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一、职业院校教师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性

(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专业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往往课堂显得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这是由专业知识的直观性和逻辑性来决定的。但是,如果由一个人文素养较高的专业老师来上同一门课,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一个人文素养高的教师,在表达上声情并茂,在行为上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传授枯燥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把自己的文学素养也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例如,学生在烦躁不安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笑话,或者一个几分钟的演讲,来激励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让同学们对老师刮目相看,对老师充满了崇拜,这样对同学们来说就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老师会适当调节课堂的气氛,用自己的人格的魅力影响着学生。同学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即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滋润了自己的心灵,这样的老师,哪一个学生会不喜欢呢?学生的行为也反过来影响着老师,双方互相理解,互相鼓励,把枯燥的教和学的过程,转换为愉快的合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是很难实现的。

(二)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的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就需要加强管理的力度。一般的高职院校,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个班主任,班主任的人文素养就决定了班级管理的好坏。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如果用老师的威严来强制他们,效果不理想,反而会激起一些同学的逆反心理,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依笔者的观察,那些人文素养高的班主任,管理有方,他们能充分地理解学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和学生做朋友,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愿意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也愿意把自己的困惑或者无助告诉老师,学生也愿意邀请老师参加他们组织的文体活动或者其他一些增进理解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老师充满了崇拜,充满了信任,班级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也会提升。要实现这一点,同样离不开的老师的人文素养。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学校的内涵。当前,各个学校都意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建好学生文体中心、图书馆、科技中心、网络中心等,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橱窗、艺术展览展示空间等的一体化建设,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更大作用。硬件建立起来之后,就需要教师人文素养这个软件发挥作用,根据学校教师人文素养的优势,开设绘画、书法、陶艺、歌舞等名师工作室,成立各种社团,丰富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同学们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素质和品位,完善自己的人格,把自己培养成充满活力的、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人才。没有教师的人文素养做基础,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也无从说起。

二、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

(一)广泛涉猎各种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阅读是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在阅读学习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视野,提高思想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作为专业老师,除了多看各种专业书籍之外,还应该广泛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阅读各种历史、哲学、美学、宗教等著作,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自己的才能,加深对人性的理解和认识。一个有较高人文素养的老师,无不是爱读书的人。他们从阅读中获得的这种内在的美,不但丰富美化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是不可或缺。

(二)向名师学习,向他人学习

名师是标杆,起着表率的作用,多阅读名师的著作,听名师的报告,在理念上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一个教师,还应该学习想自己的同行和同事学习,甚至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三)经常自我反省

教师要善于自省。自省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过去的经验反馈,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教师要反省自己的人文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和标准,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

(四)高校将人文素养的内容纳入继续教育范畴

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人文素养的相关内容,纳入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并有部署、有组织进行学习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即继续教育不合格,依据相关规定承担其后果。这样做,就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对于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小结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高校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起着起承转合的教育作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思想观念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弘扬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知识都有积极作用。所以,在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和人文性质,二者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工具功能发散的技能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外形,引申的人文价值才是语文学科真正的内在含蕴。只有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素质教育因素,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受到丰富深厚的悠久历史是一副栩栩如生、传神逼真的图画书籍。目前高校里在开设语文课时,理论上是定位于文学鉴赏课方向,更注重思想世界、人文精神的探索与追求,然而一直以来很多高校在语文课定位上出现了偏差、错位,形成了单面的不均衡发展,比如只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一味的注重知识性,局限在字、词、句、文章结构和文学知识的理论传授;或者又只突出语文的思想性,就成为了一定程度的政治课,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意境的分析与体会,无视了文学的特点,尤其是忽略了其本身积淀的人文精神升华,将本应该是轻松活跃的语文课堂上成了严谨死板的说教课。应将高校语文课定位在知识课、文学课、人文精神传播课,作为基础课、必修课来安排,这既是语文自身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更是当代学生教育需求决定的。在当代教育中,倡导教育、智育、美育与体育的结合,高校语文课正是兼顾了德智体美劳的一门综合学科,这样的准确定位才是完全符合当代人才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人文素养上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知识贫乏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对于传统的追求逐渐减弱,从而渐渐失去了个体精神的追求。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为贫乏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体育生来说相对忽视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著名优秀作品了解的甚是寥寥,同时高校在开设课堂时就轻视文科,更注重对待体育专业素养的提高,导致了当今普遍体育生更加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对语文知识、人文知识的学习。并且如今紧张的就业形势,学生在读书和学习时以考虑未来就业需要为首,也在隐性需求上束缚了学生在文化、精神的高度追求上取其轻了,比如在阅读文献上,部分体育专业的学生会更选择去阅读与体育锻炼等知识有关的书籍,对于经典名著很少过问,从而使学生们在人文精神追求的脚步上甚是缓慢,人文知识比较贫乏。

