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病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部分劳动者健康并导致他们过早失去劳动力的最主要原因。防治职业病的关键在于预防,控制危害产生的源头。

【关键词】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健康检查健康监护档案

一、 危害因素

1. 化学因素

(1)生产性毒物,如铅、汞、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2. 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等危害。

(4)各种辐射,如:X射线、电磁波辐射、激光、紫外线等。

3. 生物因素

(1)如畜牧业、毛皮加工业中可能存在的炭疽杆菌。

(2)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传染性病菌等。

二、 预防措施

1. 一级预防

(1)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充分利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

(2)如用于防尘、防烟雾以及防刺激性气体的防护眼镜;用于防强热辐射、紫外线等的防护面罩;用于防止皮肤污染和损害的防护药膏等,都要坚持佩戴和使用。

2. 良好的习惯

(1) 在有尘、毒危害环境中作业应养成不吸烟、不吃零食和自觉使用防护品的习惯;

(2)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中,须佩戴护耳器、防噪声帽盔。

(3)在从事高空作业及复杂精细工作时应养成不饮酒和保证充足睡眠的行为习惯等。

(4)接触铅尘、铅烟作业人员,平时应多食含磷和维生素E丰富的食品;

(5)接触磷作业人员应多食含钙、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多的奶类、豆类食品及水果;

(6)接触苯类作业人员应多食瘦肉、鱼、蛋等富含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等,以减少对毒物的吸收或蓄积。

三、 职业性健康检查

1. 目的是早期发现与职业危害接触有关的健康损害、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 职业健康体检争对性强,根据所从事工种接触的有害物质来定需要检查的项目。

(1) 如苯主要对血液系统有损害,要查血常规;

(2) 粉尘作业者,主要对呼吸系统有损伤,做胸部X线检查和肺功能检查;

(3)噪声接触者需检查听力情况等。

3. 职业健康体检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1)上岗前体检:可以预先发现职业禁忌症。根据检查结果,评价劳动者是否适合从事该工种作业,为劳动者的岗位安排提供依据。

(2)在岗期间体检:可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和可疑职业病病人,从而及时调离工作岗位,防止劳动者身体遭受更大的损害。

(3)离岗体检:了解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评价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健康变化是否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

四、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关系的客观记录,是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依据。

2.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范文第2篇

职业健康监护: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病的发生发展。职业健康监护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的管理是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1 基本情况

2011年在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下,我市开展了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状况的调查统计工作。我市现有两区四县,常住人口321.59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4.4112万人,农村人口207.1814万人,常住劳动力人口120.9528万人,流动劳动力人口140.5214万人。2区4县共有职业卫生工作人员66人,其中职业卫生专业人员42人,兼职职业卫生人员24人。通过调查显示,我市现监管的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有437家,其中大型企业4家,中型企业45家,小型企业388家。职工总数为46912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34405人。有毒有害生产企业以化工、农药、水泥建材、机械加工、冶金儿家具制造为主,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各种粉尘、毒物(如一氧化碳、汽油、苯、甲苯、氯气、氰化物等)、噪声等。根据调查结果统计,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有34405人,2008年参加健康检查的有2343人,检出有职业禁忌的35人,调离原工作岗位,检出有健康相关疾病的146人,健康检查率为6.8%,检出率为7.7%。2009年参加健康检查的有2473人,检出有职业禁忌的有29人,调离原工作岗位,检出有健康相关疾病169人,健康检查率为7.2%,检出率为8%。2010年参加健康检查的有1650人,检出有职业禁忌的有34人,调离原工作岗位,检出有健康相关疾病的195人,健康检查率为4.8%,检出率为13.8%,通过近3年的数字表明健康监护率不超过10%。而相关疾病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而目前在我国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明显的凹型反弹,发病人数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

