨入厂垃圾发电量增加25.13千瓦时。

5改造后的意义

5.1 社会效益通过技术攻关后,同兴公司每年将焚烧处理生活垃圾58万吨,对控制蚊蝇和鼠害,消除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创造整洁文明城市,为城市赢得良好的投资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也是企业提高自身形象,打造环保知名品牌的需要。

5.2 经济效益通过技术攻关后,经济效益将增加645.83万元/年。

5.2.1 收入增加通过以上改造,入厂吨垃圾发电量从2009年的242.96千瓦时/吨提高到268.09千瓦时/吨,每吨入厂量提高25.13千瓦时。

10年处理入厂垃圾量57.5万吨:

发电量将增加:57.5*25.13=1444.9万千瓦时

上网电量将增加1444.9*0.82=1184.8万千瓦时

以每千瓦时上网电价0.577元计,上网电收入将增加:1184.8*0.577=683.63万元。

5.2.2 成本增加2010年渗滤液排放量增加12602吨,每吨渗滤液处理成本为30元,则成本将增加:1.26*30=37.8万元。

5.2.3 收益增加683.63-37.8=645.83万元

6对项目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

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R124.3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 城市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目前城市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堆肥和填埋等。其中卫生填埋由于处理量大、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等优点而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但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危害极大, 它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内部的内含水。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害周边环境和污染地下水。因而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1 滤液的产生

渗滤液是指城市垃圾在填埋和堆放过程中由于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水和垃圾中的游离水、降水以及入渗的地下水,通过淋溶作用形成的污水。渗滤液主要来源[1]:(1)垃圾自身的水分;(2)垃圾中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经厌氧、好氧分解产生的水分,产生量与垃圾的组成、pH、温度和菌种等因素有关;(3)填埋场内的自然降雨与径流。其中降水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这些水分渗过成分复杂的垃圾时,使垃圾发生分解、溶出、发酵等反应,从而使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氮、磷和种类繁多的重金属类物质。

2 渗滤液的特点

渗滤液的水质随垃圾的组分、当地气候、水文地质、填埋时间和填埋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显著的不同。其显著特征[2]:

2.1 有机物浓度高

渗滤液中的BOD5 和COD 浓度最高可达几万mg/L,主要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pH 值一般在6.0 左右( 显弱酸性),BOD5 与COD 比值在0.5- 0.6。

2.2 水质变化大

渗滤液的水质取决于填埋场的构造方式和垃圾种类、质量、数量以及填埋年数的长短,其中构造方式是最主要的。

2.3 氨氮含量高

城市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很高,且氨氮浓度在一定时期随时间的延长会有所升高,主要是因为有机氮转化为氨氮造成的。在中晚期填埋场中,氨氮浓度高是垃圾渗滤液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导致处理难度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目前多采用厌氧填埋技术,导致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在填埋场进入产甲烷阶段后不断上升,达到高峰值后延续很长的时间直至最后封场,甚至当填埋场稳定后仍可达到相当高的浓度。

2.4 微生物营养儿素比例失调

对于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磷元素总是缺乏的, 一般垃圾渗滤液中的BOD/TP 都大于300。此值与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磷比(100:1)相差甚远。在不同场龄的垃圾渗滤液中,碳氮比有很大的差异,也会出现比例失调现象。

3 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

3.1 合并处理

合并处理就是将城市垃圾渗滤液就近引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与城市污水合并进行处理的方式。城市污水量较大,可对渗滤液起到稀释作用,但需控制好比例,以避免对城市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负荷。

3.2 土地处理

土地处理是利用土壤的自净作用进行处理的方法。目前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土地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湿地和回灌处理两种。用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费用低、管理方便等优点,但处理效果随季节变化较大,处理有机物的浓度也较低。它适应植物生长期长、生长旺盛的南方地区,不适应北方寒冷地区。回灌处理渗滤液易造成土壤堵塞,氨氮累积,回灌处理后的渗滤液仍有较高的浓度,还需要做进一步处理,因此回灌处理很少单独作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3.3 就地处理合并处理与土地处理比较经济、简单,但受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城市只能在填埋场建立独立的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就地处理。