(二)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

在一些体育专业的大学生面前,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显得焦躁不安,就业形势的压迫和自身体育行业性质的狭小,使学生内心变得充满困惑和苦恼,或者变得用世俗、功利的眼光来解释生活的意义。价值目标就会出现转型,社会上种种的浮杂诱惑,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侵袭着青年学生的头脑和思想中去,更由于处于学生时代的他们对社会改革和开放的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体市场理解不够,导致学生们只看到追求短期利益的目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消极价值观。

(三)人文情感的冲突

人文情感具体表现在国家责任感、民族认同感、社会义务感、集体归属感及对他人的道义感、对全人类的人高情感等诸多方面。大学生处于的年龄正是情感世界极为丰富的阶段,一方面有着深切的民族归属感,另一方面想要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特别迫切、高于一切;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没有为中华民资伟大复兴的建设事业做出奋斗的准备和决心;一方面渴望集体认同对个人的关注,另一方面又认为集体概念空洞会压抑个性发展。大学生处在心理逐步成熟的年龄时期,比较缺乏完整系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不注重对学生们人文情怀的培养,就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内心的新旧思想冲突,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加大。

三、高校语文课对待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各大高校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的语文学科教育,是要具有正确世界观人文情怀的素质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实施阶段的、要求以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其教育内容中要从“人类全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出符合我国发展目标方向的部分。并且对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充满体育竞技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他们,更要重点培养学生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语文课中对丰富知识海洋的探索,鉴赏国内外著名文献的精髓,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世界观,进而要求学生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们献身国家体育事业的决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文明的道德与品质,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因此,高校在语文课程的设置上要做到如下要求:

(一)语文课的课程内容设置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近现代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围绕的小说、散文等要有基本了解和正确评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重点培养学生能够以史为鉴,以客观、中立、冷静和沉着的态度对待现实和未来。

(二)语文课的上课形式要丰富多彩。对于课程设置上,要尽可能实现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革新,改进老师专注于自己讲课、学生听课的状态,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具有丰富艺术鉴赏力的经典影片给同学们播放,丰富学生们的电影知识,并且从中学习人性的美丽,培养学生对待著名文学、音乐、美术作品、影视作品要有深刻的体会、独到的见解,懂得去欣赏,进而不断提高学生们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

(三)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建立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比较偏向肢体运动,大多不注重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也很少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因此,众多高校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锻炼学生们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形成小组讨论模式对哲学话题或者文章进行丰富激昂的辩论,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选择、获取、吸收和消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个人思维,树立积极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四、高校语文教育在提高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中的重要性

这是社会发展对体育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克服多年教育缺陷进行调整的需要。当代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对学科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相互结合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是社会发展对体育事业进一步改革的迫切需要,而对于高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做法来说,语文课是一个重要突破口。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语文课上进行语言环境的熏陶,并且将与体育竞技有关的文献拿出来进行分析鉴赏,也能大大提高体育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从中能体会到语文与中华文化的关联性,感受从中语文素养、人文素质,体会人道主义的崇高。在是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中,对体育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个人身体素质、丰富的专业技术、一定的组织能力、良好的竞赛水平和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更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高尚的品德和奉献精神,这些丰富的涵养都被包含在深渊浓厚的语文知识中,高校的语文教育是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引导,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是真正以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目标来发展。因此,在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语文课程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位置。

五、结论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班级文化 高职教育 文化育人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其核心是班级发展理念和社会贡献能力。在“生源层次”相对较低的高职院校着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把文化育人落实到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方方面面,使教书育人与文化育人双管齐下,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势在必行。