2 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自律行动差,在我市大多数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作业环境条件差,普遍存在防护设施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作业场所未进行危害因素监测,劳动者未进行健康检查,企业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时,不告知职工所从事的岗位对身体有害,不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各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2.2 我市大部分企业为股份制和私有制,企业管理者对《职业病防治法》认识上存在差距,职业病防治意识较弱,只重效益,不顾健康,企业法人片面认为职业病防护设施成本太高,投入资金多,无经济效益产生,对职业卫生相关的投入更是能省则省,对职业健康体检工作持观望态度,能逃避则逃避,不能实事求是地对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进行检查,导致实际体检人数与应进行职业体检的人数相差甚远。

2.3 我市还有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欠佳,企业生产存在困难,企业很难做到全年连续性生产,因此随时开工,随时招工,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很难开展,企业又不依法进行职工健康管理,导致有害作业岗位的职工上岗前体检率、定期健康体检率的明显下降。

2.4 我市职业卫生监督力度不够,监督人员少,对全市接触有毒有害的企业无法进行多频次的有效监管,同时对用人单位瞒报实际接触有害因素人员数,无法查实。

3 建议

3.1 继续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普及职业卫生知识,通过多渠道加大宣传,使职业病防治法家喻户晓,尤其是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更应该了解,加强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能够知道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3.2 加强社会监督,依法严肃处理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切实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职业病防治法》的处罚条款非常有力度,我们职业卫生工作应该寻求政府的支持,对违法企业依法处罚,这样可以促进守法企业愈加遵章守法,推动职业卫生走上法制化轨道。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范文第3篇

为了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订四月份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杜绝死亡、重伤事故;

2、杜绝火灾事故;

3、杜绝爆炸事故;

4、杜绝交通事故;

5、杜绝食物中毒和重大传染病事故;

6、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率不超过2‰;

7、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二、具体措施

安全工作重在防范,要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就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到警钟长鸣。

1、加强宣传,让安全意识深入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心中。

1、组织领导员工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好员工安全培训记录。

2、对换岗、转岗、复工人员,单位要进行安全技能和岗位操作方法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并且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记录。

3、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按国家规定开展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复审,做到持证上岗。

4、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小型工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5、使员工能够熟练的使用劳动卫生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6、使员工能在突发事故中正确熟练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7、通过各种形式(警示牌、宣传栏、标语等),使员工明确自己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明确在危害发生时的救护措施。

2、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及时将有关安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增强公司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及法律观念。

2、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人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负责人要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员工在自己岗位上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与预防措施,交流安全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

3、狠抓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文明经营,定期进行安全自查,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及措施。

1、建立健全经营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安全设施台帐,定期检修保养,定期检测,确保相关证件齐全。

2、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及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张贴警示标志或告知牌。

3、烟花爆竹产品合理存放,并设立醒目的分级存放标志,预防火灾、化学事故。

4、车辆及防护设施要及时保养维护,做好保养维护记录。

5、各种安全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合格有效,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劳防用品。

4、按规定做好各项工作的安全预评估及审批工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并增加预案演练次数,完善预案实战要求,订做各种警示标志牌,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5、“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开展安全大检查,加强安全值班、确保节日安全。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范文第4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37例铅作业工人均来自南通市某钢丝厂参与课题《XRCC1基因多态性与铅中度易感性关系的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61例经血铅尿铅检查确诊为铅中毒,男36例,女25例,平均42.6±8.4岁;76例未发生铅中毒,男66例,女10例,平均41.9±9.2岁。从事铅作业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12年。

1.2方法

1.2.1教育方法

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加强工作场所的监测与整治,改善工作条件;加强宣传,赠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卫生安全标准、知识读本;在厂内张贴普及铅危害防护知识的宣传画,分发宣传小册子《铅毒防护》并填写《铅防护知识调查表》,营造防治铅中毒的氛围,定期举办铅防护知识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使职工掌握相应的职业危害、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等,改进职工的不良卫生,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

1.2.2评价方法

随机抽查50名研究对象,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让职工自行填写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对铅危害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防护行为的改善程度。

2结果

2.1防治铅危害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铅防护知识调查表》结果显示工人接受健康教育前知晓程度很低,接受健康教育后有了较大的提高(见表1)。

2.2行为改善情

通过检查发现,接受健康教育后职工普遍能严格遵守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如操作时穿工作服,戴滤过式防尘 防烟口罩,不在车间吸烟、进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坚持车间内湿式清扫等。