4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

4.1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及两者的结合。当垃圾渗滤液的BOD5/COD>0.3 时,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较好,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及好氧一厌氧结合的方法。

4.2 物化处理法

对于老龄渗滤液,必须采用以物化为主的深度处理技术。常见的物理化学方法包括光催化氧化、Fenton 法、吸附法、化学沉淀法、膜过滤等。由于物化法处理费用较高,一般用于渗滤液预处理或深度处理。

4.3 化学法

和生化法相比,化学法不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出水水质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 值比较低(0.02~0.20),难以生物处理的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较好。但成木较高,所以通常只作为预处理或后续处理。

4.4 回灌法

回灌处理法是20 世纪70 年代由美国的Pohland 最先提出的,我国同济大学在20 世纪90 年代也开始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研究。渗滤液回灌实质是把填埋场作为一个以垃圾为填料的巨大生物滤床,将渗滤液收集后,再返回到填埋场中,通过自然蒸发减少滤液量,并经过垃圾层和埋土层生物、物理、化学等作用达到处理渗滤液的目的。回灌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期问渗滤液直接回灌至垃圾层、表面喷灌或浇灌至填埋场表面、地表下回灌和内层回灌。

5 结语

(1)在选择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时,由于渗滤液水质复杂性,就需要测定渗滤液的成分,因地制宜,选择最为适合的处理方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模拟试验来取得可靠优化的工艺参数,并进行处理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2)城市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较高,不利于生物处理,因此要开发高效的脱氮技术,其中生物脱氮技术可作深入研究。

(3)根据我国国情,宜发展投资省、效果好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处理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以多种方法的结合为方向,在开发组合工艺时要研究易于管理运行又同时达到处理要求的新型组合工艺。

(4)目前,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处理工艺,建设标准化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设计及运行参数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由才。生活垃圾卫生填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杨秀环,牛冬杰,陶红。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进展[J]。环境卫生工程,2006,14(1):46- 49.

[3] 赵宗升,刘鸿亮,李炳伟,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的控制技术

[J]。中国给水排水,2000, 16(6): 20- 23.

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案范文第5篇

依托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实力

维尔利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创新出一整套符合我国渗滤液处理的产品、技术和工艺。2003年公司率先在青岛小涧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中,采用“MBR+纳滤”工艺,建成了国内首座运用膜生化反应器及其衍生工艺的渗滤液处理厂,处理水量达到设计规模,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标准,开创了我国膜生化反应器及其衍生工艺在渗滤液处理行业应用且达标排放之先河。目前,膜生化反应器工艺、膜生化反应器与纳滤的组合工艺已被环保部列入《2009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公司在2008年率先实施了超滤、纳滤、卷式反渗透等膜处理设施的系列化、标准化、集成模块化设备设计和应用,即所有的膜处理设施按照标准化设计在车间完成集成、装配,形成一套或多套集成模块化设备,集成模块化设备高度集成,并且在出厂前需经过严格的测试、检验,大大缩短了项目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又有效地降低了公司技术流失的风险。公司目前拥有9项专利,4项专利申请已获受理,1项独占使用的发明专利,以及德国WWAG和WUG拥有的MBR相关专利、商标和技术等在中国大陆的20年独家使用权。

项目经验丰富创立高端品牌

维尔利通过多年的项目实践,不仅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项目经验,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地区的渗滤液水质特征有了详细的了解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渗滤液水质数据库。公司承接的渗滤液处理项目涉及北京、山东、东北三省、湖北、四川、江苏、湖南、广东等省市和地区。基于数据库丰富精确的经验数据,公司在渗滤液处理过程中进行工艺选择和参数设定等时更加准确和快捷,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服务质量并有效缩短了项目时间,节约了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为公司日后承接并顺利开展更多的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维尔利是我国第一家在《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新标准要求下完成1,000吨/日以上渗滤液处理项目的企业,已先后承接36个渗滤液处理项目,总处理规模排名国内第一。公司目前已先后承接8个日处理规模超过500吨/日的渗滤液处理项目,在500吨/日以上大中型项目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优良的市场业绩和突出的示范效应,使公司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高端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

地域优势+创新业务模式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