1 学情分析——有忧也有喜

众所周知,高职学生的生源除了政府订单培养、企业合作办学等途径外,通常都属于第五批次(注:一本、二本、三本、高专、高职),因此,由于高职教育低门槛,导致生源素质整体不高,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有待加强,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脆弱,能力素质差。①目光浅短、功利性强;意志薄弱、怕苦畏难;心胸狭窄,妄自尊大;感情用事,缺乏理智;弄虚作假,诚信缺失等。②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和老师们必须面对、而且必须妥善解决的棘手问题,这也是高职教育从一诞生至今就扛起来的责任和使命。幸运的是,高职学生可塑性很强,每一个活动都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对他们而言是极好的锻炼提高机会。③所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能够展示个人才华的班级文化活动,着力推进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其意义不容轻视。

2 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意义

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大致途径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建设。无论如何,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象当然是学生。对于刚入校的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讲,思想上十分放松,纪律上惯于自由,行为上难以自觉,管理上难度较大。因此,新生入学后,辅导员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是很必要也很重要的。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袁贵仁部长曾说过:大学是通过文化培养人、“创造”人的。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教育是全社会的事,大学里的素质教育是整个大学的事,是和校园文化分不开的。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班级文化建设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促成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感,为职业发展固牢基础

职业价值感是指对自己将要从事职业的价值的自我判断,对可能取得的成就的估计,对社会回报的满意程度。现代职业价值包括个人认同、自我价值、个人成长和成就感、人际交往、经济价值、安全价值、伦理价值等方面。高职学生在内心深处极其需要外界对他们有一个平等、客观、尊重的认同和评价,他们畏惧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低门槛”的事实,或者说他们内心不够自信。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视觉(环境文化之类)、听觉(语言文化之类)、行动(班级活动与社会实践之类)、心理感化(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之类)等诸多方面帮助高职新生隐藏高考的失落感和对理想大学的落差的调适,从而较快形成职业认同感和职业价值感。因而,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恰当的评价,要正确看待职业的地位,正确看待职业的待遇,正确看待职业的苦乐,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身到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环境中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学习力,为职业发展提供精神食粮

班级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班级的发展理念④和学风上,而体现专业特征的班级建设理念和学习风貌,无疑是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标志。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学习动力是自觉的内在驱动力(如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学习毅力是学习行为的保持因素,学习能力是由前两者直接驱动而产生的学习新知识并付诸实践的智力。先进的班级发展理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造就优秀的学习风气,优秀的学风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力,从而磨炼成锋利的“宝剑”,凝聚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内涵。班级规章制度既可约束学生行为规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障大学生学习力;班级文化氛围以一种柔性的、内在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凝聚大学生学习力,⑤有组织、有特色、有朝气的班级文化活动是提高学习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诚然,学习力的提升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职业能力的夯实和职业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积累“资本”,从而达到构筑大学精神高地,冲出生源门槛洼地。

2.3 有利于磨炼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为实现“后发赶超”提供正能量

开展一系列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建设具有特色文化氛围的班集体,营造一个催人奋进、促人成长的育人环境,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重视的主旋律。没有特色的班级不叫有文化,没有文化熏染的班级不叫大学生班级。班级作为大学 的重要组织,就像家庭一样,孕育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种子。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展示大学生个性才华和主人翁意识,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成才。⑥紧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不同专业自身特点,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让学生一开始就对专业概况有所认识,增强职业方向感;举办职业问题辩论赛(如艾滋病是社会问题还是医学问题?)或演讲赛,让学生在熟悉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增强了沟通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开展个人作品设计挑战赛、墙体文化创作赛(如教室、寝室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各种主题班会、参观革命先烈陈列馆等等,如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活动开展,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文化中熏陶,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成长,在趣味性竞技性知识文化中成熟,在技能性职业文化中成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身心得到锻炼,个人才华得到施展,视野得到拓展,认识得到升华,胆量得到壮大,表现能力得到增强,从而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铺平道路,为高职学生实现“后发赶超”式发展积累正能量。