3内容

健康教育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的桥梁,而且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有增效作用。

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规范安全卫生操作规程,督促单位建立教育和培训制度。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预防性职业病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加强工作场所的监测与整治,改革生产工艺,改善工作条件。

利用图书、海报、讲座等形式对铅作业工人进行宣传教育,改变工人的不健康卫生习惯,如工作时西眼吸烟、不洗手进餐,下班不更衣等,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

了解铅作业工人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对紧张、焦虑者,进行有关知识宣传,讲明铅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已确诊为铅中毒的工人情绪紧张、忧虑、恐惧,我们要耐心细致的做好心理指导工作,讲明通过正规排铅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疏解其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对营养和膳食加以调整,如多食一些富含硫氨基酸优质蛋白的食物,补充含丰富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适当限制脂肪摄入,多食用谷类、豆类和含蛋白质较多的酸性食物,克服饮食中的不良习惯。

过度工作、疲劳、缺钙、饮酒、焦虑可诱发或加重铅中毒症状。因此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介烟酒,保持心态平静。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卫生;健康;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劳动者的作业环境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由于部分行业和地区,过度重视经济的发展,部分企业对工人的保护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明显滞后,职业病中毒事件接连发生,劳动者的职业性危害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木制家具制造供应的国家,我国年家具出口总量位居全球第一,与家具制造企业快速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木制家具制造行业作业环境和劳动者职业健康总体形势不甚乐观。作为一个传统产业,木制家具制造业存在着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我国多数木制家具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简陋,多以人工操作为主,企业规模小,受害人数多,职业病危害防控形势严峻。

1木制家具企业职业危害及防护调查分析

1.1木制家具制造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流程木制家具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基本相同,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基本工艺为木材的切、打孔、刨、开榫、组装等。油漆饰面工艺大都是烘干、喷漆等,部分企业有缝纫、喷胶等工艺,设计金属部件的企业存在钣金、电焊等工艺。使用到的主要生产设备有板材锯、下料锯、开槽机、雕刻机、刨床、打孔机、打磨设备等,作业方式为机械自动化作业与人工操作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原辅材料有板材、木材以及不同种类的胶、稀释剂、油漆等。

1.2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木制家具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主要有:木料加工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粉尘;喷胶工序中使用到胶,会释放甲醛等有害气体;喷漆、调漆过程中使用的稀释剂及油漆,含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丙酮、正己烷、环己烷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焊接维修过程中存在电焊弧光、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等有害因素。

1.3职业病防护设施

多数木制家具企业在木工岗位仅设置了局部排风除尘设施,打磨场所一般是使用排风扇或者轴流风机进行通风除尘,打磨、木工岗位的防护设施大都不能满足实际除尘的需要;一些企业车间地面、机器上的积尘没及时清扫,易导致二次扬尘的发生。喷漆房的防护设施参差不齐,大都不能完全具备水幕、上进风下出风和正负压结合的通风排毒设施。绝大多数企业存在未给稀释剂、油漆桶加盖封闭的问题,开封过的稀释剂和油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1.4个人防护用品

作为劳动者健康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个人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多数劳动者和企业对油漆、稀释剂等化学物品的危害较为重视,对噪声和粉尘的危害重视不够,使得防尘口罩和防噪耳塞配备率高于油漆工人防毒口罩的配备率。但企业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型号、性能千差万别,也使得防护效果变得参差不齐,有的防护用品并不能起到防噪、防尘、防毒的作用,不能有效保护劳动者健康。

1.5应急救援设施

木制家具制造企业大都要进行喷漆作业,设置有喷漆房、油漆及稀释剂储存室,由于油漆、稀释剂是有机溶剂,含有挥发性气体,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易造成急性中毒,但部分企业并未在喷漆房、油漆及稀释剂储存室等室内作业场所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露报警装置,一旦遇到突发急性情况,容易导致劳动者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2木制家具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调查分析

2.1管理制度计划欠缺

很多木制家具企业对职业卫生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制定有关制度与计划,但大都未能有效落实。