2.4 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个人未来发展力。就业竞争力一方面表现在就业率这个“数量”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和对口率这个“质量”上。只有当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兴趣、有热情、有毅力、有恒心,并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能够创造出自身满意的、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成绩,这就是个人未来发展力。通过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以及上述一系列活动,学生选择性参与,不仅可以发挥个人特长,还可以在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大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当然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离不开学校宽松的大环境和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更离不开具有创新才华的班级辅导员。没有学校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和全力支持,没有学校大环境文化氛围的衬托,班级文化建设也缺乏后劲和活力;没有善于创新和思考的辅导员,班级建设就失去了导航,更谈不上什么文化;没有善于管理和纳才用贤的辅导员,就不可能组建一支优秀的班级管理队伍,不可能形成特色的制度文化,不可能组织开展有系列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文化活动。

2.5 有助于推动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和建构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鲁昕副部长曾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须分三步走,大约到2020年形成“适应需求、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多年来,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无疑在技能方面成绩显著,连老百姓都明白“在本科学知识、在职院学技术”的道理。而且也有不少职业院校学生成为社会佼佼者,比如2004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赵鹏,2007年7月成为全球首位考取H3CIE证书者。2005届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张阳作为全国唯一一名专科毕业生入选“首届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等等,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骄傲和自豪。不过,职业教育已是大众化教育,2012年全国1288所高职(专科)院校,在校生近1000万人,职业院校硬件、软件(如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条件又能否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呢?当然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做的不错,那毕竟只有200所。然而有些高职院校已经连续几年出现高考生投档人数远远低于招生计划,甚至“零投档”的困境。不少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满足于“不出事”,学生安全第一、发展第二,结果天天强调安全,安全问题却屡现不止;“文字功底很高”各种创新提得很响,实际工作却做得很差或者说实际工作做得很多但不切实际;校园活动开展不少,学生却是被动或被迫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很少,学生为应付检查使然……

如此看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再不能关在笼子里,必须面向学生主体不能(由管理者)一厢情愿、必须面向学生实际不能高调空谈、必须面向学生未来发展力不能急功近利。基于高职教育办学主体(学生)自身特点,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在专任教师队伍(从学科型向应用型)转型问题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造就一大批学生心灵健康发展的引导者,用深厚实用的专业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孕育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就必须在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前提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不折不扣地付诸行动;就必须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学生自觉、科学评价和信息反馈渠道通畅的发展与监督共存体制,形成“事有人做、善始善终;事有人管、科学高效;人事共管、重在管事”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把学生的职业价值感、学习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远期发展潜力作为教育与学习全过程的着力点,突破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管理、结构性紊乱和功能性错位,构建科学和谐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满足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L芑鹣钅浚?012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班级文化建设与高职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相关性研究”(编号:12QN001)

注释

① 周春丽,李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提高于对策.世纪桥,2011.11:90-91.

② 田茉云.人文精神·人格魅力·人格化管理——高职院校班级主体文化建构的思考与探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1):21-24.

③ 冯丽.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校园文化.辽宁高职学报,2012.14(4):96-97.

④ 肖文冲.用先进理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44-45.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素养;护理技术操作;评价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且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临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思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人文关怀护理作为现代化医院和现代医学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护理质量的高低也关系着医疗质量的提高[1]。因此,本文对护士人文素养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要求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护士1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为(21.6±2.9)岁,其中4例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0例为大专毕业,16例为中专毕业;观察组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为(21.7±3.1)岁,其中5例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2例为大专毕业,13例为中专毕业。两组护士在学历、年龄构成等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在日常的护理操作中,对照组运用《护理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和目标教学。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效果评价标准》和《护理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和目标教学,通常情况下,考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①礼仪要求。护理人员应该保持鞋帽、服装干净和整洁,日常着装满足职业需求,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行为规范,仪表大方,举止端庄和文雅,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应该保持温和的态度,面带微笑,友善亲切,并且语言易懂、清晰、流畅;②操作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操作前,应该主动自我介绍,并耐心给患者解释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操作名称、内容、步骤以及配合要点等,对于无法理解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仔细、认真解答,并且告知患者操作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解决措施,使患者的顾虑消除,获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合作程度、意识状态、病情以及心理状态等进行综合评估,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需求,做好护理准备;③操作中。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保持合适的,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给予患者积极的关心和支持,亲切询问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且将患者的实际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为患者提供周到、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④操作后。完成护理操作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告知患者治疗的情况,并且协助患者保持相对舒适的卧位,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对床单进行整理,耐心询问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并且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致谢,感谢合作等;⑤整体效果评价。通常情况下,整体效果评价则包括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应变能力。