2.2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程度对职业健康促进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卫生知识,才能在工作过程中按照操作规程合理操作,并能有效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防护设施。由于多数木制家具行业规模小,劳动者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对职业卫生知识了解不多。而且企业没有组织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使得劳动者不能及时学习职业卫生有关知识。

2.3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多数企业未开展上岗前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开展的企业较多,但体检率较低,接害较重的劳动者进行了体检,部分劳动者未能进行体检,体检的项目内容不全,未能完全覆盖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4职业卫生认识不到位

一些企业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不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及职业卫生“三同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接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意识不强,由于担心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等,可能招致监管部门的处罚,不能积极协调配合职业卫生检测与调查工作,资料提供不全,停开部分生产设施,使评价检测的结果不能有效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职业危害状况。

3对策及建议

3.1加强职业病防护和应急救援措施

(1)尽量优先选用低毒或无毒的油漆、稀释剂、胶黏剂等化学用品,避免使用含有甲醛、苯等高毒物质的以及非正规厂商生产的产品。

(2)在总体布局上,应将可能接触的化学毒物的作业与可能接触的粉尘、噪声作业分开布置,尽量避免尘毒交叉接触。

(3)粉尘较大的打磨作业应单独隔离布置,并设置局部通风除尘设施;对有可能产生粉尘的作业岗位设置中央除尘系统。

(4)使用油漆、胶黏剂、稀释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如喷漆房、擦色修色场所,应单独密闭设置,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工艺,避免人工直接操作;在喷漆房等场所设置侧吸罩或者上送风下排风装置,并采用正负压相结合的通风方式,确保新鲜空气通畅;使用水帘机进一步对油雾、漆雾等进行吸附,确保喷漆房毒物能及时有效排出;安装冲淋洗设施,对地面和墙壁的油漆污垢进行定期清理。

(5)油漆、稀释剂、胶粘剂等化学毒物应储存在专门的库房中,储存量、储存方式、储存条件等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作业场所盛放的稀释剂、油漆等容器应密闭,在使用后应加盖密封或者存放到通风柜中。

(6)在喷漆房、油漆储存室等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燃易爆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7)尽量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并对打磨、刨面、切割等高噪声设备采取相应的吸声、消声、隔声等措施。将设备合理布局,并对高噪声设备集中布置,尽量避免噪声的叠加。

(8)加强个体防护,进行锯、铣、刨、钻等作业时,劳动者应佩戴防噪耳塞、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工作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喷漆、喷胶、擦色作业时,劳动者应佩戴防毒面具、液态化学品防护服、护发帽、防渗透手套等。

3.2职业病危害防治关键岗位

木制家具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机械加工、开料、打磨工序会产生噪声和木粉尘,可能引起的法定职业病为职业性噪声和木工尘肺病;喷漆、晾漆、拼板等工序会存在酯类、苯、甲苯、二甲苯、异氰酸酯、醇类、甲醛等多种化学有毒物质,可能引起的法定职业病包括二甲苯中毒、甲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及、苯中毒、甲醛中毒等。因此,上述岗位为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关键岗位。

3.3深入宣传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职业卫生认识

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职业卫生知识水平。要利用多种形式比如讲座、画报、专题培训、电视短片等深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的知识、行为和意识。

3.4加强过程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

由于木制家具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较多,而且危害情况较重,易对劳动者健康造成损害,因此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企业,应有效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各项制度的过程管理并确保实施,切实有效的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3.5定期开展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

企业应定期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及时了解自身的职业卫生状况,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公布岗位的检测数据,告知劳动者。

3.6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对上岗前和离岗时的劳动者也须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体检,将检查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劳动者个人监护档案,对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管。

4结束语

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加强安全防护能力,确保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勇毅,王希,姜亢.家具制造企业尘、毒及噪声控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37(6):6-10.

[2]陈薇,周雪薇.中小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安全,2013,(1):42-46.

[3]刘筱婕,王静宇.论我国职业安全监管体制的变革、现状问题与完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4):33-36.

[4]宣志强,赵海英.木制家具企业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检测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0,(8):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