1.3评分标准。

在考核两组护士时,评分包括了五个方面,即操作中要求、礼仪要求、整体效果评价、操作前要求以及操作后要求等,每个项目20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护士的人文素养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运用(χ—±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2样本均数对比,运用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对比,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对比。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得分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护理操作中加强人文关怀。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操作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操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身心状况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2]。所以,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护士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对操作前、操作中以及操作后护士需要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要求护理人员将《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效果评价标准》作为基本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增强护理人员的人文服务意识,重视人文护理和温馨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重视人文关怀能力考核。

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护理操作技能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技能,而考评标准和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护理人员的操作训练起到积极的塑形和导向作用[3]。但是在传统的考评标准中,片面重视护理操作技术和程序,没有充分认识到考虑患者感受和需求的重要性,使人文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得不到体现。所以,应该对考评标准进行改革,充分认识到人们关怀能力考核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评标准,并将人文关怀能力纳入绩效考核中,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确保护理操作规范性的基础上,又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观[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人文素养考核成绩明显较高,并且患者满意度高,说明在护理技术操作中,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考核,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能力考核与培养的重要性,重点考评护士的灵活应变能力、交流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从而使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卢玉彬,达朝锦,马佩芬,郭艳春.护理技术操作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11,04:168~170.

[2]卢玉彬,达朝锦,马佩芬,郭艳春.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5:89~90.

[3]陈鲁,陈德.护理技术操作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4,03:174.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一)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前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进步,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技能、充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之外,还必须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高师院校英语教育的全面性与完善性,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推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二)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必要选择

英语是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物,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必然会向学生展示西方的文化、政治体制、风俗人情等等,学生可能会受到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消极思想的侵蚀。始终注重人文教育的开展,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能够促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与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严格管理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以一名专业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的提升。

(三)注重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保障

师范院校教英语教育是一项耗时较长、任务繁重的复杂过程,开展与实施人文教育,能够全面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生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往往能够保持不断求知与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即将从事教师行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一)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比较薄弱

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一般是学习的文科,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但是,在进入大学后,他们开始接受英语教育,而英语教学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不足,学生只是学习语言,其学习的目的也在于掌握一门语言技巧,没有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形成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心理机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追求显性的成绩,而对于相对于隐性的人文素养却没有重视,英语学习中提高语音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种教学目标。

(二)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意识在觉醒

通过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人文素养,其在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方面有了很大的觉醒,很多学生开始意识到作为学科专业的他们,与理工科的学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可以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符合市场的要求,使自身能够得到全面地发展。在学习英语时,一些硬性的量化指标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相反的,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软实力,才能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区别开来,人文素养在提高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提高其人文素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哲学、历史学等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工作是多元化的,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行业,而且还可以从事商务谈判、政治外交等领域,这就更加要求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过于机械化,要运用人文知识懂得变通。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英语老师不仅仅要具有标准的口音,扎实的语法知识,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要广泛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在英语的教学中,不仅仅只是狭隘的传授语言知识,同时也要讲授西方的文化给学生。

(三)在高师英语专业中,学生没有时间学习人文知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语言

在高师英语专业中,很多学生已经意识到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平时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没能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且,在高师英语教学的大纲中,对于英语教学目标的提出是比较具体和明确的,而对于人文素养的加强目标比较模糊,这导致学生在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时找不到科学的指标加以评价。

三、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立足教学课堂,适度增加人文教育内容

课堂是高师院校开展英语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开展与推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开设中国文化知识课程(诸如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课程等等、中国历史与国情相关课程等等),进一步充实学生人文知识储备。此外,学院还可以通过开展中国文学作品鉴赏竞赛、与文学院联合举办交流活动等等方式,扩展学校人文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参与人文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英语属于实用工具的范畴,再加上高师院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英语教学教师,那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教学技能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尤为重要。具体来说,高师院校要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加强与当地中小学的学校联系,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体会作为教师必须的技能、能力、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审视与总结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学生对学校开展人文教育的认同程度,减少学校推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阻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贫困山区支教,给予学生体验生活、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机会与平台,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信念与人身价值观。

(三)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